摘要:提高思政课教学质量,不仅需要提高教科书的“编写”质量,而且需要提高教科书的“使用”质量。当前,教科书使用还存在简单、随意和粗浅的问题。为此,要立足“作为蓝本,教科书是学研课程标准、体悟教学理念的引领性文本;作为范本,教科书是依托在场知识、显现价值意义的规范性文本;作为母本,教科书是面向现实生活、不断走向生成的开放性文本;作为学本,教科书是重塑学习形象、提升学习品质的指导性文本”四个维度,有效提升教科书使用的质量和效益。
关键词:教科书 使用建议 教学引领 范本意识 创新性开发 学习者重塑
教科书是教师教育教学的主要教材。思想政治教科书是思政课教学之本,是开展思政课教学的主要凭借和依据。提高思政课教学质量,发展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不仅需要提高教科书的“编写”质量,而且需要提高教科书的“使用”质量。当前,教科书使用还存在简单、粗浅和随意的倾向,主要表现在:受传统教学惯习的制约,新编教科书对教学理念的引领功能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教科书研读随意性有余,规范性不足,缺乏拾级而上的境界提升;课程开发存在“为开发而开发”的盲目性,缺乏目标引领和路径自觉;学生学习方式滞后于教科书的编写理念和期待等等。这些问题不解决,势必削减教科书的教学引领功能,阻隔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本文以必修三《政治与法治》第二课第一框题“始终以人民为中心”为例,从四个维度探索用好思政课新编教科书的路径和策略。
No.1 作为蓝本,教科书是学研课程标准、体悟教学理念的引领性文本
案例一:备课组在研究“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一课时,不少教师认为关于“中共一大”的探究与分享,材料“陈旧”。有的教师建议,中共的性质和宗旨比较简单,不要情境,直接让学生背诵,更快捷高效;也有的教师建议换上“脱贫攻坚”或“抗疫”的情境,以增强情境的时代性。他们同时认为采访2035、2050愿景的探究与分享中,不包含类似党的性质宗旨一样的“硬知识”,建议去掉,腾出时间让学生做知识的巩固练习。笔者认为,从本节课的课题“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看,本节课有两个知识最有价值,一是明显的,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另一个是不容易察觉的,即“始终”。只有把后一个讲透,才能让学生体会到,中共“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是随意的、偶然的,而是植根于党的先锋队性质,贯穿党产生、发展和壮大的始终,只有把这个环节教实,才能让学生体验到中共“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自始至终的,进而为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打下坚实基础。为此,本节课以“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为议题,设计了三个环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历史的回眸;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当下的实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未来的憧憬”。
“让现实趋向思想”,是思政课教师用好新编教科书的必由之路。思政课教师要有朝向先进思想和先进理念的勇气和自觉,借助教科书理念的“应然”引导和重塑教学实践的“实然”,把用好教科书看作一个在新课程理论引领下不断丰富发展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用好教科书首先要走出传统教育惯习,以教科书为蓝本或底本,在课程标准的引领下悉心揣摩其编写理念与思路,找到打开教科书的正确方式,挖掘教科书引领教学的功能,促进教学理念和实践的转型。
引领“为何教”。课程标准在“教材编写建议”中明确指出,“突出立德树人要求,着力培育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这告诉我们,教材为发展学生的学科素养而编写。从案例可以看出,本节课教材以历史的眼光,通过不同时代的真实情境,让学生在探究体验中认同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但一些教师围绕书本知识的提取和记忆、理解和巩固展开教学设计,教学内容过于单薄;另一些教师力求培养学生的“做题”能力,而不是“做人做事”的素养,教学理念都滞后于教材编写理念,导致课堂教学“只有知识和技能的增长,没有学生精神的成长和素养的提升”。因此,我们要遵循教材编写理念,自觉创设真实情境,提出真实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与探究、体验与感悟,从而把“对不对”的知识问题、“会不会”的能力问题提升为“信不信”“做不做”的素养问题。
引领“教什么”。每一本教科书都需要回答“什么知识最有价值”这一古老而又常新的问题。正如新课标在教材编写建议中所说,“知识点的选择和配置服务于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目标,凸显课程政治方向的引领”。这告诉我们,能够“服务于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目标,凸显课程政治方向的引领”的知识最有价值。具体表现在:衡量什么知识最有价值有三个维度:第一,整体的知识最有价值。花瓣里没有花,碎片化的知识里没有核心素养。教师要树立整体化教学的理念,认识到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整体,作为世界反映的知识不应该是彼此孤立的碎片,而应该是一个动态生成的知识体系。案例中,把教材的知识通过“历史的回眸;当下的实践;未来的憧憬”的时间线索串联一体,符合历史的本来面目,增强了知识的整体性,体现了理论逻辑和历史逻辑的统一。第二,学科大概念最有价值。案例中,“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既是本节课的议题,也是一个包容性很强的大概念,它是本节课知识的“内核”,是内隐于符号的规律系统和价值系统。第三,学生体验探究过的知识最有价值。案例中,党的性质与宗旨虽然学生早已知道,还需要通过创设“探究与分享”的情境把知识“再生产”出来,引导学生在知识体验和探究经历中,超越对表层知识的记忆和理解,认同和践行知识的价值和意义。
引领“如何教”。新课标在教材编写建议中指出,教材“要积极发掘其引领教学活动的功能,着力反映活动型学科课程的特点”。为此,教师应精心揣摩,整体把握教材的编写特点和思路,努力遵循编写特点,用教材思路引领教学思路。案例中,教师从以下几方面梳理:第一,从标题的斟酌中寻思路。“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从标题就可以看出,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认识,应该用宏阔的视野、历史的眼光,而不能碎片化地、狭隘地处理教材。第二,从知识点的呈现方式中寻找思路。教材遵循“情境设计——学习任务——结论性知识”的呈现方式,实现“课程内容活动化”“活动内容课程化”,引导学生在实践活动的历练中、在自主辨析的思考中感悟真理的力量。第三,从案例的组合中寻找思路。本节课中的三个情境设计“一大纪念馆的留言”“苗族自治州的脱贫”“今后愿景的采访”,看似孤立彼此不相关,但放在一起看,就梳理出三个活动在时间上的序列关系,体现了活动的结构化设计,实现了教材编写的理论逻辑与历史逻辑的统一。
No.2作为范本,教科书是依托在场知识、显现价值意义的规范性文本
案例二:备课组在学习新课标、研讨教科书过程中,一致认为第一次使用教材,务必精细严实,吃透教材。首先通读教材,关注教科书中的每一个元素,包括党的性质与宗旨、执政理念等知识点;包括三个“探究与分享”、两个“相关链接”;包括我国不同时期的两位伟人和两位共产党员等等。在此基础上,梳理出教学的难点和重点,确定了“中共的性质与宗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教学理念”是重点,而“2035、本世纪中叶不同人们的愿景”是教学难点。在明确难重点后,又深入探讨教材是怎样把知识与情境等要素组织和整合起来的。教科书在选取知识和材料过程中传达了什么样的价值观;教材在处理知识问题时,是引导学生记住结论性的知识,还是引导学生在探究中生成知识等等。
教科书是国家事权,表达的不是个人意愿,而是国家意志。因此,教科书具有权威性、典范性和规范性,是我们教学中必须遵循的“范本”。树立“范本”意识,悉心研读,精心揣摩,能为发展学科核心素养、促进学生长远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结合案例,借鉴香港中文大学王世伟博士的研究成果,教师在精心研读、规范使用教科书方面,需要经历一个从低到高拾级而上的五重境界。
第一境界——主要关注“教科书包含了什么元素”,读出教材的平面感。着眼点在教科书的表层内容和呈现方式。如本节课中包含几个知识点、几个“探究与分享”、几个“相关链接”、几幅图片、几位伟人、几位普通党员。这些材料表面看来,是碎片化的,但都不是随意的,而是具有典范性,都服务于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目标,凸显课程政治方向的引领,是我们进一步把握教材的基础性材料。因此,全面精准把握教材的每一个元素,是思政课政治属性的内在要求,更是教科书使用的底线要求。
第二境界——主要思考“教科书的难重点是什么”,读出教材的立体感。从案例可以看出,教科书中虽然有诸多构成要素,但对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的实现具有不同的作用。难重点的确立不仅受教材内容、学生学习等因素的制约,还与教师自身对教材的理解有关。案例把采访“2035、本世纪中叶不同人们的愿景”作为教学难点,这种不拘泥于在知识点中找难点,而是站在学生发展点上找难点的做法,体现了教师对教材使用达到的较高境界,有助于从根本上提高教学效益。
第三境界——主要关注“教科书内容如何组织和整合”,读出教材的整体感。从案例可以看出,一节课的整体感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科书知识的组织顺序与生活实际的吻合程度,如案例把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分为“历史”“当下”“将来”加以阐述。一是知识与话题的整合程度,如案例把“党的性质与宗旨”“党的执政理念”“党的发展战略”的知识依序与“中共一大”“当下扶贫”“2035、本世纪中叶不同人们的愿景”的三个话题匹配与吻合,两个整合体现了教材编写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的统一、理论性和实践性的统一。
第四境界——主要关注“教科书想让学生相信什么践行什么”,读出教材的价值感。思政教科书呈现的绝不是价值中立的知识,而是带有鲜明的意识形态色彩。从案例看出,不仅知识点的选择与配置具有鲜明的思想政治倾向,而且从“探究与分享”“相关链接”等内容中也可以看出思想政治倾向。引用毛泽东的《为人民服务》和习近平的《念奴娇·追思焦裕禄》。从毛泽东到习近平,能增强“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在时间上的张力;同时提及的焦裕禄、张思德作为不同时期的优秀共产党员,他们的先进事迹形象生动地诠释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这样编写,坚持知识性和价值性相统一,有助于引导学生知行合一,促进学生从“知道什么”转型为“相信什么”“践行什么”。
第五境界——主要关注“教科书是在什么理念指导下编写的”,读出教材编写的创新感。教科书意在控制学生,还是解放学生?教材编写是简单地罗列结论性的知识,还是把知识蕴含在情境中,并通过学生的学习活动把知识探究出来?从案例可以看出,类似“探究与分享”中“通过报刊、电视、网络等查找资料,了解与党的历史有关的纪念碑、雕像等公共纪念物,完成下表”等许多学习任务,都具有很强的邀请性和开放性、探究性和实践性,为发挥教师和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提供广阔的空间。
No.3 作为母本,教科书是面向现实生活、不断走向生成的开放性文本
案例三:为调动学生学习参与的积极性,进一步增强学生对中国共产党人民立场的体验,备课组以教科书为基础,把教科书上中共一大的“探究与分享”的学习任务改造为:1.联系历史,为何叫红船?2.运用中国共产党的知识,探寻为什么能够形成“一船红中国,万众跟党走”的政治效应?在《为人民服务》的探究与分享中,引导学生“讲一讲:你知道的张思德的故事;读一读:毛泽东《为人民服务》的片段;悟一悟:一位普通战士的死为何比泰山还要重,一篇几千字的文章为何光照千秋?”结合习近平的《念奴娇·追思焦裕禄》,写一篇向焦裕禄式共产党员学习的政治小论文。同时,与时俱进,强化教学的时代性,增加了抗疫英雄张定宇和扶贫攻坚战本土先进人物的图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从防控疫情和精准扶贫取得的成效,看中国共产党是怎样“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
教材使用中,面临两个基本矛盾:一是从教材与学生的关系看,存在教材统一性和实际生活中学生需求多样性之间的矛盾;一是从教材与生活的关系看,存在教材稳定性与生活变化性的矛盾。要解决好这两个矛盾需要防止两种倾向,既不能舍本逐末地放弃教科书,天马行空,把创新误解为任性;又不能把教科书奉为圣经,照本宣科,把规范异化为就范。正确的态度应该是:坚持“被动”和“主动”的统一、“规范”与“创新”的统一,努力在国家课程标准的“框架”内,以教科书为母本,遴选与整合教学资源,发挥课程开发的能动性和创造性。
为何开发——解决好课程开发的目的性。应该说,课程专家的教材编写与教师“二次开发”教材,两者的共同点都是基于课程标准,遵循学科本质,满足学生发展需要。但两者的侧重点不同。课程专家的教材开发更追求教材的基础性、权威性、科学性、系统性和典范性,而教师的二次开发则力求教材对实际情境的适用性,两者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从案例看出,教师把主要以学问为目标的教材,转化为主要以学习为目的的教材,使情境更加走近学生,贴近生活,靠近时代,有助于丰富学生体验,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思考探究的积极性。
开发什么——解决好课程开发的必要性。要克服“不用教材就是创新”的认识误区和实践偏差,坚持“三个有利于”的基本标准,即有利于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有利于培育学生高阶思维,有利于更好发展学科核心素养。案例中,对教材探究与分享的加工,通过“讲一讲——读一读——悟一悟”,激发学生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深化了对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的理解和感悟。而做一名焦裕禄式共产党员的政治小论文,能有效发展学生的高阶思维;引导学生从防控疫情和精准扶贫取得的成效看,中国共产党是怎样“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增加了抗疫英雄张定宇和扶贫攻坚战本土先进人物,有助于增强学生对人民立场的亲身体验和政治认同。
如何开发——解决好课程开发的策略性。从案例看,教师二次开发课程主要有两条基本路径:一种是教材已有课程的改造。通过改编情境材料、设置附加问题等方法来实现。案例中,把《为人民服务》的“探究与分享”,改编为“讲一讲——读一读——悟一悟”,是在教材已有材料基础上的加工。一种是空无课程的添加。空无课程是艾斯纳首次提出,其基本含义是“学校中应该有但却没有的课程”。案例中,由于教科书更新缓慢,教材中缺乏新时代的抗疫英雄,扶贫攻坚的英雄人物;同时,抗击疫情和扶贫攻坚战最能体现当下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因此,引导学生从防控疫情和精准扶贫取得的成效,看中国共产党是怎样“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弥补了现有教科书材料不足的缺陷,让学生对中共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认识更加深刻。
No.4作为学本,教科书是重塑学习形象、提升学习品质的指导性文本
案例四:教科书既是教之本,又是学之本。在指导学生怎么学教材的探讨上,备课组发现,教材在每一个结论性知识前,都有一个“探究与分享”,即采用“情境设计+活动任务+结论性知识”的呈现模式。这让备课组感悟到,引导学生记住知识固然重要,但在探究情境中生成知识的过程更重要。为此,通过这些学习任务和活动,知识就不再是结论式的静止存在。备课组改造了两个问题:一个是把一个关于“中共性质、宗旨、立场和执政理念”的静态知识整理,转化为一个需要探究讨论的问题:“衡量一个政党先进性的试金石是什么?根据这一试金石,举例说明中国共产党是先进的政党。”一个是把一个可以用讲授代替的听讲活动还原为社会实践活动,尊重教材,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通过采访对象,了解2035、2049年不同人们的愿景;分析访谈结果,找出共同之处;访谈或查阅资料,列举实现共同愿景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就如何实现愿景,提出建议。
知识在教材中以何种方式存在,如何去面对学生,是教材设计的根本问题。它不仅体现教材编制的理念和具体思路,而且影响着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方式。传统的教材设计十分重视“知识的选择与组织”,疏于对知识存在方式的思考,其结果是知识以静止的封闭的方式存在,容易诱导学生死记硬背;新教材在重视“知识的选择与组织”的同时,十分重视知识的建构性,把知识理解为一种“过程”,引导学生在生活体验与问题探究的过程中生成或形成。这就是说,教材不是把学生当成“硬灌”的容器,而是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是“独白者”,而是一个邀请师生参与讨论的“对话者”。因此,知识在新编教科书中是以动态的“生命化”的方式存在的。为此,教师要用好教科书这一“学本”,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优化学习品质。
重塑学习形象。任何教材在编写过程中,都有一个期待的学习者形象。只有当学生学习与教材编写期待的形象相吻合时,才能提高教材使用的效率。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新教材编写,期待的不是等待“硬灌”的学习者,而是能够主动参与、与教材积极对话的学习者。从案例可以看出,学习形象的重塑需要“一个坚持”:不应把教科书看成迎接考试的解题方案,而应把教科书看成引导自我走向社会的成长指导方案。付诸“两个行动”:一个是“思考”,一个是“实践”,实现学习的议思平衡,学悟结合,知行统一。实现“三个转变”:从接受知识的“现成”转向开启知识的“生成”,从为了知识的“应试”转向为了知识的“应用”,从知晓知识的“意思”转向探索知识的“价值”和“意义”。
重建学习内容。学科知识是形成学科素养的基础和条件,核心素养的形成、培养和评价不能脱离学科知识。从案例可以看出,“衡量一个政党先进性的试金石是什么?根据这一试金石,举例论证中国共产党是先进的政党”,不仅突出了知识的主干性,促进知识的结构化,而且让学生获得看问题的学科思维方式。而“结合十八洞的变化,谈谈你对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解”“选择几位采访对象,了解他们的想法,将相应的内容填在表中,就如何实现共同愿景,提出你的建议”则强调了知识的生成性、综合性、建构性和发展性。学生只有从教科书中习得结构化、可迁移、核心性和生成性的知识,才能为发展学科核心素养提供有效的支撑。
重构学习方式。《政治与法治》教材编写者之一杨灵说过,新教材探究的很多设问“都是长句子。句式变长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在设问中加入了情境因素”。当前学生学习中有一个不良的习惯,就是“偷工减料”,把需要探究的内容“改造”成结论性知识,然后死记硬背,这实际上吞噬了教材的发展功能以及激活思维驱动创新的功能。要改变这一不良惯习,教师首先要用好教科书设计的情境问题,不要一味求快,走捷径,人为降低学习要求。如不能把“结合十八洞的变化,谈谈你对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解”的问题,改造为“谈谈你对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解”的问题。因为前一个问题必须“结合”十八洞的变化这一具体真实的情境才能解决,后一个问题只需通过默记知识就可以解决。与此同时,教师必须引导学生重构学习方式,养成在真实情境中主动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习惯。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弘扬学生主体地位,唤醒学生主人翁意识,激发学生的深度参与,延长学生思考和实践的长度和广度,发展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综上所述,用好思政课新编教科书是思政课教师“参与”和“体验”教科书、在与教科书的交往中消解教科书的“陌生”与“疏离”、“建构”和“领会”教科书意义的过程,其实质是追求教师课程视域在“拓展”与“丰富”中与国家倡导的新课程视域的渐趋“融合”。这表明,用好教科书,不是一个简单的行为,它需要教师发挥主观能动性,自觉担当教育使命,坚持正确教育价值观,面对教学情境作出丰富复杂的价值辨析和行为建构。只有这样,才能把国家的理想课程常态化地转化为现实课程,才能让学科核心素养在课堂教学的改进中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本文选自《思想政治课教学》2021年第5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