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2022年3月18日,“2021年中国考古新发现"在京揭晓。其中,四川稻城皮洛遗址位于长江上游的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稻城县。海拔3750米,是一处超大型旧石器时代旷野遗址。据此,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①人们已经学会了利用天然火 ②个体 劳动逐渐取代共同劳动
③共同劳动平均分配劳动产品 ④出现了原始的畜牧业和农业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某班同学以“如何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进程"为议题,探究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和趋势。同学们了解了社会形态的依次更替过程,讨论了“为什么存在利削的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是历史的进步”,以下说法能说明此观点合理性的有:
①生产关系是否适应生产力发展是衡量社会进步与否的标准
②生产资料公有到私有的变化是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的根本原因
③奴隶主占有和支配奴隶的剥削关系更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④奴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使人类摆脱蒙昧野蛮的状态,迈入了文明时代的门槛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3.三星堆考古“上新"啦! 2022年6月13日,三星堆遗址考古发掘阶段性成果新闻通气会在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举行。经过碳14测年,三星堆“祭祀坑”的年代被确认为商代晚期,距今约3200年至3000年。下列关于该时期说法正确的是:

①私有制确立和贫富分化加剧 ②金属工具广泛使用
③全体成员共同决定氏族大事 ④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出现分工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科学社会主义是时代的产物,它的产生有其深刻的经济杜会根源、实践基础和思想渊源。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是:
①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的产生和发展
②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
③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和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
④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前人成果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5.中国的近代史可以说是中国的耻辱史,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中国频频遭到列强的凌导,被迫签订了许多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由此可见,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是:
①帝国主义的入侵打断了中国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正常进程
②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③中国社会正在发生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
④资本主义经济缓慢发展,逐步走上了现代化的道路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出自杜甫的诗《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朱门”本意是红漆大门,借指富贵人家。整句诗的意思就是,富贵人家酒肉多的都放臭了。放馊了,而门外的路上,却有因饥饿受冻而死的穷人无人收尸。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封建君主专制 B.封建土地所有制 C.封建等级制度 D.社会生产力水平
7.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是从1952年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后全面展开的,面社会主义改革则是从1978 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的,两者相同点在于是:
①对旧生产关系的根本改变,奠定了中国进步和发展的基础
②在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基础上,改变与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环节
③为了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④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伟大历史进程中的大胆探索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8.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的今天,也就没有中国的明天。中国-定会有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新的更大奇迹。沿着这条‘由之路”,我们党带领人民以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让改革开放的大湖在神州大地奏响激扬乐章。充分说明:
①改革开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②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新中国, 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③改革开放永无止境,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④改革开放实现了 中华民族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9.2021年6月,新华社刊发了《中国没有辜负社会主义》。文中提到,马克思主义为人间带回真理的火种,中国以鲜活厚的理论创新、思想创造,在科学社会主义这部巨著里写下了属于自己的不朽篇章。上述论述表明:
①马克思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经验的总结
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维承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
③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焕发了强大的生命力
④科学社会主义实现了从理论到实践的历史性飞跃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0. 2022年是新中国成立73周年。1949 年10月1日,人民领袖毛泽东同志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下面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说法正确的是:
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前提条件
②标志着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
③实现了中国从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
④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1. 2022年是邓小平南方谈话30周年,30年来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辉煌成就。下面对改革开放进程说法正确的是:
①十四届三中全会的中心议题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②1984年中国改革重点从城市转向农村,乡镇企业迅速发
③2017年党的十九大提出形成全面对外开放新格局
④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使政府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2.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把党的一- 百年划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四个历史阶段。对此,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①四个阶段是开创性、继承性、发展性的统一,是不能割裂的历史整体
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
③我国基本国情发生了质的变化,决定了每个阶段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不同
④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前提和关键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3.由于新冠疫情引发了-系列经济、社会问题,有西方国家民众对马克思专著《资本论》的关注度高涨。有专家指出:资本主义带来丰饶的同时,弊端更加明显。目前,全世界都在寻求可持续发展,但资本主义社会很难解决全球变暖和贫富差距等问题,并且这些社会问题在新冠危机中更加凸显。对上述论断理解正确的是:
①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其社会问题产生的根源
②社会问题的解决最终依赖于生产社会化的发展
③资本主义社会终将被更先进的社会形态所替代
④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对立会导致产生贫富差距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4.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人是孙中山先生革命事业最坚定的支持者、最忠诚的合作者、最忠实的继承者。孙中山先生逝世后,中国共产党人继承他的遗愿,同-切忠于他的事业的人们继续奋斗,不断实现和发展了孙中山先生和辛亥革命先驱的伟大抱负。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
的伟大成就。”对此,以下认识正确的是:
①辛亥革命以来的历史证明实现民族复兴要依靠中国人民自己的英勇奋斗
②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取得成就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
③社会主义革命完成了辛亥革命未完成的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
④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与辛亥革命时期的社会基本矛盾是根本不同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5.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是实现民族复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为了实现这个梦想,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好,在于其:
①理论的科学性,能够回答时代命题,引领时代发展
②道路的成功性,能够适合各国国情,增进民生福祉
③制度的优越性,能够凝聚奋斗伟力,应对风险挑战
④文化的先进性,能够借鉴有益成果,实现多元指导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6.为加强党史学习教育,我市某校高- -年级将进行以“新时代,新征程”为主题的演讲活动,王芳同学将代表班级参加本次演讲比赛,演讲稿的准备必须符合主题,以下可以作为她本次演讲的素材是:
①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②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化
③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④完成了中华民族最广泛而深刻的变革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问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一个艰辛万苦的历程。
材料二 毛泽东指出,中国革命要分两步走,第一步是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扫除内外障碍,即新民主主义革命:继而在第一步的基础上,消天私有制,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即社会主义革命。
(1)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说明社会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关系。(6分)
(2)分析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重大意义。(10分)
18.阅读材料,完成问题。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们党引领人民绘就了-幅波澜壮阔、气势恢宏的历史画卷,谱写了一曲感天动地、气壮山河的奋斗赞歌。人民是改革开放伟大奇迹的创造者,是推动改革开放的力量源泉。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3679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114.4万亿元,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生产总值的比重不断增加,多年来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30%。现在,我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制造业第一大国,外汇储备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中国人民在富起来、强起来的征程上迈出了决定性的步伐。
结合上述论述,阐述我国改革开放的意义。(12 分)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系统总结了党百年奋斗的历史意义,明确指出:“党的百年奋斗展示了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
中国共产党始终把马克思主义作为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作为党的灵魂和旗帜,不断推进马克思主叉中国化时代化,取得了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成就。“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这是为我们党波澜壮阔的奋斗历程所充分印证的深刻道理。
马克思主义不是一成不变的教条,而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这是马克思主义始终闪耀真理光芒、充满生机活力的奥秘所在。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极大地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我们党百年奋斗取得的重大成就,充分展现了党的创新理论的实践伟力,充分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的开放性和时代性。
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展示了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12 分)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1年2月25日,中国社会科学网转载了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李景治教授的文章:《科学社会主义为什么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文章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解决了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今世界发展、振兴的根本问题,代表了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今世界的具体实现形态,焕发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生机活力,彭显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本质和优势,开辟了新时代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形成了新时代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继承和发展。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就是高举科学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这已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吸引着亿万群众为之奋斗。
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相关知识,简要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能够焕发强大的生机活力。(12 分)
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 单选题 ( 本大题共 6 16 小题 , 每小题 3 3 分 ,共 共 8 48 分 ,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
求的。)
1. B 2.C 3.C 4.A 5.A 6.B 7.D 8.A 9.C 10.A 11.A 12.C 13.B 14.A 15.A 16.C
二.问答题 ( 本大题共 4 4 小题,共 2 52 分。 。 )
17.(1)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每点 3 分)
(2)①推翻了三座大山,彻底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3 分)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3 分)③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中国人民站起来了。(4 分)
18.改革开放极大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3 分)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迎来了从创立、发展到完善的伟大飞跃,中国人民迎来了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的伟大飞跃。(3 分)中华民族正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2 分)实践充分证明,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4 分)
19.①在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中国共产党始终把马克思主义作为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②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在百年奋斗中不断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伟大成就,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③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思想都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是对马克思主义不断中国化的成果。④党百年奋斗取得的重大成就,充分展现了党的创新理论的实践伟力,充分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的开放性和时代性,体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回答出 3 点即可得满分)
20.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适应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4分)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与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的产物,它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道路创新。(4分)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具有最广泛、最深厚的群众基础,极大地调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4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