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综合考题和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由于资本积累而提高的劳动价格,实际上不过表明,雇佣工人为自己铸造的金锁链已经够长够重,容许把它略微放松一点。”这说明:
①资产阶级为维持自己的统治不断调和阶级矛盾
②资本家的措施改变了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
③资产阶级剥削工人采用了更为隐蔽的手段
④工人阶级实质上成为受苦最深的阶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20世纪初,中国人民寻求救国救民真理的道路屡遭挫折。1917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下列关于马克思列宁主义传入中国的过程及其影响,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①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②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指导下,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完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③在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下,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开始接受和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
④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结合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成立
A.③→①→④→② B.③→④→①→② C.④→③→②→① D.①→④→②→③
3.“资产阶级除非对生产工具,从而对生产关系,从而对全部社会关系不断地进行革命,否则不能生存下去。”由此可见资产阶级:
①必须彻底改变构建生产方或才能更好生存 ②必须彻底改变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才能生存
③需要调整生产关系使之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④需通过对社会关系的调整使自己长久生存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4.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产党宣言》是一个内容丰富的理论宝库,值得我们反复学习、深入研究,不断从中汲取思想营养。”新时代重读《共产党宣言》旨在:
①感悟马克思主义力量,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
②传播马克思主义真理,推动马克思主义的多国实践
③证实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不可避免的
④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能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经过28年浴血奋斗,于1949年10月1日宣告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新中国的成立:
①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②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发展之路
③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历史飞跃
④证明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之路的科学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我国的第一个五年沐划,是在缺乏经验和统计资料的情况下,根据毛泽东关于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指示精神编制的。“边建、边改、边学”,费时四年,终于编成并付诸实施。1957年底,“一五”计划绝大部分指标都大幅度超额完成。新中国成立初期取得巨大成就的主要原因有:
①全国人民的努力和苏联的援助 ②构建了我国工业布局的基本框架
③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根本变化 ④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⑧④
7.从洋务运动的“师夷长技以制夷”,到戊戌变法的“改良图强”,再到辛亥革命的“资产阶级共和国”“振兴实业”方案……追溯中国现代化的历史,探索中国现代化道路的重任,历史地落在了中国共产党身上。由此可见:
A.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主心骨
B.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根本力量
C.中国共产党始络是探索现代化道路的领导核心
D.中国共产党把实现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终目标
8.40年砥砺奋进,40年跨越腾飞。改革开放的天时,凭海临风的地利,爱拼会赢的人和,汇聚起跨越式发展的澎湃力量;锐意改革、大胆创新,开创出独具特色的发展道路,实现了从“高产穷县”到“福建第一”“全国十强”的惊人跨越,凝练出“晋江经验”的伟大创举。这充分证明:
①改革开放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②改革开放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
③改革开放实现了中国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
④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9.回顾百年党史,从实现民族独立到建设社会主义,从掀起改革热潮到决胜全面小康,身处急难险重最前沿的,正是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逆行而上、向死而生的伟岸身躯。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用自身的英雄事迹:
①塑造了伟大建党精神,成为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
②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③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
④证明了中国共产党是我国无产阶级中最有觉悟、最有战斗力的先进部队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0.新中国的诞生,是20世纪的伟大历史事件,它冲破了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鼓舞和推动了世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也彻底改变了近代以后100多年中国积贫积弱、受人欺凌的悲惨命运,中华民族走上了实现伟大复兴的壮阔道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①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②标志着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③实现了中国从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
④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1.1949~1952年,在着重完成包括土地革命、镇压反革命等在内的民主革命遗留任务的同时,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致力于恢复被长期战争破坏了的国民经济。对新中国成立后这段历史认识正确的有:
①完成了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②巩固了新中国的国家政权
③是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④基本完成了生产资料社会主义改造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2.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是百年党史精神谱系中的一座永恒丰碑,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社会变革,取得了翻天覆地的社会进步,真正让中国人扬眉吐气,让中华民族顶天立地,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这一时期:
①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决定性胜利
②召开了中共八大,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
③取得的巨大成就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物质基础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发展方向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不是好,要看事实,要看中国人民的判断,而不是看那些带着有色眼镜的人的主观臆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其生动实践和伟大成就、以其独特魅力和巨大优越性,生动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为什么“好”这个重大问题。这个“好”体现在:
①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②符合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焕发了科学社会主义生机与活力
③开辟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④始终坚持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
A.①② B.①④ C.2③ D.③④
14.从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到开展社会主义革命,再到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下列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关系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标志中国革命的完成
②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
③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高级阶段
④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5.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大幅增长,多年来对世界增长贡献率超过30%。现在,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制造业第一大国、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商品消费第二大国、外资流入第二大国,外汇储备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这表明,改革开放:
①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 ②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③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④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6.2022年10月31 日,空间站梦天实验舱成功发射,这意味着我国在建设航天强国道路上又迈出坚实的一步。中国航天梦放飞星辰大海,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生动诠释,中国空间站是全人类的“太空之家”。这从一个侧面表明中国梦:
①是奉献世界的梦,造福世界各国人民 ②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③是保障中华民族持续进步的力量之源 ④是实现中国航天强国梦的具体形式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7.党的二十大代表李绍杰介绍,在打通胡麻岭隧道最后特殊地层的173米时,每前进不到1米就会遇到塌方,很多国外专家到现场看过后都说“不可能完成”,李绍杰所在的项目团队花了6年最终完成这项任务。这说明:
A.广大党员干部必须总揽全局、协调各方 B.保持党的纯洁性关键在于全面从严治党
C.斗争精神承载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 D.用政治领导巩固团结奋进的共同思想基础
18.党的二十大报告从五个方面概括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即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下列对中国式现代化理解正确的是:
①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实现全体人民同步富裕的现代化
②与中国社会的主题相结合,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新形态
③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中国方案,有利于推动人类发展渐趋统一
④否定了现代化模式与标准的唯一性,拓展了实现现代化的途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9.我国不走一些国家通过战争、殖民、掠夺等方式实现现代化的老路,那种损人利己、充满血腥罪恶的老路给广大发展中国家人民带来深重苦难。我们坚定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文明进步的一边,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旗帜。由此可知,我国的发展道路:
①是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唯一正确道路 ②能引领我国向前发展,是我国的最大优势
③兼顾了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美好梦想 ④能消除我国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外部挑战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2022年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规定》,鲜明亮出了干部优与劣的标尺、上与下的准绳,有利于推动形成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的用人导向和从政环境,有利于建设德才兼备、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激励广大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材料表明:
①坚持党的思想领导,必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②中国共产党广泛凝聚共识,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
③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深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④要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贯彻到治国理政的每一个方面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容十分丰富,涵盖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个领域、各个方面,构成了一个系统完整、逻辑严密、相互贯通的思想理论体系,对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了原创性贡献。下列属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原创性贡献的是:
①“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
②“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④“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2.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下列论断最能体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的是:
①提出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明确现定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②立足时代之基,深刻回答了新时代的重大时代课题
③提出一系列原创性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
④提出了“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3.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深刻总结了新时代的伟大成就和伟大变革,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对此,以下理解正确的是:
①要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基础上基本实现现代化
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
③中国式现代化为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了原创性贡献
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源于我国新时代的伟大实践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4.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一个新的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新在聚焦时代课题,紧紧围绕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了独特鲜明的主题主线。这一理论体系:
①使我们党对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和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
②赋予了马克思主义鲜明的特色和丰富的时代内涵
③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代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的根本任务发生新变化
④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路线图”和“方法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5.2022年6月,43岁的青海省委组织部原副部长朱治国同志因长期的一线奔波和超负荷工作,身体严重透支,突发心源性猝死,永远离开了这片他深爱的青藏高原。22年工龄、25年党龄,朱治国同志以勤勉浇灌信念,用担当书写忠诚,交出了一名组工干部的“生命答卷”。朱治国的事迹,启示新时代党员干部要:
①不忘初心,始终坚守使命和担当 ②克己奉公,没有任何自身特殊利益
③砥砺自我,发挥党员的战斗堡垒作用 ④牢记使命,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二、简答题:本题共4题,共40分。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发展现代化是人类文明社会发展的大道,然而在这条大道上行进,不能邯郸学步、人云亦云,更不能削足适履,否则要么误入歧途,要么寸步难行。有些国家因为盲目“抄作业”,落入“中等收入陷阱”“塔西佗陷阱”和“修昔底德陷阱”等现代化陷阱;有些国家由于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和足够的战略定力,在推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疲于维系社会稳定,最终落入经济发展缓慢和社会持续动荡的恶性循环。我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
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说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能够取得成功的原因。
27.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了前进道路上必须牢牢把握的“五个重大原则”,其中一个原则就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近代以来,无数仁人志士孜孜不倦寻找着适合国情的政治发展道路,但都以失败告终。最终,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了国家独立和人民解放,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为真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和社会条件。
邓小平同志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此后,从党的十三大到十九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都是大会报告的主题词。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撸起袖子加油干、风雨无阻向前行,稳经济、促发展,攻克了一个个看似不可攻克的难关险阻,创造了一个个令人刮目相看的人间奇迹。
一个国家和民族走自己的路,才可能创造历史伟业。回看走过的路、比较别人的路、远眺前行的路,我们更加清醒而坚定: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回答,为什么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我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
世界社会主义500多年,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发展,反映了人类对美好社会制度的追求,深刻改变着世界发展进程,展现出强大生机活力。但社会主义发展不可能一帆风顺,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社会主义失败论”“历史终结论”一度甚嚣尘上。面对巨大压力和挑战,中国始终没有动摇对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创造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成功实践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巨大优越性、科学社会主义的强大生机活力。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成功实践,是对社会主义科学性、真理性的最好检验、最好证明。
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关知识加以阐释。
2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浙江龙泉市小梅镇黄南村村民王登辉眼里,改革开放是绿水青山换新颜——受益于河长制推行,家门口的小河又变回儿时的水清岸绿;在上海市民李阿伯眼里,改革开放是餐桌上的进口美味更多了——随着进博会的举办,超市里进口生鲜种类更加丰富,价格也很实惠;在浙江义乌商家吴晓明眼里,改革开放是出口订单的不断增长——得益于当地开通世界杯海运专线,义乌制造的世界杯相关产品从宁波港和上海港出发,只需要20天至25天就能直达卡塔尔哈马德港,和去年同期相比,吴晓明收到的订单量增加了70%。普通人身边具体而微的变化,彰显着我们不断深化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成就,印证着“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
请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围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一切成就的根本原因”这一主题,写一篇200字左右的短评。
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鲜明;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总字数在200字左右。
参考答案:
1.D 2.A 3.A 4.B 5.B 6.C 7.A 8.D 9.D 10.B 11.B 12.A 13.C 14.D 15.D 16.A 17.C 18.C 19.B 20.D 21.D 22.C 23.C 24.A 25.B
26.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和团结中国人民,立足中国具体实际,独立自主地探索出来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道路遵循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全面协调发展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科学理论为指导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以人民为中心,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前途命运,获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27..①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实现民族复兴。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和根本发展方向。③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成果,也是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继续,在实现民族复兴的征程上必须一以贯之进行下去。④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符合我国的基本国情和最大实际的民族复兴之路。
28.①科学社会主义正确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和发展规律,科学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必然性。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世界无产阶级运动取得重大进展。②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 ③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成功开辟和实践,深刻影响着世界现代化进程,使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扩展了人类走向现代化的新道路。历史和实践终将证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是科学的。
29.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一切成就的根本原因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制度、理论、文化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在当代中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我们要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等级水平 |
等级要求 |
水平4 |
紧扣主题,综合展开论述,知识运用准确、贴切;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
水平3 |
能扣住主题展开论述;知识运用比较准确、贴切;逻辑性较强,有条理 |
水平2 |
论述不能集中指向主题,罗列知识;知识运用不准确;论述缺乏逻辑,条理性差 |
水平1 |
应答与试题无关;或重或试物内容;或没有应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