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
■必须牢记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把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统筹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等战略任务落实到位,完善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考核评价体系,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打牢基础。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必须继续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
■新时代以来,党中央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推动高质量发展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识和自觉行动,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旋律。近年来,我国科技创新成果丰硕,创新驱动发展成效日益显现;城乡区域发展协调性、平衡性明显增强;改革开放全面深化,发展动力活力竞相迸发;绿色低碳转型成效显著,发展方式转变步伐加快,高质量发展取得明显成效。同时,制约高质量发展因素还大量存在,要高度重视,切实解决
■高质量发展需要新的生产力理论来指导,而新质生产力已经在实践中形成并展示出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支撑力,需要我们从理论上进行总结、概括,用以指导新的发展实践。概括地说,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它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
■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必须加强科技创新特别是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使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成果竞相涌现,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
■要及时将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到具体产业和产业链上,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要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布局产业链,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保证产业体系自主可控、安全可靠。要围绕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和农业强国等战略任务,科学布局科技创新、产业创新。要大力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
■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必须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加快绿色科技创新和先进绿色技术推广应用,做强绿色制造业,发展绿色服务业,壮大绿色能源产业,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和供应链,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持续优化支持绿色低碳发展的经济政策工具箱,发挥绿色金融的牵引作用,打造高效生态绿色产业集群。同时,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绿色健康生活方式
■生产关系必须与生产力发展要求相适应。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要深化经济体制、科技体制等改革,着力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建立高标准市场体系,创新生产要素配置方式,让各类先进优质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同时,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为发展新质生产力营造良好国际环境
■要按照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合理流动的工作机制。要根据科技发展新趋势,优化高等学校学科设置、人才培养模式,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培养急需人才。要健全要素参与收入分配机制,激发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和数据等生产要素活力,更好体现知识、技术、人才的市场价值,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良好氛围
新华社北京2月1日电 中共中央政治局1月31日下午就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进行第十一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必须牢记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把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统筹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等战略任务落实到位,完善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考核评价体系,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打牢基础。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必须继续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
这次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由中央政治局同志自学并交流工作体会,马兴瑞、何立峰、张国清、袁家军同志结合分管领域和地方的工作作了发言,刘国中、陈敏尔同志提交了书面发言,大家进行了交流。
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发表了重要讲话。他指出,新时代以来,党中央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推动高质量发展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识和自觉行动,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旋律。近年来,我国科技创新成果丰硕,创新驱动发展成效日益显现;城乡区域发展协调性、平衡性明显增强;改革开放全面深化,发展动力活力竞相迸发;绿色低碳转型成效显著,发展方式转变步伐加快,高质量发展取得明显成效。同时,制约高质量发展因素还大量存在,要高度重视,切实解决。
习近平强调,高质量发展需要新的生产力理论来指导,而新质生产力已经在实践中形成并展示出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支撑力,需要我们从理论上进行总结、概括,用以指导新的发展实践。概括地说,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它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
习近平指出,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必须加强科技创新特别是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使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成果竞相涌现,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
习近平强调,要及时将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到具体产业和产业链上,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要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布局产业链,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保证产业体系自主可控、安全可靠。要围绕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和农业强国等战略任务,科学布局科技创新、产业创新。要大力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
习近平指出,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必须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加快绿色科技创新和先进绿色技术推广应用,做强绿色制造业,发展绿色服务业,壮大绿色能源产业,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和供应链,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持续优化支持绿色低碳发展的经济政策工具箱,发挥绿色金融的牵引作用,打造高效生态绿色产业集群。同时,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绿色健康生活方式。
习近平强调,生产关系必须与生产力发展要求相适应。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要深化经济体制、科技体制等改革,着力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建立高标准市场体系,创新生产要素配置方式,让各类先进优质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同时,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为发展新质生产力营造良好国际环境。
习近平强调,要按照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合理流动的工作机制。要根据科技发展新趋势,优化高等学校学科设置、人才培养模式,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培养急需人才。要健全要素参与收入分配机制,激发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和数据等生产要素活力,更好体现知识、技术、人才的市场价值,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良好氛围。
《 人民日报 》( 2024年02月02日 01 版)
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
新华社评论员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必须继续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就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发表重要讲话。讲话回顾总结新时代以来党中央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的丰硕成果,客观分析制约高质量发展的问题因素,全面阐明以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现实意义、方法路径和重要举措。从去年9月首次提到“新质生产力”,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发展新质生产力”,再到本次政治局集体学习时的系统阐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一系列重要论述、重大部署,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创新和发展,进一步丰富了习近平经济思想的内涵,为我们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引。
理论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生产力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最活跃、最革命的要素。高质量发展需要新的生产力理论来指导,而新质生产力已经在实践中形成并展示出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支撑力,需要我们从理论上进行总结、概括,用以指导新的发展实践。概括地说,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它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要深刻认识到,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的客观要求,是打造发展新优势、赢得发展主动权的必然选择。只有深刻把握新质生产力的时代内涵、核心要义、本质要求,才能以更具前瞻的战略眼光、更加有效的务实举措、更为积极的主动作为把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要求部署落到实处。
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要紧紧扭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纵观近年来全球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无一不是由新技术带来新产业,进而形成新的生产力。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要咬定创新不放松,驰而不息补短板、固底板、锻长板。一方面,必须加强科技创新特别是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使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成果竞相涌现,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另一方面,要及时将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到具体产业和产业链上,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布局产业链,围绕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和农业强国等战略任务,科学布局科技创新、产业创新,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动更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要牢牢把握质优这个关键性要求。绿色发展是以效率、和谐、持续为目标的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方式。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要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加快绿色科技创新和先进绿色技术推广应用,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持续优化支持绿色低碳发展的经济政策工具箱,打造高效生态绿色产业集群,大力倡导绿色健康生活方式,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助力碳达峰碳中和,进一步厚植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底色。
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要以全面深化改革提供强大动力。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生产关系必须与生产力发展要求相适应。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要深化经济体制、科技体制等改革,着力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建立高标准市场体系,创新生产要素配置方式,让各类先进优质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同时,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为发展新质生产力营造良好国际环境。
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也是最具有决定性的力量。要用好人才这个第一资源,按照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从完善工作机制保障、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加强收入分配激励等方面着力,进一步培厚人才成长土壤,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良好氛围,让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充分迸发,为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新时代孕育新思想,新理论引领新实践。让我们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认认真真抓好贯彻落实,不断以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更好推动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附:
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时提出了一个令人耳目一新的概念——“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是生产力质的跃迁,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也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战略目标的重要推动力。相对于传统生产力而言,新质生产力有哪些主要特征?形成机制是什么?人民论坛与你一起关注。
新质生产力的一般性特征
相对传统生产力,新质生产力呈现出颠覆性创新驱动、产业链条新、发展质量高等一般性特征。
颠覆性创新驱动。传统生产力推动的经济增长是依靠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和劳动者大量投入的水平型扩张,不仅严重依赖要素投入,而且生产力发展速度和经济增长速度都较为缓慢。新质生产力驱动的产业发展降低了自然资源和能源投入,使经济增长摆脱了要素驱动的数量型扩张模式。而且与传统生产力的发展依靠渐进型的增量式创新不同,新质生产力的形成源自基础科学研究的重大突破和对原有技术路线的根本性颠覆,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一批颠覆性技术群。随着这些颠覆性技术的逐步成熟,就会形成相对于传统产业而言全新的产品、生产资料、零部件和原材料,使人类可以利用的生产要素的范围极大扩展,使产业结构、增长动力、发展质量发生重大变革。
产业链条新。颠覆性的科技创新改变原有的技术路线、从而以全新的产品或服务满足已有的市场需求或者创造全新的市场需求,在这一过程中它会带来产品架构、商业模式、应用场景的相应改变。产业链条表现在链条的环节构成与链条不同环节的地理空间分布两个方面,颠覆性科技创新会使这两方面都发生重大改变。一方面,新的产品架构、商业模式的出现,使产品或服务生产和交付所需要的原材料、零部件、基础设施等发生根本性改变。例如,新能源汽车以电池、电机、电控系统替代了燃油汽车中的发动机、变速箱;另一方面,生产这些新的原材料、零部件的国家和企业及其所占市场份额也发生巨大变化,从而改变产业链各环节的地理空间分布。
发展质量高。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和发展会全方位提升产业发展的质量,加快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建立。一是提高生产效率。颠覆性技术中有很多是通用目的技术,具有强大的赋能作用,一方面会使劳动资料的功能显著提升,另一方面还会优化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的组合,从而提高生产效率。例如,机器人、人工智能技术替代许多原本由人工完成的工作,不仅节约了成本,而且使生产的效率、精度、良品率都显著提高。二是增加附加价值。一方面,新质生产力所形成的新产品新产业技术门槛高,掌握新技术的企业数量少,市场竞争不激烈且在产业链中具有更大的话语权,因此可以实现更高的增加值率;另一方面,新质生产力创造迎合了用户(包括消费者与企业)以前未能满足的潜在需求,开辟了新的市场,带来新的产业增长空间。三是减少环境影响。不可忽视,工业化对自然生态造成了巨大压力,而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对美好环境的需求不断增长。新质生产力更有力地发挥科技创新推动经济增长的作用,用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新型生产要素替代自然资源、能源等传统生产要素,并能够使生产活动中产生的副产品循环利用,减少产品生产和使用对生态环境的损害,形成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改善的和谐并进。优美的生态环境在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同时也创造出巨大的经济价值,真正使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新质生产力的时代特征
马克思指出“劳动生产力总是在不断地变化” 。一方面,生产力划分了不同的经济社会发展时代,如农耕技术、蒸汽机和发电机、计算机分别对应着农耕社会、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另一方面,每一个时代也具有该时代特有的新技术、新要素、新产业,生产力具有时代特征。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深入突进,颠覆性技术群包括数字技术、低碳技术、生物技术等,其中颠覆性最强、影响力最广的是数字技术与低碳技术,推动当前的新质生产力呈现数字化、绿色化的特征。
数字化。当前新一代数字技术迅猛发展,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获得广泛应用,催生出一系列新产业并向广泛的产业部门全方位渗透、融合,区块链、扩展现实、数字孪生、量子计算等新一批数字技术也在积蓄力量,有望在不远的将来释放出推动经济增长的力量。数字技术的发展推动数字技术与产业技术、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赋予生产力数字化的时代属性。大数据、芯片等新型数字产品成为重要的生产资料,传统的生产设备、基础设施的数字化智能化水平也不断提高。随着越来越多的产品、设备、场景和人接入互联网,数据的生成速度越来越快,泛在连接的网络基础设施、不断增强的算法和算力使得对海量数据的传输、存储、处理、利用成为可能,数据进入生产函数,成为新的劳动对象,并通过与生产工具的高效结合,实现生产力的巨大跃迁。同时,这也要求劳动者不断提高数字素养、数字技能。
绿色化。工业时代的生产和生活主要依靠化石能源,其在加工、燃烧、使用过程中产生大量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和其他污染物,造成全球气候变暖趋势,从而影响人类的持续生存和发展。为应对这一问题,世界主要国家签署了致力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并控制累积排放量的《巴黎协定》,许多国家制定了碳达峰、碳中和的时间表和路线图。为了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一方面,要推动新能源技术、节能技术、碳捕获、碳封存技术等低碳技术的突破,另一方面,要将低碳技术转化,打造低碳化的能源系统、生产系统、消费系统,实现整个社会生产和生活的低碳化。
新质生产力的形成机制是什么?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推进,颠覆性技术不断涌现,颠覆性创新形成的新劳动资料、新生产工具、新劳动对象的物质形态表现为国民经济中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这些新兴产业具有不同于传统产业的新技术、新要素、新设备、新产出,蕴含着更巨大的改造自然的能力,具有更高的发展质量。因此,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形成既要加强科技创新驱动力,又要加快新兴产业的培育壮大。
创新驱动:推动科技创新取得重大突破。新质生产力不是由一般的科技创新推动,而是由具有颠覆性且对经济社会发展影响广泛而深远的科技创新所推动。颠覆性创新在它的早期阶段,所形成的新技术新产品在性能和价格上无法与既有的技术和产品相竞争,但是它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代表科技和产业发展的方向,一旦越过临界点就会释放出改变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的巨大力量。而且现在的“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发展加速渗透融合,基础研究转化周期明显缩短,国际科技竞争向基础前沿前移”,因此基础研究在科技创新中的作用日益重要。与沿着现有技术路线的增量创新不同,科技创新的不确定性大,无法在事前准确预测哪个领域会出现技术突破,无法准确判断技术突破的重要性、不同技术路线的前景、应用领域和商业化的时间,因此原有面向增量型技术创新的科技政策的效力大打折扣,应当更加鼓励科学家们凭兴趣和能力选择研究方向,而不是由政府部门确定具体的科研项目,同时不能再沿用增量型创新阶段“以成败论英雄”的科研评价方式,要允许科学家在科学探索的道路上出现失败。
产业基础:促进新兴产业的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产业。当前沿技术或颠覆性技术进入成熟阶段、形成的产品大规模生产时就形成了战略性新兴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已经具有较大的规模,但仍然具有很大的市场潜力、处于快速增长的轨道上。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不仅形成新的日益强大的产业部门,而且许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技术、产品具有广泛的用途,通过在其他产业的应用、与其他技术和产品的融合,能够使既有的产业部门发生效率和质量变革,从而也成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需要重大科技创新的不断突破,也需要市场的拉动和相关配套产业的支持。我国的超大规模市场优势能够给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以有力的市场支撑,齐全的产业门类、完备的产业生态构成了战略性新兴产业供应链形成和高效运转的基础。近年来我国的光伏组件、风机设备、新能源汽车、自动驾驶、动力电池、互联网服务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均蓬勃发展,进入世界领先位置甚至成为最大的生产国。
未来布局:加快推进未来产业的前瞻布局。未来产业是指由处于探索期的前沿技术所推动、以满足经济社会不断升级的需求为目标、代表科技和产业长期发展方向,会在未来发展成熟和实现产业转化并形成对国民经济具有重要支撑和巨大带动,但当前尚处于孕育孵化阶段的新兴产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相比,未来产业处于产业生命周期的早期阶段,更靠近科技创新,产业的成熟度更低、不确定性更高。在未来产业赛道上,世界各国处于相同的起跑线上,都面临相同的不确定性,因此成为后发国家“换道超车”的重要领域。从科技创新到未来产业再到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一个连续的光谱,但未来产业已进入商业化开发阶段,如果不及早进行布局,一旦当产业到达爆发式增长的拐点时,就会由于前期人才积累不足、工程技术进展慢、产业配套弱、市场开发不力而被甩在后面。因此尽管未来产业的不确定性更高、投资回报期更长、风险更大,也必须及早进行布局。同样由于高度的不确定性,支持未来产业的政策需要做出重大改变,应从原来选择特定技术路线加以支持的作为“跟随者”所采取的方式,转向政府进行方向引导、市场支持,更多地鼓励市场微观主体的科技创业和对技术路线、应用场景的“试错型”探索。我国市场主体多,能够在多条不同的技术路线上试错,而市场规模大、应用场景丰富的优势又给每条技术路线提供了充分的市场需求支撑。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政策的着力点应放在以下方面:一是提高劳动者素质。统筹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等多领域,培育形成适应新质生产力的劳动力队伍。二是完善新型基础设施。基础设施是劳动资料的重要组成部分,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需要建设大型科学装置和公共科研平台,推动连接、算力等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并推动传统基础设施的数字化改造,加强适应人的更高发展需要的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三是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推动科技政策、产业政策转型,促进资本、数据等关键生产要素更充分的流动,形成各种政策以及政产学研用金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合力,激发市场微观主体创新、创业和投资于新兴产业发展的活力和动力。四是加强国际合作。鼓励国内大学和科研机构在前沿科技领域开展国际合作,大力吸引跨国公司在我国设立研发机构和新兴产业企业;积极参与自由贸易协定谈判,推进世界贸易组织改革,推动先进技术、数据、高技术产品和服务的贸易自由化和投资便利化。
如何科学把握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趋势?
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时指出:“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新时代新征程加快科技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引。
当前,全球科技创新进入空前密集活跃时期,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重塑全球经济结构。近日,《人民论坛》推出新刊特别策划——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新时期,如何科学把握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趋向?一起关注。
01 新质生产力的四个发展趋向
进入新发展阶段,我国科技综合实力显著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未来产业新赛道不断涌现,带动生产力发展规模和水平由量变到质变,实现能级跃升,新质生产力成为引领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第一,能源转型和基础设施更新加快。历次工业革命都伴随着能源结构转变和基础设施升级换代,是解放生产力的先决条件之一。从煤炭到石油再到多元化清洁化能源供给,从“铁公机”、电报电话、互联网宽带到5G基站、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近年来我国可再生能源和新型基础设施投资规模持续扩大,能源转型和基础设施更新驶入快车道。截至2022年底,全国可再生能源发电累计装机容量12.13亿千瓦,同比增长14.1%,占电力总装机容量的47.3%,2022年全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比达到30.8%。可再生能源对化石能源的替代成为带动传统生产力向新质生产力跃迁的先行领域。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新基建投资同比增长16.2%。其中,5G、数据中心等信息类项目投资增长13.1%,工业互联网、智慧交通等融合类新基建投资增速高达34.1%。“十四五”时期新基建投资规模有望达到15万亿元。另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统计,截至2023年8月,全国在用数据中心机架总规模超过760万标准机架,算力总规模达到每秒1.97万亿亿次浮点运算(197EFLOPS),位居全球第二。能源转型和基础设施更新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必然结果,而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行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身也是我国产业国际竞争新优势和产业链强劲韧性的集中表现,为推动新质生产力的绿色发展、智能升级、融合创新筑牢了基础。
第二,科技创新日益活跃。科技创新是新质生产力培育发展的本质特征和最强动力。随着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我国科技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不少领域加快追赶发达国家,处于与世界领先国家同步并跑、比肩竞争的水平,相继在5G、人工智能、量子通信、储能技术、生命科学、航空航天、深海探测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标志性、世界领先的科技创新成果。科技型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得益于大力度、连续性的研发投入。2022年,我国研发经费突破3万亿元,达到30782.9亿元,同比增长10.1%。研发经费规模从1万亿元提高到2万亿元用时8年,而从2万亿元提高到3万亿元仅用了4年时间。这不仅是我国综合国力增强的表现,也彰显了我国坚持将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第一动力的战略导向。
同时,研发投入强度持续加大。2022年我国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为2.54%,比2021年提高0.11个百分点。从研发支出结构来看,科技投入继续向基础研究倾斜,2022年我国基础研究经费总量首次突破2000亿元,规模位列世界第二,增速为11.4%,分别超过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经费增速0.7和1.5个百分点。同时,创新主体不断优化,2022年企业对研发经费增长的贡献高达84%,推动国家创新体系逐步完善。重点领域研发经费投入强度稳步提高,2022年,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为2.91%,为突破制约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核心零部件和先进材料提供了有力支撑。
第三,产业载体不断发展壮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从要素结构和技术路线来看,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都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具有知识技术密集度高、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的突出特点。在国家战略规划、各级政府扶持以及各类资本的协同推动下,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逐步转向成熟发展阶段,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的引领带动作用日益凸显。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党的十八大以来,战略性新兴产业占GDP比重提高近1倍。2021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13.4%。根据中咨公司提供的数据,2018年—2022年,中央企业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投资规模由0.7万亿元扩大至1.5万亿元,占全部投资比重由12.8%提升至27%,投资规模增长115.2%。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实绩反映在出口市场上,以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为代表的外贸出口“新三样”取代服装、家电、家具“老三样”,成为中国制造的新名片。2023年上半年,“新三样”合计出口增速达61.6%,拉动我国出口整体增长1.8个百分点,这正是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的力证。
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相比,未来产业与前沿科技创新互动更为紧密,因而更具前瞻性,也是各国面向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重点培育扶持的先导性产业群。《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要在类脑智能、量子信息、基因技术、未来网络、深海空天开发、氢能与储能等前沿科技和产业变革领域,谋划布局一批未来产业。随着创新投入、资金支持、人才引培等政策措施落实到位,未来产业新赛道不断细分演化,数字化、绿色化的产业成长主线日趋清晰,在更大范围和力度上改变了传统生产方式和生产力要素构成,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共同发挥着推进新质生产力形成、引领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作用。
第四,创新集聚效应增强,产业国际竞争升级。进入21世纪,应用性研发分工虽然在持续深化,但由于前沿科技创新和未来产业发展对要素支撑有较高要求,世界范围只有少数地区能够为这些创新活动开展和产业集聚提供要素保障,由创新集聚引发的马太效应增强,致使新质生产力出现了发展不平衡问题。近年来,为抢占科技创新和产业竞争制高点,发达国家对科技创新投入巨大,势必对新兴领域投资并购实行严格管控,试图将高附加值、最前沿的创新活动控制在本土。在“内向化”战略导向下,“技术民族主义”“资源民族主义”与贸易保护主义、单边主义如影相随,造成产业链不同程度受损甚至断裂。持续升级的大国博弈和不断深化的利益“脱钩”放大了我国在核心技术、关键零部件、基本算法、先进材料、软件系统、标准体系、规则制定等环节被“卡脖子”的风险,暴露出科技原创力、产业链主导力、国际规则塑造力等方面的问题。
总体来看,我国培育新质生产力仍面临基础研发投入不足,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不健全、产业基础能力不扎实,人才质量和结构不匹配、全球资源整合能力不强等问题和障碍。需要强调的是,新质生产力培育对研发体系、人才梯队、中介组织、风险投资、信息渠道等高端要素有较高要求,新质生产力与科创活动同样表现出集聚式发展的空间结构和布局特征。对于东北这样的老工业基地而言,发展新质生产力有根基和底蕴,具有工业体系比较齐全、配套链条相对完善、拥有一批行业龙头企业和技术工人队伍的传统优势,但存在高端要素供给缺口大,区位条件与新质生产力兼容性不足的矛盾。培育新质生产力要在创新中找答案,彻底破除阻碍新质生产力形成的体制机制障碍,深度挖掘东北工业体系积淀的应用场景,使之转化为新质生产力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对象,持续赋能东北全面振兴。
02 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培育
无论世界格局如何变化,长期来看,生产力作为人类社会进步根本动力和决定性因素的角色并未发生改变。培育新质生产力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步骤,本质上是如何在新时代基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不仅需要打破传统生产力的利益格局,处理好产业政策施用、科技平台搭建、公共服务提供等政府与市场之间关系,形成更有利于充分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体制机制,而且要应对大国博弈升级、科技合作受限等全球治理问题,更要以开放包容的理念满足劳动者自身发展需要,而这些问题的解决思路则必须在不懈的创新中探索寻求。
加大基础研发投入力度,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引导企业和科研机构聚焦前沿科技,将科技创新重心前移,在推动“从0到1”自主原始创新的同时,创造条件开展多层次、宽领域的科技交流合作,最大限度地整合利用全球科技资源,着力突破关键技术、关键零部件、关键原材料,不断拓展生产资料和劳动对象的边界,提升新质生产力的科技含量。
进一步强化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作为新质生产力的载体作用。以新型工业化为引领,瞄准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方向,巩固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做大做强数字经济。在前沿科技和未来产业领域抢占全球科技创新和产业竞争制高点,积极开辟新赛道,培育新主体,塑造新优势,形成新集聚,打造新支柱,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打下坚实基础。
数字化转型与节能降碳同频共振,促进智能化绿色化互促共融。数字技术不仅为绿色产品设计、制造、销售提供新的研发理念、技术手段和商业模式,而且传统产业绿色改造、资源回收利用方式的绿色化创新同样需要丰富优质的数字资产和信息平台作支撑。同时,现阶段数字部门仍有部分生产力能耗偏高,尚有技术和结构减排空间。今后,一方面,要进一步鼓励企业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区块链、数字孪生等数字技术,升级开发符合清洁生产、循环经济要求的智能解决方案;另一方面,要为数字经济部门提供多样化的能源选择,提高数字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不断深化要素利用方式、生产流程、能源管理的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共同助力实体部门生产力提升和全体系再造。
塑造新质生产力尤为关键的是人的转型。归根结底,在生产力三要素中,劳动者作为物质要素的创造者和使用者,是起主导作用的要素,只有用先进科学技术、知识和理念“武装”起来的劳动者才具备更强的能动性。因此,要加快改革教育和社会保障体系,加紧制定实施面向能源转型、智能制造、未来产业的新就业计划,创造新就业岗位,为传统产业从业人员量身定制知识再造和能力提升方案,打造多层级、多元化的人才体系,为实现劳动者自然性、社会性、知识性高度统一创造有利条件。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找准五大着力点!
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时指出:“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
有别于传统生产力,新质生产力是经济新常态出现的生产力新质态。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抢占发展制高点、形成发展新动能、培育竞争新优势,是破解社会经济发展难题,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之举。新征程,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关键靠什么?一起关注。
01 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优化完善顶层设计
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实践证明,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是形成先进生产力的关键。政府通过制定政策、出台法规,从而引导生产力发展。市场通过价格、供需、竞争机制,激发创新活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一方面,发挥有为政府作用,引领重大科技攻关。政府需要引导支撑基础性、关键性技术的研发攻关,加大科技研发、人才培养投入力度,通过财政和税收支持,协同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创新发展。另一方面,发挥有效市场作用,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充分发挥市场的资源配置优势,支持建设政企联合平台,组建企业创新联合体,加快科技成果转化落地,最终形成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相互配合的良好局面。
处理好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需要处理好体制机制改革问题。全面深化改革,就是要不断调整生产关系以适应和引领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优化完善体制机制,提升组织能力、完善联动机制、优化市场准入规则,充分释放市场活力。
健全新型举国体制。新型举国体制的优势在于统筹资源集中力量办大事。进入新发展阶段,需要从大国博弈、经济社会发展、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出发,继续完善党中央对科技工作统一领导的体制,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坚持高效决策、统一指挥、形成合力,大幅提升国家科技攻关体系化能力,在重要战略性领域形成竞争新优势。充分发挥党和国家强有力的统筹协调和组织动员能力,以重大创新项目带动技术创新,以龙头企业引领产业集群,形成政府部门、重点企业、科研院所协同攻关的发展模式,推动形成新质生产力。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新质生产力的形成,需要科学有效的政策支持。加强系统谋划,加快出台支持未来产业发展的指导性文件。贯彻落实《新产业标准化领航工程实施方案(2023─2035年)》,组织开展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创新任务“揭榜挂帅”工作。着眼关键领域,适时出台重点领域的专项发展规划,鼓励先进地区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先行先试,进而以一域带全局,形成创新策源、产业承载、资源保障的多层次空间格局。地方政府需要抓住未来产业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出台相关政策。
02贯穿创新主线任务,实现科技自立自强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也是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关键。近年来,我国科技创新投入持续加大。2022年全年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比上年增长10.4%,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提高至2.55%。科技创新对产业发展的支撑力度逐渐增强,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提供了坚实基础。
精准布局创新链,发挥创新链对产业链的支撑作用。一是在创新领域,围绕产业链布局重点、供应链安全堵点精准布局,加快建设一批研发应用中心,让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解决科研与经济发展脱节问题。二是在创新方式上,继续加快推进原始创新、集成创新。着力探索前沿领域、未来领域,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抢占优先权和制高点。加强技术体系、创新体系和创新生态建设,精心组织跨学科和跨产业集成,实现单元技术、关键技术的集成和关键领域的突破,提升集成创新水平。三是在创新主体上,激发企业创新的主动性,加速科研成果转化,形成新兴产业“策源地”。围绕科研创新链,融合技术创新链,充分调动企业协同创新。政府和企业、社会还需要注重制度创新、管理创新,为形成新质生产力营造创新生态。
以科技创新引领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一是坚持久久为功,加强基础研究。进一步优化基础学科建设布局,支持重点学科、新兴学科发展,推进学科交叉融合,以学科体系支撑研究体系。健全国家实验室体系,深化高校院所、科研机构、尖端企业之间的科研合作,加快建设跨学科、大协作、高强度的协同创新平台。建立完善竞争性项目支持和稳定性机构支持相结合的基础研究投入机制。二是抓住主要矛盾,做好“集中攻关”。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科学统筹、集中力量、协同攻关。既要拓展先进领域科技研发的广度,又要拓展科学技术的深度,在基础材料、关键元器件等关键技术领域突破“卡脖子”问题。三是把握战略机遇,实现“变道超车”。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培育数字技术、人工智能等颠覆性技术创新,围绕具有先发优势的潜在关键技术和引领未来产业的前沿技术,及早布局,抢占发展制高点、培育竞争新优势。
加快实现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创新必须落实到创造新的增长点上,把创新成果变成产业活动。科技成果需要完成从科学研究、实验开发、推广应用的“三级跳”,才能真正实现创新驱动发展,从而形成新质生产力。强化企业创新主体作用,鼓励企业推进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塑造更多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支持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共建实验室和中试基地,采用政府搭建、民营兴建、企业自建、闲置改建等模式打造一批高能级的中试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实验技术的二次开发和中试熟化等研发设计外包服务及中试验证服务。以企业为主体建设一批企业重点实验室、企业研究院、企业技术中心等研发机构。加快布局一批企业技术中心,将技术研发、成果扩散、产品商业化、产业化串珠成链,打通实验室产品与产业化之间的“梗阻”,让各种要素、平台、主体相互协同、相互支撑,把科技创新的策源、转化、服务融为一体,形成成果转化全链条。
03释放产业载体动能,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新质生产力的载体是现代产业。近年来我国持续加大对重大科技项目的投入力度,将自主可控关键核心技术应用到产业链中。创新的产业孵化能力持续增强。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22年,我国有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425家,国家备案众创空间2441家。一大批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成为新质生产力成长的主阵地。
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质生产力形成的过程,也是主导产业、支柱产业迭代升级的过程。一方面,推进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在产业高端化方面,既要抓基础元器件、基础零部件等基础工业,又要抓大飞机、工业母机、医疗装备等重点领域高端装备。在智能化方面,大力推进人工智能技术在传统产业领域的融合,推进人工智能与生产设备和控制系统的融合,实现生产控制和运营优化的智能化变革。在绿色化方面,加快实现绿色低碳技术重大突破,实施传统产业焕新工程,推进传统产业制造工艺革新和设备改造。另一方面,延伸新兴产业衍生的产业链,提升产业附加值,带动传统产业升级改造。不断拓展新兴产业的广度和深度,以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带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推进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良性互动,推动产业上下游互联互通,实现传统产业更新换代,带动产业结构与形态梯次升级。
重点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一是明确发展方向。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以及航空航天、海洋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产业发展新动能;在类脑智能、量子信息、基因技术、未来网络、深海空天开发、氢能与储能等前沿科技和产业变革领域,谋划布局一批未来产业。二是实现融合发展。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相互关联,形成一批颠覆性技术和重大原创成果、培育一批行业领军企业,进而形成若干全球领先的新兴未来产业集群。三是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加大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和监管,建立自主知识产权创新激励机制,激发市场主体创新活力,破除阻碍新兴产业发展壮大的体制机制障碍,营造良好产业发展环境。四是积极开展前瞻性产业空间布局,推动地方产业规划与国家整体战略规划相结合,重点部署产业集聚,实现城市群协同发展,提升整体产业发展效能。
建立高质量现代化产业体系。一是推进新型工业化,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二是发展壮大新兴产业集群,紧紧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领域,对标国际领先水平,打造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三是加快建设高效顺畅的流通体系,优化基础设施布局、结构、功能和系统集成,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总之,推动三次产业跨界融合,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优势产业集群,加快构建高质量现代化产业体系,整体提升国家科技水平和产业能级,在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过程中形成新质生产力。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壮大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陈套 万劲波
2023年9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时强调,“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地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竞争力”“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等一系列重要论述,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学说的新发展,为新时代新征程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对接,不断以新技术培育新产业、引领产业升级,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引。
新质生产力是生产力的高级形态。科技以一般知识形态存在、尚未并入生产过程时,是间接的潜在生产力;当科技并入生产过程、转化为劳动技能、物化为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时,就成为直接的现实生产力。通过科技创新催生的新技术与高素质劳动者、新生产工具、现代金融等紧密结合,会形成高质量的先进生产力,既是改造自然和社会能力的显著进步,也是生产力质的提升。“新质”既指高质量的知识生产,即驱动引领发展的科技创新策源力;也包括高质量的知识应用,即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产业,是高质量、高效能和高价值的产业。具体体现为三个方面。一是科技创新的新驱动力,即新领域新赛道,如大数据、人工智能、互联网、云计算等新兴技术,以及生命健康、深空深海等前沿领域重大原创性引领性成果。二是科技创新催生的新产业,即通过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双向对接,提升传统产业、主导和支柱产业,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如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绿色环保等一批新的增长引擎。三是塑造新动能新优势,即立足科技和产业基础,通过“四链融合”“数实融合”,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形成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
新质生产力本质上是将科技创新与生产实践相结合,形成具有“代际”飞跃特征的新生产力。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需要系统推进。首先,要有原始创新、源头创新和颠覆性创新作为底层支撑引领。其次,要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夯实产业基础。第三,突出创新人才这个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劳动者因素,进而形成基于人才的创新。第四,建设高标准统一市场体系,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良好制度环境和政策保障。第五,激活数据这一新生产要素潜能,推动“数实融合”,加快实现新型工业化,塑造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从生产力构成要素来看,新质生产力包括三方面要素。一是新劳动者。2021年,我国14亿人口中有18.9%具有大专以上学历,除去60周岁以上和18周岁以下人口,这一比例更高。R·D人员数为858万,已经从传统的人口优势向具有知识快速迭代能力的人才优势转变。二是新劳动资料。包括高端智能设备等劳动工具,如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设备、自动化制造设备等,以及5G基站、云服务网、算力网、数据中心网、智能网等数据基础设施以及智慧城市、智慧能源基础设施等数实融合的新型基础设施。三是新劳动对象。数据成为新型生产要素,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低碳化是全球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主导方向。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50.2万亿元,同比增长10.3%,占GDP的比重达到41.5%,稳居世界第二。随着移动互联网、量子信息、人工智能、云计算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尤其是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以及与金融资本的深度融合,正深刻影响着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资源配置,以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组织方式的变革。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源头在科技创新,落脚点在产业创新,关键因素在创新人才,过程保障在制度创新。
首先,整合科技创新资源要素,加强源头科技供给。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以重大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成果和颠覆性、关键性核心技术,重塑安全可控、富有韧劲的产业链和高质量、高水平的产业体系,提升产业体系整体效能和竞争力。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围绕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生命健康、集成电路、生物育种等前沿领域,以国家战略性需求为导向推进创新体系优化组合,发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制化体系化优势,开展导向性基础研究,产出重大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成果。国家实验室、国家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围绕当前发展的燃眉之急和长远发展的心腹之患,聚焦关键元器件零部件和基础材料、新发突发传染病和生物安全等领域关键核心技术,组织优势资源力量,发挥集智攻关优势,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强化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发挥科技领军型企业在产业链关键环节和卡点瓶颈上的战略攻关和引领支撑作用,牵头整合资源要素,打造新型关键共性技术平台,推动融合集聚发展,解决跨行业跨领域关键共性技术问题,补齐短板、锻造长板,推动产业基础再造和转型升级。系统部署基础研究、技术创新、产业创新,一体化推进原始创新、建成创新、开放创新,加快构建“四链融合”的创新生态。
其次,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构筑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推动创新资源要素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集聚,加快打通产业链发展上的薄弱环节和卡点上的路径依赖,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构建新的产业生态和商业模式。围绕智能制造、高端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绿色环保、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和具有影响力辐射力的产业集群,努力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17%”的目标。前瞻布局量子信息、未来网络、空天海洋、生命健康等未来产业,建设国家未来产业技术研究院,打造未来技术应用场景,培育经济发展新增长点和新质生产力竞争新优势。发挥科技创新新动能优势,推动产业体系化转型升级,加快传统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推动产业链向上下游延伸,增强产业链、产业集群的质量效率和外部竞争力,形成具有更强创新力、更高附加值、更安全可靠的产业链供应链。培育更多具有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科技集群、产业集群。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2023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在全球五大科技集群中,中国占据了三席。在百强科技集群中,中国以24个集群位列全球第一。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达45家,2022年集群产值超20万亿元。第一批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达66家。各地也高度重视产业集群建设。
第三,发挥战略科技人才关键作用,形成创新人才红利。无论科技创新还是产业创新,关键在人才。推动“四链”深度融合,激发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形成与新质生产力发展需求相适应的人才结构。充分发挥人才第一资源作用,培养造就高水平人才队伍。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大力培养创新性强的青年科技人才,鼓励跨学科、跨领域交叉合作,培养更多国际一流的战略科技人才和创新团队。依托实施高层次人才计划、承担国家重大科技创新项目、重大基础设施平台、产业共性技术平台培养战略科技人才、关键技术人才、产业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让人才在科技攻关实践中成长成才。建设一批前沿基础研究中心和学科交叉平台,实施学科拔尖人才培养计划,培养一批创新思维强、敢创无人区的创新人才。优化战略人才队伍结构,打造体系化、多层次人才成长平台,推动科教融汇、产教融合,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工作。推出一批人才在国际机构任职,深度参与国际科技合作,提高人才国际化水平。实行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吸引汇聚全球一流人才。大力弘扬新时代科学精神、科学家精神、工匠精神、企业家精神,完善试错容错纠错机制,营造创新友好社会氛围,推动高水平、高质量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
第四,建立适宜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创新生态,激发创新动力和活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关键在制度创新,在理念认识,在制度环境,本质在产业生态。深入推进“四链”融合,要发挥好政策的引导和杠杆作用,资金链的保障和促进作用,形成有利于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创新环境。打破阻碍创新的规则流程和观念思维的束缚,进一步解放新质生产力,形成有利于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政策制度,形成组合政策的化学效应,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培养敢于引领式研究、勇于突破式创新的思维和能力,营造保障人才潜心致研的科研环境,提供人才敢闯敢干的平台和机会。完善科技治理体系,发挥好科技评估指挥棒作用,围绕真科学问题、关键技术问题和产业共性技术问题,真正解决问题。推动重点领域项目、基地、人才、资金一体化配置,提升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加快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与现代高端制造业协同互动、融合贯通、配套支持的产业生态。发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区域科技创新中心等优势,打造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示范区和新引擎。发挥各类重大科技攻关平台的作用,推动科技攻关成果有效应用于经济活动中,提高发展新动能。发挥资本市场的助推作用,促进创新资源要素流动、共享和优化配置,为激活新质生产力优势发挥助推器作用。
总之,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就是要以原创性引领性科技创新催生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形成高质量的现实生产力、先进生产力,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传统产业体系战略性重塑、系统性升级、整体性跃迁,打通从教育强、人才强、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国家强的高质量发展通道。
(陈套,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万劲波,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