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水流深、静待花开
——基于新高考视阈下的主观题解题路径探析
山东省华侨中学 王军波
高考,不是一场勇敢者的游戏,而是一次思想者的旅行,触及的是试题所承载的立意之魂,遇见的是思维所凝聚的逻辑之美,惟有博览沿途风景,方能不虚此行;备考,不止低头拉车,更需抬头看路,只有立足素养、往下扎根、细水流深,方能体验向上生长的力量,享受静待花开的美好!
当前,教育改革聚焦学科核心素养,核心素养立意必定是高考命题的灵魂。2017年全国卷政治试题遵循了新高考改革的要求和变化导向,既考查基础知识又延伸社会生活,既突出主干知识考查又融合核心素养检验。新高考把教材仅仅作为一个平台,新考纲进一步明确了高考答案超出教材、高于教材的“合法性”,所以我们要从提升学生学科核心素养能力的高点备考。
从“立德树人”、“一点四面”到“一体四层四翼”,再到最新课程标准、课程方案颁布、教育部考试中心为2018高考命题最新定调,高考改革可谓是“一直在路上”,围绕学科核心素养的各项改革正全面铺开,以学科核心素养为本位的命题有着这样的特征:
1.“三真”——创设真情景、提出真任务、展现真水平,这意味着我们不能将“素养”二字视为一堆既有的理论;
2.“三化”——强调知识结构化、情景真实化、内容具体化,这要求考生能够应对新颖复杂情景的挑战,能够独立思考,通过思辨和批判,提出自己独立的、甚至有创造性的看法,形成正确态度;能够对结论的合理性、可行性进行符合逻辑的推理和论证。
下面我主要从把握情景—通情达意、审读设问—谋篇布局、生成答案—入境至理、精准备考—循道用器四个方面来谈一谈如何做好高考主观题。
一、情境——通“情”达“意”
情境是实现立意的材料和介质,是立意的具体化,也是设问的依据,它关系着立意表达的程度。今年的试题将会紧紧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一新的历史方位撷取材料,从国内到国际,从个人到社会,从理想到实践,聚焦时代使命,贴近学生生活、贴近时代,精心选择能够更好地承载学科知识、反映学科特色、突出学科核心素养的素材创设问题情境,简言之情境就是试题所呈现的材料,那么,又该如何阅读材料呢?
第一步,寻找是否存在名词解释与主题句。用教材理论知识进行拆解,进行理论推理延伸。
第二步,根据设问,识别材料与设问的关联情况。要解决好如果没有关联,去哪儿找答案的问题,把握好一个原则:难把握,找材料。
第三步,识别相关材料的组织结构。如果有关联,识别材料的哪些部分与之关联,并识别其组织结构。材料的结构不是任意的,而是刻意的。材料的结构极大地影响着设问,甚至可以说是答案和设问生成材料。试题呈现的材料是布局合理,有章可循的,材料的层次类型可以分为:并列式、递进式、不并列不递进、组合式。考试中我们要充分运用四分法格式科学把握材料的组织方式或陈述结构,全国卷材料呈现往往是首先提出背景(蕴含命题立意)然后介绍现状(或概念、现象等),再提出相关具体措施(注意分层及联系)最后简要说明其措施所引发的效应(或产生的意义)。比如,(2017全国Ⅱ卷第38题)(2016·新课标全国卷Ⅰ·38) (2016·新课标全国卷Ⅱ·39) (2016·新课标全国卷Ⅱ·39)都很明显的遵循了这一情景组织结构。
都很明显的遵循了这一组织结构。
以学科核心素养为本位的命题特征之一要求学生能够应对复杂情景材料?那又该如何应对呢?我们可以将复杂情景材料分为以下四类:
1.冗余信息较多:一是冗余信息对解题用处不大,缺少它又会影响情境的完整性。二是基于考核目标的要求,命题者会有意通过冗余信息对考生在有效信息的提取上适当干扰。对于这类信息我们的解决策略是提高反干扰能力,加强信息提取训练。运用的主要方法是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化繁为简、由表及里。
在信息提取中主要涉及提取材料关键词的问题,何为关键词?(1)与课本重要概念相重叠的词语(2)材料中反复出现的词语(3)对于复杂语句我们可以利用主谓宾划分句子成分的方法找出主语、宾语往往就是关键词。
2.被隐藏的信息或求解条件较多:情境提供的是比较隐性的信息,既有现象情境,也可能包含原因或结果等比较具体的情境,信息比较复杂。对于这类情景材料我们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将现象提升到本质。如:材料涉及有关“法治”的现象情境时,在解决原因类和意义类问题时,就可提升为: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建设法治国家,提高国家现代化治理能力。
◆从原因推理结果或从结果倒退原因。
◆将隐性信息提升到显性信息。
◆从反面推出正面答案,从错误做法反写出正确做法。
◆将具体情境“翻译”成抽象学科语言或时政术语。
◆将包含着并列结构的一句拆解成两句或两层含义。例如(2014年全国1卷38题) 我们可以将材料中“职能转变”拆解成“履行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依据反面信息“不合法”倒推出正面做法“依法行政”,将“政府的作用与市场和社会力量相结合”进行直接摘抄推导出政府创新管理和服务方式,将取消和下方行政审批事项这一具体信息抽象出“简政放权”这一抽象的时政术语。
3.零碎的信息:情境结构离散度高,情境组织结构不规则,不典型。对此需要考生不断提高知识和信息整合与归类能力;建立完整的知识结构,用知识对其进行拆解;进行适度推理延伸或迁移。
4.情景结构较为复杂:它与所学的知识结构不完全对称或者仅是部分对称。对于不规则不对称甚至零碎的信息,基于设问指向可以将材料中相似、相近、相通的信息进行分解、整合、归类、转换、拓展、引申,并确定好每层信息组合的角度、主题,然后与课本相关知识相对接,从而生成答案。例如(2017·全国Ⅰ卷•40-1)这道题的宏观立意是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由此我们可以基于这一宏观立意调动出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从情景层面看该题材料是从多个角度分析《中国诗词大会》成功的原因,从而对接课本文化创新的必由之路,从而确定从内容、形式、方向、传播手段、主体参与等角度进行演绎分析。
达“意”—— 立意是一道试题的灵魂
立意是一道试题的灵魂,立意反映的是考查目的,是试题的核心或主题,主要包括知识、能力和素养立意,新高考更加强调三维立意,坚持立德树人的导向,突出学科核心素养。把握立意就是要明确试题的考查意图,确立试题的考查目标,因为试题的立意决定了试题情境的选择和剪裁、设问的指向和答案的编写。宏观立意往往呈现在材料开篇部分,起着统领全文的作用,材料情境的编排也会围绕一个立意主题而展开,问题的设置也会围绕立意主题而展开多角度考查,把握试题宏观立意对解答主观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例如(2017年全国Ⅰ卷•38)本题如果把握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解好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的意义,联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涵、现状等热点问题,对于解答本题具有重要帮助。将这一立意融入材料归纳出当前我国消费品供给与需求间存在结构性的矛盾并具体表现为供给不能有效满足消费者需要。
意从何来?新高考试题的立意需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深化“一点四面”的要求,坚持“一体四层四翼”顶层设计,关注学科核心素养,落实学科任务,提升关键能力。通过2018年考试大纲和教育部考试中心最新定调,我们可以发现:1、立德树人,增加传统文化的考核内容将是2018年高考命题的灵魂。2、突出学科核心素养将是命题的着力点 。3、党的十九大精神将是命题的核心。报告里提到的新思想、新战略、新观点都将可能成为今年高考答案编制时的重要遵循4、注重创新试题设计将是命题的新常态。
意立何处 ?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提取和把握试题立意:1.提炼材料主旨法;2.联系时政热点法;3.材料首尾呼应法;4.寻找材料引子法;5.解读设问引子法。纵观近几年的高考题特别是哲学和文化试题,在正式设问之前经常先通过一句“引子”将材料情景与设问情景很好地有机融合,起到了材料与设问有机衔接、过渡自然的作用,并且这段引子释放出强烈的思维信号,为提出后边的设问指向要求作出了很好的思维铺垫。如(2017•全国Ⅰ卷40题•(1))立意就很明显的指向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我们调动出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的有关知识。
二、设问——谋“篇”布“局”
设问是传递命题者意图的重要信息通道,准确设置问题是实现立意的关键。主观性试题的设问由主体、设问角度、知识范围、材料范围所确定。
(一)谋“篇”——明指向
审读设问首先要明确指向,这里的答题指向主要包括:
1、知识指向(宏观、中观、微观)
2、思维指向(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
3、主体指向(单一、多元、交叉)
(二)谋“篇”——调知识
通过解读设问需要调动相关知识,而这里所调用的知识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设问中明确指定的知识范围,而应包含四个层次:
第一层次,对语言变式的识别;
第二层次,对内涵与外延的把握;
第三层次,基于知识的推导与引申;
第四层次,基于具体情境的演绎与迁移。
结合需要调用的知识,进行适度整合,找出知识间的内在逻辑联结点,从某一方面将学科知识形成知识网络,加强知识间的横向和纵向联系,打通“任督二脉”。书本知识的整合要由点连线(纵向深度)、由线布面(横向宽度)、由面织网(纵横交错、连环成套)。
(三)谋“篇”——析关系
这里的关系主要是分析:1、设问与材料的关系主要有收敛式、发散式2、材料与课本的关系存在有效、低效、无效的差异性3、材料与材料的关系主要有原因与结果、问题与对策、现状与趋势。
(四)布“局”——理思路
不同问题的答题逻辑是不同的,答题时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我们可以根据以下四种情形进行合理选择答题逻辑:
(1)材料信息呈现的详略情况
(2)设问语句的单一与复杂,关键词的多少
(3)知识范围的宽泛与具体
(4)设问指向的差异性(主体、行为、客体等)。
基于高中思想政治学科任务的划分,我们可以将主观题大致分为四类:描述与分类、解释与论证、预测与选择、辨析与评价。
纵观近六年高考主观题,论证类试题考过四次,下面主要介绍一下论证类试题的解题路径。论证类分为归因论证、关系论证:
第一,归因论证。常见设问方式:说明“合理性”、“为什么要……”、“说明……的原因(理由)”等“原因类题”一般包含两个逻辑点:一是“必要性”(“必然性”+“重要性”),二是“可行性”。 “必要性”分析 包括:“理论必然性” +“现实必然性”(为什么必须这么去做!)“理论”必然性——课本相关理论依据:制度、政策、本质、地位、关系等决定的。“现实”必然性——遵循客观规律、适应时代背景、符合客观状况、满足实际需要、顺应时代潮流、不得不做、势在必行、必由之路。“重要性”分析——即“意义、作用、影响”的阐释。(这么做了有何意义!) 意义类试题在解答是一定要遵循由近及远、由浅入深的原则。可行性”分析——即“条件性”分析,善于从“事物存在和发展所具备的各种可行性条件有哪些”(有利不利、内部外部、主观客观等)展开分析,即“想”和“做”的“可能性、可行性”。 “归因论证题”,还可以运用分解设问层次,多基于“问题”逻辑的答题思维。具体表现为:设问中有着明确的行为主体(谁在做)、行为本身(做什么)和行为对象(为谁做),那就遵循(分解)设问层次:既要分析“谁在做”(行为主体)的原因;又要分析“做什么”(行为本身)的原因;还要分析“为谁做”(行为对象)的原因。例如2015年全国1卷38题(2):
首先进行设问解读:主体——行为——客体 ,分别对应国家-税收优惠-小微企业。从设问分解看需要分别从活动主体 、某事本身 、客观现实三个方面展开分析。从答案生成来看是先述教材理论、 融入话题材料、结合时政实际作出回答。
第二,关系论证。设问通常为“分析A对B(A在B中)的作用(意义)”、“A是如何(促进)B的”、如何通过A发挥、推进、促进、达到B的?将A与B分别进行分解,进行正向推理和逆向推理,实现双向对接。将A分解后的具体因素或条件设为A1A2A3,然后进行理论阐释再与B分解后的必要条件B1B2B3,对接抽象上升为B,知识落地仍然是B。纵观近几年高考文化生活试题关系论证类居多:具体思路是先分析(A与C的关系),再分析(B与C的关系)最后综述(A与B、C的关系)比如2015和2016年这两道文化生活主观题。再就是文化、哲学生活评析驳斥类试题出现频繁这类批驳类试题的思维模型是:首先表明立场:赞成或反对?或需要具体分析?这属于对所评观点的简单评价部分,其次表述教材语言,寻找理论依据和支撑,写出试题设问限定的原理,这属于答案分析中的先导部分,再次对观点进行具体分析,将方法论进行情景化、具体化,运用所述原理的方法论结合材料进行具体分析和阐述,这是此类试题答案的主体部分),最后做出概括总结,指明所评观点的合理性、片面性,也就是答案中的结论部分。哲学生活评析驳斥类居多:首先确立好用什么批的问题,哲学生活试题居多,考点也相对集中,主要集中在意识作用、认识论、价值观等考点,然后指出错误实质和危害,最后做正面陈述指出正确的立场和态度及现实意义。简言之,批驳类试题就是要处理好“破”与“立”的关系。
(五)布“局”——建模型
1.演绎思维模型遵循从普遍到特殊,从共性到个性,由抽象到具体;答题时的结论不能超出普遍的范围;答案应呈现出层层递进的逻辑过程。
2.逻辑推理思维模型:常见设问方式“A"对“B”的作用,前边归隐论证类已经做过分析,这种问法有别于发散性设问,思维上具有收敛性,主要考察思维的深度和层次性,“A"与“B”之间有联系,但有跳跃,需要考生“牵线搭桥”。
3.发散思维类型试题的答案之间相互独立,属于并列关系或者共同指向问题的解决。如(2017年全国Ⅰ卷38)一是进行创见性回答,照搬教材“影响企业经营的因素” 是不能应对此问题解决的; 二是基于事实逻辑和生活逻辑,承接供给存在的问题进行发散性思维;三是注重表述逻辑性,层层拆解:质量——品牌——成本——结构;
4.辩证思维模型:本模型可借鉴评析类答题逻辑分析,在此不作赘述。举例说明 (2014年全国Ⅰ卷,39)A1(合理性)A2(片面性)A3(条件性)
三、答案——入“境”至“理”
答案是试题解答的结果,是评分的关键依据,如何组织高质量的主观题答案呢?
(一)入“境” ——明方向
学科素养的核心是迁移能力。抽象形态知识要迁移运用到特定新情景中具体转化为与特定情景相关的感性形态知识。这就意味着我们倡导的是“思路”而不是“套路”,要求的是“逻辑”,而不是“罗列”。要克服学生在答题时将学科知识模板化、平板化,注意强调答题前的思维归零,克服思维定式。让学生牢固树立由设问和情境材料生成答案,只要生成、不要现成,拒绝死记硬背。有时我们经常感慨高考题的答案怎么会这样?教材知识少之又少,有的答案几乎没有一句教材的语言,用的全是一些莫名其妙的说法。这些答案到底是怎么出来的?我可以明确地告诉大家:高考的答案都是“生”出来的,是试题材料和问题(父本)与基本知识与经验(母本),在一定思维方式的作用下“生成”出来的。但无论怎样都或多或少的带有课本相关理论的影子,源于教材、高于教材是高考答案的重要特征,这再次证明了素养不是一堆既有的理论,不再将原有理论视为一潭死水,而是要赋予其生命,让它在具体运用中变成一池活水,真正实现对既有理论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二)“入境”——选框架
知识推理和逻辑链条建构是关键。在解答主观题过程中我们要合理选择(1)学科知识框架:对同一知识用不同框架进行整合,对同一事物从不同维度进行认识;对不同事物、不同知识之间的关联进行认识。以求认识的完整性、全面性和系统性。(2)学科逻辑框架:由大到小(由宏观到微观)、由小到大(由微观到宏观),原因一结果、原因-问题一措施一结果。(3)学科思想与思维框架:要特别重视基于学科知识的推理能力和逻辑链条或桥梁的建构能力。为解答主观题做好充分的框架准备。
(三)“入境”——找感觉
组织答案要点时不能一句话就此结束,学生往往在摆明理论后出现“戛然而止、停滞不前”或“蜻蜓点水、浮在水面”的现象,没有顺延与已答观点相似、相近、相通的观点,而是要顺势而为,乘胜而上,顺流而下,反思自己所答观点能不能再向下延伸了,要不要深度的挖掘下去了,要进一步寻原因——找措施——谈效应。比如在谈三权分置意义时:由优化土地资源优化配置(顺势推导出)→提高土地利用效率→进而说明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从而推动农业现代化→实现解放和发展农业生产力。在谈政府职能时:转变政府职能顺推出→建设服务型政府引申出→提高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四)至“理”——讲逻辑
先确立好“大逻辑”即优化答案要点之间的整体结构(构思):(1)包括几个要点,要点之间如何排列,先写什么,后写什么,上下文之间有什么逻辑关系;(2)要合理呈现要点之间的逻辑关系,要点之间主要有整体与部分、先行后续、因果、递进、并列等关系;(3)要根据要点之间不同的逻辑关系,有针对性地分别体现思维的全面性、条理性、深刻性。
再确立好“小逻辑”即优化每个答案要点的内部结构(构答):(1)要提高材料与观点的关联度,材料与观点有效胶合;(2)要点如何展开,包括几个关键词以及如何排列;(3)要提高答案的生成度,思考“每个结论的思维起点是什么,要经历哪些中介环节、各环节的衔接是否严谨”,展现思维的过程与结果,有机生成答案。
所谓答题逻辑是指审题和解题的思路,基于材料信息和问题呈现方式的不同,刚才提到的“大逻辑”主要包括:
(1)理论逻辑:知识范围要求相对明确,核心知识思维含量达、逻辑层次性强,需基于拓展具体知识的层次展开分析,突出思维深度,遵循从一般到特殊或先总后分的程序进行演绎分析要结合材料演绎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主要集中在哲学与文化题;
(2)事实逻辑:材料信息较为具体且层次分明,材料中揭示了存在的具体问题,答案应针对这些具体问题,依次提出解决的措施,主要集中在描述信息、探究措施类问题;
(3)问题逻辑:材料提供的信息不足以完全支撑设问指向要解决的问题且设问规定的知识范围较为宽泛而设问中的蕴含信息较为丰富,主要用于指导归因论证类试题;
(4)生活逻辑:对于一些开放性试题,要解决的问题既没有太多具体信息支没有具体知识范围提示,需关注社会实际、联系自身生活经验找寻思路。
注意:四种逻辑的选择只是基于设问特点各有侧重,当然解好主观题需将四种逻辑交叉综合运用。
(五)至“理”——用格式
这里指的是“小逻辑”中的每个答案要点应遵循的范式:理论依据+演绎分析(按照“三段论格式” )——
(1)起点(切入点)→中介→落点
(2)问题原因→应对措施→结果效应
(3)理论关键词语→行为过程推导→行为结果效应
(4)行为主体+行为过程+行为结果。
要求学生记住口诀:寻起点找落点,谈来龙论去脉,中间还有桥梁与纽带。 比如(2014年全国卷Ⅰ第38题)(2)从答案编制可以看出每个要点都是由三个要素组成,先说实际做法、找准逻辑起点,再述理论道理、分析逻辑中介,后作效果定论、回扣逻辑终点。再如:2013全国•卷38(1) 这道高考题从答案的组织上很好的遵循了“三段论格式”:理论关键词语 →行为过程推导→行为结果效应。这也很好的体现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解决成效的思维轨迹。
在构答每个答案要点时除了遵循“三段论格式”,还要充分发挥关键词在答案生成中的价值。主观题参考答案编制重视学科理论知识的准确选择和解答问题的关键词、句把握,要预留一定的空间,以便于各地依据考情制定评分细则。通过每年的评分细则可以发现多数要点是根据关键词赋分的,为此我们可以在组织经济生活主观题答案时充分运用关键词辐射法:以关键词为核心采取辐射法找出与关键词相似、相近、相通的观点。切忌照搬课本观点原话,要转换演绎具体到材料中的做法,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在编排政治生活主观题答案时可以利用关键词插空法:突出课本基本观点简化后的关键词并将其与概括材料交替进行,在形式上做到有机糅合,便于踩点得分,呈现严谨思维轨迹,让阅卷老师有迹可循。除了充分发挥关键词在答案生成中的价值,还要重视行为动词在答案编制中的使用,高考主观题答案的编制中行为动词的使用是非常明显的,这就为我们解答主观题提供了重要遵循,特别是阐释意义类+探究措施类主观题中,我们还可以灵活运用以下行为动词(见多媒体)
在答案生成中要对材料做到创新性使用和创造性转化,创新运用材料形成答案的基本方法主要有: 1.完整表述原理,具体论述部分运用摘录材料的方法进行逻辑顺延。2.结合原理表述,对材料进行概括处理。3.内镶嵌式处理,直接把部分材料内镶嵌在原理的描述阐释过程中,或者把原理内容镶嵌在材料内容中。4.概念置换法(代入法)即用材料中的具体概念置换原理中的抽象概念。演绎的方式是将材料(或设问)中的具体信息“代入”到抽象的原理中去,适当保留原有理论中的关键词。有时也可置换掉课本基本观点中的主语、定语成分,适当保留原有理论中的宾语成分。5.概念追溯法。基于所提取的关键词等名词概念对其进行下位概念和上位概念的追溯、延伸和拓展。
四、备考——循“道”用“器”
(一)循 “道”——研磨真题
复习备考中首先实现“三找”:①综合研究历年高考试题寻找命题特征。②重点研究近五年高考题寻找命题趋势。③对比研究相同考点试题寻找命题变化。
主观题训练中要完成“四反”:①反思自身知识结构是否完整。②反思答题思维模型是否规范。③反思答题逻辑确立是否科学。④反思答案语言组织是否严谨。
要充分利用答案倒推法提升学生主观题解题能力,答案倒推法到底该如何具体运用呢?在使用中可以让学生基于以下问题步骤展开倒退……(见多媒体)在答案倒推中引导学生积极进行自我反思:(见多媒体)对同一题目让学生对自己的答案反复改进,重复练,反复改。
(二)用“器”——增力
1.着眼高考做真题——增强学生适应高考的思想定力
研读评分细则,探索得分秘诀,找到答题感觉,转换角色体验,加深命题认知。培养学生的答题感觉,要求学生像写五言绝句、七言绝句甚至像写情书那样去凝练答案语言,让学生体会高考答案的生成度、整体性、深刻性、严谨性。克服空洞无物、词不达意、言不由衷、蜻蜓点水、繁冗拖沓的表述,要真情实感、字斟句酌、句句戳心、深入浅出、简洁有力、环环相扣、由近及远、由浅入深,向阅卷老师充分的展现你思想之深刻、思路之清晰、思维之严密。
2.立足学情多放手——迸发学生自我发展的思维张力
留足学生自主思考的时间,创造学生展示交流的空间,让学生自我发现,自我改进,自我反思,自我领悟,使学生能够静下来、钻进去。运行机制:“亲历”“反思”“完善”“巩固”。
3.张弛有度做变式——激发学生多维变换的思考活力
结合典型题目进行“三变”——知识范围、设问指向、背景材料
对同一背景,从不同模块、不同维度、不同类型进行变式训练。对同一知识用不同框架进行整合,对同一事物从不同维度进行认识; 对不同事物、不同知识之间的关联进行认识。以求认识的完整性、全面性和系统性。在知识范围变式上: 由大到小(由宏观到微观)、由小到大(由微观到宏观),原因一结果、原因-问题一措施一结果。
4.循序渐进多鼓励——催生学生追求进步的内生动力
从追求做题数量与速度向注重做题质量和效果转变,从材料阅读开始训练,从概括材料中心主旨到划分材料层次再到材料关键词的提炼以及关键词与课本基本概念、观点的对接,逐项进行,一步一步来,一项一项练,一点一滴的进步,放慢脚步、找对路子。
高考主观题能力的提升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是一朝一夕之功,需要师生共同精雕细琢、反复磨练,相信各位老师都有自己的成功秘诀和制胜法宝,在此我只对主观题解题基本路径做了粗略性分析,仅是一孔之见、只做引玉之砖,有不当之处望各位专家老师指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