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建军,中学政治高级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南粤优秀教师 ,广州市政治教研会理事,广州市政治学科高考研究组成员
选题要体现高考命题的方向,今后高考命题的基本方向是:无价值,不入题;无思维,不命题;无情境,不成题。立意、情境和思维的有机统一要通过试题传导到教学和高考备考中去。当前各种各样的习题集和复习资料真可谓“铺天盖地”,老师虽然也经过比较后选取了其中的一套或几套,但老师如果将整套的试题下发给学生做,在此之前又没有做好选题和变式训练的工作,最终一定不会有好的效果。这不仅影响基础知识的巩固和政治学科核心素养能力的培养,而且会使学生的负担加重,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因此,作为教师必须选题要精、变式训练要活。问题是我们该如何做好选题和变式训练呢。笔者欲在此文中从选题的和变式训练应坚持的原则方面谈一些肤浅的认识。
一、选题的原则
(一)高度的模仿性
高考备考中选什么样的题,首先要研究高考题。老师要做到;研究新课程标准和中国高考报告,做到心中有准绳;精组卷,做到心中有题;生为本,做到心中有人;细讲评,做到心中有分;常集备,做到科组有凝聚力!
笔者研究发现近几年全国卷Ⅰ(乙卷)和广东卷的文化主观题试题的显著特点有:设问风格几乎每年不同,有像经济一样的单一或复杂的关系型设问,有像哲学一样的限定型设问,有形似开放型实是限定型设问,有形似限定型实是开放型、评析型设问等。参考答案简明扼要,评分细则内有乾坤,答案是材料逻辑、设问逻辑和专业术语的现场生成,替代答案多为教材原理,答案要点之间的层次性、关联性、逻辑性强,对学生分析能力要求较高。难不在试题本身,而是在学生不适应、不能快速识别多变的设问风格。
因此,笔者在高考备考《哲学与文化》时,发现三月份前,大多数主观题的选题都以近几年全国卷Ⅰ(乙卷)和广东卷文化主观题试题风格特点为标杆,同时借鉴全国卷Ⅱ、Ⅲ(甲卷)和海南、北京、山东等卷,对各地典型高考试题进行深度分析,吃透吃准高考试题。到四五月份时再精选各地典型模拟试题,目的就是让学生真正懂得高考题。
例如我校在《哲学与文化》第三单元知识专题复习时,笔者精选主观题设问如下:
考文化作用(限定性关系型设问)(1)扶贫先扶“精气神”是十八洞村精准扶贫的重要经验,运用文化对经济作用的知识说明这一经验的合理性。
考文化作用(开放性设问)(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知识,分析这种“同频共振”文化现象产生的原因。
(二)鲜明的阶段性
高三主观题选题要针对不同阶段而有所侧重,因为灵活所以主动,这也是教师下题海,学生可以上岸的原因所在。一轮侧重单个考点过关的试题的选用;二轮侧重重要考点和中观性试题的选用;4月份可以适当选一些偏冷考点的试题,查漏补缺;5月份侧重常规题和有高度的高考仿真试题的选用,分析和利用各种资源,摸清高考命题方向和风格,把握准三模和临模的方向,让学生做完试题后更有自信和准头上考场。
例如笔者第一轮联系观复习主观题选题:
(1)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分析当地政府对该论坛转变态度的原因。
(2)运用系统优化的观点分析该区的做法。
以上主观题选题笔者主要考虑考点的覆盖面,侧重中微观考点试题的选用,充分体现高三第一轮复习的阶段性特点和要求。
(三)灵敏的前瞻性
每年高考政治试题的风格多少会有些变化。变的原因可能有:一是试题创新的要求,二是命题人员变动带来的,三是针对上一年高考试题不足的地方进行补漏,四是教材变化带来的。因此,老师在选题时就要有一定的前瞻性,提前预判当年高考试题中有可能会出现的变化,并在平时的选题中体现出来,不要让学生在高考考场上碰到新题型因平时没有训练过而手足无措。平时做不到当年高考原题,但要让学生在平时做有当年高考原味的题,有时方向比努力更重要。
(四)优化的结构性
高考备考推进中始终要面对两个常见问题,做题速度和命中率的问题、进度和遗忘的问题。
解决这两个问题的教学应对有:学生课前做例题和复习教材→课上示范讲解:情境(条件)+设问(切入点)+解题过程(涉及的基础知识和推理过程展示)+错因归类(基础+能力)+解题方法归纳+课堂变式训练→课上知识归纳和结构建构→课后巩固练习和考试。教学应对主要有两点:一是教学流程结构的优化;二是试题结构优化,如堂上例题、堂上变式题、课后作业题、周末试题、月考试题等。这些不同类型的试题要解决的问题的侧重不同,所以要进行结构性的优化。优化如下:
1专试题(最新的高考模拟题组合,覆盖全部考试范围)
2周末题(综合试卷,最近复习的内容的题可以多点)
选题结构 3课后专业(错题+上节课的巩固巩固题+下节课的例题(标明)+综合题(难题可以标明)
4堂上变式题
5堂上例题(经典高考题)
二、变式训练的原则
(一)归类原则——穷尽一类考点设问
归类就是以某个考点为核心把与它有关联的知识归集在一起进行解答,是中学政治学科的重要思想方法之一,在培养学生思维品质,提高思维能力方面有重要作用。例如在高三政治主观题题型训练时,就可以归类成图表题、评析题、开放性题、限定性题进行变式训练。如在矛盾观复习时,可以归类如下设问进行变式训练:
(1)运用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知识评析这一观点;
(2)请你选取其中一种看法,运用矛盾的相关知识分析其合理性;
(3)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是什么,并运用该原理,分析示范区承接战略性新兴产业转移做法的正确性;
(4)结合材料,从矛盾特殊性原理出发,指出“分类指导”这一做法必须坚持的方法论原则,并进一步阐述贯彻这一原则的具体要求。
归类进行变式训练可以把一个考点相关联的知识放在一起进行针对性地训练,达到穷尽一类考点设问的效果,这样学生就不会出现遗漏考点中的冷门设问,达到全面备考的要求。
(二)组合原则——穷尽一个考点的多种组合的可能性设问
现在高考命题往往有多考点组合设问的形式,一个考点可以和多个考点进行多样化的整合,考查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多角度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在做变式训练时,也要进行组合训练。例如在进行《政治与法治》中关于党的知识考点复习时,可设置如下组合变式设问:从党的领导与人民当家作主的关系角度;运用党和公民的知识角度;从党与民族的有关知识角度;从党与法的关系角度;从党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角度等。这样进行组合变式训练,达到穷尽一个考点的多种组合的可能性设问,可以培养学生灵活应对跨考点跨单元知识组合考查的能力。
本文已刊发于2024年《教学考试》高考政治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