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科学体系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系统总结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就新时代文化建设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形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文化思想内涵十分丰富、论述极为深刻、逻辑科学严密,深刻回答了新时代我国文化建设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坚持什么原则、实现什么目标等根本问题,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丰富和发展了世界文明理论,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新时代新征程,必须深入领会这一重要思想蕴含的重大创新观点、科学方法论和关于文化建设的战略部署,深刻认识这一重要思想是一个不断展开的、开放式的、科学系统的思想体系,必将随着实践深入不断丰富发展。
关于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是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大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守正,守的是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守的是‘两个结合’的根本要求,守的是中国共产党的文化领导权和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面对改革发展稳定复杂局面和社会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媒体格局深刻变化,在集中精力进行经济建设的同时,一刻也不能放松和削弱意识形态工作,必须把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牢牢掌握在手中,任何时候都不能旁落,否则就要犯无可挽回的历史性错误。总书记强调,坚持和加强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全面领导,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党管媒体是坚持党的领导的重要方面,要“坚持政治家办报、办刊、办台、办新闻网站”。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各级党委要负起政治责任和领导责任,把宣传思想工作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加强对宣传思想领域重大问题的分析研判和重大战略性任务的统筹指导”,“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
关于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要求是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实现中国梦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比翼双飞的发展过程,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物质贫困不是社会主义,精神贫乏也不是社会主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以辩证的、全面的、平衡的观点正确处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只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都搞好,国家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都增强,全国各族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改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能顺利向前推进。”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要继续锲而不舍、一以贯之抓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全国各族人民不断前进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强大的精神力量、丰润的道德滋养。不断厚植现代化的物质基础,不断夯实人民幸福生活的物质条件,同时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传承中华文明,促进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
关于“两个结合”的根本要求。“两个结合”的根本要求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对“两个结合”特别是“第二个结合”作了全面系统深入阐述。他指出,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历史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表明,“两个结合”是我们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宝。“结合”的前提是彼此契合,结果是互相成就,“结合”筑牢了道路根基、打开了创新空间、巩固了文化主体性。“第二个结合”要求我们更加自觉地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辩证科学地认识中华民族的历史起源以及演进规律,更加客观全面地认识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探索面向未来的体制、机制、制度等方面创新,以新的制度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发展。
关于新的文化使命。新的文化使命彰显了我们党促进中华文化繁荣、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历史担当。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做好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必须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总书记强调,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对历史最好的继承就是创造新的历史,对人类文明最大的礼敬就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我们建设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文明,是一种全新的文明形态,这一文明最大程度地激发中华文明优秀基因,使之实现现代化飞跃。
关于坚定文化自信。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说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中华文明历经数千年而绵延不绝、迭遭忧患而经久不衰,这是人类文明的奇迹,也是我们自信的底气。坚定文化自信,就是坚持走自己的路,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实践和当代实践,用中国道理总结好中国经验,把中国经验提升为中国理论,既不盲从各种教条,也不照搬外国理论,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要把文化自信融入全民族的精神气质与文化品格中,养成昂扬向上的风貌和理性平和的心态。坚定文化自信,离不开对中华民族历史的认知和运用。在社会长期演进过程中,形成了中国人看待世界、看待社会、看待人生的独特价值体系、文化内涵和精神品质。这是我们区别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根本特征,铸就了中华民族博采众长的文化自信。
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国家的重要稳定器,能否构建具有强大感召力的核心价值观,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关系国家长治久安。总书记强调:“核心价值观的养成绝非一日之功,要坚持由易到难、由近及远,努力把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变成日常的行为准则,进而形成自觉奉行的信念理念。”“要注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化、具体化、形象化、生活化,使每个人都能感知它、领悟它,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实际行动,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点。
关于掌握信息化条件下舆论主导权、广泛凝聚社会共识。掌握信息化条件下舆论主导权、广泛凝聚社会共识是巩固壮大主流思想文化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网络安全和信息化事关党的长期执政,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福祉,过不了互联网这一关,就过不了长期执政这一关,要把网信工作摆在党和国家事业全局中来谋划,切实加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网络空间天朗气清、生态良好,符合人民利益。互联网已经成为舆论斗争的主战场。在互联网这个战场上,我们能否顶得住、打得赢,直接关系我国意识形态安全和政权安全。总书记强调:“管好用好互联网,是新形势下掌控新闻舆论阵地的关键,重点要解决好谁来管、怎么管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系统回答了为什么要建设网络强国、怎样建设网络强国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明确了事关网信事业发展的一系列方向性、根本性、全局性、战略性重大问题,明确了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原则要求和方法路径。
关于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体现了我们党领导和推动文化建设的鲜明立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他强调:“文艺要反映好人民心声,就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个根本方向。”“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艺和文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作为文艺表现的主体,把人民作为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文艺工作者的天职。”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核心要解决好为什么人的问题。为什么人的问题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根本性、原则性问题。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为谁著书、为谁立说,是为少数人服务还是为绝大多数人服务,是必须搞清楚的问题”。坚持人民至上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要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文化建设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各项工作都要贯彻人民性要求和人民立场。
关于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是推动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要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历来高度重视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问题。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等重大工程的研究成果,实证了我国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历史文化遗产“不仅属于我们这一代人,也属于子孙万代”。“革命文物承载党和人民英勇奋斗的光荣历史,记载中国革命的伟大历程和感人事迹,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是弘扬革命传统和革命文化、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激发爱国热情、振奋民族精神的生动教材。”总书记强调,“要敬畏历史、敬畏文化、敬畏生态,全面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统筹好旅游发展、特色经营、古城保护,筑牢文物安全底线,守护好前人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历史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要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放在第一位,同时要合理利用,使其在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满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方面充分发挥作用;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
关于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要讲清楚中国是什么样的文明和什么样的国家,讲清楚中国人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展现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和人文底蕴,促使世界读懂中国、读懂中国人民、读懂中国共产党、读懂中华民族”。总书记强调,用中国理论阐释中国实践,用中国实践升华中国理论,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更加充分、更加鲜明地展现中国故事及其背后的思想力量和精神力量。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和多层次文明对话,开展“感知中国”、“走读中国”、“视听中国”等活动,讲好中国故事,说清中国道理,传播好中国声音,促进民心相通。
关于促进文明交流互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落实全球文明倡议等重要理念重大主张,着眼的是开放包容,为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应对全球共同挑战提供了战略指引。总书记指出:“文明没有高下、优劣之分,只有特色、地域之别。”“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以“天下大同”、“协和万邦”的宽广胸怀,自信而又大度地开展同域外民族交往和文化交流,曾经谱写了万里驼铃万里波的浩浩丝路长歌,也曾经创造了万国衣冠会长安的盛唐气象。我们应该坚持世界是丰富多彩的、文明是多样的理念,让人类创造的各种文明交相辉映,编织出斑斓绚丽的图画,共同消除现实生活中的文化壁垒,共同抵制妨碍人类心灵互动的观念纰缪,共同打破阻碍人类交往的精神隔阂,让各种文明和谐共存,让人人享有文化滋养。我们坚持的是平等的文明观,强调文明有差异性,没有高低优劣之分;我们坚持的是互鉴的文明观,强调各个文明都可以找到彼此的互补之处;这是一种对话的文明观,强调对话而不是对抗、沟通而不是脱钩。
新时代呼唤文化的大发展,并催生伟大的文化思想。习近平文化思想植根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以马克思主义为魂,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以文化发展的创新实践为基础,以建设包括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在内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任务,以推进文化强国、民族复兴为使命,是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丰富发展和重大创新。习近平文化思想体现了理论与实践、认识论与方法论的辩证统一,既有文化理论观点上的创新和突破,又有文化工作布局上的部署要求,明确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路线图和任务书,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担负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
习近平文化思想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坚定不移走好这条道路提供了科学指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文化发展领域呈现出来的具体道路,是总结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化事业发展经验特别是新时代历史经验基础上探索出来的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这就决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道路,是坚持和弘扬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道路;这就决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践行人民至上价值理念,充分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满足人民多样化和高质量精神文化需求的道路;这就决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不断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促进各国文明平等交流互鉴的道路。
习近平文化思想指明了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习近平文化思想内含一系列关于文化发展规律的论断。比如,“第二个结合”,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是对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我们不仅要把握中华文明发展规律,还在着力探索世界文明发展规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世界文明历史揭示了一个规律:任何一种文明都要与时偕行,不断吸纳时代精华。”在实践中,我们不断深化对文化建设的规律性认识,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时代新征程,必须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用马克思主义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富有生命力的优秀因子并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和丰富智慧更深层次地注入马克思主义,打通魂脉和根脉,使之成为文化发展的大动脉。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新时代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是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创造性发展,是对人类文化思想的巨大贡献,为我们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
(作者辛向阳: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研究员)
习近平文化思想融入思政课教学的要点和抓手
刘强 黄子依
摘要:推进习近平文化思想融入思政课教学是当前思政课教师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要让学生真懂真信真用这一伟大思想,达到凝心铸魂的教学目标,就必须抓住教学要点,形成教学亮点,解决“融什么”和“怎么融”的问题。思政课教师可以循着事关意识形态和思想文化建设的重大会议去溯源,从习近平总书记的“文化足迹”去领略,跟着学术理论界研究动态去学习,以文物、诗歌、典故、场馆等文化载体作为教学的有效抓手,着力讲好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两个新高度”“两个结合”“体用关系”等核心议题,点亮新时代思政课教学。
关键词:习近平文化思想;思政课;文化载体;教学要点
2023年10月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首次提出习近平文化思想,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我国人民发展社会主义文化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不仅为新时代新征程上实现文化强国的目标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也为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提供了更为深刻的思想指引和更加主动的精神力量。推进习近平文化思想融入思政课教学是当前思政课教师的普遍关切,对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具有重大战略意义。思政课教师要自觉学习和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按照“抓住重点、兼顾一般”的原则,让习近平文化思想点亮大中小学的思政“金课”,成为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靓丽新风景。
一、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教学要点溯源与追踪
(一)循着事关意识形态和思想文化建设的重大会议去溯源
全面回顾和完整梳理习近平文化思想是将其融入思政课教学的前提。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习近平文化思想要到党和国家一系列事关意识形态和思想文化建设的会议中去溯源。党的会议制度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要政治保障,从层次上看,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是在党和国家基本会议的基础上进一步延伸出的宣传思想文化领域最为重要的会议,是党的新一届中央委员会诞生后必然召开的专门会议。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5年召开一次,分别是在2013年8月19日至20日、2018年8月21日至22日和2023年10月7日至8日,会议名称由“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到“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增加了“文化”二字。从内容上看,一系列事关意识形态和思想文化建设的会议涵盖了哲学社会科学、文艺、新闻舆论和出版、互联网宣传和信息内容管理、对外宣传、思想政治、党史学习教育多个方面,展现出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的理论品格,分布在文艺工作座谈会、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关注并梳理上述系列会议上的重要讲话,抓住习近平文化思想融入思政课教学的重点、要点,才能让学生真学真懂真信真用这一伟大思想。
(二)沿着遍及全国、连接世界的文化足迹去领略
习近平主席在二〇二四年新年贺词中说:“泱泱中华,历史何其悠久,文明何其博大,这是我们的自信之基、力量之源。”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战略高度关心推动文化建设,多次在地方考察时调研当地特色文化和历史古迹,对中华文化自信自强、中华文明永续发展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从山东孔府、孔子研究院到湖南大学岳麓书院,从甘肃嘉峪关关城到福建朱熹园,从四川三苏祠到河南殷墟遗址,从中国国家版本馆到中国历史研究院,习近平总书记的“文化足迹”遍及全国100多处历史文化遗产,就文物、考古、非遗等作出170余次指示批示。同时,在国事访问、主场外交、国际盛会等重大场合,习近平主席身体力行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倡导全球文明交流互鉴。2023年4月7日,习近平主席同法国总统马克龙在广东省广州市松园欣赏古琴演奏《高山流水》,向马克龙介绍:“这是中国古代一个很优美的故事,讲的是俞伯牙和钟子期,体现的是‘知音’,只有‘知音’才听得懂这首曲子。”习近平主席也访问过很多处世界文化遗产,在思政课教学中,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善用从好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和世界各地留下的“文化足迹”领略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魅力,重点探寻“何以中国”和“美美与共”的文明奥秘,讲好新时代文化兴、国运兴的故事,运用习近平文化思想深厚的民族底蕴和广阔的国际视野,增强学生做中国人的志气、底气和骨气。
(三)跟着学术理论界研究的重大热点议题去学习
讲好思政课必须遵循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的方法论原则。习近平文化思想具有重大政治意义和深刻学理内涵。2023年度,学术理论界围绕习近平文化思想进行了较为全面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诸多成果,主要包括习近平文化思想形成过程、基本线索、造就新的文化生命体、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新的文化使命等方面。面向未来,学术理论界还将进一步加强对“两个结合”的关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全人类共同价值关系等议题推进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研究向纵深发展。把习近平文化思想融入思政课,凝练教学重点是关键,这需要思政课教师密切跟踪学术理论界的研究成果,以学理性为先导,用学术讲政治,在宏观把握和微观设计上共同发力。一是讲清楚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探讨其在党的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意义。二是围绕“第二个结合”“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新的文化使命”“巩固文化主体性”等重要理论命题开展教学,引导学生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原创性贡献。三是围绕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等重要实践议题开展教学,探讨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实践路径。四是从中华文明发展史和人类文明发展史的宽广视野出发,探讨中国式现代化与人类文明新形态、文化主体性与文明多样性、文明交流互鉴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关系。在思政课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有直面这些重大理论问题的勇气,及时将前沿的理论研究在课堂上和学生做分享,及时释疑解惑,进行价值引导。
二、习近平文化思想融入思政课教学的三大重点
(一)在“高处”看:重点彰显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两个新高度”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提出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这两个“新高度”,是对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时代价值、历史地位和重大意义的高度凝练,需要我们全面把握和深刻理解。一是起点高。习近平文化思想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提出来的,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提出来的,是站立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和马克思主义相互成就并在结合中造就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的基础上提出来。二是任务高。经过几代人不懈奋斗,“挨打”和“挨饿”的问题基本得到解决,但“挨骂”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解决“挨骂”问题,根本上要靠习近平文化思想,这是我们争取国际话语权的最大底气和有力法宝。二是三是战略高。要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可逆转”的两个大局中理解习近平文化思想,从“意识形态领域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的高度上来推进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教学,把思政课堂建设成为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最佳主阵地,重点讲清楚高度的文化自信、文化的繁荣兴盛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关系。
思政课教师可以借助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的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重大成就,结合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等方面的一系列新规定新政策、新做法新举措、好经验好故事,如“盛世修文——习近平总书记的时代宏愿”“文明探源——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的重大工程”等,展现在实践创造中进行文化创造,在历史进步中实现文化进步的实践逻辑,探讨文化建设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新征程上的战略意义,彰显习近平文化思想所揭示文化建设的一般规律、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普遍规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特殊规律,引导青年学生在政治认同的基础上进一步坚定历史认同和文化认同,在客观规律的指导下增强历史自信和文化自信。比如,思政课教师可以就“文化强国与文化自信”设置以下三个问题:第一,为什么在2035年远景目标里,把文化强国排在首位?第二,以“我们心中的文化强国什么要强”为话题探讨文化创新创造能力要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要强、国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心健康素质要强、中国特色要强。第三,文化自信到底是什么样的自信?组织学生在课堂上人物、经典、标识等内容进行文化接力,增强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自豪感。
(二)往“深处”寻:重点展现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两个结合”
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提出并系统阐述“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两个结合”是理解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金钥匙,是习近平文化思想产生和发展的重要前提。这一思想科学示范了“两个结合”的结合什么和怎么结合的问题。推动习近平文化思想融入思政课教学要重点讲好“第二个结合”,首先要明确“结合”是一项复杂的、艰苦的工作,习近平文化思想不是简单的叠加而来,而是经由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互吸收、借鉴、转化而来,是遵循规律、实事求是的“结合”,是科学的“结合”。其次要认清马克思主义在“结合”中占主导地位,既要讲清楚“结合”的中国特色,更要讲透彻“结合”的社会主义属性。正如列宁所说:“只有确切地了解人类全部发展过程所创造的文化,只有对这种文化加以改造,才能建设无产阶级的文化。”[1]最后应落脚于实践层面的“结合”,学习先进文化的全部目的在于精通和应用,在于掌握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有力武器,让“两个结合”的力量真正掌握群众并形成强大的实践力量,实现时代精神精华向民众群体意识的转化[2]。
面向青年学生讲清楚习近平文化思想是如何“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思政课教师可以从两方面着力。其一是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之间的高度契合性,这为马克思主义扎根中国大地并为中国人民所信仰提供了文化基础和心理基础,也为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提供了历史智慧和人文土壤。其二是讲清楚能够实现有机结合的双方是有差异的双方,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都有对方所没有的东西,它们的结合不是单向度的,而是在不断的互动中成就彼此,在有机融合中走进寻常百姓家。比如,围绕“科学社会主义的主张受到中国人民热烈欢迎”这一话题,在教室布置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宣传栏,精选马克思主义经典论述,请学生从中华经典古文中选出与之对应的名句,使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到马克思主义同我国传承了几千年的优秀历史文化和广大人民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念是融通的。
(三)向“远处”走:重点讲好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两对关系”
明体达用、体用贯通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鲜明特点。“体用”是中国古典哲学的一对基本范畴,在我国古代语境下,可以指形体、形质、实体与其作用、功能、属性的关系,也可以指代本质与现象、根据与表现的关系。随着时代的发展,“体用”范畴也体现着理论和实践的辩证关系。“体”彰显了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理论性,“用”展现了这一思想的实践性。实践是理论所要走向的远方。思政课教师既要在“体”的层面讲清楚“文化理论观点上的创新和突破”,也要在“用”的层面说明白“文化工作布局上的部署要求”和“新时代文化建设的路线图和任务书”,坚持以理论的清醒笃实信仰的坚定、以思想的自觉引领行动的自觉,做到“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
思政课教学除了讲好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体用关系”,还应着重把握“中华文化主体性”和“世界文化多样性”的关系,讲清楚“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的道理,在人类共有的精神财富中帮助青年学生建立其民族意义上的自我,在文化层面追问“我们是谁,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这三个安身立命的问题,增强青年学生做中国人的志气、底气和骨气,鼓励他们肩负起让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重任。在教学中,涉及到不同的外来文化,思政课教师不能简单停留在介绍精美物件和艺术生活的表层,而是要以文明为路标,指引学生走向不同文明的深处,引导中国青年学会用欣赏、互鉴、共享的观点看待世界,同世界各国青年一道,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贡献智慧和力量。
三、习近平文化思想融入思政课教学的有效抓手
(一)使文物活起来
文物活化是保护文物的一种方式方法,就是让来自古人的生活中文物“活起来”,让它们以一定的展现形式重新回到人们的生活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思政课教师要让文物在思政课堂上、在学生心头活起来,在选用文物开展习近平文化思想专题教学时,就不能停留在对文物简单的罗列和展示,而是要乘“国潮东风”,融合其他学科的知识,以新的创意表达探索“活化”文物的教学路径,通过故事化、情境化、立体化的呈现,揭示出文物本身蕴含的历史文化价值,使学生理解文物背后的中国精神、中国审美和中国价值观。
比如,思政课教师在讲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发展时,可以播放对热门歌曲进行了“两会特别版”改编的《文物音乐会》的视频:长信宫灯举着手中的灯火发出对宇航火箭的祝愿,三星堆青铜面具眉飞色舞地赞颂着老家脱贫攻坚后的美好生活,击鼓说唱俑击鼓而歌……在社会热点话题中与时俱进地开发和延续文物新的生命力,向青年学生展现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创新性、启发性和实践价值。
(二)让诗歌传起来
梳理习近平总书记吟诵、引用和创作的诗歌,我们可以发现习近平文化思想是富有诗意表达形式的思想,诗歌是这一思想的重要文化载体。例如,在掌握信息化条件下舆论主导权、广泛凝聚社会共识方面,“飞入寻常百姓家”强调了加强传播手段和话语方式创新的要求。在坚定文化自信方面,“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呈现了新时代新征程上文化发展的重大使命。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说明了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必然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学诗可以情飞扬、志高昂、人灵秀。”人有一些诗意的追求,对新时代思政课教师的职业发展来说是必要的。在思政课教学中,如果能把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两个结合”在合适的时机借助“诗教”表达出来,不仅可以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和美好的体验,还能唤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和美感上的潜力。比如,在讲授文化的功能时,思政课教师可以朗读时任中共福州市委书记的习近平所作的一首词《念奴娇-追思焦裕禄》和一首词《军民情·七律》,感悟这两首作品饱含的人民深情。
(三)将典故用出来
习近平总书记的用典包括中国文化经典篇、马克思主义经典篇、外国经典篇,分别收录在《习近平用典(第一辑-第四辑)》中,还有《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等系列视频细论总书记典故运用之妙。通过学习和解释这些典故在治国理政中的妙用,可以感悟习近平文化思想“明体达用、体用贯通”的理论品格,体会其中以小见大、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融情于理的教育智慧。将“习语”中的典故在思政课教学中用出来,能使抽象的思想观念具体化,引发学生的思考与情感共鸣,更能在典故中,追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源头活水,领悟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到人类文明的共同追求。同时习近平总书记这种善引典故讲道理的语言风格,启示思政课教师在开展习近平文化思想教学时,要注重把握语言的力量,让语言轻松自然、通俗易懂、朴实平和。
比如,思政课教师可以将习近平总书记在外交中表达两国人民友好交往所用的典故,纳入“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这一课的教学中,可以用《孟子》中的“物之不齐,物之情也”来表达文化的多样性,用文学巨匠博尔赫斯《漆手杖》等作品中多次提及庄周梦蝶、长城等中国元素,最早进入中国的动画片《鼹鼠的故事》,捷克画家笔下的《美猴王》,来体现文化交流是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
(四)把场馆引进来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高度重视思政课的实践性,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3]将线下场馆和线上场馆相结合,是融通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的重要实现形式。梳理近10年文化场馆的大数据,可以看到文化自信的上扬曲线。线下文化场馆往往会根据该省市的文化特色,在馆内按照不同主题的文化发展脉络开设展览,除了展示馆藏文物外,还会融入趣味活动、文艺演出等互动体验,是开展习近平文化思想实践教学的绝佳选择;线上场馆又因其突破空间限制,有更及时便捷的信息交互,随时随地都可云游的便捷,成为思政课教师在课堂上就可以运用的良好教育资源。
因此,思政课教师可以借助数字技术与互联网,将线下展馆和线上展馆相结合,利用场馆资源上好一堂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思政“大”课。比如,思政课教师在讲授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可以以杭州亚运会中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情境线,在“良渚线上展览”“浙江省博物馆”“会动的富春山居图”等线上文化展馆中找到亚运美学设计原型的有关场景,带领学生云游展览,追寻杭州亚运会会徽、吉祥物、场馆建筑等要素的灵感来源,在古老文明与当代设计的碰撞中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在线下,与学生一同发现身边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进实体场馆,身临其境体会泱泱中华的悠久历史与博大文化,参加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让习近平文化思想不断照亮青年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
参考文献
[1]列宁.列宁全集(第39卷)第二版增订版[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334.
[2]石红梅.“第二个结合”与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形态的形成[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23,(12):10-12.
[3]习近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J].求是,2020(17).
【训练跟踪】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6分)
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国运强。
新时代新征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面临新形势新任务,迫切需要统一思想、坚定信心,凝聚起万众一心的磅礴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积极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和实践创新,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规律性认识,就新时代文化建设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形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
习近平文化思想充分体现了坚持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要原则和历史真谛,他强调中国的问题必须从中国基本国情出发,由中国人自己采解答,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他强调要善于从中华文化宝库中萃取精华、汲取能量,保持对自身文化理想、文化价值的高度信心。他指出:“70后、80后、90后、00后,他们走出去看世界之前,中国已经可以平视这个世界了”。
(1)结合材料,运用认识论的知识,分析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形成。
(2)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文化自立的集中体现,具有坚定文化自信的鲜明特质。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对此进行说明。
(3)新征程上,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奋力展现新气象新作为,为文化强国、民族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青年学生应该怎么做,请你写出两点建议。
参考答案: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发展动力,是认识的目的。认识对实践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正确的认识促进实践发展(4分)。习近平文化思想来源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总结,在研究破解文化发展实践难题中形成和发展。(4分)习近平文化思想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得到进一步完善,为我们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科学的行动指南,为我们更好地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了根本遵循。(4分)
【评分建议】
①实践是认识的基础2分(如果答到来源、目的和动力、检验标准给3分),反作用/正确认识的促进作用1分。
②源于实践总结2分,破解难题中发展2分,实践检验/进一步完善2分。
③行动指南/根本遵循2分。
(2)习近平文化思想立足国情,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和人民立场,坚持独立自主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现了坚持文化自立的历史自觉;(5分)习近平文化思想汲取了中华文化的精华,促进了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把握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使我党的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5分)
【评分建议】
①文化自信的来源2分。
②立足国情、坚守立场、独立自主、历史自觉(每个词1分,共4分)。
③传统文化、文化创新/“双创”、把握规律、文化软实力/影响力/生命力(每个词1分,共4分)。
(3)示例(4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中华优秀传统美德;主动讲好中国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