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透析 >> 25届高考政治备考:六个具体热点问题
    
  双击自动滚屏  
25届高考政治备考:六个具体热点问题

发表日期:2024年9月18日  本页面已被访问 9104 次

理论联系实际,是思想政治课生命力所在。通过高考试题设置的新情境,是高考考查考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高考的重要目标。以下面几个热点问题为例:

 

一、新型消费

【时政背景】

近年来,我国以网络购物、线上线下融合等新业态新模式为特征的新型消费迅速发展,在保障居民日常生活需要、推动消费恢复和升级、促进经济企稳回升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智能化沉浸式服务体验正在释放出新的消费活力,文化展馆、旅游场所、特色街区等积极开发虚拟现实数字化体验产品,让优秀文化和旅游资源借助虚拟现实技术活起来

数字化转型助力传统消费增长。线下传统市场积极运用新电商模式开展经营活动,建立直播中心与选品中心,开展实体店+直播的销售模式,变人找货货找人

随着收入水平提高、低碳环保相关技术加快发展应用,消费者的绿色消费理念日益转变为绿色生活方式,吃穿住用行等领域分层次多样化的绿色消费需求逐步形成并加快释放。

政治术语积累

①支持新型消费发展的政策体系日益健全,数字消费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等不断提升,新型消费发展环境日趋优化。

②新型消费提升了消费者的购物体验,不仅提高了消费者的生活品质,也推动了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

【考查角度】

1.经济与社会

1)我国发展新型消费的经济意义

①新型消费形成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和新服务,从而推动了经济的转型升级,新型消费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新型消费促进了消费市场的扩大和消费升级,为经济增长提供了强大的内需支撑。

②新型消费有利于优化消费结构,提升消费者购物体验。

③新型消费促进国内市场的开放和国际化,倒逼企业转型升级,提升国际竞争力,为中国企业走向世界提供了更多机遇。

2)如何激发居民消费潜力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①保持经济高质量发展,大力促进就业,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完善社会保障,提升居民消费能力,增加居民消费信心。

②顺应消费升级趋势,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创新消费场景,优化消费供给,增加居民消费获得感和体验感。

③加强市场监管,规范市场秩序,改善消费环境,保障公平竞争,促进消费市场健康有序发展,提升居民消费意愿。

④完善消费政策,积极发挥财政的作用,加强消费基础设施建设,巩固提升传统消费,加快发展新型消费,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2.法律与生活

如何化解消费纠纷,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①经营者依法、诚信经营,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促进行业规范、良性、健康发展。

②保证消费者安全消费的权利,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尊重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当消费者权益受到侵害时,消费者可以与经营者协商和解,可以请求消费者协会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调解组织调解,可以向有关行政部门投诉。消费者还可以通过仲裁或者诉讼的方式解决与经营者之间的争议。

【跟踪训练】

1.2023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培育壮大新型消费,大力发展数字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费,积极培育智能家居、文娱旅游、体育赛事、国货潮品等新的消费增长点。提出这一要求有利于:

①增加中高档消费品供给,满足居民高端消费需求 ②推动消费观念更新,促进消费结构优化升级

③激发消费潜能,不断释放内需巨大潜力         ④丰富消费品供给,通过供给转型扩大需求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针对当前经济运行面临的总需求不足这个突出矛盾,各地从战略全局出发,从改善心理预期,提振发展信心入手,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强化政府投资引导带动作用,打好稳外贸政策组合拳2023年全国经济拼出了新亮色,GDP126.06万亿元,同比增长5.2%,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最大引擎。下列经济措施传导过程正确的是:

①推动绿色消费绿色产品需求增加绿色产业前景看好扩大绿色产业投资

②大力培育新型消费转变消费观念提高消费水平提高相关企业的竞争力

③扩大优质消费品进口增加市场供给提高消费成本促进消费结构优化升级

④创新外贸新业态促进内外贸渠道对接内外贸一体化发展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近年来,很多游客愿意跟着演出去旅行、吃着美食去旅行、奔着民宿去旅行,游客的需求类型不断扩展、需求层次不断提升,对文旅产品供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适应旅游消费升级,应该:

①大力发展新型文旅产业,逐步取代传统旅游业

②以文旅市场需求为导向,满足游客一切消费意愿

③创新文旅发展模式,为文旅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④深化文旅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加高质量供给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2023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十四五规化发展新格局等重大决策规划中都提出要在继续紧紧扭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的同时注重需求侧管理,消费既关联经济增长,也关联着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围绕创新供给,用好政策工具,既要大力巩固传统消费,也要积极发展新兴消费;既要着力提升城市消费,也要继续扩大乡村消费;既要促进实物消费升级,也要优化服务消费供给,把更多的消费活力释放出来。下列推导与题干要求相符合的有:

①研发投入增加——新型技术出现——消费方式改变——消费结构升级

②消费政策接续发力——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消费市场态势良好——促进国民经济增长

③消费券覆盖范围更广——居民消费信心增强——释放全社会消费潜力消费市场稳健复苏

④消费观念逐步转变——新能源汽车体验优化——新能源汽车产销两旺——行业发展驶入快车道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2023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激发有潜能的消费,扩大有效益的投资,形成消费和投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下列举措符合消费与投资相互促进要求且传导路径正确的是:

①扩大有效投资创造就业机会增加居民收入提高消费能力

②培育新型消费激发市场需求提振投资信心产业转型升级

③创新消费场景提升消费意愿培育消费热点促进消费升级

④降低税收负担增强企业活力提高企业效益改善投资预期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近年来,知识+带货这种新型商业模式赢得了观众的好感,知识主播用直播的方式分享商品的文化趣味和文化知识,还原了商品本身蕴含的知识价值、文化价值和文化情怀,受到消费者的广泛青睐。知识主播文化带货:

①借助新媒体传播渠道,创新消费文化的新场景    ②创新产品销售方式,提高了文化产业质量和效益

③发挥了市场决定作用,利于扩大文化价值的传播 ④联通产业上下游,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稳定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7.云演出、云展览、云课堂等文化消费通过各种互联网平台,满足着大众各类文化需求,使高品质文化产品更具普及性,带动了数字文化消费。2022年中国数字文化产业规模达到1.8万亿元,占文化产业的51.4%,成为文化产业的主导力量。文化产业数字化有利于:

①培育文化产业新型业态,释放文化资源使用效能 ②扩大优质文化内容供给,实现经济效益首位目标

③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满足群众所有文化需求 ④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助推文化产业高质发展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8.近年来,随着线上新型消费不断涌现,价格也越来越透明,实体店的生意越来越不好做,甚至冲击到了部分群体就业,导致社会上不少人对电商产生了消极看法。因此某网友认为直播带货兴起导致大量实体店铺倒闭,不利于经济发展。下列能够反驳该网友观点的是:

①存在产品质量、虚假宣传、维权困难等问题,侵害了消费者合法权益

②改变了营销方式,某些头部主播凭流量优势形成垄断,破坏市场秩序

③开辟新的销售渠道,连接供需双方,提高交易效率,促进资源合理配置

④倒逼实体店铺进行改革,推动创新驱动发展,为经济注入了新的动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9.2023五一假期,各地结合自身特色优势,创新供给,打造沉浸式文化游览项目,这种文旅融合的新玩法,正在形成一种新趋势,成为新型消费的重要场景。但是,文旅融合的健康有序发展离不开法治护航。以下做法可取的是:

①推销新酿的桂花酒,要使用信息技术手段合成某明星肖像

②观看非遗技艺表演时,要保护好消费者最基础的隐私权利

③在酒肆旁诵读李白的诗,要注意保护好经典唐诗作品完整性

④参观历史遗迹和街区景观时,要保护好消费者生命健康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0.直播带货是依托互联网平台特别是社交平台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商业模式,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

问题一  不少主播打着替老百姓办事”“调解家庭矛盾的旗号上演苦情戏码,哄骗老人下单号称能治病的神药,实为固体饮料、压片糖果等普通食品

问题二  个别直播带货商家要求消费者先勾选收货人签收商品即视为认可商品质量符合约定,否则无法提交订单

问题三  有的所谓网红爆款单品,买回来后发现其质量与安全并没有保障,有些甚至是三无产品,消费后对身体健康造成损害

关于上述现象,下列思考正确的是:

①部分平台和商家没有向消费者提供相关商品的真实信息,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

收货人签收商品即视为认可商品质量符合约定属于无效格式条款

③部分爆款单品的质量和安全没有保障,侵犯了消费者自主选择权

④新事物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弱点和不完善的地方,消费者要不断接纳直播带货的各种现象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2年以来,我国持续挖掘居民消费潜力,推动打造内容丰富、品质精良、结构合理的高质量消费供给体系,引导企业增加性价比高的商品和服务供给;制定出台相关政策,不断完善促进共同富裕的制度政策体系;大力提升电商、快递进农村综合水平和农产品流通现代化水平;加强消费信用体系和质量标准体系建设,完善多元化消费维权机制和纠纷解决机制。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做好消费促进工作意义重大、责任重大。各级商务主管部门要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着力恢复和扩大消费,在落实好已有政策措施的基础上,组织好“2023消费提振年系列活动,积极推动出台新的工作举措,稳定汽车、家居等大宗消费,培育壮大新型消费,持续优化消费平台载体,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在组织好“2023消费提振年中政府应如何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

 

12.节假日旅游景区人山人海,热门演唱会一票难求,马路上绿牌的新能源汽车越来越常见……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8.2%,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7.2%,消费市场强劲复苏帮助上半年经济增长取得可喜成绩。与此同时,从相关分解数据来看,消费市场仍存隐忧:服务消费增长较快,反映实物消费的商品零售则略显乏力。一些消费品类增长势头仍不稳固,一些居民消费信心不强、顾虑不少,一些领域消费体验不佳、感受不好。20237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恢复和扩大消费的措施》提出稳定大宗消费、扩大服务消费、促进农村消费、拓展新型消费、完善消费设施、优化消费环境等方面的20条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的促消费政策。这些政策可帮助居民节约开支,买到物美价廉的商品,买到更有科技含量、更符合需求的新产品、新服务,促进消费市场好上加好

    在当前经济形势下,提振消费的新政策可以更好发挥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请运用《经济与社会》相关知识说明其作用路径。

 

13.坚持和发展好新时代枫桥经验

60年前,浙江枫桥干部群众创造了依靠群众就地化解矛盾枫桥经验。此后,枫桥经验从一地走向全国,扎根广袤中华大地,在火热社会实践中拔节生长、枝繁叶茂。

【预防化解预付式消费纠纷工作法】

培训班、理发VIP、健身会员卡……近年来,预付费形式兴起,面对充值打折的诱惑,消费者充值办卡不在少数。然而,作为新型消费模式,预付式消费也逐步暴露出市场监管主体不明确、消费过程不规范、预付资金无监管、信用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因商家跑路等引发的消费矛盾纠纷屡见不鲜。

某区从源头防范化解预付式消费领域矛盾纠纷,充分统筹政府、社会、银行、保险等多方力量,以搭建智能化协同监管平台为抓手,建立起集电子营业执照验证备案、预付资金银行监管、大数据风险预警、矛盾纠纷化解等多项服务于一体的消费纠纷防范化解新路径。比如,某教育机构突然倒闭,行业主管部门立即通知监管平台将专用存管账户中的预付资金进行全额冻结,并由平台工作人员协助消费者办理退费事项,大幅降低企业卷款跑路”“爆雷带来的矛盾风险隐患。同时,该区市场监管局、教委、各街道办事处等单位,集中开展预付式消费专项整治行动,规范各行业经营行为。

根据材料,运用《法律与生活》知识,分析预防化解预付式消费纠纷的意义

 

参考答案:

1.C【详解】①数字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费,并不等于高端消费,①错误;②材料强调大力发展数字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费,积极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这有利于推动人们转变消费观念,积极参与新型消费,促进消费结构优化升级,②正确。③大力发展数字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费等,有利于激发消费潜能,不断释放内需潜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③正确。④材料强调通过培育壮大新型消费扩大内需,而不是通过供给转型扩大内需,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

2.B【详解】①④从改善心理预期,提振发展信心入手,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通过推动绿色消费,使消费者对绿色产品需求增加,实现绿色产业前景看好,使生产者扩大绿色产业投资;强化政府投资引导带动作用,打好稳外贸政策组合拳,创新外贸新业态,促进内外贸渠道对接,促进内外贸一体化发展,有利于推动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①④符合题意。②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与企业的竞争力无直接关联,企业要依靠科技、管理和创新来提高自己的竞争力,②说法错误。③扩大优质消费品进口,有利于增加市场有效供给,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促进消费结构优化升级,但增加市场供给提高消费成本无关,③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

3.D【详解】①为适应旅游消费升级,应该大力发展新型文旅产业,但是不会取代传统旅游业,①错误。②以文旅市场需求为导向,满足游客合理消费意愿,②错误。③游客的需求类型不断扩展、需求层次不断提升,需要创新文旅发展模式,为文旅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③正确。④游客对文旅产品供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深化文旅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加高质量供给,④正确。故本题选D

4.B【详解】①增加研发投入增加,促进新型技术出现,有利于消费方式改变,消费结构升级,①符合题意。③消费券覆盖范围更广,有利于居民消费信心增强,释放全社会消费潜力促进消费市场稳健复苏,都有利于开发消费潜力,促进消费升级,拉动经济发展,③符合题意。②实施扩大内需战略,促进消费政策接续发力,营造良好的消费市场态势,进国民经济增长,②不符合题意。④材料体现的是要促进消费的发展,释放消费潜力,促进消费升级,其目的不是为了改进生产,促进新能源汽车发展,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

5.A【详解】①扩大有效投资,可以创造就业机会,增加居民收入,从而提高消费能力,这反映了投资对消费的作用,①传导正确。②培育新型消费,可以激发市场需求,提振投资信心,从而产业转型升级,这体现了消费对投资的作用。②传导正确。③该项只涉及消费,不符合消费和投资相互作用,③不符合题意。④企业活力增强不一定提高企业效益,并且该项不涉及投资和消费相互作用,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

6.A【详解】①知识主播用直播的方式分享商品的文化趣味和文化知识,还原了商品本身蕴含的知识价值、文化价值和文化情怀,受到消费者的广泛青睐。知识主播文化带货借助新媒体传播渠道,创新消费文化的新场景,①正确。②知识+带货这种新型商业模式没有提高文化产业质量和效益,只是改变了销售模式,②错误。③知识+带货这种新型商业模式赢得了观众的好感,还原了商品本身蕴含的知识价值、文化价值和文化情怀,受到消费者的广泛青睐。知识主播文化带货发挥了市场决定作用,利于扩大文化价值的传播,③正确。④联通产业上下游在材料中没有体现,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

7.B【详解】①④云演出、云展览、云课堂等文化消费通过各种互联网平台,满足着大众各类文化需求,带动了数字文化消费。这表明文化产业数字化有利于培育文化产业新型业态,释放文化资源使用效能,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助推文化产业高质发展,故①④符合题意。②材料并未涉及文化产业数字化提高了经济效益,并且,文化产业应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故②不选。③群众的文化需求有合理的也有不合理的。满足群众所有文化需求的说法错误,故③排除。故正确答案选B

8.D【详解】①②侵害了消费者合法权益、优势形成垄断,破坏市场秩序,这是在说直播带货的弊端和问题,和该网友的观点一致,因此不能成为反驳该网友的观点的理由,①②不合题意。③④开辟新的销售渠道,连接供需双方,提高交易效率,促进资源合理配置;倒逼实体店铺进行改革,推动创新驱动发展,为经济注入了新的动力,这都是直播带货的好处,可以作为反驳该网友的观点的理由,③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

9.D【详解】①使用信息技术手段合成某明星肖像,涉嫌侵害他人肖像权,①不符合题意。②生命权、身体权和健康权是一个人最基础的权利,②排除。③④在酒肆旁诵李白的诗,要注意保护好经典唐诗作品完整性,有利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参观历史遗迹和街区景观时,要保护好消费者生命健康权,③④正确。故本题选D

10.A【详解】①材料中指出随着直播带货模式的兴起,市场上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某些主播哄骗老人购买神药,售卖三无产品等,没有向消费者提供商品的真实信息,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故①正确。②在直播带货中,部分商家标示的收货人签收商品即视为认可商品质量符合约定,没有正确处理与消费者的权利义务关系,这属于无效格式条款,故②正确。③自主选择权是指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消费需求,自主选择自己满意的商品或服务,决定是否购买或接受的权利,而材料强调的是部分商家未告知消费者商品信息详情,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没有侵犯自主选择权,故③不选。④新的事物不一定是新事物。直播带货的各种现象包括各种违法违纪乱象,不能说去接纳直播带货的各种现象,故④不选。故本题选A

11.①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稳定供应链和产业链,激发居民消费潜力;②稳经济,保就业,增加居民收入,提升消费能力,刺激消费;③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解除居民后顾之忧,增强消费信心,让居民敢于消费;④培育壮大新型消费,优化消费平台,挖掘消费潜力,释放消费潜能。

【分析】背景材料:我国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

考点考查:影响居民消费水平的因素、生产决定消费、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等

能力考查:描述和阐释事物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

【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的主体是政府,属于措施类主观题,可从如何做角度作答,知识限定是经济生活知识,结合材料分析。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我国持续挖掘居民消费潜力,推动打造内容丰富、品质精良、结构合理的高质量消费供给体系,引导企业增加性价比高的商品和服务供给可联系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激发居民消费潜力。

关键词②:制定出台相关政策,不断完善促进共同富裕的制度政策体系;各级商务主管部门要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着力恢复和扩大消费可联系稳经济,保就业,刺激消费。

关键词③:制定出台相关政策,不断完善促进共同富裕的制度政策体系可联系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让居民敢于消费。

关键词④:积极推动出台新的工作举措,稳定汽车、家居等大宗消费,培育壮大新型消费,持续优化消费平台载体,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可联系培育壮大新型消费,释放消费潜能。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时政信息等相结合。

12.①有助于贯彻创新、协调新发展理念,提升传统消费,培育新型消费,扩大服务消费,释放消费潜力,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②有助于通过消费升级引领供给创新,促进供给质量提高,满足个性化、多样化、高品质消费需求,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③有助于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④有助于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建设市场基础制度规则统一的高标准市场体系,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分析】背景材料: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恢复和扩大消费的措施》

考查知识:矛盾主次方面、矛盾特殊性、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

考查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

学科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

【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本题考查的知识范围是经济与社会,设问指向是说明在当前经济形势下,提振消费的新政策可以更好发挥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路径。本题属于说明类试题,考查知识切口大,但通过分析,具体可运用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知识来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8.2%,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7.2%,消费市场强劲复苏帮助上半年经济增长取得可喜成绩;稳定大宗消费、扩大服务消费、促进农村消费、拓展新型消费可联系新发展理念,释放消费潜力,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

关键词②:可帮助居民节约开支,买到物美价廉的商品,买到更有科技含量、更符合需求的新产品、新服务可联系促进供给质量提高,满足个性化、多样化、高品质消费需求,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关键词③:完善消费设施、优化消费环境可联系建设市场基础制度规则统一的高标准市场体系,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要求与材料信息、课本知识的结合。

13.有利于改变经营者与消费者信息不对称状态,平衡经营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促进经营者依法、诚信经营,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促进行业规范、良性、健康发展,增进社会整体福祉。

【分析】背景素材:坚持和发展好新时代枫桥经验

考点考查:公平竞争,诚信经营、依法治国,社会争议的解决

能力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述事物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

【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属于意义类主观题,需调用法律与生活中公平竞争,诚信经营的相关知识,结合材料有效信息分析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作为新型消费模式,预付式消费也逐步暴露出市场监管主体不明确、消费过程不规范、预付资金无监管、信用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因商家跑路等引发的消费矛盾纠纷屡见不鲜。可联系教材有利于改变经营者与消费者信息不对称状态,平衡经营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关键词②:某区从源头防范化解预付式消费领域矛盾纠纷,充分统筹政府、社会、银行、保险等多方力量,以搭建智能化协同监管平台为抓手,建立起集电子营业执照验证备案、预付资金银行监管、大数据风险预警、矛盾纠纷化解等多项服务于一体的消费纠纷防范化解新路径。可联系教材促进经营者依法、诚信经营,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

关键词③:该区市场监管局、教委、各街道办事处等单位,集中开展预付式消费专项整治行动,规范各行业经营行为。可联系教材促进行业规范、良性、健康发展,增进社会整体福祉。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时政信息等相结合。

 

二、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

【时政背景】

202312月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以提高技术、能耗、排放等标准为牵引,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

202431,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指出要有序推进重点行业设备、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领域设备、交通运输设备和老旧农业机械、教育医疗设备等更新改造,积极开展汽车、家电等消费品以旧换新。

202435,《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稳定和扩大传统消费,鼓励和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提振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电子产品等大宗消费。

2024318,国务院印发《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 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

【方案内容】

一、意义: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将有力促进投资和消费,既利当前、更利长远。

二、要求: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设备更新、消费品以旧换新、回收循环利用、标准提升四大行动,大力促进先进设备生产应用,推动先进产能比重持续提升,推动高质量耐用消费品更多进入居民生活,畅通资源循环利用链条,大幅提高国民经济循环质量和水平。

三、四大行动、五个方面、二十项重点任务

(一)实施设备更新行动:

1.推进重点行业设备更新改造;2.加快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领域设备更新;3.支持交通运输设备和老旧农业机械更新;4.提升教育文旅医疗设备水平。

(二)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5.开展汽车以旧换新;6.开展家电产品以旧换新;7.推动家装消费品换新。

(三)实施回收循环利用行动:8.完善废旧产品设备回收网络;9.支持二手商品流通交易;10.有序推进再制造和梯次利用。11.推动资源高水平再生利用。

(四)实施标准提升行动:12.加快完善能耗、排放、技术标准;13.强化产品技术标准提升;14加强资源循环利用标准供给;15强化重点领域国内国际标准衔接。

(五)强化政策保障16.加大财政政策支持力度;17.完善税收支持政策;18.优化金融支持;19.加强要素保障;20.强化创新支撑。(来自网络,摘抄整理)

   【跟踪训练】

1.日前,国务院印发了《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提出实施设备更新、消费品以旧换新、回收循环利用、标准提升四大行动。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列对该政策预期传导路径描述正确的是:

①落实四大行动促进节能减排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升级助推高质量发展

②淘汰落后设备提高企业劳动生产率扩大市场占有率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③引领绿色生活方式丰富消费品种类优化消费结构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④强化标准牵引推动设备更新激发企业投资潜力创新动力培育新质生产力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迈入新发展阶段,不断扩大内需是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行之有效的重要战略。20243月,我国出台了《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实施设备更新、消费品以旧换新、回收循环利用、标准提升四大行动。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能够:

①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②促进先进设备的生产和应用,增加先进产能

③引导消费者重新选择绿色、低碳、智能产品 ④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服务实体经济和群众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2024年通过的《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要求:结合各类设备和消费品更新换代差异化需求,更好发挥能耗、排放、技术等标准的作用,有序推进重点行业设备、教育医疗设备等更新改造,积极开展汽车、家电等消费品以旧换新,形成更新换代规模效应。上述要求有利于:

①牵引消费,推动消费结构转型升级          ②避免通货膨胀,激发市场竞争机制

③扩大市场容量,积极消化过剩产能          ④加速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的趋势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国务院近日印发了《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对消费品以旧换新作出重要部署,涉及生产、销售以及回收利用等多个环节。对该方案的实施三可能带来的影响推导合理的是:

①大规模设备更新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

②先进设备生产应用推动先进产能比重持续提升实现经济高速发展

③消费品以旧换新增加居民收入推动高质量耐用消费品更多进入居民生活

④废旧设备回收利用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实现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双赢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2024年3月13,国务院正式印发《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要求重点实施设备更新、消费品以旧换新、回收循环利用、标准提升等“四大行动。各地多措并举,推动方案落地落实。下列措施发挥作用的预期传导路径正确的有:

①加大农业机械报废更新补贴力度加快淘汰老旧高能耗农机增加农民转移支付收入

②金融机构推出或升级相关消费贷品种减少相关商品消费支出满足多样化消费需求

③健全废旧家电回收体系打通废旧家电回收循环堵点促进家电更新消费

④提升产品的环保技术标准督促和引导行业企业积极转型升级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20243月,国务院印发《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将重点实施设备更新、消费品以旧换新、回收循环利用、标准提升四大行动。对于这一政策带来的影响,下列传导合理的是

①标准提升提高节能市场准入门槛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②消费品以旧换新降低消费者的置换成本释放国内市场需求

③推动设备更新促进设备高端化、数智化发展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④回收循环利用形成更新换代规模效应提高资源节约型企业经济效益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7.国务院印发《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实施设备更新、消费品以旧换新、回收循环利用、标准提升四大行动。到2027年,工业、农业、建筑、交通、教育、文旅、医疗等领域设备投资规模较2023年增长25%以上。2023年,工业、农业等重点领域设备投资规模约4.9万亿元,随着高质量发展深入推进,设备更新需求会不断扩大。2023年底民用汽车保有量达到3.36亿辆,冰箱、洗衣机、空调等家电保有量超过30亿台,汽车、家电更新换代也能创造万亿元规模的市场空间。完善废旧产品设备回收网络,支持二手商品流通交易,推动资源高水平再生利用,推动再生资源加工利用企业集聚化、规模化发展,引导低效产能逐步退出。到2027年,报废汽车回收量较2023年增加约一倍,废旧家电回收量较2023年增长30%。加快完善能耗、排放、技术标准,强化产品技术标准提升,加强资源循环利用标准供给,强化重点领域国内国际标准衔接,支持国内机构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修订。

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分析四大提升行动对推动高质量发展有何深意。

 

8.2024年3月7国务院关于印发《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的通知,强调实施设备更新、消费品以旧换新、回收循环利用、标准提升*四大行动,大力促进先进设备生产应用,推动先进产能比重持续提升,推动高质量耐用消费品更多进入居民生活,畅通资源循环利用链条,大幅提高国民经济循环质量和水平。注:标准提升主要包括:加快完善能耗、排放、技术标准、强化产品技术标准提升、加强资源循环利用标准供给、强化重点领域国内国际标准衔接。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说明实施四大行动的合理性。

 

9.当前,我国经济整体回升向好,但仍面临有效需求不足、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社会预期偏弱、国内大循环存在堵点、国际循环存在干扰等问题。我国设备更新需求和消费品换新需求很大。2023年,工业、农业等重点领域设备投资规模约4.9万亿元,随着高质量发展深入推进,设备更新需求会不断扩大,将是一个年规模5万亿以上的巨大市场。同时,2023年底民用汽车保有量达到3.36亿辆,冰箱、洗衣机、空调等家电保有量超过30亿台,汽车、家电更新换代也能创造万亿规模的市场空间。202437,国务院印发《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部署实施设备更新、消费品以旧换新、回收循环利用、标准提升四大行动,大幅提高国民经济循环质量和水平。

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请运用《经济与社会》相关知识说明其作用路径。

 

参考答案:

1.B        2.C        3.B         4.B          5.D            6.C

7.①实行大规模设备更新,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有利于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和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作用,立足扩大内需,形成国民经济良性循环,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②实行大规模设备更新、标准提升,推动先进产能提升,提高生产效率,生产高质量消费品,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构建新格局。③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和技术标准提升,有利于推动消费市场从“有没有“向“好不好”转变,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需求④回收循环利用,能耗、技术标准等提升,有利于贯彻绿色发展理念,落实全面节约战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推动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⑤国内国际标准衔接,支持国内机构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修订,有利于扩大制度性开放,贯彻开放发展理念,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

8.①实施设备更新、消费品以旧换新,有利于把扩大内需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结合起来,进一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②回收循环利用、标准提升,有利于落实新发展理念(创新、绿色),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构建新发展格局,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9.①扩大有效益的投资,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先进制造业,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新质生产力。②激发有潜能的消费,形成消费与投资相互促进行的良性循环,改善社会预期,增强经济活力。③统筹扩大内需战路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产业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增强国内大循开内生动力和可靠性,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三、链博会

【时政背景】

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是全球首个以供应链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聚焦促进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合作,注重绿色低碳发展、数字化转型,推动经济全球化健康发展。首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于20231128122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顺义馆(新国展)举办,主题为链接世界,共创未来

政治术语积累

①通过举办链博会,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推动各国产业更畅通、更高效,推动世界经济复苏增长和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②链博会旨在构建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新窗口、搭建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新平台、打造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的新载体、开创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新实践。

③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冠疫情影响深远,世界经济复苏艰难曲折,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加速重构,产业链供应链连接着各国经济,连通着全球企业资金流、产业流、技术流。打造一个稳定、安全、畅通的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体系,是国际工商界的共同期盼,是国际社会的共同责任。

④中国是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合作的参与者、受益者、贡献者。

【考查角度】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我国举办链博会的原因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举办链博会顺应时代发展要求,有利于搭建高水平对外开放新平台,推动我国及其他国家经济发展,保障供应链产业链安全。

②中国梦不仅是中国人民的梦,也是奉献世界的梦。举办链博会有利于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

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致力于维护人类共同利益,推动中国与世界携手并进。

2.经济与社会

1)我国举办链博会的原因

①我国坚持创新发展、绿色发展,举办链博会设置智能汽车、绿色农业、清洁能源、数字科技等多项链条,有利于构建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和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发展体系。

②我国坚持开放发展,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举办首届链博会有利于提高我国对外开放水平,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举办链博会对我国经济产生的积极影响

①有利于我国贯彻创新发展、绿色发展理念,促进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助力实现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②有利于我国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提高我国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

③有助于中国企业深度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加强产业链供应链开放合作,推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3.哲学与文化

1)链博会体现的辩证法道理

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系统具有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要求我们用综合的思维方法认识事物。产业链供应链连接着各国经济,连通着全球企业资金流、产业流、技术流。打造一个稳定、安全、畅通的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体系,是国际工商界的共同期盼,是国际社会的共同责任。

2)链博会体现的历史唯物主义道理

价值观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具有导向作用。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要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我国举办链博会推动各国产业更畅通、更高效,推动世界经济复苏增长和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维护了人民的根本利益,增进了人类福祉。

4.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

1)我国举办链博会对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影响

①中国推动构筑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体系,加深各国相互依赖程度,不断扩大经济上的共同利益,加强国际合作,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②举办链博会促进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合作,注重绿色低碳发展、数字化转型,推动经济全球化健康发展,深度参与全球产业分工与合作,推动合作国家经济增长,从而为全球经济的稳定提供持续强大的推动力,不断壮大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力量。

③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积极因素和坚定力量,是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中国是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合作的参与者、受益者、贡献者。我国举办链博会为国际交流合作提供新平台,为世界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2)举办链博会对我国及世界的影响

①中国举办链博会有助于中国企业更加深度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加强产业链供应链开放合作,推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我国不断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出口竞争优势,加快培育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②中国的发展为世界各国的发展提供了机遇,为全球经济的稳定和增长提供了持续强大的推动力,链博会为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搭建了一个全新交流合作平台,有利于各国企业加强合作、共享机遇,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

③我国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实行高水平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保护外商投资合法权益,有利于吸引外资,加强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跟踪训练】

1.首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上,各领域的企业带来了先进技术,一条条清晰呈现在人们眼前。据不完全统计,签署合作协议、意向协议200多项,涉及金额1500多亿元人民币……首届链博会成果丰硕。链博会:

①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

②搭建开放合作的平台,助力上中下游产业共同发展

③彰显了中国持续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决心与信心

④简化进出口货物通关流程,降低国际贸易流通成本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202311月,全球首个以供应链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在中国召开,展会旨在构建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新窗口,助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链博会对供给侧的影响路径是:

①引进先进技术、促成贸易及投资对接      ②提升消费者的福利水平

③倒逼国内相关产业提升市场竞争力       ④推动国内产业转型升级

⑤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

A.  B.   C.  D.

3.链接世界,共创未来为主题的首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于2023122在北京闭幕。作为全球第一个以供应链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首届链博会实现了上下游衔接、大中小企业融通、中外企业互动的目标,取得了丰硕成果,是一场高水平、高质量的全球经贸盛会。举办链博会的国内经济意义在于:

①促进各国加强合作、共享机遇,实现全球产业衔接更有序、畅通更高效

②有利于中国企业更加深度参与全球产业分工,推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③主动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以高水平对外开放拓展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空间

④注重国内外上中下游企业的交流合作,促进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畅通融合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202311月至12月,以链接世界共创未来为主题的首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在北京举办。链博会展览设置了智能汽车链、清洁能源链、数字科技链、健康生活链等5大链条展区。下列传导路径表述正确的是:

①提升新能源汽车产能——扩大出口——聚焦新能源汽车电动化

②传统能源和新能源协同发展——促进产业互补、融合发展——实现低碳发展目标

②加大对数字科技前沿技术的投入——推动核心技术创新——为实体经济深度发展赋能

④健康产品及服务——促进大健康产业链融合发展——深化科技创新中的人文关怀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首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链博会)20231128在北京开幕。链接世界,共创未来,这是首届链博会的主题。作为世界上第一个以供应链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链博会聚焦促进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合作,注重绿色低碳发展、数字化转型,有利于推动经济全球化健康发展。促进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合作需要:

①认识到世界上任何两个事物是相互联系的     ②善于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发展的各种条件

③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畅通产业链供应链     ④根据全球经济发展需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202311 28 日,首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以下简称链博会)在北京开幕。在链博会上,数百家中外企业和机构集中展示各链条关键环节的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链博会以链为媒,通过多种方式,让全球工商企业携手成链、聚沙成塔,找到供应链上下游的合作伙伴,共同发出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的最强音。这表明畅通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应当:

①立足关键部分,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②注重建立人为事物之间的联系,提高实践活动的水平

③运用综合的思维方法,使各部分功能之和大于整体功能

④重视量的积累,抓住时机,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简称链博会)是全球首个以供应链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举办这一展会,既为世界各国扩大对华经贸合作提供新机遇,也为各国开展国际贸易、分享合作商机搭建新平台。据此,下列分析正确的有:

①供应链的国际合作趋势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②链博会促进贸易领域自在事物的联系向人为事物联系的转化

③链博会成为国际贸易的新平台彰显了新事物必须具备新形式

④中国的开放促进了世界的发展,表明部分与整体具有同一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8.首届链博会以链接世界,共创未来为主题,全力打造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新窗口、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新平台。5天时间里,515家中外企业和机构参展,观展人数达到15万人次,共签署合作协议、意向协议200多项,涉及金额达1500多亿元。中国通过国家级展会以强大磁场凝聚世界,与世界分享共赢机遇。链博会的举办:

①有利于我国深度融入世界经济,更好地利用全球资源和市场

②有利于构建多边贸易体制,建立独立产业链供应链以应对经济波动

③我国践行共商共建共享的理念,致力于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平衡方向发展

④旨在为世界各国有序、高效地促进产业协同提供一个国际平台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9.作为全球第一个以供应链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以链接世界共创未来为主题,是为国际工商界加强产业链供应链交流合作搭建的全新开放平台,是全球共享的国际公共产品。中国成功举办链博会向世界传递的信号有:

①中国坚持独立自主原则,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

②中国愿与各方携手,让合作共赢的成果惠及世界

③中国将推动世界经济发展作为对外关系的出发点

④中国是构建全球供应链新生态的探索者、建设者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0.全球首个以供应链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于20231128在北京开幕。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受到冲击、巩固和加强全球合作成为各方的迫切期盼这一背景下,链博会不仅将展示全球供应链上中下游的关键新技术、新产品和新服务,也致力于帮助各国企业找到供应链上下游的合作伙伴,它是中国为世界提供的又一重要公共产品。由此可见:

①中国坚持正确义利观,在维护本国利益同时关注他国合理关切

②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赢得了国际社会的普遍信赖

③链博会致力于维护发展中国家的共同利益,实现互利共赢

④链博会符合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促进了经济全球化发展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冠疫情影响深远,世界经济复苏艰难曲折,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加速重构,各国纷纷将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置于更加优先位置。打造一个稳定、安全、畅通的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体系,是国际工商界的共同期盼,是国际社会的共同责任。

20231128122,以链接世界共创未来为主题的首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以下简称链博会”)在北京举办。链博会是中国贸促会在新冠疫情之后为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搭建的一个交流合作公共平台,邀请全球相关产业链供应链各环节最具代表性、最有特色的企业集中展示其最新技术、产品和服务。展会期间举办了开幕式暨全球供应链创新发展峰会,围绕5大链条举办5场主题分论坛,以及供需对接会、行业交流研讨会、新品发布会等一系列专业配套活动。

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相关知识,说明当前我国举办链博会的理由。

 

1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1128122,全球首个以供应链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在北京举行。链博会以链接世界共创未来为主题,设置智能汽车链、绿色农业链、清洁能源链、数字科技链、健康生活链等5大链条和现代物流等供应链服务展区。共有515家中外企业和机构参展,其中境外参展商占26%,覆盖55个国家和地区。他们分布在各自产业链条的上中下游关键环节,集中展示了上下游关键环节的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据不完全统计,共签署合作协议、意向协议200多项,涉及金额1500多亿元人民币。

当前,供应链国际化、全球化的新趋势已经出现,整合取代碎片化、打造一体化模式是当下所需。中国此时举办链博会恰逢其时,将促进产业发展与全球供应链重塑。

结合材料并运用《经济与社会》知识,分析举办链博会对我国经济的积极影响。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1年以来,全球贸易航运和物流系统遭受空前冲击,各国饱受断链困扰。202311月,我国坚持共建、共促、共享原则成功举办首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以下简称链博会)。

链博会设置智能汽车链、绿色农业链、清洁能源链、数字科技链、健康生活链等5大产业链和供应链服务展区,突出创新引领、绿色低碳、科技赋能,注重从展产品到展链条再到展生态,搭建全球相关产业链各类主体之间的合作平台。例如,美国苹果公司携3家合作10年以上的中国供应商参展,特斯拉展示了“40秒下线一辆新车的强大制造力,宁德时代展示了充电10分钟,续航400公里的神行超充电池。首届链博会共有515家参展商,境外参展商占26%,覆盖55个国家和地区,美欧企业占境外参展商总数的36%,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参展商数量占境外参展商总数的近一半,1/3的参展商结识了10家以上供应链合作伙伴。据不完全统计,会议期间共签署合作协议、意向协议200多项,涉及金额1500多亿元人民币。

我国坚定的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的全球公共产品属性。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知识,分析我国举办链博会对提升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韧性的意义。

 

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供应链是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和最终用户连成一体的功能网链结构,与生活息息相关。上中下游衔接,激活创新动能。某汽车制造企业不到40秒下线一台整车的高效率作业背后是工厂已实现95%以上的零部件本土化。本土400家供应商,超过60家已在某企业的带动下走向世界舞台。企业通过专业分工与合作,做专做精做强,降低采购成本,更好管控风险、应对市场竞争,集聚了创新链驱动力。链接世界,共创未来。

2023122,首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简称链博会”)在北京闭幕,会议期间签署协议200多项,金额1500多亿元。与会期间中外企业互动,凝聚合作共识。在515家参展商中,美欧企业占境外参展商总数的36%。沃尔沃汽车与云铝股份签订可持续铝价值链合作备忘录;中国通用技术集团与GE医疗将在医疗影像数字化领域开展深度合作……中外客商云集上签约,碰撞出发展新火花。贡献链博智慧,描绘畅通新愿景。链博会举办6场专题论坛,形成《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互联互通北京倡议》,达成一系列共识,要坚持市场原则,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促进资源要素有序流动,加强全球分工合作,共同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 

有观点认为,链博会的成功举办,使中国突破了西方科技封锁,是唯一赢家。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知识对该观点进行评析。

 

参考答案:

1.C【详解】①材料强调的是首届链博会成果丰硕,不涉及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问题,①不符合题意。②③依据题意,首届链博会成果丰硕。由此可见,链博会搭建开放合作的平台,助力上中下游产业共同发展;彰显了中国持续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决心与信心,②③正确。④题意与简化进出口货物通关流程,降低国际贸易流通成本无关,④排除。故本题选C

2.C【详解】①链博会有利于引进先进技术、促成贸易及投资对接,故①排第一。③引进先进技术、促成贸易及投资对接,可以倒逼国内相关产业提升市场竞争力,故③排第二。④国内相关产业提升市场竞争力有利于推动国内产业转型升级,故④排第三。⑤推动国内产业转型升级,从而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助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故⑤排第四。传导过程正确的是①⑤。②提升消费者的福利水平不是对供给侧的影响,故②排除。故本题选C

3.C【详解】②③举办链博会有利于中国企业更加深度参与全球产业分工,推动我国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也是我国主动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的体现,有利于以高水平对外开放拓展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空间,②③正确。①④促进各国加强合作、共享机遇,促进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畅通融合等不属于国内经济意义,①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

4.C【详解】①提升新能源汽车产能,扩大出口,不一定能聚焦新能源汽车电动化,①错误。②传统能源和新能源协同发展,有利于促进产业互补、融合发展,实现低碳发展目标,②正确。③加大对数字科技前沿技术的投入,推动核心技术创新,为实体经济深度发展赋能,③正确。④健康产品及服务,促进大健康产业链融合发展,与深化科技创新中的人文关怀无关,④错误。故本题选C

5.C【详解】②③促进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合作,注重绿色低碳发展、数字化转型,推动经济全球化健康发展,需要善于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发展的各种条件,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畅通产业链供应链,②③符合题意。①联系具有普遍性,但联系是有条件的,并不是任何两个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①错误。④要根据事物间的固有联系建立新的具体联系,而不是根据需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④错误。故本题选C

6.C【详解】②④链博会通过多种方式,让全球工商企业携手成链,找到供应链上下游的合作伙伴,共同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这表明畅通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应当注重建立人为事物之间的联系,提高实践活动的水平;让全球工商企业携手成链、聚沙成塔,这表明畅通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应当重视量的积累,抓住时机,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②④符合题意。①要立足整体,而不是立足部分,①说法错误。③要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使整体功能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③说法错误。故本题选C

7.B【详解】①④举办链博会,既为世界各国扩大对华经贸合作提供新机遇,也为各国开展国际贸易、分享合作商机搭建新平台,这表明供应链的国际合作趋势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同时也说明中国的开放促进了世界的发展,表明部分与整体具有同一性,①④正确。②自在事物的联系是在人类产生以前就存在的联系,经贸领域的联系都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产物,属于人为事物的联系,②错误。③判定一事物是否是新事物,其根本标志在于其是否符合客观规律,是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前途,而不在于形式的新旧,③错误。故本题选B

8.A【详解】①③链博会的举办有利于我国深度融入世界经济,更好地利用全球资源和市场,我国践行共商共建共享的理念,致力于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平衡方向发展,①③符合题意。②链博会的举办有利于构建多边贸易体制,但不是建立独立产业链供应链,②说法错误。④链博会的举办为世界各国有序、高效地促进产业协同提供一个国际平台,但这不是链博会的举办的目的,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A

9.C【详解】②④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以链接世界共创未来为主题,这体现了中国愿与各方携手,让合作共赢的成果惠及世界;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是为国际工商界加强产业链供应链交流合作搭建的全新开放平台,是全球共享的国际公共产品,这传递出中国是构建全球供应链新生态的探索者、建设者,②④符合题意。①中国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但材料没有涉及独立自主的立场,①不符合题意。③: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的落脚点,③说法错误。故本题选C

10.B【详解】①④链博会不仅将展示全球供应链上中下游的关键新技术、新产品和新服务,也致力于帮助各国企业找到供应链上下游的合作伙伴,它是中国为世界提供的又一重要公共产品。由此可见中国坚持正确义利观,在维护本国利益同时关注他国合理关切,链博会符合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促进了经济全球化发展,①④正确。②材料强调的是链博会是中国为世界提供的又一重要公共产品,但不能表明赢得了国际社会的普遍信赖,②排除。③链博会致力于维护中国国家利益,兼顾他国合理关切,而不是致力于维护发展中国家的共同利益,③排除。故本题选B

11.①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举办链博会是新时代改革开放的重大举措,有利于搭建高水平对外开放新平台,打造稳定、安全、畅通的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体系。②中国梦不仅是中国人民的梦,也是奉献世界的梦。举办链博会将中国的发展与世界发展紧密相连,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为人类和平与发展崇高事业作出更大贡献。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致力于维护人类共同利益,推动中国与世界携手并进。举办链博会有利于构建新发展格局,助力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

【分析】背景素材:我国举办链博会

考点考查:改革开放、中国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有关知识

能力考查:描述和阐述事物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

【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属于原因类主观题,可把握知识指向通过材料中的关键词进行定位。注意知识限定不要用错,结合材料进行分析。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20231128122,以链接世界共创未来为主题的首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以下简称链博会”)在北京举办可联系教材知识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有利于搭建高水平对外开放新平台;

关键词②:链博会是中国贸促会在新冠疫情之后为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搭建的一个交流合作公共平台,邀请全球相关产业链供应链各环节最具代表性、最有特色的企业集中展示其最新技术、产品和服务可联系教材知识中国梦不仅是中国人民的梦,也是奉献世界的梦;

关键词③:各国纷纷将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置于更加优先位置。打造一个稳定、安全、畅通的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体系,是国际工商界的共同期盼,是国际社会的共同责任可联系教材知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致力于维护人类共同利益,推动中国与世界携手并进;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时政信息等相结合。

12.①举办链博会,设置智能汽车、绿色农业、清洁能源、数字科技等多项链条,有利于我国贯彻创新发展、绿色发展理念,构建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和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发展体系;②众多居于产业链上关键环节的中外企业和机构参展,展示了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有利于我国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③举办链博会是顺应供应链国际化、全球化的新趋势,此举将促进我国供给侧结构改革、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助力实现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原卷无答案,本答案仅供参考) 

【分析】背景素材:首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

考点考查: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相关知识

能力考查: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

【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

本题的设问可以转换为举办链博会对我国经济产生了哪些积极影响,需要调用新发展理念、现代化产业体系、新发展格局、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关知识,从积极作用、积极意义等角度分析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全球首个以供应链为主题,设置智能汽车链、绿色农业链、清洁能源链、数字科技链、健康生活链等5大链条和现代物流等供应链服务可联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和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发展体系。

关键词②:中外企业和机构参展,境外参展商占26%,覆盖55个国家和地区,这些企业分布在各自产业链条的上中下游关键环节,展示了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可联系创新发展理念,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关键词③:供应链国际化、全球化的新趋势已经出现。中国此时举办链博会将促进产业发展与全球供应链重塑可联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供给侧结构改革,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等相结合。

13.①有利于深化世界经济全球化,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链博会推动全球生产网络有机联通,加强不同地区、行业的联系,推动生产、贸易和资本的全球化的同时增强供应链的韧性,更好的应对全球性挑战。②有利于助推全球贸易投资恢复增长,带动世界经济加快复苏。链博会共签署合作协议、意向协议200多项,涉及金额1500多亿元人民币,推动世界贸易发展,给后疫情时代的全球经济注入活力。③有利于帮助企业优化资源配置,助力降本增效,创新发展。链博会为全球企业搭建合作平台,1/3的参展商结识了10家以上供应链合作伙伴,企业通过合作优化资源,推动技术创新。④有利于巩固和加强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合作,可以改善各国人民福祉,是各方的利益所系和迫切期盼。链博会可以推动构建各国广泛参与、优势互补、共享红利的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体系,世界各国及人民都可以享受到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福利。

【分析】背景素材:我国举办链博会

考点考查: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者、推动经济全球化发展

能力考查:获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

【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

本题的设问要求为分析我国举办链博会对提升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韧性的意义,属于意义类题型,需要调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有关知识,结合材料提供的有效信息,分析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2021年以来,全球贸易航运和物流系统遭受空前冲击,各国饱受断链困扰。202311月,我国坚持共建、共促、共享原则成功举办首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可联系有利于深化世界经济全球化,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

关键词②:链博会设置智能汽车链、绿色农业链、清洁能源链、数字科技链、健康生活链等5大产业链和供应链服务展区,突出创新引领、绿色低碳、科技赋能,注重从展产品到展链条再到展生态,搭建全球相关产业链各类主体之间的合作平台可联系有利于助推全球贸易投资恢复增长,带动世界经济加快复苏。

关键词③:首届链博会共有515家参展商,境外参展商占26%,覆盖55个国家和地区,美欧企业占境外参展商总数的36%,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参展商数量占境外参展商总数的近一半,1/3的参展商结识了10家以上供应链合作伙伴。据不完全统计,会议期间共签署合作协议、意向协议200多项,涉及金额1500多亿元人民币可联系有利于帮助企业优化资源配置,助力降本增效,创新发展。

关键词④:综合整体材料可联系有利于巩固和加强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合作,可以改善各国人民福祉,世界各国及人民都可以享受到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福利。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信息等相结合。

14.①中国是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合作的参与者、受益者、贡献者。举办链博会,有利于我国推动上中下游产业的畅通,推进供给侧结构改革,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缓解就业压力,满足人民需求。②举办链博会,有利于中外企业分享中国超大规模的市场机遇、合作机遇,促进自身发展,实现互利共赢。有利于深化产业链供应链国际合作,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改善各国人民福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③举办链博会,对推进我国科技创新发展有一定帮助,但突破西方科技封锁,还需要坚持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加大科技研发投入,搞好自主创新。需要完善多边贸易体制,提升全球贸易和投资自由化水平,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需要不断完善全球治理体系,促进全球资源有序流动,各国在平等基础上加强交流合作。

【分析】背景素材:首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

考点考查:中国是世界发展的贡献者、促进世界发展更有活力、自主创新、全球治理体系等相关知识

能力考查: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

【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

本题是评析题,需要调用经济与社会、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有关知识,从意义角度分析作答。答题思路一般是先作出判断,再解释合理部分,然后解释不合理部分。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正误判断:不科学。

关键词①:企业通过专业分工与合作,做专做精做强,降低采购成本,更好管控风险、应对市场竞争,集聚了创新链驱动力可联系有利于我国推动上中下游产业的畅通,推进供给侧结构改革。(合理性)

关键词②:与会期间中外企业互动,凝聚合作共识可联系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不合理性)关键词③:中外客商云集上签约,碰撞出发展新火花。贡献链博智慧,描绘畅通新愿景可联系还需要坚持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加大科技研发投入,搞好自主创新。(不合理性)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四、低空经济

【时政背景】

20212月,低空经济写入《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

2023年底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若干战略性新兴产业”。

202411,《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正式施行,从应用合规方面对无人驾驶航空器从设计生产到运行使用进行全链条管理。

2024年全国两会,“积极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增长引擎”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2024327工业和信息化部 科学技术部 财政部 中国民用航空局关于印发《通用航空装备创新应用实施方案(2024-2030年)》的通知,提出到2030年,推动低空经济形成万亿级市场规模。

20244月,工信部发布《中国低空经济发展研究报告(2024)》。报告显示,2023年中国低空经济规模达5059.5亿元,增速为33.8%。在产业和政策的双重催化下,低空经济全面“起飞”。据不完全统计,已有20多个省(市、自治区)将低空经济等相关内容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内涵】低空经济是以各种有人驾驶和无人驾驶航空器的各类低空飞行活动为牵引,辐射带动相关领域融合发展的综合性经济形态。其相关产品主要包括无人机、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直升飞机、传统固定翼飞机等,涉及居民消费和工业应用两大场景。

【作用】

1.能够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新动力。发展低空经济,是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打造经济增长新引擎的重要举措,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低空经济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含量高、创新要素集中,具有产业链条长、应用场景丰富、使用主体多元、涉及部门和领域多等特点,呈现出明显的新质生产力特征,发展空间极为广阔,对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具有重要作用;发展低空经济,可有效带动相关领域融合发展,有利于扩大内需,有利于拓展发展空间,有利于打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个环节,对于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2.能够为社会公共服务提供新手段。发展低空经济,可有效提升政府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为人民实现美好生活提供有力支撑。

3.能够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新空间。低空经济具有显著的区域性和立体性特征,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新空间,有助于优化区域经济布局和促进协调发展。

【措施】五个方面助力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

1.加强政策法规支撑。良好的政策法规体系是低空经济快速发展、健康运行的有力保障。

2.提升基础设施水平。低空基础设施是各类低空经济活动特别是低空飞行活动的关键载体,应着眼于便捷、智能加以拓展提升。打造一批综合性、智能化、集成型的无人机起降场所和服务基地。

3.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充满活力的体制机制是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要优化低空管理体制,健全低空服务体系,提高开放合作水平。

4.强化市场开发力度。市场状况决定着低空经济的前途命运。在供给侧方面,一是要大力推动航空器与各种产业形态加快融合,逐渐使“低空+”成为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基本内容;二是要持续延展产业链条,实现低空制造产业、低空飞行产业、低空保障产业、低空综合服务产业等的同举并发;三是契合收入增长和消费升级的进程,不断拓展新兴产业、特色产业与服务;四是跟踪研判新的技术革命、前沿应用场景塑造等对低空产业发展的引导趋势,提前进行市场布局。在当前,应积极促进低空物流、低空游览、短途运输、私人飞行等业态发展,强化应急、医疗、政务等领域的低空服务。在需求侧方面,一是要加强宣传引导,提升机构与普通人群低空经济产品与服务的消费意识或参与欲望;二是降低消费门槛,消除不合理限制,不断优化低空产品与服务消费的政策环境;三是丰富营销手段,增强特色化个性化定制化服务,不断提升消费者的获得感与舒适性。

5.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先进技术是低空经济发展的核心支撑。一方面,积极融入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积聚力量突破关键核心技术,逐步解决通用航空器整机和发动机等核心零部件严重依赖进口问题。另一方面,把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有机结合起来,进一步拓展无人机发展的比较优势。注重低空绿色标准研制,促进低空经济绿色发展

【跟踪训练】

1.在某产业园区,一架无人机降落在外卖柜上方,通过精准定位系统将外卖投入柜中,供顾客自助拿取;在我国西部某地,一架架搭载着新鲜松茸的无人机腾空而起,原本人工背下山需要一到两小时,现在无人机运送只需要15分钟到半小时……低空经济逐渐走入人们的生活。它作为新质生产力的代表,已经成为培育发展新动能的重要方向。发展低空经济有利于:

资料卡:低空经济是以低空空域为依托,以通用航空产业为主导,涉及低空飞行、航空旅游、支线客运、通航服务、科研教育等众多行业的经济概念,是辐射带动效应强、产业链较长的综合经济形态。

①推动科技与产业融合,促进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②辐射带动相关领域发展,打造区域发展新空间

③提升发展效率,增加相关行业企业人力资源供给  ④下沉边远地区,满足各种市场需求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无人机穿行在高楼大厦间送外卖,空中的士成为出行新选择,农业无人机春耕显身手……当前,低空经济应用场景不断扩展。 促进低空经济发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推动中游相关配套设施建设,以降低中游企业生产成本

②政府完善相关政策法规,优化低空经济服务

③强化产学研深度融合,以创新提升价值链

④推广低空+”应用场景,进而在上游占领低空经济产业链高地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低空经济是以各种航空器的低空飞行活动为牵引,辐射带动相关领域融合发展的综合性经济形态。截至2023年末,全国注册通航企业690家,运营无人机的企业达1.9万家。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和机构加入,外卖从天而降打飞的上班、飞艇观光旅游……这些场景将逐步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由此可见,发展低空经济:

①有效带动社会投资,培育多元市场主体     ②培育新业态新动能、构建了新发展格局

③将取代传统产业,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④满足多样化低空消费需求,激发消费活力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4.低空经济是以各种有人驾驶和无人驾驶航空器的各类低空飞行活动为牵引,辐射带动相关领域融合发展的综合性经济形态。未来,乘坐各种航空器上下班将不再是梦想,低空经济也成为被越来越多城市看准的新赛道。发展低空经济有利于:

①培育新业态,增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      ②挖掘消费潜能,满足人民的美好生活需求

③规范市场秩序,促进投资与需求良性互动    ④推动产业融合,筑牢现代化经济体系根基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冰封大山里,无人机空中御剑,轻松将高压线上的冰层敲下;千亩棉田上,无人机漫步空中,收集土壤和农作物的实时信……低空经济依靠其本身的技术以及多元的场景,将成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支撑之一。下列举措能提升低空经济供给能力的是:

①规范低空经济市场秩序,优化管控模式和发展标准

②提升民营经济市场地位,增加航空领域市场主体

③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推动无人机技术的创新

④引培低空经济链上企业,健全低空经济的产业链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近年来,低空经济催生一系列消费场景,物流无人机解决配送最后一公里空中的士打造城市交通新方式,我国的农业无人机更是遍布世界六大洲,覆盖超过100个国家,可以进行播种、喷洒、运输一系列工作。据测算,2023年我国低空经济规模超5000亿元,2030年有望达到2万亿元。关于低空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以下推导合理的是:

①物流无人机数量增加外卖配送效率提高外卖小哥收入增加提高社会就业率

空中的士交通新方式满足部分消费者需求出行多样化合理配置空地资源

③国内农业无人机普及使用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助推现代农业发展促进乡村振兴

④无人机出口量增加提高企业收入增加研发投入掌握核心技术增强国际竞争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7.低空经济是以各类低空飞行活动为牵引,辐射带动相关领域融合发展的综合性经济形态。在阿克苏,植保无人机进行棉花的田间管理;在深圳坪山燕子湖会展中心,坐进空中的士,上班族13分钟就可抵达福田……低空经济正让生产生活更立体。低空经济的发展:

①有利于推动经济由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向高速增长阶段

②辐射面广、带动性强,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

③在拉动有效投资、创造消费需求方面具有广阔空间

④要谋,注重成果的落地应用和价值转化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8.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载体和主要阵地。中央指出,要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若干战略性新兴产业,开辟量子、生命科学等未来产业新赛道。  作为新质生产力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代表,低空经济已成为各地比拼的“新赛道”。2024年全国已有18个省份将“低空经济”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低空经济”是以无人机产业为主导,涉及研发制造、飞行培训、行业应用、侦测反制等众多行业,是辐射带动效应强、产业链较长的综合经济形态。预计到2025年,低空经济对中国国民经济的综合贡献值将高达5万亿元。同时,类似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发展也面临市场培育、政策监管和创新成果侵权易发多发等诸多挑战,对科技成果转化、产业标准制定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观点认为,科技创新助推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法律与生活知识,对该观点进行评析。

 

9.2024年两会首次将低空经济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并纳入新质生产力范畴。低空经济是指3000高空以下的飞行经济活动,以民用有人驾驶和无人驾驶航空器为主的综合性经济形态,主要包括载人、载货及其他作业。越来越多应用场景的出现,也延展出全新的产业链条,推动数字技术、智能技术、数字孪生技术等高新技术发展。据测算,2023年我国低空经济规模已超过5000亿元,2030年有望达到2万亿元。

   随着低空经济的顶层设计不断完善,各地政策协同联动,低空经济快速成长可期。但在低空基础设施建设、低空航空器研发等方面仍需进一步探索。同时,也面临市场培育、政策监管和创新成果侵权易发多发等诸多挑战,对科技成果转化、产业标准制定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观点认为,低空经济作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代表,离不开国家的统筹以助其起飞。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法律与生活知识对该观点进行评析。

 

1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低空经济是以低空空域为依托,以各种有人驾驶和无人驾驶航空器的各类低空飞行活动为牵引,辐射带动相关领域融合发展的综合性经济形态(见下图):


材料二  为打造全球低空经济政策高地,2023年初, 深圳首次将“低空经济”写入政府工作报告。2024年初,深圳出台《深圳经济特区低空经济产业促进条例》,助力低空经济产业展翅高飞。深圳市政府统筹本市低空飞行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和运营管理,同时支持社会资本依法参与低空飞行基础设施建设与运营;加大财政、金融对低空经济的支持力度,同时加大低空经济产业领域技术创新支持和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深化低空经济领域的国际合作,支持低空经济领域相关标准体系和试验验证平台的建设和发展;强化AQ监督管理,维护航空AQ、公共AQ和国家AQ。一座面向未来、辐射全球的“天空之城”雏形初显。

(1)结合材料一,用整体和部分的相关知识,分析如何为低空经济产业的展翅高飞蓄力赋能。(8分)

 

(2)用《经济与社会》和《当代国际经济与政治》的知识,结合材料二,说明深圳市政府的作为对我国发展低空经济的启示。(11分)

 

1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随着我国信息通信、高精导航、自动驾驶等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以各种驾驶航空器低空飞行活动为牵引的低空经济将迎来新机遇。中国民航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低空经济规模超5000亿元,到2035年有望达到3.5万亿元。低空经济投入产出比约110,可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物流配送、航空摄影、应急救援等领域。我国企业积极参与打造“天空之城”,截至20242月,涉及低空经济领域的企业超5.7万家。  2024年1月1,《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正式实施,标志着我国无人机产业进入“有法可依”新阶段。“积极打造低空经济等新增长引擎”首次写入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当然,低空经济从“起飞”到“腾飞”,还面临市场化应用场景、空域管理、AQ风险问题等诸多挑战。

1)结合材料,运用经济学知识,分析企业积极参与打造“天空之城”的经济动因。(6分)

 

2)结合材料,运用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原理,说明国家应如何推动低空经济发展。(8分)

 

1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

包裹和外卖“从天而降”,搭乘观光直升机欣赏风光,利用无人机巡检电网…....借助日益先进的低空技术,低空经济在风光游览、城市安防、医疗救护、应急救援、农林植保、电力巡检等领域已广泛应用。作为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低空经济是以各种航空器的低空飞行活动为牵引,辐射带动相关领域融合发展的综合性经济形态。据预测,到“十四五”末,我国低空经济对国民经济的综合贡献值将达到35万亿元。

当前,我国无人机、通航飞机等低空经济相关产品的研发和生产能力不断增强,在无人机、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等领域已占据全球领先优势,拥有相对完整产业链。2023,多省将发展低空经济写入政府工作报告。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打造低空经济等若干战略性新兴产业”。202411日起,《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正式施行。展望未来,通用机场、航空园区、航空小镇、无人机基地、飞行营地等将星罗祺布,天空会更加繁忙.

结合材料及所学经济生活知识,分析说明低空经济发展的驱动因素及其对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

 

参考答案:

1.A      2.C      3.B      4.A      5.D      6.C       7.D

8.①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是以重大技术突破为基础的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延展产业链,优化产业布局,有利于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②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有机结合。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实施产业政策,推动产业标准和规则制定,加强市场监管、质量监管。③完善财产制度,助力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强化专利权、商标权等知识产权保护,加大对科技成果转化支持力度,为产业升级提供基础。

9.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的低空经济符合新发展理念,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延展产业链供应链,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国家要完善相关设施和体制机制,健全产业标准和规则,加强市场监管;完善财产制度,强化专利权、商标权等知识产权保护,反对不正当竞争,为低空经济发展提供法律保障。经营主体要以市场为导向,坚持自主创新、科学管理,依法诚信经营,遵守市场规则。  

10.(1)①部分影响整体,要重视部分的作用。(1分)低空经济产业的发展,要以中游为核心,充分发挥上游的基础性作用和下游的导向作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2分)②整体居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应当树立全局观念,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2分)低空经济产业的发展,要把上中下游联系起来考察,链上协同,环环相扣,形成良性的产业发展循环,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为低空经济产业的展翅高飞蓄力赋能。(3分)

(2)①履行经济职能,加强宏观调控,注重顶层设计,实范产业政策,完善基础设施:重视市场作用,推动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相结合,激发低空经济发展活力。(5分)②贯彻创新发展理念,推动科技创新,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贯彻开放发展理念,推进制度型开放,提升行业国际竞争力和话语权。(4分)③落实总体国家AQ观,维护国家利益,推动低空经济有序发展。(2分)

11.(1)数字和航天等技术进步,为低空经济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具有经济效率高、经济效益好的商业价值;市场需求潜力大,产业前景广阔;产业带动性强,受国家产业政策推动和支持。(每点2分,共6分,只要答出其中三点即可。)

评分细则:

①数字和航天等技术进步,为低空经济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撑(2分,若考生简单抄材料可给1分);②具有经济效率高(1分)、经济效益好的商业价值(1分,关键词为“经济效率”“经济效益”,考生若答“投入少产出大”或“产出大于投入”可视同给1分);③市场需求潜力大产业(1分,以下视同给分:刺激消费需求),前景广阔(1分,若抄材料“经济规模大”可顶替给分);④产业带动性强(1分,顶替答案:经济带动强或延伸产业链供应链、产业链长或能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或应用场景丰富),受国家产业政策推动和支持(1分)。(每点2分,共6分,只要答出其中三点即可,得分不能超出本题满分6分。)

(2)①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2)当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状况时,它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当上层建筑为先进经济基础服务时,它就促进生产力的发展。(2)②推动低空经济发展,要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优化AQ监管体系,规范低空市场有序发展;制定完善产业发展规划,规范各类应用场景开放和行业运营标准。(4)

评分细则:①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2)说明:以上两句,一句1分,无替代)。当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状况时,它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当上层建筑为先进经济基础服务时,它就促进生产力的发展。(2)

说明: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的状况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以上四句,任何一句都可替代上面的任何一句,得分还是一句1分,这一层次总分不超过2分。

②推动低空经济发展,要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优化AQ监管体系,规范低空市场有序发展;制定完善产业发展规划,规范各类应用场景开放和行业运营标准。(4)

说明:第一,考生若这样答也可得4分。“健全法律、法规、政策以适应低空经济的发展需要”,采意表达正确即可得2;“推动低空经济相关法律、法规、政策的落实,以促进低空经济发展”,采意表达正确即可得2分。第二,考生若答“要改革或调整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上层建筑的环节”、“加强道德建设,倡导行业自律和诚信经营”等,言之有理,可酌情给1-2分,但不能超出本要点的4分。

12.12 分)驱动因素:(6 分)①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们对低空经济相关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增加,市场潜力大。(2 分)②科学技术进步,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不断完善,提高了低空经济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力;(2)③国家政策大力支持,为低空经济快速发展提供有力保障。(2)

    作用:(6)①提供更优质高效的服务,满足人民生产生活需要。(2)②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2)③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国家产业竞争力。(2)

  

五、人工智能(AI

【时政背景】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缩写为AI)亦称智械、机器智能,指由人制造出来的可以表现出智能的机器。通常人工智能是指通过普通计算机程序来呈现人类智能的技术。该词也指出研究这样的智能系统是否能够实现,以及如何实现。

人工智能是引领未来的战略性技术,世界主要发达国家都把发展人工智能作为提升国家竞争力、维护国家安全的重大战略,加紧出台规划和政策。人工智能作为新一轮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将进一步释放历次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积蓄的巨大能量。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任务非常艰巨,必须加快人工智能深度应用,培育壮大人工智能产业。但目前我国人工智能整体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差距:缺少重大原创成果;科研机构和企业尚未形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生态圈和产业链;缺乏系统的超前研发布局;人工智能尖端人才远远不能满足需求。

【跟踪训练】

《经济与社会》(经济生活)角度

1.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民族强。习近平主席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强调,把科技创新摆在更加重要位置,吹响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号角。作为科技创新的突出代表,人工智能的兴起催生了一大批新的产品、服务和行业。如智能安防方面,海康威视的智能监控摄像头可时视频进行目标检测、目标跟踪、目标属性提取等,对车、人、危险物品等进行识别和风险预测;产品服务上,科大讯飞、旷视科技等智能技术型公司,为产业提供语音识别、图像识别等技术服务及解决方案;制造方面,通过智能技术进行机器换人,实现质检、装配、上下料等操作的自动化,降低工厂的人力成本,“机器换人”成为工业企业转型升级的必经之路。

请你运用所学《经济与社会》(经济生活)知识,谈谈科技创新是如何影响居民消费的。

 

2.从生产与消费的角度分析,人工智能生产企业如何适应智能产品需求不断上升趋势?

 

3.“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许多传统职业正逐渐被替代,未来就业渠道将越来越少,就业面越来越窄,就业越来越困难。”运用《经济与社会》(《经济生活》知识,谈谈如何处理人工智能发展带来的“幸福的烦恼”问题。

 

4.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在中高端消费、创新引领、绿色低碳、共享经济、现代供应链、人力资本服务等领域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支持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瞄准国际标准提高水平。坚持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优化存量资源配置,扩大优质增量供给,实现供需动态平衡。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

结合材料,说明上述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系列措施所蕴含的经济生活道理。

 

5.2018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于91719日在上海举办。

人工智能将成为新一轮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将重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环节,催生新产品新业态,深刻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伴随着人工智能的热潮,我国人工智能创业公司快速成长.一些传统行业如医疗、金融等已借助人工智能技术提高运作效率,增强了国内外市场竞争力。预计到2020年,我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超过1500亿元,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超过1万亿元。

我国已将人工智能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强调加快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推动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结合材料和所学经济学知识,谈谈我国加快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必要性,并分析如何推动我国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

 

6.人工智能对我国经济转型升级有什么作用?我国为什么要大力发展人工智能?

 

7.人工智能对经济社会发展有什么意义?面对我国人工智能发展短板,我们应该怎么做?

 

8.人工智能和传统产业结合发展有什么经济意义?我国应如何培养人才以助推人工智能发展战略?

 

9.人工智能创造了一种新的虚拟劳动力,能够解决需要适应性和敏捷性的复杂任务,人工智能的图像处理技术对图形艺术、广告将产生深远影响。它的应用能推动多行业的相关创新,开辟崭新的经济增长空间。很多企业采用人工智能机器,优化企业生产结构,提升竞争实力。人工智能在提升生产效率的同时,也会增添一些“烦恼”。专家预测,“到2025年将有很多工人、翻译、记者、保安、销售、司机、家政等职业可能被机器人所取代。如无人驾驶将使很多职业司机失业,相反,修改人工智能程序的人员,还有利用数据分析加工人员,利用远程信息技术来促进沟通及收集车辆数据的出租车和货车公司将有广阔发展空间。”它将使人们不得不学会与智能机器相处,同时,人工智能在科技和工程中的应用,会使一些人失去介入信息处理活动(如规划、诊断、理解和决策等)的机会,甚至不得不改变自己的工作方式。适应这一变化,教育应侧重培养学生的爱心、创造力和协作力。

1)“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许多传统职业正逐渐被替代,未来就业渠道将越来越少,就业面越来越窄,就业越来越困难。”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对此观点加以评价。

 

2)结合材料,运用创新的社会作用知识,说明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将对社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政治与法治》(政治生活)角度

9.谈谈全国人大和政府在妥善解决“机器换人”方面应该有何作为?

 

10.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人工智能同社会治理的结合,开发适用于政府服务和决策的人工智能系统,加强政务信息资源整合和会共需求精准预测,运用人工智能提高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水平。

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人工智能对政府提高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水平的影响。

 

《哲学与文化》(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角度

11.从《文化生活》的角度为人工智能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相互促进提供理论支撑。

 

12.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将对社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如何推动人工智能发展?

 

 

13.人工智能领域的一系列新现象、新突破,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人工智能也被嵌入十分广泛的生活场景中。如从购物网站的精准推送到电视剧的剧情设计,再到无人驾驶汽车中的识别技术,生活中的人工智能可谓无处不在;从帮助人们提高决策效率,提升商业效率,到应用于金融、医疗和教育等领域,人工智能为人类分担了许多具体工作,也促进了社会巨大发展。但人工智能发展的不确定性会带来新挑战,如冲击法律与社会伦理、侵犯个人隐私等。

结合材料,谈谈如何运用对立统一的知识分析人工智能的发展存在的利与弊。

 

 

14.有人认为,“机器换人”就是对就业的冲击。请你运用矛盾的知识评析这个观点。

 

15.请运用“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知识,说明劳动者在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的今天应该如何“拥抱变革和变革带来的变化”。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ChatGPT火遍全球、阿里云自研人工智能大模型工具通义千问开始邀请用户测试体验、华为云盘古人工智能大模型进行应用推介说明……

    人工智能技术已经越来越快、越来越多地参与到社会生产生活领域,赋能传统产业。以生成式人工智能为主要特征的大语言模型在解决实际问题时的出色表现使其成为全球关注焦点,却也加重了人们的焦虑和担忧。人们普遍担忧的工作岗位将被人工智能取代;聊天机器人越来越聪明,如果被别有用心的人拿来从事违法犯罪活动,产生的危害不容小觑。

    有人指出,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广泛应用,其消极影响凸显,要对其加以限制。运用矛盾的主次方面的辩证关系的原理加以分析。

 

参考答案:

1.①科技创新有利于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降低消费成本,提高个人消费水平和质量。②科技创新有利于不断更新产品,提供新的消费对象,改变消费者的消费方式。③科技创新促使企业生产个性化产品,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有助于改善消费体验。④科技创新能够创造出新的产品、服务和行业,形成新的消费热点,为个人消费创造动力。

2.1)消费对生产有反作用,科学、合理的消费能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随着我国智能产品市场规模逐年扩大,增长率持续上升,市场前景广阔,消费潜力巨大。企业应及时调整并制定出正确的经营战略,以适应智能产品市场的变化趋势。加强自主创新,依靠先进科技提高产品的信息化、智能化水平。

2)消费对生产的升级和调节起导向作用,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企业还应该注重市场调研,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准确把握市场需求,加强技术研发,掌握核心技术,根据用户需求设计和生产智能产品,满足用户个性化、多样化需求,开拓新的应用领域,实现差异化竞争。企业还应该坚持绿色生产,推动节能环保型产品的生产和使用,引导绿色消费。

3.1)人工智能能代替人类从事的相关劳动,降低了企业用工成本,对传统职业和部分劳动者的就业构成挑战。

2)人工智能的发展将改变就业结构,促进就业形式的多样化,催生出新的职业、就业岗位和工作方式,将倒逼劳动者增强竞争意识,提高劳动素质和职业技能。

3)我们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使经济发展主要由第二产业拉动转为第三产业拉动为主,三大产业协调拉动转变。

4)劳动者应树立多种方式就业观等正确的就业观念,积极参加职业技术培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做好就业和创业的准备;树立竞争就业观,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职业技能,积极顺应就业形势的变化。

4.1)坚持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2)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能,为经济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3)“绿色低碳、共享经济”体现了促进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4)支持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5)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实施科学的宏观调控,优化存量资源配置,实现供需动态平衡。

6)提高劳动者的技能和素质,为经济建设提供人力资源支撑。

5.1)①生产决定消费,加快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催生新产品新业态,有利于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提高人们的消费质量和水平。②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人工智能是全球新一轮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也是引领未来发展的新引擎。加快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有利于促进科技创新,推动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③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加快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催生新产品新业态,有利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2)①要推动我国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政府要加大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力度,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②进行科学的宏观调控,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不断完善适应人工智能发展的基础设施、政策法规、标准体系。③国家要完善收入分配政策,健全分配激励机制,吸引更多人才从事人工智能工作,激发科研人员加快人工智能创新的主动性和积极性。④人工智能相关企业要顺应经济发展趋势,制定正确的发展战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企业竞争力。

6.1)作用:运用人工智能能够提高我国经济产业的技术水平和劳动效率,推动经济产业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提高服务水平,提升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2)原因:当前我国人工智能的发展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但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科技创新仍然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短板。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工智能的发展有利于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7.1)意义:有利于实现创新驱动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有利于创造更加智能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有利于加强政务信息资源整合和公共需求精准预测,运用人工智能提高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水平,实施科学的宏观调控。有利于保护国家安全,提升国际竞争力。

2)措施: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确认知识产权等合法权益,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得到充分涌流,激发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企业自主创新,依靠科技和管理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发挥企业的市场研发主体地位,加大研发投人,鼓励人工智能原创成果。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培育高素质的人工智能尖端人才。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扩大人工智能的国际影响力,拓展人工智能产业链,坚持引资与引技引智相结合。

8.1)意义:人工智能和传统产业结合发展有利于提高传统产业的劳动生产率,降低人工成本;有利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催生新产业、新业态的发展;有利于深化供给侧结构改革,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为实体经济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有利于改变居民的消费方式,提升居民的消费水平。

2)如何做?①重视教育,完善人工智能教育体系,实施人才培养战略。②完善收入分配政策,提高高素质人才的薪资报酬。③重视人工智能领域的产学研深度结合,面向市场,培育高水平人工智能创新人才和团队。④加大高端人工智能人才引进力度,弥补我国人才劣势。

9.1)“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许多传统职业正逐渐被替代,未来就业渠道将越来越少,就业面越来越窄,就业越来越困难。”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对此观点加以评价。

2)(1)①人工智能能代替人类从事的相关劳动,降低了企业用工成本,对传统职业和部分劳动者的就业构成挑战。②人工智能的发展将改变就业结构,促进就业形式的多样化,催生出新的职业、就业岗位和工作方式,将倒逼劳动者增强竞争意识,提高劳动素质和职业技能。

2)①创新是社会进步发展的动力,创新推动生产力的发展,促进生产关系的变革,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②人工智能的推广应用,推动了相关行业的发展,更新了生产技术,促进了劳动者技术水平的提高,拓宽了劳动对象;将促进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的调整,推动文化进步,完善人们的知识结构和思维方式,给教育和人类思维能力带来机遇和挑战。

9.1)全国人大及常委会要适应经济社会的变化,依照法定程序做好立法工作,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保障机器换人过程中解决法律缺失的问题。

2)政府要依法履行社会建设职能,以妥善处理好失业职工的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问题,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要履行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在规划“机器代人”的同时,以各种就业优先政策,帮助失业职工转岗再就业。要履行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通过职业教育、岗位培训等方式提高失业职工的素质和技能,为职工重新择业或自主创业创造条件。应该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对人民负责的原则,切实维护好人民群众的利益。

10.1)借助人工智能,加强政务信息资源整合和公共需求精准预测,为政府科学、民主、依法决策提供依据,进一步提高了政府决策能力和水平。

2)人工智能能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智慧乡村建设,帮助政府为人民群众及时提供必要的管理与服务,提升政府的管理和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3)借助人工智能提供的民意反馈,政府能有效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加强对各职能部门履职的监督,不断改进和完善政府的履职行为。

11.1)文化对经济有反作用,先进文化对经济发展起促进作用,落后的、腐朽的文化起阻碍作用。

2)人工智能作为一种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必将在社会经济发展中起促进作用。

3)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人工智能的发展不仅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也提升了人们的素质,从而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与进步。

12.1)影响:创新是社会进步发展的动力,创新推动生产力的发展,促进生产关系的变革,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人工智能的推广应用,推动了相关行业的发展,更新了生产技术,促进了劳动者技术水平的提高,拓宽了劳动对象;促进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的调整,推动文化进步,完善人们的知识结构和思维方式,给教育和人类思维能力带来机遇和挑战。

2)措施:大众传媒依托现代信息技术,能够最大程度的超越时空的局限,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使人工智能得以普及和传播。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发展教育,传递人工智能知识和技术。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促进文化创新,提高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

13.1)矛盾双方是对立统一的关系。看问题要坚持两点论,对人工智能的发展存在的利与弊作全面客观的分析。

2)矛盾有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之分,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着事物的性质。看问题要分清主流和支流,人工智能推动社会发展的同时也存在负面问题,但这是新事物在发展的初期出现的问题,不能因噎废食。

14.1)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是辩证统一的。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支配地位,起着主导作用(或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我们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要抓住主流。

2)该观点看到了“机器换人”消极的一面,即事物矛盾的次要方面,但忽视了其积极的一面,即事物矛盾的主要方面。对于“机器换人”,我们要看到它会对就业造成一定的冲击,更要看到它是大势所趋,积极影响才是主流,必须积极应对。

15.1)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否定的理解。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

2)劳动者要密切关注人工智能带来的新变化,突破传统工作方式,破除落后的就业观念,调整职业规划,推动就业转型升级。

3)注意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敢于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积极利用发展人工智能契机提升就业能力,铸就智慧型人才。

16.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支配地位,起着主导作用。事物的性质主要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矛盾的主次方面相互依赖、相互排斥,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要坚持两点论重点论相统一的方法。(4分)

     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带来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是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该观点坚持了两点论,具有合理性。(3分)人工智能的积极影响是主要方面,该没有看到人工智能的光明前景,要对其加以限制,没有抓住主流,是错误的。(3分)

    对于人工智能既要采取措施大力支持其发展,又要通过法律制度加以规范,促使其健康发展。(2分)

  

六、中国新能源产能问题

【时政背景】

中国新能源“产能过剩”属无稽之谈(重点

   “产能过剩”的论调不仅无助于解决全球能源和环境问题,反而会阻碍国际合作进程,不仅不能让自身获利,反而会破坏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最终严重损害各国的共同利益和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拖累全球经济绿色转型步伐。

“不论是从比较优势还是全球市场需求角度看,都不存在所谓‘中国产能过剩问题’。”习近平主席访法期间,谈到所谓“中国产能过剩问题”时表示,中国新能源产业在开发竞争中练就了真本事,代表的是先进产业。

近期以来,一些美西方政客,反复炒作所谓中国新能源“产能过剩论”,大肆渲染“中国威胁论”,妄图借助其舆论打压中国新能源产业,面对这样的混淆视听,我们必须严词驳斥、以正视听。美西方政客之所以猛烈抨击中国新能源“产能过剩”,其本质是将其用作遏制中国先进技术突破、打压中国经济的政治工具,其一边鼓吹中国新能源“产能过剩论”,一边加大对本国新能源产业的保护力度,提高市场进入门槛,这是一种典型的反全球化和贸易保护主义行为,是冷战思维的延续。中国新能源“产能过剩论”的论调不仅无助于解决全球能源和环境问题,反而会阻碍国际合作进程,不仅不能让自身获利,反而会破坏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最终严重损害各国的共同利益和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拖累全球经济绿色转型步伐。

首先,要澄清概念,了解中国新能源市场的真实情况。

中国新能源产业的蓬勃发展是市场规律和经济全球化的产物,是由国内外需求和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共同推动的,也是由中国长期以来的战略坚守、资源投入、政策支持和锲而不舍的科研攻关、开放有活力的自由市场推动的。从国内需求来看,经济发展、人口增加、对煤炭等化石燃料需求的替换,需要持续不断的扩大新能源产能。高温干旱等极端气候的频繁发生也迫切要求更稳定的“风光”等清洁能源替代水电的短缺。从全球来看,关于2030年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增至3倍已达成共识。因此无论是中国还是全球,面临的关键问题不是新能源产能过剩,而是严重短缺。

产能问题必须放在动态的市场和政策环境中去理解,需辨别供需波动和“产能过剩”。供需波动是市场经济中常见的现象,受储能技术限制、电网建设不平衡、季节因素、经济周期、政策变化、自然灾害等因素的影响以及出于能源供应稳定性和安全性的考量,各国都可能出现新能源供需波动影响新能源的消纳和利用,导致某些时期出现供过于求或供不应求的情况。中国正加速向清洁能源转型,新能源产能的增加是这一过程中的必要步骤。同时中国新能源技术路线处于不断演进中,新旧产能更迭特征将长期存在,在国内外旺盛需求的驱动下,市场会通过价格调整和企业调整恢复供需的动态平衡,中国根本不存在新能源产能过剩。

其次,要认清事实,即中国新能源产业的价值贡献。

成本压降惠及全球绿色低碳转型与民众福利。中国在新能源领域具有技术、成本优势和长期稳定的政策环境,以更低成本制造了更优质产品,扩大了新能源产品在全球的应用。如得益于中国企业的创新引领与国际合作,新能源汽车的续航能力和安全性大幅提升,而且比燃油汽车更具价格竞争力。另外中国出口的新能源汽车价格还要高于国内市场,并不存在顷销行为。中国新能源产业的发展丰富了全球供给,缓解了全球通胀压力,为全球绿色转型作出了巨大贡献,也给民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福利改善。

国际合作孕育无限可能。中国在新能源领域的优势是经过多年市场竞争、优化获得的,依托于中国全产业链无缝衔接的制造能力,吸引了大量欧美企业在华设厂。同时在一些经济体,政策框架和市场设计不明确、电网等基础设施薄弱、利率等资本成本高等因素制约了新能源的发展,私人投资意愿低,这就需要国际社会做更多的工作。中国新能源企业通过建立海外工厂、研发中心和销售网络,积极推动国际合作,以开放的心态与世界各国分享新能源技术和经验,对全球可再生能源增长和全球绿色转型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三,要合作共赢,不要对抗思维。

正是由于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使之成为大国博弈的重要领域。政府出台政策措施加速本国新能源的开发已经是国际社会的一致倡议和共同实践,当前全球已有130多个国家推出发展新能源的政策,美国在《通胀削减法案》《两党基础设施法案》中也提出财政激励等多种措施加速新能源发展。

在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今天,各国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新能源产业作为全球性产业,其发展需要各国共同努力和合作。我们必须清晰地意识到,中国新能源产业不是产能过剩,而是产能不足;中国新能源的发展,不仅推动了自身能源转型,而且还惠及全世界;中国在新能源产业合作上,始终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秉持开放、共赢的态度,愿与世界各方一道,共同应对全球能源转型和环境挑战,以实际行动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也是中国与美西方最本质的不同:大国之间不总是零和博弈和对抗,是可以合作共赢的!

 

人民日报钟声:所谓中国新能源“产能过剩”纯属伪命题

无论是从市场经济原则和价值规律来看,还是结合全球分工和国际市场情况来分析,所谓中国新能源“产能过剩”都是伪命题。

将中国出口产品等同于产能过剩,不符合经济常识和客观事实。在全球化背景下,产能多少是由供需关系决定的。按照市场规律,供需平衡是相对的,不平衡往往是常态,在任何实行市场经济体制的经济体都可能发生。解决这些问题主要还要依靠市场按照价值规律进行调节。作为一个融入全球化的开放市场,中国新能源企业的视野和资源配置不仅要考虑国内,还要考虑国际。如果各国生产仅满足国内需求,就不会有跨境贸易。近年来,中国电动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等出口增多,这是国际分工和市场需求的结果。把产能问题与国际贸易挂钩,认为出口商品多了就是产能过剩了,这完全站不住脚。

事实上,全球范围内的绿色产能不是过剩,而是严重不足。以新能源汽车为例,根据国际能源署测算,2030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需求量将达4500万辆,是2022年的4.5倍;全球光伏新增装机需求将达到820吉瓦,是2022年的约4倍。特别是在超过130个国家和地区提出碳中和目标的背景下,全球对绿色产能的需求远远大于产出。从全球需求侧的巨大潜力来看,中国的绿色产能供不应求,所谓“冲击世界市场”更是毫无根据。彭博社网站刊文认为,全球能源转型之所以有希望,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中国提供了廉价、清洁的产品。

当今时代,供给和需求都具有全球性,不同国家的产能高低是各自比较优势决定的,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学原理。中国新能源产品之所以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主要是因为相关产业布局较早,通过长期研发投入形成了领先的技术优势,同时依托国内强大的产业配套能力、超大规模市场、丰富的人力资源等,形成了综合性的竞争优势。中国新能源汽车等产品在海外售价普遍高于国内售价的情况下,依然在许多国家热销,可见中国相关产能竞争优势是由全球市场需求和中国企业效率等因素共同决定的,是市场规律发挥作用的结果。

一些人给中国新能源产业扣上“产能过剩”的帽子,是其骨子里的保护主义在作祟。他们炒作所谓中国新能源“产能过剩”,是为其通过人为设置贸易壁垒限制中国出口寻找借口。真正过剩的不是中国的新能源产能,而是这些人滥用保护主义、打压他国正当发展的图谋。一些人口口声声反对“不公平贸易和非市场行为”,但实际上正是他们在将经贸问题政治化,以非市场行为干扰自由贸易。他们散布所谓中国新能源“产能过剩”虚假叙事,包藏的是遏制打压中国产业发展的祸心,旨在为本国谋求更有利竞争地位和市场优势。保护主义言行不会让自己变得更好,只会破坏产供链稳定畅通,拖累全球经济绿色转型和新兴产业发展。瑞士《新苏黎世报》网站刊文指出,对中国“产能过剩”的抱怨虚伪且短视,与其抱怨不如直面竞争,推动平等市场准入,从质优价廉的产品中获益。

任何将经贸问题泛政治化、泛安全化的言行,都是违背经济规律的,既不利于本国产业发展,也不利于世界经济复苏。别有用心地炒作“产能过剩”,企图在绊倒别人的同时让自己跑得更快,既不道德也不现实。中方希望同各方一道,坚持公平竞争、开放合作的市场经济基本准则,为全球绿色低碳转型作出应有贡献。

 

【跟踪训练】

1.需求交叉弹性,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需求量的变动对于它的相关商品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需求交叉弹性=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替代品或互补品价格变动的百分比)。如 果两种商品替代关系极为密切,或者两种商品具有高度的互补性,则需求交叉弹性就大。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下列两种商品需求交叉弹性大的是:

① 鱼饲料和鱼      ②新能源汽车与充电桩     ③豆浆和油条      ④高铁与飞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2023年,我国社会物流同比增长5.2%2024年前两个月,我国社会物流同比增长5.9%, 其中,半导体、集成电路等智能化领域增长超过20%,新能源汽车等绿色低碳领域增长超过25%,无人机等低空经济领域增长超过18%。这表明我国:

①物流成本不断降低  ②发展新动能在增强  ③工业规模逐步扩大  ④经济持续回升向好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新质生产力是习近平经济思想新的重大理论成果。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指出,“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 发展新质生产力要:

①具备批判精神,认清产业发展的现状         ②摒弃落后思想,把握产业发展的趋势

③积极肯定新产业,敢于否定原有产业         ④坚持真理第一性,促进产业结构优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统筹好新能源发展和国家能源安全,坚持规划先行、加强顶层设计、搞好统筹兼顾,注意处理好新能源与传统能源、全局与局部、政府与市场、能源开发和节约利用等关系,推动新能源高质量发展。这说明:

①源自于社会实践的规划推动新能源高质量发展  ②矛盾的斗争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同一性

③事物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推动了事物的发展  ④要坚持系统优化,用综合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

   2025,新能源汽车给中国制造增添了新亮色。全年产销分别完成958.7万辆和949.5万辆,分别同比增长35.8%37.9%。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率先确立了发展新能源汽车国家战略,接续制定面向2020年和2035年产业发展规划。此后,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包括购车补贴、免费牌照等,鼓励消费者购买电动汽车。与此同时,政府还加大了对新能源汽车研发和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通过资金投入和技术创新等方式,推动电动汽车技术的进步和产业的壮大。

有人认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依赖我国的宏观调控。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对此加以评析。

 

6.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遵守世贸组织《补贴和反补贴措施协定》的各项义务,全面取消了协定下的禁止性补贴。

2022年美国以“应对气候变化”“低碳环保”为名出台通胀削减法,2023年公布了实施细则,以使用美国等特定地区产品作为补贴前提,针对新能源汽车等制定补贴政策,将中国等世贸组织成员产品排除在外。2024年3月26,中国就美国通胀削减法及其实施细则中的新能源汽车补贴等措施在世贸组织提起诉讼。

美国就中国提起诉讼一事批评中国,认为中国追求的目标是让中国制造商在中国乃至全球市场都占据主导地位。中方社评指出:这是维护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正当之举。

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知识,分析说明我国为什么就美国的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向世贸组织提起诉讼。(9分)

 

参考答案:

1.C 2.D  3.A  4.C

5.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国家的宏观调控。(1)我国通过制定产业政策,引导经济活动;出台一系列财政扶持政策,有利于刺激新能源车的消费,推动新能源车技术研发,从而促进新能源产业发展。(4)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还需要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1)企业要充分发挥市场有效调节作用,要面向市场,生产适销对路的商品:(2)加大技术研发,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2)提高售后服务,提升品牌影响力。(2)总之,新能源产业的发展需要将市场调节与宏观调控相结合,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相结合,激发市场主体活动。(2)

6.①作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各国在制定和实施补贴政策时,应遵守世贸组织《补贴和反补贴措施协定》。(2分)②美国的补贴政策,实质上是一种禁止性补贴,扭曲了公平竞争,违反了世贸组织的非歧视性原则(国民待遇、最惠国待遇等规则),破坏了新能源汽车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稳定,不利于贸易和投资的自由化,违背了经济全球化。(4分)③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国利用世贸组织赋予的权利,运用世贸组织规则,在世贸组织框架内解决分歧,既是维护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正当之举,也有利于维护多边贸易体制,为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3分)

 

生产决定消费对象(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质量和水平;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①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②消费是生产的目的。③消费是生产的动力。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④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并提高劳动力的质量,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双击自动滚屏  

高三政治教学网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进入管理 |

联系地址:四川省华蓥中学(省示范高中)   联系电话:13458913985   联系人:微信号13458913985再拉入高中政治微信群 QQ群 40420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