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考动态 >> 2024年高考政治十大热点预测及其命题角度
    
  双击自动滚屏  
2024年高考政治十大热点预测及其命题角度

发表日期:2024年5月31日  本页面已被访问 68042 次

2024年高考还剩一周时间了,绝大多数学校的高三年级已经停课了,让考生自己看书复习、消化。考生在这七天里需要做的事情是很多的:一是回归教材清晰学科知识体系尤其是主干知识、常考知识;二是整理平时月考、诊断考试、模拟考试题从中明晰如何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与方法,使自己组织的答案更具有针对性、创新性;三是调整心态保持良好情绪;四是调整作息时间,合理安排复习与休息,保证好睡眠时间与质量;五是注意饮食卫生,以最好的身体和旺盛的精力去迎接高考。

为搞好2024年高考政治备考的最后工作,全国劳模、全国模范教师、特级教师、正高级教胡博老师帮大家进行了总结,以便让考生这七天复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高考政治务必体现党和国家意志,落实“一核四层四翼”要求,体现政治学科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从而强化高考的育人功能和积极的导向作用。试题会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新质生产力、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经济思想、习近平外交思想、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区域协调发展、中国式现代化、人类命运共同体”谋篇布局,通过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怎么办设问角度,注重对考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考查。无论是选择题还是主观题,基本上是以热点(当年热点或长效热点)材料设置真实情境考查考生运用科学理论知识,认识、分析、解决社会重大关切。因而很有必要进一步理清、归纳已学习过的内容。

基于平时的复习教学,本文认为2024年高考政治可能会涉及到十大热点问题,分别从热点概述、命题选材、设问角度、答题要点等方面呈现给考生,并学会审题、破题和组织答案的方法。本文适用于全国不同类型高考政治(老高考文综政治和新高考选考政治)的考生备考使用。

 

一、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  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

【热点概述】

新质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重要创新。

新质生产力,起点是,关键在,落脚于生产力”——21世纪生产力。新质生产力代表先进生产力的演进方向,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具有强大发展动能,能够引领创造新的社会生产时代。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它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理解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的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一是新劳动者。不同于传统以简单重复劳动为主的普通技术工人,参与新质生产力的劳动者是能够充分利用现代技术、适应现代高端先进设备、具有知识快速迭代能力的新型人才。

三是新劳动工具,如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设备、自动化制造设备等。

三是新劳动对象。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不仅包括物质形态的高端智能设备,还包括数据等新型生产要素和新劳动对象。

四是新型基础设施。要适应科技创新范式变革、模式重构的新需求,统筹布局大科学装置,围绕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优化升级传统基础设施,完善新型基础设施。

新质生产力的主要特征

新质生产力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推动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不断涌现。智能工厂、生产性服务业、新型消费等领域的快速发展,不仅改变了传统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更催生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也注重实现供给与需求的动态平衡,通过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发挥新质生产力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作用新质生产力与高质量发展的关系<重点焦点>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当前,推动高质量发展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旋律,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就是要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推动力、支撑力。用新的生产力理论指导新的发展实践,推动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

(①在关键技术领域实现突破: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提高自主创新能力。②发展战略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③全面深化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的融合: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④培养创新型复合型的人才队伍: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⑤全面深化改革创新提供制度保障: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制度保障。)

发展新质生产力与传统产业的关系

传统产业与新质生产力不是对立关系,关键是要用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促进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统筹推进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

发展新质生产力重要性

新质生产力作为先进生产力的具体体现形式,是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中国创新和实践,是科技创新交叉融合突破所产生的根本性成果。新质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创新和发展,凝聚了党领导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深邃理论洞见和丰富实践经验。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路径的必然选择,能够支撑高质量发展,更好满足人民对高品质生活的需要。

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具体措施

1)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弘扬科学家精神和企业家精神,营造鼓励大胆创新的良好氛围。

2)加快完善新型举国体制,发挥好政府的战略导向作用,让企业真正成为创新主体,让人才、资金等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聚集。

3)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激励企业加快数智化转型,实现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的深度融合。

4)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持续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真正发挥超大规模市场的应用场景丰富和创新收益放大的独特优势。

5)健全要素参与收入分配机制,激发劳动、知识、技术、管理、数据和资本等生产要素活力,更好体现知识、技术、人力资本导向。

6)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不断改善营商环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与全球企业和人才共享中国的发展红利。

【命题选材】

1:材料一 2023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指出,“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新质生产力有别于传统生产力,涉及领域新、技术含量高,依靠创新驱动是关键。它是科技创新发挥主导作用的生产力,高效能、高质量,区别于依靠大量资源投入、高度消耗资源能源的生产力发展方式,是摆脱了传统增长路径、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的生产力,是数字时代更具融合性、更体现新内涵的生产力。

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以全球视野来积极谋划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和我国的长远发展,提出了新质生产力这一全新的概念,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要在全球激烈竞争中占领制高点,必须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形成新质生产力。人才是市场竞争的制胜之道。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的最大制约因素是人才,特别是需要千百万个“四懂”(懂科技、懂资本、懂市场、懂金融)战略企业家,也就是复合型的战略企业家。

材料二 形成新质生产力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一个相当长的过程。面对纷繁复杂的困难挑战,必须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坚定信心、迎难而上、攻坚克难,同时也不要一味地追求奇迹,要保持韧性、耐心和定力,尊重规律,如此才能更好地去创造方法、谋划思路。   

材料三 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核心支撑。当前,我国正努力发展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海洋装备等产业,形成新质生产力的战略性布局;前瞻性谋划量子产业、类脑智能、元宇宙、工业母机、未来网络、深海空天开发等前沿科技和产业新赛道,构建面向未来的现代产业体系,为新质生产力发展领航。

   【设问角度】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与社会》知识,谈谈如何以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10)

(2)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与社会》知识,谈谈发展新质生产力对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积极意义。(10)

(3)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相关知识,说明该如何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12)

(4)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需要推动体制机制改革。结合材料一,运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知识加以说明。(10)

(5) 结合材料一,运用“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知识,分析我国应如何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10)

(6)结合材料一,运用“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知识,分析我国如何在未来产业发展中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12)

(7)结合材料一,运用实践和认识辩证关系原理,分析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新质生产力这一概念的原因。(10)

(8) 结合材料一,运用唯物辩证法总特征的知识,分析我国应如何发展“新质生产力”。(12)

(9)创新思维是复合型战略企业家的重要特征,有人据此认为:联想是创新思维的基础,只要善于联想就能成为复合型战略企业家。运用《逻辑与思维》的知识对此加以评析。(10)

(10)结合材料二,运用发展的途径的知识展望我国新质生产力的未来发展。(10)

(11) 结合材料并运用经济知识,分析培育新质生产力如何助力现代化产业体系高质量发展。(12)

【答题要点】

(1)①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经济发展新格局。(3)②坚持创新发展,推动科技发展市场化和产业化进程,密切联系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推动产业优化升级。(3)③坚持绿色发展,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坚持可持续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增强发展新动能。(3)

(2)①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有利于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推进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3)②发展新质生产力,坚持创新发展,有利于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从而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3)③发展新质生产力,有利于坚持绿色发展,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坚持可持续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增强发展新动能。(4)

(3)①提高劳动者素质,统筹教育,培育形成适应新质生产力的劳动力队伍。(3)②加强基础学科研究,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新兴产业发展壮大,对未来产业进行前瞻性布局。(3)③基础设施是劳动资料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公共服务设施建设。(3)④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推动科技政策、产业政策转型,促进资本、数据等关键生产要素更充分地流动,激发市场微观主体创新,创业的活力和动力。(3)

(4)①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要求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与之相适应。生产力发展了,生产关系要相应调整。(5)②新质生产力的提出,顺应了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持续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大势。搭建平台,营造创新环境,让科技成果更好转化;深化科技体制、薪酬制度改革,激活发展潜能,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5)

(5)①物质决定意识,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应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正确看待自身的优势与不足,抓住机遇,推动高质量发展。(5)②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在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过程中,要尊重经济运行规律,迎难而上,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各方面的探索实践,形成引领产业发展的强大动能。(5)

(6)①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能动创造性。在未来的产业发展中,我国应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4)②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意识对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具有指导作用。在未来的产业发展中,我国应高瞻远瞩,积极谋划,加快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升级。(4)③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条件,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我国应尊重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积极培养复合型的战略人才,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4)

(7)①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新质生产力” 这一概念在科技创新、引领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发展基础上提出,是一个不断完善、加快形成过程。(5)②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能够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基于实践提出和阐释的“新质生产力”,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5)

(8)①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2)②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要求我们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从事物固有联系中把握事物。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推动科技创新,依托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3)③联系具有多样性,要求我们善于把握事物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和条件为转移。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既要深挖内部潜力,又要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蓬勃兴起的发展机遇,主动求变。(3)④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这要求我们既要重视量的积累,又要抓住时机促成飞跃。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要及早布局,持续推进,要抓住新机遇,不断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开辟发展新领域,打造发展新优势,站在新起点实现新跨越。(4)

(9)善于联想有助于提升创新思维的能力和水平,帮助我们成为复合型战略企业家。但是,善于联想只是成为复合型战略企业家的一个必要条件,不是其充分条件。(5)要成为具有创新思维的复合型战略企业家,还要立足实践,树立科学思维观念,在遵循逻辑思维规则、掌握辩证思维方法的基础上,多路探索、敢于超前,不断提高创新思维能力。(5)

 (10)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道路是曲折的、迂回的。我们要对未来充满信心,热情支持和细心保护新事物,促使其成长、壮大,还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勇敢地面对挫折与考验。(5)形成新质生产力不可能一蹴而就,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面临着困难挑战,我们要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尊重规律,谋划思路。(3)

(11)掌握关键核心技术,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3分)重塑和重构生产要素,培育产业发展新动能,激发产业活力。(3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转型升级。(3分)布局未来产业,形成未来产业集群,拓展产业发展新空间。(3分)

【命题选材】

2材料一 新质生产力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紧密相连,战略性新兴产业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是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的产业。而我国传统产业链条齐全,其中劳动和资源密集型产业较多,在劳动力成本上升、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等背景下,传统产业亟需转型升级。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传统产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协调发展,共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材料二 在产业升级的过程中,必须处理好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之间的关系。与传统产业相比,新兴产业因其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成长性、产业辐射面广等特点,使其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竞争的关键点和现代化产业体系的主体力量。但是,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并不是绝对隔离绝缘的。传统产业不等同于落后产业,强调培育和壮大新兴产业也不是简单化地抛弃传统产业。这意味着加速形成新质生产力,培育新兴产业,高度依赖传统产业作为基础。传统优势产业规模大、占比高,依托传统优势产业培育新兴未来产业,形成的新质生产力更具根植性。这意味着,以产业升级为导向,实现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协同发展是当前我国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必由之路。

材料三 过去,服装、家具、家电等“老三样”大量出口、走俏海外。如今,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等外贸“新三样”扬帆出海、叫响全球。据海关统计,今年前三季度,电动载人汽车、锂离子蓄电池、太阳能电池等产品合计出口同比增长41.7%,表现十分亮眼。

时代在变,我国产业升级的脚步始终如一。

从“老三样”加快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不断焕发新生机,到“新三样”凭借新技术、新产品脱颖而出,收获竞争新优势。

“新三样”与“老三样”,浓缩着时代变迁,刻录着发展足迹。

在新产业发展的起始阶段,企业往往需要投入设备等重资产。有了规模经济,企业就能更好地摊薄成本,尤其是前期投入较大的固定成本和创新成本,从而形成竞争优势。

上海,提供芯片、软件;江苏常州,提供动力电池;浙江宁波,提供车身一体化压铸机……在长三角地区,新能源汽车上下游企业比邻而居。一家整车厂,可在4小时车程内配齐所有零部件。

40多年来,雅戈尔从2万元起家到市值超过300亿元,离不开广阔的市场机遇,也离不开“阳光雨露”的持续滋养。

人口数量红利趋于下降,但人力资本质量的红利正在显现,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上升到14年,接受高等教育人口达2.4亿,研发人才数量全球第一,技能人才总量超过2亿人。

【设问角度】

(1)有观点认为,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过程中,应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淘汰传统产业。结合材料一,运用矛盾的相关知识对此加以评析(10)

(2)请运用一个哲学原理,结合经济与社会知识,围绕材料二“如何处理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的关系”主题,写一篇短评(10)

要求:①观点明确,紧扣主题;②论述合乎逻辑,条理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字数250字左右。

(3)相对于传统生产力,新质生产力是一种新型生产力。结合材料二,运用逻辑与思维中“坚持辩证的否定观”的知识对此加以说明。(或用哲学辩证否定观知识加以说明)(10)

(4)有观点认为,科技创新助推“老三样”焕发生机,“新三样”收获优势。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逻辑与思维知识,对该观点进行评析(10)

【答题要点】

(1)①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材料中的观点把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对立起来,没有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5)②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既相互依赖,又相互排斥,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要求我们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想问题、办事情既要全面,又要善于分清主流和支流。面对传统产业存在的弊端和问题,我们应加快转型升级,实现传统产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协调发展。(5)

(2)矛盾具有特殊性,要求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3)一方面,有些传统优势产业长久以来对我国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改善等领域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不能简单化的加以抛弃;(4)另一方面,传统产业不等于落后产业。对于技术落后、产能过剩产业、高能耗高污染产业要坚决淘汰;对于涉及民生领域的传统产业、绿色低碳产业、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要发挥科技创新的作用,推动其转型升级,为传统产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撑,促使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协调发展、相互促进。(4)或者矛盾即对立统一,要坚持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新兴产业具有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业辐射面广的特点,发展前景广阔;传统产业往往集中在产能过剩行业、劳动密集型产业,甚至高污染高能耗产业,面临着被淘汰的风险。但是,传统产业不是一无是处的,发展新兴产业需要依赖传统优势产业作为基础;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也依赖新兴产业为其提供技术支撑。因此,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之间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实现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协同发展是我们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必由之路。或者联系具有普遍性,要坚持联系的观点。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是相互联系的。一方面,传统产业是培育新动能的重要来源。很多战略性新兴产业,大都来自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培育新兴产业,依赖传统产业作为基础。另一方面,传统产业需要通过新兴产业的带动辐射作用,为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提供技术支撑。当下的传统,曾是过往的新兴;而今日之新兴,也终将成为未来的传统。两者是在不同阶段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支持作用的产业,彼此应该是长期共存、相互补充而非相互取代的关系。)

(3)①辩证的否定具有肯定与否定的双重性,作为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否定是对旧事物整体、旧矛盾统一体的否定,否定中所包含的肯定是对旧事物、旧矛盾统一体中合理因素的肯定与保留。(5)②有别于传统生产力以劳动、资本、土地等生产要素为内驱动力,新质生产力主要以科技创新为内驱动力;新质生产力既摒弃了传统生产力中不合理的因素,又保留了传统生产力中积极合理的因素。(5)

(4) 辩证的否定具有肯定和否定的双重性。创新思维思路新、方法新、结果性。“老三样”通过科技创新,实现升级换代,加快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不断焕发新生机,“新三样”通过科技创新实现推陈出新,凭借新技术、新产品脱颖而出,收获竞争新优势。(4分)同时,“老三样”“新三样”发展离不开以下因素:我国超大规模市场和海量需求能创造巨大发展空间;(2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优势形成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的共同助力;(2分)产业体系配套完整的供给优势能提供发展壮大的坚实支撑;(1分)高质量的人才优势很好满足了劳动者技能的要求。(1分)

【命题选材】

3材料一 2023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产业加速崛起是打造新质生产力的成功案例。2008年,我国首次推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据统计,各部门先后推出70余项支持措施;建立健全联合研发攻关机制,聚焦核心工艺、专用材料、关键零部件等短板弱项,从不同技术路径积极探索,提高了关键技术供给能力;打造产业链关键环节的生态主导型企业,形成电池、电机、电控等核心部件到整车制造和销售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体系。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持续快速增长,产销量均突破900万辆,新能源汽车出口120.3万辆,同比增长77.6%,成为推动全球汽车产业转型的重要力量。

材料二 锂电产业是全球高新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以及绿色发展的重要载体。近年来,位于成渝发展主轴黄金节点的某市,集聚资源要素,推进锂电及新材料产业加快发展,被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授予“锂业之都”称号。

为加快建设“世界锂都”,让锂电及新材料产业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先导产业和未来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该市结合各县(市、区)、市直园区产业基础、承载能力、发展潜力,统筹考虑全市产业结构和布局,形成“三园一区”锂电产业链协同配套发展格局;该市政府出台了《市“十四五”锂电产业发展规划》,从投资促进、产业协作、要素保障等方面促进生产要素向优势企业集中,特别要把优势资源优先配置给规模化经营的企业,全力打造生产经营规模在全国乃至全球行业中领先的企业;引进建成锂电科技学院(全国唯一锂电专门学院),坚持多形式、多渠道、全方位引进和培养锂电及新材料产业发展急需人才和创新团队,同时,携手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四川大学、重庆大学等知名高校建设科技转化创新园和联合实验室,促进全产业链创新资源共享。

为加快完善“锂资源开发—锂电材料—锂电池—终端应用—综合回收利用”全生命周期产业链条,该市瞄准产业链关键环节、缺失环节,推进项目招引“精准卡位”,目前已引进培育规模以上企业36户,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省级“专精特新”“贡嘎培优①”等优质企业14户,成为全国发展锂电全产业链的重要地区。(注:20223月,四川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四川省制造业企业“贡嘎培优”行动计划》,通过加大引导和支持力度,努力打造一批资源消耗少、环境影响小、科技含量高、产出效益好、发展可持续的制造业优质企业。)

材料三 盾构机被誉为“工程机械之王”,其研制涵盖机械、力学、液压等数十个领域,精密零部件总数超3万个。很长一段时间,我国盾构机高度依赖国外进口,严重影响了我国基建的效率和发 展。21世纪初,我国将土压平衡盾构关键技术研制列入“863计划”。2008年,中国首台具有 自主产权的复合式盾构机诞生;2014年,矩形盾构机成为首个国产异形掘进机走向海外的案例;2023年,我们自主掌握了主轴承从材料、设计到制造的全过程关键核心技术,实现了盾构机100%国产化。目前,我国盾构机上下游企业已有上千家,国产盾构机在施工中表现出了较 高的性价比和可靠性,占据全球70%的市场份额,正成为继“中国高铁”之后中国高端智能制造装备“走出去”的又一张“金名片”。

材料四 作为新质生产力的代表,低空经济已经成为培育发展新动能的重要方向。“低空经济”是以无人机产业为主导,涉及研发制造、飞行培训、行业应用、侦测反制等众多行业,是辐射带动效应强、产业链较长的综合经济形态。

千亩棉田上,农业无人机“漫步”空中,通过植保、巡视等方式精准作业;外卖派送借助无人机实现十五分钟内送达……作为新质生产力的代表,这一新兴经济业态正在更好地服务着我们的生产生活,也正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当前,全球不少国家都在推动发展低空产业,努力抓住新的发展机遇。中国十分重视发展低空经济,在一些领域已形成领先优势。预计到2025年,低空经济对中国国民经济的综合贡献值将高达5万亿元。

材料五 消费一头连着宏观经济,一头连着千家万户,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2023 年底,中国民用汽车保有量达到 3.36 亿辆,冰箱、洗衣机、空调等主要品类家电保有量超过 30 亿台,相当一部分产品使用年限较长,能耗排放较高,且存在安全隐患。以绿色、智能等新产品替换传统高能耗、高污染等旧产品,利于消费高质量发展。

耐用消费品的更新和升级并不是简单的同类产品置换,而是有着更高端、更智能、更环保、更个性化的需求趋势,这对相关产业来说是一个重要契机。突出标准引领,更好发挥能耗、排放、技术等标准的牵引作用,瞄准消费者置换需求,以优质供给激活存量市场,形成更新换代规模效应,既能惠及消费者,也将推动供需两端实现良性互动。

3月,国务院印发《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提出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开展汽车、家电产品、家装消费品等以旧换新。这些产品存量市场综合体量大,以旧换新能释放消费潜能,创造万亿规模的市场空间。

材料六 2003年,中国人首次在太空留下足迹;如今,中国拥有了完全独立自主的空间站。20多年来,中国航天人锲而不舍地持续追求,载人飞行实现了从一人一天、多人多天到两人中期驻留再到多人长期驻留,完成了“三步走”战略任务,在浩瀚宇宙书写了用航天梦托举中国梦的壮丽篇章。中国航天事业的奋斗历程,就是一段自力更生、攻坚克难的成长史。逐梦之路绝非一马平川,面临着很多“卡脖子”的技术难题,但航天人始终洋溢着革故鼎新、一往无前的勇气,基于创造、善于创新的锐气,在对前一次技术成果的总结、调整和跨越中,不断推进航天科技创新,实现了多项核心技术“零”的突破。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在此过程中,铸就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政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

材料七 2024 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央企业高质量发展报告(2023)》显示,近三年来,央企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年均投资增速超过20%,持续保持高位水平;央企积极打造技术攻关高地,充分发挥企业创新主体和行业领军企业作用,在电网、通信、能源等领域有效解决了多项关键核心技术的“卡脖子”问题;国有企业打造现代产业链链长,强化基础设施建设,保障能源资源供给,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伴随着5G、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制造业的应用,企业应多措并举,与高校一起深化产教融合,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和员工市场化联合培养机制。

也应该看到,人工智能技术给社会治理、伦理道德带来了风险和挑战。以生成人物影像为例,人工智能技术在收集、生成数据时,可能侵犯个人隐私和肖像权。打破真实和虚拟的边界,让亲人再次“重逢”,也存在一些伦理上的争议。进一步说,如果相关技术被恶意使用,还可能引发制造虚假信息、诈骗等违法活动。

【设问角度】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说明新能源汽车产业加速崛起对打造新质生产力的启示。(10)

(2)有人认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依赖我国的宏观调控。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经济与社会)知识,对此加以评析。(14)

(3)请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经济与社会)知识,说明该市是如何推动锂电产业高质量发展的。(10)

(4)结合材料三和经济生活知识,说明实现盾构机完全国产化的重要意义。(10)

(5)结合材料四及所学经济生活知识,分析说明我国发展低空经济的理由。(10分)

(6)有观点认为,低空经济作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代表,离不开国家的统筹以助其起。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法律与生活知识对该观点进行评析。(10分)

(7)结合材料五,并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国家鼓励和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的经济动因。(10)

(8)结合材料六,运用唯物辩证法发展观的知识,说明我国是如何发展航天事业的。(10分)

(9)请你结合民族精神的有关知识,以“弘扬航天精神,绽放青春梦想”为主题,针对青年学生写一篇宣传稿。

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鲜明;②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③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④字数150字左右。(6分)

(10))结合材料六,运用《经济与社会》知识,分析国有企业在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上应如何大有作为。(10)

(11)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有同学认为“只要我们大力发展科技,就能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运用《逻辑与思维》的知识,分析该同学的观点并说明理由。(5)

(12) 假如你作为中央企业代表出席国资委召开的人工智能专题推进会,请拟一份发言提纲,简要阐明你的立场。(10)

(13)人工智能应用正朝着向上向善的方向发展为人类造福。结合材料,运用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方法,分析该判断的哲学依据。(10分)

 (14)文化兴则国运兴,科技强则民族强。新质生产力、“人工智能+”、数字化⋯⋯今年全国“两会”上这些与科技创新相关的话题引发了代表委员们的热议。假如你是人大代表,请用文化的相关知识,就高科技对文化发展的作用,列举两条发言提纲。(4)

【答题要点】

(1)①坚持党的领导,积极履行政府经济职能,通过科学的宏观调控提供方向引领和政策支持。(2)②坚持新发展理念,实施创新驱动战略,通过科技的革命性突破提供技术支撑。(2)③运用市场机制,发挥企业的市场主体作用,制定正确经营战略,健全创新机制,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2)④优化产业结构, 打造产业链体系,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2)⑤更好发挥数据等新型生产要素的作用,数字经济赋能新兴产业.(2)(每个要点2,言之有理可酌情赋分)

(2)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国家的宏观调控。(1)我国通过制定产业政策,引导经济活动;出台一系列财政扶持政策,有利于刺激新能源车的消费,推动新能源车技术研发,从而促进新能源产业发展。(4)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还需要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1)企业要充分发挥市场有效调节作用,要面向市场,生产适销对路的商品;(2)加大技术研发,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2)提高售后服务,提升品牌影响力。(2)总之,新能源产业的发展需要将市场调节与宏观调控相结合,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相结合,激发市场主体活动。(2)

(3)①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因地制宜,合理布局,推动锂电产业集聚集约集群发展,构建锂电产业链协同配套发展格局。(3)②科学制定锂电产业发展规划,加大对锂电产业的政策、资源等支持力度,为锂电企业规模化发展提供良好的营商环境。(3)③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化锂电产业人才支撑,搭建产学研创新合作平台,重视科技研发和转化,推动全产业链创新资源共享。(4)④坚持锂电全产业链发展,引进培育优势企业,坚持补链强链,增强锂电产业链韧性,优化锂电产业结构,培育锂电产业发展综合优势。(2)

(4)①坚持创新驱动 ,掌握关键核心技术 ,实现科技自立自强 ,维护国家经济安全。(4)②推动工程机械产业升级 ,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延长产业链和价值链 ,培育产业发展新动能。(4)③降低基础设施建设成本 ,提高基建质量和效率 ,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2)④打造高端装备制造品牌 ,推动建设制造强国 ,培育国际竞争新优势。(2)

(5)①低空经济市场潜力大,应用范围广;(2)②有利于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推动产业结构升级;(2)③培育新质生产力,增强经济发展新动能;(2)④落实创新驱动战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增强国际竞争新优势;(2)⑤培育新型消费,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2)

(6)①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的低空经济符合新发展理念,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延展产业链供应链,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3)②国家要完善相关设施和体制机制,健全产业标准和规则,加强市场监管;(3)③完善财产制度,强化专权、商标权等知识产权保护,反对不正当竞争,为低空经济发展提供法律保障。(2)④经营主体要以市场为导向,坚持自主创新、科学管理,依法诚信经营,遵守市场规则。(2)

(7)①贯彻新发展理念,实现创新发展,形成新质生产力;节能降碳、减少安全隐患,为供给端持续加快绿色转型提供驱动力,推动绿色发展(4);②扩大国内需求,促进消费、拉动投资,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更好统筹消费和投资,增强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推动国内经济发展内循环(2);③通过推动消费高质量发展,带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2);增加先进产能、提高生产效率,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2)

(8)①发展具有普遍性(或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1分)中国航天人坚持发展的观点,推动航天技术不断进步(1分)。②事物变化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辩证统一。(2分)中国航天人积极做好量的积累,为实现质变创造条件,完成了“三步走”战略任务。(1分)③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是联系和发展的环节。(1分)中国航天人革故鼎新,在对先前技术成果的辩证否定中,不断推进航天科技创新。(1分)④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辩证统一。(2分)面对“卡脖子”的技术难题,中国航天人勇敢地接受挫折与考验,使探索太空的脚步迈得更大更远。(1分)(10)

(9)答案示例:(6分)

弘扬航天精神,统放青春梦想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永恒的精神火炬。航天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是对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精神动力。新时代的青年学生,要弘扬航天精神,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从我做起,不新提升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放飞青春。

(10)①国有企业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领域投资。(3分)②充分发挥企业创新主体和行业领军企业作用,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掌握核心技术,攻克和解决关键核心技术的“卡脖子”问题。(3分)③打造现代产业链链长,推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2分)④人才是关键因素。国有企业应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提供人才支撑。(2分)

(11)推理错误。(1分)演绎推理要确保得到真实的结论,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前提真实,二是推理结构正确(1分)。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即大力发展科技创新是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必要条件。必要条件假言判断所断定的前件和后件的关系是:前件假,后件就一定假;后件真,前件就一定真。该同学的观点肯定了必要条件假言推理的前件“大力发展科技”,不必然推出后件“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故推理错误。(2分)正确的说法应该为:只有我们大力发展科技,才能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1分)

(12)家要依法保护外商投资权益,积极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吸引更多外资投资我国人工智能行业;(2)立足我国和企业自身优势和特色,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人工智能生态,培育人工智能新的竞争优势;(3)积极参与全球化进程,加强人工智能方面的国际合作,以国内大循环吸引全球资源要素,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动效应;(3)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原则,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把握人工智能发展的主动权。(2)

(13)矛盾双方是对立统一的,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支配地位,起着主导作用、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方法。(4)人工智能技术在推动生产制造、社会治理、文化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数据隐私、安全隐患及社会伦理等风险挑战。(3)但其对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积极影响是主流,要引导人工智能应用朝着向上向善的方向发展。(3)

(14)示例:新技术赋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繁荣;(2分)科技创新文化传播方式,促进中华文化的交流与传播,增强中华文化影响力。(2分)

 

二、统筹推进深层改革和高水平开放  为民族复兴强国建设注入新动力

【热点概述】

统筹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才能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激发和增强社会活力,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决定中国式现代化成败的关键一招,在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深层次改革为高水平开放提供制度保障。筹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是增强中国式现代化根本动力的需要,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统筹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进一步提高改革的精准性、针对性、有效性,进一步提高开放的广度、深度和宽度,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推进深层次改革。加快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切实落实两个毫不动摇,支持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进一步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充分激发各类经营主体的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加快完善市场经济基础制度,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以制定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标准指引为抓手,推动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社会信用等关键领域制度规则统一,建设统一开放、规范有序的全国统一大市场,推动各种生产力要素跨区域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以更好发挥财税体制对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推动作用为重点,积极谋划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落实金融体制改革部署,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金融高质量发展有力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

【命题选材】

4材料一 国家机构改革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场深刻变革。

随着形势和任务的不断变化,一些与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机构职能、体制机制等问题进一步凸显,比如一些领域党政机构重叠、职责交叉、权责脱节问题比较突出,一些政府机构职能转变还不到位、执法不规范等问题仍然存在,迫切需要通过新一轮的机构改革优化政府职责体系和组织结构,理顺党政机构职责关系,合理分工、各司其职,实现优化、协同、高效的目标,保障中央和地方各级运行顺畅、执行高效、充满活力。

2023316,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本次改革以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为统领,着重深化金融、科技、社会管理等重点领域机构改革:组建中央金融工作委员会,统一领导金融系统党的工作;组建中央科技委员会,整合中央国家实验室建设领导小组、国家科技领导小组等机构,统筹解决科技领域战略性、方向性、全局性重大问题;组建中央社会工作部,统一领导国家信访局,将国家信访局由国务院办公厅管理的国家局调整为国务院直属机构,加强、改进人民信访工作;系统考虑老龄工作,将养老工作体制由卫健委归口到民政部,以推动养老服务水平的提升。

材料二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受国际国内多重因素影响,我国金融领域的矛盾和问题日益凸显,亟需调整和完善金融监管体制,促进金融稳定健康发展。

20233月,《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发布。根据方案,在党中央机构改革方面,组建中央金融委员会、中央金融工作委员会,由中央金融委员会负责金融稳定和发展的顶层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研究审议金融领域重大政策、重大问题等。这意味着,金融监管工作从原来的国务院议事协调上升为党中央决策议事。在国务院机构改革方面,组建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调整为国务院直属机构、统筹推进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改革、深化地方金融监管体制改革…改革内容涉及金融机构的调整优化,致力于解决中央和地方、多个部门之间多重监管或监管缺失问题,建立以中央金融管理部门地方派出机构为主的地方金融监管体制,以更好地防控金融风险。

材料三 2023年,全国人大常委会认真履行宪法法律赋予的职责,推动人大工作改革取得新进展新成效。过去一年的主要工作如下: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特别是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保证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在人大工作中得到全面贯彻执行。

加强重点领域、新兴领域、涉外领域立法,健全国家治理急需、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必备、维护国家安全所急的法律制度。

加强基层立法联系点建设,发挥立法听取民意“直通车”作用。

增强监督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保证宪法法律全面有效实施。听取审议“一府两院”报告、检查法律实施情况、组织开展专题询问。

增强代表培训的系统性、针对性、专业性,举办代表学习班、少数民族代表学习班,实现新任基层全国人大代表履职基础学习全覆盖。组建全国人大代表小组,倾听和反映群众的意愿呼声。

材料四 2023年9月1,第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新修订的《行政复议法》,于2024年1月1 日起施行。此次修改《行政复议法》,适应了新发展阶段对行政领域各项工作和制度建设的新要求,修改内容亮点纷呈。

新修订的《行政复议法》在总则中明确规定“行政复议工作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凸显了行政复议工作的政治性;建立健全普通程序中的听取意见、听证等审理程序,将传统的“书面审理”转化为“开门办案”,打造行政复议便民公正的制度“名片”,使人民群众在每一个行政复议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将进一步推动行政复议工作高质量发展。

材料五 为进一步深化基层社会治理,河南省登封市公安局与登封市新型智慧城市运行中心联合,探索“警格+网格”融合新模式,聘请各村(社区)“两委”中主管综合治理的网格员为警务助理,深入开展平安建设和便民服务,推动党建引领网格化基层治理工作走深走实,努力实现公共管理服务网格化、科学化和智能化,打通共治、共建、共享的“最后一米”。警务助理与民警互相配合,扎实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未成年人保护等工作,真正做到“人在格中走、事在格中办、小事不出格、大事不出镇”,纠纷化解率达到99%。登封各村(社区)网格长(员)、民辅警走村入户开展宣传活动,向不同年龄段的群众宣传平安创建、防电信诈骗、道路交通安全等内容,积极引导群众通过手机微信或“郑好办”APP,自行上报对于辖区平安建设的意见建议,将较为成熟的意见建议、研究成果转化为推动工作的思路和举措,让群众获得“满格”的安全感。

材料六 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如何加快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促进民营经济做大做优做强,各地改革进行了有益尝试。实践证明,这些改革举措极大地激发了民营经济活力。

城市

举 措

A

积极扩展民间投资的选择范围,除能源类项目外,增加了交通水利、先进制造业和新型基础设施领域,同时加大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间的合作,鼓励民营企业参股。

B

加强涉企信用信息归集,推广“信易贷”等服务模式,鼓励银行加大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鼓励符合条件的民营企业发行公司债券。

C

建立知识产权侵权和行政非诉执行快速处理机制,完善打击欺诈和恶性竞争的法规条例。

材料七 在中共中央提出中部崛起和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背景下,湖南文化产业的改革发展以长株潭试验区为龙头,建立三市良性互动机制,带动全省文化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走在全国文化产业发展前列,成为国际文化市场的生力军。长株潭试验区文化产业集聚发展的思路:长沙文化产业应该依托独特的文化传统,建设“极富湖湘人文底蕴历史文化名城”;打造“最具休闲特色国际化娱乐之都”。其实施路径可概括为四个方面:提出一个鲜明的口号——“快乐之都,幸福长沙”;确立“走出去”国际化文化战略;推进“筑巢引风”文化建设工程;实施“造船出海”文化发展战略,努力寻找国际化的文化突破口。

材料八 广东省S市为护航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出台了《知识产权保护条例》等多部法规;成立创客法律中心,提供企业“初创-发展-上市”等全生命周期法律服务;在移动政务服务平台上开通“公共法律服务专区”,让近200万企业用户足不出户可办理律师咨询、核验、公证服务等7大板块业务;推行精准高效涉企执法检查新要求,大力推广包容审慎监管和柔性执法;探索完善行政争议多元纠纷解决机制,健全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衔接机制,2023年行政复议工作全年办理涉企涉商案件2400余宗。

材料九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法律是最根本的保障。进入新时代,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加强产权保护、支持民企改革发展等一系列政策文件,浙江、山东等多地制定了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地方性法规,但目前我国尚未有一部针对民营经济的国家层面的专门性法律。

2023年全国两会上,全国工商联提交了《关于制定民营经济促进法》的提案,提出了禁止宏观调控部门与市场监管部门歧视民营企业;实施对各类企业平等一体监管,杜绝选择性执法;追究企业家刑责时,甄别股东个人财产与公司法人财产、股东股权与公司法人产权、个人财产和其他家庭成员个人财产之间的边界,避免一人犯罪殃及整个企业或企业集团等立法方面的建议。202438,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进一步提出,今年将围绕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全面深化改革,制定民营经济促进法,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

材料十 特事特办,是指特殊事情用特殊办法来处理,最初是改革开放初期支持特区建设的一项特殊政策,后来演变成一种突破惯例、提高效率的特殊方法。近年来,一些地方行政服务中心开办“特事特办”窗口,专办“急办、难办、办不成之事”,帮助企业和群众解决了诸多困难,从根本上打通堵点、解除盲点、治理难点,确保企业和群众反映的问题件件有着落,受到了很多好评。但也有媒体评价说,“特事特办”还是少些好。

材料十一 2023年,我国政府促进民营经济的政策举措频出,进一步激发了民营经济的活力。2023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为深入贯彻落实这一重大决策部署,国务院办公厅开通“互联网+督查”平台,公开向社会征集阻碍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问题线索和意见建议,并督促有关地方和部门研究处理。20238月国家发改委密集与民营企业座谈,为有针对性的解决民营企业具体诉求,推出《关于实施促进民营经济发展近期若干举措的通知》。2023 9月国家发改委内部正式设立民营经济发展局,作为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专门工作机构。

材料十二 传统产业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基底,也是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基础。经过改革开放40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传统产业在规模体量、结构体系、技术水平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石化化工、钢铁、有色、建材、汽车等传统制造业增加值占全部制造业的比重近80%,在国际市场上具有明显比较优势的产品,主要集中在轻工、纺织、机械等传统产业领域。但也应看到,传统产业“大而不强”“全而不精”问题依然存在,巩固提升竞争优势面临较大挑战。有人认为,传统产业是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基础,发展新质生产力不能忽视、放弃传统产业。

材料十三 某地出台《关于深化共同缔造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实施方案》,自主探索机制改革,推动广大人民群众共同缔造美好生活。根据本地实际情况,该地将全区划分为7个网格治理单元,成立网格综合治理领导小组,形成“基层治理办(社区大党委)—社区党委—网格党支部—居民党小组—党员楼栋长—党员中心户”六级联动的组织架构。

该地各网格打造特色鲜明的“红色阵地”,成为网格人员服务群众的互动平台。4月份以来,各网格党支部在红色驿站共接待来访群众19900人次,处理各类问题7464起,排查处理安全隐患211起。该地通过部门社区一体联动,着力强化资源保障,切实完善联动机制。深入推进社区居委会、业委会、物业服务企业三方联动;推动群团服务进网格,不断延伸服务链条;推进“绿洲先锋”志愿服务队建设……不断扩大基层治理“朋友圈”。

该地充分发挥社区能人达人影响力,凝聚多方力量实现“全员在格”,共同唱响基层治理“大合唱”,全力打造城市基层治理样本。

材料十四 2023年,我国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取得显著成绩。加快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清理一批妨碍公平竞争的政策规定,继续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打造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电动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新三样”出口增长近30%。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实施一批小而美”民生项目,稳步推进重大项目和数字、绿色、创新、健康、文旅、减贫等领域合作。

材料十五:秦皇岛市某社区的老年人口占比达36%。针对此情况,某社区党支部、居委会将老年工作纳入社区管理,探索基层治理新路径:推出“社区议事厅”、“小院议事会”等,让老年群体参与和谐社区建设;向老年群体推出“关爱出行卡”、社区食堂、邻里集市等助老公益服务;推出老年居民微信平台,为老年人开展心理疏导、防诈骗知识、法律普及等服务。该社区成功实现让老年居民老有所养、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面对“银发浪潮”,我们既要看到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挑战,如供给产品数量少、品质不高、结构不合理、专业人才不足以及市场秩序不规范、服务体系还不完善、政策支持尚不全面等问题,更要把握其中蕴藏的宝贵发展机遇,拓展银发经济发展新空间。

材料十六 2024年3月24,福建省纪念“松绑”放权40周年暨全省企业家大会在福州召开。40年前,参加福建厂长(经理)研究会的55位厂长、经理向福建省委领导发出《请给我们“松绑”》的呼吁信,成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业上的一个标志性事件。随后福建省经委提出:“制订十项措施,支持厂长改革”;省委组织部提出:“改革干部制度,扩大厂长权力”;省财政厅提出:“奖金随税利增减而浮动,允许企业内部实行浮动工资”;省劳动局提出:“给予企业招工用工权力,工资形式自行选择”。福州某厂“松绑”一个月,改革上迈出五大步:实行厂长负责制;改革干部管理制度;改革劳动管理制度;对工资奖金实行“上不封顶,下不保底”,企业内部全面实行承包责任制。

数十年间,寓改革于放权,靠“松绑”增动力,改革的数量级变化带来了企业活力的几何级增长。2023年,福建共有6家企业入围世界500强,23家企业入围中国企业500,福建企业100强营业收入总额为61514.8亿元,增幅为19.3%

材料十七 2023年是我国改革开放45周年,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小岗破冰,深圳兴涛,海南弄潮,浦东逐浪,雄安扬波……四十五载扬帆奋进,改革开放写下震撼人心的东方传奇,让一个古老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制度优势是一个国家的最大优势。新时代以来,锚定“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目标,我们党对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国防和军队改革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作出部署,全面深化改革不断向广度和深度进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党和国家事业焕发出新的生机活力。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材料十八 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打通制约经济循环的关键堵点,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当前,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仍然存在且更为隐蔽,成为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的主要障碍。有些地方通过制定本地区法规、政策和标准,构筑歧视性市场准入门槛,保护和扶持本地市场和企业,排除、限制外地企业进入本地市场,也阻碍本地企业拓展外地市场。

作为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试验田”,长三角、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成渝都市圈等地区积极推进区域市场一体化建设,从点到面、从局部到整体、从地方到全国,全方位汇聚区域一体化改革发展合力,逐步实现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目标。

【设问角度】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政治与法治》知识,说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意义。(12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与法治》、《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知识,阐明我国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的意义。(12)

(3)结合材料三,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分析全国人大常委会是如何推动人大工作改革取得新进展新成效的。(10分)

(4)结合材料四,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说明《行政复议法》修订工作的意义。(10)

(5)结合材料五,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分析登封市公安局是如何推动基层社会治理的。(12分)

(6))结合材料六,运用《经济与社会》知识,从ABC三市改革举措中,分析其是如何激发民营经济活力的?(12)

(7)结合材料七,运用文化知识,说明长株潭试验区文化产业改革发展思路的合理性。(10)

(8)结合材料八,综合运用法治知识,分析S市是如何护航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10)

(9)结合材料九并运用《经济与社会》《政治与法治》知识,阐释当前我国加快民营经济促进法立法进程的积极意义。(12分)

(10)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结合材料十,阐释“特事特办”为什么还是少些好?(10分)

(11)结合材料十一并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分析政府是如何多措并举激发民营经济活力的。(12)

(12)结合材料十二,运用《经济与社会》知识谈谈对该观点的理解。(10分)

(13)结合材料十三,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阐述该地改革是如何打造城市基层治理样本的。(10)

(14)结合材料十四,运用《经济与社会》、《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知识,说明我国对外开放举措对统筹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意义。(10)

(15)结合材料十五,运用《政治与法治》相关知识,阐明该社区探索基层治理改革新路径的意义。(10分)

(16)结合材料十五,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就如何发展银发经济提两条改革建议,并说明理由。(6分)

(17)结合材料十六,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分析“松绑”放权对增强企业活力的传导效应。(10分)

18)结合材料材料十七,运用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的知识,说明全面深化改革的必要性。(10分)

(19)有观点认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要破除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建设去区域化的大市场。结合材料十八,运用经济与社会、逻辑与思维知识,对该观点进行评析。(12分)

【答题要点】

(1)①坚持和加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健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制度体系,提高党治国理政能力。(3)②统筹优化党和国家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推动中央和地方机构权责协同,构建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的治理体系。(3)③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构建职责明确、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体系,增强政府的公信力与执行力。(3)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追求,不断提高党和政府为人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3)【评分细则]若从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地位方面阐述,只要答出“人民为中心”均给3;答出“依法行政/便民利民的政府”也可给3分。

(2)①组建中共中央金融委员会、中共中央金融工作委员会,有利于加强党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统筹协调、整体推进金融监管体制改革。(4 分)②组建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深化地方金融监管体制改革,有利于建设职能科学、协调高效的法治政府,调整优化金融监管职能,实现政府金融善政。(4 分)③统筹党和国家机构职能改革,有利于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完善我国金融监管体系(可替代:促进我国金融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有效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维护国家金融安全,保障国家安全。(4分)

(3)①坚持党的领导(1分),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依照法定程序转化为国家意志。(1分)②行使立法权(或坚持科学民主依法立法),(1分)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1分)③在立法工作中贯彻全过程人民民主,广泛凝聚社会共识,推动良法善治(1分)④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1分),依法行使监督权(1分),推动国家机关协调运转开展工作,推动宪法和法律实施,将我国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1分)⑤积极发挥人大代表作用(1分),提高人大代表履职能力,使人大代表更好联系人民群众(1分)(若考生答出“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可给1分,但不得超出该题总分)

(4)①全国人大常委会坚持科学立法(/行使立法权),顺应时代要求修订《行政复议法》,为行政复议工作提供法制/法律保障。(3)②强化了党对行政复议工作的全面领导,为行政复议工作提供根本政治保证。(2)③建立健全行政复议审理程序,规范政府权力行使(/依法行政/促进政府权力在法治框架下运行),建设公开公正的政府 (/提高行政复议工作水平)(3)④切实维护人民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2)(若答出“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等其他合理答案可酌情给分)

(5)①坚持党的领导,发挥党在基层治理中的领导核心作用,通过党建引领,以基层党建聚聚强大的治理合力。(3)②建设职能高效的政府,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手段促进依法行政,不断提高行政效能和基层治理的水平。(3 )③深入开展法制xc>]宣传教育,通过人户开展宣传活动,增强基层群众的法制观念,推动基层群众树立法制意识。(2)④建设公开公正的政府,通过听取群众的意见,有效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激发了基层群众参与治理的积极性。(2)⑤建设人民满意的政府,通过不断创新治理方式、提升治理水平,让群众获得“满格”的安全感。(2)(其他答案言之有理的情给分)

(6)A市:放宽市场准入,促进公平竞争,促进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共同发展;(4)B市:完善社会信用制度,鼓励民营企业增强信用,加强对民营企业的金融支持(/拓宽融资渠道)(4)C市:优化法治环境(/规范市场秩序),保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鼓励创新。(4)

(7)①顺应中部崛起和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3)②依托独特的湖湘文化传统,把文化产业的经济效益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社会效益统一起来。(3)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立场,满足人们对文化产品的差别性需要。(2)④以文化产品为载体,实现文化的交流和交融,推动文化创新发展。(2)

(8)科学立法,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法律保障;完善法律服务体系,运用现代技术手段提高政务服务效能;严格执法,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健全社会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机制,及时有效化解涉企涉商纠纷。通过良法善治,维护市场公平竞争,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激发民营企业活力和创造力,护航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9)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4分)加快民营经济促进法立法进程有利于完善各种所有制经济主体平等保护的法律体系,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营造各种所有制主体依法平等使用资源要素、公开公平公正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的市场环境;(4分)推进政府治理规范化程序化法治化,司法机关公正司法,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增强民营企业的发展信心,提高民营企业市场化水平和竞争力,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4分)

(10)①“特事特办”一定程度上帮助企业和群众解决了实际困难,有利于政府提高行政效率,便民利民(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3分)②依法治国是我国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建设法治政府,政府必须廉洁诚信,不得利用公权力谋求私人或团体利益,为防止权力被滥用,不能让“特事特办”成为常态化治理模式。(3分)③行政机关是执法的最重要主体,政府权责法定,政府必须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所以,“特事特办”还是少些好。(4分)

(11)贯彻中央决策部署,为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指明方向和提供遵循。(3分)通过互联网技术赋能,形成监督压力,压实政府服务民营经济发展的责任。(3分)坚持问题导向,以务实举措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3分)推进机构改革,进一步为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提供有力保障。(3分)

(12)我国传统产业在产业体量、制造水平、国际市场占有率等方面优势突出,成为支撑国民经济发展和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基础。(5分)必须立足传统产业基础,加强工艺创新、技术创新和市场创新,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完善供应链,支持和引导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激发新质生产力。(5分)

(13)①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为基层治理提供根本政治保证。六级联动的组织架构实现党的组织领导全覆盖,把党的政治优势与组织优势转化为基层社会治理效能。(2分)②该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积极打造服务群众的互动平台,满足人民诉求,增强人民的幸福感、满足感、获得感。(2分)③完善基层治理联动机制,同频共振,同向发力,提升基层治理的能力和水平。(3分)④扩大基层民主,加强基层群众自治,拓宽各类主体有序参与基层治理渠道,形成多元共治、共商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格局。(3分)

(14)①加快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合理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依法保护外商投资权益,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3分)②打造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优化外贸结构,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增强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助推我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3分)③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贯彻共享、创新、绿色发展理念,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助推我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4分)

(15)①某社区党支部、居委会将老年工作纳入社区管理,探索基层治理改革新路径(2分),有利于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践行党的宗旨。(2分,替代:有利于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②推出“社区议事厅”、“小院议事会”等,让老年群体参与和谐社区建设,(1分)有利于居民直接行使民主权利,发扬基层民主。(2分)(替代:有利于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有利于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③推出助老公益服务,为老年人开展法律普及等服务(1分),有利于保障老年居民的合法权益(1分),推动法治社会建设(1分)。

(16)建议1:运用好市场机制(供求机制),各类经营主体根据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需求来进行生产经营。

理由: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建议、理由各3分,下同)

建议2:政府可以运营补贴、税收优惠等政策,鼓励发展银发经济中高精尖产品和高品质服务。

理由: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相结合,科学的宏观调控是政府的重要经济职能之一。

建议3:政府加强对老年人消费市场中的乱象进行整治,改善消费环境,激发老年消费市场活力。

理由:市场监管是政府的重要经济职能之一。

(选择其中二条即可,考生多写只看前两条;措施和理由一定要对应,否则理由不给分。)

(17)①“松绑”放权推进了经济体制改革,不断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为企业发展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和良好的营商环境;②给企业“松绑”,实行厂长负责制、改革干部管理制度等,增强企业自主经营权,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③下放奖金发放权,引导企业内部形成合理的分配方式,建立良好的激励机制,提高企业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18)①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上层建筑为先进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它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社会进步。(3分)②在社会主义社会,改革是解决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矛盾、解放生产力的基本方式,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通过改革使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并为先进的经济基础服务,从而促进生产力发展,推动社会进步。(3分)③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之所以取得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充满新的生机活力的体制制度保证。(4分)

(19)①坚持辩证思维,科学处理整体与部分、量变与质变的关系、坚持辩证分合。超前思维具有探索性和预测性,要坚持超前思维。(4)②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割裂了地方和全国的联系,(与整体部分不重复给分)破除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或: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决定性作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强化市场基础制度规则统一,(或:实行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维护统一的公平竞争制度)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畅通国内大循环,(或:构建新发展格局)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释放内需潜力,激发市场活力。(4)③全国统一大市场不排斥区域化市场,区域市场一体化建设适应了生产力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现状,是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阶段性要求,最终目标是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4)

 

三、全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助力民族复兴强国建设

【热点概述】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总的战略安排是分两步走:从二〇二〇年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二〇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必须牢牢把握以下重大原则: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发扬斗争精神。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修:①必须坚持党的领导,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贯彻五大新发展理念。(五位一体: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四个全面: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五大发展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②必须走中国道路。(中国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③必须弘扬中国精神。(中国精神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④必须凝聚中国力量。(中国力量就是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⑤必须弘扬实干精神,做最美奋斗者。

【命题选材】

5材料一 现代化是世界性潮流,实现现代化是世界人民的共同向往,更是几代中国人的夙愿。

回顾历史,资本主导的西方国家率先走上现代化之路,现代化几乎与西方工业文明相伴而生,与资本主义全球扩张的进程相伴相随。正因如此,西方先行者的现代化经验被视为现代化“模板”。然而在实践进程中,不仅鲜有后发国家复制成功的案例,即使一些发达国家也因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基因”,也逐步落入贫富两极分化、经济发展停滞、社会矛盾丛生的“怪圈”。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牢记初心与使命,带领中国人民持续探索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工业化”、“四个现代化”、现代化“三步走”战略、“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两步走”战略安排……中国依靠十几亿人民的奋斗,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实行对外开放基本国策,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从“现代化的迟到国”转变为“世界现代化的增长极”,成为和平崛起的典范。

中国基于国情正走出一条超越“西方化的现代化”之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向世界表明“走得对、走得通”,也能“走得稳、走得好”。

2049年我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必然通过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材料二 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对待传统文化的过程经历了“否定-改造-吸收外来文化精华-传承创新”的转变。近代以来,在农业文明与工业文明、东方文明与西方文明的冲突下,数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被认为是现代化的严重障碍;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受五四新文化精神的影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否定和排斥居于主导地位;伴随改革开放的进程,对传统文化的态度发生转变,认为要坚持有鉴别的对待、有扬弃的继承,而不能搞厚古薄今、以古非今,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之与现代化相融相通、协力共进。

材料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既切合中国实际,体现了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也体现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现代化不是单选题。历史条件的多样性,决定了各国选择发展道路的多样性。我们党团结带领亿万人民通过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用几十年时间就走完了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奇迹。中国式现代化的辉煌成就深刻表明:通向现代化的道路不止一条,世界上既不存在定于一尊的现代化模式,也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现代化标准。中国式现代化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展现了现代化的另一幅图景,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路径选择,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了中国方案。

材料四  回首百年历程,中国共产党肩负起探索中国现代化道路的重任,团结带领人民以不懈奋斗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不管形势和任务如何变化,不管遇到什么样的惊涛骇浪,我们党都始终把握历史主动、锚定奋斗目标,沿着正确方向坚定前行,一代一代地接力推进,取得了举世瞩目、彪炳史册的辉煌业绩。历史和实践充分表明,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成果,正是我们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长期探索和实践中取得的,党的领导确保了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

材料五 科学技术现代化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应有之义。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健全新型举国体制,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全国人大会过去五年修改专利法、著作权法、科学技术进步法,完善了科技法律体系。为了更好推进科技兴国。要完善新型举国体制,发挥好政府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中的组织作用,突出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全国政协会议期间,委员们国绕基础研究、核心技术等话题,各抒己见、建言献策。

材料六 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伟大梦想进行了180 多年的持续奋斗。新时代以来,我们党在理论和实践上不断创新,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核心主题,其内涵不同于建国初期提出的工业、农业、国防、科学技术“四个现代化”,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一体建设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也不同于西方的现代化,是致力于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面对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约束趋紧等新问题,为更好地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坚持胸怀天下,走和平发展道路……

   中国式现代化的美好愿景正激励人、鼓舞人、感召人,凝聚起实现伟大梦想的磅礴伟力。

【设问角度】

(1)从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的角度,根据材料一简要解释中国式现代化必将超越“西方化现代化”的理由。(12)

(2)结合材料一,运用量变和质变的知识,阐述你对“把蓝图变为现实,是一场新的长征”的认识。(12)

(3)有人认为:只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能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结合材料二,运用认识论知识对这一观点进行评析。(12)

(4)结合材料二,运用矛盾特殊性的知识,说明党应该如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12)

(5)结合材料六,运用《哲学与文化》“矛盾问题的精髓”的有关知识, 阐释中国式现代化是如何体现普遍性与特殊性的有机统一。(12)

(6)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实现现代化的必然选择。结合材料八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知识,对此加以评析。(12)

(7)运用《哲学与文化》中“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的相关知识,分析材料八中国共产党是如何探索中国式现代化的。(12)

(8)结合材料五,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说明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应如何彰显我国政治制度的优势。(10分)

(9)请你联系自身实际谈谈如何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奏响青春之歌。(6)

(10)结合材料,运用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知识,说明中国式现代化是我国的正确选择。(10)

(11)结合材料,运用质量互变规律,说明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奋斗历程是渐进性和飞跃性的统一。(10)

(12)中国式现代化既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又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开创了人类文明新形态。请围绕这一主题,为中国式现代化撰写宣传提纲。(6)

要求:主题鲜明,表述清晰,逻辑严谨,至少三个维度,字数150字左右。
【答题要点】

(1)①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的状况、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的状况,这一规律决定着社会形态的依次形成和更替,推动着人类社会向前发展。(4)②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生产社会化的程度越高,资本、生产资料、劳动产品就越集中在少数资本家手里,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就越不可避免,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必然落入发展“怪圈”。(4)③中国式现代化既坚持社会主义根本方向,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总趋势,又坚持从中国国情出发,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实现了从“现代化的迟到国”转变为“世界现代化的增长极”,成为和平崛起的典范。这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全新选择,为全世界实现现代化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4)

(2)①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把蓝图变成现实要重视量的积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一代又一代中国人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砥砺前行的“长征”。(4)②质变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党在百年伟业的基础上创造新的伟业,强国复兴的蓝图在实践探索中一步步变为现实。(4)③发展是渐进性和飞跃性的统一。我们要抓住开局起步的关键期,促成质的飞跃。(4)

(3)①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对实践有反作用,正确认识指导实践促进事物的发展。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要在实践基础上检验和发展真理(4分)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可以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其核心理念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实现具有重要作用。(3分)③但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还需要根据时代发展需求,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造性发展,需要博采众长、借鉴人类一切先进文化,需要付诸实践、团结奋斗。(5分)

(4)①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3)②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中国式现代化不同于西方的现代化,是基于中国国情的现代化,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要立足中国的具体国情。(3)③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现在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之年,党要做好统揽全局,长远谋划,为中国式现代化开好局、起好步。(3)④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也各有其特殊性,主要矛盾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未来五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党要制定好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目标任务和大政方针。(3)

(5)①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是一个不断实践的过程,是一个以现代化发展的普遍性规律为指导,努力探索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过程,坚持了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具体的历史的统一。(6)②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在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中国式现代化,既继承了近代中国社会现代化发展的主题,遵循了现代化发展的普遍规律,同时又立足中国特殊的历史传统与现实国情展开中国式探索,实现了普遍性与特殊性的有机统一。(6)

(6)①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中国式现代化是不断解决我国社会基本矛盾的必然要求,体现了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4)②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通过推动生产力的发展不断创造和改变社会关系,推动社会历史进步发展,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人民在实践和创造中作出的历史选择。(4)③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坚持独立自主开辟现代化发展道路,立足本国国情探索适合自己的现代化发展方式,中国式现代化正确预见中国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4)

(7)①认识具有反复性。受主客观条件的制约,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式现代化经历了漫长艰辛和逐步完善的过程。(4)②认识具有无限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中国共产党人立足不同时期的社会实践,不断深化对中国式现代化的认识,并将这个认识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进程中不断深化发展。(4)③认识运动是一种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真理在发展中不断超越自身。从四个现代化到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式现代化的认识不断向前发展。④所以,我们必须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不断认识和发展真理。(4)

8)①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2分)党中央应制定正确的科技发展战略,为科技自立自强指明方向。(1分)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2分)全国人大及常委会应科学立法,为科技自立自强提供法律依据。(1分)③我国国家机关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政府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政府应积极履行职能,组织科技建设。(2分)④人民政协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安排,(或“人民政协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政协委员应在推进实现科技自立自强中积极建言献策,发挥协商民主的独特优势。(2分)

(9)①青年的我们要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梦想。②青年的我们要听党话,跟党走,胸怀祖国人民,高扬爱国主义旗帜。③青年的我们要练就过硬本领,努力学习,增长知识、锤炼品格。(每点2)

(10)①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要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1),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1)。②中国式现代化统筹“五位一体”建设(1),符合社会主义建设规律(1);③中国式现代化致力于全体人民共同富裕(1),坚持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1);④中国式现代化面对新问题,坚持胸怀天下,走和平发展道路(1),坚持了价值观念与时俱进(/社会历史性)(2)

(11)①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前提,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质变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3)②中国人民为实现伟大梦想而持续奋斗是一个渐进性的过程,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做好了量的积累;(2)③从“四个现代化”到“五位一体”建设的现代化,实现了中国式现代化质的飞跃:(2)④在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新质基础上实现伟大梦想,用统一性的观念正确认识中国人民的奋斗历程是一个渐进性和飞跃性相统一的过程。(3)

(12)示例:【传统】中国式现代化契合了尚和合、崇正义、求大同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核心思想理念。【时代】中国式现代化是“四个现代化”到“五个现代化”建设的现代化,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性质和新时代中国气派。【中国】中国式现代化不同于西方现代化,致力于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彰显了人民至上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世界】中国式现代化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丰富和拓展了人类文明新形态。(3点给6)评分量表略

 

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建设幸福美好家园

【热点概述】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三农”工作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有序推进乡村振兴,有利于推动农业从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有利于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乡村发展新格局,有利于进一步丰富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现代社会治理格局,有利于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增进农民福祉。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村经济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实现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有利于推动农业从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增强我国农业创新力和竞争力,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奠定坚实基础。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不懈夯实农业基础,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时亲自谋划推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以下简称“千万工程”),从农村环境整治入手,由点及面、迭代升级,20年持续努力造就了万千美丽乡村,造福了万千农民群众,创造了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成功经验和实践范例。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乡村人才振兴、乡村文化振兴、乡村生态振兴、乡村组织振兴

【命题选材】

6材料一 近年来,我国粮食年年丰收,2023年全国粮食总产量达13908.2亿斤(1=500),比上年增加177.6亿斤,再创历史新高,连续9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但我国的粮食供求一直是一种紧平衡的状态。随着消费升级,对粮食的需求还会有刚性的增长。同时,外部形势的不确定性不稳定性也明显增加。所以粮食安全问题,一刻也不能掉以轻心。保障粮食安全,重点是做好“两藏”,就是“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这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物质基础。

材料二 2003年,在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的倡导和主持下,浙江省启动了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为核心的“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简称“千万工程”)。乘着“千万工程”的东风,小古城村按照“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的要求,搭建出“樟树下议事”民主协商平台,调动群众参与乡村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村民积极开办农家乐、发展民宿产业,成功把美丽环境转化成为美丽经济。如今的小古城村,已经从之前的落后乡村蜕变成远近闻名的“绿富美”村庄。“千万工程”二十周年,小古城村实现了精彩蝶变。

材料三 习近平同志到浙江工作后,在短短118天里,跑遍全省11个市,走访了25个县,在调研和与农民群众的访谈中,形成了把解决农村环境脏乱差问题,消除垃圾村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改善农民生产、生活、生态环境,作为“三农”工作的切入口,形成“千万工程”的整体方案。历届浙江省委、省政府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不断深化“千万工程”。中共中央在全国推广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做法,并在全国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使浙江这项民生工程转化为推动中国乡村振兴的一项战略工程,为改变整个中国农村面貌,促进中国生态环境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

材料四 端稳“中国饭碗”,事关国家粮食安全。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要保障粮食供应,必须保护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为此,我国采取了系列举措:农业农村部统筹实施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和稻谷补贴,让农民有了稳定预期;逐步完善粮食价格市场形成机制,优质优价,激活农民“调优”积极性;积极培育多元化市场主体入市收购,打造“大市场、大流通”格局;大力发展农民合作社,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把小农户纳入粮食现代产业中,带动农民增收。

材料五 实施乡村(社区)“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是全国“八五”普法规划4个专项工程之一。“法律明白人”通常具有较好法治素养和一定法律知识,经过法治培训,能够积极开展法治宣传,带头参与乡村治理。“法律明白人”针对农村常见问题开展法治宣传和矛盾纠纷调解等工作,在教育引导群众办事依法、遏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把“法言法语”转化成“乡音土话”,让村民真正听得懂、学得会、用得上;及时排查微风险、化解微矛盾,让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进村入户了解情况、收集群众法律需求,让基层治理更精准……“法律明白人”日益成为群众身边的政策法律宣传员、矛盾纠纷化解员、社情民意信息员、法治实践引导员。截至20239月底,全国已培育“法律明白人”394万余名,基本实现“法律明白人”在每个行政村的全覆盖。

材料六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石。县域经济能否实现高质量发展,直接关系到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成效。

S县以水晶产业为突破口,带动全县经济发展。本世纪初,S县水晶产业出现了井喷式增长,但产业附加值低、规模小、布局散等问题突出。2013S县开始实施“统一治污、园区集聚、产业提升”行动。2016年,该县水晶企业由2.2万家骤减至526家。随后,S县积极打造“智慧生产园区+大数据销售平台”,吸引了全国水晶装备研发制造、水晶材料、水晶玻璃加工、水晶工艺品制造和销售等企业聚集,衍生出“互联网+”业态模式,涌现了大量“新、奇、美、高、精”的水晶产品。S县定期举办“晶博会”,吸引国内外厂商参会交流,同时鼓励当地企业参加各大国际商贸博览会,将水晶产业打造成“全国标杆、全球高地”。2022S县水晶灯饰、水晶工艺品等产品占全国市场份额75%以上,占全球市场份额 60%以上。

2016年相比,2022S县水晶产业市场主体由526家增加到3879家,水晶产业总产值由44 亿元增长到 84.97亿元,占该县制造业的比重由37.51%提升到69.05%,纳税增长了30.77%,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了25.36%

材料七 该市把建立红色基因传承长效机制列为市委深化改革重点项目,大力实施“党建+红色治理”,通过“我是党员我争先”等活动,及时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法治问题;出台了全省首部全面保护利用城乡红色文化遗存的地方性法规,常态化开展优秀村规民约评选活动,通过开展“村民说事”“逢三说法”等活动集中回应村民的“大情小事”,并在全市 80%以上的行政村设立了“道德红黑榜”,弘扬红色新风。该市充分发挥“五老”(老干部、老法官、老检察官、老律师、老教师)优势,培养的红色“五老”调解专家年均参与调解各类矛盾纠纷 1 万多件;整合力量组建了 39 支红色法律服务队,将法律服务送到乡村。

材料八乡村振兴离不开和谐稳定。TS村坚持村民自治,由村民直接投票选举村委会成员,把依法办事、勤劳实干、热心为村民服务的人选举到村委会领导班子中;村民通过村民会议发表意见,参与本村公共事务的决策;村民共同制定村规民约,规范自己和村干部的行为;通过强化村务公开、民主评议村干部等形式,保证村民监督村委会和村干部的工作。上述一系列措施的实施,有力促进了S村和谐稳定发展。

材料九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是依托农村区域的优美景观、自然环境、建筑和文化等资源,在传统农村休闲游和农业体验游的基础上,拓展开发会务度假、休闲娱乐等项目的新兴旅游方式。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是振兴乡村的有效抓手。

材料十文化振兴是实施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和力量源泉,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目标。近年来,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台江县台盘村的乡村篮球赛事在社交媒体刷屏,网友把这场乡精装球春称为“村BA”,已成为西部地区乡村振兴的一道靓丽名片。“村BA”其实是村里的传统活动。农历六月六,是当地少数民族为了庆贺丰收并祈福来年丰收而举行的传统农事节日“"吃新节”,民族特色浓郁、生活气息浓厚,别具乡土风情。传统文化搭配时尚赛事。经过现代化网络传播,苗族传统文化再一次翻红。“多一个球场,少一个赌场”," BA”参赛人员大多是 22岁至40岁的村民,这种炖粹的热爱,才是“村 BA”极具感染力的“土”字密码,这种充满活力,健康向上的精神面貌,是脱贫后群众追求精神文化生活的真实写照......带动了当地餐饮,住宿、超市等消费需求成倍增长,“村 BA”已然成为当地的一张文化旅游名片。

材料十一 区推动将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写入居民自治组织、业主委员会、物业公司等章程规则,落实社区各类组织向党组织述职、重大事项汇报制度,推行区、街道、社区党建工作联席会议机制,强化基层党组织在城乡基层各类组织中的领导作用。

摸索建立了“325”基层治理工作机制,即发挥社土区党组织轴心作用、基层网格主力军作用、提升群众助力效能,强化社区三种耦合力量;依托“群众汇报会和“协商议事会”两个居民自治平台,进一步激活社区微细胞,提升自治新动能;坚持为民、便民、安民,推进“民忧菜单”、完善“民情地图”、制定“民意闹钟”、设立“民声板凳”、交付“民心钥匙”等五大基层治理项目,将治理重心下移到小区、服务触角延伸至楼栋,切实解决居民实际需求,让广大群众切实感受到党的温暖。

材料十二 东省高度重视传统村落保护,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完善传统村落文献档案,开展传统村落的申报评选认定,指导各地编制和实施传统村落发展保护规划,有效推进了广东传统村落的保护。广州花都洛场村依托碉楼建筑、华侨文化,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植入文化体验商业、非遗民间艺术表演,推动乡村古韵与现代气息相互交融。顺德杏坛镇把多个村内祠堂变身为艺术馆、农家书屋、村民讲堂等,让有着悠久历史的祠堂成为讲文明树新风的地方。河源苏家围村利用村内传统建筑,挖掘客家文化特色,通过市场化运作,成功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广东以高度的文化自觉,推动传统村落留下美丽乡愁,焕发新的时代活力。

【设问角度】

(1)请从《经济与社会》的角度谈谈你对材料一“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认识。(10)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分析小古城村实现精彩蝶变背后的中国制度“密码”。(10)

(3)结合材料三,运用《逻辑与思维》知识,说明谋划、实施、推广“千万工程”是如何运用超前思维方法的。(10)

(4)结合材料四,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说明我国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的系列举措的依据。(12分)

(5)结合材料五,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分析实施乡村(社区)“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对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意义。(10)

(6)结合材料六,运用《经济与社会》《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相关知识,分析S县水晶产业转型升级对该县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10)

(7)结合材料七并运用《政治与法治》相关知识,分析该市是如何以红色治理赋能法治乡村建设的。(10)

(8)结合材料八,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坚持村民自治对S村和谐稳定发展的作用。(10)

(9)结合材料九,从经济学角度分析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是如何推动乡村的振兴与发展。(10分)

(10)结合材料十,运用价值观的知识说明在农村是如何培了乡村文明新风尚的。(12)

(11)结合材料十一,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构建党建引领的基层治理格局对提升基层治理效能的意义。(12)

(12)有人认为,只要坚定文化自觉,就能实现广东古村落的成功保护。结合材料十二,运用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知识对此予以评析。(6分)

(13)结合材料十二,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知识,分析保护好、利用好传统村落对实现乡村文化振兴的意义。(6分)

(14)结合材料十二,运用《逻辑与思维》中的辩证思维方法,对古村落的开发和利用提出两条合理化建议。要求:思维方法和具体做法相对应。(6分)

【答题要点】

(1)①“藏粮于地”:确保粮食安全,命根子是耕地。一方面要保证用于粮食生产耕地的量,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非粮化”,牢牢守住18亿亩(1亩≈666.67平方米)耕地红线;另一方面要提高用于粮食生产耕地的质,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和黑土地保护,不断提高耕地质量。(5)②“藏粮于技”:粮食稳产增产,根本出路在科技。粮食生产要向科技要产量、要效益,提高粮食单位亩产,坚持农业科技自立自强,加快推进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打好种业翻身仗,强化现代农业科技和物质装备支撑。(5)

(2)①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小古城村在浙江省委的领导下,开展“千万工程”的生动实践,充分发挥了党的领导核心作用。(5)②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通过搭建民主协商平台,调动村民参与民主协商的积极性,彰显村民在乡村振兴中的主体作用。总之,小古城村的蝶变是在党的领导下,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典范。(5)

(3)①超前思维要运用矛盾分析方法。“千万工程”是基于农村环境脏乱差、消除垃圾村等问题,抓住了“三农”问题的切入点,并以浙江为试点推向全国,正视矛盾、分析矛盾,坚持了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具体的历史的统一,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正确运用了矛盾分析方法。(5)②超前思维要注重调查研究。“千万工程”是习近平同志在调研与农民群众访谈的基础上,把握了农村、农业、农民发展的基本情况,进行分析、综合得出中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方案,做到了调查研究基础上的正确判断与预测,推进乡村振兴与生态文明建设。(5)

(4)①通过精准补贴使农民对种粮收益有稳定预期,体现了政府履行经济职能(实行科学的宏观调控),通过宏观调控经济政策,保持经济稳定。(3分)②通过市场形成粮食价格机制的完善,引导农民生产“优质优价”的农产品,激活农民种粮积极性,充分发挥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3分)③打造“大市场、大流通”的格局,是通过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促进农产品流通。(3分)④大力发展农民合作社,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带动农民增产增收。体现了要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集体经济运行机制)(3分)

(5)①打造基层依法治理队伍,有利于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加强法律服务供给,培育群众法治意识,提高基层治理法治化水平;(3)②健全乡村矛盾纠纷调处化解机制,有利于促进基层社会稳定和谐,提高基层治理效能;(3)③拓宽社情民意反映渠道,有利于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调动广大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积极性,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4分。)

(6)①推动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更好结合,制定科学的经济发展规划,培育龙头企业,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3)②推动创新发展,建设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产业集群,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3)③支持企业科技创新,促进国际合作,推动企业自主研发。加强产品对外宣传,拓展海外市场,拓宽产品销售渠道。(4)

(7)①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为法治乡村建设提供根本保证。(2)②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积极促进法治乡村建设。(2)③贯彻落实依法治国方略,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健全乡村治理体系,提高乡村治理水平。(2)④健全社会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机制,有效调解纠纷,切实维护群众利益。(2)⑤建设完备的法律服务体系,为群众提供及时有效的法律帮助。(2)

(8)S村村民直接投票选举村委会成员,有利于村民行使民主权利,密切干群关系。(2) S村村民参与民主决策,有利于增强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提升村民的责任感和凝聚力。(2)S村加强民主管理,共同制定村规民约,有利于规范村民和村干部的行为,也有利于调动公民参与管理公共事务的积极性。(3)S村加强民主监督,实行村务公开,有利于维护村民的合法权益,也有利于推动村民自治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3)(若答“有利于扩大基层民主,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也可)

(9)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①能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②发挥农村资源优势,实现农村资源的优化配置;③推动农村产业结构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农业提质增效;④带动农民创业,增加就业岗位,促进农村社会稳定;⑤推动农村环境有效整治,促进乡村产业绿色发展,提高农村可持续发展能力。(每点2分,共10分)

(10)①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正确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必须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4分)②发挥正确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引下培育出健康、向上、质朴、和谐的文明新风尚。(2分)③立足乡村发展实际,遵循经济、文化发展规律,发展文化产业,探索乡村振兴文旅赋能新模式;(3分)④自觉站在广大人民的立场上,坚持群众观点,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3分)

(11)①强化党建引领,切实发挥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协调社区各方治理力量,提升基层治理、服务群众的效能。(3)②搭建群众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平台,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格局,强化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的凝聚力。(3)③发扬人民民主,畅通民意表达渠道,调动人民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积极性。(3)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赋能便民服务,提高为群众服务的能力和水平,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3)

(12)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条件。广东坚定文化自觉,充分认识到乡村古村落的历史文化价值,并制定政策规划推动古村落的传承、保护和利用。实现古村落的成功保护,还必须从各地实际出发,尊重文化发展规律,通过活化利用,使其焕发新的时代活力。所以观点是片面的。(6分)

(13)推动乡村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赋予新的时代内涵,焕发乡风文明新气象。发展文化事业,保障农民基本文化权益,培育乡村文化自觉。加强乡村精神文明建设,丰富村民文化活动,培养乡风文明风尚。盘活乡村特色资源,发展文化产业,夯实文化振兴基础。(6分)

(14)坚持适度原则,防范对古村落的过度开发;坚持辩证否定观,保留传统村落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6分)

 

五、实施区域协调发展  增强发展内生动力

【热点概述】

经济发展不平衡,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显著特点。地区发展差距客观存在的,根据各地区的条件,走合理分工、优化发展的路子,才能推动协同发展、错位发展、联动发展。C919国产大飞机为例,总装在上海,约10%的零部件、50%的铝材、50%的复合材料结构件来自江苏,舱门、发动机隔热材料来自浙江,绘就长三角聚势而强的生动画卷。

国家在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加快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推动中部地区崛起、支持东部地区率先推动高质量发展,推出了“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工程、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都重庆双城经济圈……加大力度实施创新驱动,中国经济“新版图”正在浮现,百姓的“获得感”不断增强。

区域协调发展的基本目标促进全国各地区的均衡发展、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实现这些目标需要注意政策协调、强化区域合作、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重视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问题。只有全面、系统地解决这些问题,才能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目标,推动中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高质量发展。

20231128122,习近平考察上海指出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聚焦建设国际经济中心、金融中心、贸易中心、航运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使命,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国家重大战略为牵引,以城市治理现代化为保障,勇于开拓、积极作为,加快建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充分发挥龙头带动和示范引领作用。

2024320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省长沙市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在更高起点上扎实推动中部地区崛起。要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积极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要加强与其他重大发展战略的衔接,更好融入和支撑新发展格局;要统筹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持续打造更具竞争力的内陆开放高地;要协同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和绿色低碳发展,加快建设美丽中部。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强大江大河和重要湖泊生态环境系统治理、综合治理、协同治理,加快补齐城镇生活污水收集和处理设施短板;要坚持城乡融合发展,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要坚持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相互促进,努力提升粮食能源资源安全保障能力。

202423日下午,习近平在重庆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要坚持把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作为主攻方向,因地制宜发展新兴产业,加快西部地区产业转型升级。强化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积极培养引进用好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努力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要坚持以高水平保护支撑高质量发展,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要坚持以大开放促进大开发,提高西部地区对内对外开放水平;要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提升能源资源等重点领域安全保障能力;要坚持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有机结合,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要坚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切实维护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

     ……

协调既是发展手段又是发展目标,是发展短板和潜力的统一。我国区域发展的不平衡,蕴藏着可观的发展空间,具有巨大的发展韧性、潜力和回旋余地。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是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重要途径。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区域协调发展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题中之义、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必然选择、走向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加快形成统筹有力、竞争有序、绿色协调、共享共赢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将为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澎湃的内生动力。

【命题选材】

7材料一 2023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致函国务院及沿黄河九省(),部署对涉及黄河流域保护的法规、规章等规范性文件开展集中清理工作。清理中发现,有的地方性法规规定了外来物种引进准入制度,与《黄河保护法》的规定不一致;《中 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实施细则》关于内陆水域非法捕捞的处罚规定与《黄河保护法》不一致....载止202311月,国务院已废止1件部门规范性文件,拟修订5件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各有关地方已废止5件地方政府规范性文件,拟废止和修订64件地方政府规章和规范性文件。

材料二 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经济活跃程度最高,也是全球科技和产业创新能力突出的地区之一。粤港澳大湾区新质生产力发展集群度高,但也存在一些短板和弱项:

◆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高端芯片、精密装备等领域严重依赖进口;

◆高新技术赋能制造业仍不充分,科学技术“变现”能力不强;

◆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相互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总体水平有待提升。

材料三 2024年是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十周年。十年来,“轨道上的京津冀”加速形成,京津冀区域内轨道线不断加密,三地“同城化生活”成为美好现实,资源要素更便捷地流通、互补、共享。十年来,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降低企业物流成本,京津冀三地启动海关区域通关一体化改革,简化此前繁琐的进出口异地报关手续,打通货畅其流“最后一公里”,京津冀区域综合保税区数量由2011年的2个增至11个。十年来,京津冀区域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融合水平持续提升,新质生产力加快成长,“新三样”(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等新动能领域产品出口增长强劲。对外开放平台建设迈上新台阶,高质量发展蹄疾步稳。

材料四 在中共中央提出中部崛起和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背景下,湖南文化产业的发展以长株潭试验区为龙头,建立三市良性互动机制,带动全省文化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走在全国文化产业发展前列,成为国际文化市场的生力军。

长株潭试验区文化产业集聚发展的思路:长沙文化产业应该依托独特的文化传统,建设“极富湖湘人文底蕴历史文化名城”;打造“最具休闲特色国际化娱乐之都”。其实施路径可概括为四个方面:提出一个鲜明的口号——“快乐之都,幸福长沙”;确立“走出去”国际化文化战略;推进“筑巢引风”文化建设工程;实施“造船出海”文化发展战略,努力寻找国际化的文化突破口。

材料五 长江经济带横跨我国东中西三大区域,具有独特优势和巨大发展潜力。长江经济带首尾两大金融中心(江北嘴、陆家嘴)是中国最具影响力的金融中心。长江沿线九省二市占我国GDP半壁江山,是内需增长的最佳着力点。长江经济带的战略定位,一是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内河经济带,二是东中西互动合作的协调发展带,三是沿海沿江沿边全面推进的对内对外开放带,四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示范带。在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下,长江经济带战略的实施,已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材料六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实施以来,要将大湾区建成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该规划纲要高度谋划大湾区的融合发展,以香港,澳门、广州、深圳四大中心城市作为区域发展的核心引擎,辐射周边,推动大中小城市合理分工、功能互补,提高区域发展协调性,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加快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物通人才、物流、资金和信息,培育多元产业群,构建结构科学、集约高效的大湾区发展格局。

材料七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地处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联结点,是我国西部内陆地区资源票赋条件最优、人口最密集、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创新程度最高的区域,拥有逾1亿人口和近7万亿元经济总量,近年来经济增速位居全国前列。目前,重庆、成都均已成为全球重要的电子信息、汽车制造基地。重庆、成都已落户世界500强企业约600家,领事机构数量分别为12家和14家,均稳居中国西部前两位。中欧班列从欧洲出发,12天左右即可横贯亚欧大陆抵达成渝地区;西部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班列从东南亚国家出发,15天左右即可纵贯中南半岛抵达成渝地区。近年来,成渝地区要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和一体化发展理念,健全合作机制,打造区域协作的高水平样板。

材料八 浦东要全力做强创新引擎,打造自主创新新高地。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取得大的突破,更好发挥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同长三角地区产业集群加强分工协作,开展全球科技协同创新。要加强改革系统集成,激活高质量发展新动力。要在改革系统集成协同高效上率先试、出经验,探索开展综合性改革试点,要深入推进高水平制度型开放,增创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要更好发挥中国(上海)自贸区作用,要更好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努力成为国内大循环的中心节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链接,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更好发挥龙头辐射作用。要发展更高能级的总部经济,成为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的重要枢纽。要提高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把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作为提升治理能力的重要一环,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

上海是中国共产党诞生地。要传承红色基因、红船精神,践行初心使命,确保改革开放正确方向。促进经济爬坡过坎,化危为机,企业家精神不可或缺。发扬企业家精神锐意进取、永不言败的精神,推动企业不断发展,发挥好“头羊效应”。企业家要在爱国、创新、诚信、社会责任和国际视野等方面不断提升自己,推动中国经济提质增效、行稳致远。

【设问角度】

(1)结合材料一并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说明对涉及黄河流域保护的法规、规章等规范性文件进行清理的意义。(12)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与社会》的有关知识,分析粤港澳大湾区应怎样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10)

(3)结合材料三,运用《经济与社会》《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知识,说明京津冀的发展实践对我国高质量发展的启示。(12)

(4)结合材料四,运用文化知识,说明长株潭试验区文化产业发展思路的合理性。(10)

(5)结合材料五和经济与社会知识,分析在经济新常态下,长江经济带战略的实施为什么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新引擎。(10)

(6)结合材料六,运用经济与社会知识分析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的经济意义。(10)

(7)有人说,粤港澳大湾区三地密切配合,将产生“1+1+l远远大于3的效果。结合材料六运用系统优化的方法,说明你对此观点的看法。(10)

(8)结合材料七和所学《经济与社会》知识,分析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积极意义(10分),并就如何打造区域协作的高水平样板提两点建议。(4分)

(9)结合材料,运用“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的相关知识,提出浦东努力成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排头兵的有效方式。(12分)

(10)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为什么要弘扬红船精神和企业家精神,用伟大的精神去推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12分)

(11)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在带来新时期思想解放、科技创新进步、经济繁荣、社会稳定、国际交往加强和国际地位提高的同时,也极大地激发了当代中国的文化创造力,为中国文化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某班拟举办“我与改革、创新”演讲会,请围绕“我的梦,中国梦”的主题列出演讲提纲的 2 个要点。(4分)

【答题要点】

(1)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为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方向保证。(3分)推动依法立法,提高立法质量,完善黄河流域保护治理法治体系。(3分)推动黄河保护法有效实施,加强流域治理统筹协调,提升治理效能。(3分)通过法律监督,维护社会主义法治的统一和权威,促进依法治国。(3分)

(2)①要持续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坚持新发展格局,利用好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4)②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大对关键核心技术研发的投入,通过自主创新实现技术突破,降低对进口的依赖。(3)③建立健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协同机制,加强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产业竞争优势。(3)

(3)①制定发展规划,实施科学的宏观调控,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3分)②完善交通网络,提升资源要素流动效率,促进区域协调发展。(3分)③优化营商环境,降低流通成本,提升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融合水平,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3分)④深度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和合作,发展更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构建国际国内双循环发展格局。(3分)(考生如从其他角度作答,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4)①顺应中部崛起和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2)②依托独特的湖湘文化传统,把文化产业的经济效益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社会效益统一起来。(2)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立场,满足人们对文化产品的差别性需要。(2)④以文化产品为载体,实现文化的交流和交融,推动文化创新发展。(3)

(5)①能够优化资源配置,为经济发展提供新动力。(2分)②能够缩小东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差距,统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挖掘沿岸地区经济发展潜力,扩大内需,进一步拓展经济发展空间。(2分) ③能够全面推进对内对外开放,(2分)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2分) ④能够全面推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2分)

(6)①有利于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2)②有利于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发展新动能、实现创新驱动发展,为我国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不断增强提供支撑;(2)③有利于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建设高水平参与国际经济合作新平台;(2)④有利于推进“一带一路”建设,通过区域双向开放,构筑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对接融汇的重要支撑区;(2)⑤有利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要。(2)

(7)①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我们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看待事物,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与优化趋势,使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5)②港澳大湾区建设从三地整体出发,推动大中小城市合理分工与功能互补,优化空间布局,增强互动合作与发展的协调性,推动大湾区一体化发展,将产生“1+1+1远远大于3的效果。(5)

(8)意义:①激发区域经济活力,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或优化资源配置,加强国家宏观调控。(3分)②强化中心城市协同带动作用,在西部形成支撑和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3分) ③拓展市场空间、优化和稳定产业链供应链,构建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增强与欧亚市场经贸往来,推动一带一路发展。(4分)

建议:①建设统一市场,优化营商环境,促进资源自由流动;②注重体现区域优势和特色,增强比较优势。

(9)①联系具有普遍性,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同长三角地区产业集群加强分工协作,努力成为国内大循环的中心节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链接。②发展的普遍性,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要明确全国发展大局中明确自我发展定位,要加快培育开放高地,要加快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全面塑造创新驱动发展新优势,发展更高能级的总部经济,成为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的重要枢纽。③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浦东发展要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主要矛盾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要求我们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认识方法。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要全力做强创新引擎,打造自主创新新高地。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更好发挥龙头辐射作用。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围绕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以国内大循环为中心节点均体现了这一点。更好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链接、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则均体现了两点论。④辩证否定观要求我们树立创新意识,改革原有的发展要求,用创新思路思想突破发展,要深入推进高水平制度型开放,增创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更好发挥自贸区作用,在若干重点领域率先实现突破,全面塑造创新驱动发展新优势。(每点3)

(10)①中华民族精神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②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红船精神)和企业家精神都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突出表现,为中华民族精神增添了新内容,丰富和发展了中华民族精神,成为支撑民族精气神的主心骨。抓住机遇,迎难而上,助力我国经济“疫”后进一步回暖复苏,为“六稳”“六保”、提质增效提供更多保障。③弘扬红船精神和企业家精神,能够振奋民族精神,凝聚精神力量。发扬增强企业内在活力和创造力,激发市场蕴藏的活力,为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④发挥先进的革命文化和企业家精神在新时代的精神上引领作用,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提供巨大的精神动力。(每点3)

(11)①坚定理想信念,把个人梦想与国家梦想结合起来。②刻苦学习,勇于实践,增强本领。③开拓进取,实梦想与担当的统一。④脚踏实地、重在行动、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只要列出2点给4)

 

六、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工作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热点概述】

全面依法治国就是依照宪法和法律来治理国家,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显著标志,还是国家长治久安的必要保障。

我们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围绕保障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全面推进国家各方面工作法治化。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扎实推进依法行政,严格公正司法,加快建设法治社会。

2035年,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要基本建成。

法治国家是法治建设的目标;法治政府是建设法治国家的关键;法治社会是构建法治国家的基础。法治国家是指国家的治理方式以法律为主导,所有人都必须遵守法律,包括政府、企业和个人。法治政府是指政府行为必须依法进行,政府的权力来源于法律,并受到法律的制约。法治政府的建立,需要政府依法行政、公开透明、接受监督。法治社会是指全体公民都遵守法律,以法律为行为准则的社会。在法治社会中,公民知法、守法,并积极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益。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是相互关联、相互支持的。

【命题选材】

8材料一 近年来,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把人民当家作主贯穿立法全过程,制定了一批能够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和国家治理需要的法律。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发表一系列重要论述。20227月,根据党中央批准的立法工作安排,中央宣传部和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共同牵头启动爱国主义教育法起草工作。通过召开座谈会、调研等多种方式,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形成了爱国主义教育法(草案)。20236月,提交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初次审议,随后全文公布征求社会公众意见,共收到311人提出的586条意见。20231024,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了《爱国主义教育法》,自202411日起施行。该法明确了政府、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在爱国主义教育中的责任和义务,为爱国主义教育提供全面指引,推动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

材料二 党的二十大强调,“转变政府职能,优化政府职责体系和组织结构,推进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法定化”,对推进政府组织机构法定化作出明确部署。十四届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履职以来,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高度重视国务院组织法修改工作。2023 10月、12月,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先后对国务院组织法修订草案进行了两次审议和广泛征求意见,充分吸收各方面的意见建议。据此,形成了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织法(修订草案)》。

材料三 某在便利店向陈某购买3瓶茅台酒,共付货款8 400元。后李某向本地市场监管局投诉该茅台酒为假酒,该局申请鉴定的结论为:送辨样品与公司出厂产品外包装特征不符,属假冒注册商标的产品。李某就此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陈某退还货款。后有人提醒李某:如能证明该茅台酒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你还可以侵犯商标权和销售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为由追加诉讼请求,要求陈某支付赔偿金84 000元。李某遂追加此诉讼请求。

材料四 2024年2月5,中国普法网刊登了一则案例:2023年农历春节前夕,郭奶奶将过年擦玻璃的需求告诉了亲戚张某,家政人员刘某经张某和家政服务人员赵某介绍(他们三人之间不存在雇佣关系),前往郭奶奶位于居民楼二楼的家中擦洗玻璃,后从二楼窗户坠亡。

事发后,刘某的家人向西青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赵某、张某与郭奶奶赔偿死亡赔偿金丧葬费、精神损害抚慰金、扶养费。

材料五 随着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外卖骑手、快递小哥、货车司机、网约车司机等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持续壮大,规模已超过8400万人。新就业形态能调动起社会上分散的、未被充分利用的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使人们在工作时间、场所、内容等方面具有更多选择;能增强企业用工的灵活性,更加充分地利用企业之外的人力资源,降低办公场地租金和用工成本;能为市民生活提供服务,助力城市发展。目前,部分新就业形态劳动者面临工作时间过长、最低工资标准适用不明确、平台规则制定不够公开透明、维权服务渠道不够畅通等问题的困扰。

材料六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保障妇女合法权益,努力让尊重妇女在全社会蔚然成风。新修订的《妇女权益保障法》明确党对妇女权益保障工作的领导,强调坚决落实党中央有关坚持男女平等、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的决策部署。新修订的《妇女权益保障法》将原法第六章“人身权利”前移作为第三章,章名修改为“人身和人格权益”,强调妇女的主体性。全国人大常委会在修法过程中,两次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对于拐卖妇女儿童、职场性别歧视等社会普遍关注的关涉妇女儿童权益的重点热点问题,新修订的《妇女权益保障法》都给出了明确的对策。新修订的《妇女权益保障法》同时实现了立法技术的新飞跃,是契合中国妇女维权事业发展规律的立法。

材料七 2021年12月10,陈某与A公司签订期限自2021121120231210的劳动合同,约定陈某从事行政工作,试用期6个月。20221月,陈某怀孕。20222月,A公司向陈某发出解除劳动关系通知,解除事由为陈某在试用期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陈某准备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权益。

材料八 十四届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履职以来,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高度重视国务院组织法修改工作。202310月、12月,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对修订草案进行了两次审议,并先后两次将审议后的修订草案通过中国人大网全文公布,征求社会意见;同时将修订草案印发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征求意见,组织部署全国人大代表研读讨论,采取多种方式征求各方面意见,20242月,根据人大常委会会议的审议意见、代表研读讨论中提出的意见和各方面的意见,进一步对修订草案作了修改完善。2024311,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新修订的国务院组织法。

材料九  “楼外楼”是杭州一家知名老字号食品企业,于2013年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注册许可的商标。2022年初,该企业发现,某网络公司于2021年底在天猫平台开设“西湖楼外楼”旗舰店,在售的14个食品类礼盒商品的外包装、网页均标注“西湖楼外楼”,与“楼外楼”品牌商标近似。

据统计,“西湖楼外楼”完成订单900多笔,获利15.92万元。该食品企业遂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庭经过审理,判定某网络公司承担了相应民事责任。

材料十 聋哑老人杨大爷独居多年,晚年他与邻居顾家三兄弟签订遗赠扶养协议。不是亲人胜似亲人,邻居们和居委会都见证了顾家三兄弟对杨大爷生活上的长期照顾,尤其是在精神上的陪伴和慰藉。每一年春节,三兄弟家人和杨大爷都会用手机拍下全家福合影,这一切温暖了杨大爷的余生。如今,耄耋老人离世,留下百万遗产。当地民政局作为遗产管理人,查明杨大爷没有债权债务,将杨大爷的遗产分配给了顾家三兄弟。

材料十一 2023年,全国人大常委会认真履行宪法法律赋予的职责,推动人大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效。过去一年的主要工作如下: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特别是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保证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在人大工作中得到全面贯彻执行。

加强重点领域、新兴领域、涉外领域立法,健全国家治理急需、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必备、维护国家安全所急的法律制度。

加强基层立法联系点建设,发挥立法听取民意“直通车”作用。

增强监督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保证宪法法律全面有效实施。听取审议“一府两院”报告、检查法律实施情况、组织开展专题询问。

增强代表培训的系统性、针对性、专业性,举办代表学习班、少数民族代表学习班,实现新任基层全国人大代表履职基础学习全覆盖。组建全国人大代表小组,倾听和反映群众的意愿呼声。

材料十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于2023628由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这部法律在立法过程中,受全国人大委托,中国残联征求了5万余名基层残疾人、老年人代表的意见建议。通过拓宽意见征询、体验试用、监督管理等渠道,让残疾人、老年人成为无障碍环境建设的最广参与者、最大受益者和最终评判者。

材料十三 2024年3月19,香港特区立法会全票通过《维护国家安全条例》,标志着香港特区有效落实基本法第23条规定的宪制责任,筑牢了香港长治久安和繁荣稳定的“防护墙”,在新时代新征程“一国两制”事业发展进程上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

但美国务院发言人在记者会上对此妄加指责,一再诋毁抹黑香港《维护国家安全条例》,称香港《维护国家安全条例》将对港人以及在港美国公民、企业产生广泛影响,损害港人权利和自由;《条例》可能违背中国保持香港高度自治的国际承诺,破坏“一国两制”框架。损害香港作为国际商业中心的声誉。

【设问角度】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说明制定爱国主义教育法是如何体现人民当家作主的。(12)

(2)结合材料一并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说明制定和实施《爱国主义教育法》的重要性或意义。(12)

(3)结合材料一和《政治与法治》知识,说明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爱国主义教育法的必要性。(12)

 (4)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织法(修订草案)》的形成过程。(12)

(5) 结合材料三,运用《法律与生活》的知识,分析李某的诉讼请求能否得到人民法院的支持。(10)

(6)结合材料四,运用《法律与生活》的知识,谈谈如果你是法官,你会如何判决,并说明理由。(10)

(7)运用《经济与社会》和《法律与生活》知识,结合材料五,分析我国积极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的原因。(10)

(8) 结合材料六,运用《政治与法治》的有关知识,说明《妇女权益保障法》的修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一次生动体现。(10分)

(9)有人说,解决上述纠纷,可以采取包括诉讼在内的各种合法途径。结合材料七,运用所学《法律与生活》知识对此加以评析。(10分)

(10)结合材料八,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谈谈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是如何修订国务院组织法的。(12)

(11)结合材料九,运用民事权利和义务的知识,分析法庭判决结果的依据及某网络公司应承担的民事责任。(10)

(12)结合材料十,运用《法律与生活》的相关知识,简述当地民政局这样分配遗产的合理性。(10)

(13)结合材料十一,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分析全国人大常委会是如何推动人大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效的。(10分)

(14)结合材料十二,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说明国家出台无障碍环境建设法,以“小切口”立法展现出“大价值”。(12分)

(15)结合材料二,运用“各具特色的国家”的知识,对美方诋毁抹黑香港《维护国家安全条例》的言论进行批驳。(10)

【答题要点】

(1)①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制定爱国主义教育法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要求。(4分)②制定爱国主义教育法过程中坚持科学民主立法,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贯彻了民主集中制原则,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具体表现,体现我国的民主是全过程人民民主。(4分)③爱国主义教育法(草案)由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经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体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人民当家作主提供根本政治制度保证。(4分)

 (2)①有利于落实宪法规定,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②有利于解决我国爱国主义教育存在的问题,为爱国主义教育提供法律保障。③有利于提高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效,更好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传承民族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④有利于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⑤标志着我国爱国主义教育进入法治化进程,为切实提高爱国主义教育质量提供了法治保障。⑥新时代新征程上培育和增进对中华民族和伟大祖国的情感,传承民族精神、增强国家观念,凝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每点2分,言之成理,均可酌情给分)

(3)①坚持党的领导,将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保证爱国主义教育立法的正确方向。(3)②坚持依宪立法,落实国家根本法要求,教育引导公民自觉履行宪法义务。(3)③依法行使国家立法权,强化法治的规范、引导和保障作用,为我国爱国主义教育提供法法律依据。(3)④依法明确各方主体责任,凝聚爱国主义教育合力,引导公民将爱国主义内化于心外化于行。(3分)

(4) ①坚持和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或“把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作为最高政治原则贯穿修法全过程和各方面”), 3分)②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转变政府职能、优化政府职责体系和组织结构的决策部署,积极推进国务院组织法修改工作。(3分)③全国人大常委会积极行使立法权,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贯彻全过程人民民主,两次审议和广泛征求意见,集思广益、凝聚共识,经共同研究、反复协商、修改完善,形成了修订草案。(3分)④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此次修订草案充分体现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3分)

(5) 李某、陈某之间就涉案茅台酒构成了买卖合同关系,而陈某向李某提供的茅台酒被确认为非指定公司所生产,故陈某的行为属于违约行为,因此李某要求退还货款的请求应得到法院支持。(2)涉案茅台酒非指定公司所生产并不能得出该酒必然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这一结论。(2)根据举证责任倒置原则,陈某如能证明涉案茅台酒符合食品质量安全标准,则李某要求陈某支付赔偿金84000元的诉讼请求不会得到法院支持;否则,可能会得到法院支持。(3)在我国,民事诉讼实行“不告不理”原则。陈某侵犯商标权的受害主体是特定公司,在该公司没有提起诉讼请求的情况下,李某以侵犯商标权为由提出赔偿的诉讼请求,不会得到法院的支持。(3)

(6)判决:刘某承担大部分责任,郭奶奶承担部分损害赔偿责任。(2)

理由:①张某、赵某为刘某介绍擦玻璃的工作(非雇佣关系),二人只提供信息,均未从中牟利,也没有对其工作做要求,本质上是人与人之间的友善互助,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4)②刘某上门提供擦玻璃服务,郭奶奶接受服务,刘某与郭奶奶形成个人劳务关系,双方应当根据各自的过错承担责任。刘某在擦玻璃方面的专业化水平、安全保障知识要强于郭奶奶,在室内使用其自带的专业工具也可以完成,故刘某应承担大部分责任,郭奶奶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应承担部分损害赔偿责任。(4)

(7) 劳动者合法权益受宪法和法律保护,(2分,若学生仅回答“劳动者享有取得劳动报酬、休息休假……权利”只给1分)公共服务是政府重要的经济职能。(2分,回答“有为政府”可同等给分,但不重复给分)针对我国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护存在的问题,(1分)政府有责任采取措施保障其权益;这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积极性,扩大新就业形态,(2分),促进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1分)提高企业经营效益,(1分)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1分)

(8)①有利于坚持中国共产党对法治中国建设的领导,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的决策部署。(3)②有利于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全国人大常委会在修法过程中,两次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贯彻全过程人民民主,尊重和保障人权,切实保障妇女权益。(3)③有利于立良善、管用之法,新修订的《妇女权益保障法》同时实现了立法技术的新飞跃,是契合中国妇女维权事业发展规律的立法,体现了坚持科学立法,完善高质量法律体系,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4分)

(9)①本案中陈某与A公司签订期限自2021121120231210的劳动合同,根据法律规定一年期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两个月,而A公司的签订的试用期是6个月,合同不合法。(5)②陈某在试用期怀孕,被辞退,本身并无过错,属于违法辞退的,可通过调解、协商、申请仲裁或者诉讼等方式要求单位继续与其履行劳动合同或者向其支付违约金。③陈某应该先经过仲裁,如果对仲裁结果不满意,方可进行诉讼。(5分)

(10)①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3分)②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科学立法,提升立法质量。(3分)③坚持党的领导,依法立法,将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3分)④公开征求意见,广泛凝聚社会共识,坚持民主立法,把全过程人民民主贯穿于法律修订全过程。(3分)(考生如从其他角度作答,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11) ①商标注册人享有注册商标专用权,未经权利人许可,他人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注册商标近似的商标的,构成侵权,注册商标有效期为 10 年。“楼外楼”是杭州知名老字号食品企业的注册商标并在保护期内,依法受法律保护。(5)某网络公司未经权利人许可,在相同商品上使用与“楼外楼”注册商标相近似的商标,容易导致混淆,属于侵权(或涉嫌侵犯其注册商标专用权),并已获利。按照过错责任原则,应当承担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偿损失等侵权责任。(5)

(12)①杨大爷与顾家三兄弟签订了遗赠扶养协议(1),顾家三兄弟承担了对杨大爷的扶养义务 (1),且杨大爷没有债权债务 (1),顾家三兄弟依法享有受遗赠的权利(1);②这样分配遗产符合民法典中公序良俗原则、公平原则(2),肯定顾家三兄弟的善举契合了和谐、友善(1)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孝老爱亲、扶危济困的传统美德(2)

(13)①坚持党的领导(1分),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依照法定程序转化为国家意志。(1分)②行使立法权(或坚持科学民主依法立法),(1分)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1分)③在立法工作中贯彻全过程人民民主,广泛凝聚社会共识,推动良法善治(1分)④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1分),依法行使监督权(1分),推动国家机关协调运转开展工作,推动宪法和法律实施,将我国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1分)⑤积极发挥人大代表作用(1分),提高人大代表履职能力,使人大代表更好联系人民群众(1分)(若考生答出“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可给1分,但不得超出该题总分)

(14)①无障碍环境建设关乎基本民生,关乎社会的治理、公平和文明。无障碍环境建设法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期待,着力保障残疾人与老年人权益、推动我国人权事业发展进步、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充分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②中国共产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领导立法,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③全国人大常委会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推动全社会共建共治共享。无障碍环境建设法是社会建设领域的重要立法,是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重要成果。

(15)①国家主权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是至高无上的排他性的政治权力,是一种自主自决的最高权威,香港事务纯属中国内政,任何外国无权说三道四、横加干涉,美方言论的实质是干涉中国内政。(3)②我国实行单一制的国家结构形式,中央享有最高权力,地方政权被置于中央的统一领导之下,香港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香港国安条例的通过有利于贯彻“一国两制”方针,维护香港的长治久安。(3)③国家安全利益是国家的最高利益,我国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香港国安条例的通过彰显了中国政府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决心,美方对香港国安条例的攻击抹黑意在破坏香港的和平稳定,注定以失败而告终。(4)

 

七、加强科学的宏观调控  确保国家高质量发展

【热点概述】

今年(2024)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搞好科学的宏观调控,确保国家高质量发展显得十分的重要。

科学的宏观调控是政府的主要经济职能之一。宏观调控是指国家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对经济总量进行调节和控制。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是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保持经济总量平衡,促进重大经济结构协调和生产力布局优化,减缓经济周期波动影响,防范区域性、系统性风险,稳定市场预期,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宏观调控最常用的经济手段: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要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体制保障。

经济运行中政府和市场的关系:通过持续推进简政放权、创新监管、高效服务改革,重塑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更好发挥政府的作用。

区间调控强调经济运行的合理区间。经济增长率、就业率等不滑出“下限”,物价涨幅等不超出“上限”。

定向调控是在区间调控的基础上,保持定力、精准发力。抓住重点和关键,有针对性的实施,主要是对小微企业,三农等市场主体减负,释放活力。

今年(2024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200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5.5%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国际收支保持基本平衡;粮食产量1.3万亿斤以上;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5%左右,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实现上述目标,我们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积极的财政政策要适度加力、提质增效(完成今年发展目标任务,必须深入贯彻习近平经济思想,集中精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精准有效;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

完成今年发展目标任务,必须深入贯彻习近平经济思想,集中精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命题选材】

9材料一  据统计,2023年年末全国60岁及以上人口29697万人,占全国人口的21.1%,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 21676万人,占全国人口的15.4%。据预測,2005年左右,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将突破4亿,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将超30%,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我国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挑战,同时也孕育即新的机遇。据估算,2030年全国老年人口消费总量为12万亿元至15.5万亿元人民币,与全国GDP的比率将提高至8.3%10.8%;2050年全国老年人口消费总量为40万亿元至69万亿元,与个国GDP的比率件疆高至12.2% 20.7%,届时中国不仅拥有超大的老年消费群体,还将拥有强劲的老车消费市场。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老年群体对养老服务的品质、效率、便利性、均等化等的要求和预期也将不断提高,优质健康医疗、智慧养老等高科技产品和服务领域将迎来宝贵发展机遇。人口老龄化将是我国今后较长一个时期的基本国情。发展银发经济,事关国家发展和人民福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促进很发经济高质量发展,让老年人共享更多改革发展成黑,收获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材料二 2024年3月10上午8,在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最后一场“委员通道”集体采访活动上,多位政协委员谈到民营经济。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黄金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卢进表示,要为优秀的民营企业喝彩点赞,要始终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促进国企、民企共同发展。全国政协委员林孝发表示,民营企业家一定要发扬“宁愿睡地板,也要做市场”的奋斗精神。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重申了民营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提出了一系列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为民营企业家们注入了强大的信心与活力。

规模相当、产品相似的两家民营企业发展状况

 

A 企业

B企业

市场定位

科 技 领 域, 专项突破

    “多元”布局,不断扩张

产品市场占有率

5%7%

0.2%0.5%

专利数量

发明1000余件、实用新型 100余件、外观设计20余件

发明10余件、实用新型 10余件、外观设计5

偿还债务

多方筹措资金,积极清偿

一度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

注:两企业贷款比地方国企贷款利率高,贷款时要企业背书、抵押等;在人才引进方面,受社会舆论对民企的偏见影响,优秀人才更倾向选择去机关、事业单位和国企。

材料三  随着全球科技产业的快速发展,我国民营科技企业在很多前沿科技领域取得了突破。但某些国家以所谓“国家安全”为由,不断加码对华核心技术出口管制措施,无理打压中国企业。面对打压,我国民营科技企业勇于担当作为,筑牢国家安全防线,加强科技攻关,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主;拓宽业务范围,在新能源汽车、低空飞行等领域找到了新的出路。

材料四 20233月,《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发布。根据方案,在党中央机构改革方面,组建中央金融委员会、中央金融工作委员会,由中央金融委员会负责金融稳定和发展的顶层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研究审议金融领域重大政策、重大问题等。这意味着,金融监管工作从原来的国务院议事协调上升为党中央决策议事。在国务院机构改革方面,组建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调整为国务院直属机构、统筹推进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改革、深化地方金融监管体制改革…改革内容涉及金融机构的调整优化,致力于解决中央和地方、多个部门之间多重监管或监管缺失问题,建立以中央金融管理部门地方派出机构为主的地方金融监管体制,以更好地防控金融风险。

材料五 人口的增减变动及结构变化将会对各国和世界经济发展的格局产生重要和深远影响。我国老龄化进程具有诸多“中国式”特点:“未富先老”“未备先老”问题严重,经济发展水平仍相对落后,社会保障制度和公共服务政策尚不完备;老年人群体异质性强、需求层次多样;区域和城乡差异大,农村养老挑战严峻;具有体制和基层组织优势,多元责任主体发挥合力……这些都表明,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是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必答题”。

材料六 近年来,A市致力于打造“5G+AI工业制造云平台”,通过引进大数据与云计算企业、建设智能工厂,运用智能化手段打通设计、生产及营销全流程,释放企业创新及定制化能力,协调和平衡产能使用。该市一家企业借助该平台对消费端大数据建模分析后,研发了一款新的洗拖一体扫地机器人,将消费者的购买需求聚合云端,再将订单聚集在平台上,统一下发给工厂,通过拆解产能,把产品拆分为各个零部件,之后通过生产工艺标签匹配,找到本地以及其他地区最合适的生产企业。通过智能化的整合与管理,成本比原来下降20%,产品批次通过率从 89.35%提升到99%以上。这款新产品仅用4个月就正式发售,短短几个月销售额达到1.21亿元。

材料七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互联网、大数据、虚拟现实等新技术的加速应用,沉浸式文旅项目在各地不断可现:沉浸式演艺、沉浸式夜游沉浸式街...沉浸式文旅实现了文化和旅游的深度融合,通过全京式的视、触、听嗅觉交互体验,为游客营造一种“ 身临其境”的感觉,越来越受到游客青睐。

在长江一艘游轮上,《知音号》演出正在进行,游客们穿梭在舞池、酒吧等空间,与二十世纪二三+年代的武汉历史片段相遇,在和演员的互动中走进一幕幕扣人心弦的剧情;在山西,已展演十年的《文见平遥》让观众步行穿过迷宫般的多重空间,感受平遥古城故事的悲壮情怀;在四川巴中,《梦境光雾山》山水夜游项目,将光雾山变幻的天然团雾作为投影成像载体,在300悬崖绝壁上再现千年米仓文化和《巴山背二歌》文化遗产,让游客沉浸在剧情中;在贵州,实景演出《天酿》将数字新媒体技术与山水空间融合,演绎茅台酒文化的历史变迁......

材料八 数字科技已成为建设现代化农业产业体系的关键一环。宁夏积极把握数字化转型新机遇,引领带动宁夏农村产业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融合化发展,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在牧场,奶牛刷“身份证”自愿挤奶,大麦鲜草智能生产,无人驾驶自动投喂饲料,机器人定时定点推料,清粪系统自动清洁圈舍。在渔场,利用大数据实现精细投喂和科学用药,同时采买渔业农产品精深加工、全产业链智慧管理等智能装备,增加渔业附加值,提升产业效益。在林区,全自动化监控光度、湿度、温度及二氧化碳浓度,培育优质的灵芝。不仅如此,宁夏还探索实施了一大批“光伏+生态、+农业、+旅游”样板项目,形成农业增收、工业增产、民生改善、清洁低碳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材料九 当前,我国经济整体回升向好,但仍面临有效需求不足、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社会预期偏弱、国内大循环存在堵点、国际循环存在干扰等问题。我国设备更新需求和消费品换新需求很大。2023年,工业、农业等重点领域设备投资规模约4.9万亿元,随着高质量发展深入推进,设备更新需求会不断扩大,将是一个年规模5万亿以上的巨大市场。同时,2023年底民用汽车保有量达到3.36亿辆,冰箱、洗衣机、空调等家电保有量超过30亿台,汽车、家电更新换代也能创造万亿规模的市场空间。202437,国务院印发《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部署实施设备更新、消费品以旧换新、回收循环利用、标准提升四大行动,大幅提高国民经济循环质量和水平。

材料十 近年来,我国以网络购物、线上线下融合等新业态新模式为特征的新型消费迅速发展,在保障居民日常生活需要、推动消费恢复和升级、促进经济企稳回升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智能化沉浸式服务体验正在释放出新的消费活力,文化展馆、旅游场所、特色街区等积极开发虚拟现实数字化体验产品,让优秀文化和旅游资源借助虚拟现实技术“活起来”。数字化转型助力传统消费增长。线下传统市场积极运用新电商模式开展经营活动,建立直播中心与选品中心,开展“实体店+直播”的销售模式,变“人找货”为“货找人”。

【设问角度】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与社会》知识,分析说明我国政府将如何通过高质量发展“银发经济”让老年人共享更多改革发展成果。(10)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与社会》和《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相关知识,探求民营企业发展壮大路径。(12)

(3)民营科技企业要扛起职责使命,在筑牢国家安全屏障中书写企业担当。结合材料三,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相关知识加以说明。(10)

(4) 结合材料四,运用《政治与法治》、《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知识,阐明我国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的意义。(12)

(5)有人担忧:人口老龄化增加了国家和社会的负担,会拖累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结合材料五,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回应此人的担忧。(12分)

(6)结合材料六和《经济与社会》知识,说明该市推动建设“5G+AI 工业制造云平台的重要意义。(10分)

(7)结合材料七并运用《经济与社会》知识,分析沉浸式文旅受到游客青睐的原因及其对产业发展的影响。(14)

(8)结合材料八和经济知识,说明农业数字化转型对促进乡村振兴的意义。(12分)

(9)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材料材料九,运用《经济与社会》相关知识说明其作用路径。(10)

(10) 从《经济与社会》角度,说明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对我国高质量发展的经济意义。(10分)

(11)结合材料九,运用《经济与社会》知识说明当前推动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的理由。(14)

(12)结合材料十和《经济与社会》知识,分析说明新型消费对我国高质量发展的积极意义。(10分)

(13)根据材料十,从《经济与社会》角度分析说明如何激发居民消费潜力推动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12分)

【答题要点】

(1)①重视顶层设计,增强政策引导,健全基本保障体系,加强老年人基本民生保障,增加基本公共服务供给。(3)②顺应老年人消费升级趋势,引导企业扩大有效产品供给,鼓励创新,促进“银发”产业升级发展。(3)③健全养老服务市场体系,发掘养老服务市场发展潜力,激发各类经营主体和社会组织的积极性,更好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促进养老事业产业协同发展。(4)

(2) ①民营企业发展壮大需要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全面领导,政府积极履行经济职能,保障公平竞争,形成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良好环境和社会氛围。(4)②民营企业发展壮大需自身以市场为导向,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诚信经营,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4)③民营企业要实施“走出去”战略,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特别是“一带一路”共建共享,推进技术创新,提升品牌和产品质量,抢占国际市场。(4)

(3)国家安全是民族复兴的根基,国家安全利益是国家的最高利益。(2)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科技和经济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2)企业要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提升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增强防范和应对经济风险的意识和能力;(3)企业与政府共同携手,维护国家利益和企业的正当利益,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3)

(4)①组建中共中央金融委员会、中共中央金融工作委员会,有利于加强党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统筹协调、整体推进金融监管体制改革。(4 分)②组建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深化地方金融监管体制改革,有利于建设职能科学、协调高效的法治政府,调整优化金融监管职能,实现政府金融善政。(4 分)③统筹党和国家机构职能改革,有利于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完善我国金融监管体系(可替代:促进我国金融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有效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维护国家金融安全,保障国家安全。(4 分)

(5)①老龄化的确会带来劳动力资源相对短缺、家庭养老压力加大、国家财政负担加重等问题。(3分)②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增进老龄人口福祉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应有内容。(3分)③老龄人口增加也会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新机遇:产生新需求、激发新供给、促进新产业、催生新技术。(4分)④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独特的优势,能将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相结合,答好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必答题。(2分)

(6)①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为工业进行智能化、数字化转型创造条件。(2)②优化数据的采集和分析,准确把握市场需求,创新商业模式。(2)③运用数字技术促进企业在设计、生产、营销等环节优化流程,降低成本、提高效益。(2)④运用数字技术推动产业链的整合,促进企业之间协同发展,促进全要素流通。(2)⑤促进该市工业结构优化升级,助力城市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2)

(7)原因:①经济的发展,收入增加,消费结构升级,文旅消费需求不断增加;(4分)②运用现代技术,创新旅游消费场景,提升了消费体验;(3分)③依托自然和文化资源,打造特色文旅产品,引发了情感共鸣。(3分)

影响:①推动传统旅游业转型升级,催生新业态新模式;(2分)②促进产业融合,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优化产业结构。(2分)

(8)①贯彻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以现代技术手段推动智能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发展现代农业;或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实现种子技术自主可控,抢占产业制高点。(3分)②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创新升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走市场化发展道路,提高农业经营现代化水平。(3分)③深化农产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品质,打造品牌,打通高端销售渠道,巩固竞争优势。(3分)④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打通农业全产业链条,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现农业生产要素在更高层次优化配置。(3分)

(9)①扩大有效益的投资,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先进制造业,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新质生产力。(3)②激发有潜能的消费,形成消费与投资相互促进行的良性循环,改善社会预期,增强经济活力。(3分)③统筹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产业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增强国内大循开内生动力和可靠性,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4分)

(10)①大力促进先进设备生产应用,推动先进产能比重持续提升。(2)②推动高质量耐用消费品更多进入居民生活。(2分)③畅通资源循环利用链条。(3分)④大幅提高国民经济循环质量和水平。(3分)

(11)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设备技术革新和设备进入更新周期的现实需要;(2分)创造和扩大投资需求,增强经济发展动能;(3分)发展新质生产力,改造传统产业,培育先进产能;(3分)推动经济绿色转型,促进节能降碳;(3分)改善人居环境,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3分)

(12)①新型消费形成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和新服务,从而推动了经济的转型升级,新型消费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新型消费促进了消费市场的扩大和消费升级,为经济增长提供了强大的内需支撑。(4)②新型消费有利于优化消费结构,提升消费者购物体验。(3)③新型消费促进国内市场的开放和国际化,倒逼企业转型升级,提升国际竞争力,为中国企业走向世界提供了更多机遇。(3)

(13)①保持经济高质量发展,大力促进就业,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完善社会保障,提升居民消费能力,增加居民消费信心。(3) 顺应消费升级趋势,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创新消费场景,优化消费供给,增加居民消费获得感和体验感。(3分)③加强市场监管,规范市场秩序,改善消费环境,保障公平竞争,促进消费市场健康有序发展,提升居民消费意愿。(3分)消费政策,积极发挥财政的作用,加强消费基础设施建设,巩固提升传统消费,加快发展新型消费,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3分)

 

八、学习习近平文化思想  推进先进文化的建设

【热点概述】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系统总结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就新时代文化建设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形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文化思想内涵十分丰富、论述极为深刻、逻辑科学严密,深刻回答了新时代我国文化建设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坚持什么原则、实现什么目标等根本问题,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丰富和发展了世界文明理论,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

习近平文化思想对这11个方面都有独到见解:关于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关于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关于两个结合的根本要求;关于新的文化使命;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于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关于掌握信息化条件下舆论主导权、广泛凝聚社会共识;关于坚定文化自信;关于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关于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关于促进文明交流互鉴。

对中华传统文化,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继承和弘扬其中的优秀成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我们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推进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要坚持守正创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展示中华民族的独特精神标识,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

   【命题选材】

10材料一 2023 6 2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时指出:“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这是我们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得出的规律性认识。我们一直强调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现在我们又明确提出‘第二个结合’。我说过,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 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只有立足波澜壮阔的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才能真正理解中国道路的历史必然、文化内涵与独特优势。”

材料二 习近平在新时代文化建设方面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形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会议提出,习近平文化思想既有文化理论观点上的创新和突破,又有文化工作布局上的部署要求,明体达用、体用贯通,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会议强调,习近平文化思想始终强调人民群众的主体性地位与作用,具有浓厚的人民情怀,呈现出鲜明的人民立场,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宗旨所在。

材料三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深刻回答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一系列基本问题所形成的科学理论。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文明的影响力和感召力显著提升,中华民族团结奋斗推进复兴伟业的凝聚力、向心力不断稳固,正是得益于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科学指引。习近平文化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

材料四 习近平指出,要加强人工智能发展的潜在风险研判和防范,维护人民利益和国家安全,确保人工智能安全、可靠、可控。2023年我国出台《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明确提出提供和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应当遵守法律法规,尊重公序良俗。相信通过前瞻研判风险挑战、健全保障伦理规范和法律体系,我们能推动人工智能向上向善,更好增进社会福祉。

材料五 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国运强。

新时代新征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面临新形势新任务,迫切需要统一思想、坚定信心,凝聚起万众一心的磅礴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积极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和实践创新,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规律性认识,就新时代文化建设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形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

习近平文化思想充分体现了坚持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要原则和历史真谛,他强调中国的问题必须从中国基本国情出发,由中国人自己采解答,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他强调要善于从中华文化宝库中萃取精华、汲取能量,保持对自身文化理想、文化价值的高度信心。他指出:“70后、80后、90后、00后,他们走出去看世界之前,中国已经可以平视这个世界了”。

习近平文化思想具有深邃的辩证思维和哲学意蕴。其中,“守”与“创”、“古”与“今”、“中”与“外”、“危”与“机”联结交织、融会贯通,彰显出习近平文化思想的辩证品格。准确认识和把握这些辩证品格,是我们深入理解习近平文化思想科学内涵、鲜明特征和价值意蕴的题中应有之义。

材料六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中华优秀个传统文化蕴含的天下为公、民为邦本、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条仁善邻……等思想,同科学社会主义的介值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二者可以双向奔赴、彼此成就,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马克思主义,用马克思主义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

马克思主义所具有的实践性、开放性等理论品格,要求它必须同我国的具体实际和文化土壤紧密结合,这不仅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显著内涵,也是马克思主义永葆旺盛生命力的根本所在。

材料七 水利工程的发展,蕴含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学价值。我国已有30项工程成功获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从3600多年前的商代都城灌溉梁系,到“秦代三大水利工程”、灌溉工程的发展见证着古代先贤独树一帜的治水智慧。都江堰工程是中原文化和巴蜀文化交融的杰作,融合了大禹、杜宇、登灵治水和李冰父子治水的传奇故事、体现了多民族文化的交往交流。都江堰的创建,以不破坏自然资源、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为人类服务为前提,变害为利、至今仍是水利工程人水和谐的典范。

材料八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要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实现崇高使命,必须‘以补过为心,以求过为急,以能改其过为善,以得闻其过为明’,一刻不放松地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始终跟上时代、实践、人民的要求。”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优良传统和最鲜明的政治优势。1922 年二大党章明确列出党员如有违反六类纪律的情形,必须开除出党。

1942 年至 1945 年的延安整风运动,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明确了“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整党方针。1949 3 月,毛泽东同志谆谆告诫全党“务必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彻底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以作风建设破题,以重拳反腐破局,扭住深层次矛盾和重点难点问题持续精准发力,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

材料九 上海是中国共产党诞生地。要传承红色基因、红船精神,践行初心使命,确保改革开放正确方向。促进经济爬坡过坎,化危为机,企业家精神不可或缺。发扬企业家精神锐意进取、永不言败的精神,推动企业不断发展,发挥好“头羊效应”。企业家要在爱国、创新、诚信、社会责任和国际视野等方面不断提升自己,推动中国经济提质增效、行稳致远。

材料十 建好用好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意义重大。从空间上看,6300余公里的长江由西向东横贯中国。建好用好公园可以深入挖掘长江源头的羌藏文化,上游的巴蜀文化、中游的湖湘之化、下游的吴越文化等各具特色又交融互促的地域文化,充分体现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格局。从时间上看,作为母亲河的长江见证了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公园可以完整展现渔猎文明、农耕文明、工商文明到信息文明、生态文明等,充分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持久影响力。从内容上看,长江流域孕育出了丰富多彩的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公园可以全面呈现山水、水利、航运、建筑、生态、饮食、节庆、民俗等诸多文化样态,有效保护传承利用长江文物和文化遗产。

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秉持积极保护、适度利用的发展理念,以保护为目的,以利用为手段,规划建设了一大批生态文化保护项目,实现了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三大效益的统一,走出了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真正使黄金水道产生黄金效益,提升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材料十一 泱泱中华,历史何其悠久,文明何其博大。2023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多种多样的形式润泽着我们的精神生活:备受好评的杭州亚运会奖牌“湖山”,设计灵感就来自良渚玉琮,融入江南的涟漪湖水、起伏山峦,中华文化魅力通过大型国际体育赛事传递到世界各地;三星堆博物馆馆体在外形上与地貌、史迹和文物造型有机结合,不仅还原了历史现场,更将古老文明与现代审美融为一体,成为大众追寻文化遗迹、触摸文明的新的重要场域;被称为国家版本资源总库和中华文化种子基因库的中国国家版本馆,仅中央总馆入藏的版本量就达到了 1600 万余册;再现大唐盛世和诗人真挚友谊的动画电影《长安三万里》好评如潮,各大影院中更是上演了孩子们吟诵唐诗的场景……

村料十二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多次强调家风,他指出,千家万户都好,国家才能好。民族才能好。他强调,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老师,家长要给孩子以示范引导,有什么样的家教,就有什么样的人:家风是让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勤劳致富,勤俭持家。家风要求把家庭的前途命运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广大家庭都要把爱家和爱国统一起来,把实现家庭梦融入民族梦之中。

材料十三 礼法传统是中华古代法文化的核心,良法善治是礼法传统的精华所在。中华优秀传统法治文化凝聚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智慧,如“法令行则国治,法令弛则国乱。”“明法者强,慢法者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等等。习近平指出,要总结我国法治体系建设和法治实践的经验,阐发我国优秀传统法治文化,把法治外宣作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讲好中国法治故事,展示我国法治国家的形象,提升我国法治体系和法治理论的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

材料十四 坚持自我革命是建党百年历史经验之一。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通过不断自我革命逐步将一个以农民占多数的党锻造成为一个具有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党,取得了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中国共产党不断自我革命,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逐步探索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刀刃向内,以刮骨疗毒的政治勇气向党内硕瘴痼疾开刀,开创了党的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局面。

材料十五 广东省高度重视传统村落保护,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完善传统村落文献档案,开展传统村落的申报评选认定,指导各地编制和实施传统村落发展保护规划,有效推进了广东传统村落的保护。广州花都洛场村依托碉楼建筑、华侨文化,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植入文化体验商业、非遗民间艺术表演,推动乡村古韵与现代气息相互交融。顺德杏坛镇把多个村内祠堂变身为艺术馆、农家书屋、村民讲堂等,让有着悠久历史的祠堂成为讲文明树新风的地方。河源苏家围村利用村内传统建筑,挖掘客家文化特色,通过市场化运作,成功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广东以高度的文化自觉,推动传统村落留下美丽乡愁,焕发新的时代活力。

【设问角度】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 正确性。(10)

(2)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新时期思想文化工作提供了价值导航。结合材料二,并运用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知识说明原因。(12)

(3)结合材料三,运用领会科学思维的知识,分析习近平文化思想是如何体现科学思维的特征的。(10分)

(4)结合材料四,阐明我国能够推动人工智能技术更好增进社会福祉的文化因素。(10分)

(5)结合材料五,运用认识论的有关知识,分析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形成与发展。(8分)

(6)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文化自立的集中体现,具有坚定文化自信的鲜明特质。结合材料五,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知识对此进行说明。(8分)

(7)结合材料五,运用《逻辑与思维》的知识,分析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形成是如何运用辩证思维方法的。(6分)

(8)与中国的具体实际和文化土壤紧密结合,是马J克思主义永葆旺盛生命力的根本所在。结合材料六并运用理的知识对此加以分析。(12)

(9)运用文化生活知识,结合材料六分析新时代坚持“第二个结合”对建设文化强国的意义。(10)

(10)结合材料七,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知识;阃明我国成功获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的时代价值。(10分)

(11)结合材料八和政治生活知识,说明新时代党为什么要继续推进自我革命?(12)

(12)结合材料九,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为什么要弘扬红船精神和企业家精神,用伟大的精神去推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12分)

(13)建好用好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有利于赓续长江千年文脉,推进文化自信自强。结合材料十,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加以说明。(10)

(14)结合材料十,运用价值观的知识说明建设长江国家文化公园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必要性。(12)

(15)请你围绕长江段的某个省份,就如何建设好该地区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提两条合理化建议(4)

(16)结合材料十一,运用文化生活知识,阐释我们是如何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润泽精神生活的。(10分)

(17)结合材料十二,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谈谈新时代怎样推动家风建设高质量发展。(12)

(18)结合材料十三,运用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分析讲好红色故事、搞好红色教育的正确性。(10)

(19)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揭示了党百年风华正茂的基因密码。结合材料十四,运用辩证否定观的知识对此加以分析。(10分)

(20)有人认为,只要坚定文化自觉,就能实现广东古村落的成功保护。结合材料十五,运用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知识对此予以评析。(10分)

(21)结合材料十五,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知识,分析保护好、利用好传统村落对实现乡村文化振兴的意义。(10分)

(22)结合材料十五,运用《逻辑与思维》中的辩证思维方法,对古村落的开发和利用提出两条合理化建议。要求:思维方法和具体做法相对应。(6分)

【答题要点】

(1))①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4 )②民族文化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是本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任何时代的文化,都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一个民族和国家如果漠视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就会失去文化创新的根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有利于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有利于解决新时代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得出符合中国实际和时代要求的科学理论,更好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6)

(2)①价值判断、价值选择是在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的,正确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必须遵循客观规律,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6分);②习近平文化思想,立足新时代文化建设伟大实践,正确处理治国理政和文化建设之间的关系,遵循和探索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3分); 彰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鲜明的人民立场是文化建设的根本宗旨所在(3分)。

(3)①科学思维追求认识的客观性。习近平文化思想深刻回答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一系列基本问题,做到了从实际出发,如实地反映认识对象。(3)②科学思维的结果具有预见性。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3)③科学思维的结果具有可检验性。习近平文化思想已经得到了我国文化建设实践的严格检验,被证实是真理。(4)

(4)坚持习近平文化思想指导,为人工智能发展提供根本遵循;(3)传承和弘场向上向善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维护国家安全,为解决现实问题提供有益借鉴;(3)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人们的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提升人工智能治理能力和水平。(4)

(5)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发展动力,是认识的目的。认识对实践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正确认识、科学理论促进实践发展。习近平文化思想来源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总结,在研究破解文化发展实践难题中形成和发展。习近平文化思想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得到进一步完善,为我们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科学的行动指南,为我们更好地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了根本遵循。

(6)习近平文化思想立足国情,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和人民立场,坚持独立自主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现了坚持文化自立的历史自觉;习近平文化思想汲取了中华文化的精华,促进了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把握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使我党的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

(7)辩证思维,就是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待事物和思考问题,其实质是运用矛盾分析法,在对立统一中把握事物。习近平文化思想是实践的基础上,全面系统地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现状,从整体上把握其发展规律,并指出未来发展的趋势,坚持了整体性和动态性思维。坚持“守”与“创”、“古”与“今”、“中”与“外”、“危”与“机”联结交织、融会贯通,在分析与综合的对立统一中建设文化强国。

(8)①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要坚持主观与客观、理论 与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4)②马克思主义正确反映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2)③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只有与中国具体实际和文化土壤相结合,才能始终站在时代前沿,获得丰厚滋养;才能推动马克思主义不断实现中国化时代化的新飞跃、开辟新境界。(6)

(9)①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度契合,坚持二者相结合,能促进理论创新和文化创新,造就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新形态。(4)②使马克思主义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获得丰厚滋养,推动马克思主义不断实现中国化时代化的新飞跃,为文化强国建设提供科学指南;(3)③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相适应,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增强文化自信。(3)

(10)①有利于保护好中华文化的载体,展示中华历史文化成就和中华文明演进,传承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3 分)②有利于推进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互鉴,丰富文化的多样性,促进民族文化的发展。(3 分)③有利于彰显尚和合、重民本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推动文化与经济、生态相互交融,和谐发展。(4 分)

(11)①传承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推进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3)②践行党的初心使命,赢得人民的衷心拥护,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力量。(3)③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实现自我净化,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3)④增强党治国理政的能力,正确应对新时代面临的风险和挑战,保证党和人民的事业沿着正确方向前进。(3)

(12)①中华民族精神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3)②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红船精神)和企业家精神都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突出表现,为中华民族精神增添了新内容,丰富和发展了中华民族精神,成为支撑民族精气神的主心骨。抓住机遇,迎难而上,助力我国经济“疫”后进一步回暖复苏,为“六稳”“六保”、提质增效提供更多保障。(3分)③弘扬红船精神和企业家精神,能够振奋民族精神,凝聚精神力量。发扬增强企业内在活力和创造力,激发市场蕴藏的活力,为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3)④发挥先进的革命文化和企业家精神在新时代的精神上引领作用,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提供巨大的精神动力。(3)

(13)①长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连续性。建好用好长江国家文化公园,能够激发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提高中华民族凝聚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3)②文化要通过载体呈现出来。建好用好长江国家文化公园,通过完整展现渔猎文明、农耕文明、工商文明到信息文明、生态文明,可以让人们更好地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对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3)③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建好用好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挖掘长江文化深刻内涵和时代价值,有利于促进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促进我国文化的繁荣发展。(4)(其他角度,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14)①价值观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3)建设长江国家文化公园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发挥了正确价值观的引领作用,走出了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真正使黄金水道产生黄金效益。(3)②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要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3)建设长江国家文化公园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既遵循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和自然规律,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实现了生态效益、社会益、经济效益三大效益的统一。(3)(其他角度,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15)本题为开放性试题,只要言之有理可的情给分。答案示例:①江苏建设国家长江文化公园可以充分挖掘吴越文化,建设吴越文化广场(2)②江苏可以改善长江生态环境,深度融入大运河文化带、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等国家战略。(2)

(16)①党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领导各部门履职尽责、协同联动,为国家安全提供根本政治保证;(3分)②立法机关依法行使立法权,不断完善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体系,以良法促善治,为维护国家安全提供有力法治保障;(3分)③司法机关坚持公正司法,把维护国家安全、社会安定和人民安宁摆在首位,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为维护国家安全提供司法保障;(3分)④行政机关坚持严格执法,全面履行专政职能,打击违法犯罪活动,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筑牢国家安全防线。(3分)

(17)①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家风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3)②教育在文化传承中具有重要作用,父母要重视家庭教育选择、传递文化的功能,引导和教育孩子热爱祖国,树立家国情怀,将爱党爱国爱家统一起来:(3)③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传统美德,让中华民族文化基因在广大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3)④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多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大力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营造全社会崇德向善的浓厚氛围。(3)

(18)①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意识可以先于或者落后于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讲好红色故事,搞好红色教育可以把继承和发展革命传统和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5分)②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到积极地推动作用。讲好红色故事,搞好红色教育对社会发展、个人价值实现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实现中华民族复兴。(5分)

(19)①辩证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是联系和发展的环节,其实质是“扬弃”。这要求我们树立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4分)②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来,坚持守正创新,在理论上与时俱进,不断丰富和发展党 理论体系,使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3分)通过自我革命,不断提高全党斗争本领和应对各项风险挑战能力,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不断开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局面。(3分)

(20)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条件。(4)广东坚定文化自觉,充分认识到乡村古村落的历史文化价值,并制定政策规划推动古村落的传承、保护和利用。实现古村落的成功保护,还必须从各地实际出发,尊重文化发展规律,通过活化利用,使其焕发新的时代活力。所以观点是片面的。(6分)

(21)推动乡村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赋予新的时代内涵,焕发乡风文明新气象。(4)发展文化事业,保障农民基本文化权益,培育乡村文化自觉。加强乡村精神文明建设,丰富村民文化活动,培养乡风文明风尚。盘活乡村特色资源,发展文化产业,夯实文化振兴基础。(6分)

(22)坚持适度原则,防范对古村落的过度开发;坚持辩证否定观,保留传统村落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6分)

 

九、推进生态文明  建设美丽中国

【热点概述】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刻回答了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等重大问题,是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也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理论的最新成果。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时代内涵集中体现为六项原则五个体系六项原则即,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坚持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坚持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坚持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五个体系即建立健全生态文化体系、生态经济体系、目标责任体系、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生态安全体系。

深刻领会和把握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丰富内涵,对于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要求,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开创新局面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第一.“环境就是民生”——利国惠民的生态观。生态环境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包含着对良好生态环境的期待。

第二.“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普惠共享的生态观。

第三.“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共荣的生态观。

【命题选材】

11材料一 2023年,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贯彻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打好“组合拳”,持续加强生态环保领域监督工作。在湿地保护法实施一周年之际,常委会开展执法检查,检查组赴6个省20个地市,召开9次座谈会,听取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汇报,实地检查60个单位和项目。在10月举行的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上,听取审议了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湿地保护法实施情况的报告,听取了国务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等三部门关于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工作情况的报告。这是全国人大常委会首次在同一领域同步听取审议“一府两院”三个专项工作报告,并围绕同一主题开展专题询问。此外,常委会还紧扣党的二十大提出的“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对可再生能源供给消纳体系建设情况开展专题调研,全面深入了解实际情况,发现问题并提出意见建议。

材料二 2023 年,全国政协深入企业、工厂与企业管理者和一线员工交流,调研企业再生资源的回收利用的情况,并提出建议:进一步加强系统谋划与顶层设计,健全行业标准体系,探索多元化产业发展模式,统筹建立行业数据信息平台。2024 年,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将修改可再生能源法列入第一类立法项目,积极推进相关立法工作,着力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统计局、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关于加强绿色电力证书与节能降碳政策衔接大力促进非化石能源消费的通知》,加强绿色电力证书与节能降碳政策衔接,促进非化石能源消费,推动完成“十四五”能耗强度下降约束性指标。

材料三 M 自治区生态环境综合行政执法总队近年来深入推动执法普法工作提质增效,积极营造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环境,努力构建“党建旗帜引领、普法机制支撑、执法理念牵引、普法宣传创新”的“四位一体”执法普法新格局,助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和推动生态环境高质量保护。

广泛学习宣传贯彻黄河保护法、行政处罚法、环境保护法等生态环境领域法律法规,深入基层、走进企业,开展“普法送法进企业 民族法治在心中”民族法治宣传周主题党日,以“送法入企问计问需帮扶助企绿色发展”等形式多样的党日活动,发放各类法律法规宣传手册、工作指导资料,面对面、现场回答解决基层单位和企业环境保护管理疑难问题,执法普法工作得到了有效落实。

材料四 淳安县下姜村,是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的联络点。上世纪80年代初,急于摆脱贫困的村民,纷纷扛着斧头上山砍树。短短几年间,6000多亩林子不见了,群山成了痫痢头……习近平同志指出,一定“要给青山留个帽”,并强调“发展经济要因地制宜”。自此,下姜村根据实际状况,先是在山里种上茶叶、雷竹、中药材,建造精品果园,接着将村里的布局优化、村庄绿化、卫生洁化、河道净化,然后通过成立旅游发展公司,打造精品民宿,如今的下美村,从曾经“土墙房,半年粮,有女不嫁下姜郎”的窝山村,一跃变成如今“农家乐、民宿忙,游人如织来下姜”的美丽乡村。

材料五 到2025年前,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要基本建成垃圾分类处理系统。虽然上海市垃圾分类已初见成效,但在全国推进垃圾分类依然任重道远。垃圾分类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场持久之战。这项工作已经在全国很多城市探索再探索、试点再试点,但是,很多城市的结局不尽如人意,其原因可概括为:垃圾处理基础设施落后、公众意识不强、缺乏法律约束。因此,有人说:“垃圾分类考验的是市民素质,更是基层的治理能力。”

材料六 我国是家电生产和消费大国,家电行业已从增量市场转为存量市场,居民家电消费需求也由新增消费向更新消费转变。近年来,拥有绿色环保材料、对人体和环境副作用小的绿色家电,拥有智能设计、个性服务、语音控制、远程操作等属性的智能家电,备受消费者青睐。绿色智能家电市场快速增长,但也面临消费观念还需更新、乡镇和农村地区市场延伸较慢等状况。

20227月,商务部等 13 部门联合发布《关于促进绿色智能家电消费若干措施的通知》,提出在全国开展家电“以旧换新”和家电下乡,鼓励有条件的地方予以资金和政策支持;完善绿色智能家电标准,推进安装、维修等全链条服务标准化;推动家电生产企业开展回收目标责任制行动,依托产品销售维修服务网络,通过自建或合作共建等方式,构建废旧家电逆向回收体系;实施农村电网巩固提升工程,全面实施千兆光纤网络部署工程,深入推进 5G 应用“扬帆行动”计划;加大用电用水用气用网保障等9 条措施。

材料七 A公司是该市一家主要经营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的企业。近年来,受外部因素影响,热力市场经济较为疲软,加之供热期期间原煤单价上涨过快,导致该企业资金需求量迅速增加。为此,该市税务部门组织专家团队上门服务,围绕增值税留抵退税、环境保护税相关优惠政策对A公司相关人员进行了“面对面”宣传辅导,切实帮助企业算好“红利账”。在税务部门的辅导下,A企业及时享受到2900余万元的增值税留抵退税款,极大地充裕了公司的现金流。B电厂是该市一家火力发电企业,其经营范围为发展、采暖供热与维护。在税务部门的精细辅导下,2022年,B电厂将1200余万元的增值稅留抵退税款用于环保设施更新升级,购入了电除尘器和布袋除尘器,大气污染物排放量降低50%以上。2022年,B电厂缴纳的环境保护税税款与2020年相比下降65%,与2021年相比下降47%

材料八 近年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图木舒克市大力实施“生态立市、旅游兴市、产业强市”发展战略,“在盐碱地不能种庄稼,但却可以养海鲜。”图木舒克市巧妙利用当地特有的盐碱地特质,再往水里添加微量元素和益生菌,从而调配出适合不同海产品生长的人工海水,探索“以渔降盐、以渔降碱”的盐碱地渔农综合利用模式,实现海洋鱼类的品种和数量双提升,带动更多当地农民参与水产养殖,走上增收致富路,戈壁沙滩变成了“金山银山”。

材料九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 10年来,中国始终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签署关于建设绿色“一带一路”的谅解备忘录,与31个国家共同发起“一带一路”绿色发展伙伴关系倡议,与超过40个国家的 150 多个合作伙伴建立“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倡导平等公正的全球环境治理观,积极维护多边主义成果。 中国积极推动基础设施绿色低碳化建设,在投资贸易中强调生态文明理念,加强生态环境治理、应对气候变化等领域合作,中国智慧、中国技术正不断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行动和成果,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人民共享绿色福祉。

【设问角度】

(1)全国人大常委会加强监督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保障,结合材料一并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对此加以说明。(12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所学政治生活知识,分析上述活动对推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积极作用。(12分)

(3)结合材料三,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生态环境综合行政执法总队构建“四位一体”执法普法新格局的合理性。(10)

(4)结合材料四,运用“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知识,谈谈下姜村的发展对推动乡村振兴的启示。(10分)

(5)结合材料五,运用所学经济知识,阐述推行垃圾分类的经济价值。(12分)

(6)结合材料六和经济生活知识,说明促进绿色智能家电消费的重要意义。(12分)

(7)结合材料七,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该市绿色税收政策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2分)

(8)结合材料八,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图木舒克市能将戈壁沙滩变为“金山银山”的原因。(12)

(9)中国推动共建绿色“一带一路”是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案例,结合材料和国际社会的知识对此加以说明。(12)

【答题要点】

(1)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 ,确保生态文明建设的正确方向。(3)②加强执法检查 ,推动法律有效实施 ,强化生态环境保护的法治保障。(3)③坚持民主集中制 ,促进国家机关协调高效合作 ,提高生态协同治理效能。(3)④通过调研掌握实情 ,提出相关意见和建议 ,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走深走实。(3)

(2)①坚持党的领导,为双碳目标实现提供根本遵循;(3分)②积极建言献策,提高顶层设计的科学性和民主性;(3分)③重视立法规划和推进立法工作,为能源革命提供法治保障;(3分)④制定和完善能源政策,推进节能降碳,引导优化能源消费结构。(3分)

(3)①“四位一体”执法普法新格局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要求,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2)②营造良好法治氛围,提升社会公众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和守法意识,(2)③有效增强普法的针对性和实效性;(2)履行生态环境监督职责,加强生态文明建设;(2)④彰显生态环境保护执法的力度和温度;(2 )⑤优化营商环境,引导企业依法经营,推进严格依法行政,实现科学治污、依法治污。(2)

(4)①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能动创造性,意识不仅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推动乡村振兴必须深刻认识农村地区发展的现状和实际,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经济;(3分)②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意识可以指导人们能动地改造世界,通过实践创造出符合人的目的的客观事物,要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推动乡村振兴要坚持科学思想指引,建设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社会主义美丽乡村;(3分)③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要把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推动乡村振兴要尊重自然界的客观规律,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4分)

(5)①推行垃圾分类,有利于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坚持保护环境,绿色消费,崇尚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3分)②有利于带动垃圾分类与处理的相关产业的出现和成长,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3分)③有利于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4分)

(6)①满足居民家电消费需求,推动消费升级,提升生活质量。(3)②引导家电企业开发绿色智能家电,实现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稳定产业链和供应链。(3)③贯彻绿色发展理念,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助推生态文明建设。(3)④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助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3)

(7)经济效益:①缓解企业资金紧缺压力,为企业经营纾困;(2分)②助力企业加大技术改造投入,加快转型升级;(2分)③降低企业经营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2分)④贯彻绿色发展理念,推动绿色发展,提高该市经济发展质量。(2分)

社会效益:①促进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市场主体生态环保意识;(2分)②稳定水电等民生商品供应,保障和改善民生。(2分)

(8)①随着经济的发展,居民收入增加,消费结构升级,海鲜越发成为常态化的用餐选择。(3分)②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西部的民众海产消费量低,受冷链、交通等因素的制约西部海鲜市场潜力巨大。(3分)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探索,带动当地农民参与水产养殖,走上增收致富路。(3分)④坚持创新发展、绿色发展理念,探索“以渔降盐、以渔降碱”的盐碱地渔农综合利用模式,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走绿色生态发展之路,将戈壁沙滩变为“金山银山”。(3分)

(9)①中国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为共建“一带一路”提供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符合沿线国家和全球绿色发展的要求,得到了沿线国家的支持。(4)②中国推动共建绿色“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机制,发挥自身在理念、资金与技术等方面的优势,助力沿线国家提高绿色治理能力,让沿线国家和地区人民共享绿色福祉。(4)③“一带一路”的绿色发展成果,对世界各国坚持平等公正的全球环境治理观,积极维护多边主义,携手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具有示范和带动效应。(4)

 

十、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热点概述】

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一方面,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历史潮流不可阻挡,人心所向、大势所趋决定了人类前途终归光明。另一方面,恃强凌弱、巧取豪夺、零和博弈等霸权霸道霸凌行径危害深重,和平赤字、发展赤字、安全赤字、治理赤字加重,人类社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世界向何去?取决于各国人民的抉择。

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20133月,习近平主席在俄罗斯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的演讲中,首次向世界阐述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也是习近平外交思想的核心理念,体现着中国智慧和中国贡献。

中国坚定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始终根据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决定自己的立场和政策,维护国际关系基本准则,维护国际公平正义。

中国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同各国发展友好合作,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深化拓展平等、开放、合作的全球伙伴关系,致力于扩大同各国利益的汇合点。

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定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不断以中国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更好惠及各国人民。

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践行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推动全球治理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我们真诚呼吁,世界各国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促进各国人民相知相亲,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共同应对各种全球性挑战。

【命题选材】

12材料一 2023 年世界地缘冲突不断,全球经济复苏动力不足,现行全球治理体系面临变革挑战。面对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中国开展大国外交,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

20232月发布《全球安全偶议概念文件》。推劝沙特与伊朗和解,为功荡不安来重大利好。围绕最新一轮巴以冲突,中国努力推动伟火止战,向加沙地带提供紧。

消博会、服贸会、进博会、链博会……各大展会恢复线下举行,为各国共享中国大市场提供更多机遇。

中国推动上海合作组织和金砖合作机制扩员,上海合作组织正式接收伊朗为成员、埃及、阿联酋、伊朗、埃塞俄比亚等获邀加入金砖大家庭。

材料二 2023年是中国提出共建“一带一路”10周年。东盟国家地处“一带一路”陆海交汇地带,是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重点地区。近年来,中国与东盟各国深入推进贸易、投资、互联互通、区域合作,相继建成一批标志性项目,携手描绘共建“一带一路”的“工笔画”。中老铁路开通运营,实现老挝人民“变陆锁国为陆联国”的梦想;金边至西哈努克港高速公路将两地通行时间由5小时缩短至2小时以内,推动柬埔寨迈入“高速时代”;中国与新加坡共建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驶入“快车道”,运输网络涵盖119个国家和地区的393个港口;印尼雅万高铁开通,成为中印尼共建“一带一路”合作的“金字招牌”。共建“一带一路”不仅铺就了中国与东盟合作共赢的“幸福路”,更架起了双方人民双向奔赴的“连心桥”。

材料三 陕西西安国际港站是中欧班列开行量最多的出发地之一,平均每1小时40分,一列中欧班列长安号便从这里驶出。为做好中欧班列的开行工作,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有限公司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大格局,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和铁路行业优势,高质量推动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建设;以提升电子产品、医疗器械、光伏产品、汽车等高附加值产品铁路运输比重为重点,对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集疏运系统货源情况进行梳理分析,准确掌握市场变化和客户需求,组织营销专班根据企业需求个性化定制铁路货运产品;加强各系统、各专业、各工种、各岗位相互配合,紧盯空车调剂、增开车次、到发线运用等关键环节,为中欧班列稳定畅通开行提供运力保障。目前,中欧班列(西安)累计开行量、货运量、重箱率三项核心指标位居全国第一。

材料四 2023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10年来,我们坚守初心、携手同行,推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从无到有,蓬勃发展,取得丰硕成果。中国坚持合作共赢,实施了超过1600个援外项目,减贫示范村、菌草技术合作等一批“小而美”的民生项目给各国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坚持经济全球化大方向,旗帜鲜明主张真正的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反对单边制裁,反对经济胁迫,反对“脱钩断链”。深耕“绿色丝绸之路”,合力应对气候变化挑战,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建立绿色发展投融资伙伴关系,为绿色发展赋能。优化在共建国家的产业布局,加强产业链上下游、境内外整合,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更好发挥中欧班列作用,扎实推进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建设,推动贸易通道与园区、海外仓联动发展。

材料五 我国不断完善外商投资权益保护机制,进一步缩减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全面保障外商投资企业国民待遇。今年以来,中国发布稳外资24条政策措施,试点对接相关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2023年,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53766家,同比增长39.7%。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按年计意向成交金额达784.1亿美元、比上届增长6.7%;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中外企业达成972亿美元的项目合作协议。无论是进博会、广交会、服贸会、消博会等展会平台,还是推动共建“一带一路”更高质量、更高水平的新发展,都为扩大开放、加强合作、促进发展繁荣不断开辟新空间。

材料六 2023年11月28,在北京举行的全球首个以供应链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围绕“链接世界共创未来”,打造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互联互通合作平台。展会设置智能汽车链、绿色农业链、清洁能源链、数字科技链、健康生活链等5大链条和供应链服务展区,515家中外企业和机构将集中展示各链条上中下游关键环节的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推动全球供应链国际合作已成为亮眼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创新合作平台,它犹如一支巨笔,正在书写出全人类携手同行的新篇章。

作为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未来5,中国货物贸易、服务贸易进出口额有望累计超过32万亿美元、5万亿美元。超大规模市场的潜力,为全球产业链供应链运行提供了广阔空间。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 周年,“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展商数量占境外参展商总数的‘半壁江山’,此次展会为老挝、卢旺达、东帝汶等欠发达国家参展商提供了摊位费补贴和减免等一系列措施,支持他们展示特色优质产品和服务,更好融入全球价值链。

材料七 2024年龙年春节是联合国大会将农历新年列为联合国假日后的首个新年。大红灯笼、中国结、剪纸福字等装饰布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喜庆幽默的川剧表演来到华盛顿,以中国红为基调的新衣披上了海牙的有轨电车,书法、剪纸、包饺子等文化游园项目在塞纳河畔隆重举办……春节传承着和平、和睦、和谐等中华文明理念,也承载着家庭和睦、社会包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全人类共同价值。有联合国人士表示,当前世界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我们需要春节精神的感召,需要龙所代表的力量、勇气和智慧等可贵品质。感谢中国和中国人民为联合国事业所作出的重要贡献。

材料八 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部分相关重要论述如下:

我们敞开大门,谁来同我们合作都欢迎。作为一个超大规模经济体,中国将坚定推进高水平开放.扩大市场准入,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提升现代服务业开放水平。

2023822,习近平在2023年金砖国家工商论坛闭幕式上的致

辞当前,世界经济复苏动力不足,需要各国同舟共济、共谋发展。中国将始终是世界发展的重要机遇,将坚定推进高水平开放,持续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

2023115,习近平向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致信

持续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塑造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优势。

202435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

材料九 古代丝绸之路,犹如一条彩带,将古代亚洲、欧洲甚至非洲的文化联接在一起,为古代东西方之间经济、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20139月,习近平主席访问中亚四国并出席上海合作组织峰会,提出了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丝绸之路经济带”将通过加强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和民心相通,以点带面,从线到片,逐步形成区域大合作格局。

千百年来,在这条古老的丝绸之路上,各国人民共同谱写出千古传诵的友好篇章。两千多年的交往历史证明,只要坚持团结互信、平等互利、包容互鉴、合作共赢,不同种族、不同信仰、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完全可以共享和平,共同发展。这是古丝绸之路留给我们的宝贵启示。

材料十  202318日,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习近平主席发表主旨演讲,全面总结共建“一带一路”10年来的成绩和经验,宣布中国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八项行动,倡导各方继续弘扬丝路精神,推动共建“一带一路”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为实现世界各国的现代化而不懈努力。

10年来,中国同各国坚守初心、携手同行,推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从无到有,蓬勃发展,取得丰硕成果。150多个国家、30多个国际组织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共建“一带一路”坚持共商共建共享,跨越不同文明、文化、社会制度、发展阶段差异,开辟了各国交往的新路径,搭建起国际合作的新框架,汇集着人类共同发展的最大公约数,共同绘就了联结世界、美美与共的壮阔画卷。共建“一带一路”源自中国,成果和机遇属于世界。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和丝路精神是共建“一带一路”不断走深走实的成功密码,也是推动“一带一路”合作行稳致远的不竭动力。

材料十一 我国2021年提出全球发展倡议,2022年提出全球安全倡议,2023年提出全球文明倡议,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材料十二 2021年以来,全球贸易航运和物流系统遭受空前冲击,各国饱受“断链”困扰。202311月,我国坚持“共建、共促、共享”原则成功举办首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以下简称链博会)。

链博会设置智能汽车链、绿色农业链、清洁能源链、数字科技链、健康生活链等5大产业链和供应链服务展区,突出创新引领、绿色低碳、科技赋能,注重从展产品到展链条再到展生态,搭建全球相关产业链各类主体之间的合作平台。例如,美国苹果公司携3家合作10年以上的中国供应商参展,特斯拉展示了“40秒下线一辆新车”的强大制造力,宁德时代展示了“充电10分钟,续航400公里”的神行超充电池。首届链博会共有515家参展商,境外参展商占26%,覆盖55个国家和地区,美欧企业占境外参展商总数的36%,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参展商数量占境外参展商总数的近一半,1/3的参展商结识了10家以上供应链合作伙伴。据不完全统计,会议期间共签署合作协议、意向协议200多项,涉及金额1500多亿元人民币。

【设问角度】

(1)中国大国外交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结合材料一,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知识进行阐释。(10)

(2)结合材料二,运用世界多极化的知识,阐释共建“一带一路”为什么能够成为中国与东盟合作共赢的“幸福路”。(10分)

(3)有人认为,中欧班列为中国发展提供了机遇,也给“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带来了发展机遇。结合材料二,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知识分析此观点的合理性。(10分)

(4)结合材料四,运用世界多极化知识,分析中国如何助力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10分)

(5)结合材料五,运用《经济与社会》和《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相关知识,分析开放的中国能够持续为世界发展提供新机遇的“底气”来自哪里。(10分)

(6)结合材料六,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推动全球供应链国际合作为什么能书写出全人类携手同行的新篇章。(12 )

(7)结合材料六,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中国倡议共建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合作平台是中国和“一带一路”国家双赢的发展机遇。(10)

(8)春节走向全球化的原因,甲认为是春节的独特习俗,乙认为是春节蕴含的价值理念。根据材料七,你赞成哪种观点,请运用“矛盾问题的精髓”知识阐明理由。(10)

(9)调结合材料八,运用“经济全球化”的知识,分析习近平总书记相关论述的科学性。(10)

(10)联系上述材料九,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对推动中西亚文化交流的重要作用。(10)

(11)结合材料十,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相关知识,分析共建一带一路行稳致远不断走深走实的成功密码。(10分)

(12结合材料十,运用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有关知识对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做出评价。(10分)

(13)结合材料十,分析10年来共建一带一路对我国经济及社会产生的积极影响。(10分)

(14)结合材料十一,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全球三大倡议如何助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10分)

(15)结合材料十一,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全球三大倡议的时代价值。(10分)

(16)中国坚定的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的全球公共产品属性。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知识,分析我国举办链博会对提升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韧性的意义。(12分)

【答题要点】

(1)①中国大国外交符合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顺应了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的趋势)(2)。②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对话协商),建设持久和平的世界(2)。③中国奉行互利共赢的战略,建设共同繁荣的世界(2)。④中国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有利于推动国际关系的民主化(/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4)(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2)①共建“一带一路”是中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动实践,倡导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反映了全人类共同价值追求;(3)②为中国与东盟合作搭建重要平台,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增添了共同发展动力;(3fen )③顺应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和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促进了地区和平与发展;④与东盟国家发展战略对接,实现共同发展,符合中国与东盟国家共同利益,增进了人民福祉。(4)

(3) ①中国是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中欧班列作为经济全球化的有力载体,打通了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物流通道,促进了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贸往来,有利于丰富国内市场供给,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带动我国外贸企业发展,促进我国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5分)②中国是经济全球化的贡献者,中欧班列不仅给“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人民带来了丰富优质的产品,提高了当地人民的生活水平,还带动了沿线国家产业发展,给当地人民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5分)

(4)①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中国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兼顾他国的合理关切、中国坚持合作其赢,实施外接项目。推动中国与沿线国家共同繁荣.(2)②中国顺应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倡导国际关系民主化,坚持开放型世界经济大方向,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平合理的方向发展。(2)③中国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贯彻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实旨,同沿线国家实现联动发展。(2)④中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持绿色低碳,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2)中国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促进贸易和投资便利化、(2)

(5)中国具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等基本经济制度优势,经济长期稳定高质量发展的态势不会变,不断为世界带来新动力、新机遇。(2分)有超大规模市场的需求,需求结构不断升级;有配套完整的上下游产业体系供给链,正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我国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有充足的人才资源支撑。(2分)坚定不移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为外商投资提供优质服务的政策。(2分)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奉行互利共赢的对外开放战略,打造高水平开放合作平台,提供高质量全球公共服务产品。(2分)中国为世界经济复苏发展提振信心、注入强劲动力,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同世界深度互动,向世界深度开放,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朝着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2分)

(6)①顺应了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潮流,是推动构建命运共同体的积极探索;(4分)②为世界经济复苏贡献中国智慧、创建合作的新平台,促进各国互利共赢、共同繁荣;(4分)③推动构建公平正义的国际新秩序,促进参与国的政治互信,实现普遍安全和持久和平。(4分)(言之成理,酌情给分)

(7)对中国:拓宽市场发展空间,参与国际分工与协作,促进外贸的发展;畅通国际国内双循环,催生新业态、新产品和新服务;倒逼国内产业转型升级,提升产业链和价值链。(5分)对一带一路国家:提供产业支撑和市场空间,促进产业转型;增加商品和服务供给,改善民生;扩大就业,提高居民收入;共享科技发展成果,提高产业供给能力。(5分)(言之成理,酌情给分)

(8)示例一:赞成甲。矛盾具有特殊性,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这些不同矛盾构成了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质。(3)文化具有民族性和多样性的特点,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2)中华春节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春节习俗丰富多彩,展示了中华文化的厚重底蕴和独特魅力。(2)坚持共性和个性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推动春节习俗和其他国家和民族文化相融合,能更好推动春节走向全球化。(3)

示例二:赞成乙。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1)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2)另一方面,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任何事物都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对定统。(2)春节作为中华民族特有的节日,传承着的和平、和睦、和的理念,承载着的家庭和睦、社会包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都是全人类共同的理念和价值追求。(2)坚持其性和个性具体的历史的统,推动春节习俗和其他国家和民族文化相脏合,能更好推动存节走向全球化。(3)

(9)①更加积极主动地推动和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促进国际合作,实现互利共赢。(3)②中国是经济全球化的贡献者,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始终敞开胸襟、拥抱世界,不断以中国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更好惠及各国人民,积极作出中国贡献。(3)③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要合理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依法保护外商投资权益,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中国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促进世界共同发展。(4)

(10)①经济决定文化,经济上的交流合作必然带来文化交流的发展。“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将为中西亚文化交流提供强大的物质基础,从而有力地推讲中西亚文化交流的深入发展。(5分)②商业贸易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既可以通过中西亚对外贸易将商品、技术、服务中蕴含的丰富文化加以交流,而且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过程交流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5)

(11)①顺应时代潮流,求和平、谋合作、促发展,共建“一带一路”,推动各方各施其长、各尽所能,努力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发展。(3分)②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共同的利益是合作的基础。共建“一带一路”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既要维护本国国家利益,也要兼顾他国合理关切。(3分)③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同有关国家的友好关系,实现合作共赢,互利互惠,共同发展。④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倡导多边主义,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让共建“一带一路”成果更好惠及全体人民。(4分)

(12)①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须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3分)②“一带一路”倡议顺应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顺应时代求和平、谋合作、促发展潮流和规律。(3分)③“一带一路”倡议“汇集着人类共同发展的最大公约数”,得民心、惠民生、利天下,符合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4分)

(13)①共建一带一路,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有利于带动区域互联互通、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塑造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②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有利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展实体经济。③坚持开放发展理念,有利于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顺应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④在一带一路倡议推动下,中国企业加大开拓海外市场的力度,有利于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提升品牌影响力和国际竞争力,拓展国际市场,推动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一带一路建设,有利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每点2分)

(14)①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全球三大倡议是一个有机整体,紧密相连、相互促进,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有力支撑,为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提供中国方案。(3分)②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和全球文明倡议在相互协调、相互补充中,融会贯通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动实践。(3分)③用综合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三大全球倡议从发展、安全、文明三个维度指明人类社会前进方向,彼此呼应、相辅相成,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坚实支撑。(4分)

(15)①全球发展倡议体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强调各国在追求自身发展的同时,也要考虑其他国家的发展利益。(3分)②全球安全倡议强调了和平、合作、可持续等重要理念。为推动国际社会更加重视和平解决争端、加强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3分)③全球文明倡议强调了文明多样性和包容性的重要性,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了新的文化活力。同时,它也为各国在现代化进程中保护和发展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有益借鉴。(4分)

(16)①有利于深化世界经济全球化,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链博会推动全球生产网络有机联通,加强不同地区、行业的联系,推动生产、贸易和资本的全球化的同时增强供应链的韧性,更好的应对全球性挑战。(3分)②有利于助推全球贸易投资恢复增长,带动世界经济加快复苏。链博会共签署合作协议、意向协议200多项,涉及金额1500多亿元人民币,推动世界贸易发展,给后疫情时代的全球经济注入活力。(3分)③有利于帮助企业优化资源配置,助力降本增效,创新发展。链博会为全球企业搭建合作平台,1/3的参展商结识了10家以上供应链合作伙伴,企业通过合作优化资源,推动技术创新。(3分)④有利于巩固和加强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合作,可以改善各国人民福祉,是各方的利益所系和迫切期盼。链博会可以推动构建各国广泛参与、优势互补、共享红利的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体系,世界各国及人民都可以享受到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福利。(3分)

 

本人慎重声明:本文绝不是猜题押题,只是帮助考生归纳总结,不妥之处难免出现。

         严禁转载到任何公众号或网站以谋取私利,只能转发“高三政治教学网”页以供免费交流。

细细品味  转化己有 祝你高考成功!

2024530



  双击自动滚屏  

高三政治教学网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进入管理 |

联系地址:四川省华蓥中学(省示范高中)   联系电话:13458913985   联系人:微信号13458913985再拉入高中政治微信群 QQ群 40420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