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法交流 >> 教师讲过多遍的题,为何还有学生考试出错?
    
  双击自动滚屏  
教师讲过多遍的题,为何还有学生考试出错?

发表日期:2024年6月23日  本页面已被访问 804 次

与教师私下交谈时,挂在许多教师嘴上一句口头禅是:"这道题我在课堂上已讲过多遍,考试时仍然有学生出错,你说学生笨不笨,这类学生让华罗庚来讲,也教不会!"我在想,教师讲过多遍原题,班上还有学生考试出错",这是为什么呢?今天,我想尝试回答这个问题。

 

一、教师的问题归因有问题

咱们可以换位思考,"这道题咱在课堂上已讲过多遍,还没给学生讲会,咱笨不笨"?我想表达的是,造成这样局面,师生双方皆有责任,不能树立我只管讲,会不会是你学生的事,即把责任全部推卸到学生身上,这于事无补。

二、讲的方式不恰当

有的快速讲多遍,并且一遍比一遍语速快,慢慢讲时学困生还听不懂,快讲他们更听不懂;再加上会的学生回答的干扰,学困生想听也听不好。有的讲题时用同样方法讲多遍,因学生学习方式有视觉、听觉、触觉、混合型等,因此,不适合这种方法就学不会。有的讲题时把读题、找关键信息、建模、甚至问题陷阱,教师代替学生分析,而把最简单计算让学生去做,这样,学生解决问题思维过程是不完整的,关键环节是弱化的,考试出错再正常不过了。

切记:快速讲多遍,不如步步清慢慢讲一遍;用一种方法讲多遍,不如用多种方法讲一遍;一定要让学生经历完整经历解决问题过程,在试错中成长。

三、讲题时,学生自身就似懂非懂

上次错了,这次还错,若两次错因相同,表明他一直没听懂;若两次错因不同,表明他没能实现对新知的自我建构和深度理解,说白了他没从本质上理解。

四、纠错不到位

要么缺少规范订正,如小题没当成大题订;要么对"错点"一知半解;要么对错因描述有误等。因此,建议让出错的学生从错因、正确解法向同伴讲二遍,试想,若他能讲明白,表明他真弄懂了,若讲不明白,表明他还不真懂。

五、巩固不到位

要么对本题涉及知识点没查漏补缺;要么缺少同类题巩固;要么对错题本上错题缺少多次消化。正如一位老师观点:从懂到会,从会到对,从对一次次次对需要学而时习之。这中间注定要有一个练习一出错一纠错一熟练的过程。

避免学生出现重复性错误,真的需要纠错,巩固性纠错、变式纠错、根上纠错、持续性纠错!

六、学困生元认知出了问题

学困生缺成成长型思维意识,有的自我定性为脑子笨学不会;有的一读题,读不懂,立马大脑关机,不再思考!这类学生不改变他的自我系统、元认知系统,直接从认知系统切入学习,想让他学会是相当艰难的。

最后,我想用北京十一学校高级教师朱则光老师一段话与大家共勉:

 

遇到讲过学生还错的情况,教师要自问:

第一,我上一次是怎样讲的?讲的效果怎样?我这样判断的根据是什么?

第二,让学生从对,从对一次到次次对,我的做法是什么?

第三,上次错、这次又错的学生有哪些?两次错因是否相同?上次对,这次错的学生有哪些?为什么?

第四,我对学生改错的要求是什么?是否足以让出错的学生纠正自己的理解。

 

附:为什么学生总在同一个地方犯错?

1.粗心,行为习惯不好,题目还没有看完就下手了。(习惯问题)

2.注意力不集中,抄都会给您抄错。(细心问题)

3.做题步骤不规范,跳步骤造成错误。(程序问题)

4.知识停留在一知半解,没有真正的掌握。(理解问题)

5.思维陷入错误信息链,形成了错误条件反射。(思维问题)

6.知识漏洞没补上,基本概念一直存在欠缺。(知识问题)

7.动手太少,熟练程度不够。训练成三七二十一了,再错也很困难。(熟练问题)

8.知识记混,不同规律或语言信息串门了,如分配律很容易出错。(刺激问题)

9.错题集方向错了,强化了负面印象。(方法问题)

 

策略

1、听订分离,不看答案订证教师讲试卷错题时,专心听讲,不准动笔订正。

教师讲完后,不看黑板答案自我订正,即变分心抄答案为讲后真订正。

2、同类题变式训练。

为了避免学生仅是记住这个题的答案,不是真理解,教师要出示一至二道同类题巩固。

3、试卷中重点错题建议釆取二次订证、二次批改。

除了在试卷订正,练习本上变式训练外,对重点错题可让学生正式作业本上进行二次订正,教师二次批改!



  双击自动滚屏  

高三政治教学网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进入管理 |

联系地址:四川省华蓥中学(省示范高中)   联系电话:13458913985   联系人:微信号13458913985再拉入高中政治微信群 QQ群 40420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