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课与评课,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强大动力,也是教师发展的必修课、基本功。如何让听课有更大的收获?如何使评课才能显示自己才华?如何才能使听课与评课出现多赢居面共推专业化发展?一直是困扰每位教师发展之心痛。
一、听课
听课就是听老师讲课,“听课者”在这里指的是同为教育工作者的同事、领导和专家等。也就是说,“听课”是老师听老师的讲课,老师听老师的教学。听课是研讨教学的重要方式,是提高教师素质,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怎样听课效果最佳,既有利于听课者,又有利于被听课者,更有利于学生?
(一)做好听课前准备
1.掌握方向。熟悉本节课的教材,明确三维目标,领悟课标对内容的具体要求;了解编者意图,弄清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分析教学重难点;掌握一堂好课的基本标准;等等。
2.带着问题。自行设计一下课堂教学的大致方案,明确一下重点和难点。甚至是疑惑的问题;了解听课班级的教情及学情,设定几个疑问;等等。
(二)认真听、仔细看
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听课要听教师的“讲”,更要看学生的“学”。
1.听。听教师的“教学”是否有明确的教学目标,重点是否突出,详略是否得当;讲得是否清楚明白,学生能否听懂;启发是否得当,采取了哪些教学手段;设计怎样的问题或情景引导学生对新课内容和已有的知识进行整合;安排哪些练习让学生动手;课堂教学氛围如何;等等。
听课者更应关注学生的学习活动:学生是否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是否乐于参与思考、讨论、争辩、动手操作;是否经常积极主动地提出问题;等等。
2.看。看教师的精神是否饱满,教态是否自然亲切,板书是否合理,运用教具是否熟练,教法选择是否得当,指导学习是否得法,对学生出现问题的处理是否巧妙等等。也就是说,要看教师主导作用发挥得如何。
看学生在课堂上是静坐呆听,死记硬背,还是情绪饱满,精神振奋;看学生注意力是否集中,思维是否活跃;看学生的练习、板演、作业情况;举手发言、思考问题情况;看学生活动的时间是否得当;看各类学生特别是后进生的积极性是否调动起来;看学生与教师情感是否交融;看学生自学习惯、读书习惯、书写习惯是否养成;看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如何等等。也就是说,要看学生主体作用发挥得如何。
(三)边记录、边思考
1.听课记录应该记点什么?一般说,要记教与学的流程、步骤及内容;要记板书设计,还要写出一点总体评价,即特色是什么,亮点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建议是什么等等。
2.听课要思考一些什么问题?一般说,要思考教与学各种环节的各项活动是否科学有效?目标是否得到落实?重难点问题是否得到解决?如果是自己来上这节课,应该怎样上?等等。并把这些问题的思考结论一并写在听课本上。
(四)课后整理笔记
听完课后要趁热打铁,把听课中记录本上记载的总体评价、思考结论等有关内容进行一下整理,再认识、再提高,以便在课后讨论交流中发言。
二、评课
评课是评价课堂教学,是在听课活动结束之后的教学延伸。评课的类型很多,有同事之间互相学习、共同研讨的评课;有学校领导诊断、检查的评课;有上级专家鉴定或评判的评课;等等。
在当前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客观、公正、科学地评价课堂教学,对探讨课堂教学规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深化课程改革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评课的目的不是为了证明什么,而是为了改进教育教学工作,为了促进教师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确立课改新理念;为了帮助和指导教师不断总结教学经验,形成教学风格,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为了信息的及时反馈、评价与调控,调动教师教育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一)“三点式”评课法
1.从整体效果上评析。师生表现是否都进入最佳状态,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是否得到了提高。重点观察评析点:重点的落实、难点的突破;教学设计环节结构的科学性;教与学过程中的思想与方法;学习的气氛是否热烈,互动是否默契;当堂知识能否理解消化,知识拓展和迁移是否合理有效;等等。
2.从“教”的行为上评析。“教”的方法是否能够根据“学”的状况灵活多变。重点观察评析点:教师对学习的有效组织,课堂环节把控体现的教学理念;教学材料的灵活整合和运用;对教案设计、问题的设计及运用,环节组织的科学性所体现出来的理念、情感、人文关怀、基本功;等等。
3.从“学”的行为上评析。“学”的方法是否能够根据“教”的状况相互映衬,丰富多彩,扎实有效。重点观察评析点:能根据学生的基础,学生的个性风格来设计有梯度的问题,让学生沉浸在贴近生活的、可感知的材料情景中探究新知;学生对课堂学习的参与度越高,在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时会与同伴交流、合作、探究,还会勇敢地展示分享,表现出活、实、新的课堂生态,学生学得愉快,学有所获;等等。
(二)“六点式”评课法
1.从教学目标上评析。
(1)全面。各个维度目标在一节课中能否完整体现。
(2)具体。各项目标在教学过程中能否有明确的要求,是否能量化,体现的效度如何。
(3)适切。确定的目标是否能准确体现课标精神,体现年龄、年级、单元教材特点和课型特点,符合学生年龄实际和认识规律,难易适度。
2.从处理教材上评析。
(1)看对教材的解读。对教学内容的整体把握,对教材编写意图的精心推敲,对教材编写特点的准确领会。
(2)看对教材的精心加工。对教材内容的取舍、重组、细化和深化、补充。
(3)看对教学重、难点的处理。
3.从教学程序上评析。
(1)看教学思路设计。看教学思路设计符不符合教学内容实际,符不符合学生实际;看教学思路的设计是不是有一定的独创性,超凡脱俗给学生以新鲜的感受;看教学思路的层次,脉络是不是清晰;看教师在课堂上教学思路实际运作有效果。
(2)看课堂结构安排。课堂结构也称教学环节或步骤。一节好课的应该是结构严谨、环环相扣,过渡自然,时间分配合理,密度适中,效率高。计算课堂教学时间分配,能较好了解授课重点及结构安排是否恰当。
计算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看教学环节时间分配和衔接是否恰当;计算教师活动与学生活动时间分配,看是否与教学目的和要求一致;计算学生的个人活动时间与学生集体活动时间的分配,看学生个人活动,小组活动和全班活动时间分配是否合理;计算优差生活动时间,看优中差生活动时间分配是否合理;计算非教学时间,看教师在课堂上有无脱离教学内容。
4.从教学方法和手段上评析。
看教学方法的灵活性、多样性和统整性;看学习方式的多样性、自主性和适切性;看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的改革与创新;看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
5.从教师基本功上评析。
(1)看板书。设计科学合理、言简意赅、条理性强、字迹工整美观、板画娴熟。
(2)看教态。和蔼可亲、笑容可掬,快活、庄重,富有感染力。仪表端庄,举止从容,态度热情,热爱学生,师生情感融洽。
(3)看语言。准确清楚,说普通话,精当简炼,生动形象有启发性。高低适宜,快慢适度,抑扬顿挫,富于变化,富有感召力。
6.从教学效果上评析。
教学效率高,学生思维活跃,气氛热烈,主要看学生是否参与了,投入了,是不是兴奋,喜欢;学生受益面大,主要看教师是不是面向了全体学生,实行了因材施教;学生学得轻松愉快,积极性高,当堂问题当堂解决,学生负担合理。课堂测试达标率高。
(三)几点评课技巧
1.掌握评课过程。
口诀是:读、观、记,思、听、评。一读,研读教材;二观,不仅要观“教”,更要观“学”;三记,记教学过程,记教学得失,记听课感想;四思,对课的得失进行理性分析与判断;五听,充分听取执教者的设计说明介绍;六评,选准角度,抓住重点,精心提炼,一般要说清“是什么”“为什么”“怎样办”等问题。
2.抓要点。
(1)肯定成绩,提出意见和建议。多找亮点,但又不能不提意见和建议。因为任何一节课,都不能尽善尽美。要用相信他们能够取长补短,不断进步的发展眼光进行评课。
(2)少而精。评讲的时间要少,内容要突出重点,抓住一两个问题,不能泛泛而谈、面面俱到。
3.解决评课难点。
(1)缺乏理论。找准教学实践与教学理论的联结点,将教学实践上升到教学理论高度加以分析。引用理论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引用理论方面有代表性的名人名言。
(2)一人评多节课。可采用分别对每一节课进行点评,也可采用“共性+个性”的方式进行点评。
(3)多人评一节课。先行评课者多采用整节课的各个方面的点评,后面的评课者则可采用围绕一个话题,集中点评或围绕一个教学问题进行深入点评。
三、听课与评课的关系
(一)一个目的
听课、评课,同属于一种对课堂进行仔细观察的活动,都是学校教学的常规活动之一,目的都是帮助教师提高教学设计和组织水平,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听课后的评课,能让执教者发现优缺点,总结得与失,得出经验教训,从理念、技法上得到再认识和提升;让听课的老师受启发、受教育,取长补短,有助成长。
(二)一个核心
听课、评课是两种不同形式的活动,但都以学生的“学”为核心来进行。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情绪、学习行为表现、学习的效果,对照教师的教学行为,考察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把握,评价教师的课堂设计、组织能力和教学基本功。
只有综合分析学生的学习行为表现和教师的教学行为,才能正确判断课堂教学是否激发、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策略、方法、手段的运用是否适合于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心理特征,学习活动的设计、组织是否有效促进了学生的学习。从学生的学习行为着眼,把学生在课堂上学习行为和教师的教学行为联系起来分析研究,这才是听、评课的要义。
(三)缺一不可
讲课,是主观表现;听课,是主观感受;评课,是带有主观色彩的客观评价。参与其中,去听课、去评课,如果再听听别人对这节课的意见和建议,就会对这节课有一种全新的感觉、独特的感受。主讲人的主观表现可能过于“主观”,听课者的印象也可能过于“主观”;客观评价由于受评课人的水平和能力的限制也可能过于“主观”。三个“主观”,实际是三个不同侧面、不同角度。为此,只有将这三者“三位一体”,才能“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才能全面深入地解读、学习这节课。
参与教学研究活动,听课、评课缺一不可。听课只是看“表”,参与评课,再听别人的评课才是明辨是非,才是知“里”。只有兼而有之,由表及里,明辨是与非,才能真正对这节课有本质的认识,真正了解这节课的背后故事;才能真正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真正学有所得。这种认识,既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又是理论和实践的统一,还是台上和台下的统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