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区别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中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高中政治新教材必修4《哲学与文化》里的文化部分,共有三课,分别是第七课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第八课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第九课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三课之间的逻辑就是先讲对传统文化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再讲对外来文化的吸收(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最后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立足伟大社会主义实践)。
在学习文化部分的过程中,要注意区分好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中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些概念,并把握它们的内在逻辑。
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是相对的概念,传统文化指历史上形成的具有强大生命力的那些文化事象。传统文化的成果孕育于特定的历史时期,在特定的族群中相习成俗,积淀在民族记忆深处,历久弥新,生生不息。
传统文化不只体现在博物馆里的陈列品或图书馆里的典籍、文献中,还潜藏在各民族心理意识的深层结构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
传统文化常以节令习俗、人生礼仪、文学艺术、生活方式或民族心理结构为载体,贯穿于社会发展进程中。人们既继承了传统文化,又赋予它新的形式和内容,使之不断获得蓬勃的生机与活力。传统文化因此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广泛的社会性及鲜明的时代特性。
对待传统文化,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并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新教材主要是讲优秀传统文化,所以考试时要注意表述,看清楚。做为新生代,我们要自觉学习优秀传统文化并发扬,文化自信就首先要文化自觉。
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相对应。世界文化由人类各民族文化构成,强调文化的整体性和普同性。民族文化由各民族创造,强调文化的区域性和特殊性。民族文化在特定的地理空间衍生,由特定族群所创造并传承,集中体现了这个民族的思想感情、价值观念、人生理想、审美旨趣、生活方式和文化精神。民族文化备考要重点关注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时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
民族文化有显在和隐在两种不同的存在方式。可直接观察到的服饰、饮食、建筑、语言文字、工艺美术、生产生活方式等,是民族文化显在结构的主要组成部分。民族文化的隐在结构指民族的心理、感情、信念、意志和自尊心,是需要细致体察和真切感悟才能领会的民族意识中最重要而深刻的部分。
民族文化的显在和隐在结构相互依存、互为表里,民族文化的研究与构建,一方面不能忽视显在文化,另一方面更应聚焦于隐在文化。每一个能够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民族,所依凭的往往不是外在的表层文化,而是内在的精神文化。在全球化时代,区域民族文化备受冲击,面临着被同化甚至消解的挑战。如果人类文化变成同一种模式,世界将不再丰富多彩,这当然不是人类文明演化的理想结果。因此,延续与拓展汇聚着民族精神特质的隐在文化,促进人类文化变得更加异彩纷呈,显得尤为重要。同时,调适并构筑民族文化的自我更新机制,实现民族文化与现代文明的化合创生也是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
中国文化,指在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文明基础上孕育而成,由中华五十六个民族共同创造和传承的文化。其核心内涵是中国精神、中国价值和中国力量,主要内容包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其中,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体现于“古”和“传统”,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体现于人民的、大众的、先进的新文化。革命文化承载着党和人民对国家独立、民族解放、人民幸福的不懈追求,是中国革命的精神标识。
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就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力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中国文化是一个独特、开放、包容的文化系统,在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表现形态,其反映和表达的是不同历史时期中华各民族所从事的实践活动存在与发展的“状态”,具有文化的连续性和历史的统一性,在民族迁徙与文化传播的过程中,共同汇聚成中华民族的文化海洋。
面对当今世界文化多元并立、相互竞争的发展大势,中国文化的建设必须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始终坚守中国文化立场,传承中国文化基因,在创造中继承,在推陈中出新,中华民族精神的发展才有方向,中国文化才能以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文化形象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