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透析 >> 25届高考备考:春节成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双击自动滚屏  
25届高考备考:春节成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发表日期:2024年12月6日  本页面已被访问 2570 次

一、【时政背景】

北京时间2024124,我国申报的“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在巴拉圭亚松森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9届常会上通过评审,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我国世界非遗总数达44202312月第78届联合国大会协商一致通过决议,将春节(农历新年)确定为联合国假日。春节作为中国传统民俗节日,不仅是阖家团圆、辞旧迎新的日子,传承着和平、和睦、和谐等中华文明理念,也承载着家庭和睦、社会包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全人类共同价值。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最浓重的节日,在中华文明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春节是辞旧迎新的美好时刻,总会给人们带来新的憧憬。中国人过年,过的是辞旧迎新的“时间之年”,更是情意深厚的“文化之年”。以春节为代表的传统节日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价值观念,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积淀着民族精神与家国情感。

二、【考点链接】

1.文化的载体:文化载体,是指文化的记录、记载、标识、传承和表现的物化形式。文化载体承载、表达和展现着文化的内容。文化载体是多种多样的,器物、行为、制度、民俗等都是文化的载体。春节是文化的载体,不是文化本身。

2.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当代中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以认同、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文化为前提。

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连续性,是中华民族共同文化特质的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也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

4.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只有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我们才能办好今天的事情,推动国家发展。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标识,涵养着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观。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激发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有助于促进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的安全和统一,铸牢中华民族的共同体意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诸如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思想,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思想,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等,能够为解决当代中国和世界发展中的许多问题提供有益借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强调求同存异、和而不同、和平发展,这些思想和理念有助于正确认识和处理国际关系,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4.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必须按照当今时代的特点和要求,对传统文化中有借鉴意义的内涵和陈旧的表达形式予以改造,转化为符合时代特点和要求的新内涵和新的呈现形式,使之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必须按照当今时代社会生活和社会实践的进步和发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进行补充、拓展和完善,使之成为适合当今时代实践和社会发展要求的文化形式。

5.文化具有民族性,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民族文化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激发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重要作用,是一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价值观是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民族文化体现在民族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思维方式,以及民族节日、民族服饰等方面。

6.文化具有多样性,各国和各民族的政治、经济等社会条件不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每一个民族的文化都有其独特魅力和价值。只有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世界才更加丰富多彩,充满生机与活力。在坚持各民族平等的基础上,尊重差异,理解个性。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首先要认同本民族的文化,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

7.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文化交流构成了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坚持求同存异、取长补短的原则,积极推进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推动人类文化的发展。应该维护各国各民族文明多样性,加强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借鉴,文化在交流中传播。加强文化的交流有利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我国吸收各国优秀文化成果,促进中华文化的发展和进步;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加强文化的交流有利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文化交融推动文化的发展。文化因交流而多彩,文化因交融而丰富。一个民族的文化成就不仅属于这个民族,而且属于整个世界。

8.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文化自信离不开经济的发展和政治制度的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取得的巨大成就,增强了我们文化自信的底气。我们要继续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夯实文化自信的基础。我们要坚定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信。

三、【试题训练】

1.龙年春晚节目《看动画片的我们长大了》,聚集了来自各行各业的劳动者,他们通过演唱经典动画片主题曲,讲述着自己的成长故事。无论是歌声还是歌词,都充满了回忆和感动,引发青年观众的共鸣。这说明:

①文化发展要体现时代特征,才有恒久魅力   ②优秀文化塑造人,能影响青年价值观塑造

③青年群体更容易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   ④文化创作必须坚持以人民中心的创作导向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舞剧《五星出东方》中“锦绣”舞段惊艳亮相兔年春晚。舞者们用端庄温婉的“锦绣摇”、顿挫有力的“红袖绕”、含蓄内敛的“汉俑转”,配合现代化的灯光、舞美、信息技术,让博物馆中的汉代舞俑活了起来,带领观众穿越时空,领略传奇国宝“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织锦护臂的魅力。该舞蹈的创作:

①通过综合创新,使中华文化得到别国别民族高度认同

②融通不同资源,创新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和传承方式

③在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中学习借鉴外来文化有益成果

④在传统与现代的融合中继承与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龙是上古神话中的神物,作为图腾崇拜的产物,素来被视为祥瑞。在漫长的岁月中,龙文化经历了起源、形成、发展和变迁的过程。现在,龙文化褪去了神秘主义的外衣,凡是与龙有关的事物、叫法,都象征着奋发向上、和谐美好、积极进取的精神,如2024年春晚主题“龙行龘龘,欣欣家国”。从中我们可以认识到:

①真理是具体的,龙文化的价值随历史条件的变化而丰富

②物质决定意识,龙文化的演变有其客观的社会物质基础

③意识活动的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赋予了龙文化新的内涵

④认识具有反复性,对事物的正确认识要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2024年春晚主题以生僻字“龘”为题眼,登上网络热搜。“龘”字由三个“龙”字组成,看起来就像是一群龙在天空中飞舞,寓意着中华民族的团结和繁荣。“龘”字最早出现在古代的甲骨文和金文中。历代书法家在尝试“龘”字的书写时,因其结构复杂而对称,创造出了不同的风格和效果。由此可见:

①“龘”字是中国汉字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重要实证

②“龘”字所蕴含的美好寓意体现了传统文化的延续与发展

③“龘”字注重实际运用,为书写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作用

④“龘”字有独特的结构体系,是展现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博物馆里过大年”成为老百姓欢度新春的一种新年俗。2024年春节期间,辽宁各大文博场馆人山人海,全国各地游客纷至沓来,各个文博场馆也不负期待,纷纷推出特色展览、文化活动和暖心服务,让观众在看展览、读历史之余,度过了一个有温度的“文化年”。下列过“文化年”的方式正确的是:

①逛沈阳故宫,赏京剧名段,丰富文化+旅游新形态

②逛辽宁省博,购文创产品,体验文化与经济的交融

③逛中国工业博物馆,打卡春晚舞台,调研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

④逛辽沈战役纪念馆,重温革命历史,感悟传统文化的精神力量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6.文艺IP赋能文创产品,春晚的创新创造,除了优秀的节目本体,也包括年味十足、设计精巧的春晚文创,图是甲辰龙年春晚吉祥物“龙辰辰”。通过“思想+艺术+技术”的融合传播,让观众在享受文化盛宴的同时,也能够将春晚的美好记忆带回家,成为大家开心生活的一部分。材料说明:

①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②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能动创造性

③人民群众是精神文化的创造者和享用者  ④人通过“思维的眼睛”能够揭示事物的本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7.龙年春晚节目《山河诗长安》首次将手机AR技术应用于实体场景,让《长安三万里》中的李白得以生动再现,以李白视角,带领全国观众共同游历西安地标建筑,感受沉浸式互动的魅力。再加上陕派说唱的抑扬顿挫、创意水袖的舞动灵韵、鼓乐交响的激昂绵长、千人齐颂《将进酒》的豪放洒脱……网友直呼“好燃“。该节目:

①全面继承传统,推动古今融合                 ②创新文化形式,满足人民需要

③融通不同资源,实现综合创新                 ④立足时代之基,回答时代之问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8.2024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甲辰龙年春晚的主标识以“龘”字为主视觉符号,意在彰扬龙的奋进精神。设计者在传统书法篆刻艺术的基础上对“龘”字进行了“再加工”,让“龘”字的造型酷似一枚芯片——从古老汉字到现代科技,主标识便有了连接古今,融通未来之意。这表明:

①创作者的情感表达是主标识呈现的重要载体

②创作者的思维能够正确反映客观存在的事物

③创作灵感来源于对不同加工对象的综合联想

④创作过程离不开人类意识活动的能动创造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9.总台龙年春晚境内新媒体端实时直播收视用户规模和收视次数均创新纪录。截至2924时,总台龙年春晚直播用户规模为6.79亿人;直播收视次数15.01亿次,比去年同期增长12.69%。“竖屏看春晚”直播播放量4.2亿次,较去年同时段提升57.58%。直播用户人数达5亿人,较去年同时段提升37.97%。春晚社交媒体话题讨论量达160.52亿次,比去年同期增长59.48%。春晚合作项目互动总人次521亿次。从中可获得的启示是:

①人民群众满意与否是衡量文艺作品价值的根本尺度

②优秀的文艺作品都是对现实生活的真实再现和反映

③塑造典型艺术形象是艺术创作的根本价值追求和目标

④新媒体技术创新的文艺作品能够更好的交流和传播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0.2024龙年春晚吉祥物形象“龙辰辰”从绿松石龙形器、何尊、云纹铜禁、故宫九龙壁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找设计灵感,选取了大燃、赩炽、赪霞、玉頩、春辰等中国传统色,饱含着传统文化中生肖龙的意蕴和美感,也展现出新时代中国人昂扬向上的精气神。“龙辰辰”:

①展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②丰富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

③展现了中华文化强大的生命力和连续性   ④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致谢 逻辑政治 微信公众号!



  双击自动滚屏  

高三政治教学网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进入管理 |

联系地址:四川省华蓥中学(省示范高中)   联系电话:13458913985   联系人:微信号13458913985再拉入高中政治微信群 QQ群 40420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