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投下对等关税“核弹”,对世界和中国的冲击有多大?
多番造势后,特朗普终于揭开“对等关税”的庐山真面目。
据新华社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2025年4月2日在白宫签署关于所谓“对等关税”的行政令,宣布美国对贸易伙伴加征10%的“最低基准关税”,并对某些贸易伙伴征收更高关税。
特朗普宣布“对等关税”被视为投下一枚核弹,是特朗普政府迄今为止影响范围最广、冲击力度最大的关税政策,也可能是近百年来对全球贸易格局冲击最剧烈的关税风暴。
“对等关税”来袭,能如特朗普所说“解放”美国吗?对世界、尤其是中国将带来怎样的影响?
善意的折扣?
数日来,全球屏息以待“对等关税”的靴子落地。最大悬念在于操作难度极大的“对等关税”怎么征?是依据国别、产品等区别对待、量身定制,还是“打包”一刀切?
从白宫公布的文件内容看,似乎兼而有之。
一是对所有贸易伙伴的进口商品加征10%的最低基准关税,将于5日生效。
二是对与美国贸易逆差最大的国家和地区征收不同的、更高的“对等关税”,将于9日生效。
白宫表示,已面临钢铝关税、汽车关税的产品将不适用“对等关税”。铜、药品、半导体和木材等也不适用“对等关税”。
特朗普说,“对等关税”税率是“善意的”,打了折扣,本来可以更高。
但在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副主任宋国友看来,特朗普公布的“对等关税”超出预期,很多国家的税率都在20%以上,面临二战后最高关税。
当天,特朗普还宣布国家紧急状态,以提高美国的竞争优势,保护美国主权,并加强美国国家和经济安全。
通常来说,关税征收权在国会,不在行政部门。特朗普此举试图利用《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IEEPA)赋予总统的权力,绕过国会直接行使关税征收权。
值得注意的是,白宫文件称,特朗普拥有“修改权限”,可以视情况提高或者降低关税。
这意味着新关税的到来也将开启美国与各国的新一轮谈判。
上海国际金融与经济研究院特聘研究员、上海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徐明棋表示,特朗普的基本策略仍是将关税作为交易筹码,通过极限施压,先把“对等关税”落实,再进行谈判,迫使贸易伙伴让步,与美国重新制定经济协议,以降低关税。
“特朗普的‘对等关税’并非一成不变,之所以留下谈判空间,反映了特朗普会根据形势变化作出调整,包括贸易伙伴的反应以及高关税对美国影响等。
乱棒下谁最受伤?
相比针对具体产品或特定国家加征关税,“对等关税”面向美国的全球贸易伙伴与所有进口产品,被视为特朗普关税政策的全面升级,影响范围最广、冲击力度最大。
2024年,美国进口总额达到约3.3万亿美元。“对等关税”的实施意味着价值数万亿美元的进口商品将受冲击。
对比之下,在特朗普首个任期内,价值约3800亿美元的进口商品被加征关税算是小巫见大巫。
“对等关税”出鞘后,乱剑之下,谁最受伤?
徐明棋认为,对美顺差较大的经济体将首当其冲受到打击。
还有分析指出,一些欠发达经济体和新兴市场国家将受到沉重打击,因为这些经济体对美国产品征收较高关税。
从特朗普拉出的清单看,位于关税“高区”的国家包括:柬埔寨(49%)、老挝(48%)、越南(46%)、斯里兰卡(44%)、毛里求斯(40%)、伊拉克(39%)、孟加拉国(37%)、泰国(36%),等等。
摩根士丹利的一项分析显示,这些国家对美国进口商品征收的关税与美国对它们征收的关税之间“税差”较大。
美国盟友当中,欧盟、日本、韩国分别面临20%、24%、25%的“对等关税”,英国为10%,首相斯塔默的魅力攻势被认为有所收效。
中国:风险可控
中国此次被征34%的“对等关税”。同时,特朗普还签署命令,取消对来自中国的800美元及以下产品的关税豁免。特朗普再次上台后,已对中国累计加征20%的关税。
分析人士预计,面对特朗普的“对等关税”风暴,中国具有抵御力,风险总体可控。
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长、广开首席产业研究院院长连平指出三点优势:第一,中国对美贸易依赖度较小,两国贸易依存度下降,且贸易在中国经济中的占比已下滑;第二,中国制造业具有全产业链、全部门优势;第三,中国已在美国之外开辟市场,与其他国家贸易保持良好态势。此外,中国积累了丰富的贸易战应对经验,未来还存在谈判可能性。
“短期会带来影响,比如不利于一些竞争力较弱的产业,但中国经济韧性强,如果应对得当,总体风险可控。”宋国友说,未来,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通过扩大内需,加强多边贸易合作,打造更广阔的地区市场,可以抵御特朗普加征关税带来的冲击。
徐明棋认为,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影响会逐步显现,包括短期内导致中国对美出口出现一定幅度下降,但不至于出现断崖式下降。
一来,中国经济体量大,已构建多元化出口市场;二来,国内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因应全球贸易格局的变化;三来,由于美国普遍征收“对等关税”,美国国内制造业不可能迅速振兴,而中国产品具有竞争力,如果无法找到中国商品的替代者,依然需要进口中国商品。“特朗普1.0”的关税政策已证明,并未打掉对华贸易逆差,也未严重削弱中美贸易规模。
“对上海来说,在上海出口市场中,美欧所占比重较大,短期内负面影响会传导至出口行业,包括出口增速下降、企业经营相对困难等,但是中长期仍然可以管控,通过调节来应对,足以消化关税造成的冲击。”
美国衰退的开始?
当天,在白宫玫瑰园,特朗普将“对等关税”比作“经济独立宣言”,并再次承诺将带领美国走进“黄金时代”。
特朗普还宣布4月3日对所有进口汽车征收25%关税将生效。
从钢铝到汽车,从“棒打”个别国家到全球出击,特朗普指望用“最美武器”关税完成一系列使命:重振美国制造业、创造就业岗位、解决贸易失衡、填补财政赤字……
但是,美国国内反对声四起,认为美国恐将陷入“特朗普衰退”。
经济学家和投资者警告,包括“对等关税”在内的新一轮关税措施可能成为美国新一轮经济衰退的导火线。
“这不是解放日,而是衰退的开始。”国会众议院民主党领袖杰弗里斯说。
宏观领域,美国耶鲁大学预算实验室的预测显示,“对等关税”实施后,如果其他国家不采取报复措施,美国个人消费支出价格(PCE)短期将上涨1.7%,2025年美国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将下降0.6%。如果其他国家反制,美国PCE涨幅将扩大至2.1%,实际GDP增长率将下降1%。
穆迪分析指出,贸易战升级将导致550万个工作岗位消失,失业率升至7%,并导致美国GDP从峰值跌至谷底。如果关税措施持续3到5个月,足以“将经济推入衰退”。
微观领域,生产者、消费者、投资者将为关税成本埋单。
生产者将不得不接受制造成本上升、供应链被扰乱的现实。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保罗·克鲁格曼指出,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料将导致企业付出更高的生产成本,特别是其政策缺乏连贯性,将使企业面临巨大不确定性。
消费者将面临物价上涨。进口商会将部分税收成本转嫁给消费者,这可能意味着从食品、服装、汽车、家电到汽油、杂货等绝大多数商品价格都将上涨。
投资者则担惊受怕,正经受资产缩水之痛。由于关税政策反复无常以及对经济衰退担忧加剧,美国股市自2月以来已蒸发5万亿美元。
在特朗普宣布新关税措施后,纽约股市主要股指期货暴跌,美元兑欧元汇率一度下跌超1%,显示市场担心美国经济可能放缓。
“‘对等关税’是美国的大杀器,但是后坐力也很强。”宋国友说,如果后续美国和其他国家谈判无法取得显著进展,关税反噬效应会很强,将在短时间内向美国经济传导,可能使美国陷入经济困境。
全球贸易分水岭?
从全球层面来看,“对等关税”被视为近百年来对全球经贸格局冲击最强烈、覆盖面最广泛的关税举措。
“他(特朗普)刚刚向全球贸易体系投下一枚核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前首席经济学家肯·罗戈夫说。
经济学家认为,“对等关税”一旦全面实施,将成为全球贸易分水岭,对全球贸易体系产生深远影响。
首先,全球贸易量料将萎缩。世界银行研究表明,若全球平均关税上升10%,国际贸易量可能下降15%—20%,发展中国家受损尤其严重。
其次,将加剧贸易争端,引发更广泛的贸易战。
欧盟、墨西哥、加拿大、中国、日本和韩国等都已表示对特朗普最新的“对等关税”作出回应。
第三,将破坏贸易规则,逆转数十年的贸易自由化进程。
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高级研究员查德·鲍恩先前指出,美国对不同国家征收不同关税,公然违反世贸组织(WTO)成员之间互不歧视的承诺。如果美国提高关税税率,超过与其他成员谈判达成的最高水平,同样违反世贸规则。
“全球贸易体系将面临系统性风险。”国际商会秘书长约翰·丹顿说,特朗普此举将颠覆全球数十年塑造的贸易秩序。
惠誉美国经济研究主管奥卢·索诺拉说,“这将改变游戏规则”,不仅仅是美国,许多国家可能最终会陷入衰退。
宋国友认为,特朗普宣布“对等关税”意味着美国退出二战后形成的国际自由贸易体系,意欲构建“美国优先”的新贸易体系,重塑贸易规则。随着美国退场,全球自由贸易体系何去何从将取决于其他国家的反应,如何演化面临不确定性,可能会很复杂,需要进一步关注。
特朗普发布“对等关税”加征细则,全球主要经济体有何最新回应?
据新华社,美国总统特朗普4月2日在白宫签署两项关于所谓“对等关税”的行政令,宣布美国对贸易伙伴设立10%的“最低基准关税”,并对某些贸易伙伴征收更高关税。
宣布,美国将对从其他国家和地区进口的商品征收10%的最低基准关税。同时,美国政府计划对不同贸易伙伴加征额外的关税。例如,针对英国、巴西、澳大利亚加征10%,针对欧盟为20%,针对日本、韩国和印度分别为24%、25%和26%,针对南非和瑞士为32%,针对越南则高达46%。
这一举措引发了美国主要贸易伙伴的强烈反弹。从欧洲到亚洲,再到大洋洲和南美洲,各经济体纷纷表达不满情绪。
中央财经大学财税学院教授白彦锋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美国大幅提高关税的做法有很大可能会遭到贸易伙伴不同程度的反制,从而对国际贸易和世界经济增长构成严重冲击。”
白彦锋称,大幅加征关税短期内将加重美国消费负担、推高物价和通胀,中长期也难以促成制造业回流,这是因为全球产业链分工由各国比较优势和发展阶段决定。特朗普的“对等关税”恐再次陷入“税收万能论”的误区。
欧洲
白宫称,10%的基准关税将于4月5日开始,而对不同贸易伙伴的更高关税将于4月9日开始。
消息公布不久,与特朗普关系友好的意大利总理梅洛尼(Giorgia Meloni)迅速表态,称美国对欧盟商品加征关税是“错误的”,对双方均无益。她强调将全力推动与美国的贸易协议,以“避免贸易战”。
西班牙首相桑切斯(Pedro Sánchez)则承诺保护本国企业和工人,强调西班牙将继续致力于维护“开放的世界贸易体系”。
爱尔兰总理马丁(Micheál Martin)表示,称特朗普的决定“令人深感遗憾”,认为关税“对任何一方都没有好处”。该国贸易部长哈里斯(Simon Harris)表示愿意与美国谈判,称这是“最佳出路”。
瑞典首相克里斯特松(Ulf Kristersson)表示:“我们不希望贸易壁垒不断增加,更不希望爆发贸易战。我们希望找到一条与美国合作共赢的道路,让两国人民都能过上更好的生活。”
瑞士总统凯勒-苏特(Karin Keller-Sutter)表示,该国将迅速制定应对措施,“长期经济利益是首要考量”,并指出“尊重国际法和自由贸易是基本原则”。
相比之下,英国对仅被加征10%关税表示些许宽慰。唐宁街发表声明称:“我们本不希望面临任何关税,但比其他国家更低的税率证明了我们策略的有效性。这至关重要,因为10%与20%之间的差距关乎数千个工作岗位的存亡。”
英国贸易大臣乔纳森·雷诺兹(Jonathan Reynolds)将于当地时间4月3日向英国议员更新情况。他警告说,尽管英国致力于达成贸易协定,但并未排除报复选项。“我们拥有多种应对工具,并将毫不犹豫地采取行动,”他表示,“没人想要贸易战,我们的目标仍是达成协议。”
亚洲
日本央行行长植田和男表示,这些关税可能对国家间的贸易活动产生重大影响。“这很遗憾,但不确定性很高,因此我们将密切关注政策发展,以更准确地把握其经济影响,”他说。
4月3日,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表示,韩国代总统韩德洙下令对受美国关税影响的企业采取紧急支持措施,比如汽车行业。该部表示,韩德洙要求该部部长分析关税内容,并与华盛顿方面积极谈判,以尽量减少美国对等关税的影响。韩德洙表示:“随着全球贸易战成为现实,政府必须倾尽全力克服贸易危机。”
大洋洲
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Anthony Albanese)表示,美国对澳大利亚加征的关税“毫无逻辑依据”,“美国与澳大利亚有自由贸易协定,美国对澳大利亚的贸易顺差为2比1,因此美国对澳大利亚加征的对等关税应该是零,而不是10%。”
阿尔巴尼斯表示,美国政府的决定将增加全球经济的变数,并推高美国家庭的生活成本。但他补充说,澳大利亚政府不会采取对等措施,“我们不会加入这种恶性竞争,因为这将导致通胀和增长放缓。”
新西兰同样质疑特朗普的关税逻辑。该国贸易部长麦克莱(Todd McClay)称,新西兰的关税水平“非常低”,“低于美国对所有国家施加的10%基准税率”。但他称,新西兰不会寻求报复,因为这会推高新西兰消费者的物价并引发通货膨胀。
此外,美国还对南太平洋小岛诺福克岛加征29%关税。这个澳大利亚属地人口仅约2000人,经济以旅游业为主。该岛行政长官普兰特(George Plant)表示:“据我所知,我们没有向美国出口任何商品,也不对任何东西征税,更不存在非关税壁垒,我们完全摸不着头脑。”
南美洲
在南美洲,拉美最大经济体巴西的外交部发表声明称:“巴西政府正在评估一切可能措施,以确保双边贸易的互利性,包括诉诸世界贸易组织,捍卫合法国家利益。”与此同时,巴西国会于2日通过《经济对等互惠法》,授权政府对任何加征巴西商品关税的国家或贸易集团实施报复。
智利总统博里克(Gabriel Boric)谴责了美国“单方面实施、不考虑共同商定的规则”的贸易壁垒,称这种行为“将国际贸易的原则抛在了一边”。
哥伦比亚总统佩特罗(Gustavo Petro)通过社交媒体平台发声:“美国政府认为通过普遍提高进口关税可以增加自身的生产、财富和就业,这可能是一个重大错误。”他表示,哥伦比亚会在关税调整后能为哥伦比亚带来更多就业岗位的地方降低关税,而在国内就业岗位损失过多的情况下提高关税。
值得注意的是,特朗普在4月2日发布的新决定并未涉及美国最大的两个贸易伙伴加拿大与墨西哥。白宫表示,将依据此前行政令处理与这两国的关系。不过,此前宣布的25%汽车进口关税仍将于4月3日生效。
墨西哥总统申鲍姆(Claudia Sheinbaum)表示,她将等到当地时间3日再决定行动,届时特朗普政策对墨西哥的影响将更明朗。她强调:“这不是你对我加税我就对你加税的问题,我们的重点是强化墨西哥经济。”
加拿大总理卡尼(Mark Carney)表示:“(特朗普)保留了美加关系中的一些关键元素,即加美之间的商业联系。但钢铁和铝等关税也依然存在。我们将采取反制措施,保护工人,打造七国集团中最强劲的经济体。”
卡尼还表示,从4月3日开始对汽车征收25%关税等措施将“直接影响数百万加拿大人”。他将以反制措施应对,并警告美国此举将“从根本上改变全球贸易体系”。
国务院批准:对原产美国的所有商品加征34%关税
2025年4月2日,美国政府宣布对中国输美商品征收“对等关税”。美方做法不符合国际贸易规则,严重损害中方的正当合法权益,是典型的单边霸凌做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关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等法律法规和国际法基本原则,经国务院批准,自2025年4月10日12时01分起,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关税。有关事项如下:
一、对原产于美国的所有进口商品,在现行适用关税税率基础上加征34%关税。
二、现行保税、减免税政策不变,此次加征的关税不予减免。
三、2025年4月10日12时01分之前,货物已从启运地启运,并于2025年4月10日12时01分至2025年5月13日24时进口的,不加征本公告规定加征的关税。
中方敦促美方立即取消单边关税措施,以平等、尊重、互惠的方式,通过磋商解决贸易分歧。
特朗普力推的“对等关税”是啥玩意儿?错在哪儿?
新华社北京4月1日电美国政府定于4月2日起对贸易伙伴征收“对等关税”。
“对等”一词英文为reciprocal,既可译为“互惠”,也可译为“对等”。以往贸易机制安排中,中文译法多为“互惠”,体现贸易“伙伴”互利共赢的精神。但在美国特朗普政府“关税大棒”语境下,中文译法以“对等”更能客观体现和突出贸易“对手”之间的平等待遇。
特朗普政府力推的“对等关税”,打着所谓“追求公平”的旗号,对关税“一刀切”,实质上违背经济学基本原理、违反世贸组织规则、无视各国经济发展差异,是囿于“零和博弈”思维,推行贸易保护主义的新工具。此举势必严重破坏多边贸易体制,冲击全球供应链,进一步加剧国际贸易紧张局势和全球经济分裂。
怎么“对等”?
美方提出的“对等关税”主要包含三个层面。
——国家层面的“对等关税”
例如,如果某国对美国商品征收100%的进口关税,美国也将对该国商品征收100%的关税。
——商品层面的“对等关税”
例如,目前美国对来自某国的某种商品征收2.5%关税,但对方对来自美国的同种商品征收10%关税。一旦实施“对等关税”,美国将把进口自这一国的这种商品关税提高到10%。
——非关税壁垒层面的“对等关税”
这一层面较复杂,涉及增值税等内容。
美方声称,征收“对等关税”是为了“减少贸易逆差”,解决与贸易伙伴之间“其他不公平和不平衡的贸易问题”。贸易伙伴的关税税率、行业补贴、税收政策等,都是用来评估“对等关税”税率的因素。
为何不妥
专家表示,美国的“对等关税”主张具有一定欺骗性与迷惑性,实际上违反经济规律、破坏国际贸易准则,无视多边贸易体制过去近八十年来谈判达成的利益平衡结果,以及美国长期以来从国际贸易中获得大量利益的事实,给美国和世界都带来巨大危害。
其一,“对等关税”违背经济学比较优势原理。这一原理是指,各方生产各自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然后相互交换,那么各方都从中受益。
以咖啡贸易为例,美国是咖啡消费大国,但美国咖啡豆因地理气候等原因而产量相对较少、成本相对较高,因而从咖啡豆生产成本相对低的国家进口咖啡豆,双方都可受益。目前,美国对进口生咖啡豆不征收关税,而巴西作为咖啡豆生产大国和对美出口咖啡豆最多的国家,一直对本国进口的咖啡豆征收9%左右的关税。这是基于经济学比较优势原理形成的结果。然而,一旦套用“对等关税”,美国会盲目地效仿巴西征收9%的关税,这不仅无益于提升美国咖啡豆出口,因为美国的咖啡豆生产本身就不具备国际竞争力,同时将损害数百万美国咖啡烘焙商和成千上万美国消费者的利益。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世界贸易组织研究院院长屠新泉指出,每个国家的产品竞争力不一样,所以各国会对自己的产品类目设置自己认为比较合适的关税,并在谈判贸易协定时通过以市场换市场实现“互惠”。执着于全部对等、完全对等,是非理性的行为。
其二,“对等关税”违背世贸组织规则。根据世贸组织最惠国待遇原则,各成员不能歧视其贸易伙伴。如果美国对某一国达成协定降低关税税率且这一税率更低,那么这个税率就适用于美国已经谈过贸易协定的所有贸易伙伴。
美国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高级研究员查德·鲍恩认为,“对等关税”将至少在两方面违反世贸组织规则:对不同贸易伙伴征收不同关税违反世贸组织成员之间互不歧视的承诺;若美国将关税税率调高至超过与其他成员协议商定的最高水平,也会违规。
其三,“对等关税”无视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无异于剥夺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权。在关税水平上,世贸组织并没有要求采取关税对等的原则。从发达国家发展历史来看,在其经济发展水平相对低时,往往征收高关税,以保护其市场相关产业;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关税就越低。美国在自身已越过需要保护的发展阶段后,强求“对等关税”相当于剥夺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权。
“在经济发展不对等、经济实力不对等情况下,美国实施‘对等关税’是不公平的,将进一步拉大世界贫富差距。”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副院长刘飞涛说。
背后盘算
专家指出,特朗普政府提出“对等关税”,除了想解决一系列国内“痼疾”,更重要的是把关税作为贸易谈判工具,达到更大范围、更深层次的目的。
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资深经济学家梁国勇指出,美国政府近期关税措施的动机主要包括:减少美国巨额贸易逆差;推动对美投资,加速制造业回流;增加关税收入,填补减税政策带来的财政缺口;把关税作为施压手段,达到经济和经济以外的目的。
瑞士SPI资产管理公司管理合伙人斯蒂芬·英尼斯认为,美国政府提出“对等关税”未必仅仅是想征收更高关税,而是要将其作为“讨价还价”的筹码,迫使其他国家与美方进行新的贸易谈判。
“对等关税”实际操作复杂、难度较大。英国《经济学人》周刊网站刊文称,对于每一种商品,单一的关税税率将被数百种可能的双边关税税率所取代,对于供应链跨越多国的产品来说,事情将变得极其复杂。
谁最受伤
在美国政府没有明确“对等关税”细则前,“对等关税”将对哪些国家造成最大冲击仍不明朗,不过对美国产品征收较高关税的国家多为发展中国家,包括印度、巴西、阿根廷以及东南亚和非洲国家等。彭博社指出,“对等关税”预计将对欠发达经济体造成沉重打击,因为这些经济体对美国产品的平均关税税率较高。
根据世贸组织数据,2024年美国前10大贸易伙伴2022年实施的最惠国加权平均关税税率中,印度为12%,韩国为8.4%,越南为5.1%,墨西哥为3.9%,加拿大为3.4%,均高于美国的2.2%。
刘飞涛认为,一些欠发达国家虽不是“对等关税”重点对象,但可能受到更大冲击。根据现有贸易规则,这些欠发达国家往往被允许对从发达国家进口的产品征收较高关税,而其出口至美国的商品可享受较低关税。
“对等关税”政策也将损害美国消费者利益,拖累美国自身经济增长。美国耶鲁大学预算实验室的预测显示,“对等关税”实施后,如果其他国家不采取报复措施,美国个人消费支出价格短期将上涨1.7%,2025年实际GDP增长率将下降0.6个百分点;如果其他国家采取报复措施,美国个人消费支出价格涨幅将扩大至2.1%,实际GDP增长率将下降1个百分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