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5月20日,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咱们官宣了一个重磅消息。本月底,即2025年5月底,中国将牵头成立一个新的国际组织:国际调解院。这是世界上第一个,把解决争端的方式放在名字里的国际组织。截至目前,将签署公约的国家和地区有60多个,包括联合国在内的20多个国际组织,会派高级代表参加签署仪式。这个新的国际组织,对当下动荡不安的世界局势有何影响。
它是否意味着,中国已经开始构建新的世界秩序呢?
国际调解院。
咱们第一次提出国际调解院的构想,是在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后。
最开始,各方对战争的准备都不足,包括发起攻击的俄罗斯。2022年3月,在土耳其斡旋下,俄乌曾接近达成和平协议,但被时任美国总统拜登和英国首相约翰逊搅黄。很快,美西方开始对俄罗斯发起全方位的制裁,给乌克兰送钱送装备,俄乌冲突才逐渐演变成了一场大规模战争。
那年9月,北溪管道爆炸。10月,克里米亚大桥恐袭。基于这些因素,我们牵头印尼、巴基斯坦、塞尔维亚、白俄罗斯、阿尔及利亚等多国,提出建立国际调解院的构想。该组织宗旨,是背靠《联合国宪章》和《国际法》,通过调解的方式来解决国与国之间的分歧。
组织的筹备办公室和总部的地点都定在中国香港,我们要把香港建成国际调解之都。
2023年3月,中国促成沙特和伊朗恢复外交关系,上演“世纪和解”。这次成功的斡旋,证明现如今的中国,在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强大的影响力。也让世界看到了,什么叫大国的担当和责任感。
如果说“沙伊和解”是我们小试牛刀,那成立国际调解院,就是要把解决国际争端,当成一件正事来办。
海牙国际法院
有的朋友可能会说,当今世界不缺类似的国际组织,海牙国际法院,联合国安理会都有类似功能。先说海牙国际法院,名义上,它能处理国家间争端,但其实,它就是美国“操纵”国际争端的工具。典型案例比如,海牙给俄总统普京发的通缉令,最新案例则是。
菲律宾亲美总统小马科斯,把亲华前总统杜特尔特抓了,现在就关在海牙的监狱里。
而且,每次遇到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闹矛盾,海牙国际法院无一例外,都会来一句“台下何人、状告本官”。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说过,现在的海牙是一个政治法庭,他们不是在促成和解,而是在执行西方的命令。这话要换成别国领导人来说,可能还没这么有说服力,
塞尔维亚和科索沃的矛盾闹了这么多年,是谁在幕后操控,又是谁欠了中国一笔血债,都是很清楚的事情。
但偏偏,国际法院就是能在科索沃的事情上拉偏架,可在同样性质的乌克兰问题上,他们又坚定支持乌克兰,道德和法律标准相当灵活。联合国安理会呢,好像是本星球的最高执法机构,但有美国的一票否决权在,以色列在加沙的种种“反人类”罪行,居然也能被选择性无视。
由此扩展开去,当今世界的绝大多数国际组织和机构,其实都是美西方操控世界秩序的工具。
新的世界秩序
所以我们有必要,也有责任另起炉灶,用一种新的方式来解决国际争端。如果说海牙国际法院的解决方式是“告状”和“判决”,那国际调解院的解决方案,就是用外交谈判,这种更灵活、更经济、更便捷,和更易执行的方法,来贯彻神秘东方大国的“以和为贵”,把中国传统的“和合文化”,和维护国际公平与正义的正确理念,推向全世界。
你看这几年,俄乌在打仗,巴以在打仗,连印巴都打了一仗。背后是哪些国家在推动,大家懂得都懂。美国搅乱世界,是不想让新兴国家好好发展,以砸烂全世界的方式,来巩固他们所谓的“全球领导地位”,可实际上。
这种离岸制衡的卑劣手段,只会把二战后国际秩序推向崩溃边缘。
美国怕不怕打世界大战,他们也怕,但他们更怕被中国悄无声息地赶超。我们要做的,是在避免掉入“修昔底德陷阱”的同时,加速构建新的,更加和平的世界秩序。现在,第一步已经迈出,后面还有很多配套工作要做。
当全世界越来越多国家,站到中国这边时,美国的单边主义霸权秩序,也将不攻自破。
人民日报:国际调解院公约签署仪式在香港成功举行
本报香港5月30日电 (记者冯学知、李霞)国际调解院公约签署仪式30日在香港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出席并致辞。来自亚洲、非洲、拉美和欧洲85个国家和近20个国际组织的高级别代表约400人出席。33个国家现场签署公约,成为创始成员国。
王毅表示,3年前,中国同志同道合的国家共同倡议建立国际调解院。国际调解院作为国际法治领域的创新之举,在国际关系史上具有重要意义。调解院的成立践行了《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将填补国际调解领域机制的空白,是为完善全球治理提供的重要法治公共产品;蕴含着和合共生的文明智慧,有助于超越你输我赢的零和思维,促进国际争议的友好解决;彰显了兼容并蓄的法治文明,尊重当事方意愿,发挥更灵活、更经济、更便捷、更高效的优势,与诉讼、仲裁等现有国际争端解决机制相互补充,协同增效。中方期待各签署国尽快批准公约,欢迎更多国家加入。
巴基斯坦副总理兼外长达尔、津巴布韦外交和国际贸易部长穆尔维拉、尼加拉瓜律政总署署长莫拉莱斯、塞尔维亚司法部长武伊奇、瑞士外长卡西斯、联合国副秘书长李军华分别致辞,高度肯定调解院的时代价值和深远意义,赞赏中国积极发挥大国作用。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致辞表示,欢迎全球首个专门致力于调解的政府间国际组织落户香港。香港将全力支持调解院工作。
与会人士高度评价国际调解院 点赞国际法治领域创新之举
新华社记者汤沛沛、王昕怡
国际调解院公约签署仪式30日在香港举行,来自亚洲、非洲、拉美和欧洲85个国家和近20个国际组织的高级别代表约400人出席。33个国家现场签署公约,成为创始成员国。与会人士高度肯定国际调解院的时代价值和深远意义,高度评价中方在推动国际法律秩序完善和全球治理中的积极作用,并期待国际调解院能持续提升香港在国际法律与争议解决领域中的地位。
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秘书长布莱特受访时表示,调解作为一种更“友好”和“双赢”的方式,较诉讼和仲裁更具弹性,能在更短时间内以较低成本化解争端。国际调解院的建立将推动调解成为解决争端的可靠手段,为国家间与跨国企业间争议争端解决积累更多成功实践,促进各地区可持续发展与国际贸易发展。
巴基斯坦副总理兼外长达尔表示,中方倡议成立国际调解院恰逢其时,是强化多边体系的重要贡献。
塞拉利昂驻华大使卡里姆说,全球南方国家在许多重要议题上仍面临挑战,而国际调解院将提供管理争端和挑战的方法,发展中国家将从中受益匪浅。
“非常荣幸有机会见证这一致力于调解的新国际组织的诞生。”布莱特表示,在国际争端解决中,缺少的正是一种能够执行国际和解协议的有效机制。
斯洛文尼亚前总统、联合国前助理秘书长达尼洛·图尔克也认为,公约是各方向前迈出的极其重要一步。调解是国家外交中的一种普遍做法,但它需要一个框架。公约提供了这样一个框架,希望未来能借此规范这一实践,从而惠及整个国际社会。
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东亚地区代表处副主任纪博瑞表示,对于整个世界来说,国际调解院可能会成为一个通过调解结束武装冲突的平台,一个促成人道主义协议以减轻冲突和暴力的平台,一个让潜在的和平缔造者和谈判者发声的平台。
在公约签署仪式上,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致辞表示,欢迎全球首个专门致力于调解的政府间国际组织落户香港。香港将发挥“一国两制”制度优势,全力支持调解院工作。
专家分析指出,国际调解院的成立将使香港在区域乃至全球法律服务体系中承担更为重要的角色。香港自回归中国以来,充分发挥其独特的法律体系优势,逐步确立了在国际调解与法律服务方面的领先地位。此次国际调解院的设立,更被视为“锦上添花”,将进一步巩固香港的国际法律中心地位。
布莱特表示,国际调解院总部落户香港实至名归。“香港的桥梁作用更加凸显,它是普通法系和大陆法系之间的桥梁,是进入粤港澳大湾区市场的重要门户,国际调解院选择香港作为总部所在地具有很大优势。”
此外,与会代表还就中方在国际解纷机制中的领导与贡献表达了高度认可。喀麦隆对外关系部长姆贝拉表示,中方倡导建立国际调解院彰显了中方的担当和影响,符合联合国宪章精神。
多位受访代表和专家表示,成立国际调解院作为一个里程碑事件,进一步彰显了多边主义和和平解决争端理念在当今复杂国际形势下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也为世界各国提供了相互理解和建设性对话的有效范式。可以预期,随着国际调解院各项制度的不断完善,以及更多成员的加入,这一组织将对地区乃至全球范围内的争端解决与和平发展带来深远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