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必二《法律与生活》【课标要求】
1.了解我国民法的基本原则,识别我国公民的民事权利和民事责任。
2.列举物权法的基本原则和物权的主要类型,懂得维护物权的途径。
3.简述合同的含义和价值,理解合同的主要内容和违约责任,了解合同订立的程序,熟悉解决合同纠纷的途径。
4.理解侵权责任的内容,树立依法承担责任的观念。
5.熟知监护、抚养、扶养、赡养、继承等民事关系,培育家庭责任意识。
6.理解婚姻法律关系,阐释正确的婚姻家庭观念。
7.了解劳动法的基本原则,理解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解释劳动合同的主要内容,熟悉劳动者依法维权的途径和方式。
8.列举与创业有关的企业登记、企业信息公示、税收和知识产权保护等基本法律制度,评述市场竞争的基本原则,说明依法经营的必要性。
9.识别人民调解、行政调解等不同的调解方式,明确调解制度的特点和程序。
10.列举劳动人事争议仲裁、经济仲裁等仲裁形式,明确仲裁制度的特点和程序。
11.解析民事诉讼、刑事诉讼、行政诉讼的特点和程序,说明不同诉讼中的举证规则,树立证据意识。
12.概述公民的诉讼权利,熟悉公民获得法律援助的渠道。
选必二《法律与生活》核心必备知识
一、解决问题:要解决公民作为基本民事行为主体的权利义务、家庭婚姻关系中权利义务、劳动(就业与创业)关系中的权利义务有哪些,如何维护?如何利用多元纠纷机制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二、逻辑思路:以权利与义务为主线,先学习是什么,再聚焦怎样做、权利如何实现,义务如何履行,纠纷如何解决。
三、重点考点:
1.民事法律关系三要素:主体、客体、内容。
2.民法基本原则:平等、自愿、公平、诚信、守法和公序良俗、绿色原则。
3.人身权: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
4.财产权:物权(所有权、他物权)、知识产权、合同债权。
5.所有权取得方式:动产——交付为准,不动产——登记为准。
6.他物权:用益物权(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建设用地使用权)。担保物权——抵押权、质权。
7.知识产权:著作权、专利权(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商标权。
(1)商标侵权规定是什么?①未经权利人许可,他人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的,构成侵权。
(2)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注册商标近似的商标,或者在类似商品上使用与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容易导致混淆的,也构成侵权。
8.合同订立的阶段:要约和承诺。
9.什么是有效合同与无效合同?
(1)有效合同:有效合同要求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内容合法。
(2)无效合同:如果合同内容出现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或者违背公序良俗等情形,可能导致合同全部或者部分无效。如果合同的主体不适格或者因欺诈、胁迫导致当事人意思表示不真实,也会使得合同存在瑕疵或者效力处于不确定状态,不能产生当事人预期的法律约束力。
10.合同履行的原则:全面履行原则、诚信原则、协作履行原则、绿色原则等。
11.合同违约的承担方式: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适用定金罚则等(注意违约金、定金二者只能选其一)。
12.合同违约免责(约定免责和法定免责)的规定有哪些?
(1)在合同履行过程中遇到当事人约定的免责事由或不可抗力时,可全部或者部分免除当事人的违约责任。
(2)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应当及时通知对方,以减轻可能给对方造成的损失,并应当在合理期限内提供证明。
13.侵权责任的三中情形:一般过错侵权(注意三构件)、过错推定侵权、无过错侵权(有错无错都是你的错)。
侵权责任承担方式包括: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返还财产,恢复原状,赔偿损失,赔礼道歉,消除影响、恢复名誉。惩罚性赔偿。可以单独适用,也可以合并适用。
14.妥善处理相邻关系:原则——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团结互助、公平合理的原则。依据——法律规定、当地风俗习惯。不动产权利人应当为相邻权利人用水、排水、通行等提供必要的便利。
15.法定继承有顺序:第一顺序——父母、配偶、子女;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16.遗嘱继承:继承人在法定继承人范围之内,法律效力大于法定继承。遗嘱继承必须先析出遗产,再继承。
17.夫妻财产关系平等:夫妻共同财产、夫妻个人财产、夫妻约定财产制。
18.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下列财产属于夫妻共同财产是什么?
(1)工资、奖金、劳务报酬;②生产、经营、投资的收益;
(2)知识产权的收益;④继承或者受赠的财产,但是遗嘱或者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一方的财产除外;
19.劳动合同原则: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的原则。
20.什么是有效劳动合同和无效劳动合同?
(1)劳动合同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才产生法律效力。
(2)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合同无效或者部分无效:
①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
②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 ③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
无效劳动合同从订立起就没有法律约束力。
21.劳动者权利:取得劳动报酬;休息休假;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享有社会保险和福利;平等就业等。
22.劳动者义务:完成劳动任务,提高劳动技能,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程,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
23.劳动争议处理:和解、调解、投诉、仲裁、诉讼(注意:先裁后审,拖欠工资等可直接进入诉讼程序)。
24.经营者:遵守规则,公平竞争,反不正当竞争,依法经营、诚信经营,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自觉纳税(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注意起征点和公平问题)。
25.不正当竞争:混淆行为(搭便车)、虚假宣传广告、商业诋毁行为、不当有奖销售行为、商业贿赂行为等。
26.消费者权利:安全消费的权利,知情权、自主选择权。
27.消费者维权:和解、调解、投诉、仲裁、诉讼(注意:或裁或审,二选其一,且商事仲裁一裁终局)。
28.三大诉讼:民事诉讼、行政诉讼、刑事诉讼。
29.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委托代理人或辩护人的权利,申请回避的权利,上诉的权利。
30.证据是诉讼的灵魂,是打官司决胜负的管家砝码。
31.民事诉讼的举证原则:“谁主张谁举证”
32.常见的举证倒置情形有哪些?
(1)因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发生纠纷,由行为人承担举证责任。;
(2)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他设施及其搁置物、悬挂物发生脱落、坠落造成他人损害,由所有人、管理人或者使用人对其没有过错承担举证责任。
33.行政诉讼的举证原则:行政机关举证。
34.刑事诉讼的举证原则:公司案件是人民检察院举证,自诉案件时自诉人举证。
35.诉讼的基本原则: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有利于正确解决纠纷,实现公平正义。
重点注意点:侵权责任及其承担方式、违约责任、侵权责任及其承担方式、遗产继承等、举证责任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