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16日21点30分,《〈感动中国〉2024年度人物颁奖盛典》,在央视新闻频道(CCTV-13)播出,央视新闻等新媒体平台同步播出。
这是《感动中国》第一次在夏天和大家见面,夏天有一股憋着劲儿往上长的精神,而感动就是一种生命的动力,是我们生活的能量。
栾恩杰、范振喜、郑钦文、曲亚波、吕明玉、保定学院西部支教群体、沈华忠、李东、庞众望、李登月
特别致敬:刘老庄连
一、栾恩杰:警炬照明月
【人物事迹】栾恩杰,男,1940年10月25日出生于吉林白城,满族 ,中共党员,政协第十、十一届全国委员会委员,自动控制技术和航天工程管理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中国探月工程首任总指挥,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科学技术委员会名誉主任。
1960年,栾恩杰从齐铁一中考入哈尔滨工业大学自动控制专业。1968年,研究生毕业于清华大学精密仪器系。之后分配到七机部参加工作,历任航天部二院17所副所长、所长,航天部二院副院长,航空航天部总工程师,航天工业总公司党组成员、副总经理,国防科工委党组成员。1978年,负责中国首型陆基机动中程战略导弹的瞄准系统研制,于1985年任该型号总指挥。1989年起,负责中国首型陆基机动洲际战略导弹的研制工作,作为研制总负责人,全面负责方案论证和工程研制。1993年,任国家航天局副局长。1998年,任国防科工委任副主任、国家航天局局长。2003年,任载人航天工程副总指挥。2004年,任中国探月工程首任总指挥。2005年,当选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2009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2025年,当选“感动中国2024年度人物”。
栾恩杰主要从事导弹控制技术和航天工程管理技术研究,是国防事业忠诚的开拓者和卓越的管理者,为中国国防建设和航天事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2009年,获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成就奖。2012年,获得“航空航天月桂奖”终身奉献奖。
【事迹语录】“我们还要有更深远的目标,中国人的脚步将越走越远,领导宇宙的新潮流,那一天一定会到来。”
【颁奖辞】从瀚海孤烟到碧空明月,如今人们把你的名字写上了星辰,绕落回三小步,成就了中国探月的一大步,嫦娥轻盈起舞的背后,是无数探月人忠诚智慧的脊梁。
二、范振喜:铁人垒金山
【人物事迹】范振喜,男,满族,1962年6月出生,河北滦平人,大专学历,中共党员,中共第十六、十七、十八、十九大代表,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河北省滦平县张百湾镇周台子村党委书记。
1981年,范振喜参军入伍。1985年底,从部队退伍回到家乡到乡镇企业当会计。1987年,当选河北省滦平县周台子村支部书记。1991年,范振喜不幸患上血癌,危难之际,乡亲们自发捐款10多万元,重获新生的范振喜暗下决心,要用一辈子来回报乡亲。党的十八大以后,范振喜带领全体村民实施旧村改造、新村建设工程,村集体投资近5个亿,把700多户村民集中到中心村,村民住上了楼房,村里60岁至70岁老人可以免费住“福利公寓”,70岁以上老人可以免费入住“老年公寓”,实现集体集中养老。2018年,被聘为国家监察委员会第一届特约监察员。2021年,范振喜带领周台子村率先在冀北山区兴建起现代农业、农旅研学等产业,打响“绿色周台子”品牌,促进周台子村发展。在范振喜带领下,周台子村已成为“塞北贫困山区新农村建设的样板村”,全村固定资产10多个亿,实现产值4个多亿,集体收入3000多万元,人均年收入18000元 。
范振喜“心中有大我,为民不惜命”,时刻把群众利益放在最高位置,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为乡亲们镌刻了一幅又一幅“锦绣画卷” 。曾获得“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三农模范人物”“全国优秀退伍军人”。2019年,获得“最美退役军人”。2025年,当选“感动中国2024年度人物”。
【事迹语录】“我25岁的时候,全村的党员就认准了我。咱们就是凭良心,老百姓是真心对我,我也真心对老百姓。”
【颁奖辞】拔穷根,千钧重担扛在肩,抗病魔,一心为公富乡亲,谋创新,树立乡村振兴的典范,一个新时代的农民铁人,用40年光阴,留住青山,垒起金山,无愧于燕山。
三、郑钦文:冠军收割机
【人物事迹】郑钦文,女,2002年10月8日出生于湖北省十堰市,籍贯谷城县,国际级运动健将,中国网球运动员。
2014年,郑钦文参加湖北省第十四届运动会摘得两金。2020年8月29日,在国际网联巡回赛科尔德农斯站夺得成人赛首个冠军。2022年1月14日,闯入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女单正赛;1月17日,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女单首轮,生涯首次亮相大满贯正赛取得开门红;5月28日,法国网球公开赛女单第三轮,郑钦文成为第四位闯入法网16强的中国金花 ;并斩获WTA2022赛季年度最佳新人奖。2023年5月15日,WTA1000罗马站女单第四轮,郑钦文成为自2014年的李娜、张帅之后,在罗马晋级八强的中国金花;6月21日,以国际级运动健将身份保送华中科技大学;7月24日,WTA250巴勒莫站女单决赛,郑钦文拿下职业生涯首个巡回赛冠军;9月5日,在美国网球公开赛女单1/8决赛中,郑钦文直落贾巴尔,首次打进大满贯女单8强;9月29日,获得杭州第19届亚运会女单冠军;10月15日,在WTA500郑州网球公开赛女单决赛中获胜,夺得职业生涯首个WTA500赛冠军。
2024年1月27日,2024年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女单决赛,郑钦文获亚军,创造个人大满贯最佳战绩,继李娜后中国选手大满贯最佳战绩;8月3日晚,巴黎奥运会网球女单,郑钦文夺冠,成为中国首位奥运网球单打冠军。12月19日,WTA宣布,郑钦文当选2024赛季最受球迷欢迎单打球员。2025年6月30日,郑钦文世界排名升至第6位。2025年,当选“感动中国2024年度人物”。
【事迹语录】“你可以输或者你可以赢,但是你知道你永远都不会放弃。”
【颁奖辞】山海可平,桂冠已揽,你是进攻的火,升腾的箭,红土上的后浪,奥运场的强者。在路的尽头出发,自信冲破壁垒,汗水浇灌梦想,你用球拍向世界展示中国的力量。
四、曲亚波:撑起一片天
【人物事迹】曲亚波,女,1971年12月生,中共党员,吉林省前郭县洪泉乡人民政府民政办公室微机员。
2003年7月,曲亚波的丈夫因车祸成为植物人。面对突如其来的变故,曲亚波直面困难,挑起家庭的重担。2014年,丈夫的爷爷不慎摔坏了股骨头,曲亚波精心照顾,一年后老人竟奇迹般地站了起来,还能慢慢行走。5年后,老人再次摔倒,确诊为脑出血兼膝盖骨粉碎性骨折,生活完全不能自理。曲亚波毫不犹豫地承担起照顾老人的重担,直至老人安详离世。2017年,婆婆做完腰椎间盘手术后不能下地走路,曲亚波带婆婆到200多公里外的省城中心医院治疗,婆婆最终完全康复。2022年,公公因视神经萎缩导致失明,后来又不慎摔倒导致股骨头骨折,在曲亚波细致入微的照料下,公公术后也恢复得很好。
曲亚波曾荣获吉林省道德模范称号,荣登“中国好人榜”,其家庭被评为全国最美家庭。2025年,当选“感动中国2024年度人物”。
【事迹语录】“我就是尽我做人的本分,我问心无愧。”
【颁奖辞】要改变命运,就站出来向命运挑战,身怀炽爱的女人,守心中诺言,扛肩上责任,不离不弃,无怨无悔。一个人撑起一大家,生活的重担,让你比世人更懂什么是幸福。
五、吕明玉:大爱心有光
【人物事迹】吕明玉,女,汉族,1974年4月13日出生,大学本科学历,中共党员,政工师,现为国网威海供电公司供电服务指挥中心五级职员。
2010年,吕明玉响应文登电业总公司的号召,加入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队伍。2011年,她的血样和江苏一位白血病患者配型成功后,在半年内先后捐献造血干细胞和淋巴细胞,成为山东省首例、全国第26例两次捐献志愿者。此后,她持续倡行志愿服务,通过捐款捐物、倾情陪伴、心理疏导,帮助8名家庭困难的孩子走出困境,并带动同事、志愿者们帮助290个孩子圆梦。2021年,成为国网威海供电公司彩虹共产党员服务队队长,在工作之余,她带领635名队员收集独居、空巢、失能老人信息2858条,并建立助老档案,与其中的困难老人结成帮扶对子,先后600余次为46家敬老院、233个困难家庭送温暖、送知识、送健康,惠及老人4万余人次,实现了老年人需求与助老服务的高效对接。曾任文登市供电公司德利源投资有限公司综合管理部副主任,威海文登营供电所党支部书记、副所长,威海文登区环山街道孙家西山村第一书记。
先后荣获山东省总工会“富民兴鲁”劳动奖章、“山东好人”、国家电网公司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山东电力集团公司优秀员工、山东电力集团公司县供电企业优秀共产党员、山东电力集团公司创先争优金牌个人、威海市十大杰出青年、威海市三八红旗手、文登市十大杰出青年等荣誉称号。2025年6月,荣获第九届全国道德模范助人为乐模范。2025年,当选“感动中国2024年度人物”。
【事迹语录】“我没有什么大本事,也不会做惊天动地的大事,我就想,把这些微弱的光攒起来,总会给别人照亮一点夜路吧。”
【颁奖辞】为陌生人两次捐献干细胞,跨越生死,为乡亲们三年驻守薄弱村,走向富裕,扶危济困,热血不冷。聚水成川,初心燎原。你站在时代的前沿,脚下有泥,手上有力,心中有光。
六、保定学院西部支教群体:接力教育梦
【人物事迹】保定学院西部支教群体是保定学院组建的赴西部支教的志愿者群体,于2000年组建。
2000年,15名河北保定学院青年响应西部大开发号召,跨越3000多公里来到新疆且末县二中任教。2014年,保定学院西部支教毕业生群体代表给总书记写信,汇报了他们的工作和生活情况。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给河北保定学院西部支教毕业生群体代表回信,勉励青年人到基层和人民中去建功立业,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书写别样精彩的人生。2024年9月4日,《人民日报》要闻版刊发近4000字长文《河北保定学院西部支教毕业生群体在新疆且末任教二十四年——扎根西部大地潜心教书育人》,并配发评论文章《种子长成梭梭林》,以近整版的篇幅对保定学院西部支教群体跨越山海、扎根基层、当好学生成长引路人的事迹作了报道。2025年,保定学院西部支教群体获得“感动中国2024年度人物”荣誉称号。
截至2025年5月,保定学院西部支教群体共有400多名毕业生,奔赴新疆、西藏、青海等地教书育人。他们的事迹被拍摄为纪录片《追光——到西部教书去》,他们扎根讲台、改善学风,让学生成绩大幅提升,用青春践行“到西部教书去”的信念,其中数十人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且末县教书,在此累计培养9000余名学生。保定学院西部支教群体的故事,传到了保定学院,感动了很多人;越来越多的青年学生以他们为榜样,到基层和人民中去建功立业,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事迹语录】“好好教书育人,不管外面的世界如何精彩,我愿意固守一份宁静、一份责任,只为了这一双双渴望的眼睛。”
【颁奖辞】曾经在城市的校园里苦读,如今到原野的风暴中驰骋,教育的根锁住流沙,年轻的心点燃梦想,大风刮过山岗,你们已经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长成一棵大树。
七、沈华忠:危难显本色
【人物事迹】沈华忠,男,汉族,1967年4月出生在岱山县闸口一村 ,中共党员,籍贯浙江岱山,浙江省舟山市岱山县“航行的支部”闯海第二支部书记、“浙岱渔11492”船船长。
沈华忠17岁开始下海,同大海“打交道”40余年。2021年9月26日,正在作业的沈华忠得知附近一艘载着16名船员的渔船失联,命令全船停止作业,斩断连接蟹笼的绳索,舍弃正在回收的蟹笼赶往搜救,救起16名落水船员。2024年3月12日上午9时40分许,正在长江口162海区生产作业的沈华忠发现3海里左右的海域有黑烟及漂浮物出现,一艘救生小艇正随逐渐增大的风浪漂泊,且周围没有船只。沈华忠意识到该海域可能发生了事故,如不赶紧过去救援,落水船员极有可能被风浪吞噬,生命岌岌可危。面对该情况,沈华忠立刻命令船员斩断刚布放的6000余只蟹笼,以最大马力赶赴出事海域。最终,沈华忠率领船员,冒着船只碰撞、人员落水的风险,成功将失事船只上的16名船员从海上安全救起。
沈华忠被评为2021年度“最美浙江人·浙江骄傲”年度人物。2022年9月,被舟山市人民政府记二等功。2023年,荣获第八届浙江省“见义勇为”道德模范称号。2024年3月25日,岱山县人民政府授予沈华忠见义勇为三等功。2024年4月2日,中央政法委发布2024年第一季度见义勇为勇士榜,沈华忠入选。2024年5月,被舟山市人民政府记二等功。2025年,当选“感动中国2024年度人物”。
【事迹语录】“我有事人家也会帮,他有事我也要帮人家,一样的。”
【颁奖辞】一艘大船四面波,东海大洋捕海货,碰到南风转北暴,总有危急难预料。砍两刀,抛蟹笼,一心只为救人命。沈老大,船顶风,镇浪平涛显英雄。
八、李东:绝唱真英雄
【人物事迹】李东(1994年5月-2024年7月),男,汉族,岳阳市岳阳楼区人,中共党员,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法学院法学专业2013级学生, [6]本科学历,法学学士,生前系岳阳县毛田镇政府应急办主任。
1994年5月,李东出生。2016年,大学毕业后,他进入企业工作数年。2020年11月,李东成为岳阳县乡镇公务员,在毛田镇政府任职,历任党建专干、组织干事、劳动站站长等职务。2021年12月30日,他加入中国共产党。2024年3月,李东担任毛田镇应急办主任,并负责联系孟城村。同年7月1日,李东在孟城村进行防汛巡查时遭遇暴雨和突发山洪,所乘车辆被冲入条洞水库下游河流。在此危急情况下,他优先确保同车2名干部安全脱险,自己不幸被洪水卷走。同年7月3日15时45分,李东被找到,但已英勇牺牲,时年30岁。2021年至2023年,李东连续3年年度考核均为优秀等次 ,连续三年获县人民政府嘉奖,2023年度记三等功。2024年7月5日,李东被中共岳阳县委追授“岳阳县优秀共产党员”称号。中共岳阳市委决定,追授李东同志“岳阳市优秀共产党员”称号。2024年11月,李东荣获2024年第三季度中国好人榜·敬业奉献好人称号。
李东同志将自己的青春与热血,奉献给了党和人民,以实际行动践行了共产党员对党的忠诚、对人民的赤诚、对事业的竭诚,在新时代的壮丽画卷上,用短暂而精彩的人生谱写了一曲充满激情与担当的共产党员奉献之歌。2025年,当选“感动中国2024年度人物”。
【事迹语录】“你先爬上车顶,快!”
【颁奖辞】父母的顶梁柱,百姓的主心骨,长路泥泞,你用脚板丈量民情;暴雨将至,你为乡亲们撑起伞,风里来,雨里去,来时总有好消息,去时,你带走了人们的思念。
九、庞众望:科研报家国
【人物事迹】庞众望,男,汉族,1999年2月8日出生,河北省沧州市吴桥县沟店铺乡庞庄村人,清华大学在读博士生。2014年,庞众望考入河北吴桥中学。2016年,他代表学校参加全国高中数学联合竞赛,获得二等奖;参加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获得三等奖;在第三十三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中获得二等奖。2017年高考,庞众望考出了理科684分的成绩并获得清华大学“自强计划”最高60分的降分录取资格,夺得沧州市理科状元,被清华大学精密仪器系录取。大学期间,庞众望成绩优异,曾连续获得学习进步奖。2021年,留在清华大学精密仪器系攻读博士学位。2023年,被评为2022年度“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2024年6月,庞众望再度接受中央电视台《面对面》记者采访。6月6日,在社交平台上回应自己曾被关注过的话题。2025年5月,被授予吴桥智库专家和吴桥文旅形象大使称号。庞众望面对困境和挫折依然阳光向上,他积极进取的态度收获了不少网友的点赞。读博期间,在中科院一区期刊《Photonics Research》与《Journal of Lightwave Technology》以第一或共同第一作者身份发表SCI论文,并获得三项国家发明专利。他曾参加不同类型的社会实践活动,如加入了春蕾支教计划;2018年7月,到石家庄与“共同行动”的帮扶学生、志愿者一起参加活动。2025年,当选“感动中国2024年度人物”。
【事迹语录】“我们这一代人的时代使命,就是科研报国!”
【颁奖辞】背影留给坎坷,笑容交给阳光,名字里写着责任,步履中充满力量,磨砺过的剑,破茧后的蝶。你一直向前,一直向上,不辜负妈妈的目光,不辜负时代的期望。
十、李登月:烽火铸丹心
【人物事迹】登月,男,生于河南滑县,抗战老兵。经历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1943年1月李登月告别父母参加八路军。
1944年10月,日军要扫荡滑县根据地,李登月所在大队负责从敌人薄弱处突围,战斗从黑夜持续到白天,敌人武器装备好子弹和炮弹不断袭来,他和战友利用地形掩护、伺机反击,最终成功突围。抗美援朝时,李登月被派往朝鲜的志愿军后勤司令部,在医院工作。2025年,当选“感动中国2024年度人物”。
【事迹语录】“保家卫国,共产党员就是这么一个气概!”
【颁奖辞】目睹过亲人们的死难,见证了新中国的诞生,半生披着战场的硝烟,一生迈着必胜的步伐,信脚下的土地,信头顶的红星。新时代,强军梦圆,盛世如愿,你还是那个少年!
特别致敬:刘老庄连
【人物事迹】刘老庄连,前身为新四军第3师7旅19团2营4连,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82集团军某合成旅4连。
“刘老庄连”前身是江苏丰县四区的一支游击队,组建于1938年11月,1941年2月改编为新四军3师7旅19团2营4连。1943年3月,为掩护淮海区党政军领导机关转移,该连在江苏淮阴刘老庄与3000多日伪军展开激战。全连82名勇士英勇无畏、浴血奋战,连续打退敌人5次进攻,最后全部壮烈牺牲。
在这次英勇的战斗之前,连指导员李云鹏,给家人写过一封家书:
父母亲大人,自儿离家已经年余,不知大人身体近来健康否,不知家中生活情形和收成怎样?待风息波静,凯然而归,全家团圆,以报此恩。
为纪念此次战斗,战后,淮阴人民选送82名优秀青年补入该连,连队被命名为“刘老庄连”。和平建设时期,连队圆满完成“98抗洪抢险”、汶川抗震救灾、实兵对抗演习等大项任务。连队先后荣获“胜利南下连”“政策纪律两好连”“南下模范连”“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等称号。进入新时代,连队不断续写新的辉煌。2015年“刘老庄连”英模部队方队、2019年“刘老庄连”战旗先后接受党和人民检阅;2022年,连队整建制赴南苏丹(朱巴)执行维和任务;2023年被陆军表彰为“四铁”先进单位。
为表彰四连,新四军代军长陈毅撰文:“烈士们殉国牺牲之忠勇精神,固可以垂式范而励来兹。”八路军总指挥朱德在《八路军新四军的英雄主义》一文中,称刘老庄连为“我军指战员英雄主义的最高表现”。进入新时代,“刘老庄连”先后七次集体立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