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考动态 >> 高考前回归教材是备考环节最为重要的事情
    
  双击自动滚屏  
高考前回归教材是备考环节最为重要的事情

发表日期:2024年9月19日  本页面已被访问 42596 次

学生无论是平时做作业前,还是参加月考,或是半期考试,或是期末考试,或是诊断考试,或模拟考试,甚至是高考前,回归教材都显得十分必要而重要。那么,回归教材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一、正在进行的高考改革启动了新一轮的回归教材

1.高考命题改革要配合、促进新教材的推进及相关理念的落实。

2改革中的高考命题要全面、深入地反映新课标的理念。

3.近几年高考命题会以教材中的知识为蓝本进行改造,既可以实现对基础知识的考查,又可以引导回归教材,减轻学习负担,提高学生学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二、回归教材,表现出了两个显著的特点

1.不是简单的联系教材,而是从学科本质上回归学科。

2.在操作上,强调深入挖掘教材的考评价值:

1)高考和教材的直接联系,如教材的典型例题、典型实例;

2)对形成学科思想有帮助的相关内容,如小结、引言等;

3)体现新课程理念和特点的内容;

4)中学最容易忽视在大学很重要的内容。

 进一步立足基础知识,根据高考的考核要求,从知识形成过程、学科的思想方法、美学价值、教育功能以及在解决实际问题时的独特的作用等方面,深入挖掘教材的考评价值。

三、教材是高考命题的发源地

1.几乎所有的高考题都可以用教材上的知识去解决。

2.许多高考题都能在教材上找到根源,如2023年高考很多试题在材料选择上与教材内容进行呼应,在设问上也指向教材进行设计。要求高考命题的题意、描述、问题、解答等都必须能在教材上找到援引。

3.相当数量的高考题是对教材内容的变形、改造及综合。

四、考试内容与高中教材的内容要做到神似形异

1.神似指考试内容应该完全体现教育、教学的旨要。

2.形异指考试内容无须照搬教材。

五、强调教材知识的应用,不强调知识的覆盖面

1.现在有些学校在备考中仍然是一遍一遍地过教材,不能说这样做没有意义,但至少可以说仅这样做是远远不够的。

2.现在的试题,其背景紧跟社会热点问题,同时又立足基本能力,有些题即使不刻意复习也能考好,反过来,平时不注重实际能力培养,就算刻苦复习也不一定取得好成绩。

3.要求培养考生勤于思考、知识面要宽、有相当的背景知识,知识越丰富,答题也就显得容易。学得活的学生会很占便宜。

六、高考对教材的处理是有所侧重的

1.对于知识点,高考以能够承载相应能力的知识为重点。

2.各学科高考命题对教材的重视程度是不同的。有些学科要紧跟教材、有些学科要源于教材但高于教材,还有的学科要一定程度地远离教材。

3.在评判试题是否超标时,有一个标准是材料在课外,答案在课内

一定要记住:回归教材绝对不是看书那么简单。

回归教材是一定要看书的,但是怎么看?才是问题的关键。

七、回归教材的三个基本原则

这里说的教材,可以宽泛地理解为课本和按知识点分类的参考书。

1.在需要的时候回归教材,不是为了回归教材而回归教材。高考前最后的这段时间,必须要回归教材。

那什么时候需要呢?在做错题目的时候,基本知识有遗忘的时候,题目不会做的时候,总结归纳的时候,以及不想大量刷题的时候等等。

2.回归教材要有目的

回归课本的目的要么是搞懂或者记住某个知识点,要么是为了温习某种方法,要么是为了归纳总结知识体系,总之,回归教材必须奔着一个目的而来。不能听老师同学们都在说回归教材,于是拿起书求一个心理安慰,走走过场,那就不对了。

3.回归教材的方式绝对不是单纯地看书

必须要有针对性的看书、做书上的练习题,习题。

其实高考中80%都是容易题和中等题。这些题都在考基本概念、基本方法,而这些基本概念、基本方法都在我们的教材中。

所以,看书要有重点地看,同时,书上边的例题、习题也要做,不放过每一个细节的地方。

回归教材本要以记忆知识点为主,并不是记忆所有的知识点,而是记忆那些欠缺的部分(如果不知道什么是欠缺的,告诉你一个方法拿着教材或者参考书的目录,能想到这章的内容/重点/常考点/串联起来的就是你基本掌握的有模糊或者根本构建不起来框架的,一定要好好复习,这就是你的知识盲区!),争取一次到位,因为没有足够的时间让你去重复记忆。

八、回归教材的具体方法

复习时如何用好教材?       

1.深入研究教材:全面、深入、充分研究、理解和把握教材,把教材看透

2.敢于超越教材: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将教材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紧密联系,做到源于教材、高于教材、活化教材,与时俱进补充更新教材相关内容,把教材用活

3.正确使用教材:既要重视正文内容,也不能忽视辅助文内容,相关链接、专家点评也是高考考查内容之一,探究与分享的案例也可以作为高考命题情境或者命题参考,把教材用好

4.吃透教材的四大步骤:

1)研究目录。

2)具体章节一字不落。在看各部分章节的时候务必要保证一字不落。同时,要把重点知识用不同颜色的笔标记出来,以区分不同的理解难度。

3)不断浏览书上做好标记的知识点,加深印象。

4)最后冲刺阶段要再次回归目录,形成整体感,做题的时候更加有全局性,而且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知识盲区,抓紧补习。

5.研读教材应避免两大问题:

1)研读教材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缺乏新鲜感和跳跃式阅读。关于缺乏新鲜感这一问题,考生可以在教材上不断地做一些简单的批注,把一些考题简单地标记在教材上,这样每次看教材的时候都会感到有新的收获。

2)看书的时候一定不能跳跃式阅读,即遇到自己已经熟练掌握的内容就一字不看,这样非常容易造成知识盲区。一旦考到了被忽略的内容,就会让人措手不及。

所以,在高考之前,一定要认真地研读教材,把每个知识点都理解透彻。

九、回归教材的具体方法

学习的顺序应该为:先看教材中自己欠缺的部分,然后看有关这部分的参考书,然后做针对这部分的练习题,然后再回头看教材,重复上面的步骤,这样循环往复。

1.从题目到教材

回归教材要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回归。

用一句话总结:带着问题看书最有效。

所以,我们要学会把历次重大考试考过的试卷集中起来,然后按照知识板块分类,然后把一类的题目拿出来再看看,再做做,再体会体会。还有不懂的,我们才翻开教材,对照相应章节的基本概念、公式、例题、习题统统看一看。这里必须提醒的是,光看是不够的,一定要做!一定要动手做题。

这叫做从题目到教材。这个过程基本上需要两周左右的时间才能够完成,但还不够。

2.从教材到题目

按照教材章节从第一章第一节一直往后看,由于有上一步骤的准备,我们看书自然就知道重点了,于是在经常考的地方认真看,边看书边体会;在经常出题的地方认真做,边做题边玩味。另外,还要把历次考试的试卷、历年高考真题试卷、复习资料摆在课桌的右上方,觉得需要翻题目的时候就翻一下,边翻边体会。右下方摆上笔记本、草稿纸,边体会边记录。这个记录就是最后两三天复习的重点了。

记住,掌握常考点,就能上重点。

3.归纳整理成体系

依据记录的笔记,翻开教材或者复习资料的目录,或者把眼睛闭起来,或者拿一张白纸,开始回忆每一个学科有哪些章节,每一个章节有哪些重要的考点,每一个考点有哪些重要的考法,经常怎么样出题,常用到的解题思路是什么,常常出错的地方是什么。这一遍的目的是为了归纳总结知识体系,做到融会贯通。这个可以在每天晚自习结束前去做,分章节内容进行梳理。

十、思考三个问题

为什么出题老师会选择这个知识点作为考点?

你能否总结出有关这个知识点出题方式的变化?

在做题的过程中,有哪些地方阻碍了你快速解题?

当你发现了阻碍你快速准确解题的原因时,你就要思考一下:以前学习时为什么就忽略了这个知识点呢?总结原因,比如说是不是开始学习教材的时候,是不是由于文字的不精确导致了定义理解的深度不到位而造成的。

当一切完成后,我们就要重新回归教材,找到对自己是欠缺的知识点,有针对性的进行学习和训练,正确短时间内掌握。

总之,希望同学们利用仅有的时间,在高考来临之前,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认真查漏补缺,把课本再仔细地学习一遍。

第一个层次:立足教材。这是展开后续学习的根源和基础。不熟悉教材、不熟悉教材上的知识点,等于无根之木、无肥之土,无法进行有效积累。

一是要熟悉教材。对于教材内容,要达到极度熟悉,熟悉的内容,既包括主体部分,也包括课下注释及补充内容;既包括概念定理,也包括例题;既包括讲解内容,也包括练习内容;既包括文字部分,也包括图表部分。把教材的每一章每一页每一个字都读懂读透,搞清楚来龙去脉,死死记在脑子里。要熟悉到什么程度呢?别人随便说一个知识点,你就能马上说出所在的章节和识点的位置,能马上描述其内涵外延及相关联的知识,且毫无差错。做不到这一点,就不要说你熟悉教材。

二是要有教材编写者意识。从编写者角度理解教材,能让我们对教材“知其所以然”,明白某个章节编排的背景,清楚该章节要实现的目的,知道该章节要让学生掌握到什么程度等。当有了编写者意识,你就可以俯视教材,也更容易理解教材,掌握教材。

三是要把教材读薄。对一本书的阅读,有一个从薄到厚再到薄的历程,教材的掌握也是如此。一开始感觉一本教材没讲多少东西,就是薄薄的一本;但真正学起来,才发现教材每一句话、每一个知识点都深奥无穷,都意味深长,于是觉得教材突然变得很厚重;当继续深度理解后,慢慢发现虽然东西很多,但如果串联起来,也无非是几个大的知识点而已,于是又觉得教材很薄。

第二个层次:跳出教材。这一步等于是从“胎儿”变成“婴儿”,要脱离“羊水”温暖的包裹,独自承受外界的一切。就如同我们常说的“跳出中国看中国,跳出教育看教育”一样,在对教材极度熟悉后,我们也要“跳出教材看教材”。

一是要基于教材知识点进行深挖。教材讲解一般都是比较基础性的,距离高考要求的难度有较大距离,我们要在教材简略讲解基础上,深度挖掘该知识的深层含义,进行深度思考。具体操作过程中,可以借助教辅资料,借助更有深度的课外练习题进行深度解读。

二是要基于教材知识点进行拓宽。针对教材所涉及的知识,我们要从多角度补充,让该知识形成一个辐射面,我们既要了解该知识产生的背景,还要了解与该知识相关的有关资料,也要把握该知识点与当前社会发展、社会热点的衔接点等。

第三个层次:超越教材。在掌握了大量的基础知识之后,在深度挖掘和多方面拓展后,就要进入下一个层次,进行总结、归纳、构建。

学渣永远只是学零散的知识点,不会打造知识体系,就像一堆洒落的零件胡乱放着;学霸可以把零散的知识点组装成体系、成系统,把零件组装成汽车,从而实现最大效能和最突出的成绩。二者之间的显著差距就是:对零件的熟悉程度,对汽车系统的熟悉程度。

一是要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通过自主总结、梳理、归纳,发现该学科学习的规律,发现知识之间的前勾后连,发现不同知识之间的共同点,抽丝剥茧,去伪存真,通过不断的高效重复,在遵循规律基础上,发现其本质,形成知识体系和知识网,完成思维建模。当自己的知识体系越来越完善,思维越来越缜密,到最后就会形成对考试的“降维打击”。

二是逐步形成自己的更高能力。当前高考更多考查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我们所学的各种理论知识,最终都是要指导实践的。而高中生的实践,更多指的就是刷题能力、考试答题能力。要逐步形成信息获取与加工能力、逻辑推理与论证能力、科学探究与思维建模能力、批判性思维与创新思维能力、语言组织与表达能力。这些能力一旦形成,就会无招胜有招,解决那些看似千变万化其实万变不离其宗的所谓的难题。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要重视教材但不拘泥于教材,借助教材但不依赖教材。立足教材,吃透教材,牢固基础;跳出教材,深度发掘,宽处拓展;超越教材,构建体系,形成能力。

 

附旧教材 

《经济生活》

一、选择题重点

1.商品: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2.基本属性:使用价值(物的有用性)和价值(人类劳动)。

3.有使用价值的并不一定有价值,有价值的东西一定有使用价值。

4.货币的本质:一般等价物5. 国家有权发行纸币,但不可以任意发行。

6.国家可以规定纸币的面额,决定一定时期内发行多少纸币,但无权规定纸币的实际购买力。

7.货币供应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为限度。

8.货币的基本职能: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9.信用卡:能减少现金的使用(但不能减少货币的流通),简化收款手续,方便购物消费,增强消费安全(并非十分安全),给持卡人带来诸多便利。

10.汇率的变动对进出口的影响。本币升值,有利于进口,有利于对外投资,有利于出国旅游和消费,不利于出口和吸引外资。

11.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而与个别劳动时间无关。

12.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13.一般说来,商品价格变化与其自身的需求量成负相关。

14.一般来说,商品的价格变化与其自身的生产成本正相关。

15.价格的变动对生活必需品的需求量影响小(需求弹性小);对高档耐用品的需求量影响大(需求弹性大)。

16.市场决定价格与价值决定价格是一致的。

17.生产决定消费。经济发展水平对消费水平的影响是根本性的、基础性的。

18.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19. 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方式、质量和水平、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20.消费对生产有重要的反作用,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

21.要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

22.拉动经济增长三驾马车:消费、投资、出口。

23.社会再生产的环节:生产、分配、交换、消费。

24.消费是生产总过程的最终目的和动力,分配和交换是连接生产和消费的桥梁和纽带。

25.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

26.公有制经济的地位: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中处于主体地位。

27.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控制力上。

28.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29.非公有制经济的作用:非公有制经济在支撑经济增长、促进创新、扩大就业、增加税收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30.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31.国家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开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法律保护,依法监管各种所有制经济。32. 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所有制地位不平等,市场地位平等。

33.社会主义经济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及混合所有制经济在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34.农村土地所有权归集体所有,承包权和经营权归农民所有。

35.企业是以营利为目的,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向社会提供商品或服务的经济组织。

36.企业是国民经济的微观主体。

37.公司分为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可以发行股票,上市交易。

38.2019版新增内容)在公司中,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的规定,设立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开展党的活动。公司应当为党组织的活动提供必要条件。

39.坚持党的领导,是国有企业的独特优势。

40.国有企业要明确党组织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中的法定地位,充分发挥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党委政治核心作用。

41.劳动者是生产过程的主体,在生产力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42.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对整个社会生产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43.劳动者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树立自主择业观、竞争就业观、职业平等观、多种方式就业观。

44.实现和维护劳动者权益,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

45. 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劳动者享受权利与履行劳动义务是互为前提的。

46.我国实行劳动合同制度,依法签订劳动合同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重要保证。

47.款利息=本金×利息率×存款期限。

48.商业银行的基本业务:吸收公众存款、发放贷款、办理结算等业务。

49.股票的收益主要来自于股息或红利收入、收入来源于股票价格上升带来的差价。

50.股票是一种高风险的投资方式。(高风险高收益),是股份凭证,所有权证书,只能转让,不能退股。

51.债券是债务凭证,债务证书,主要分为国债、金融债券和企业债券。

52.国债以中央政府的信誉为担保、以税收作为还本付息的保证。

53.购买保险是规避风险的有效措施。

54.社会保险保障基本生活,商业保险风险损失。

55.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是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内容之一。(194中全会精神)

56.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 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57.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要完善按要素分配的体制机制,让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

58.生产决定分配,要实现分配公平必须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创造社会财富,为实现分配公平奠定物质基础。

59.坚持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居民收入同步增长、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实现劳动报酬同步提高。

60.要促进收入分配更合理、更有序,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增加低收入者收人,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61.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公平是提高效率的保证。

62.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个人所得税和财政支出)都要兼顾效率和公平,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进公平。

63.国家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着巨大作用。64.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65. 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66.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财政政策)。

67.影响财政收入因素:经济发展水平(根本)和分配政策。

68.税收收入是国家组织财政收入最普遍的形式,是财政最重要的来源。

69.财政收入与支出的关系:平衡、盈余(收入大于支出)、赤字(收入小于支出)。

70.税收的特征: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

71.增值税可以避免对一个经营额重复征税,也可以防止前一生产经营环节企业的偷漏税行为;有利于促进生产的专业化和体现公平竞争。

72.财政政策:主要包括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的有关政策,如调节税收、经济建设支出、国债规模。

73.货币政策:主要包括与银行相关的一系列政策,如调整存贷款基准利率、存款准备金率、信贷量等。于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

74.市场调节的基本手段:计划(看得见的手)和市场(看不见得手)是资源配置的两种基本手段。

75.市场经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经济。

76.市场机制:是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内容之一(194中全会精神)重要有:价格机制、供求机制、竞争机制。

77.市场调节局限性:自发性(损人利己)、盲目性(一哄而上、一哄而下)、滞后性(事后调节)。

78.良好的市场秩序依赖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来维护。市场规则主要包括市场准入规则(规定哪些企业、商品可以进入市场)、市场竞争规则、市场交易规则。

79.形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这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

80.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

81.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82.能够实行科学的宏观调控。科学的宏观调控是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

83.宏观调控的目标: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84.宏观调控的手段:经济手段(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经济发展战略和规划、收入分配政策、产业政策)、法律手段、行政手段。

85.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86. 我国的发展思想:以人民为中心87. 创新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动力问题。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是发展的基点。

88.协调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

89.绿色发展注重的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

90.开放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

91.共享发展注重的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

92.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必须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

93.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是使我国供给能力(生产端)更好满足广大人民日益增长、不断升级和个性化的物质文化和生态环境等美好生活需要,从而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

94.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要大力发展实体经济,筑牢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坚实基础。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是财富创造的根本源泉,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支柱。

95.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

96.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为经济全球化的提供了强有力的载体。

97.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

98.经济全球化的大方向是正确的,同时也存在着发展失衡、治理困境、数字鸿沟、公平赤字等问题。

99.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既为全球发展提供强劲动能,也带来一些新的挑战。

100.我国将继续深入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共赢方向发展。

101.我国是全球化的受益者,更是贡献者。我国为全球经济稳定和增长提供了持续强大的推动。

102.我国同一大批国家联动发展,使全球经济发展更加平衡。我国减贫事业的巨大成就,使全球经济增长更加包容。

103.我国的开放格局: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方互济。

104.开发提现体系: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发体系。

105.更好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

二、非选择题重点

1.商品价格的上涨或下跌的原因(供求+价值+其他):

①供求影响价格。供不应求,价格升高,供过于求,价格降低②价值决定价格。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③其他因素,根据材料确定。(如国家宏观政策等)

2.价格变动对经济生活的影响(消费+生产):

1)对消费的影响:

①一般说来,价格上升,购买减少;价格下降,购买增加。②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的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小,对高档耐用品的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大。③在替代品中,一种商品价格上升,消费者将减少对该商品的购买,替代品的需求量增加。④在互补品中,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互补品的需求量也减少。

2)对生产经营的影响:

①调节产量。②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③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是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重要体现。

3.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生产+收入+价格+心理观念)

①决定因素: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生产决定消费。②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当前可支配收入、未来收入预期,影响居民的消费水平,人们收入差距的大小影响社会总体消费水平 。③价格影响消费需求(物价变动影响消费)④消费心理(从众、求异、攀比、求实)和消费观念影响消费行为。⑤国家的宏观政策。

4.如何做理智的消费者(适度+理性+绿色+勤俭):

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避免盲从,理性消费;保护环境,绿色消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5.生产与消费的关系(生产决定作用+消费反作用):

1)生产决定消费:①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②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③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④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2)消费反作用于生产,消费对经济发展具有基础性作用,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①消费是生产的目的,生产出来的产品只有消费了,这种产品的生产过程才算最终完成;②消费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③消费是生产的动力,一个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够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发展;④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

6.为什么要扩大居民消费需求?(消费反作用+协调+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

①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消费对经济发展具有基础性作用,扩大内需,有利于拉动经济增长。 ②协调发展、共享发展等新发展理念的要求。扩大消费需求有利于满足人民的生活需要,提高人民生活水平。③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要求。扩大消费需求能够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有利于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协调发展。④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

7.如何扩大居民消费需求?(国家+企业+个人)

国家:①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大力发展生产力,扩大就业,提高居民收入。②发挥财政的作用,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提升居民的消费信心。③完善收入分配政策,调节收入差距,实现社会公平,提高社会总体消费水平。④实行科学的宏观调控,保持物价稳定。⑤培育新的消费热点,加快消费结构升级。⑥政府要加大市场监管力度,为消费者创设良好的消费环境。

企业:要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企业信誉和形象,提高产品质量。

个人:要通过自己的知识和劳动,增加个人收入;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8.为什么要重视非公经济发展?(地位+作用)

1)地位: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2)作用:有利于支撑经济增长、促进创新、扩大就业、增加税收。

9.企业经营成功的因素(4+X

①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②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③要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④企业经营者要增强履行社会责任的荣誉感和使命感,参与公益慈善事业、精准扶贫行动等,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促进就业、关爱员工、依法纳税、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等方面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⑤运用企业兼并与企业强强联合等手段,增强企业竞争力⑥遵循价值规律,面向市场,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的产品、⑦转变企业发展方式,优化产品结构,提高资源利用效率、⑧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⑨主动“走出去”,提高国际竞争力。

10.为什么要解决就业问题?(民生之本+劳动者权利+新理念+形势严峻)

①就业是民生之本,对整个社会生产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②在我国,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③扩大就业是落实新发展理念的要求。④我国就业形势比较严峻,就业问题比较突出。

11.如何解决就业问题?(国家+企业+个人)

①从根本上讲,国家要大力发展经济,努力增加就业岗位。②国家坚持就业优先发展战略和积极的就业政策,提供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破除妨碍劳动力流动的体制机制弊端,使人人实现自身发展的机会。③企业要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为劳动者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④劳动者要转变就业观念,树立自主择业观、竞争就业观、职业平等观以及多种方式就业观;提高自身技能,增强自主就业和创业能力。

12.如何实现收入分配公平?(制度+增收+再分配+效率公平+根本)

①制度保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②增加居民收入,着重保护劳动所得,鼓励勤劳致富,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是实现社会公平重要举措。③促进收入分配更合理、有序,扩大中等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关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履行好再分配调节职能,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缩小收入分配差距。④兼顾效率与公平。⑤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经济发展水平。

13.财政的作用 (支柱+保障+配置+平稳)

 ①国家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②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③促进资源合理配置。④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⑤科学的财税体制是优化资源配置、维护市场统一、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制度保障。

14.市场配置资源的优点:(实现资源配置+资源有效利用)

①在经济生活中,市场能够通过价格及时、准确、灵敏的反映供求关系变化,传递供求的信息,实现资源配置。②面对市场竞争,商品生产者、经营者在利益杠杆的作用下,积极调整生产经营活动,从而推动科技技术和经营管理的进步,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资源的有效利用。

15.如何规范市场秩序?(国家+企业+个人)

国家:①实行科学的宏观调控,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②严格实施市场规则(实行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统一的市场监管,市场交易必须自愿、平等、公平、诚实守信)。③形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④加强社会诚信建设,建立健全社会征信体系,褒扬诚信,惩戒失信,在全社会形成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氛围。

企业:要诚信经营,守法经营,遵守法律和职业道德,承担社会责任。

每个经济活动参与者:都必须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树立诚信观念,遵守市场道德。

16.实行科学的宏观调控

1)必要性: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与发展,既需要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又需要科学的宏观调控 ②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③宏观调控是政府的主要职责和作用之一 

2)主要目标:促进经济增长, 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 国际收支平衡。

3)手段:①经济手段: 财政政策(财政收入政策,如税收、国债与财政支出政策)和货币政策(利率、汇率、信贷等)是国家最常用的经济手段。②法律手段:国家通过制定和运用经济法规等法律手段调节宏观经济(立法规范、司法打击)③行政手段:国家通过采取具有强制性的行政命令、指示等行政手段,影响和调节宏观经济。④宏观调控应该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形成科学的宏观调控体系,充分发挥宏观调控手段的总体功能。

17.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了新时代,主要表现:

1)历史性变革(新成就)。

2)新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新矛盾)

3)两个百年目标、两个阶段安排(新征程)

18.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

1)原因:党和国家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端正发展观念,转变发展方式,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

2)表现: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提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经济结构不断优化,新兴产业蓬勃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稳步推进,城镇化率不断提升,区域发展协调性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实施,创新型国家建设成果丰硕。

19.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民生活不断改善

1)原因:党和国家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一大批发展惠民举措落地实施,人民获得感显著增强。

2)表现: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进展,教育事业全面发展,就业状况持续改善;城乡居民收入增速超过经济增速,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人民健康和医疗卫生水平大幅提高。

20.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

1)原因:党和国家大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全党全国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增强,忽视生态环境保护的状况明显改变。

2)表现: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加快形成,全面节约资源有效推进,重大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进展顺利,生态环境治理明显加强。中国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

21.新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

1)含义: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2)从两方面理解:①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②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更加突出的问题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

3)如何适应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①要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②必须认识到,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22.五大发展理念及解决问题的内容

1)创新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动力问题。我国创新能力不强,科技发展水平总体不高,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不足,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

理念

解决问题

创新

发展动力问题

协调

发展不平衡问题

绿色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

开放

发展内外联动问题

共享

社会公平正义问题

2)协调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我国发展不协调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突出表现在区域、城乡、经济和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等关系上。在经济发展水平落后的情况下,一段时间的主要任务是要跑得快,但跑过一定路程后,就要注意调整关系,注重发展的整体效能,否则“木桶”效应就会愈加显现,一系列社会矛盾会不断加深。

3)绿色发展注重的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问题。我国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问题十分严峻,人民群众对清新空气、干净饮水、安全食品、优美环境的要求越来越强烈。

4)开放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现在的问题不是要不要对外开放,而是如何提高对外开放的质量和发展的内外联动性。我国对外开放水平总体上还不够高,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能力还不够强,应对国际经贸摩擦、争取国际经济话语权的能力还比较弱,运用国际经贸规则的本领也不够强,需要加快弥补。

5)共享发展注重的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我国经济发展的“蛋糕”不断做大,但分配不公问题比较突出,收入差距、城乡区域公共服务水平差距较大。在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上,无论是实际情况还是制度设计,都还有不完善的地方。

23.现代化经济体系:

1)地位: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

2)科学内涵:现代化经济体系,是由社会经济活动各个环节、各个层面、各个领域的相互关系和内在联系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包括以下七个方面(6+1):①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②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③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体系;④彰显优势、协调联动的城乡区域发展体系;⑤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发展体系;⑥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全面开放体系;⑦充分发挥市场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经济体制。

3)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要求:①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②大力发展实体经济,筑牢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坚实基础。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④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⑤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

24.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1)积极影响:推动生产力发展,促进了贸易大繁荣、投资大便利、人员大流动、技术大发展,为世界经济增长提供了强劲动力。

2)消极影响:①存在发展失衡、治理困境、数字鸿沟、公平赤字等问题。②风险的全球化,加剧世界的不稳定,尤其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构成极大的威胁。总体而言,经济全球化符合经济规律,符合各方利益。经济全球化是把双刃剑。

25.如何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

①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

②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开放朝着优化结构、拓展深度、提高效益方向转变,着力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出口竞争新优势,拓展对外贸易,培育贸易新业态新模式,推进贸易强国建设。

③实行高水平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放宽市场准入,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保护外商投资合法权益。创新对外投资方式,促进国际产能合作,加快培育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④继续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持打开国门搞建设,主动参与和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并且同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打造国际合作新平台,增添共同发展新动力,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

⑤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现优势互补

注:经济生活常用术语:

国家:①大力发展生产力,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②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提高资源利用率。③政府发挥财政作用,促进资源合理配置。④政府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手段,实行科学的宏观调控。⑤树立并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厚植发展优势,推动高质量发展。⑥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⑦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并重,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增强国家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实现共赢。⑧我国是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更是贡献者。我国同一大批国家的联动发展,使全球经济发展更加平衡。⑨我国改革开放持续推进,为开放型世界经济发展提供了主要动力。⑩我国深入融入全球化进程,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

个人: ①消费者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做理智的消费者。②劳动者全面提高自身素质,树立正确的就业观。③维护消费者(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政治生活》

(包含194中全会精神和19版新教材内容)

一、选择题重点

1.阶级性是国家的根本属性。

2.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中具有根本性意义。

3.国体是指国家性质,也就是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

4.民主作为国家制度,是指在统治阶级范围内.按照平等的原则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来共同管理 国家事务。

5.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

6.人民民主专政的特点:对人民实行民主,对敌人实行专政。

7.人民民主的特点:人民民主具有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特点。

8.最广泛的民主,不仅表现在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而且表现在民主主体的广泛性。

9.最真实的民主,表现在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制度、法律和物质的保障,人民能够自己管理国家,也表现在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广大人民的利益得到日益充分的实现。

10.最管用的民主,表现在我国建立了一整套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体系。这套制度体 系体现了人民意志,保障了人民权益,激发了人民的创造活力。

11.我国宪法规定:国家尊重和和保障人权、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内在要求。我国在尊重和保障人权方面取得的成就,充分反映了人民民主是最广泛、最真 实、最管用的民主。

12.今天中国所焕发出的蓬勃活力,就是中国人民真实地拥有广泛自由、民主、人权的生动写照。

13.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我国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

14.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

15.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权利来源于人民。

16.我们的全部政治生活,是以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义务为基础的。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义务是我们政治生活的基本内容。

17.公民的权利是法定的、神圣的、不可非法剥夺的。

18.公民的义务是法定的、庄严的、不容推卸的。

19.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行使这个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和标志。

20.政治自由。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 示威的自由人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充分表达口己的意愿,这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重要方式,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具体表现。

21.公民的监督权是指公民有监督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权利。

22.公民的监督权包括批评权、建议权、申诉权、控告权和检举权等。

23.公民必须履行的政 治义务,即公民对国家、社会应承担的政治责任。包括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24.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是我国顺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

25.遵守宪法和法律。宪法和法律是公民根本的行为准则。

26.在我国,国家与公民个人的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27.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平等是社会主义法律的基本属性。我国公民平等地享有权利,平等地履 行义务,平等地适用法律。

28.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29.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在我国,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二者不可分离。 权利与义务在法律关系上是相对应而存在的,权利与义务都是实现人民利益的手段和途径。公民在法律上既是权利的主体,又是义务的主体。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确保权利的实现。

30.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相辅相成。国家保障公民充分享有和行使权利,公民必须自觉地履行义务;公民自觉履行义务,必然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发展,为公民享有和行使权利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因此,不能把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对立起来。

31.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在我国,国家与公民个人的利益在根本上 是一致的。国家尊重和保障公民个人的合法权益。公民在行使权利与履行义务时,要把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结合起来。当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发生矛盾时,个人利益要服从国 家利益。

32.依法行使政治权利,依法履行政治义务,是我们政治生活的基本内容。

33.参与政治生活,必须明确政治生活的作用。

34.参与政治生活,需要学习政治知识。

35.依法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

36.在我国,公民可以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专家咨询制度、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以及社会听证制度等方式直接参与民主决策。

37.村民可以通过村民会议等形式,发表意见,参与本村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的决策与管理。凡涉及全村村民利益的事,都由村民会议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讨论决定。

38.制定村民自治章程或村规民约等形式,是村民规范自己和村干部的行为,运用民主的 办法来管理村里的日常事务,实现自己的事情自己办,自己的难题自己解的有效途径。

39.差额选举:优点:为选民行使选举权提供选择余地,在被选举人之间形成竞争;局限性:可能影响当选者结构合理性;被选举人间的竞争易导致假宣传,金钱交易。

40.等额选举:优点:可以充分考虑当选者结构的合理性;局限性:限制选民自由选择,积极性受影响。

41.是否积极参加选举,是衡量公民参与感、责任感的重要尺度。公民行使好这一权利,是公民政治参与能力和政治素养高低的体现。

42.直接决策方式(民主协商):社情民意反映制度(电话、信函、传真、电子邮件、新闻媒体在决策成文前了解民意)、专家咨询制度(论证会、座谈会,征求专家的意见);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公示,是公布一个决策草稿,然后有针对性征求意见);社会听证制度(听证会,征求各方面代表的意见)。

43.信息是决策的基础,民意是正确决策的重要信息资源。

44.拓宽民意反映渠道,是决策机关科学决策的重要前提。

45.公民享有对涉及公共利益的决策的知情权,是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前提和基础。

46.公民参与民主决策 有助于决策反映民意,体现决策的民主性;有利于决策广泛集中民智,增强决策的科学性。

47.实行农村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扩大基层民主,是我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能保证人民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是人民当家做主的有效途径,是社会主义民主最为广泛而深刻的实践,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重点工程。

48.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49.自己选举当家人,是村民自治的基础,也是村民参与民主管理的主要途径。

50.村民通过村民会议等形式,参与本村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的决策与管理。

51.居委会在维护居民合法权益,管理居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调节居民纠纷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52.公民可以参加决策,但决策最终要由决策机关作出。

53.民主监督方式:信访举报制度(通过信函、电话等)、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通过人民代表大会以议案、质询的方式)、舆论监督制度、监督听证会、民主评议会、网上评议政府(电视、广播、报纸、杂志、图书馆等)。

54.公民行使监督权必须采取合法方式,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不能干扰公务活动。

55.我国政府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国家行政机关。

56.转变政府职能并不是弱化政府职能。

57.我国政府的宗旨:为人民服务。

58.我国政府的基本原则:对人民负责。

59.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

60.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

61.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62.政府要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勇于负责、敢于担当,坚决纠正不作为、乱作为,坚决克服懒政、怠政,坚决惩处失职、渎职。

63.政府权力的行使包括决策、执行、监督等环节。

64.为减少决策的失误,我国政府正在建立健全决策问责和纠错制度,凡是损害群众利益的做法都要坚决防止和纠正。

65.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的关键,是要健全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体系。这个体系,一靠民主,二靠法制,二者缺一不可。

66.行政系统内部的监督:上级政府、审计部门、下级政府。

67.行政系统外部的监督: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国家检察机关的监督;国家司法机关的监督;国家监察机关的监督;中国共产党的监督;人民政协的监督;社会与公民的监督。

68.政务公开,有利于规范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提高政府的公信力;更好地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便于公民监督政府的工作,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69.人民当家做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

70.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7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政治制度安排。

72.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73.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在我国国家机构居于最高地位,其他中央国家机关都有它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74.全国人民大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设机关。

75.人民代表大会的权力: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

76.人大代表权利:审议权、表决权、提案权、质询权等。

77.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原则:民主集中制,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的制度。

78.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7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必须坚持党对一切的领导。

80.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

81.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依法执政首先是依宪执政。

82.支持人民代表大会依法履行职能,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是党依法执政的重要体现。

83.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84.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

85.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

86.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87.通力合作的友党关系: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是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亲密友党。

88.多党合作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89.中国共产党对民主党派的领导是政治领导,即政治原则、政治方向和重大方针政策的领导。

90.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在组织上是独立的;在法律地位上是平等的;在政治地位上,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民主党派是参政党。

91.多党合作的根本活动准则:遵守宪法和法律。

92.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93.人民政协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安排。

94.人民政协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职能。

95.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

96.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铲除了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的阶级根源,逐步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97.民族平等是实现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

98.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

99.各民族共同繁荣特别是经济发展,是实现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物质保证。

100.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以国家统一为前提和基础,是国家的集中统一领导和民族区域自治的有机结合。

101.积极引导宗教和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102.主权作为国家统一而不可分割的最高权力,是一个国家的生命和灵魂。(对内至高,对外独立)

103.中国作为联合国的创始国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一贯遵守《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支持按《联合国宪章》精神所进行的各项工作。

104.国际关系的内容是多方面的,有政治关系、经济关系、文化关系、军事关系等。

105.国际关系的形式也是多样的,竞争、合作和冲突是其基本形式。

106.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国家利益。

107.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利益对立则是引起国家冲突的根源。

108.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109.和平面临的最大问题: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新干涉主义。

110.全球发展的最突出问题是南北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111.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解决世界和平与发展问题的主要障碍。

112.为了和平与发展,必须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改变旧的国际秩序,建立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的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国际新秩序。

113.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114.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了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115.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

116.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

117.维护我国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

118.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

119.我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努力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争取有利的国际环境。

120.我国同所有发展中国家发展友好合作,改善和发展同发达国家的关系,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加强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和务实合作。

100.中国主张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

二、非选择题重点

1.公民做一件事

为什么做?(国体+公民权利+意义)

1)必要性: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公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

2)重要性:

有利于增强公民主人翁意识,提高政治参与的热情、能力,真正行使(实现)自己的民主权利;有利于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和地位,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促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发展。

怎么做(行使权力+履义务+途径+原则+三统一+公民意识)

1)内容:

依法行使民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参与社会公共管理活动;参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关注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2)要求:

依法有序的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依法行使民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遵循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坚持权利和义务统一的原则,坚持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结合的原则;。提高公民意识,国家意识,明确政治生活作用,学习政治知识,贵在实践。

2.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

1)政治权利: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基础和标志);政治自由(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重要方式,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具体体现);监督权(包括批评权、建议权、检举权、申诉权、控告权)。

2)政治性义务: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我国顺利进行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也是实现公民权利和其他权利的重要保证。);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保证,是公民爱国主义的具体体现。);遵守宪法和法律(是公民根本的行为准则。)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是公民光荣的义务。)

3.公民参与民主决策

1)方式: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专家咨询制度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   社会听证制度。

2)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意义(民主性+科学性+实施+责任感):有利于决策充分反映民意,体现决策的民主性;有利于决策广泛集中民智,增强决策的科学性;有利于促进公民对决策的理解,推动决策的实施;有利于提高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和信心,增公民的社会责任感。

4.政府做一件事

1)为什么做(性质+宗旨+职能+行政+决策+接受监督):

①国家性质和政府性质(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政府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便民利民的政府。)

②政府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工作的基本原则是对人民负责。(具体: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坚持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③履行职能的内在要求(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加强社会建设,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④是坚持依法行政,审慎行使权力,科学、民主、依法决策的要求。

⑤自觉接受监督的要求。

⑥树立政府威信的要求。

⑦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

2)怎样做(政府权力的行使包括决策+执行+监督等环节)

     ①履行职能(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加强社会建设,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②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③坚持依法行政。

④审慎行使权力,科学、民主、依法决策。

a在科学决策方面,不断完善决策信息和智力支持系统,提高决策的科学性;b在民主决策方面,增强决策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使决策能够更好地反映民意、集中民智;c在依法决策方面,坚持决策的内容符合法律的规定和要求,决策的过程符合法定程序。接受监督)

⑤自觉接受监督

⑥树立政府威信

5.政府依法行政

1)必要性:是坚持依法治国、依宪治国,建设法治国家的要求。是坚持依宪行政,建设法治政府,提高行政管理水平的要求。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权力由法律授予。

2)意义: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的权利和自由;有利于加强廉政建设,保证政府及其工作人员不变质,提高政府的权威;有利于防止行政权力的缺失和滥用,提高行政管理水平;有利于带动全社会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维护法律,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

3)如何做到依法行政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勇于负责、敢于担当。坚决纠正不作为、乱作为坚决克服懒政、怠政坚决惩处失职、渎职。

6.政府权力需要接受监督

1)必要性:是坚持依法治国、依宪治国,建设法治国家的要求,是依法行政、依宪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要求。权力是把双刃剑。政府权力运用得好,可以指挥得法、令行禁止、造福人民;权力一旦被少数人滥用,超越了法律的界限,就会滋生腐败,贻害无穷。为了防止权力的滥用,需要对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

2)意义:政府接受监督是坚持依法行政、做好工作的必要保证政府只有接受监督,才能更好地适合民意、集民智、聚民心,作出正确的决策。(决策)。才能提高行政水平和工作效率,减少和防止工作失误。(执行才能防止滥用权力,防止以权谋私、权钱交易等腐败行为,保证清正廉洁。(监督才能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造福于民,从而建立起一个有威信的政府。(权威

3)怎么做?关键是健全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体系,一靠民主,二靠法制,二者缺一不可。建立健全行政监督体系,包括行政系统内部的监督和行政系统外部的监督。全面推进政务公开。

7.人大代表做一件事

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

是行使权力的表现,人大代表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职权,参加行使国家权力。(人大代表依法行使提案权、审议权、表决权、质询权)

是履行义务的需要(a.协助宪法和法律的实施;b.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c.努力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接受人民监督)

体现与人民的关系(由人民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为人民服务、受人民监督)

8.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根本政治制度

1)根本原因:是由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决定的。

2)必要性:是中国人民奋斗的成果和历史的选择,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

3)含义和地位: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由人民选举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统一管理国家社会事务的政治制度。以人民代表大会为基石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4)基本内容: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通过民主选举选出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其他国家机关,依法行使各自职权;实行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和活动原则;等等。

5)优越性:它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它动员了全体人民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它保证了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它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9.中国共产党:

1)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是历史形成的,是人民的选择,是宪法确立的。

2)党的地位: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是领导核心,最高政治力量,党政军学民、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中国共产党是领导中国人民前进,不断夺取新胜利的核心力量。

3)为什么必须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政治保证,具有重要意义。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是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必然要求。

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

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只有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才能保证把人民当家作主落实到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之中。

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必须把党的领导贯彻落实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

4)如何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

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

必须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4个意识)自觉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2个维护)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就是要确保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确保党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

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具体体现在经济建设、政治 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各个领域,体现在党和国家工作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

5)党的性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6)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7)执政方式: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依法执政是党基本的执政方式,依法治国首先要依宪治国,依法执政关键是以宪执政。

8)指导思想: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新发展观: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9)执政理念: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党始终把人民根本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念全部活动中。

10)党的初心和使命:为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11)党员和党组织的作用: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10.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1)地位:是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2)基本内容: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是通力合作的友党关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多党合作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合作的基本方针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合作的根本准则是遵守宪法和法律;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机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3)意义:①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的伟大政治创造,是从中国土壤中生长出来的新型政党制度,是对人类政治文明的重大贡献;②它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和生态文明;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利于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

11.人民政协

1)人民政协性质: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组织,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人民民主的重要实现形式,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安排。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鲜明特点,是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

2)人民政协主题:团结和民主;

3)人民政协职能: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

12.协商民主的渠道:

有政党协商、人大协商、政府协商、政协协商、人民团体协商、基层协商以及社会组织协商等,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点和优势。

13.民族关系: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决定了各族人民都是国家的主人,这是形成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前提。坚持了民族平等、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坚持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4.民族原则

我国各民族间是平等的,都为祖国统一作出了贡献;民族的团结、民族的凝聚力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主要标志之一,是社会稳定的前提,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保证,是国家统一的基础(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各民族的繁荣是由社会主义本质决定的,是实现现代化和中华民族振兴的必然要求(民族共同繁荣的重要性)。

怎么做?

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政治基础和物质保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政策保证),反对一切破坏民族团结、分裂祖国的活动,依法打击煽动民族分裂的行为;公民要自觉履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公民的一项义务,是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也是实现公民的政治权利和其他权利的重要保证)党要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政府要切实履行各项职能,加强中西部的开发;发达地区要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帮助,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民要发扬自力更生的精神;坚持人民民主专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15.民族政策: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必要性:我国宪法规定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传统、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分布特点,以及各民族在长期斗争中形成的相互依存的民族关系。

2)重要性: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利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发展。

4.中国发展进步的政治制度保障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构成:(三位一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由道路、理论体系、制度、文化四位一体构成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制度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精神力量。

2)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的表现:坚持把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同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各方面体制机制等具体制度有机结合起来。坚持把国家层面的民主制度同基层民主制度有机结合起来。坚持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结合起来。

3)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实现形式):人民民主专政(国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政体)(根本)。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基本)。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本)。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最有效的途径)。

16.我国参与有关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活动的原因理论依据

1)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国家间共同利益是合作的基础,而利益对立则是引起冲突的根源。

2)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3)我国国家性质、国家利益决定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中国的外交政策的基本内容:

宗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基本目标:维护我国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基本立场:独立自主。

基本准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4)中国政府主张建立国际新秩序,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

(5)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负责任的大国,是维护和平与发展的主要力量,遵守联合国宗旨和原则。

17.涉及主权国家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等方面的原因

1)主权国家的权利、义务。(主权作为国家统一而不可分割的最高权力,是一个国家的生命和灵魂。主权国家的基本权利:独立权、平等权、自卫权、管辖权。义务:不侵犯别国,不干涉他国内政,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等义务。)

2)《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原则。

宗旨:简单地说,就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

原则:各会员国主权平等,履行宪章规定的义务,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不得对其他国家进行武力威胁或使用武力,集体协作,不干涉任何国家的内政。

3)国家利益决定国际关系。

4)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

18.坚定地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

1)我国的国家利益:国家主权、国家安全、领土完整、国家统一、我国宪法确立的国家政治制度和社会大局稳定、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

2)为什么?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利益和人民的根本利益相一致。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就是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完全正当的、正义的。国家利益是国家生存和发展的权益,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3)怎么做?在维护我国自身利益的同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要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建立国际新秩序,推动世界向多极化发展。要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增强综合国力和经济实力。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等等。

(4)意义:对我国,为我国的现代化发展创造有利的国际环境,增强我国综合国力,提高我国国际地位;对世界,更好地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构建和谐世界。

《文化生活》

一、选择题重点

1.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2.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也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

3.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也凝结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中。

4.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5.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政治的反映。

6.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7.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

8.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9.文化对人的影响一般不是有形的、强制的。具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特点。

10.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

11.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不断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

12.优秀的文化作品总能以其特有的感染力和感召力,使人深受真好、力量倍增,成为照亮人们心灵的火炬、引领人们前进的旗帜。

13.优秀的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14.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

15.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16.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文化遗产不仅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

17.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18.尊重文化多样性,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必须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相互借鉴,求同存异。

19.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20.文化传播的途径:商业贸易、 人口迁徙、 教育。

21.大众传媒能够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22.建筑被称为凝固的艺术,中国古代建筑,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23.传统文化的特点:具有相对稳定性、鲜明的民族性、继承性。

24.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过程中创造的,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

25.民族文化是民族身份的重要标志。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根基、精神纽带。

26.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继承与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

27.思想运动往往催生社会变革,促进文化发展。

28.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决定着社会制度的变化,也决定着文化的发展方向。

29.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和培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30.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31.文化发展的实质是文化创新。

32.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

33.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造的主体。

34.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是立足于社会实践,继承传统,推陈出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是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

35.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根本标准。

36.推动文化发展,基础在继承,关键在创新。

37.加强中外文化的交流、借鉴、融合,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学习外来文化的优秀成果,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38.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解放发展文化生产力,不断提高国家软实力,是繁荣文化的必由之路。

39.我们不能离开传统文化,空谈文化创新。任何形式的文化,都不可能摒弃传统文化而从头开始。

40.一个民族和国家如果漠视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就会失去文化创新的根基。

41.弘扬中华文化、中华民族精神,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

42.中华文化具有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特点。

43.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记载了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成果。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44.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45.科学技术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注重实际运用,具有实用性和综合性的特点。

46.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它所特有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

47.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绵延数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之中。

48.中华民族精神,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

49.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包括创造精神、奋斗精神、团结精神、梦想精神的伟大民族精神。

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本质是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的高度统一。

5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我们应对世界范围相互激荡的各种思想文化的主心骨。

51.人们对文化需求呈现出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的特点。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要大力发展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

52.面向广大人民,反映人民的利益与呼声,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是我们所倡导的大众文化。

53.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是我们加强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54.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是中华文化由衰微走向重振的重要转折点。

55.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新教材)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遏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

56.中国共产党既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

57.文化是引领一个民族前行的旗帜。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

5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59.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60.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61.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力量。

62.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

63.我们的文化自信,来自对时代发展潮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深刻把握,来自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

64.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

65.意识形态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对一个政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

66.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不断增强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和话语权。

67.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就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

68.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其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

69.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

70.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也体现了时代精神。

71.当代中华文化的,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7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73.筑牢理想信念之基。

74.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同心同德迈向前进,关键是高举理想信念的旗帜。

75.必须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新教材)。

76.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弘扬中华优秀传绞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教育,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新教材)。

77.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定文化自信,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坚持和完善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制度。(新教材)

二、非选择题重点

1.文化对社会的作用 (精神力量+反作用+相互交融+综合国力)

1)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和个人成长产生深刻影响。

2)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 

3)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对推动经济建设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4)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有利于提高人们参与政治生活的文化素养,反对文化霸权主义。

5)文化在综合国力中的地位、作用: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中维护国家利益和安全的重要精神武器。

6)文化兴盛是国家和民族强盛的支撑,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条件。

2.文化对人的影响(来源+表现+特点+塑造人生)

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文化影响人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文化影响人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文化对人影响具有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特点。文化塑造人生: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3.文化遗产的地位、意义: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文化遗产不仅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它们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4.为什么要尊重文化多样性?

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只有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世界才更加丰富多彩,充满生机与活力。

5.怎样尊重文化多样性?

正确态度: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互相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必须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尊重文化多样性,首先要尊重自己的民族文化,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的文化;其次,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加强文化交流与合作。

6.中外文化交流的意义:有利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提升中华文化的影响力。有利于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促进我国文化的创新与发展,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和整体竞争力。有利于促进中外交流与合作,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动力,有利于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7.传统文化的特点:

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1)继承性的表现:传统习俗的继承:传统习俗,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产生持久的影响,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 传统建筑的继承:建筑是凝固的艺术,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传统文艺的继承:文学艺术,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思想的继承:中国传统思想 ,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发展道路,具有深刻影响。(2)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但具体内涵因时而变。(3)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8.传统文化的双重作用传统文化如果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就能对社会和人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如果一成不变,传统文化也会起阻碍社会进步、妨碍人的发展的消极作用。

9.如何正确对待传统文化 

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反对守旧主义、封闭主义、民族虚无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的错误倾向。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

10.文化继承和文化发展的关系

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继承与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

11.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经济、政治决定文化。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决定社会制度的变化,也决定文化的发展方向。科学技术的进步,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思想运动往往催生社会变革,促进文化的发展。教育在文化传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12.为什么要重视教育?

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教育对经济建设具有推动作用,为经济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13.科技在文化中的作用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促进经济和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科技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是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重要表现。 科技促进大众传媒的发展,使大众传媒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科技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生产设备、多样的文化载体、快捷的传播工具,使文化产品批量化、规模化、产业化生产与流通成为可能。

14.为什么重视文化创新?

1)必要性: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 

2)作用: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和活力的重要保证。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

15.如何进行文化创新(根本途径+基本途径+正确方向+主体+内容形式)

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把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相结合。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加强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相互交流、借鉴与融合。(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吸收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反对守旧主义” “封闭主义”“民族虚无主义历史虚无主义错误倾向。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造的主体,要着眼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在内容和形式上不断创新,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

16.如何正确对待外来文化

态度: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

原则:必须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在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的过程中,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同时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保持本民族文化的特色。

坚持正确方向,克服 “守旧主义封闭主义民族虚无主义历史虚无主义错误倾向。

17.文化创新与借鉴、融合的关系

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既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文化创新必然要经历的过程。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文化的交流、借鉴和融合,是学习和吸收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以发展本民族文化的过程;是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相互借鉴,以取长补短的过程;是在文化交流、借鉴的基础上,推出融汇多种文化特质的新文化的过程。

18.文字和汉字的作用

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文字的发明,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作用。

19.如何理解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1)含义: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求同存异,就是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谐相处;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

2)意义: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它特有的包容性。这种文化的包容性,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对外域文化的理解。

20.中华文化的力量

中华文化的力量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中,是激励中国人民战胜困难、创造幸福生活的强大精神动力和不竭力量之源。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

21.中华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

中华民族是多民族的共同体,中华文化呈现多种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 它们都足中华文化的瑰宝,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各兄弟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创造了中华文化。 它们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22.中华民族精神是什么: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伟大的创造精神、奋斗精神、团结精神、梦想精神。

23.如何理解爱国主义?

1)地位:民族精神的核心。

2)作用:爱国主义精神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心中,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维系着华夏大地上各个民族的团结统一,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祖国发展繁荣而不懈奋斗。

3)特点:不是抽象的,是具体的。不同的历史时期有共同的要求,也有不同的内涵。

4)本质: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的高度统一。

5)主题: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

24.为什么要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地位、作用:(411任务3要求)

中华民族精神根植于优秀传统文化中,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是中华民族之魂。(41魂) 

意义: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

25.如何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主心骨+传承+对外来+立足实践+弘扬者)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主心骨的作用。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发扬伟大的创造精神、奋斗精神、团结精神、梦想精神。肩负起中华民族强基固本的文化使命,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做中华文化的传播者、弘4扬者和建设者。

26.面对多样化的文化,怎样在文化生活中选择?

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 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导向和示范作用,坚持以科学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的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御腐朽文化。提高辨别不同性质文化的能力,拒绝污染。

27.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1)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新教材)

2)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3)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4)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

5)彰显文化自信的力量,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28.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1)含义: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 今时代条件,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 化,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

2)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 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 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3)地位、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 的强大精神力量,是中华文化获得空前发展、重新走向辉煌的必然选择。

4)措施、要求:

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新教材)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定文化自信,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国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坚持和完善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制度。

③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 今时代条件,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 义文化,以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精神文化需要,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 神力量。

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就要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

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9.文化自信

地位

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必要性

是坚持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要求。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含义

我们的文化自信,来自对时代发展潮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深刻把握,来自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

表现

表现为对中华文化发展前途充满信心、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充满信心、对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标充满信心。

30.坚持社会主义价值体系

1)为什么要坚持社会主义价值体系?

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能够增强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和话语权。社会主义价值体系是中华民族赖以维系的精神纽带。

2)如何坚持社会主义价值体系?

彰显文化自信的力量。

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增强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和话语权。

必须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

党必须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

必须加强理论武装,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凝聚民族复兴的坚定意志和磅礴力量。

31.通过关键词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1)回答什么问题——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

2)成果——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

3)地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

3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地位

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民族、国家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

作用

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其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

内容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24个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特点

承载着我们每个人的美好愿望;既根植于中华文化的沃土,又具有当代中国特色;既体现社会主义本质要求,又体现时代精神。

作用

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基本遵循。

要求

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要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

33.要筑牢理想信念之基

1)为什么要筑牢理想信念之基?

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同心同德迈向前进,关键是高举理想信念的旗帜。理想信念是思想道德建设的制高点,坚持理想信念能够高扬主旋律,唱响正气歌。理想信念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

2)怎样筑牢理想信念之基(新教材)

必须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弘扬中华优秀传绞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教育,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必须坚持学而信、学而思、学而行,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坚定的意志和自觉的行动。

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要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开展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行动,抵制腐朽落后文化侵蚀。

要推进诚信建设和志愿服务制度化,强化社会责任意识、规则意识、奉献意识。

青年要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要脚踏实地、不尚空谈、重在行动,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

34.如何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筑牢理想信念之基。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要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激励人们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忠于祖国、忠于人民。要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要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开展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行动,抵制腐朽落后文化侵蚀。要推进诚信建设和志愿服务制度化,强化社会责任意识、规则意识、奉献意识。

《生活与哲学》

一、选择题重点

1.哲学智慧产生于实践,源于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

2.哲学的本义:是爱智慧或追求智慧,是爱智之学,是现世的智慧,是文化的活的灵魂任务。

3.哲学的任务:就是寻找光明,点燃明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4.内涵: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5.形成: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知识的概括、总结。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6.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是物质和意识的问题;在现实生活中表现为处理主观与客观的关系。

7.思维和存在何者第一性,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8.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即思维能否正确的反映存在,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9. 唯物主义基本观点:物质是世界本原,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派生。

10.唯物主义基本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1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进步性:否认神创论,坚持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局限性: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

12.唯心主义基本形态: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13.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如人的目的、意志、观念、感觉、经验、心灵夸大为唯一实在的东西;认为客观事物以至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主观精神。

14.客观唯心主义把客观精神(上帝、理念、概念、绝对精神)看作世界的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

15.真正的哲学正确地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牢牢地把握了时代的脉搏;正确地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

16.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三统一),三个基本特征都统一于实践。

17.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其产生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

18.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是物质的,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19.人可以创造物质的具体形态,但不能创造物质。

20.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是运动。

21.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暂时的。

22.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23.离开物质谈运动是唯心主义观点,离开运动谈物质是形而上学的观点。

24.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只承认运动而否认静止,则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25.规律不能被改变、消灭、创造。

26.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27.意识是人脑在客观存在的反映,并不意味着这种反应是被动的反映,而是能动的反映。

28.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

29.正确的意识和错误的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30.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没有人脑就没有意识。人工智能本质上是对人脑的模仿,不具有主观能动性。

31.物质可以脱离意识而独立存在,意识必须依赖于物质。

32.意识不具有直接现实性。意识具有目的性、主动创造性、自觉选择性。

33.正确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错误的意识对事物发展起阻碍作用。

34.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35.人可以通过实践把观念的存在变成现实的存在。

36.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能动性、客观物质性、社会历史性。认识的来源只有一个,即实践,获得认识的途径有两个: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

37.实践和认识的主体都是人。

38.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

39.真理是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40.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任何真理都不包含谬误。

41.不能推翻真理,但可以超越真理。

42.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真理具有客观性。

43.真理和谬误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44.认识是一种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45.实践认识实践......  量变质变量变......  特殊性普遍性特殊性......

46.联系具有普遍性,有条件的,任何事物都处在联系之中,但并非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着联系。

47.人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48.联系具有多样性,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49.联系具有客观性,自在事物和人为事物的联系都是客观的,人为事物的联系不等于主观臆造的联系。

50.主题统帅部分,部分服从服务于整体,关键的部分可以决定整体的功能。

51.系统的基本特征:整体性、有序性、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52.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注意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我们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

53.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了事物的变化和发展。

54.发展具有普遍性,但并非任何运动、变化都是发展,只有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变化才是发展。

55.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56.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道路是曲折的,事物发展的途径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57.新事物不等于新出现的事物。

58.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

59.矛盾双方是具体的、多种多样的,不能把矛盾双方简单理解为好不好、优点与缺点。

60.矛盾的斗争性是绝对的,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61.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但不能由此认为矛盾越多越好。

62.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转化,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63.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

64.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和基本观点是联系和发展,实质与核心是矛盾。

65.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66.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是承认矛盾的普遍性。

67.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不是多数和少数、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68.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

69.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70.矛盾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

71.主要矛盾——改造世界,解决问题:重点、中心、关键、突破口。

72.主要方面——认识世界,评价事物:主流、性质、主体。

73.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的决定事物的性质。

74.矛盾分析的方法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

75.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方法,反对一点论和均衡论。

76.辩证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

77.辩证否定是发展和联系的环节,是新事物产生和促进旧事物灭亡的根本途径。

78.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

79.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80.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8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与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并不是完全同步的。

82.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83.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84.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发展的过程是曲折的。

85.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

86.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和创造者。

87.人民群众的生产活动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88.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即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社会、他人和自己的需要。

89.正确的价值观对人生与社会起着促进作用。

90.价值观具有主体差异性,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价值观,但并不是说不同的人价值观一定不同。

91.价值判断是价值选择的前提和基础。

92.正确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必须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

93.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人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

二、非选择题重点

一、唯物论:

1.世界的物质性原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原理)(辨证唯物论)

原理: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方法论:要求我们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时,首先要服从自然,务必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

2.意识能动作用原理及方法论(辨证唯物论)

原理1)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2)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改造世界。正确的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则会把人的活动引向歧途,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方法论:要求我们一定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3.物质与意识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

1)物质决定意识,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2)意识具有能动作用,它是对物质的能动的反映,又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对人体的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要树立正确的意识。

4.规律的普遍性、客观性与主观能动性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

1)原理:①物质世界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规律具有普遍性,一切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都是有规律的。规律具有客观性,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2)方法论:要求我们必须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一旦违背规律,必然受到规律的惩罚。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规律和利用规律。

【注意】规律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消灭、改变(完善)规律等提法都是错误的。

二、认识论:

5.实践的特征: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

6.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

原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认识对实践有反作用,正确认识、科学理论促进实践发展,错误的认识阻碍实践发展。、

方法论:要求重视实践,立足实践,在实践中认识发现真理,检验发展真理。要求重视认识的指导作用,自觉树立正确的认识,克服和抵制错误的认识,发挥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

7.真理是客观的,具体的,有条件的。要做到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8.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三、辩证法:

9.联系观

1)联系的普遍性原理

世界观:联系具有普遍性,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

方法论:要求我们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反对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

2)联系具有客观性原理

世界观:联系具有客观性,联系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方法论:要求我们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3)联系具有多样性原理

世界观:联系具有多样性,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多种多样的。

方法论:要求我们要要善于分析、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4)整体和部分辩证关系原理

世界观: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部分离不开整体,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会影响到部分。整体离不开部分,部分会影响整体。关键部分对整体功能起决定作用。

方法论:要求我们要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此外,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5)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 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注意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用综合的思维方法认识事物。

10.发展观

1)发展具有普遍性,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2)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要求我们既要对未来充满信心,支持保护新事物;又要做好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困难。

3)事物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原理: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 质变,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 新的量变。事物的发展就是这样由量变到质变,又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如此循 环往复,不断前进。

方法论:要重视量的积累;要抓住时机,促成质变;要坚持适度原则。

11.矛盾观

1)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原理内容: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包含着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矛盾即对立统一关系,矛盾的基本属性是同一性和斗争性。矛盾的同一性不能脱离斗争性而存在,矛盾双方的同一是对立中的同一,是包含着差别的同一;矛盾的斗争性也不能脱离同一性而存在,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矛盾是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方法论:用一分为二、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反对片面的观点看问题、反对一点论。要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

2)矛盾具有普遍性

原理: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不包含矛盾的事物是不存在的,即事事有矛盾;矛盾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每一事物从产生到灭亡都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即时时有矛盾。

方法论:要敢于揭露矛盾,承认矛盾,分析矛盾,解决矛盾。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3)矛盾具有特殊性

含义:即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特点。

表现:不同事物具有不同的矛盾,(这些不同的矛盾构成了一个事物区分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质) 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各有不同的特点。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也各有特殊性。

方法论: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含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指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

地位: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作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只有从实际出发,具体地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才能把不同性质的事物区别开来。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只有对具体问题作具体分析,把握事物矛盾的特殊性,才能找到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

4)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辨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

原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矛盾的普通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另一方面,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矛盾的普通性和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方法论:坚持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认识事物既要从特殊性中概括出普遍性,又要在普遍性指导下研究特殊性,学会科学的工作方法。(特殊——普遍——特殊)

5)主次矛盾的辩证关系

原理: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就是主要矛盾。其他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则是次要矛盾。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方法论:首先要善于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其次要学会统筹兼顾,恰当地处理次要矛盾。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6)矛盾的主次方面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

原理:矛盾的主要方面居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矛盾的主、次方面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 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方法论:看问题要抓主流,正确判断事物的性质、预测发展的方向。看问题要全面,分清主流和支流,恰当看待和处理支流(不能忽视支流)。

12.树立创新意识 

1)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

原理: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辩证的否定是联系的环节和发展的环节;辨证否定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实质是扬弃。

方法论:要求树立创新意识。

2)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

依据:世界是永不停息地变化发展的。

内容: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

要求: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着的实际,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成规陈说,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敢于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

3)创新的意义: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

四、历史唯物主义

13.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A.社会存在的性质决定社会意识的性质。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各种社会意识归根到底都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B.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着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从根本上说,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而变化、发展,但社会意识具有历史继承性,有自己的发展规律。

A.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具有不完全同步性,它有时会落后于社会存在,有时会先于社会存在而变化、发展。

B.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正确地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

14.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

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在生产方式中,生产力是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的变化发展,迟早会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

2)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

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对生产力发展起推动作用;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对生产力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3)方法论:尊重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树立改革创新的意识。大力发展生产力,不断调整生产关系,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

15.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

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2)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反作用(促进或阻碍)。

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它就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当上层建筑不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它会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和变革。当上层建筑为先进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就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当它为落后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16.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改革

1)改革的性质: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

2)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

3)改革的作用: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

17.改革的哲学依据

1)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改革的意义就在于不断推动社会主义的发展,不断破除束缚生产力发展的旧体制和旧观念,使社会主义事业充满生机和活力。

2)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其实质是扬弃改革是一个辩证的否定的过程。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在不改变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某些方面和环节进行变革,从而推动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

3)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贯穿人类社会始终的基本矛盾。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

18.人民群众

原理: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方法论: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19.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原理: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导向作用。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重要导向作用。

方法论: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作出正确的价判断和价值选择。

20.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1)特点:社会历史性,阶级性。主体差异性;

2)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依据和标准:是否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要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

3)如何进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作出正确的价判断和价值选择;须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要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要把个人集体社会利益三者的统一作为选择的标准,当个人利益同人民群众利益发生矛盾时,要自觉站在人民群众立场上进行选择,当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发生冲突时,要从不同的角度思考,理解和尊重人的正当选择。

21.价值的创造和实现(如何创造和实现人生的价值?)

1)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导向作用,是人生的重要向导。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2)要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特征、具有阶级性、因人而异。)

3)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对一个人价值的评价主要是看他的贡献。

4)如何实现人生价值?

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把自己的价值选择和理想追求与国家民族命运和人类的幸福结合在一起。 

(涉及选择题知识要经常浏览,涉及非选择性题即主观题知识要经常熟记)



  双击自动滚屏  

高三政治教学网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进入管理 |

联系地址:四川省华蓥中学(省示范高中)   联系电话:13458913985   联系人:微信号13458913985再拉入高中政治微信群 QQ群 40420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