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2010年甲企业生产M商品的价值量和价值总量用货币表示分别为20元和200万元。假设2011年该国货币贬值20%,社会劳动生产提高25%,当甲企业生产M产品的劳动生产率提高20%时,甲企业2011年生产M产品的价值量和价值总量用货币表示分别是:
A.20元 240万元 B.16元 192万元
C.12.8元 153.6万元 D.24元 240万元
25.思格尔系数是指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是推断家庭生活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在我国某年甲乙两省份,甲省为沿海相对发达省份,乙省为内陆欠发达地区,甲乙两省统计的的恩格尔系数分别为62%和47%。从统计数据上看导致恩格尔系数差异的原因可能是:
①乙省人均收入的确比甲省要高 ②甲乙两省份居民消费结构的差异
③甲乙两省食品物价变动差异较大 ④甲省的居民非食品支出过多
A.①④ B.②⑤ C.①③ D.②④
26.下图所示为消费、投资、出口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的两种不同状态。下列做法有利于由状态a向状态b转变的是:
①加大投资比重,扩大生产规模 ②完善社会保障,提高居民收入
③增加出口总额,优化出口结构 ④改革分配制度,缩小收入差距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27.下图是我国三税改革起征点的变化趋势。在这一变化趋势下,不考虑其他因素,直接带来市场的照性效应是:
①社会消费增加 ②企业内涵式增长 ③商品出厂价提高 ④中小企业周转资金增加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8.王安石提出‘‘形者,有生之本”,与之相对立的观点是:
A.“心外无物” B.“天地为万物之本”
C.“夫形于天地之间者,物也” D.“舍天地则无以为道”
29.我国传统的宗教建筑,往往都建在名山胜地,并且能依山就势、高低错落,可谓是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相得益彰,因而大多成了人们向往的旅游观光之地。由此可见:
A.任何事物的联系都呈现着“人化”的特点
B.事物的联系是无条件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C.整体与部分相互联系,其功能总是大于部分之和
D.整体功能的最佳发挥有赖于事物要素的优化组合
30.下列选项中与漫画蕴含的辩证法寓意相近的是:
A.竭泽而鱼、杀鸡取卵 B.邯郸学步、抱薪救火
C.掩耳盗铃、画饼充饥 D.水滴石穿、绳锯木断
31.始于2008年金融危机至今尚未平息。从其发生到蔓延,经济学家先后用英文字母V、U、L、W的形状来为世界经济走势画像。这传达了一个信息:金融危机现象复杂、形势严峻,即使是受过专门训练的经济学家也难以做到“一叶知秋”,这说明:
A.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的活动 B.金融危机复杂多变,具有不可预测性
C.正确认识需要在从实践到认识的循环往复中获得
D.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32.微博已经变成公众介入公共事务的强大工具,给公共事务管理带来巨大改变,许多政府部门也开通了官方微博。开通官方微博:
①有利于公民直接参与制定决策 ②丰富了公民政治参与的形式
③有利于党和政府了解国情民意 ④扩大了公民政治参与的内容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33.2011年我市县乡两级人大换届选举工作要求做到“两升一降一保证”,即:保证基层代表和妇女代表的比例比上一届有所上升,党政干部代表比例比上一届有所下降,少数民族代表、归侨代表比例依照法律规定予以保证。这一要求:
A.能确保公民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B.能确保各民族在政治经济上的完全平等
C.有利于保证代表有较强的政治协商能力D.有利于优化代表结构,体现代表广泛性
34.据统计,1994—2010年,对口援藏省市、中央国家机关及中央企业共支援西藏经济社会建设项目4393个,总投资133亿元,选派4742名优秀干部支援西藏.2010年,西藏自治区人均生产总值为17319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36.65亿元,连续8年保持20%以上的增长。这说明:
A.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建立消除了民族隔阂和差别
B.国家的扶持是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
C.民族地区的发展是实现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
D.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有利于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
35.2011年10月以来,有关中国是否会出现营救欧洲(欧元)的相关报道占据世界媒体。对此,中国政府给出了明确的答复——中国救助欧元的可能性不大,即便出手相救也必须是有前提条件的。这一态度体现了我国外交政策中:
A.独立自主的基本立场 B.促进世界共同发展的宗旨
C.相互尊重主权的基本原则 D.维护我国独立和主权的基本目标
38.(33分)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党始终高度重视、认真对待、着力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简称“一号文件”)。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农业科技具有显著的公共性、基础性、社会性。2012年我国“三农”的重点瞄准农业科技创新。尽管2011年我国主要农产品全面增产,农民收入实现了两位数的增长,但我国农业科技发展水平总体还不高,与发达国家相比,与建设现代农业的要求相比,农业科,技发展还存在不小差距,特别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创新成果依然不足,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水平依然不高,农技推广服务能力依然薄弱,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依然滞后。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国农业持续稳定发展和农民的持续增收。
材料二 实现农业持续稳定发展,长期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根本出路在科技。我国已到了必须更加依靠科技进步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历史新阶段。在资源环境约束不断加剧的情况下,通过科技进步实现创新驱动、内生增长,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是现代农业发展最重大、最关键、最根本的出路和措施。
材料三 我国农业科技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存在较大差距,突出表现在“三个不足”:一是创新成果供给不足.农业科技总体水平还不高,跟踪式、模仿式,甚至低水平重复式研究还比较多,我国50%以上的生猪、蛋肉鸡,奶牛良种.90%以上的高端花卉品种依赖进口。二是农技推广服务不足,基层农技推广体系还存在广利体制不顺,运行机制不活等突出问题推广能力落后于生产好农民需要,专业化和社会化服务组织发展还相对滞后,不能满足现代农业发展要求.三是农业人才相对不足。农业科研缺乏领军人才,基层科技人员年龄老化问题突出。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进城务工,农村:“谁来地”、“谁来养猪”已成为绕不过的严峻问题。
(1)运用所学的经济知识,分析农业科技创新对农民增收的重要作用。结合材料一分析说明,我国应如何才能提高农业科技发展的总体水平,推进农业科技进步?(14分)
(2)结合材料二,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谈谈对这段话的理解。(12分)
(3)结合材料,运片用政党的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农业科技创新,始终高度关注“三农”问题的依据。(10分)
39.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六 我国改革开放之初,居民在粮食消费得到满足后,对轻工产品消费上升。这一转变对我国轻工业、纺织业产生了强烈的拉动,并带动了第一轮经济增长。20世纪80年代末,冰箱,彩电、洗衣机、空调等家用电器消费快速增加,这一转变对电子、钢铁、机械制造业等行业产生了强大的驱动力,带动了第二轮经济增长。进入21世纪以后,增长最快的是教育、娱乐、文化、交通、通讯,医疗保健、住宅、旅游等方面的消费,IT产业、汽车产业以及房地产业相联系的行业发展最为迅速。
(7)结合材料六,运用对立统一的观点,分析产业结构与消费结构的关系。(10分)
材料七 2011年以来,某市政府坚持调结构与惠民生相结合,大力推进民生工程:采取无偿资助、贷款贴息等方式,扶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促进企业企业转型;多方筹措资金,全面推行城乡居民社会养老、医疗保险制度;支持实施一系列文化惠民性安居工程,开展了文化下乡活动,建设图书馆、科技馆、博物馆等文化设施。
(2)结合材料七,运用相关政治学知识,分析说明该市政府将调结构与惠民生相结合的必要性。(9分)
参考答案:
24.A 25.B 26.C 27.B 28.A 29.D 30.B 31.C 32.C 33.D 34.D 35.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