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材解读 >> 2025届高中政治学业水平备考主干知识汇编
    
  双击自动滚屏  
2025届高中政治学业水平备考主干知识汇编

发表日期:2024年9月10日  本页面已被访问 35968 次

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1.生产力

1)含义:生产力是人们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

2)内容:生产力包括生产资料和劳动者。生产资料作为生产力中物的因素,包括生产工具和劳动对象;

劳动者作为生产力中人的因素,是生产工具的创造者和使用者,在生产中起主导作用。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2.生产关系

1)含义:生产关系,即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人和人之间的关系。

2)内容:生产资料归谁所有;人们在社会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如何;产品如何分配。其中,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决定着生产关系的其他两个方面。

3.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二者之间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

2)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的性质和水平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和形式;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

3)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则促进生产力发展;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状况则阻碍生产力发展。判断一种社会形态代替另一种社会形态,究竟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的主要标准,是看生产关系是否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否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总趋势。

第一课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

一、五种社会形态

1.原始社会

1)生产关系特点: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平等互助的关系;平均分配。

2)原始社会末期,生产力发展,土地变成私有财产,标志着私有制的确立。

2.奴隶社会

1)生产关系特点: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并完全占有奴隶;奴隶的全部产品都归奴隶主占有和支配,奴隶主只给奴隶最低限度的生活资料。

奴隶主阶级和奴隶阶级的矛盾是奴隶社会的主要矛盾。

2)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人类进入文明时代,是历史的进步

3.封建社会

生产关系特点:地主占有绝大部分土地,通过地租等方式,占有农民大部分劳动成果;农民有一定人身自由,有自己的劳动工具甚至有少量土地;劳动成果除地租外留一部分自己支配。

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基础。收取地租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主要方式。

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是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

4.资本主义

1)生产关系特点:资本家占有一切生产资料;失去生产资料的劳动者出卖自己的劳动力,受雇于资本家,成为雇佣工人;资本家在生产过程中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2)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

基本特征: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发生以生产过剩为基本特征的经济危机。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无法克服的痼疾。

根本原因: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这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在阶级关系上表现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在资本主义社会的体现,是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和冲突的总根源。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贯穿于资本主义生产的始终,决定着资本主义的命运。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尖锐化不可避免,资本主义终究要被社会主义所取代。

5.社会主义

社会生产关系: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消灭了人剥削人的制度,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建立起互助合作的关系;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

二、空想社会主义的局限性

主张阶级调和,反对阶级斗争,看不到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无产阶级的力量,没有找到消灭资本主义社会和建立新社会的强大力量,也没有找到进行社会变革的正确途径。

三、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1.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

2.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前提。

3.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石。

4.《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四、社会主义发展前途是光明的(从一国到多国的实践)

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看,社会主义终将代替资本主义是不可逆转的;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看,共产主义一定要实现的信念是不可动摇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实践与发展,在21世纪焕发出强大生命力。

第二课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1.近代中国的历史任务: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民主革命。

3.共产党经过28年浴血奋战和顽强奋斗,1949年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4.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彻底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极少数剥削者统治广大劳动人民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彻底废除了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的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实现出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

2)新中国的诞生,是20世纪的伟大历史事件,它冲破了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鼓舞和推动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二、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1.1956年,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胜利,标志着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

2.在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3.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第三课 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一、伟大的改革开放

1.改革开放的开启: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实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2.改革开放的意义

1)“四个面貌”:极大改变了中国、中华民族、中国人民、中国共产党的面貌。

2)“三个飞跃”: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迎来了从创立、发展到完善的伟大飞跃,中国人民迎来了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的伟大飞跃。

3)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二、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

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

1.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和行动指南。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相互作用,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第四课 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2.进入新时代的意义

1)意味着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中华民族)

2)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3)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发展又希望保持独立性的国家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人类社会)

3.新时代的变与不变

主要矛盾变化: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两个不变: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1)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

2)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

3)牢牢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这个党和国家的生命、人民的幸福线。

二、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一以贯之

1.为什么?

1)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成果,也是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继续,必须一以贯之进行下去。

2)坚持好、发展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无比崇高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接续奋斗。 ③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新时代属于每一个人,每一个人都是新时代的见证者、开创者、建设者。

2.怎么样?

共产党人:①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②一以贯之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以贯之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一以贯之增强忧患意识、防范风险挑战。

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1.中国梦的本质

中国梦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本质就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1)中国梦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

2)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梦。

3)中国梦是中国人民追求幸福的梦,也同世界人民的梦想息息相关。是奉献世界的梦。

2.如何实现中国梦?(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

1)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2)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

①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②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深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办好中国事情,关键在党。③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更加自觉地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的建设的新的伟大工程。

3)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

4)要分两步走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抓住大有可为的历史机遇期,锐意进取,永不懈怠。

5)广大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做时代的弄潮儿,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

四、要坚持分两步走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强国

1.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分两步走

第一步:2020年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第二步: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2.为实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

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健全制度体系、发展民主政治;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化繁荣;改善民生、加强社会治理;加快生态文明改革、建设美丽中国;走强军之路,推进国防现代化;坚持一国两制,推进祖国统一;坚持和平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定从严治党,提高执政能力。

五、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创立、丰富和发展的背景

1)国际: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在把握世界发展大势、应对全球共同挑战、维护人类共同利益的过程中创立并不断丰富发展的。

2)国内:当代中国正处于最好的发展时期。是在中华民族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创立并不断丰富发展的。

3)党内: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性锻造中坚定走在时代前列。是在不断推进党的自我革命,实现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过程中创立并不断丰富发展的。

4)科学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是在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深邃思考、深刻总结,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不懈探索、砥砺前行中创立并不断丰富发展的。

2.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

党的十九大、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提出的“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十三个方面成就”概括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

1)十个明确的内容及地位

内容:

序号

 

1

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共产党是最高政治领导确力量,全党必须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2

明确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3

明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4

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战略布局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四个全面;

5

明确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6

明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7

明确必须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

8

明确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是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

9

明确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服务民族复兴、促进人类进步,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10

明确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方针,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落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

地位:十个明确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最为核心关键的组成部分,是支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四梁八柱”,都是具有原创性的新思想新观点。

2)十四个坚持的内容及地位

①内容:党的十九大提出并概括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即“十四个坚持”: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公生,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持全面从严治党。

②地位:“十四个坚持”的基本方略,涵盖坚持党的领导和“五位一体”的总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涵盖国防和军队建设、维护国家安全、对外战略,是对党的治国理政重大方针、原则的最新概括,是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路线图和方法论。

3)“十三个方面成就”既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的结果,又以一系列重要原创性成果丰富发展了这一重要思想。

3.为什么要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1)贡献:为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了原创性贡献。

2)地位: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

3)性质:在当代中国,坚持和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真正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就是真正坚持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

4)必须高举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不动摇;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地位不动摇。  

 

必修二《经济与社会》

第一课 我国的生产资料所有制

一、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1.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1)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2)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2.生产资料所有制

生产资料所有制在生产关系中起决定性作用,是生产关系的核心,是经济制度的基础。占支配地位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着一个社会的基本性质和发展方向。

3.我国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地位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4.公有制主体

1)地位: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制度的根本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2)构成: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3)作用(意义):以公有制为主体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根本要求;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基本前提。

4)体现:①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②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

5.国有企业地位作用

国有企业是国有经济最主要的实现形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推进国家现代化、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是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

6.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和作用

1)构成:个体经济、私营经济、港澳台投资经济、外商投资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非国有成分和非集体成分。

2)地位: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3)作用:①成为稳定经济增长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力量、创业就业的主要领域、技术创新的重要主体、国家税收的重要来源。②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政府职能转变、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国际市场开拓等发挥了重要作用。

7.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的关系

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共同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②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适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多层次状况,符合社会主义本质要求,有利于促进生产力发展,增强国家综合国力,提高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8.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意义

有利于发挥各种所有制的长处,调动不同经济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效利用各方面的资源,取长补短,激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活力,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二、坚持“两个不动摇”

1.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

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必须发展壮大国有经济

1)要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推动国有经济进一步聚焦战略安全、产业引领、国计民生、公共服务等功能,向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集中,向提供公共服务、应急能力建设和公益性等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集中,向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中。

2)要深化国资国企改革。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标准,以提高国有资本效率、增强国有企业活力为中心,全面推进依法治企,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全面领导,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不断增强国有经济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

3)要探索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股份制是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

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必须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

1)要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赋予农民更加充分的财产权益。

2)要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2.必须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1)要培育更多充满活力的市场主体,营造支持非公有制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制度环境;营造各种所有制主体依法平等使用资源要素、公开公平公正参与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的市场环境;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贯彻落实包括市场准入、企业融资等在内的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形成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良好环境和社会氛围。

2)要支持和帮助非公有制企业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完善管理体制机制,提高生产技术水平和研发能力,不断提高企业的效率和市场竞争力。

3)要全面构建亲清政商关系,促进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弘扬企业家精神,推动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做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要坚持爱国敬业,坚持守法经营、诚信经营,坚持回报社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树立企业良好的社会形象。

第二课 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一、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

1.市场调节

1)计划和市场是配置资源的两种基本手段。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经济,就是市场经济体制。

2)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主要通过价格、供求、竞争等机制来调节,市场机制就像一只“看不见的手”,引导和调节这资源在全社会的配置。

市场机制的优点:

1)市场价格及其波动,能够反映供求状况及其变化,市场供求的变化也会影响市场价格。

2)市场竞争能够引导资源流向效率高的领域和企业,推动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进步,实现优胜劣汰。

市场调节的缺陷及危害

缺陷:(1)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2)市场调节有局限性,存在着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弊病。

危害:单靠市场调节,会影响资源配置效率,导致资源浪费;会导致经济运行大起大落,社会经济不稳定;会产生不正当竞争、垄断,损害社会公平;会导致收入差距拉大。

2.建设现代市场体系

为什么?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基础,提高资源配置资源效率和公平性。

怎么样?

1)要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完善公平竞争制度;建立健全社会征信体系;要健全优胜劣汰市场化退出机制。

2)要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

二、更好发挥政府的作用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

1)坚持党的领导,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是社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个重要特征。

2)在我国,把社会主义制度和市场经济有机结合起来,既能发挥市场经济的长处,又能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

3)促进全体人民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本目标。

4)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

2.我国政府的经济职能和作用

1)通过实施发展战略和发展规划制度,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2)通过实施宏观经济政策,保持宏观经济稳定;

3)通过实施产业政策,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增强国民经济竞争力;

4)通过实施区域政策和环境政策,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5)通过加强市场监管,规范市场秩序,保障公平竞争,弥补市场缺陷;

6)通过加强公共服务,保障公平正义,促进共同富裕,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3.科学宏观调控

1)主要目标: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2)为什么要进行科学的宏观调控?

①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市场调节有局限性,存在着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弊病。

②科学的宏观调控是政府的主要经济职能之一。

③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

3)宏观调控最常用的经济手段: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①财政政策:财政收人与支出政策、税收、国债等。

②货币政策:公开市场业务、存款准备金、中央银行贷款等。

调节社会总需求,实现国民经济平稳运行。

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第三课 我国的经济发展

一、贯彻新发展理念

1.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维护人民根本利益,增进民生福祉,不断实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发展为了人民,就是要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紧紧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反映了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内在要求,彰显了人民至上的立场方法,确立了贯彻新发展理念必须始终坚持的基本原则。

2.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

必要性: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动力、厚植发展优势,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就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

1)创新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动力问题。

发展动力决定发展速度、效能、可持续性,创新是第一动力。坚持创新发展,就要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会蔚然成风。

2)协调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

协调发展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发展平衡和不平衡的统一。坚持协调发展,要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重点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不断增强发展的整体性。

3)绿色发展注重的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生态文明建设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坚持绿色发展,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可持续发展,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自然和生态环境,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

4)开放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

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坚持开放发展,要顺应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5)共享发展注重的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

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教材共享发展,要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教材全民共享、全面共享、共建共享、渐进共享,使全体人民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具有内在联系的集合体,要统一贯彻,不能顾此失彼,也不能相互替代。要把新发展理念完整、准确、全面贯穿发展全过程和各个领域,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二、推动高质量发展

1.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

 进入新时代,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环境、发展条件的变化,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实现高质量发展。

高质量发展,就是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就是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

高质量发展是现阶段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关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这不只是一个经济要求,而是对经济社会发展方方面面哦只要求;不只是对经济发达地区的要求,而是所有地区发展都必须贯彻的要求;不是一时一事的要求,而是必须长期坚持的要求。

 2.怎样才能推动国家高质量发展?

(1)要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析发展格局决不是封闭的国内循环,而是开放的国内国际死循环。

(2)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

3)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保障根基,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4)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

(5)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加快建设贸易强国。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维护多元稳定的国际经济格局和经贸关系。

总之,我们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以教育、科技、人才为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第四课 我国个人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

一、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

1.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必要性: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我国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决定了分配制度必须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1)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它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是:有劳动能力的社会成员必须参加劳动;在作了必要的扣除外,以劳动者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对个人进行分配,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按劳分配的意义:有助于调动劳动者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劳动者学习科学技术、提高劳动技能,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实行按劳分配是对几千年来不劳而获的剥削制度的根本否定,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

2)生产要素参与收入分配

劳动、资本、土地、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生产要素参与收入分配。有利于让一切要素的活力竞相进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推动资源优化配置,促进经济发展。

2.居民收入来源多样化

从个人获取收入的途径看,居民收入主要包括劳动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劳动性收入,是通过劳动所获得的收入,包括工资、奖金、津贴等。财产性收入,是指通过自己所拥有的各类财产获得的收入,包括银行存款所得的利息、房屋出租所得的租金等

居民收入除了劳动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外,还包括经营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

劳动是财富的源泉,获得任何收入归根结底都是来自劳动。要鼓励劳动者通过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致富。

3.完善个人收入分配

原因:分配制度是促进共同致富的基础性制度。收入分配是民生之源,是改善民生、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最重要、最直接的方式。

措施:(1)必须完善个人收入分配,理顺国家、企业和个人三者的收入分配关系,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制度体系,健全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

(2)完善个人收入分配,要坚持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劳动报酬提高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基本同步。

3)完善个人收入分配,在初次分配方面,要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坚持多劳多得,鼓励勤劳致富。促进机会公平,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完善按要素分配政策制度,探索多种渠道增加中低收入群众要素收入。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

(4)完善个人收入分配,在再分配方面,要加大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的调节力度。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度,规范收入分配秩序,规范财富积累机制,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5)完善个人收入分配,要重视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引导、支持有意愿有能力的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积极参与公益慈善事业。

二、我国的社会保障

1.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面对现实生活中人们可能遇到的疾病、失业、养老、灾害、生活贫困等各种问题,国家依法建立起由政府和社会承担主要责任的社会保障体系。

 社会保障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公平、增进人们福祉的基本制度保障,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重要制度安排。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形式日益多样的社会保障发挥着越来越广泛的作用。

 社会保障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发挥收入分配调节器作用,能够调节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利益关系(“社会减震器”),化解社会矛盾和冲突,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社会保障通过风险分摊与责任共担,充分发挥社会互济功能,同时通过社会成员的自助与他助推动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2.社会保障的主要内容

1)社会保险: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它通过政府、单位、个人三方共同筹集资金,保障公民年老、疾病、工伤、失业、生育等情况下依法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

内容:疾病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等。

2)社会救助:是最先形成、历史最悠久的社会保障形式。

 方式:是政府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对因自然灾害或其他经济社会原因而无法维持最低生活水平的公民给予无偿帮助。

作用:以保障其最低的生活水平,是保障社会成员生活安全和生存权的“最后一道防线”。

3)社会福利:最高层次的社会保障。

内容:是政府和社会向老年人、残疾人、妇女、儿童和其他社会成员提供社会化服务、实物供给或者福利津贴。

作用:以满足社会成员的生活需要并促使其生活质量不断得到改善和提高。

4)社会优抚:特殊的社会保障。

对象:是国家和社会依法对现役军人、复员退伍军人以及军烈属等优抚对象实行物质照顾、生活和工作安置、建设抚慰。

特点:褒扬性、补偿性、优待性、综合性

3.怎样完善我国社会保障体系

1)要公平对待每个公民并确保其享受相应的社会保障权益。

2)既要尽力而为,又要量力而行,要坚持社会保障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

3)要做到权责清晰。

4)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要坚持应保尽保原则,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要求,加快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安全规范、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必修三《政治与法治》

第一课 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一、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二、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人民大众与封建主义的矛盾。

三、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幸福。

【注意】中国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决定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决定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

四、共产党成立的意义:①中国人民在斗争中有了主心骨,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和希望。②推翻了三座大山,使民族独立和自由,实现了从几千年的封建专制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党领导人民踏上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执政,既是历史的必然,也是人民的选择。

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历史.②新中国成立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六、区分:1940-1919年是旧民主主义革命,1919-1949年是新民主主义革命。

七、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看熟)

1.三年恢复期:19491952 年(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等)

2.过渡时期总路线:1953 12 月(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3.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颁布: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4.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的标志:1956 年底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主要意义: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为我国逐步走向国家富强、人民富裕,为当代中国的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制度基础。

八、改革开放1978 12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1.地位: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2.意义: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增强了社会发展活力,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性,使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

第二课 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

一、中国共产党的知识(全背):

1.性质: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根本立场:人民立场。

2.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④执政理念:立党为公,执政为民。⑤奋斗目标: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3.指导思想: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4.四大法宝: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

5.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6.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7.初心和使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二、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实现共产主义。

第三课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一、坚持党的领导地位和意义

中国共产党是我国最高的政治领导力量。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

二、党领导的重要性

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根本政治保证。

三、主要领导方式

政治领导(政策方针的制定)、思想领导、组织领导(任免党员干部等)。

四、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确保觉始终处于领导核心地位,始终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健全党的领导制度体系。

五、全面从严治党是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必然要求。

六、如何全面从严治党:

1.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以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为主线,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坚定理想信念宗旨为根基,以调动全党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着力点,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

2.全面从严治党,核心是加强党的领导,基础在全面,关键在严,要害在治。

七、执政方式

科学执政——全面增强执政本领,提高长期执政能力,并按照客观规律办事。

民主执政——坚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执政。民主执政强调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

依法执政——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

三者关系:其中科学执政是基本前提、民主执政是本质所在,依法执政是基本途径。

第四课 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一、社会主义民主的特点

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二、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

人民当家作主。

三、人民民主专政包括

对广大人民实行民主和对极少数敌对分子实行专政。

四、民主与专政的现实意义

对广大人民实行民主: 尊重和保障人权、才能调动亿万人民群众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使社会主义各项事业保持蓬勃的生机。

对少数敌对分子实行专政: 维护国内正常社会秩序,抵御国外敌对势力侵略和颠覆活动的历史任务。

五、国家职能

1.表现:①对内职能A.维护国家稳定,促进社会发展。②对外职能:防御外来侵略,保卫国家安全。

2.补充:①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②民主是专政的基础,专政是民主的保障。

第五课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一、性质、地位

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权力机关,有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

二、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

国家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等其他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在我国国家机关中居于最高地位。国家最高的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和监督权都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其常设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四、人大代表:

1.产生:由民主选举产生,县以上间接,县及以下的直接。

2.地位: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

3.权利(职权):审议权、表决权、提案权和质询权。

4.义务(职责):①人大代表应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经常听取意见和要求,帮助所在地方的人民政府推进工作。  ②应模范遵守宪法和法律,努力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自觉接受人民的监督。

五、为什么要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由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性质决定的。【根本原因】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体,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地位】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动员了全体人民以国家主人翁的姿态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保证了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优越性】

六、人民如何行使权力?

在我国,人民通过民主选举选出自己的代表,组成各级人大。各级人大都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决定全国和各级地方的一切重大事务。

第六课 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

1.内容:①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奉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②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③各民主党派同中国共产党是通力合作的亲密友党。④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活动准则。

2.地位: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一项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

3.优越性:①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 ②能够真实、广泛、持久代表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全国各族各界根本利益。  ③能把各个政党和无党派人士紧密团结起来,为着共同目标而奋斗。

二、人民政协

1.性质地位: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安排。

2.主题与职能: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职能。

3.作用:人民政协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主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

4.政协委员要密切联系群众,听取和反映人民意见要求。积极进行社会调研,提交相关的提案,建言献策,参政议政。

三、民族与宗教——对于民族问题、宗教问题,问“为什么,怎么做”,答题时常用的知识点:

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什么?

(1)含义: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现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2)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旗)三级。

注意:民族乡不算民族自治地方;自治区由全国人大批准建置;自治州和自治县由国务院批准建置。

(3)自治机关: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在行使一般行政地方国家机关职权的同时,依法行使自治权。

注意:不能说自治机关拥有立法权;法院、检察院、监察委都不是自治机关。

注意:自治权主要表现为四个方面:依法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依法管理地方财政的自治权;依法自主地安排和管理地方性经济建设事业;依法自主地管理本地方的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事业,保护和整理民族的文化遗产,发展和繁荣民族文化。

4)前提和基础:国家统一领导。

2.为什么要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既保证了国家团结统一,又实现了各民族当家作主。

2)符合我国国情,在维护国家统一、领土完整,在加强民族平等团结、促进民族地区发展、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等方面都起了重要作用。

3.如何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根本前提)

(2)巩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民族关系)

(3)坚持完善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方针。(方针)

(4)制定和完善有关法律法规。(法治角度)

(5)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制度保障)

必须坚定不移地维护国家尊严。必须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民族政策)。

(6)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尊重和保障少数民族群众的宗教信仰自由,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宗教政策)

(7)公民要自觉履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公民角度)

四、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农村、社区

1.民主管理(实行基层民主或实行村民自治与城市居民自治)

基层群众自治的含义:人民群众在城乡基层党组织领导下,在居住地范围内,依托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民主制度和治理模式。

机构:村(居)委会→性质是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2.村民自治的内容:

1)民主选举:自己选举当家人,是村民自治的基础。

2)民主决策:村民通过村民会议参与本村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的决策与管理。

3)民主管理:村民通过村民自治章程或村规民约来规范村民自己和村干部的行为。

4)民主监督:村民通过村务公开、民主评议村干部 、村委定期报告工作等形式来监督村民委员会的工作和村干部行为,使村民自治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5)民主协商。

3.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意义——为什么发展基层民主?

1)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2)调动了广大居民(村民)参与社区(农村)建设的积极性,有效提高了居民(村民)参与政治生活的素质和能力。③发展基层民主,保障人民群众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④扩大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广泛而深刻的实践,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性工程。

第七课 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一、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原因:

1.法律是治国之重器,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要推动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不断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必须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

2.是由该国的国情和社会制度所决定的。

3.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式,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二、新中国法治建设的成就

1.在我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集体和个人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

2.在党的领导下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3.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水平不断提高。

4.人权的法治保障取得巨大成就。

三、怎样坚持依法治国?

1.三统一: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注意:三者关系—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式。

2.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3.具体要求: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制国家、法制政府、法制社会一体建设,实现(人大)科学立法,(政府)严格执法,(两院)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4.全面依法治国的原则:

1)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2)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3)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平等是社会主义法律的基本属性。

4)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⑤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

第八课、法治国家

一、法治国家的内涵

法治国家,就是实行依法治国、依宪治国、依法执政、依宪执政的国家;在现代社会,法治国家意味着国家权力依法行使,国家各项工作依法开展。

二、法治国家的具体特征

1.坚持宪法法律至上(首要内容)。

2.坚持良法之治。

3.尊重和保障公民权利(包括人身权、财产权、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

4.规范国家权力的运行(包括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监督权)

三、如何建设法治国家

1.法治国家意味着法治成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建设法治国家,既需要有完备的法律体系,更需要法律的严格实施。

2.推进宪法实施——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

3.建立完备的法律体系——完备的法律体系是法治国家的制度前提。在宪法之下,要不断建立和完善各项法律制度,实现国家治理有法可依。

4.完善法律实施机制。政府依法履职,为社会提供优良的公共服务;公众自觉遵守法律,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司法机关严格公正司法,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定分止争,惩罚犯罪,化解矛盾,努力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公平正义。

四、意义

能够有效规范权力运行,保障公民合法权益;推动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实现长治久安。

★五、法治政府

内涵:法治政府就是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智能高效、廉洁诚信、人民满意的政府。

1.法治政府应当是职能科学的政府——宏观调控、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环境保护等都是法治政府必须承担的基本职能。

2.法治政府应当是权责法定的政府——需要完善行政组织和行政程序法律制度、推进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法定化。

3.法治政府应当是执法严明的政府——执法严明重在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要求行政机关依照法定程序和方式从事执法活动。

4.法治政府应当是公开公正的政府——全面推进政务公开,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通过公开公正执法,能够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有效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

5.法治政府应当是智能高效的政府——政府要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促进依法行政,优化革新政府治理流程和方式,不断提高服务效能(属于举措)。

6.法治政府应当是廉洁诚信的政府——要建立健全责任追究制度,加大对贪腐和失信行为的惩戒力度。

7.法治政府应当是人民满意的政府——政府要把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幸福,不断提升行政执法水平,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执法行为中都能看到风清气正、从每一项执法决定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

六、法治社会

1.建设法治社会的措施

1)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

2)提高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

3)建设完备的法律服务体系。

4)健全社会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机制。

2.建设法治社会的意义?

1)能够更好地形成全社会学法、信法、用法的氛围,增进社会共识,维护社会秩序。

2)能够更好地协调各方利益关系,有效化解社会矛盾,实现社会和谐。

七、如何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1.要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党坚持依法执政。

2.全国人大要科学立法。

3.政府要坚持依法行政,科学民主依法决策,自觉接受监督。

4.司法机关要坚持严格执法、公正司法。

5.公民自觉遵循宪法和法律。

(总结)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第九课 实现全面依法治国的目标,必须做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一、科学立法——如何推进科学立法?

1.要依法立法,体现我国社会主义国家性质,顺应时代发展要求,推动国家发展进步,保障人民各项权利,符国情和实际。合理设定权利与义务、权力与责任。

2.要充分发扬民主。必须坚持民主立法,广开言路,集思广益。

二、严格执法——意义和措施

1.严格执法的意义/作用

1)有助于捍卫法律权威和尊严。(2)有助于实现社会公平正义。(3)有助于推进建设法治政府。

2.如何推进严格执法?

1)全面履行政府职能。行政机关要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

2)坚持规范执法。完善执法程序,建立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

3)坚持公正执法。不断提升执法机关的公信力。

4)坚持文明执法。

三、公正司法——措施

1.必须确保审判权和检察权依法独立行使。

2.必须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做到事实认定符合客观真相、办案结果公正、办案程序公正。

3.必须坚持人民司法为人民,依靠人民推进公正司法。

4.必须加强人权司法保障。

四、全民守法——要求和推进

1.全民守法的要求(公民如何做到全民守法)

1)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

2)当自己的合法权益遭受侵害时,应通过合法的手段,理性进行维权。可通过和解、调解、仲裁、诉讼等方式,解决争议、化解矛盾,不应诉诸暴力或其他违法手段。

2.如何推进全民守法?

1)要着力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树立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理念。

2)要调动人民群众投身依法治国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成为全体人民的共同追求和自觉行动。

3)要不断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法治的道德底蕴,强化规则意识,倡导契约精神,弘扬公序良俗,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

 

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第一单元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

第一课 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

一、哲学是文化的活的灵魂。

哲学与时代的关系: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

二、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

三、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四、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共性与个性)

1.区别:具体科学揭示的是自然、社会和思维某一具体领域的规律(特殊,个别)。哲学是对具体科学进行概括和升华,从中抽象出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普遍,一般)

2.联系: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注意:哲学科学和非科学之分)

五、哲学的基本问题: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六、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

围绕物质和意识谁是本原的问题。

1)唯物主义基本观点是: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物质决定意识。

2)基本形态

①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物质混同于物质的具体形态,带有明显的朴素和直观色彩。(如:气者,理之依也;人病则忧惧,忧惧则鬼出。)

②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把原子看作世界的本原。局限性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

③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

七、哲学上的两个对子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大基本派别: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八、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使命

1.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人民的的理论,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2.历史使命:实现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

九、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哲学特征

1.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

2.在科学的基础上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有机结合。

3.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4.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5.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独特的理论品质。

第二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辩证的唯物论)

一、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意识能动作用原理)

1.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

2.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正确的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推动作用;错误的意识往往起阻碍作用。

3.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条件。这要求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树立正确的意识。

二、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

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规律具有普遍性。要求我们做事情要尊重客观规律,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认识利用规律,改造世界。(注意:规律不能被消灭、改造。)

三、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原理

1.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条件。

2.意识的能动性受客观规律的制约。这要求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结合起来。

四、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

1.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使主观符合客观。

2.意识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要自觉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五、如何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1.我们做事情要尊重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

2.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解放思想,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

3.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

细节知识:

1.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物质的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

2.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3.人类社会的物质性: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地理环境、人口因素、生产方式都是客观的物质的要素。这些要素的客观性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4.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内容客观,形式主观) 。运动是物质的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注: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第三课 把握世界的规律/辩证法

一、联系的观点(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之一)

1.联系的普遍性,要求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2.联系的客观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要求我们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3.联系的多样性,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4.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1)整体和部分相互区别,相互联系。

2)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要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

3)整体由部分构成,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功能。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5.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系统的特征是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要树立全局观念,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

二、发展的观点(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之一)

1.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发展的普遍性)

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发展的普遍性要求用发展的观点去看问题。

2.事物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发展的状态或形式)

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要做好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质变创造条件。要果断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飞跃。

3.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事物发展的总趋势)——要对未来充满信心,支持保护新事物的成长。也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

4.否定之否定规律:任何事物都要经历肯定、否定、再到否定之否定的辩证发展过程。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辩证的否定是联系和发展的环节。要求树立创新意识。

三、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矛盾观)

1.矛盾的对立统一。矛盾双方相互依存,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要求用一分为二(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2.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的关系:矛盾的同一是对立中的同一,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矛盾双方即对立又统一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由此构成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3.矛盾的普遍性——要求要敢于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

4.矛盾的特殊性要求我们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这构成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质。】

四、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矛盾问题的精髓)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

要求我们坚持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和个性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五、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辩证关系

1.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办事情要善于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2.主、次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要统筹兼顾,恰当地处理好次要矛盾。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六、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辩证关系

1.矛盾的主要方面:在每一个矛盾中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矛盾的主、次要方面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2.要求看问题既要全面,又要分清主流和支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第二单元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第四课 探索认识的奥秘 (认识论)

一、实践的特点:

具有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社会历史性。直接现实性:把观念的存在变成现实的存在。

二、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或实践决定认识)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3.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三、真理是客观的、具体的、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四、认识的过程(或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1.认识具有反复性(原因)。

2.认识具有无限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3.从实践到认识、认识到实践是一种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性的过程。要求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注意:真理不能被推翻,只能被超越。 真理不能超越历史条件,但可以超越自身。

第五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唯物史观(社会历史观)

一、社会历史的本质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劳动是社会历史的起点。

二、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关系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2.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正确地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三、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

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

2.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当上层建筑为先进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它就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社会的进步;当它为落后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则束缚生产力的发展。

3.社会发展的规律: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的规律。

四、改革

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

五、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要求我们要树立群众观点和走群众路线。

第六课 实现人生的价值(价值观、人生观)

一、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原理

1.价值观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有重要导向作用。

2.价值观是人生的重要向导。

3.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和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标准。要求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1.基本特征:是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具有社会历史性特征和主体差异性特征。

2.评价标准:①坚持真理,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②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

三、价值的创造与实现(如何实现人生价值)

1.在劳动奉献中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积极投身于为人民服务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也是拥有幸福人生根本途径。

2.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创造和实现价值。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人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客观条件)

3.在砥砺自我中创造和实现价值。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需要精神;提高个人素质;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需要正确价值观的指引。需要锤炼品德修为。(主观条件)

第三单元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第七课 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一、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政治,给予经济、政治以重大影响。

注意:文化的核心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

二、文化的功能(作用)

1.文化具有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功能。

2.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

3.优秀文化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三、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1.要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改造传统文化;“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创造新文化、发展先进文化。

2.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批判地予以继承。

3.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在当代中国,为什么要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1.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能够激发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2.能够为解决当代中国和世界发展中的许多问题提供有益借鉴。

3.有助于正确认识和处理国际关系,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五、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1.内涵——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2.作用——为什么

1)伟大民族精神,为中国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

2)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

3.要求——如何做

1)在新时代,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第八课 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

一、民族文化的地位、作用

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激发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重要作用,是一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

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灵魂:价值观

二、为什么尊重文化多样性?

1.地位:文化多样性表征文化存在的丰富程度。

2.原因:各国和各民族的政治、经济等社会条件不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

3.意义: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只有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世界才更加丰富多彩,充满生机与活力。

三、文化交流构成了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文化多样性是文化交流的前提。

四、如何对待外来文化?

1.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保持开放的心态。反对文化复古主义、盲目照搬西方文化的全盘西化论。

2.立足国情,交流互鉴,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坚守中华文化立场

3.在坚持各民族平等的基础上,尊重差异,理解个性。

4.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文化多样,怎么办?)

第九课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成,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义伟大实践。

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革命文化是中国革命的精神标识。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历史必然性(为什么)

这是由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决定的,是由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决定的,是由我国社会制度、发展道路决定的,是由继承和创新中华传统文化、弘扬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要求决定的,是由我国文化自身发展规律决定的。

三、文化发展的基本路径(怎么样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1.坚定理想信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人民是文化创新的主体。

2.立足时代之基,回答时代问题.文化创新和发展的关键是回答时代问题,完成时代任务。

3.融通不同资源,实现综合创新。要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

四、怎么样建设文化强国?

1.要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2.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要提高人们的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

4.要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建立健全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五、坚持文化自信的原因 (为什么?)

1.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2.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

3.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六、坚持文化自信要求(如何坚持文化自信?)

1.文化自信离不开经济的发展和政治制度的完善。

2.我们要坚定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信。

3.当代中国的文化自信,最根本的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特别是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自信。



  双击自动滚屏  

高三政治教学网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进入管理 |

联系地址:四川省华蓥中学(省示范高中)   联系电话:13458913985   联系人:微信号13458913985再拉入高中政治微信群 QQ群 40420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