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研科研 >> 【很值得看】做有温度有高度的思政课教师
    
  双击自动滚屏  
【很值得看】做有温度有高度的思政课教师

发表日期:2024年9月12日  本页面已被访问 2901 次

梁侠 张帅|做有温度有高度的思政课教师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梁侠老师专访

 

受访者

梁侠,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中学高级教师,北京市特级教师。

访谈人

张帅,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中学高级教师,北京市特级教师。

 

编者按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上好思政课关键在教师。培养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思政课教师队伍,是办好思政课的关键。为进一步提升名师引领的示范效应,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要求,本刊特开设名师访谈栏目,陆续刊发在我国大中小学德育领域享有盛誉的名家专访,以飨读者,敬请关注!

 

一、把握学科教学的变与不变

张帅:老师,您经历过几轮的课程和教学改革。您认为在几轮改革当中,我们能够把握住哪些相对稳定的东西?

梁侠:我认为相对稳定的还是学科本质。政治学科的学科本质就是对社会现实问题的理解。比如如何从学科的角度去理解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主法治等方面的问题。

比如说20世纪80年代初的教材,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讲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小孩子不能穿大鞋。当时城市的改革还没铺开,教材主要涉及农村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及如何提高农民的积极性。从教学来说,主要是引导学生正确理解现实问题,正确理解国家政策,认同政策走向,认同改革开放。到了21世纪初,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这套生活系列的教材,看起来跟过去有了很大的变化,但仍然是在强调学科理论和生活之间的关联,这是一以贯之的。

再比如,现行教材也在不断修订,及时加入党和国家的新精神、新指示。中央的精神和指示都是反映社会发展、反映群众呼声的,教材要及时体现,这是我们这个学科的特点。改革永远在路上,但是我们在教学中要抓稳定的东西。具体来说,要引导学生关注和理解生活,具备社会参与能力,这需要教学有生活的温度;并且这种关注和理解不是经验层面的,而是学理层面的,进而能实现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这需要教学有政治的高度、学理的高度。因此,我们面对改革,要努力做有温度有高度的思政课教师。

张帅:除了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变化,科学技术的发展也会给我们的教学产生影响。老师很早就关注信息技术在政治课教学中的应用。在您看来,我们的教学可能会受到哪些影响?

梁侠:今天的社会,有人称之为知识经济时代。在这样一个时代,除了需要优秀的传统美德,特别需要如下两种道德。一是合作精神。一方面,随着交通运输工具的发达、通信和互联网络技术的不断进步,地球已经从一个无限辽阔疆域的概念变成一个村落的概念,人类的交往越来越频繁。另一方面,科技进步使社会日益复杂,应对许多问题,仅靠一两个人的力量是不够的,需要多人集体协作,人类变得越来越互相依靠。据预测,未来最有可能取得科技成就和突破的领域是各个学科的交叉地带,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而要做到这一点,从小就要培养人的合作精神。二是对社会、人类乃至整个世界的责任感和义务感。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一方面使人类文明程度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另一方面也带来一些灾难,如工业发展使人类的生活用品越来越丰富,但同时带来了噪音、工业垃圾等环境污染。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可以代替人脑做复杂的工作,但也增强了杀人武器的精度和威力。科学技术的运用所带来的副作用仅靠科学技术本身是无法解决的,必须借助人类道德的力量,唤起每个人对人类的责任感和良知。

张帅:现在人工智能发展得很快,有人也在讨论随着技术的发展,教师是否会被取代。您认为会吗?

梁侠:我认为技术的发展只会加持、助力我们的工作,而不是取代,尤其思想政治这个学科,不仅是讲知识,更要传递思想,培育认同,这种功能是AIChatGPT等技术所无法取代的。教师的思考、教师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是技术所无法取代的。

张帅:我理解这就是学科的育人功能,正如您刚刚提到的,技术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政策在调整,我们的教学内容看起来在变化,但是这些变化背后有些东西是始终不变的,那就是育人价值对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把学生培养成大写的

二、思政课教师的教学智慧

张帅:把握住不变,才能更好地应对改革的趋势,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您认为对一线教师来说,应当从哪些方面提升自身的素养?

梁侠:现在的年轻老师知识结构都很合理,但是从作为老师的教学素养来讲,由于年轻、缺乏丰厚的生活阅历,所以对于学科内容和社会生活之间的关联思考得不够,在教学实践中就会出现脱节的问题。

脱节表现在什么地方?理论高高在上,和学生的生活联系不起来。与老师相比,学生更缺乏阅历,更缺少对生活的反思,需要老师的引导。所以上一轮改革就开始强调生活,从教材编写来说,就加入了情境导入、典型案例、相关链接这样一些元素,这在以往的教材中是没有的;从课堂教学来说,要求我们要注重教学情境的选取和创设,用这种方式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从学科视角去解读生活、在生活当中提炼学科理论。

张帅:教学应当将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结合起来,架起理论世界与生活世界之间的桥梁。否则就会出现理论和生活两张皮问题。

梁侠:是的,生活本身就是重要的教育资源。老师无论在备课还是讲课过程中,必须紧密联系社会现实,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学习知识,这样才能够使课堂教学的优势得到极大地发挥。对政治课的教学而言,用好社会大课堂是非常重要的。记得2000年前后,我在北师大实验中学工作的时候,中国人民银行离学校很近,我就请学校办公室开具介绍信,让学生自己开展调查活动。中国人民银行的同志非常热情地接待了他们,让他们到各个部门参观学习。在学习经济常识的时候,中央银行”“货币政策这部分内容,就是学生基于参观的收获来讲解的。毕业若干年之后,学生们依然印象深刻。社会调查,是不少老师都会开展的活动。调查范围的划定、调查课题的设计、调查报告的撰写和交流等,既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也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这一过程的顺利开展,需要老师给予有效的帮助和指导。

张帅:教学是老师和学生共同完成的,老师必须要思考如何引导学生。

梁侠:我认为这就是老师的教学智慧,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具有主动性。问题的设计、讲授的内容,都要注意以学生的思维状况以及认知水平和认知状况为根据。比如有位老师在直面挫折一课的教学中,利用事例引发学生思考之后,结合班级活动真情派送让学生体验给予与收获鼓励、关爱的感受。学生在活动中,有机会充分表达对他人的欣赏、感激或是歉意,同时也感受了别人的欣赏、感激或是歉意,体验到支持他人和被他人支持的价值感,促进了学生之间的交流,引发了学生关于人际交往、友谊、集体等的深入思考,促使学生意识到自己与他人之间的重要联系,引发了学生的利他意识和利他行为,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利他精神。

同时,学生的情况既是多样的,又是变动的。他们对各种信息的认识和处理都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这就特别需要老师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学识准备和应对能力。老师的备课无论怎样充分,也不可能对学生所有的问题都做到有备无患,有些时候就需要临场的机智发挥,比如可以根据学生的表现来设计新问题,从新的角度讲解知识,解决问题,这就更能让学生思考和接受。老师设计的问题新颖灵活,对问题解答精妙准确,这样课堂教学就有提升、有高度,学生就会对政治课有兴趣,我们的教育教学目标才能够达成。

张帅:即使同一个年级不同班级的学生状况都是不一样的,更何况不同年级的学生,差别就更加显著。我理解这种智慧就是因材施教

梁侠:学生是动态的,前期的准备与临场的发挥应该很好地统一起来。这种教学智慧还表现在课堂生成的、甚至突发的内容能否被老师有效利用。记得有一次,课堂上有个学生一直低着头看书,我过去一看发现他看的是《苏菲的世界》。这种情况如何处理?我并没有批评他。当时的教学内容是哲学,我就让他回去准备一次课堂分享,谈谈看完这本书的收获,与正在学习的内容之间有何关联。他回去做了精心准备,讲得相当不错。他在准备的过程中要把《苏菲的世界》与教材进行对照,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就更深了。

张帅:这节课的教学不仅教会了知识,更培养了能力,传递了观念。我们期待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学科能力,但能力是以知识为依托的。这就要求老师在教学设计和实施时,要有意识地将能力的培养、观念的传递融入学生知识学习的过程中。

梁侠:在学生的能力结构中,思维能力具有重要地位。从知识的学习看,思维在知识组织中起着重要作用。知识必须运用逻辑思维加以很好的组织,才能够牢固记忆,容易被检索,以便随时提取运用。从知识的运用看,任何问题的呈现都有一定层次,解决问题也应该思路清晰地表现出层次性。教学的各个环节都可以渗透对思维能力的培养。

比如教会学生如何阅读教材。阅读是学习的基础。这其中最基本的就是要读懂文字以及由文字所表达的内在涵义。从中学生的认知结构和能力结构出发,阅读可按照宏观体系-分解整合-抽象深入这样的程序,以达到对文字以及内在含义的深刻理解。

学生一般习惯按课、节、框、段落分别去阅读。在这个基础上,老师要注意引导他们从整体框架上去理解和把握。因为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着的,同时联系又是具体的,每一具体知识也都与其他知识有着特定的联系,因而必须具体把握这些联系。即纵向把握知识的形成过程,横向把握知识之间的联系。具体需要做的是,对任何一个具体知识,除了要知道它是什么,还要明确其产生的背景或得出这一结论的理由和依据是什么,并且要明确得出这些结论有什么意义,现实条件下该如何认识。同时,了解基本概念中词与词之间的关系、此观点与彼观点之间的关系、课与课之间乃至不同学科之间的关系,以及与社会问题的关系等。同时,可以借助已有知识,通过推理,对个别具体知识进行综合、归纳。要了解哪些事实说明的是哪些道理,观点是怎么来的,有几个层次,每个层次在概念、原理中的地位、关系。引导学生进行联系记忆和思考,这样才能深入到问题内部,准确把握知识。

张帅:您的引导过程贯穿的是分析与综合、具体与抽象这些辩证思维方法。所以学生不仅掌握了知识,也学会了方法

三、教师要有反思意识

张帅:在您此前的一些文章中,就曾经谈到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科能力,比如阅读能力、思维能力等。虽然时间过去了二三十年,但这些文章依然对今天的我们很有启发。我想这是因为文章研究的是真问题,阐释的是真观点。相信不少老师都会有这样的困惑:作为一线老师,如何去开展教学研究,有没有比较简单易行的切入点?

梁侠:我认为最简单的办法就是课后反思。节课下课后都可以想一想:这节课哪里处理得好,哪里有失误,处理得不太恰当的地方如何改进?哪怕课间10分钟思考一下,也会有一些印象。可能下节课接着上,就可以把想到的改进方法实践一下,每节课都是非常有价值的实践,回来可以继续思考继续改进。政治老师通常一个教案要上几遍,连起来就是持续反思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记录,我经常有了好的想法,就用午休的时间写下来。现在有手机有电脑,记录起来就更方便了。积累的素材多了,就可以写成文章,稍长点的文章可以用假期时间沉下心来写。你说的文章,不少都是这样写出来的。

张帅:就像叶澜老师说的,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能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的教学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

梁侠:从教师专业成长的角度来看,反思是很重要的。以前职称评审的时候,通常要求老师提交一千字的教学反思。其实不仅是职称评审,每节课都应当进行反思。反思时既要反思教学活动中的技术性问题,如案例是否得当?资源是否充足?提问是否准确?也要反思教学活动的整体设计和实施情况,如教学方法的选择是否恰当?学生能否在学习过程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并参与其始终?更要反思教学活动背后的教学观念,如是否尊重和适应所有学生的学习需求和经验?能否按课程标准规定的课程总目标,全面整体设计教学目标?课后反思,其实就是最简单的教学研究,通过这样的教学一得,可以积累很多有价值的素材。再进一步研究就是做课题研究,老师们要有课题意识,但研究的题目去哪找呢?我们的课后反思里就有不少线索。

我曾经上过一节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的哲学课,这节课的教学设计环节遵循了从特殊到一般,再从一般到特殊的思维顺序,教学效果也不错。我在课后反思中写到:在本节课中学生能够充分利用讨论的机会进行沟通和交流,也能够很好地互相配合,在合作中完成教学设计;学生能够围绕课题,展开思维,并且在思维的多向、发散过程中表现出一定的障碍点。通过这种探究学习,学生能够基本理解和掌握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关系,并能够理解其方法论要求。

经过从具体到抽象的探究过程,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这些知识。可见课堂教学的逻辑性强,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因为这样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会使学生在知识和情感的发展中不断推进。如果教学设计的逻辑性不强,学生接受知识时就会有一种没有头绪的感觉,情感体验也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后来我还围绕这一问题进一步深入,开展了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的相关研究。

四、教学改革需要高质量的教师队伍

张帅:要成为一名有温度有高度的思政课教师,我想最重要的是需要老师在工作中做一个有心人。更深一层来看,需要有理想信念来支撑老师的专业发展。在数十年的教学生涯中,支撑您的理想是什么呢?

梁侠:很简单,就是把自己该做的事情做好。我们这一代人养成一个习惯让你做什么事情把它做好就行,尽可能做到一个极致的状态。好像也没有特别去想这样做是为了一个如何宏大的目标。我从1987年开始当班主任,工作之余就是思考如何组织学生、引导学生,把班主任工作做好。最早写的文章也是关于班主任工作的,后来就成为了德育带头人。在教学中也是这样,不断思考如何把课上好,研究教材,研究学生,研究如何设计情境。想到这些问题,常常就是充满干劲的。有时在课堂上跟学生讨论问题,出了教室还带着喜悦的笑容。

张帅:像您说的精益求精、不知疲惫,这其实就是教育家精神的具体表现。教学改革需要更多践行教育家精神的老师,需要一支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您连续多年担任教研组长,您认为从教师队伍建设特别是青年教师培养的角度来看,最重要的经验是什么?

梁侠:我想最重要的是各尽其才。每位老师都有成长的需求,如何促进他的成长,要充分考虑他的特点。有的老师在课堂教学、学术研究等方面更有造诣,有的在班级管理、教学管理等方面更突出。那就要发挥他的长处,让他把才能充分发挥出来。作为教研组长,要有团队建设的意识,统筹全组工作。比如教学资源建设,我们组内的资源都是一届届传承的,大家在上一届的基础上整理、完善,再传给下一届。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每个人都有主动性,资源库建立起来了,团队的氛围也形成了。再比如相互听课,按照学校的要求,每个老师每学期要听多少节推门课。我们组的习惯是听完回到办公室,大家就一起讨论交流:这节课上得好不好,某个环节如何处理更好。大家以一种研讨反思的态度去诊断教学,提出改进建议,这种氛围特别好。此外,可以组织老师们共同开展课题研究,针对教学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在研究中提高教师的课程理解能力、教学实施能力,以研究促进成长。每位老师有了成长,教研组的整体水平就会不断提高。有高水平的教师队伍作为支撑,就可以创新教与学方式,不断提升育人品质。

 

文本原载于《思想政治课教学》2024年第1期。



  双击自动滚屏  

高三政治教学网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进入管理 |

联系地址:四川省华蓥中学(省示范高中)   联系电话:13458913985   联系人:微信号13458913985再拉入高中政治微信群 QQ群 40420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