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法指导 >> 语境分析论在高考政治逻辑题中的应用
    
  双击自动滚屏  
语境分析论在高考政治逻辑题中的应用

发表日期:2025年10月25日  本页面已被访问 433 次

语境分析论在高考政治逻辑题中的应用

——以2025年福建政治T13等题为例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应昊然

 山东农业大学国际交流学院 展子腾

 

近年来,高考政治对逻辑与思维一书的考察愈发深入,不再局限于考察概念记忆,而是聚焦思维能力的检验,在考查的内容上实现了从“简单判断逻辑正误”到“结合语境构建逻辑论证链条”的转变。在此背景下,语境分析论成为了解题与试题分析重点,语境下读懂命题人的暗示似乎成为了解决该类试题的金钥匙。正如恩格斯所言“请您不要过分推敲上面所说的每一个字,而要把握总的联系”,高考真题中的逻辑题从属于七本书构成的试题共同体,读懂命题人的暗示,非但不是“猜题”“命题瑕疵”,反而是科学精神核心素养中“辩证思维能力”的体现。

试题12025年福建政治T13 

抚远市蔓越莓研发中心为研发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种,共选送10万粒蔓越莓种子进入太空进行育种。不是每一粒种子都能上天,只有果实饱满、活力好、遗传稳定性高的才能被选送。在返回地球的种子中那些被宇宙粒子击中后有“鱼雷”亮点的才能被评定为“太空种子”。目前,研发中心的“太空1号”“太空2号”长势良好。根据以上信息,一定能推出(  

①有些蔓越莓种子果实不饱满、活力不好或遗传稳定性不高

②果实饱满、活力好、遗传稳定性高的蔓越莓种子不一定能上天

③有些返回地球的种子被宇宙粒子击中没有“鱼雷”亮点

④有些返回地球的种子被宇宙粒子击中有“鱼雷”亮点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B

【解析】

对于①选项:与①选项有关的题干是“不是每一粒种子都能上天,只有果实饱满、活力好、遗传稳定性高的才能被选送”。如果把这句话拆分为“不是每一粒种子都能上天”“只有果实饱满、活力好、遗传稳定性高的才能被选送”两句话进行理解,肯定不能得出“有些蔓越莓种子果实不饱满、活力不好或遗传稳定性不高”,因为我们无法排除“所有蔓越莓种子果实饱满、活力好、遗传稳定性高,但有些蔓越莓种子有其他的不能‘上天’的原因”。但是,这句话是一个整体,结合语境可以判断出,命题人在此处是用“只有果实饱满、活力好、遗传稳定性高的才能被选送”来解释“不是每一粒种子都能上天”的。因此,我们自然可以排除上述“反例”,因此,一定能推出,有些蔓越莓种子果实不饱满、活力不好或遗传稳定性不高。

对于②选项:讨论“推出”是否需要“更进一步得出‘新判断’”,在本题中是没有意义的,只需要明确“推出”的对象一定是判断即可。高中教材中的“判断”有两个构成要件:第一,对认识对象有所断定;第二,可以判断其真假。 “果实饱满、活力好、遗传稳定性高的蔓越莓种子不一定能上天”这句话在学理上是一个“模态判断”,在高中教材中,其真假值本身就是不确定的,不能成为“推出”的对象。因此,官方试题分析中说:“(本题)通过设定新判断的‘前提’这一干扰项,考查推理应推出新判断这一基本概念的理解。”这和2023年河北政治T16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例题:(2023河北卷)国王给阿凡提出了三道难题,还说如果答错了就会杀了他。

国王:天上有多少颗星星?

阿凡提:有九百九十九万九千九百九十九颗。

国王:大地的中心在哪里?

阿凡提:在我这毛驴右前蹄踩着的地方。

国王:你知道自己什么时候死吗?

阿凡提:比您只早一天。

结合材料,下列属于判断的是(   

①国王给阿凡提出了三道难题                 ②天上有多少颗星星

③如果国王不杀阿凡提,那么阿凡提没答错     大地的中心在阿凡提毛驴右前蹄踩着的地方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解析】首先,这句话属于陈述。但是,这一陈述的真与假是无法直接断定的,我们甚至无法通过逻辑论证来断定其真假。因此,这句话是“真假不定”的,只能属于陈述,不能算判断。

试题22025年广东政治T16

2025419日,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赛事在北京举行。根据赛事要求,参赛机器人须具备人形外观,实现双足行走或奔跑,禁止轮式结构。已知甲企业生产的所有机器人都符合参赛要求,则以下情形一定正确的是(     )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D

【解析】

关于④:抛开题目创设的语境,“只有甲企业生产的机器人符合参赛要求,非甲企业生产的机器人都是轮式结构”的情形似乎也符合题干的要求,那④看着就有问题。但是,题目的语境是“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赛事”,一个全球性赛事不可能只有一个符合条件的参赛选手,这是一个语义学的问题,跟逻辑学的所谓“确定性”无关。换言之,命题人的暗示排除了“只有甲企业生产的机器人符合参赛要求,非甲企业生产的机器人都是轮式结构”的情形,因为“一定有非甲企业的符合参赛要求的机器人”

此外,此题的用语问题也不存在问题。尽管④选项中“非甲企业机器人”和“轮式结构”两个词在文义上看似是全异的概念,但是,结合材料的语境,可以发现,材料想要说明的是“非甲企业机器人中有轮式结构的(机器人)”,因此这个图没有问题,也即,命题人通过此图想传达的意思本身就是种属关系,这是命题人的暗示

试题32024年浙江首考政治T16

小马长大了,帮妈妈去商店买东西,路上遇到了一条河,小马做出的如下推理中,违背“同一律”的是()

A.

去商店的路有河,此路有河,所以,此路是去商店的路。

B.

去商店路上的河小马都可以过去,此河在去商店的路上,所以,此河小马可以过去。

C.

去商店的路都有河,所以,有些有河的路可去商店。

D.

有些有河的路小马可以过去,所以,并非所有有河的路小马过不去。

【答案】A

【解析】

关于A:如果把这个选项中的概念孤立起来进行比较考察,我们不会察觉这个选项违反了同一律。但是,结合语境,我们应当认为,“去商店的路有河”指的是“作为一个整体的‘去商店的路’在总体上是有河的”,也即“去商店的路多半有河”,因为我们无法断定“是否存在一条没有河的路通往商店”。所以,在题干中,小马的思维过程通俗地说应当是:“去商店的路中有那么几条是有河的,这条路有河,所以此路是去商店的路。”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很容易就能得出,大前提中的“路”是集合概念;小前提中的“路”和“此”搭配,是个体概念。因此,这个推理违反了同一律的要求。尽管这个推理并非典型的“四概念”,而是“中项不周延”,但是,这个推理仍然违背了同一律,因为“一个在形式上错误的推理,在违反具体的逻辑规则的同时,也必然会违反同一律、矛盾律和排中律三大规律中的一种(且只有一种)”。



  双击自动滚屏  

高三政治教学网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进入管理 |

联系地址:四川省华蓥中学(省示范高中)   联系电话:13458913985   联系人:微信号13458913985再拉入高中政治微信群 QQ群 40420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