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研科研 >> 【经典】把科研做在课堂上
    
  双击自动滚屏  
【经典】把科研做在课堂上

发表日期:2024年9月12日  出处: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教育中心  作者:杨鸿清 孙玉洁  本页面已被访问 10658 次

改变从反思开始。新一轮课程改革开始后,作为区域教育科研的指导部门,我们开始对以前科研培训的实效性进行了反思。通过调查发现,学校的骨干实验教师(包括科研干部)对科研方法并不陌生,但实际应用能力比较差。2004年,我们把打造学校校本研究明白人作为区域指导校本研究的重要措施,开办了实验教师高级资格培训班。为此,提出了做一体化的教育科研培训模式。
  探索在实践中进行。首先在科研干部培训中采用了做一体化模式。
  ——每月一个主题,主讲教师将学习内容通过网络提前告知学员,学员能够在课前了解相关学习内容,这个过程称之为自学与引导前置
  研——课堂上,主讲教师先出示学习目标和要求,使大家带着明确的任务进入学习状态,然后结合具体实例,改变过去单向式的讲解方法,采用以小组为单位的互动参与式学习。在讲到关键环节时,中间要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让学员进行小组讨论,每次由不同的人代表小组作总结性回答,以此培养学员倾听的能力和组织概括能力、在集体面前流利表达观点的能力和对所学知识的即时性理解能力。同时,课堂上要布置练习的具体内容,组织大家现场演练。这个过程称之为学习与研究同步
  做——学习后布置实践性作业。如3月份,我们以如何做好课题结题前的准备为主题,在宁夏路小学组织了模拟答辩会。会后留了一道作业:将你今天的感受与学校的课题组分享并对本校在课题结题前的准备工作作个初步规划。我们还把学校一些好的想法及时挂在网上,大家可以相互学习。这个过程称之为应用与拓展结合
  效果在校本研修中检验。教育中心科研部及时向学校推广这种做一体化的研修模式,并直接介入学校的校本培训活动,共同探索做一体化在学校的应用途径。在学校的培训要抓住以下几个环节:
  一是准备环节。
首先是选择有针对性的研修内容。其次是指定研修任务的承担者,让教师在培训过程中成为本校自主培养的专家。如北京路小学在第一次合作策略的培训中,指定4位语文教师承担培训任务。4位教师在经历了(让主讲任务)——(抢服务性工作)——(共同组织培训内容)”的具有典型意义的过程后,出色地完成了培训任务。再次是给予方法与策略的援助指导。学校分管领导跟组参与准备活动,提供方法,敦促准备工作的进展。培训后,中心科研部及时对培训活动现场提出反馈建议,并将进一步改进的办法书面提交学校,以供参照改进。
  二是演练环节。教师即时参与,亲自体验,现场内化,要做到这一点,需要提供有价值的学习提纲,以便于学习者参照,加强演练环节的纪律要求,明确演练的任务和目标。
  三是反思环节。尽量使反思的主体多元化。如北京路小学在培训时,组织培训任务的承担者、组织者对培训活动进行反思,使得参加者对如何组织和开展这种培训活动有了认识;组织培训准备中的演练者、受训者进行反思,使得参加者对如何在不同学科中合作的策略形成了比较深入的认识和体会。同时,尽量引导反思者将每一次学习的内容有意识地前后联系,以便获得对培训主要内容的清晰认识。
  思考在新的工作任务中延续。随着对这样的学习模式和系统思考方式的认同,这些科研骨干将这些新经验带到学校中去,使之逐步成为学校干部、教师教学、研究、学习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这种方式之所以受到学校的欢迎,主要基于三点:一是培训的内容新。它考虑到了学校干部教师的实际需求和接受水平;二是培训的方法活。它倡导共同参与为主,调动参培者的主体性;三是培训效果实。在的过程中,教师不仅对学习内容有了更深的了解,而且与学校的科研与课堂教学紧密相联。
                                      《中国教育报》20059165

 

做课题应注意的7个认识因素和4大技术因素

课题研究始于申报,申报成功主要取决于认识因素和技术因素。认识因素是申报人的主观思想因素。态度决定一切,没有良好的心态,思想认识问题不解决,就难有课题申报的动力,即便勉强申报也很难成功;技术因素是申报人在课题论证过程中应当遵循的客观规律和技术要领,其涉及选题、论证、正确处理形式与内容的关系及课题组的组成等多方面。在解决认识问题的基础上,妥善解决技术问题是课题申报成功的关键。

一、走出认识上的误区

() 只要发表学术论文,做不做课题无关紧要——要摆正撰写论文与做课题研究的辩证关系

教学和科研好比高校教师的两条腿,缺一不可,绝大部分教师都明白这个道理。但谈到教师开展科学研究的具体形式时,未必每个教师都十分清楚。有些教师就将搞科研与发表学术论文简单地等同起来,认为只要每年都能发表学术论文就算有了科研成果,做不做课题则无关紧要。其实,这种心态是低水平成人教育及职业教育在科研工作中留下的后遗症,要走出误区,当务之急是要摆正撰写学术论文与做课题研究的辩证关系。

首先,只撰写并发表学术论文而不做课题研究对于教师而言没有前途。撰写学术论文固然重要,因为这是对教师科研能力的基本要求,也是做课题研究的前提条件,长期坚持撰写学术论文能够为课题研究积累前期成果。但是在信息化时代,只满足于单打独斗撰写论文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时代要求高校教师要有团队精神,要在科研协作中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只有这样才能创造出更有价值的学术成果,才能更好地为教学和实践服务。而课题研究则为教师提供了进行科研协作的最好平台,对于提升教师的科研能力是不可或缺的。反映在近年来教师职称评定工作中,教师的课题成果越来越受到重视。其中,评定副高职称,除了要求有公开发表的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外,还要求有参与省部级课题研究并结项的学术经历;正高职称的评定则要有主持省部级课题研究并结项的学术经历,这是职称评定获准通过的必备条件。

其次,课题研究成果与单一学术论文的份量不可同日而语。课题研究是有目的、有组织、按计划、分步骤进行的,课题研究成果的形式多样,可以是专著、译著、论文集、研究报告,也可以是工具书、软件等,还可以是上述形式的结合,这些都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对于学科基础理论的完善与发展,对于运用基础理论解决社会现实问题,对于政府决策的制定与实施均具有不可替代的现实意义。相比而言,学术论文成果只是个人智慧的结晶,其撰写缺乏组织性,且形式单一,其作用难以与课题成果相提并论。反映在科研成果的评比中,省部级以上课题成果的积分通常要远远高于单篇学术论文的积分,其原因显而易见。

第三,做好课题研究,能够帮助教师写出高质量的学术论文。许多教师常常抱怨在核心期刊上发表文章难,其原因在于核心期刊上登载的大多是省部级以上课题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这些成果往往是经过反复论证、潜心研究得出的具有创新性的、甚至是某一研究领域的前沿学术成果。所以,做课题研究不仅能提升教师的学术水平,也能帮助教师将其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形成的高质量的阶段性成果发表在核心期刊上,可谓一举两得。

(二)不评职称,做不做课题无关紧要——要正确认识职称评定及课题研究在学校发展中的作用

有人认为,搞课题研究就是为了评定职称,既然不评职称,做不做课题无关紧要。这就进入到另一个认识误区,教师也因此失去了开展课题研究的动力。

教师的课题研究绝非是个人问题,这也不仅仅与个人职称评定有关,是每个教师在实现科技强警和学校跨越式发展进程中必须面对而永远无法回避的重大问题。教师课题研究水平的提高能够提升学校的整体科研水准和软实力。所以,教师应当将个人的课题研究与学校的跨越式发展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从而为课题研究工作注入强大的动力。

(三)课题研究实在太困难——下决心克服课题申报中的畏难情绪

许多教师反映,与单纯撰写学术论文相比,课题研究实在太难。首先是申报难,多次申报无结果后干脆就不再申报。其次是做课题难,申报的课题获准立项后困难就随之而来。开题前的准备、基层调研、收集资料、聘请专家等等较为繁琐的事情需要一项项解决,加之课题研究经费不足,研究起来确实困难。研究结果出来后又担心过不了鉴定关,结项的难题又接踵而来,为了结项,只能反复推敲,一遍遍修改。所以,课题研究就好似由困难累积而成的小山包,压得人喘不过气来。所以,许多教师面对课题研究望而却步。

课题研究之所以难,主要是课题的创造性的劳动,课题成果是创新性的成果,创新是课题研究不变的灵魂,也是课题研究的价值源泉。正因如此,课题研究没有固定的模式,也没有现成的结论,一切都需要靠课题组成员通过艰辛的努力去探索、发现、收集、提炼,并使之得到进一步升华,才能形成真知灼见。所以,课题研究的创新性属性决定了从课题申报开始,就必须与重重困难打交道。

当然,课题研究中的困难是暂时的,只要克服了畏难情绪,确定好研究目标和方向,大胆申报,迎难而上,知难而进,潜心研究,永不言败,并在研究中不断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和知识素养,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久而久之,就会尝到课题研究的甜头,进而取得累累硕果。

(四)工作太忙抽不出时间——要正确处理日常工作与科学研究的关系

工作忙、任务重,抽不出时间搞课题,这似乎已经成为一些大忙人不屑做课题研究的正当理由,但仔细一想,这个理由并不正当。

首先,工作忙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工作再忙,也不能忽视课题研究工作,否则,教师就成了教书的工具。所谓,有的忙教学,有的忙管理,但对于一名教师来讲,无论是只忙于教学,还是只忙于管理,都 是不称职的表现。因为,教师需要两条腿走路,不搞课题研究,没有像样的科研成果,教学就不会有新的乐趣。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所以,课题研究是教师在教学中产生乐趣的最佳途径。

其次,工作再忙,也要抽出时间做课题研究。因为,教学和管理水平的提高需要课题研究做支撑。那种为教学而教学,为管理而管理的作法只能是低水平的重复,教学和管理水平提不上去。所以,在繁忙的教学和管理工作之余,抽出一定时间开展课题研究意义重大。

第三,工作再忙,也能够抽出时间做课题研究。其实,整天以忙为借口不做课题研究的人并不是最忙的人,在其周围有一批忙得不可开交的人,他们既忙于教学,也忙于管理,还一直坚持挤时间开展课题研究,而且在此领域已取得丰硕成果,他们是最可亲可敬的人。那么,是什么让他们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有如此大的决心执着地做课题研究呢?是事业心和责任感,是忘我的奉献精神,如果没有这种宝贵的精神,时间再充裕也不会产生做课题的冲动。这给了我们深刻的启迪——课题研究的时间是挤出来的,只要有了忘我的奉献精神,只要能够正确处理日常工作与科学研究的关系,就能够挤出时间开展课题研究工作。

(五)没有关系申报了也没用——要正确认识关系学在课题申报中的作用

在某些人的心目中,课题申报能否成功,主要是潜规则在起作用。因为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庸俗关系学在各个领域都有一定的市场,课题申报也是如此。为此,我们应当有理性的认识。

首先,在课题申报中托熟人、找关系是学术不端行为的一种表现。如果只能靠关系赢得课题立项,就难以出现创新性的研究成果,课题研究的价值就会荡然无存。所以,不应当提倡为了课题立项绞尽脑汁找关系。

其次,在课题管理机制不健全的领域,尽管关系学仍在起作用,但并不是有了关系就一定能够申报成功。因为,课题申报能否获准立项,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如果选题不够新颖,没有研究价值,论证不够严谨,没有前期成果做铺垫,再有关系也难以立项。

最后,随着各级各类课题申报管理体制和机制的日益完善,关系学的作用终究会从课题研究领域淡出,没有关系,课题申报也能够获准立项。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普通教师或研究人员在省部级以上课题申报中获准立项的事实就足以证明了这一点。所以,不断提升自己的科研实力,树立良好的科研信誉,努力把握课题申报中的一般规律和技术要领,才是打开课题申报成功的钥匙。

(六)有课题就有钱花——要端正课题研究的目的

为保障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绝大部分科研基金项目都有数额不等的经费资助。就社科基金项目而言,资助经费少则几千元,多则上万元甚至几十万元不等。面对数额有限的资助经费,有责任感的课题研究者会将其用在课题研究中。但也有一些人未能真正领会课题资助经费的作用,结果花了国家的钱,却不能给国家交出像样的科研成果,不仅丧失了科研信誉,最终还要将花掉的钱如数退回。所以,端正课题研究的目的,是每一位课题申报者必须要解决的认识问题。

(七)课题论证篇幅过长,认为写少了说明不了问题——要设身处地地为评审专家考虑

在以往的课题申报中, 申报人在课题设计论证时最容易犯的错误是课题设计论证的篇幅过长。看起来这似乎是一个技术问题,实乃是一个认识问题。因为,没有经验的申报者往往认为课题的设计论证很重要,写少了说明不了问题。殊不知专家要的是精,而不在多,写得太多会让专家在繁忙中失去耐心,效果往往适得其反。所以,一定要严格控制课题设计论证的篇幅。

不同科研项目对课题设计论证篇幅长短的要求各有不同。如,自治区社科基金项目要求课题设计论证限制在3000字以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及国家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的设计论证均限制在4000字以内(最新要求是7000字);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的设计论证虽未有明确的字数要求,但规定不超过6页纸;有些项目虽然对设计论证的篇幅未作限制,但也不是多多益善。归纳起来,课题设计论证的篇幅(通常包括前期成果及主要参考资料,但教育部人文和社会科学项目除外)最好应当控制在三四千字以内。能将三四千字的文章写成精品,就能吸引评审专家的注意力,课题申报就算成功了一半。

二、遵循规律,掌握设计论证要领

(一)选好题目是课题申报成功的前提条件题目是文眼,是文章内容的浓缩。

好的选题,最能反映申报人的水准,也最能抓住专家的眼球,选题不好初选就难以过关。所以,选好题是申报成功的前提条件。

1.正确处理选题和课题《指南》的关系

选题要紧扣课题《指南》,与《指南》及项目申报的指导思想无关的题目不要选。尽量紧扣《指南》,并不等于只能采用《指南》上的题目(指南不允许修改的除外,如国家课题中的应用经济类)。通常讲,课题《指南》上的题目只是给出了课题研究的大致范围和方向,具体题目还需要申请人自行设计,原封不动采用《指南》上的题目,不仅缺乏特色,而且竞争会很激烈,申报成功的概率不大。

申报人通常要在认真研究课题《指南》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研究视角,按照紧扣《指南》的原则拟定具体的题目,从而将大众化的课题指南条目变成有创意的、栩栩如生的特色选题,以此来吸引评审专家的注意力。如,2011年国家社科基金规划项目《指南》法学类第28个条目中央与地方关系法律问题研究,可改为中央与地方关系法律问题研究——以新疆为例或者中央与民族自治地方关系法律问题研究——以新疆为例。又如,法学类第47个条目国际恐怖主义犯罪研究,可以改为国际恐怖主义犯罪在新疆的危害及治理机制研究。这样一改既遵循了紧扣《指南》的原则,也使选题有了特色。

2.选题要有新意有价值

1)选题必须有新意。有新意,即有创新,即在理论上有新突破,在学科建设上有新建树,在应用对策上有新思路。换言之,即所选题目是别人没有提出过的,或者是在别人研究基础上提出的新观点,解决了别人没有解决的新问题。为了保证选题有新意,必须认真查阅以往课题立项的信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重复申报。选题有了新意,就能吸引评审专家,进而引起专家的共鸣。

譬如,近年来,反恐怖立法研究成了热门话题,但人们关注的大多是国家立法问题, 对反恐怖地方立法的研究尚未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李娟教授则独辟蹊径以新疆反分裂、反恐怖地方立法研究申报2007年自治区课题,结果一举中的。又如,2009年自治区社科基金项目《指南》政治学、法学类中第6个条目是建立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研究张昆副教授申报时从自己的研究视角出发,以反恐背景下的治安防范体系研究进行申报,结果也获准立项。

2)选题要有价值。只有新意,甚至标新立异,而没有研究的价值,也不是好的选题。如,防范恐怖活动需要地方立法,但惩治恐怖活动只能靠国家立法,我们可以就惩治恐怖活动提出修改或完善国家立法的建议,但如果以惩治恐怖活动地方立法研究作为题目申报课题,就会失去研究价值。一般来讲,课题《指南》上给定条目的研究价值毋庸置疑,但在自选题目时,申报人必须认真思量选题的研究价值。

3.选题要有竞争力

选题立意新颖,有研究价值,当然会提高选题的竞争力,除此之外,选题的竞争力还来自于以下几个方面:

1)有前期成果。即要尽可能地在自己及课题组成员前期成果多的领域选题。因为,前期研究成果是课题研究的基础条件,没有前期研究成果,评审专家势必会质疑申报人的研究能力,立项的可能性不大。但建议还要申报。因为研究方向确定后,可以继续研究并不断发表研究成果,为来年再申报奠定基础,申报成功的概率就会大大提高。而且,即便来年也未申报成功,当研究基本完成时,还可以申报后期资助项目。所以,前期成果越多,申报成功的概率就越大。但是,也不能因为没有前期成果就不敢申报,否则,你的选题就永远没有竞争力。

2)研究条件好。研究条件包括单位条件、工作性质和调研条件等。如,新疆公安院校的教师申报反恐类课题、禁毒(与金新月有关)类课题就比他人申报此类课题的竞争力大。原因是特殊的地理位置、工作性质决定了我们比别人更需要这方面的研究,我们比别人更容易接触到公安实战,更容易掌握相关信息资源。所以,当选题与申报人所在单位、工作性质及其所处的地域环境有密切关系时,就会提高其竞争力。

3)选题大小要适中。一般来讲,涉及全国性的大课题,如,2011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指南》法律类条目中的第17个条目宏观调控法律制度研究。这样的选题涵盖面太广,地域性特征不明显,论证的难度很大,无法与他人相竞争。那么,是不是选题越小越好呢?也不是,因为选题小虽然容易体现地域性特征,但往往研究的价值不够。如布伦托海生态保护研究,这个题目可以用来报自治区专项课题,但其在全国的研究价值还不够,所以在报国家课题时不能选。能选择的是那些既带有明显的地域性特征,又具有全国性研究价值的课题,如可以将上述第17个条目改为对口援疆建设中宏观调控法律制度研究。又如,将《指南》社会学类的第47个条目民族地区农(牧)村少数民族人口就业和外出务工情况调查 研究,改为新疆农村少数民族人口就业和外出务工情况调查研究。这样,就把地域性特征与普遍性研究价值有机地结合起来,起到了以点带面的作用,从而能有效提高选题的竞争力。

4.选题语言要精炼、准确

选题是课题内容的高度浓缩,因而,选题用语必须精炼,同时又能准确反映研究的内容。为此,课题的题目最多不超过40个汉字,最好在20个汉字以内命题。不能过多修饰,更不能有语病。

(二)严谨科学的设计论证是申报成功的关键选好题只是向着申报成功迈出了第一步。

要想申报成功还必须在课题论证上下一番苦功夫,所以,严谨科学的论证是申报成功的关键。以国家社科类课题为例,课题论证共分三个部分。

1.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及研究意义

1)国内外研究现状。目的是考察申报人是否了解相关领域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即要说明在相关领域别人研究的情况、主要观点及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从而为自己的研究内容埋下伏笔。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大量查阅文献资料,开拓自己的研究视野,多方面掌握与所选科目相关的研究信息。同时,注意以下几点:

1)切忌只叙述他人的观点,而不做必要的评价;

2)切忌只罗列客观现象,而对研究现状避而不谈;

3)切忌谈论别人的研究过程,谈问题从何而来,由何而去,就是不谈自己的主要观点;

4)切忌废话连篇。如大量引用他人的观点、会议文件等,而不做必要的概括,也未能找到自己研究的切入点;

5)切忌夜郎自大,说别人的研究刚起步、太肤浅,而自己的观点却是填补了空白,国内一流,世界领先等;更不能妄自菲薄,把别人的研究成果吹得太好,未给自己的研究留下余地;6)切忌篇幅太长,尽可能控制在千字以内。

2)选题意义,即研究的价值。通过对研究现状的评述,选题的意义已经突显出来了,没有必要再详细论述。所以,选题意义要简明扼要,切忌过度展开。

2.研究的主要内容、基本思路、研究方法、重点难点、基本观点和创新之处

这部分内容相当于楼房的框架结构,是课题论证中最重要、最核心的内容,必须精雕细刻。

1)主要内容、基本思路。

1)框架结构要完整。基础理论类课题,其框架结构会因理论体系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因而无常规模式可循。应用对策类课题,可以参考先提出问题,后分析问题,再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来设计课题内容。对于重大应用对策类课题,可以在此基础上增加理论工具和比较研究,这样课题内容就比较完整了。

2)内容不能太简单,当然也不能过于复杂。

3)要与预期成果相呼应。课题的预期成果是研究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预期成果一定要在内容中体现出来。

2)重点、难点要突出。课题设计论证的重点、难点把握的是否准确,最能反映申报人的研究能力,所以,论证时重点、难点一定要突出,必要时可以加重显示。但要简明扼要,最好能够让评审专家一目了然。

3)基本观点要明确。这也是专家最关注的内容,所以必须单独写,不能以主要内容代替基本观点。因为,内容反映的是框架结构,设计论证时不可能写得很详细。因此,可以将前期研究中已经形成的新思想、好对策以及带有探索性的观点经过认真总结后表述出来。当然,观点不在多而在新。

4)创新之处。创新是课题研究的灵魂,没有创新就没有研究的价值,难以获准立项。所以创新之处必须突显出来。1)可以是原始创新,也可以是集成创新,还可以是继承创新,甚至可以是方法上的创新,还可以是前两者或前三者的结合。2)创新点不能多,一般两个,最多不超过三四个。在阐述创新之处时尽量要谦虚一些,不能动辄填补空白,否则伤了专家的自尊,就会帮倒忙。

5)研究方法。是解决如何研究的问题,课题研究方法很多,如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比较研究法、个案研究法、定量研究法、定性研究法、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研究法等等。一个课题可以根据需要使用多种研究方法,从不同视角分析、研究问题,从而使分析更透彻、结论更全面。需要注意的是,评审专家对研究方法很熟悉,因而,不需要对研究方法做更多解释,简明扼要即可。

(三)形式与内容并重

认真阅读课题申报通知、填表说明及注意事项,严格按申报要求填写。这些问题只要认真对待都可以做得很好。一些申报人在课题论证上下了很大功夫,但因疏忽了填表规范和技术要求,结果在形式审查时却遭遇了红灯。所以,申报者必须牢牢树立形式与内容并重的思想。

1.行文格式要规范

1)使用常规字体。如果申报通知或申请书中没有特殊要求,一般用宋体或仿宋体。

2)字号适中。一般不小于4号字,否则,会给评审专家带来困难,

3) 行间距适中。通常使用单倍行距,或者固定值25左右。

4)首行缩进2个字符。许多人喜欢手动缩进,不仅效率低下,而且也不易对齐,最好在格式菜单中统一设置。

2.逻辑形式要缜密

在许多人看来,文章的序号、段落及标点符号只是单纯的形式问题,可在课题申报中它所反映的实际上是申报人的逻辑思维能力,稍有疏忽,就会引起评审专家的质疑。所以,在逻辑形式上必须做到缜密。

申报社会科学课题,建议:

1)标题统一使用社会科学常用的序号。即,一、() 1.(1) ①。要注意分清伯仲,切忌大小序号前后颠倒。 2)层次分明,段落清晰。尽可能把主题句放在段落的最前面, 从而让专家在最短的时间内读懂申报人设计论证的内容。

3)准确使用标点符号。如,一二级标题末尾不加句号,三级标题在独立成行的情况下,也不加句号。

(四)发挥团队优势,提倡协作攻关

1.重点项目和一般项目比较合理的组合是老中青相结合。

2.理论与实证研究相结合,与实践部门的专家相结合。

3.重点课题提倡团队合作。课题组尽量由不同年龄、职称、知识结构的科研人员组成。必要时可以跨部门、院校、系所、专业进行合作攻关。

综上所述,走出课题申报认识上的误区、选好题目、设计论证科学严谨,逻辑形式缜密规范,同时注重发挥团队优势是课题申报必须解决的基本问题,对于提高课题申报的成功率至关重要。



  双击自动滚屏  

高三政治教学网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进入管理 |

联系地址:四川省华蓥中学(省示范高中)   联系电话:13458913985   联系人:微信号13458913985再拉入高中政治微信群 QQ群 40420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