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透析 >> 19届高考政治备考:文化大专题
    
  双击自动滚屏  
19届高考政治备考:文化大专题

发表日期:2019年1月29日  本页面已被访问 13773 次

一、【背景材料】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简称党的十九大)201710181024在北京召开。习近平代表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了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报告。

报告中:七、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

二、【联系2018年考点】

1.与其他民族和国家的人民友好交往

2.文化的作用 

3.中华文化的特点

4.传承与创新中华民族文化

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观

6.民族精神的含义

7.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

8.民族精神的重要性

9.弘扬和发展伟大的民族精神

10.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

三、【命题聚焦】

1.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文化建设说明了什么?

参考答案:①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②文化建设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③丰富的文化生活能陶冶高雅的情趣。④文化建设能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2.我国为什么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中华文化具有哪些重要意义、作用?)

参考答案:①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是中华民族价值观的源泉。②中华文化不但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发展道路具有深刻的影响,而且对人类的进步和世界文化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③传承中华民族文化有利于为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④有利于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⑤有利于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有利于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3.推进戏曲、书法等传统文化进校园有什么重要意义?

参考答案:①有利于培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弘扬者。②有利于增强中小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培养爱国情感。③有利于中小学生了解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增强文化自觉自信。④有利于引导中小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良好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⑤有利于丰富中小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培养高雅的生活情趣。

4.请你为学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提几点建议。

参考答案:①开展传统文化教育课,让学生更多地了解我国传统文化。②利用学校文化宣传栏加强对传统文化的宣传教育。③开展课外阅读、艺术欣赏和社会调查等方式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④学生主动学习优秀传统文化,自觉加以宣传,使之发扬光大。⑤敢于同任何破坏优秀传统文化成果的行为作斗争。

5.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们国家应该如何做?

参考答案:制定并完善保护传统文化的法律法规;加大保护传统文化的资金投入;推动传统文化进校园,培养有传统技艺的人才;发展传统文化旅游产业,探索保护传统文化的新途径。国家对于文艺创作有突出贡献的作家、艺术家、非遗传承人等,给予物质的、政治的和精神的相关待遇,提高他们创作、演出的积极性;政府相关部门要努力保护他们的知识产权,从法律上保障文艺创作的智力成果权,对于低俗、庸俗、媚俗的文艺作品,运用技术手段、社会舆论和法律手段进行有效管理,净化社会环境。

6.青少年如何传承我国的民族传统文化?

参考答案:①增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做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者、弘扬者。②保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珍爱自己的精神家园。③努力学习中华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创新民族文化。④积极宣传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让世界了解中华文化,为构建和谐社会作贡献;努力学习;立志成才,为推动中华文化的创新、发展作贡献。⑤明辨是非,敢于同破坏优秀传统文化的行为作斗争。

7.为什么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

参考答案: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点。这是决定文化性质和方向的最深层次要素。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其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培育和弘扬核心价值观,有效整合社会意识,是社会系统得以正常运转、社会秩序得以有效维护的重要途径,也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方面。历史和现实都表明构建具有强大感召力的核心价值观,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关系国家长治久安。

8.我们如何警惕身边不良文化、自觉抵制不良文化的影响?

参考答案:1)我们周围存在的不健康文化有:①色情、淫秽、凶杀、暴力等书刊音像制品;②解梦、测名、占卜命运的网站;③算命、祭鬼神等封建迷信活动;④巫婆神汉利用封建迷信骗钱害人;⑤违规占地修坟和兴建庙宇等。

2)不良文化的危害:影响我们的身心健康,败坏社会风气,损害精神文明建设。

3)我们应努力学习,不断提升科学素养,增强对不良文化的辨别能力,过积极、健康、向上的文化生活,增强法律意识,弘扬正气,自觉抵制不良文化,与违法行为作斗争,保证自身健康成长。

9.优秀的文艺作品为实现“两个百年”目标发挥怎样的作用?

参考答案:可以弘扬民族精神,传承民族美德;可以弘扬时代精神,凝聚民族力量;可以丰富文化市场,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要;可以弘扬时代主旋律,倡导道德新风尚;可以引导人民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丰富多彩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为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等。

四、【模拟测试】

单项选择

1.《全民阅读“十三五”时期发展规划》指出, 开展全国范围的“书香中国”系列活动,到2020年,所有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地级市都有品牌活动,80%以上的县(区)有品牌活动。开展 “书香中国”系列活动,有利于:

①学生陶冶情操,培养高雅的生活情趣  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③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④抵制外来文化的影响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2.杭州惊艳全球,G20杭州峰会的文艺晚会从借助高新科技演绎的水上芭蕾《天鹅湖》,到新编民歌《难忘茉莉花》,再到经典《欢乐颂》,多种形式的文艺作品,进行着一轮轮的跨文化对话,从而传递出人类共通的情感元素和情感力量。这说明:

A.弘扬传统文华的同时,还应以平等、宽容的态度对待外来文化

B.只要学好其他民族的文化,就一定能守卫好我们的文化

C.文化具有多样性,要积极学习一切外来文化

D.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应该固守中华传统文化

3.国家旅游局正式发布了“重走长征路”国家红色旅游精品线路,该线路以中央红军长征路线为基础,分主干线路1条和专题线路8条,跨越大半个中国,推出“重走长征路”旅游路线:

①是推进旅游精准扶贫的重要举措            ②是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形式

③有利于宣传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            ④有利于汇聚民族复兴的强大动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我国之所以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是因为中华传统优秀文化:

①是世界文化大花园中的一朵奇葩   ②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

③是伟大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   ④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5.请运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相关知识,说明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6)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视察,讲到了江姐和红岩精神,并朗诵了难友们赞颂江姐的话:你,暴风雨中的海燕,迎接着黎明前的黑暗。飞翔吧!战斗吧!永远朝着东方,永远朝着党!

      重庆川剧团创作的《江姐》首次以川剧形式向观众展示了革命先烈追求国家独立、自由、民主的爱国情怀。2018年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重庆代表团审议时,从重庆巴蔓子谈到“狱中八条”。主创人员沈铁梅表示,如果把“狱中八条”放在《江姐》这部川剧里面,曼富有当代的价值,能更好用红色革命文艺作品构建人民心灵的绿水青山。

      (1)结合材料和文化生活的知识,分析创作红色革命文艺作品对构建人民心灵的绿水青山的意义。(12)

      (2)优秀文艺应把握时代脉搏,回答时代课题。运用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相关知识加以说明。(10)

      (3)在中国共产党成长历程中,形成了很多可歌可泣的“红色精神”。请你就弘扬“红色精神”写两条宣传标语(每条标语不超过15个字)。(4分)

 

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6)

“红船”劈波行,精神聚人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大力宣传和弘扬“红船精神”具有特殊的意义。

“红船”,就是当年浙江嘉兴南湖上那条见证了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游船。20056月月21,习近平在《光明日报》上刊发了《弘扬“红船精神”走在时代前列》的署名文章,首次提出并阐述了“红船精神”这个概念。“红船精神”,是“红船”所代表的中国共产党“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

“红船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精神基因,党在历史上形成的所有优良传统和革命精神神,无不与之有着直接的渊源关系系。90多年来,“红船精神”-一直激励和鼓舞着中国共产党坚持站在历史的高度,走在时代的前列,勇当舵手,引领航向,不断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一个又一个胜胜利

“红船精神”既是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精神,也是铸就在中华儿女心中的永不褪色的精神丰碑。90多年来,沿着红船的航向,肩负为人民谋利益的神圣职责和崇高使命,中国共产党人以自己的身体力行,宣传、发动动和引领全国各族人民团团结一心,和衷共济,英勇奋战,推动着中国草命、建设和改革不断前进。

(1)结合材料,运用有关社会历史发展的唯物史观知识,分析“红船精神”能够凝聚党心、民心的原因。(12)

     (2)结合材料和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分析弘扬“红船精神”的现实意义。(10)

 (3)有人说:“新时代固然需要弘扬“红船精神”,但更需要弘扬时代精神。”请以论证“弘扬时代精神与弘扬“红船精神”是统一的”为主题,提出两个观点。(4)

 

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8年2月27,大型纪录电影《厉害了,我的国》举行首映式。该片凝聚中国力量,弘扬中国精神,顺应时代的呼声,深入到中国人民的伟大实践,将祖国的发展和成就呈现于银幕上。从圆梦工程到创新科技、从绿色中国到共享小康,电影在呈现影像的同时,也将成就背后的故事娓娓道来。

    人民生活的兴旺离不开国家的繁荣富强,国家每一项重大成就的取得都凝聚了全国人民的磅礴力量。影片后半部分从“小家”的角度切入,讲述平凡百姓的生活变迁.从基层扶贫工作人觅的生活状况,到筑起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林的坝上三代人。再到细致做好入户工作的健康管理员和保家卫国的威武之师,生动记录了我国在扶贫、生态文明建设、医疗保障、国家安全体制等各方面取得的卓越成就,充分展现了中国人民在全面建成小康征程上的伟大奋斗。一幅幸福民生的壮美画卷正在铺开。

观看完首映的观众表示,《厉害了,我的国》鼓舞全国各族人民朝气蓬勃迈向未来,令人充分感受到作为中国人的自豪。

1)《厉害了,我的国》很“厉害”,运用文化生活知识指出其“厉害”之处。

 

2)结合材料,远用寻觅社会的真谛的知识评价这部记录影片。

 

3)请用诗句对“厉害的国”表达你的深情。(要用诗中的经典名句)

 

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6分)

1921年夏,在上海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因遭到法租界巡捕袭扰,被迫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一条小船上继续进行,在这里完成了大会议程,宣告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这条小船因而获得了一个永载中国革命史册的名字——红船,中国共产党建党伟业所蕴含的伟大革命精神因此被称之为红船精神。20056月,习近平同志首次概括了红船精神的深刻内涵和历史地位,指出:“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也是红船精神的深刻内涵。”

红船精神本身蕴涵的厚重历史文化、高尚道德情操、远大奋斗目标,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内在一致性。当前,我们要在新的时代实现新的目标,就要高扬革命理想高于天的旗帜,就要认认真真、扎扎实实地学习践行“红船精神”。

1)结合材料和文化生活知识,分析红船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者相一致的意义。(12分)

2)“革命理想高于天”。据此,有人认为:“高举旗帜,我们才能战胜一切困难,取得成功”。请运用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评析这一观点。(10分)

3)我们回顾建党历史,弘扬红船精神,是为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增强开拓前进的勇气和力量。请你为弘扬红船精神拟两条宣传标语。(要求:每条标语的字数控制在15个字以内)

 

1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今日的中华文化正自信走向世界舞台。从“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和地区所兴起的汉语热、武术热、书法热到“欢乐春节”活动,“一带一路”不仅促进了商业的发展,更促进了文化的革新,其带来的文化交流是生动而活力四射的,使“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和地区民心相通、心意相连。

1)结合材料并联系实际,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中华文化为什么能够自信地走向世界。(10分)

2)习近平指出,人文交流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长期事业,请你就如何促进中美人文交流提两条合理化建议。(4分)

 

1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6分)

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条件,生态文明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必然选择。

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关键时期,中国共产党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秉承了天人合一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念,作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决策。党的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治国理政的重要内容,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首次把“美丽中国”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提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开展创建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和绿色出行等行动;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20158月以来,中央环保督察已经实现对31个省(区、市)的督察全覆盖,各地掀起环保问责风暴。201612月,中办、国办印发《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建立健全对各级官员的考核评价机制。201811起,我国施行《环境保护税法》,开征环境保护税。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决定》,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组建自然资源部与生态环境部。

1)运用文化与经济、政治关系的知识并结合材料,说明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对建设“美丽中国”的积极意义。(10分)

2)结合材料,运用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作用与矛盾运动的知识说明我国是如何推进生态文明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12分)

3)当前,燃放烟花爆竹、祭祖烧纸钱等传统习俗严重污染生态环境。请你以“告别陋习,崇尚文明”为主题发出倡议。要求:列出相关倡议要点,不少于两点。(4分)

 

12.阅读材料,完成下题(26分)

2018年“两会”期间,习近平多次强调,要推动乡村振兴健康有序进行,科学把握各地差异和特点,注重地域特色,体现乡土风情,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美丽乡村,必须把重振乡村优秀传统文化摆在重要位置。

中国乡村文化诞生在以农耕文明为基础、地缘和血缘为纽带、传统社会伦理为秩序的乡村社会,并在长期发展中逐步形成了以乡规民约、生活信仰、传统习俗、社会禁忌等非正式制度为基本内容的文化形态。

随着城市化推进,一方面,工业文明下的城市文化强势来袭,传统的乡村文化不能适应社会生活的变迁。另一方面,否认乡村文化作用的错误言论还有市场,他们过于强调农业效益,忽略了传统乡村文化的价值。导致一些地方的乡村文化面临式微的境地,丰富的节庆活动逐渐消失,传承千百年的传统技艺濒临失传,影响乡村建设和发展

新时代,乡村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各地加强推进传统乡村文化振兴,留住乡愁、留住特色,充分挖掘乡村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内核,重新唤起了乡村的文化活力。丰富的民俗,淳朴的民风,缠绵的乡愁……这些乡村历史文脉和文化基因让人们对乡村产生了更多的留恋,也必将会推动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1)结合材料,运用传统文化作用的知识说明重振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合理性。(10分)

     (2)有人认为,城市文化强势来袭,传统的乡村文化已被作为落后的改造对象。结合材料,运用意识作用的知识,对否认乡村文化作用的错误言论进行批驳。(12分)

 (3)请就我们如何重振乡村文化提两条建议。(4分)

 

13.2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古人云:诗言志、歌咏言。一部中国诗词史就是几千年来中国人精神风貌的展示。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的纯真质朴,到“梨花院落溶溶月”的浪漫情怀;从“东临碣石,以观沧海”的雄心壮志,到“心远地自偏”的隐士风流;从“黄河之水天上来”的盛唐气象,到“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婉约缠绵。诗词以最凝练的语言和优美的韵律,把中华文明的精神内涵内化为我们的心理认知,又外化为口耳间的美妙流传。

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热起来,是传承和发扬的关键一步,继《中国成语大会》《中国诗词大会》之后,央视又一原创文化节目《经典咏流传》在播出不久就在豆瓣斩获9.4的高分,创文化类节目新高。《经典咏流传》的成功,一方面在于诗与歌相结合,传统经典诗词嵌入新时代流行元素,产生了广泛流传的基础;另一方面,知名主持人、文化人、歌手加盟,也起到了一定的引领作用,让时代感凸显。通过古典与现代的相互交融,《经典咏流传》演绎出了新时代中国的精神力量和文化自信。

1)对于当下的古诗热词,有人提出“记诵是因循的步履,思考才是创新的源泉”。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对此观点进行驳斥。(10分)

2)央视《经典咏流传》节目通过创新成功地增强了观众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结合材料,运用“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的知识对此加以说明。(12分)

3)请写出两句包含哲学道理的古诗词,并指出其中蕴含的哲学道理。(4分)

 

14.阅读材料,完成相关问题。(26)

传统工艺,是指具有历史传承和民族或地域特色、与日常生活联系紧密、主要使用手工劳动的制作工艺及相关产品,是创造性的手工劳动和因材施艺的个性化制作,具有工业化生产不能替代的性能。各族人民在长期社会生活实践中共同创造的传统工艺,蕴含着中华民族的文化价值观念、思想智慧和实践经验,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工业文明兴起后,机器化生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也导致中国传统工艺产业受到严重冲击,走向衰落。但其劣势也显而易见:批量生产的形式过于单一,难以满足人们多样化的物质和精神需求。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人们重新认识充满智慧、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文化特色的传统手工艺品。有人认为,将机器生产的科学性、精确度、规模化和手工艺品的差异性、创造性、个性化进行有机结合,是传统手工艺振兴的必由之路。

1)结合材料,运用矛盾基本属性的知识分析传统手工艺与机器化生产的关系。(12)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传承振兴我国传统手工艺的文化价值。(10)

3)高二某班学生开展题为“互联网时代传统手工艺的传承与振兴”的研究性学习,请就如何传承振兴我国传统手工艺拟写发言要点。(两条,每条10-30个字)(4)

 

1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6分)

国际话语权是指以国家利益为核心,就国家事务和相关国际事务发表意见的权利。近年来,中国国际话语权正在不断提升。习近平指出,“形象地讲,长期以来,我们党带领人民就是要不断解决‘挨打’、‘挨饿’、‘挨骂’这三大问题。经过几代人不懈奋斗,前两个问题基本得到解决,但‘挨骂’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落后就要挨打,贫穷就要挨饿,失语就要挨骂。“挨骂”就是在话语权上存在问题。当前,中国发展和治理的势头都不错,但在世界上往往有理说不出,或者说了传不开,甚至国家形象屡屡遭到刻意的丑化,究其原因,缺乏话语权是很关键的因素。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争取国际话语权是我们必须解决好的一个重大问题。

提升话语权必须处理好民族性与国际性的关系,实现两者的有机统一。话语要为国际所认可,就不能总是自说自话、自弹自唱。增强中国特色话语的国际融通,一方面要通过对世界上的主流话语加以借鉴改造,即话语上的“借船出海”。中国的发展没有也不能偏离人类文明发展大道。对于人类文明共识的东西,我们另起炉灶是不明智的。另一方面,如习近平所指出的,“要善于提炼标识性概念,打造易于为国际社会所理解和接受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

1)根据上述材料,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争取国际话语权是我们必须解决好的一个重大问题?(12分)

2)结合材料,用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知识分析我国应该如何提升国际话语权?(10分)

3)请就如何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提两条建议。(4分)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6分)

传统村落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

   依山造屋,傍水结村,推窗见河,开门走桥,顺自然显人文。类似这样特色鲜明的古村落遍布我国各地。传统村落体现着当地的传统文化、建筑艺术和村镇空间格局,反映着人居与周边自然环境和谐共生的关系,是活着的文化与自然遗产。传统村落所承载的文化精髓和空间记忆,对于当今城乡规划与建设具有重要启示。

传统村落不仅是人们的精神家园,也是具有不可再生性、具有潜在利用价值的重要旅游资源。近年来,一些地方通过发展旅游来保护传统村落,取得较好效果,但实践中存在不少误区:不少地方出现了拆古建新、拆真建假以及过多外迁村民等现象,过度的商业开发使一些乡土建筑原有的生态环境、历史风貌格局被肢解、破坏;村落之间的旅游开发存在着严重的跟风现象,各乡村提供的旅游产品基本相似;景观设计、房舍风格等方面存在“去农化”趋向,建筑形式表现生硬,不土不洋……有学者认为,历史文化价值是传统村落的根基,也是传统村落的未来。通过发展旅游来保护传统村落,需要我们理性思考,科学规划。

1)运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结合材料分析我国传统村落对当今城乡规划与建设的作用。(10分)

2)结合材料,用对立统一观点分析如何处理传统村落的保护和旅游开发的关系。(12分)

3)传统村落的稀缺性和原生态性使其日益成为旅游活动的一个热点。请你为传统村落发展乡村旅游提两条建议。(4分)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6)

中华民族有@着优良的读书传统,崇尚读书、诗书继世之风绵延数千年。

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从微观层面说,阅读是人们获取知识、提升内涵的重要方式;从宏观角度看,阅读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精神传递、文明传承、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日益成熟,数字信息时代给人们阅读方式带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相比纸质阅读,数字化阅读一方面极大方便了人们的日常阅读;另一方面,它又客观上造成了人们碎片化、快餐式的浅阅读习惯,让阅读变得随意化,削弱了阅读的严肃性。基于此,纸质阅读需要借助数字化阅读来提升阅读的效率和便利性,同时数字化阅读也需要用纸质阅读来补足阅读的深度和整体性。正所谓“萝卜白菜各有所爱”,每个人有自己的阅读需要,只要能够满足知识获得的需要,以何种形式阅读并不是主要问题。数据显示,纸质书和电子书相互促进效应明显,2017年上线的纸电同步图书销量是同期非纸电同步书的三倍多,可见人们对于阅读的需要并不会因为形式的不同而转变,反而会因为丰富的阅读方式带来更有乐趣的阅读体验,从而带动阅读欲望的提升。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我国倡导全民阅读的意义。(10分)

2)运用矛盾基本属性的知识,说明全民阅读中数字化阅读和纸质阅读的关系。(12分)

3)请就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给学校提两条建议。(4分)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6分)

       由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电视台联合制作的六集电视纪录片《辉煌中国》,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为脉络,全面反映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

       据介绍,《辉煌中国》的8个摄制组历时3个月,走遍了全国31个省区市,拍摄了近3200个小时的高清纪实素材、300多个小时的航拍素材,采访了108位人物,记录下了众多珍贵的历史瞬间。通过壮观震撼的大规模航拍现场、生动鲜活的百姓生活现场、激动人心的生产一线现场,呈现出“大美中国、大爱中国、龙腾虎跃、蒸蒸日上”的动人场景;展示出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下,全国各族人民砥砺奋进、真抓实干,取得了历史性的巨大成就;展示出中国人民更多的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自豪感;展示出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

       在创作上,该片采用“内容众筹”的创新方式,搭建创作平台,面向全国征集五年来百姓眼中的成就故事、百姓身边的巨大变化,由百姓自己讲述精彩“中国故事”,众筹案例线索、照片、短视频等逾万条。从创作阶段开始,就形成了全民参与、全民互动、全民拍摄、全民接力的“讲辉煌…‘赞辉煌”的互动传播。

       此外,据介绍,该片原创主题歌《新的天地》展现了中国新景象,歌词朗朗上口,旋律抒情悠扬,不仅与全片总基调相得益彰,更使全片主题得到了升华。

(1)结合材料和哲学生活的知识,说明《辉煌中国》的创作是怎样体现意识作用的。(12分) 

(2)结合材料和文化生活的知识,分析《辉煌中国》的创作是如何发挥人民群众主体作用的。(10分)  

(3)爱国歌曲总能够给人以正能量,请你列举两首爱国歌曲,并阐明所表达的内容。(4分)

 

19.2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年来,南湖革命纪念馆充分利用红色文化资源,创设载体,创建基地,努力在最大程度上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作用。党的十九大后,南湖革命纪念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讲好革命故事,宣传党的精神。在依托基本陈列展览讲好红船故事的同时,突破地域限制,精心设计制作流动展板,积极主动地走出去,策划举办临展、巡展活动,把“红船精神”送往全国各地,用“红船精神”来感染人、教育人、激励人。

      201710月,习近平带领中央政治局常委瞻仰上海中共一大会址和浙江嘉兴南湖红船,回顾建党历史,追寻党的根脉。习近平在参观南湖革命纪念馆时指出:“红船精神”作为党的革命精神之源,是党的初心和使命的承载。我们要扬起红船的风帆,以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矢志推动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不断前进。

1)结合材料,运用价值观的知识,阐释大力弘扬“红船精神”的原因。(12分)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南湖革命纪念馆是如何讲好红船故事的。(10分)

3)请你就如何推动“红船精神”走进校园提出两条建议。(4分)

 

20.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阆题。(26)

中国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倡导者。党的十八大报告正式提出“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

20172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被写入联合国有关决议,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客、清洁美丽的世界。”这一宣示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面对当今世界形势和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对国际关系和人类前景的基本主张。

当代中国与世界上其他国家深入交往,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紧密融合时,相互之间多一些文化尊重,多一些文化基因的“链接”,其积极作用不言而喻。中国人民希望睁开眼睛看世界,希望更多地了解世界,学习、吸收和借鉴世界优秀文明成果。同时,世界其他国家尤其是西方国家,也需要更多地了解中国人的中国梦,了解中国文化中“天下观”“和谐观”等观念的深刻内涵,了解中国人倡导建立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本源。如此,西方国家将在中国崛起的过程中发现新的机会,共同分享发展的成果。

1)结合材料和文化生活知识,探究中国如何与世界上其他国家多一些文化基因“链接”。(10分)

2)结合材料,运用矛盾基本属性的知识分析说明中国倡导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合理性。(12)

3)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传承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请列举两个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相契合的名言。(4分)

 

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6)

五千年文化,三千年诗韵。2018年大年初一,央视一套的原创综艺节目《经典咏流传》惊艳上线,该节目“和诗以歌”,将传统诗词经典与现代流行相融合,挖掘诗词背后的深厚内涵,讲述文化知识、阐释人文价值,引起观众强烈共鸣,激发了人们的民族自豪感。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乡村教师和贵州大山里的孩子一起表演了小诗《苔》,孩子们朴质的天籁之声直击人心,感染了无数人。《苔》诗的选取,“活出自我”立意的挖掘,经典传唱人的寻找,诗、歌、舞、乐、声、光、电等各种祝听元素的运用,体现着节目创作者的匠心独运。

      (1)结合材料和文化生活知识,分析《经典咏流传》节目成功对传承传统文化的启示。(10)

      (2)结合材料,运用“意识的作用”的知识,分析《经典咏流传》节目的创作。(12)

      (3)“诗词唱经典,中国正流行”。《经典咏流传》引发校园传统文化热,请你为校园传统文化建设,拟两条宣传语。要求朗朗上口,每条标语不超过20个字。(4分)

  

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6分)

用语文教材为学生打好“中国底色”。20179月,我国新入学的中小学生迎来了新版“教育部编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这是白话文兴起后,中国语文教材的第七次“大换血”。

     在此之前,文言文已经历了在语文教材中的“变迁”。20世纪初,中国文化界发起白话文运动,文言文退出小学课堂,减少了在初中教材中的比例。新中国成立后,文言文比例又历经起伏。上世纪70年代末,文言文又开始以较大规模进入小学教材,而中学语文教材中文言文比例曾上升至22%

此次教材改版,换掉了约40%的课文,体现传统文化内容的古诗文比例大幅提升。较之以前的人教版,小学6个年级,古诗文有129篇,古诗文总数增幅高达80%。初中3个年级,古诗文总篇数也相应提升,占到了全部课文的51.7%

增加古诗文比例对弘扬与传承传统文化尤为重要,但语文教育对学生来说,最重要的作用是要达到“立人”的目的。而当语文教育育人的作用得以最大化发挥,古诗文增强文化自信、传承传统文化的作用也能最大化发挥,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而强调语文教育的人文精神、注重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才应是语文教育的内核。

1)结合材料,运用认识论相关知识,说明语文教材修订的意义。(12分)

2)结合材料,运用所学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我国为什么在中小学教材中增加传统文化篇目?(10分)

3)请写出两句包含辩证法思想的中国古诗文,并指出所包含的辩证法思想。(4分)

 

23.阅读捌料,完成下列要求。(26分)

     “靠脸吃饭”的时代来了!农行、建行、招行在部分网点已经开始“刷脸取款”,人们无需携带银行卡,只需要站在银行ATM机前,看一眼摄像头,再输入手机号、取款金额、密码,即可提取现金.

      曾经“刷脸取款”的核心技术——人脸识剐算法,一直垄断在极少数西方发达国家手中。我国某科研团队在探索人脸识别算法应用过程中经历多次失败,但他们迎难而上,本着精益求精的精神,通过互联网采集大量人脸数据来进行训练,使其不断“进化”,实现了技术上的重大突破。

      起柳不少银行客户对“刷脸取款”的安全性和可操作性持有怀疑态度,银行方面则强调“刷脸取款”比传统的刷卡取款更加便捷,可以降低伪卡风险、减少设备吞卡数量,同时也不用担心银行卡丢失的问题.

      随着时间的推移,一部分人如白领、知识分子、学生等对这项新技术的疑虑逐渐打消,但仍有人对随意采集面部特征数据这样的隐私信息表示了担忧。

(1)运用“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中人们对“刷脸取款”有不同态度的认识。(12)

 

(2)创新型人才是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因素。结合材料并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谈谈我国“刷脸取款”核心技术的成功研发对科研工作者的启示。(10分)

 

(3)结合材料,运用发展的观点为各大银行普及“刷脸取款”技术提出两条方法论建议。(4分)

 

24.2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历经十二道工序,再过十八遍火候,一千度高温锤炼,经受三万六千次锻打,直到锅如明镜……”20182月,随着《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播出,济南章丘铁锅受到关注并迅速走红,网上章丘铁锅的销量同比增长了近6000倍,处于脱销状态。

      章丘打铁文化传承的结果,是让当地仍有一批使用“最笨的古法”打造铁锅的老匠人,看得到锤印,摸不到锤坑,这才是最后打到密度最高,油和菜质不会深入,就像物理涂层一样,一锤一锤地靠几万锤的钝打才能实现,这是一个笨办法,但出来的东西是健康的,这么多锤下去之后。一定是有别人无法超越的东西,速就是为什么它们会传承至今。

      章丘铁锅迅速走红对于传统手工艺来说绝对是好事。难能可贵的是面对海量订单,厂方并未加产走量,而是专心做锅、确保质量a不功利,不浮躁,一门心思把产品做好,工匠精神成就了章丘铁锅。由中国制造迈向中国创造,除了技术创新,也需要文化的熔铸,需要工匠精神,打造品质至上的中国品牌。从这个意义上说,“章丘无锅”体现的工匠精神比章丘铁锅奉身更加珍贵。

      (l)面对海量订单,厂方并未加产走量,而是专心做锅、确保质量。章丘匠人不功利,不浮躁,一门心思把产品做好,工匠精神成就了章丘铁锅。请利用价值观的知识,为他们这一合理选择说明理由。(12分)

      (2)工匠精神成就了章丘铁锅。由中国制造迈向中国创造,除了技术创新,也需要文化的熔铸,打造品质至上的中国品牌。请运用文化作用知识,分析“工匠精神”对推进中国制造迈向中国创造的作用。(10分)

(3)传统工艺不是尘封的古董。它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体现人类智慧和追求。但有些传统工艺几近销声匿迹。请你为传统工艺的传承提出两点建议。(4分)

 

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文化作为一种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智慧支持、精神激励和文化滋养。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的马庄村演绎出激活文化元素、实现乡村振兴的动人故事。

改革开放走过的第一个 10 年,马庄村农民的温饱问题得到了解决,但头脑空虚、思想混乱等问题随之而来。村党支部和村委会带领全村村民挖掘村庄历史和民俗、非遗中药香包等资源,发展特色文化产业,修建综合性农家乐体验中心,焕发经济活力。追寻民间文化的思想价值,评选“好婆婆”“好媳妇”“最美家庭”,焕发家风、乡风文明风尚。举办科学文化知识讲座,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村庄旧貌换新颜,村民生活丰富多彩,集体经济蓬勃发展,马庄村实现了华丽转身,被誉为“华夏文明一枝花”。

1)激活文化元素是马庄村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经验,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加以阐述。(10 分)

2)运用矛盾特殊性知识并结合材料,分析马庄村在实现乡村振兴过程中是如何实现华丽转身的。(12 分)

3)某班级以“文化的力量有多大”为议题,探究乡村文化的影响力。假如你是该班同学,请就此活动提出两种可行的探究途径。(4 分)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文运与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就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大型政论专题片《将改革进行到底——延续中华文脉》将近5年来真实发生在中国文化领域的一个个美好片段凝成一个个画面,紧紧把握中华文脉这条主线,以文化改革为主题,始终发展文化民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始终着眼文化品牌,大力发展现代产业,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在不同文明的交流碰撞中,彰显亿万中国人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我国的文化体制改革要紧紧围绕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目标,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充分体现文化改革创新的时代要求。

(1)结合材料并运用文化作用的知识,回答该专题片是如何彰显中国人的文化自信的。(6分)

(2)运用规律的相关知识,分析我国应如何推动文化体制改革。(6分)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6年上半年,我国旅游收入、电影票房收入、网络文化市场营收、网购用户数量等都实现了同比大幅增长,一串串数字的背后,是我国文化消费持续发力的真实写照,同时也反映出文化市场一味追求经济效益、文化产品同质化问题严重、设计缺乏创新性和技术含量较低等隐忧,制约了文化消费能力的释放。

扩大文化供给侧对消费的引领作用,需要弘扬工匠精神,提供有价值的内容,让精品力作成为时代话题和时尚先锋;紧紧抓住科技进步的重大机遇,积极探索新型文化业态,形成新的消费市场和领域;鼓励社会资本进入文化生产领域,鼓励和刺激文化供给侧的竞争,提升供给的水平和质量;借助互联网和新技术,开发各类文化创意产品、引导文化消费需求,提升消费品质。

1)结合材料,概括我国文化消费领域的现状并(4分)

2)分析材料是如何扩大文化供给侧对消费的引领作用的。(8分)

 

参考答案:

1.B     2.A     3.D      4.C

5.①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②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③立足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④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⑤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6.1)优秀文化塑造人生,红色革命文艺作品的创作有利于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3分)有利于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3分)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之魂,创作红色革命文艺作用有利于继承革命传统,培育爱国主义情怀,弘扬中华民族精神;(3分)社会主义文化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创作红色革命文化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3分)

      2)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动力。优秀文艺要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回应时代关切。(4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优秀文艺要服务于人民,服务于新时代改革开放的需要。(3分)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优秀文艺需要在社会实践中接受检验,不断丰富和完善。(3分)

7.(1)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过程是曲折的,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3分)“红船精神”符合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反映了社会历史发展过程的曲折性,尊重了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3分)是革命精神与 科学精神的高度统一,(2分)对党和人民的事业兼具精神激励和道路指引作用,(2分)是近百年来中华民族救亡、复兴道路上凝聚党心、民心当之无愧的精神旗帜。(2分)

(2)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2分)“红船精神”是爱国主义精神的集中体现,(2分)并在党领导各族人民进行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显示了其强大的感召力和生命力。(2分)今天,弘扬“红船精神”,能凝聚和鼓舞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战胜一切困难,不断夺取决胜全面小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胜利。(4分)

(3)示例: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其实质就是改革创新精神;改革创新的道路上必有诸多挑战和困难,离 不开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的支撑;改革创新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这离不开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的指引。

8.(1)①立足社会实践,贴近人民生活;②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③表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展示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④在新时代的高起点上,实现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繁荣文化。

(2)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该片是对祖国发展成就的如实反映,展现的中国精神鼓舞人民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道路上奋斗。②社会发展是在社会基本矛盾的不断解决中实现的。该片生动记录了我国在扶贫、生态文明建设、医疗保障、国家安全体制等各方面不断解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中推动我国的发展。③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该片讲述了国家发展成就的取得依靠人民,为了人民,彰显我国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3)示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两条即可)

9.(1)有利于我们既能够在全社会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凝魂聚气和强基固本;同时,又能够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红船精神,用先进文化增强人民群众的精神力量,促进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并且,二者都是社会主义文化,能够在国民教育中形成合力,更加有效地为个人、国家和民族的发展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2)题目观点具有合理性。意识对人们改造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正确的意识才能够促进事物的发展。我们要树立崇高的革命理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以人民为中心,才能顺应历史发展的必然,依靠人民的力量,实现中国梦。同时,我们要坚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我们就一定能够取得成功。

(3)参考示例:艰苦奋斗,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以创新的精神永葆生机和活力。勇立潮头,敢为人先,开拓进取。(每条2分,结合红船精神的内涵、弘扬意义等方面来提)

10.1)经济、政治决定文化。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和对外开放水平的提高,为中华文化自信地走向世界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4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具有包容性和时代性,契合了世界人民的共同的价值追求;(4分)中国借助文化节庆活动和现代科技,拓宽了传播渠道,增强传播能力,提高了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2分)

2)①促进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双向留学,推动教育机构间的交流合作;②举办文化论坛、艺术节,加深对双方文化的了解;③支持艺术机构、博物馆、图书馆之间的交流;④举办中国文化名人讲座,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民众介绍中国文化。(每点2分,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11.(26)1)一定的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政治,先进文化可以促进经济政治发展。(2分)绿色发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秉承了天人合一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走向绿色发展之路;(4分)全面落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4分)

2)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为先进的经济基础服务,就会促进生产力发展与社会进步。(4分)顺应经济社会发展转型需要,我国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治国理政的重要内容,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机制改革,建立和完善生态文明治理体系,使上层建筑更好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4分)我国通过中央环保督察与问责、建立健全对各级官员的考核评价机制、开征环境保护税、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等,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推动生态环境治理能力现代化。(4分)   

3)思想认识上,对于传统习俗要有全面正确的认识(如: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告别传统陋习);行为方式上,要积极创新,彰显文明(如:鲜花祭奠,网上祭祖)等等。(考生需要从不同的角度发出倡议,每个角度2分。)

12.(1)10分)①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是维系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纽带。传统文化如果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3分)②随着城市化推进,传统的乡村文化不能适应社会生活的变迁,就会影响乡村建设和发展,(3分)③重振乡村优秀传统文化能增强乡民的认同感、归属感、凝聚力;有利于推动美丽乡村建设;有利于保持中华文化的地域特色。(4分)

(2)12分)①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正确意识促进事物发展,错误意识阻碍事物的发展(4分)②否认乡村文化作用的错误言论忽略了传统乡村文化的价值,导致丰富的节庆活动逐渐消失,传承千百年的传统技艺濒临失传。(3分)③肯定乡村文化的积极作用,挖掘其优秀内核,唤起乡村文化活力,能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促进新农村建设。(3分)④只有树立正确意识,自觉抵制否认文化作用的错误言论,才能重振传统的优秀乡村文化,推动乡村振兴健康有序进行。(2分)

(3)4分)制定保护乡村文化的法律和政策;举办乡村传统节庆活动;保护乡村的传统技艺。(4分,两条即可,言之成理,即可酌情给分。)

13.1)①文化继承是文化发展和创新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2分)继承与发展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1分)必要的记诵有利于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增强文化自信,有利于文化发展和创新。(2分)“记诵是因循的步履”,认为记诵仅仅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否认了记诵对文化创新的作用。(1分)

②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1分)思考有利于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从而有利于文化的发展创新。(2分)“思考才是创新的源泉”否定了实践的作用而夸大了思考的作用。(1分)

2)①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是事物联系和发展的环节,其实质是扬弃;(3分)辩证法的本质是革命的、批判的、创新的。(1分)因此,我们要树立创新意识,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的实际,研究新情况,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2分)《经典咏流传》把诗与歌相结合,并邀请知名人士加盟,实现了电视节目形式和内容的创新发展,增强了观众的文化自觉与自信。(3分)②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中国诗词大会的成功,唤醒了观众的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从而使中华诗词文化得以更好的传承和发展。(3分)

3)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事物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矛盾具有特殊性。

14.(1)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2)。传统手工艺与机器化生产具有不同的特质,二者相互排斥,机器化生产导致传统手工艺衰落(4);传统手工艺与机器化生产又具有同一性,二者相互吸引,相互联结,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实现传统与现代、创造性与规模化的互补,在互补中实现创造性转化(4);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共同推动着传统手工艺在实践中不断适应机器化生产的变化,获得发展。(2)

(2)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或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传统工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对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展现世界文化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5)我国传统工艺蕴含着中华民族的思想智慧和文化价值,承载着中华文化的深刻内涵(展示中华文化的魅力),传承振兴我国传统工艺有利于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5)

(3)坚守工匠精神,同时为传统工艺注入时代精神和现代元素,使其充满生活气息。(2)借助互联网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展示传统工艺的文化价值。(2分)

15.1)①一定经济政治决定一定文化。中国经济的发展、政治地位的提高,迫切需要中国话语权的提升。②一定的文化给予经济政治重要的影响,先进文化促进经济政治发展。中国话语权提升有利于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③提升中国“话语权”是中华文化发展、传播的需要。提升中国话语权有利于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促进中华文化走向世界。④文化有相对独立性,提升中国“话语权”是加强文化自身建设,增强文化自信的要求。

2)①矛盾具有特殊性,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具其特点。中国“话语”要有中国特色,体现中国文化智慧的民族性。②矛盾具有普遍性,任何事物与同类都具有共性。中国“话语”要体现国际性,为国际所认可。③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要坚持共性与个性相统一。中国要提升话语权必须处理好民族性与国际性的关系,实现两者的有机统一。

3)①利用广播、网络、电视、图书等大众传媒讲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②积极参与多边外交,利用外交舞台展示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

16.1)①传统村落所承载的文化精髓,在当代仍具有重要价值,对当今城乡规划与建设具有重要启示。(2分)②传统村落所体现的当地传统文化、建筑艺术和村镇空间格局,影响人们认识活动、实践活动和思维方式,对当今城乡规划与建设具有指导作用。(4分)③传统村落以其宝贵遗存向人们展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典范,为城乡规划与建设提供借鉴。(4分)

替代答案:我国传统村落以其独特理念影响人们认识和处理人与环境的关系,以其思维方式指导城乡规划与建设。(4分)

      说明:其他答案要点,紧扣设问,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但不能超过本题赋分。

2)①任何事物都包含着矛盾,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应该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3)。 旅游开发增加了传统村落被破坏的风险,若只保护不开发,会加大保护的经济压力,如能科学规划,适度的旅游开发和活态保护是能够相互促进的。(3)  ② 应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3)从各地的实际出发,探索传统村落保护和旅游开发有机结合的途径和办法,在有效保护的前提下进行旅游开发。(3)(注意: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但不能超过本题赋分)

3)①重视传统村落的活态保护,丰富乡村旅游的文化内涵。(2分)②应以市场为导向,以“生态”、“乡土”为内核,开发多元化的乡村旅游产品。(2分)

替代答案:突出乡村旅游的地方文化特色,开发满足消费者需求的旅游文化产品(2分)。或答“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注重乡村旅游的文化体验”(2分)注意: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但不能超过本题赋分。

17.1)丰富国民精@神世界,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推动精神文明建设,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增强文化自觉与自信,提升中华文化软实力

2)矛盾就是对立统一,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数字化阅读和纸质阅读是对立统一的关系。数字化阅读和纸质阅读在阅读方式和效果上各有特点。同时两者又是互补和相互促进的,纸质阅读需要借助数字化阅读来提高阅读的效率和便利性,而数字化阅读同样需要纸质阅读来增强阅读的深度和整体性。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推动事物的发展。我们在全民阅读中应将两种阅读方式有机统一起来,丰富阅读方式,推动全民阅读水平的提高。

3)答案示例:设立学校阅读日,建设班级读书角。开设阅读课,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组织读书主题竞赛活动等。

18.(1)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2分)摄制组为了展示中国的辉煌成就,对历史人物、精彩历史瞬间、百姓生活现状、生产现场等素材进行搜集,创新拍摄方式和创作方式,并以电视纪录片的形式向观众展示;(4分)正确的意识对人们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2分)《辉煌巾国》展示了巾华民族的发展历程及伟大的建设成就,提高了人们的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自豪感,能够激励全国各族人民努力奋进。(4分)

(2)做到与人民群众的生活实践相结合,从人民群众的实践中汲取营养;(2分)激发人民群众的文化创造活力,提高群众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3)发挥人民群众在文化传播巾的作用,使人民群众成为先进文化的传播者;(2分)人民群众在社会生活中创造和发展文化,也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让人民群众成为文化的创作者和享用者。(3分)

(3)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2分)我的中国心——游子对祖国的怀恋与热爱。(2)(只要言之有理、符合主题即可)

19.1)①人生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2分)弘扬“红船精神”,激励人们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做出贡献,能更好的实现人生价值。(2分)②价值观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2分),能够指导人们正确认识和评价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能够引导人们在面对价值冲突时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的价值选择。(2分)③正确的价值观要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2分)弘扬“红船精神”,有助于激励和引导人们积极投身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贡献;有助于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不忘初心、坚定理想信念,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2分)(考生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均可酌情给分)

     2)①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发展的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3分)②传承红色基因,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并与时代精神相结合。(3分)③创新红船故事的传播形式和手段,弘扬“红船精神”。(4分)(考生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均可酌情给分)

     3)答案示例:①为学生开展“红船精神”辅导讲座,引导师生深入学习“红船精神”内涵。②构建“颂红船、践价值、尚美育”红色德育课程体系和红色德育经典活动项目。(每点2分,共4分。本题具有开放性,考生只要围绕主题作答,言之有理均可酌情给分)

20.(1)①发掘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好、发展好中华文化,提高我国文化竞争力;积极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扩大中华文化在国际上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使其他国家增强对中华文化的了解。 ②遵循文化共性和普遍规律,搭建中国和其他国家文化交流的桥梁,促进文化对外交流。(如考生写到“文化是世界的”可给分);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尊重差异,理解个性,正确对待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明。(如考生写到“文化是民族的”可给分)(如考生写到“尊重文化多样性”可给分)

(2)①矛盾双方既有同一性又有斗争性。中国与世界各国在经济、政治文化上发展各异,竞争激烈,具有斗争性;当今世界,各国相互依存,休戚与共,具有同一性。人类命运共同体抓住了当今世界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统一性方面。②同一性以斗争性为前提,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人类命运共同体以尊重各国差异,包容多样为前提,主张包容差异,鼓励各国在自己的差异性基础上发展。 ③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和发展。“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走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新路,就是遵循相互作用规律,大胆运用相互合作与相互竞争这两方面的推动力,使之产生正能量,来推动世界和我们国家各方面的繁荣发展。

(3)协和万邦;和而不同;世界大同;同舟共济。(两条即可)

21.(1)树立高度文化自觉和自信,认识到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和意义;(2分)坚持文化创新,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4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创作导向,发挥人民群众创造主体作用;(2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借助大众传媒,传播优秀传统文化。(2分)

     (2)人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诗以歌”,传承经典,激发人们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4分)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创作者匠心独运,选择诗词,挖掘立意,阐释人文价值。(4分)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节目直击人心,引起观众共鸣,感染了无数人。(4)

    (3)书香弥漫校园经典浸润人生;感受诗词文化成就幸福人生。(4分)

22.(1) ①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教材修订有利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能发挥优秀传统文化对国家和个人发展的指导作用,而且有利于增强文化自信,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②认识具有无限性和上升性。根据时代的发展修订语文教材,有利于人们正确理解和把握优秀传统文化的真谛,并使之在新的时代得以弘扬和发展。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传统文化需要通过社会实践活动的检验,才能得出其意义所在。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传统文化的意义在于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个人健康成长,否则会失去其价值。(每点3分,共12分。考生如有其它答案,言之有理均可酌情给分)

 (2)原因:①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是中华民族价值观的源泉。②中华传统文化不但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发展道路具有深刻的影响,而且对人类的进步和世界文化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③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为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④有利于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⑤有利于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有利于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考生如有其它答案,言之有理均可酌情给分)

3)①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发展的观点;②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矛盾的特殊性;③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集小流,无已成江海——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④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每点2分,其它符合要求的答案也可给分,答出两点给4分)

23.1)①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主体差异性,(1分)因人们的社会地位、需要不同而不同(或受人们的立场、方法、知识水平、思维能力等不同的主体条件的限制),(2分)对刷脸取款就会有不同的认识;(1分)②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1分)因时间、地点和条件的变化而不同(或受社会实践的内容、形式、规模、水平等客观条件的限制),(2分)不同时期的人对刷脸取款存在着不同看法;(1分)③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要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1分)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1分)刷脸取款的技术创新为客户提供了更安全和便捷的服务,(1分)使人们的疑虑逐渐打消。(1分)

2)①科研工作者必须立足社会实践,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2分)②科研工作者必须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2分)进行自主创新,掌握核心技术;(2分)③科研工作者必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工匠精神”,(2分)要有不畏失败、努力钻研的顽强拼搏精神。(2分)

3)示例:①各银行应该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注意量的积累,逐步提高技术水平,抓住时机促成新技术的创新应用;(2分)②面对不同的评价,应坚持事物发展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要坚定信心,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2分)

24.1)(12分)①价值观影响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2分)质量是章丘铁锅的生命,也是工匠精神的体现,面对海量订单,始终选择了品质。(2分)②价值观对人们改造世界具有导向作用。(2分)追求卓越品质,成就了章丘铁锅。(2分)③要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遵循社会发展客观规律。(2分)专心做锅、确保质量,追求品质,不加产走量,维护人民的利益。(2分)

2)(10分)①“工匠精神”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中国制造迈向中国创造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个人与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4分)②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牢记品质是产品的生命,把品质作为追求;(3分)③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树立追求品质、精益求精理念,打造品质至上的中国品牌,助推中国制造迈向中国创造。(3分)

3)(4分)【答案示例】借助大众传媒,传播传统工艺,加强文化传播(2分)培养传统工艺传承者,使之得到传承。(2分)

【解析】(1)本题从价值观角度分析工匠的合理选择,可从认识价值、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以及如何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结合材料分析。

2)本题从文化作用的角度,分析“工匠精神”对推进中国制造迈向中国创造的作用。“工匠精神”无非是一种精神力量,还是要通过各行业匠人的认识和实践活动去发挥作用。因此,本题可从文化的实质、文化对人影响的表现、优秀文化塑造人生三个要点按“总—分—分”排列,结合材料分析说明。

3)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只要围绕传统工艺的传承的合理性建议,言之有理,即可给分。

25.1)①积极培育和发展乡村文化生产力,利用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发展文化产业,实现乡村产业振兴。(3 分)②以文化活动为载体,培育优良家风、文明乡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为乡村振兴提供精神动力。(4 分)③通过培训活动提升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培育新型农民,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和科技支撑。(3 分)

2)矛盾具有特殊性,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阶段有不同的矛盾,要求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正确认识事物和解决矛盾。(4 分)马庄村针对存在的头脑空 虚、思想混乱等问题,根据自身的村庄历史、民俗、非遗文化资源的实际,采取具体措施,追寻文化思想价值,挖掘文化资源,发展特色文化产业,改变村庄面貌,改善了村民生活,推动了集体经济发展,实现了华丽转身。(8 分)

     3)答案示例:社会调研,感受乡村文化对村落的凝聚力。人物访谈,体会乡村文化对人的塑造功能。 问卷调查,思考人们对乡村文化的归属感。

26.(1)①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做强民族品牌,彰显文化自信;②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发挥重要作用。激发全民族的文化创造力,增强中华文化的影响力,彰显我们的文化自信;③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始终抓住中华文脉的主线,着眼文化品牌,不断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增强国人的文化自信;④文化塑造人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挥优秀文化对人生的塑造作用,培养健全人格,增强国人的文化自信。(任意三点给6分,总分不超过6分)

(2)①推动文化体制改革要尊重文化发展规律,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②推动文化体制改革要从文化发展的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体现文化创新的时代要求;③推动文化体制改革要重视精神的作用,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6分)

27.1)现状:2016年上半年,我国文化消费领域的增长持续发力,但也存在着缺乏社会效益、文化产品单一、创新能力不强以及技术落后等问题。(4分)

2)如何扩大:①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市场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产品,让消费者自主选择文化产品,②推动文化业态的创新,激活民众的消费欲求,拓展消费领域;③推动文化投资主体的多元化,扩大文化供给规模,提高文化产品的供给能力;④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增加具有创新能力的文化产品供给,打造竞争新优势。(8分)



  双击自动滚屏  

高三政治教学网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进入管理 |

联系地址:四川省华蓥中学(省示范高中)   联系电话:13458913985   联系人:微信号13458913985再拉入高中政治微信群 QQ群 40420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