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考动态 >> “新高考改革”正在催生基础教育5大巨变
    
  双击自动滚屏  
“新高考改革”正在催生基础教育5大巨变

发表日期:2021年2月1日  本页面已被访问 3639 次

原创作者|刘堃(原济南市教育局副局长、山东省实验中学党委书记、校长,现任山东省政府督学、济南市关工委副主任)

 

2014年开始的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是中国教育史上最大的一次变革。这次改革一反过去以课程改革为主的做法,而是直面考试招生制度,这一教育体制改革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

可以想象,这次改革的难度肯定是很大的,但是高考综合改革的成功,必将对基础教育产生深远的影响。

2014年迄今,全国已有上海、浙江、北京、天津、山东、海南六个省市完全实现了新高考改革落地。2018年广东、福建、湖南、湖北、重庆、江苏、河北、辽宁等八个省市也陆续启动了新高考改革。其他省市正在研究、分析、制作新高考改革的方案,今后几年将陆续加入新高考改革行列。

按照教育部最初的改革方案,2014年开始进行新高考改革到2020年全国所有的省市都要开始新高考改革,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只有14个省市进入实操阶段还有些省市尚在研究探讨中。从中也看出了改革的难度还是很大的。

从山东来看,2020年是高考综合改革的高考“元年”。回眸山东实施新高考改革的历程,总的来说还是比较顺利的。虽然招生录取工作已画上句号,但其对今后学校的全方位影响仅仅还是开始。下面,我们就有可能出现的影响进行下探讨和展望。

一、学会63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新高考规定在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六科中选择三科参加等级性考试,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高考这不仅仅与学生个人的兴趣、特长有关,还与选科的技巧、未来职业所对应高校专业对科目的要求等有关。

比如,理工科专业普遍青睐物理;再比如,要考司法类院校必须要选政治。从今年高考中可以发现选择的技巧是很重要的,我们从省考试院公布的相关统计数字可以看到。

2020夏季高考文化总成绩一份一报表

分数段

选考物理

选考化学

选考生物

选考政治

选考历史

选考地理

全体

本段人数

累计人数

本段人数

累计人数

本段人数

累计人数

本段人数

累计人数

本段人数

累计人数

本段人数

累计人数

本段人数

累计人数

696

9

56

9

56

9

52

 

 

 

 

 

 

9

56

695

15

71

15

71

13

55

 

 

 

 

 

 

15

71

694

7

78

8

79

8

73

 

 

 

 

 

 

8

79

693

21

99

20

99

19

92

 

 

 

 

 

 

21

100

692

19

118

18

117

17

109

 

 

 

 

 

 

21

121

691

19

137

18

135

17

126

 

 

 

 

 

 

19

140

690

25

182

23

158

22

148

 

 

 

 

 

 

28

168

689

18

180

18

178

17

185

 

 

 

 

 

 

18

184

688

20

200

20

196

20

185

 

 

 

 

 

 

21

205

687

24

224

24

220

22

207

 

 

 

 

 

 

25

230

686

23

247

23

243

19

226

 

 

 

 

 

 

24

254

685

26

273

26

269

22

248

 

 

 

 

 

 

26

280

684

42

315

42

311

36

283

 

 

 

 

 

 

42

322

683

35

350

35

348

31

314

 

 

 

 

 

 

35

357

682

39

389

38

384

38

352

 

 

 

 

 

 

42

399

681

54

443

54

438

53

405

 

 

 

 

 

 

58

457

680

55

498

54

482

42

447

 

 

 

 

9

52

56

513

679

53

561

65

557

53

500

 

 

 

 

10

62

56

578

678

55

616

54

611

52

552

 

 

 

 

6

68

58

637

677

62

678

64

675

56

608

 

 

 

 

6

74

65

702

676

50

738

64

739

55

563

 

 

7

52

11

85

57

769

675

75

813

74

813

71

734

 

 

2

54

4

89

76

845

674

67

880

64

877

62

796

 

 

11

65

 

 

 

 

673

86

955

79

956

76

872

 

 

6

71

10

107

88

1006

672

85

1052

82

1038

76

848

5

51

10

81

17

124

92

1088

从这张表中可以看出,全省前457名的考生几乎全部选的是物理、化学、生物三科。

2020年山东高考一分一档表中,449分以上总人数是272673人,其中选考物理是143736,占总人数的52.71.%;选考历史94885人,占总人数的34.80.%,也就是说物理、历史科都没选的人数占12.49%。而最能看出选择技巧的是全省第一名的考生总分为711分。他的具体成绩是:语文:125,数学:150,英语:145。他选择的三科是物理、化学和地理,三科成绩分别是:物理:98,化学:97,地理:96

也许正是因为他选择了地理而没选生物,避开了生物高分的竞争,而这种选择使他成为全省第一名。可见学生必须对自身的爱好兴趣、未来职业有正确的认识,而且要认识到如何通过“六选三”扬长避短,提高自己的考试成绩还是相当有技巧的。选择时一定要综合考量,不要人云亦云。

二、选择志愿也是一种考验

在这次新高考的改革中,新高考的志愿填报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不是以报考学校、服从志愿调剂为主;而是以“专业+学校”为形式,拥有了96个志愿供考生们填报这对于首次面对如此多填报项的每位考生和其家长来说,无疑是巨大的考验也是机会。

同样对于教师们对学生填报志愿的指导者来说,也是个崭新的课题。怎么指导?如何指导?面对众多的志愿怎么让学生去选择?也是每个教师要认真学习的新知识。当然最终的选择还是要落实在学生身上。其实让学生学会选择,本身也是这次改革的题中之意。

先回顾一下高考志愿填报的发展历史,从数量上看,最初有三个志愿学校供学生选择,到有六个志愿学校,再到十二个志愿学校可选择。为了更体现公平,确保高分学生不落选,在录取方式上实施了平行志愿。所有这些变化,都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而逐渐完善的。

最初的只能选择学校、服从专业调剂发展到现在专业+学校的报考模式,这样学生就不会被调剂到自己不喜欢的专业里了,充分尊重了专业选择权。这个变化无论对考生个人还是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和培养都是个很大的进步。

在传统的高考模式下,学生可以把习题练习做到极致,但对学科知识本身却并无兴趣;更遗憾的是,原本学生在选择专业时应优先考虑自己的兴趣,但在传统的高考模式下选择的却是最可能录取的学校。这种变化催生了一门新的课程,这就是生涯规划课程

对于这门由新高考应运而生的新课程,许多学校准备不足,这也就造成了课程开设质量和效果的良莠不齐,不同的学校之间差距还是很大的尽管目前生涯规划的各种教材正在逐步丰富,但从目前各校开设的情况来看,还处于不断完善的阶段,特别是从事生涯规划指导教育的教师严重缺失。我们说生涯规划指导不仅是让学生立志确定未来的发展目标和从事的工作,而还要让学生在自己知识的广度上进行选择。

我们传统的励志观念,就是要让学生从小就要立下远大志向,决心长大要干什么但是社会不断进步、时代瞬息万变,对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有一种说法,现在的工作20年之后有47%会消失,20年以后可能有65%的工作岗位是现在的我们所不知道的。

显然,那种单一人才观,很难适应当今社会飞速发展的需求。人才的多面性和长久的竞争力逐步摆在人们的面前,一个人一生只从事一种职业的状况,可能将逐步改变。一个人在不同的岗位上都能适应,一个人能在从未接触的岗位上也可游刃有余,也许就是对未来人才的需求。

从这一点出发,我们对学生进行生涯规划教育,不再单单是立志去从事某一种职业,而是要给学生提供一个选择的平台。学生们将在这个平台上选择若干个发展倾向,或者是学生将来要从事的若干个发展方向。

今年的毕业生报考中有不少的就是在选择志愿时首先选择了一个平台,如有的学生是这样选择的——专业意向:1、电子信息类2、航空航天类3、物理学类4、大数据类5、自动化类6、能源动力类7、海洋科学类8、机械类9、电气类10、材料类;然后在每个倾向上再选择若干个专业和学校。

据省考试院有关统计数据表明,今年考生在志愿填报方面,夏季高考普通类考生平均填报志愿数为84个,普通类报考中报满96个志愿的考生158509人,比例为64.2%。考生前30个志愿投出104498人,占投档考生数比例为52%;70个志愿投出182040人,占投档考生数比例为 90%。可以看出一多半的考生能报满志愿且录取率也比较高,这说明今年学生的报考还是比较合理的。

可见,今后在生涯教育中,学生们的生涯倾向不再是单一的一个志愿,而应该是一个综合的选择志愿的平台,这给学校从事对学生进行生涯教育的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对于从事这项工作的教师来说,除了有从事这项工作的能力和经验之外,还必须有较宽的知识面,当然也应接受相应的技术培训。更重要的是自身必须要强化学习意识,不断了解新知识、熟悉新领域。这是对教师们提出了较高的专业发展要求,因为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对学生的高考志愿填报给予正确、科学的指导和帮助。

当然校在课程的设置上也应该体现出多样化和丰富性,甚至适当增设一些职业体验活动,让学生广泛地接触更多的知识领域,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为未来在多领域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新高考对教师提出了新要求

在高考综合改革轰轰烈烈进行的同时,为适应新课标的需要,国家对现行教材也进行了一定的调整和修改。到2019年秋季开学各科的新版教材基本上陆续出齐,率先在新高考省份投用。

对于理科而言,在结构上略做调整,知识的主要内容与旧教材相比并没有太大变化。所以对有一定教学经历的教师来说,适应新教材并不是什么难事。就是对新入职的新教师来说也不是什么难事,因为他们一接触的就是新教材,在青年教师头脑中没有什么框框,所以他们会在较短的时间内就能适应。

语文、政治、历史三科教材具有特殊重要的育人作用,是由教育部组织编写的。三科新教材导向和特色都很鲜明,呈现方式新颖,文科教师需要进行及时的适应,以彰显新教材的新课标精神和学科核心素养要求。

无论是理科还是文科教师,新高考带来的冲击还体现在课堂教学中。新高考评价体系“一核四层四翼”的总体要求,回答了“为什么考”、“考什么”和“怎么考”的问题,这不仅要求教师在课堂上一改过去“带着知识走向学生”而为“带着学生走向知识”的做法,而且还应“带着学生把知识转化为能力”。

教师应首先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才能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才能引领学生进行深度学习,从而塑造适应新高考乃至终身发展、社会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此外,还有变化体现在新高考下的教学管理。虽然选课走班对于大多数学校来说已经很普遍也已很适应了,但是每一届学生的选课情况并不是一致的。这种不断变化的选课组合,对于六科教师来说既是一种考验也是一种适应,而教学的管理更是教师必须应对的事。

在常规教学过程中的课程内容的讲述、教学一般过程的进行、学生的听课状态、教师对学生的情况了解、学生作业的批改和反馈、课外与学生的交流、师生关系的融洽等,这些教育教学环节在新高考的条件下都发生了一些变化,都需要教师在新形势下逐步适应。

教学班的管理更是每一位任课教师都必须要独立面对的问题。任课教师不再是传统意义的教师,而兼有了管理的功能,有时候甚至管理的功能要大于教学的功能,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教师之间的“竞争”更多地体现在对学生的管理上。“亲其师,信其道”在新的高考模式下,可能体现的更明显些。站在讲台上的教师不仅仅是一名授课教师,更多的是要发挥好“一岗双责”的作用。

要做好这一些,教师必须要重新审视自身的岗位职责,要彻底改变那种“只管教不管学”的现象。“教”、“管”的结合是新高考模式下对教师专业发展提出的新要求。教师要适应这种新的要求,就要不断的学习新高考带来的新教育理念,了解新高考对育人的新要求。观念的更新和转变是教师专业提升的前提。

在新高考条件下教师在做好传统的教学和备课外,要特别注重在备课上下大力气除了备教材、备学生之外还要注重备教学管理。要在认真做好集体备课的同时,也积极地关注网络备课,并在此基础上更要做好个人独立的备课。因为教师的个人独立备课相对来说更具有针对性。

当然学校也要继续重视学校的科研部门。学校的教科研项目也要在指导教师做好独立备课多下功夫。这种独立的备课不但要关注课标的要求、教材变化的内容,还要关注学生对学科的热情和信心。教师要在学科知识的宽度上下功夫,培养学生的学科思维。教师的功力,就可能在学生选择学科志愿时能有更准确的判断。

新高考对教师的要求就是要不断学习,及时更新自己的学科知识,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适时地了解与学科知识相关的其他学科的知识以此来丰富自己知识的宽度和厚度,只有这样才能够做一名新高考改革所需要的优秀教师。

四、建立与新高考改革相适应的管理制度

新高考改革给学校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如何适应新高考改革的需求,这是每一所学校当前必须研究和开展的工作。

新高考所带来了“六选三”模式,作为学校就要适应这种选择,在管理模式上做出相应的变动和改革。当然,学校不同、生源不同,所选的“三”的组合也不尽相同。学校的管理上也应实事求是地做出选择,以适应学生选课的需求。

对于大多数优质高中来说,由于聚集了众多的优秀学生,在“六选三”的选择中,为了适应“985”、“211”大学的需求,往往把“物理、化学、生物”的组合作为首选无疑是这些优秀考生的最先选择。

刚刚结束的2020年高考无疑就是最好的证明。当然优质高中里,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设备齐全,开设十几门组合或者开全20门组合,也是完全能做到的,所以在“六选三”模式里,这些优质高中明显有不可相比的优势。

但是对于县级学校的选择,就要充分考虑师资、校舍、设备等多种因素,其中师资是所有因素中率先要考虑的重要因素。在这种情况下要开设出十几种组合,显然是不太符合实际,从学生的生源组成考虑的话也完全没有必要。尽管新高考模式下不再分设文科和理科,但是在实际选择时不得不考虑存在着文科倾向和理科倾向。

而在学生和家长的潜意识中也还存在着文科和理科因此作为县中的一般学校来说,往往不会完全根据学生的自由选择,而是会预先设定一定数量的学科组合来供学生们选择。这种做法也是比较实事求是的、也是符合这些学校的实际的。综合起来分析的话,在制定学科组合时,学校可预设按照具有文科倾向和理科倾向,这两种倾向的思路来考虑制定。

由此我们可得出这样两类组合。第一类组合,具有文科倾向的组合为:组合一:地理、历史、政治;组合二:物理、历史、地理:组合三:化学、历史、地理:组合四:生物、地理、历史。其他具有文科倾向的学生,及少部分具有理科倾向的学生,则可通过走班的方式,来实现个人所选择的不在这四个模块范围内的学习模块。这样绝大多数的学生不需要走班,只有少部分学生走班。这就大大降低了走班教学带来的管理难度。

第二类组合,具有理科倾向的组合:组合一,物理、化学、生物;组合二,地理、物理、化学;组合三,历史、物理、化学;组合四,政治、物理、化学。同样的道理,不在这四个组合选择中的学生,依然是通过走班来实现他们所选择的模块学习。当然学校不同,学生生源不同,组合中的个别学科可根据学生的选择多少进行变动,但原则上仍是“定二选一”。在当前部分县中,受师资、校舍、教学设备的影响,而不能实现全面走班时。

这两类选择可以帮助学校实现少量走班,绝大多数学生定班。以此来降低管理难度,这样的做法有利于学校对教学和学生的管理,更有利于学校积累走班经验,丰富和完善学校在新高考条件下的管理改革和创新。促使学校在新高考条件下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五、新高考对学校管理者带来的新考验

2020山东新高考元年顺利结束了。总结2020年高考时,你会发现留给管理者的诸多难题中,“六选三”占有重要一席之地如何选,看起来似乎已经是很清楚的问题,但高考结束后却发现技术性很强,一组数据可参考说明问题。

“今年山东考生总数53万人,700分以上的考生,不会超过45人,650分以上的考生4680人,对比一下河南的数据,河南考生人数大概是山东的两倍,但河南700分以上的考生169人,650分以上的考生理科9653人,数据上完全碾压山东。

对比一下去年的数据。2019年山东高考人数56万,690分以上的考生50人,650分以上的考生2048人;2019年河南考生人数同样超过100万,690分以上37人,650分以上人数1899人。”

造成这种原因与新高考的选课模式可以说有一定的联系。由于等级赋分制的存在,考生并不是以实际成绩计分,而是位次分。这样就会抵消了众多理科见长的所谓“学霸”们的优势。

在实际选择中,许多普通学生会本能地避开选择物理,以免和学霸对杠。这个现象造成了选择物理学科的考生,几乎都是各个高中里的优秀生,自然就造成物理成了这些优秀考生之间的比拼。

虽然说高考的选拔录取是本省内PK,与外省并没有多大的关系。低分也不要紧,只要本省排名没有问题,并不影响这些优秀考生们的录取。

但是当这些平时的优秀学生,因选择物理学科而被赋予的分较低后,而普通学生甚至一些平时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因为在选择时避免了物理学科而幸运的被赋高分时,在高考的总成绩上自然就取得了优势。

让考生们目前感到更为艰难的是,受大学选课要求的影响,优秀学子们除了在选择上优先考虑物理外,就目前来说并没有其他太好的选择。

今年山东也有一些所谓“新贵”学校崛起,这些学校的生源没有变化,老师水平短期内也不可能出现太大变化,而高考成绩突然变得“好”了,或许目前选课的规则对这些学校更有利,或者说这些学校很好地利用了这些规则。如果是后一种原因的话,那么科学引导“三”的选择对学校管理者来说,是一种智慧上的考验。

今年是山东新高考的第一年,明年到底怎么选,针对目前山东这些优秀考生们遇到的难题,无论是学校还是考生都会认真去对待。

不管怎么说,对于我们学校管理者来说,如何更好的去破解“六选三”这个难题,则需要管理者们精心去研究。

山东省2017级学生选课组合统计

科目

学生总数

选课学生数

人数

占比

历史、化学、生物

547031

533405

19302

3.629%

历史、地理、化学

547031

533405

26444

4.96%

历史、地理、物理

547031

533405

24790

4.65%

历史、地理、生物

547031

533405

59944

11.24%

历史、物理、化学

547031

533405

10894

12.04%

历史、物理、生物

547031

533405

6996

1.31%

地理、化学、生物

547031

533405

53646

10.06%

地理、物理、化学

547031

533405

36816

6.90%

地理、物理、生物

547031

533405

36140

6.78%

思想政治、化学、生物

547031

533405

22073

4.14%

思想政治、历史、化学

547031

533405

8335

1.56%

思想政治、历史、地理

547031

533405

89067

16.70%

思想政治、历史、物理

547031

533405

4219

0.79%

思想政治、历史、生物

547031

533405

14870

2.79%

思想政治、地理、化学

547031

533405

10283

1.93%

思想政治、地理、物理

547031

533405

6220

1.17%

思想政治、地理、生物

547031

533405

18625

3.49%

思想政治、物理、化学

547031

533405

7895

1.48%

思想政治、物理、生物

547031

533405

6927

1.30%

物理、化学、生物

547031

533405

69919

13.11%

其实当我们静下来认真研究今年考生们的选择时,你会发现传统的“大文”、“大理”式的组合仍是考生们的首选。这也说明新高考改革后人们对于如何科学的选课,还处于理论研究和探讨阶段,而大多数人还是习惯于“大文”、“大理”的选择。当考生和家长们对其他组合还不太熟悉时,就认为这样的选择风险小些。

而这次新高考的实践则真正让教师、学生和家长、学校的管理者意识到科学选课的重要性。虽然众多名校、好专业对物理学科的设定情有独钟,但“物理、化学、生物”组合并不是唯一的选择,今年高考许多成功的例子也充分说明了这一点。虽说20个模块作为一所普通的学校来说不一定都要开设,在把选择权教给学生的同时,到底最终实际开哪些模块,确实需要学校的决策者们下番功夫研究的。

学校要从自身的生源构成、教师队伍结构、模块组合对学校师资的需求以及所开设的模块对学生升学利弊的影响等多种因素来综合考虑,这样才能对学生们的选课做出符合实际的引导和帮助。

但无论如何,新高考改革对每一所学校来说都是既是一次机遇,也是一场挑战,甚至有可能成为一轮重新洗牌。能不能应对挑战、抓住机遇,能不能以此为契机来促进办学办学水平和质量的提升,对于学校的决策者来说都是一次智慧和勇气的检验。



  双击自动滚屏  

高三政治教学网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进入管理 |

联系地址:四川省华蓥中学(省示范高中)   联系电话:13458913985   联系人:微信号13458913985再拉入高中政治微信群 QQ群 40420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