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材解读 >> 必修3《政治与法治》探究与分享
    
  双击自动滚屏  
必修3《政治与法治》探究与分享

发表日期:2024年1月9日  本页面已被访问 15022 次

 

探究与分享及参考答案

 

第一单元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第一课  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各种政治力量的较量

课本P2探究与分享:


【参考答案】●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国共合作、中国革命道路的开辟、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的成立等等。(能反映1919-1949年中国政治舞台上各种政治力量的斗争、合作和较量,说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即可。)

●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共领导中国各族人民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不懈奋斗,经过28年的艰苦奋斗,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终于推翻了三座大山,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与1949年10月1日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从此,中国人民掌握了国家的权力,成为国家和自己命运的主人。历史证明,中国共产党执政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课本P3探究与分享:

1939年,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指出:“中国现时的社会,是一个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的社会。只有认清中国社会的性质,才能认清中国革命的对象、中国革命的任务、中国革命的动力、中国革命的性质、中国革命的前途和转变。所以,认清中国社会的性质,就是说,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的根据。”

●结合上述论断,谈谈把握近代中国基本国情的重要性。

【参考答案】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决定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决定了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中共准确地判断并把握了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领导中国各族人民经过28年浴血奋战,终于推翻了三座大山,取得了新民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课本P5探究与分享:

在滚滚向前的历史长河中,不同的时代会现出不同的漩涡与浪花,形成所处时代的特殊问题。这些问题既关乎国家民族发展的前途命运,也牵动千家万户普通百姓的冷暖人生。如何面对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如何回应时代的声音?面对上述问题,各种政治力量先后登上历史舞台。

●运用你所学过的知识,说说近代中国先后有哪些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它们对时代的声音分别作出了怎样的回应。

【参考答案】洪秀全:发动太平天国运动,试图推翻清王朝,建立“地上王国”;

洋务派:以“自强”“求富”为口号,掀起洋务运动,试图解决国弱民贫问题,未能挽救国家落后挨打的局面;

戊戌变法运动:救亡图存;

义和团运动高涨;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辛亥革命,建立中华民国,没能解决近代中国社会的问题;

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中国共产党诞生,给中国人民带来希望,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中国共产党的方案在历史和人民的检验中脱颖而出,最终成为唯一正确的选择。

 

课本P7探究与分享:

从北京城区往西一百多千米,顺着一条奔流的小溪,可以到达一个群山环抱的小村庄堂上村。1943年,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诞生在这里,并从这里传遍大江南北,经久不衰。歌曲原名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后来,毛泽东作了修改,在“中国”前面添加了“新”字。

如今,在这首歌曲的诞生地,人们建起了纪念馆。许多学校在这里为学生举办18岁成人礼。

●毛泽东为什么在“中国”前面添加了“新”字?说说你对“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理解。

●在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诞生地举办18岁成人礼有何特殊意义?

●了解你所在地区有哪些革命纪念地可以作为教育实践基地,结合本地实际情况,设计一次教育实践活动。

【参考答案】●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建立了新中国,给古老的中国带来了新面貌。

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唱出了广大人民群众对中国共产党的衷心拥护和跟党走的坚定信念。毛泽东觉得这个说法不妥, 1950年,在中国的前面加个“新”字,从此,这首歌就成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使学生接受革命文化的熏陶;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和价值引领;可以激发学生的爱党爱国热情怀和社会责任感;引导他们树立远大理想、自觉把个人成长和祖国发展联系在一起。

●本问题具有开放性,学生能够发现和了解当地革命文化资源,积极发掘这些革命文化资源的教育价值,并完成相应的方案设计即可。

 

课本P8探究与分享:

1949年9月30日,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定,为了纪念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在首都北京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当日,人民英雄纪念碑奠基典礼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毛泽东在奠基仪式上宣读碑文。人民英雄纪念碑于1952年8月1日正式开始动工兴建,1958年4月22日建成,5月1日正式揭幕。从此以后,人民英雄纪念碑成为中国人民纪念、缅怀英雄烈士的最神圣的丰碑。


◆《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规定:“每年9月30日为烈士纪念日,国家在首都北京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前举行纪念仪式,缅怀英雄烈士。”

●你知道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的内容吗?碑文中的“三年以来”“三十年以来”“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分别指哪几个历史时期?

●查找资料,分别列举这三个时间段的典型事件,并加以说明。

【参考答案】●碑身正面(北面)镌刻有毛泽东所提题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金箔大字;背面是毛泽东起草、周恩来题写的金箔制成的小楷字体的碑文:“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三年以来” 是指1946-1949年的解放战争时期;

“三十年以来”是指1919年—1949年以五四运动为开端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到新中国成立这一时期;

“一千八百四十年”是指以1840年鸦片战争为起点的中国民主主义革命奋斗历史。

●本问题具有开放性,学生能列举这三个时间段中的典型事件,并加以说明即可。

 

二、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

课本P8-9探究与分享:

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的“复兴之路”主题展览展出了一千多件具有代表性的文物,它们共同讲述着中华民族的苦难历史和复兴历程,其中包括林则徐向清朝廷报告销烟经过的奏折、三元里人民抗英的旗帜、上海公共租界界碑、中央苏区造币厂的银圆铸模、中国人民解放军接收的国民党中央银行发行局库房钥匙、香港特别行政区选举首任行政长官的投票箱、多哈会议宣布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时使用的木槌、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签署举办城市合同时用的笔、神舟五号飞船返回舱……

●浏览“复兴之路”网上展馆,了解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苦难历史和复兴历程。

●从“复兴之路”主题展览的展品中任选一件,查找相关资料,与同学分享展品背后的故事。

【参考答案】●登录中国国家博物馆官方网站,点击“复兴之路”基本陈列链接,进入虚拟展厅,或点击展品图片,观看展品介绍。

●(1)林则徐向清朝廷报告销烟经过的奏折

 (2)三元里人民抗英

(3)上海公共租界界碑

(4)中央苏区造币厂的银圆铸模

(5)香港特别行政区选举首任行政长官的投票箱

(6)中国人民解放军接收的国民党中央银行发行局库房钥匙

等等。

 

课本P9探究与分享:

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受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委托起草的会议宣言指出:“当着我们举行会议的时候,中国人民已经战胜了自己的敌人,改变了中国的面貌,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我们四万万七千五百万中国人现在是站立起来了,我们民族的前途是无限光明的。”

●谈谈你对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的理解。

【参考答案】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28年浴血奋战,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建立了新中国,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这一伟大事件,彻底改变了近代以后一百多年中国积贫积弱、受人欺凌的悲惨命运,中国民族走上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阔道路。

 

课本P11探究与分享:

毛泽东曾说过,1950年到1957年, 基本上可以说是抄的,就是抄苏联。这个抄是必要的,等于写字一样,历来写字讲究临帖,你不临帖怎么行呢?所以,不能讲1950年到1957年那个临帖是错了。临帖之后,你就要脱离那个帖,自己独立写字嘛。而且,写草字的人先要写正楷,然后才能写草书,不可以一下子就写草书。看来,要有一个时期学习外国。现在还要学习外国,不能说现在连一点书都不抄了。人家书上是正确的东西,而我们没有书,这一部分还得抄。取经是一万年都要取的,你取我的经,我取你的经。不能搞绝对化,所谓绝对化,就是形而上学观点。全部抄和完全不抄都是形而上学。

●阅读材料,结合我国的革命和建设历程,谈谈你对这段话的认识。

【参考答案】变式为:在我国革命和建设中应如何对待外国的经验?

可从这几个角度分析:为什么“抄”是必要的?一直“抄”行不行?

为什么全部“抄”和“完全不抄”都不对?、

1950年到1957年,我国在实践探索中主要照搬苏联的一套做法,这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必要的;

苏联的那套做法并不完全符合中国实际,其弊端也逐步暴露出来,所以我们要在实践中进一步探索;

要正确对待外国经验,不应盲目反对和排斥外国的东西,相反,还要善于向外国学习;

对外国的东西一概排斥或全盘吸收,都是错误的;

总之,向外国学习,要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反对教条主义,反对照抄照搬。

 

课本P11探究与分享:

家庭的变化是时代的缩影。山东省一个农民从1982年开始记录家庭账本。1982年12月,账本记录的是面条、酱油、豆腐、油条、瓜子等食品。这一年,他家总收入836.54元,总支出574.90元,结余261.64元。三十多年过去了,他家消费支出一年比一年多,日子越过越红火,肉、蛋、蔬菜的消费额明显增长,还增加了彩电、冰箱、洗衣机、太阳能热水器、手机、摩托车、汽车等项目支出。账本显示,2018年他家的结余是1982年的200多倍。小小的账本折射出一个普通农民家庭生活的变化。

●阅读材料,说说这个家庭的生活发生了哪些变化。

●结合中国社会的发展,说说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

【参考答案】●收入增加;消费内容越来越丰富;消费水平提高。

●普通农民家庭生活的变化,反映的是我国农村改革的成果。

从改革开放初期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农民工作的一系列政策,再到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农村生产力得以解放,党的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给农民生活带来巨大变化,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农民的收入稳步增长,真正“富起来”。

 

课本P13探究与分享:

社会主要矛盾是一个国家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发展阶段的客观反映。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准确判断为党和国家制定大政方针、长远战略提供了重要依据。

◆1956年,党的八大指出:“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千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2017年,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查找资料,了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的原因。

●结合你所在地区的实际情况,说明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具体内容。

【参考答案】●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懈奋斗,稳定解决了十几亿的温饱问题,总体上实现小康,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同时,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

●物质文化生活得更高要求以及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

 

第二课  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

一、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课本P15探究与分享:

1921年7月1日,习近平在庆祝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者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

●查找资料,了解与党的创建有关的历史纪念物背后的故事,完成下表。

名称

纪念物的位置

纪念物背后的故事

 

北大红楼

北京市东城区五四大街

 

 

上海中共一大会址

上海市黄浦区兴业路

 

 

红船

浙江嘉兴南湖

 

 

 

 

 

 

 

 

 

 

●结合探究成果,说明中国共产党是如何保持和践行初心的。

【参考答案】●略

●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马克思主义鲜明地写在自己的旗帜上,无论处于顺境还是处于逆境,从未动摇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
    近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围绕救国、兴国、强国的历史逻辑,紧紧依靠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持续推进改革开放,开创、坚持、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鲜明体现了党的奋斗目标和前进方向,是中国共产党人矢志不渝的政治追求。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努力奋斗,使中华民族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课本P17探究与分享:

《为人民服务》是1944年9月8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警备团追悼张思德的会上的讲演。张思德是四川省仪陇县人,1933年参加红军,1937年入党。他参加过长征,作战机智勇敢,曾多次负伤,后因病留在延安做警卫工作。他勤勤恳恳,不计名利,主动要求承担烧木炭这一又脏又累而对技术要求又高的工作。1944年9月5日,在安塞县(今延安市安塞区)石峡峪烧炭时,炭窑崩塌,张思德为保护战友英勇牺牲,年仅29岁。

毛泽东在《为人民服务》中指出:“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张思德同志就是我们这个队伍中的一个同志。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结合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谈谈你对毛泽东这段文字的理解。

【参考答案】①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党的性质与宗旨决定了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中共的历史是全心全意为人民利益奋斗的历史。 ②张思德是为人民服务的光辉典范,体现了中共人的初心和使命,“为人民思想”体现了党的根本宗旨。

 

课本P18探究与分享:

2013年,习近平在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十八洞村考察时提出精准扶贫的重要思想。当地县委县政府以这一思想为指导,立足自身,敢想敢干,紧扣“精准”二字,下足功夫。他们精准识别贫困对象,精准发展支柱产业,找准村里所具备的劳务经济、特色种植、特色养殖、苗绣、旅游服务五个优势;精准改善基础设施,先后实施农村“五改”(改厕、改水、改圈、改厨、改路)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精准扶贫激发出了十八洞村人走出贫困的志向和动力。经过几年的努力,现在的十八洞村由深度贫困村到136户贫困户全部脱贫摘帽,由默默无闻的苗塞到乡村旅游胜地,由精准扶贫首倡地到全国精准扶贫典型,为全国的脱贫攻坚树立了榜样。

●结合十八洞村的变化,谈谈你对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解。

【参考答案】①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十八洞的变化,是在习近平提出的精准扶贫重要思想指导下,当地县委县政府带领十八洞村村民奋斗得来的。

    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含义、怎样坚持

 

课本P19探究与分享:


●分析访谈结果,找出人们愿景的共同之处。

●进一步访谈或查找资料,列举人们实现共同愿景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就如何实现共同愿景,提出你的建议。

【参考答案】●略。

●人们的愿景不完全相同,但其中必有共同之处。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明显提高,人民生活显著改善,温饱问题已得到解决。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人们的物质性需要不断得到满足,更加期盼更好的教育、更可靠的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美丽环境、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等。

●本问题具有开放性。对于人们实现共同愿景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可以根据采访的实际情况具体说明,也可以分领域加以说明。

●本问题具有开放性。教师可以提醒学生注意:所提建议是否合乎政策、法律法规;建议是否具有可行性;在建议的实施过程中,党如何发挥作用;等等。

 

二、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课本P20探究与分享:


【参考答案】●中国经验总体上有两类:一类是中国独特的制度设计,另一类是中国在发展中积极可以同发展中国家分享的重要经验。

例如:我国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坚持发展是硬道理,不断从发展着的实际出发确定发展要解决的问题;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人民群众有明显的获得感;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新冠疫情防控经验等。

●四场平行分组会:

侧重于新形势下加强党的领导的认识;重在与世界分享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成功经验;强调增进互信、共同拥抱“一带一路”带来的机遇;主要围绕事关人类命运前途的重大问题提供的中国智慧。

 

课本P22探究与分享: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一部始终走在时代前列、致力引领中国发展进步的历史。

1949年3月23日,毛泽东等党中央领导同志离开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进京筹建新中国。出发时,毛泽东对周恩来说,今天是进京的日子,进京“赶考”去。周恩来笑着回答,我们应当都能考试及格,不要退回来。毛泽东说,退回来就失败了。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

七十多年过去了,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中国共产党面临的挑战和问题依然严峻复杂,面临的“赶考”远未结束。

●结合历史事实,说说党为了“考个好成绩”采取了哪些举措。

●党的十九大之后,习近平强调,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在新时代的“赶考”路上,党面临着哪些重大挑战?列举实例加以分析。

【参考答案】●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了两个“务必”的思想,警惕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进攻;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和党中央反复强调要反对党内的主观主义、官僚主义和宗派主义,密切当同人民群众的联系,不要变为特权阶层,并采取一系列措施保持党的先进性、增强党的战斗力;

    1956年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后,党和国家面临着工作重点由阶级斗争向经济建设的转移;党的八大提出了加强执政党建设的一系列任务;改革开放时期,邓小平提出执政党应该是什么样的党、执政党的党员怎样才算合格、党怎样才叫善于领导的问题。

●四大考验、四大风险

    习近平指出,从实现“两个百年”目标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正在征程中。“考试”仍在继续,所有领导干部和全体党员要继续把人民对我们党的“考试”、把我们党正在经受和将要经受各种考验的“考试”考好,努力交出优异的答卷。人民是这场考试的“考官”,造福人民才是最大的政绩。

 

课本P23探究与分享:

●请列举你所知道的不同时期的优秀共产党员,并与同学交流他们的事迹。

 

你所知道的优秀共产党员

主要事迹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不同的时期,一样的精神。同学们列举的优秀共产党员在本质上有哪些共同点?

●请你对身边的优秀共产党员进行访谈,了解他们是如何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

【参考答案】●略。

●都体现了党的先进性,都发挥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他们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通过自己的骨干、带头和桥梁作用,影响和带动周围的群众共同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方略。

 

第三课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一、坚持党的领导

课本P25探究与分享:

2017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党的十九大的召开受到境内外媒体与民众的高度关注。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为什么受到境内外媒体与民众的高度关注?

●如何理解中国共产党在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作用

【参考答案】●(1)报告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对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作出了全面部署,这些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以及重大部署关系到国家长远发展和人民群众的未来,因此,必然受到境内媒体和民众的高度关注。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展现强大的生命力,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党的十八大至十九大期间,越来越多的中国倡议上升为国际共识,越来越多的中国方案汇聚成国际行动。世界关注中国的政策走向、战略愿景、未来发展。党的十九大报告蕴含的发展理念、提出的战略目标与世界的繁荣进步息息相关。中国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直接关系到拉美地区、大洋洲等地国家的资源出口;中国加大污染治理力度,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对欧美诸多企业意味着巨大商机;等等。

●①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是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之一; ②自中共成立以来,团结带领人民,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赢得了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一个又一个胜利;③中共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④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⑤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⑥党的领导是全面的、系统的、整体的,主要包括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组织领导等;⑦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根本政治保证。

 

课本P26探究与分享:

◆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018年3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将宪法第二十四条第二款中的“国家提倡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公德”,修改为“国家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倡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公德”。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写入宪法,对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何重要作用?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加强党的思想领导,为什么要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参考答案】●可以更好地发挥先发的规范、引领、推动、保障作用,更好地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造良好法治环境,体现了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有机结合起来,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引导、舆论宣传、文化熏陶、行为实践、制度保障等,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各界广泛认同、普遍接受、一致认可、共同追求的核心价值观。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有利于冲破思想迷雾、廓清模糊认识,有利于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有利于团结最广大人民群众,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为新时代中特伟大事业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

 

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课本P29探究与分享:

2004年,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指出:“无产阶级政党夺取政权不容易,执掌好政权尤其是长期执掌好政权更不容易。党的执政地位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我们必须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深刻汲取世界上一些执政党兴衰成败的经验教训,更加自觉地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始终为人民执好政、掌好权。”

●试列举世界上一些政党失去执政地位的实例,讨论它们在政坛上沉浮的原因。

●面对新形势,谈谈如何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参考答案】●苏联共产党、墨西哥革命制度党、印度国大党。  归根到底是党内出现了问题,失去了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执政的根基动摇了。

●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必须加强党自身的建设,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历史深刻昭示我们,要把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特这场伟大革命进行好,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把党建设地更加坚强有力,把党建设成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险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课本P30-31探究与分享:


●结合《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的出台过程,谈谈你对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的理解。

【参考答案】①党和国家机构职能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重要保障。党政机构属于上层建筑,必须适应经济基础的要求。经济不断发展,社会不断进步,人民生活不断改善,上层建筑就要适应新的要求不断进行改革。②在《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的出台过程中,中国共产党注重调查研究,遵循社会发展规律,按照客观规律执好政、掌好权,科学配置党和国家机构的权力,体现了科学执政。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统筹党政群机构改革,理顺部门职责关系,到最后方案的出台,多次调研、征求各部门和各民主党派的意见,发扬民主,尊重人民主体地位,体现了民主执政。党坚持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支持和保证人大依法履行职能,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体现了依法执政。

 

第二单元  人民当家作主

第四课  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一、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人民当家作主

课本P36探究与分享:


●请观察版画的细节,探讨其中的政治内涵。

【参考答案】①根据地选举干部的情景,刻画了农民对民主选举的积极性、广泛的参与,反映了人民群众对民主选举权利高度重视的态度,彰显出解放区人民民主意识的觉醒,体现出中共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领导人民群众开展基层民主选举的生动实践。②体现了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③社会主义民主是一种新型的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课本P38探究与分享:


●查找有关“白毛女”资料,了解故事发生的背景。

●对比两张图片,列举实例,说明新社会人民是如何当家作主的。

【参考答案】●略。

●右图展现的是各民族代表步人人民大会堂,参加中国工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情景。中国工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职工自愿结合的工人阶级群众组织,是党联系职T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国家政权的重要社会支柱,是会员和职工利益的代表。工会代表相聚北京,共商事关自身的大事,这是社会主义民主的生动体现。

这两张图片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境遇和政治地位在新旧社会的天壤之别。新中国的建立,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从根本上改变了旧中国少数人统治和压迫多数人的局面,使亿万人民真正成为国家和社会的主人。社会主义民主是一种新型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课本P40探究与分享:

◆1953年2月, 新中国第一部选举法诞生,我国的社会主义选举制度由此确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选举制度经历了历史性跨越:1979年选举法修订,把直接选举人大代表的范围由乡镇一级扩大到县一级,将等额选举改为差额选举;2010年,选举法再次修订,将城乡按不同人口比例产生人大代表改为按相同人口比例产生人大代表,全面实现了选举权的平等。

◆北京的一位退休职工保存着1953-2016年他参加的基层人大代表选举的选民证。从一定意义上说,这些选民证浓缩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主进程史。


●查找资料,了解选民证上的信息。

    ●在我国,除了投票选举,公民参与政治生活还有哪些方式?列举实例加以说明。

【参考答案】●姓名、性别、年龄。

●还有座谈会、听证会、评估、讨论法律草案等。在参与基层民主方面,公民可以参与议事,听取述职;可以参与基层民主协商,参与居民、村民监督机制;可以在城乡社区治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中依法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可以参与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行使参与管理和监督的民主权利。

 

二、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课本P41探究与分享:

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是我国的重要武装力量,接受中央军委统一领导,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坚强柱石。


●作为人民民主专政的坚强柱石,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各自发挥怎样的作用?

●列举事实,谈谈你对“柱石”作用的理解。

【参考答案】●维护国家领土完整与安全、维护人民民主、打击境外敌对势力、打击境内违法犯罪等。

●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是人民民主专政的柱石。维护国家领土完整与安全;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的历史任务;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是实现两个百年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支撑。 

 

课本P42探究与分享:

1979年3月30日,邓小平在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指出:“无产阶级专政对于人民社会主义民主,是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劳动者所共同享受的民主,是历史上最广泛的民主。在民主的实践方面,我们过去作得不够,并且犯过错误。”“现在我们已经坚决纠正了过去的错误,并且采取各种措施继续努力扩大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当然,民主化和现代化一样,也要一步一步地前进。社会主义愈发展,民主也愈发展。这是确定无疑的。”

●请你谈谈对“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这句话的认识。

【参考答案】思路:“1979年3月……最广泛的民主”:社会主义民主的享有主体广泛;“在民主实践方面,……和人民民主。”:在民主实践方面,努力扩大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没有民主……的现代化”: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当然,……这是确定无疑的”:社会主义逾发展,民主也逾发展。

 

课本P42探究与分享: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全党要更加自觉地坚持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坚决反对一切削弱、歪曲、否定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言行;更加自觉地维护人民利益,坚决反对 一切损害人民利益、脱离群众的行为;更加自觉地维护我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坚决反对一切分裂祖国、破坏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稳定的行为。

●结合材料,说明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意义。

【参考答案】(1)理论意义(课本知识):①实行民主、专政的原因;②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的历史任务。

(2)现实意义(结合材料)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必须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课本P43探究与分享:

2015年3月26日后,也门安全形势严重恶化。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在也门的中国公民的安危,立即组织有序撒离。在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的我国海军舰艇编队赶赴也门,执行撒侨任务。到3月30日,571名中国公民安全撤离。穿越战火平安归来的人们由衷地欢呼:“感谢祖国! ”


●我国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以人民安全为宗旨,既重视国土安全,又重视国民安全。结合中国撤侨的实例,谈谈你的理解。

【参考答案】我国以人民安全为宗旨,重视国民安全,关注国民在海外的安危,动员我国外交和海军力量,迅速组织处于危险境地的中国国民撤离也门,确保中方人员定全,这是我国坚持和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的体现。

 

第五课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一、人民代表大会: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

课本P44探究与分享:


【参考答案】●课本P45第一、二段: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方式:

●回答要点: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含义;②人民代表大会;③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形式国家权力;④人民通过选举选出自己的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⑤国家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有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通过这样一个完整过程,广大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力就有了根本保证,人民的根本权益就得到了可靠的保障。

 

课本P45探究与分享:

    材料一: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议程

一、审议政府工作报告

二、审查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三、审查2017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18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

四、审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提请审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草案)》的议案

五、审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提请审议《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草案)》的议案

六、审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

七、审议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

八、审议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

九、审议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

十、选举和决定任命国家机构组成人员

●结合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议程,说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地位和职权。

【参考答案】①地位: 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在我国国家机关组织体系中居于最高地位。国家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②职权:一、二、三、六、七、八是最高监督权;二、三、九是最高决定权;四、五是最高立法权;十是任免权。

 

课本P49探究与分享:

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首次开设“代表通道”,邀请多位人大代表亮相,以通道采访的形式表达人大代表的呼声,展现人大代表风采。

●结合材料,说说“民有所呼,‘会’有所应”是如何在全国人大代表身上体现的。

【参考答案】我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民主选举产生。人大代表是人民利益的代言人。他们来自人民,肩负人民的重托,努力为人民服务,并自觉接受人民的监督。人大代表作为人民代表大会的组成人员,多倾听人民的呼声,了解人民群众的利益需求,将那些事关人民根本利益诉求的意见和建议,以议案或建议的方式提交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有利于切实维护和保障人民当家作主。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课本P49探究与分享: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国家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中央和地方的国家机构职权的划分,遵循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原则。”

●列举实例,说说你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理解。

【参考答案】列举实例可考虑人大代表的选举情况,或最近召开的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大会议程,结合这些实例说说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理解。

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

    ②含义、决定因素、地位、基本功能、优越性

    ③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政治制度安排,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必须长期坚持、不断完善。

    ④我们绝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的模式。

 

课本P50探究与分享:

2018年3月2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第三号主席令:“《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于2018年3月20日通过,现于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2018年6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在江苏开展大气污染防治法执法检查。

2018年12月18日,国务院总理签署国务院令,公布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

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建立健全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的决定》。2020年6月30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

●结合材料,说明我国的国家权力是如何运行的。

【参考答案】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P45第一段

①材料“2018年3月……起施行”—国家主席作重要的国家机构,其颁布的主席令建立在全国人大行使权力的前提下;

材料“2018年6月……”—最为全国人大常设机关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开展大气污染防治法执法检查,是在行使监督权,以保证宪法和法律的实施;

材料“2018年12月……”—国务院总理签署国务院令,公布修改的《个税法》这一行政法规,也是在在全国人大行使权力的前提下;

材料“2020年5月……”—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决定》,是在行使立法权;

“2020年6月……”—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二十次会议过《安全法》,也是在行使立法权;

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含义;

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使得国家权力高效运行,可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课本P51探究与分享:

◆关于我国的政治制度,邓小平说:“我们实行的就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一院制,这最符合中国实际。如果政策正确,方向正确,这种体制益处很大,很有助于国家的兴旺发达,避免很多牵扯。”

◆关于不同国家的政治制度,习近平指出:“‘物之不齐,物之情也。’各国国情不同,每个国家的政治制度都是独特的,都是由这个国家的人民决定的,都是在这个国家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长期发展、渐进改进、内生性演化的结果。”

●运用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以上论述的理解。 

【参考答案】①一个国家的政治制度必须符合国情,这里的国情既包括国家性质,也包括一个国家的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等特点,所以,任何一个国家的政治制度都不能照搬照抄其他国家,必需从实际出发,才能发挥政治制度的优势。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伟大创造,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突出的制度优势。

 

课本P52探究与分享:

◆西方国家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之间经常扯皮,互相军制致使许多重要国事无法得以及时决断。美国国会通过的法案往往被总统否决,仅在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任总统期间此达580次之多。美国总统提出建立海军部的议案得到国会同意用了10年,建立内政部用了39年,建立司法部用了40年,建立劳工部用了45年。

◆在我国,法律的审议、国家领导人的选举和重大决议的表决常常由全国人大高票通过;人大及其常委会审议、决定问题,除了在集体充分讨论的基础上进行表决外,人大代表、人大常委会委员之间还经常就人民关心的重大问题进行沟通和协商。

●请你根据材料,分析导致上述差异的原因,说明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什么要实行民主集中制。

【参考答案】国体不同,导致政体也不同。

①民主集中制是我国国家机构的工作原则。在我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国家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有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中央和地方的职权划分上,也遵循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

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证了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统一行使国家权力,集体行使职权,集体决定问题;在人民代表大会統一行使国家权力的前提下,国家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各司其职,各尽其责,既能保证国家权力始终掌握在人民手中,又有利于各个国家机关分工合作,协调一致地履行职责。P52课本最后一段。

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遵循民主集中制原则,使得国家机关高效运转,可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第六课  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课本P54探究与分享:

2016年3月,在以“积极稳妥做好去产能过程中的人员安置工作,扎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题的提案办理协商会上,全国政协委员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等提案承办单位负责人围桌而坐,交换意见,对提案进行集中协商办理。

    2018年2月,中共中央分别举行党外人士座谈会和民主协商会,就中共中央拟向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推荐的国家机构领导人员人选建议名单和拟向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推荐的全国政协领导人员人选建议名单,向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代表通报情况,听取意见。

●结合材料,谈谈你对协商民主的认识。

【参考答案】第一则材料是全国政协委员与各提案承办单位负责人进行协商,属于政协协商;第二则材料是中共中央与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进行协商,属于政党协商。这两则材料,讲的都是在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框架下开展的协商活动。在我国,“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它与我国的政党制度是紧密相连的。

 

课本P55探究与分享:

有人打过一个比方:西方的政党制度就像拳击赛,一定要把对方打倒;而我们的政党规度则好比“大合唱”,大家齐心协力干成一项事业。大合唱要有指挥,这个指挥就是中国共产党。大合唱要有主旋律,这个主旋律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你如何看待上述说法?查找资料,说明我国政党制度的优越性。

【参考答案】“拳击赛”与“大合唱”这两个比喻,形象地说明西方政党制度“轮流执政”“相互反对”“竞争冲突”与我国政党制度的“中国共产党领导”“多党合作”“协商民主”之间的差异。

优越性:课本P56第二段。

 

课本P57探究与分享:

国务院总理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有这样一段话:“现在,我代表国务院,向大会报告过去五年政府工作,对今年工作提出建议,请予审议,并请全国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国务院总理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在请人大代表“审议”的同时,请政协委员“提出意见”。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参考答案】①人大与政协的性质不同。②人大代表与政协委员的产生、职权不同。③我国的政党制度是?

 

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课本P59探究与分享:

围绕“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这一主题,同学们搜集了以下材料。

◆王医生所在的医院与内蒙古自治区的一家医院建立了对口支援关系,他经常到内蒙古出差。

◆一个仫佬族自治县的小村寨居住着仫佬、壮、苗、汉等六个民族,有林、彭、周、郑等十个姓氏,讲着不同语言的七十多户乡亲和睦相处。

◆一场名为“多彩中华”的中国56个民族服饰表演在法国巴黎卢浮宫上演。绚丽多彩的中国民族服饰,令巴黎观众赞叹不已。一位观众说,过去我们了解京剧、武术等中国文化,但没想到中国有那么多民族、那么丰富多彩的文化。

●习近平说:“中华民族和各民族的关系,形象地说,是一个大家庭和家庭成员的关系,各民族的关系是一个大家庭里不同成员的关系。” 结合材料,谈谈你对这一论述的理解。

【参考答案】多元一体是我国民族格局的最重要特点。一方面,各民族有自己的历史和文化;另一方面,各民族又都凝聚在一个统一的命运共同体中。

    材料“王医生……”,与内蒙古自治区的医院建立对口支援关系、“一个……相处”,小村寨和睦相处,都体现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关系。

    材料“一场名为……”,中法交流的事例,反映了我国各民族文化“多元”的特点,展现了中华民族艺术的绚丽多姿。

    我国各民族视一个大家庭里的不同成员,共休戚、共存亡、共荣辱、共命运的。我们要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课本P62探究与分享:

与一般行政地方相比,中央政府在财政、税收和工农业发展等方面向民族自治地方提供更多的经济优惠政策。在资金投入上,近年来中央政府持续加大对民族自治地方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并设立各种专项资金和临时性补助,扶持民族自治地方发展经济、社会和文化事业。此外,中央政府还采取对口支援的形式,让经济社会相对发达的地区支援少数民族地区。


●查阅资料,说说有哪些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对口支援形式。

【参考答案】经济援助、医疗援助、教育援助等。(对口支援不同于一般的经济技术协作与横向联合,具有以下特点:具有计划性和行政性;既支援性又有互补性;具有稳定性和全面性)

 

课本P63探究与分享:

◆我国主要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和基督教等宗教。千百年来,各宗教和睦相处。


◆我国宗教界人士积极参与国际宗教间的交往与合作,用亲身经历向世界人民介绍我国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增进了各国宗教界对我国的了解,为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贡献。

●列举实例,说明我国宗教界都有爱国爱教、团结进步、服务社会的传统。

●谈谈你对我国宗教政策的理解。

【参考答案】●查阅相关资料,列举实例,加以说明即可。

●我国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三、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课本P65探究与分享:


【参考答案】(1)是层级相同的村级组织;

(2)村务监督委员会享有监督李家村村委会的职权,李家村村委会和李家村村务监督委员都接受中国共产党李家村支部委员会的领导;

(3)中国共产党李家村支部委员会和李家村村民委员会的组成人员可以交叉任职,中国共产党李家村支部委员会和李家村村务监督委员会的组成人员可以交叉任职。

(4)村党支部委员会领导村委会,是全村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

    它们管的事情不一样。村党支部委员会是中国共产党在农村的基层组织,发挥领导核心作用,领导和支持村民委员会行使职权:依照宪法和法律,支持和保障村民开展自治活动、直接行使民主权利。村委会是农村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其主要职能是办理本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调解民间纠纷,协助维护社会治安,向人民政府反映村民的意见、要求和提出建议等。

(5)村民委员会由主任、副主任和委员共三至七人组成,他们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指定、委派或者撤换村民委员会成员。

 

课本P67探究与分享:


【参考答案】第一位村民:村里重要事项要定期张榜公布。可以采纳。因为实行村务公开制度,有利于落实群众的知情权,加强对村级党务、村务、财务的监督,维护村民的合法权益。

第二位村民:牲畜毁坏他人庄稼被打死不赔偿。不应该采纳。因为把他人的牲畜打死不赔偿属于违法行为。

第三位村民:制定村规民约让村委会主任定。

不应该采纳。村民是民主管理的主体,村规民约应经过全体村民讨论通过。

思路:补充建议应符合发展基层民主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原则,且不得与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的政策相抵触。

 

课本P68探究与分享:

◆某村召开村民会议,讨论集体维修水塔事宜,到会113人,108人赞成。由于多数村民支持,该项目很快通过了。

◆某小区举办“迎新春邻居节”活动,居委会组织社区志愿者教居民编中国结、写“福”字,大家一起热热闹闹迎新春,共创和谐社区。

●你所在的村或社区正在开展哪些活动?

●走访你所在的村或社区,搜集相关事例,围绕人们依法参与基层民主的实践,撰写调查报告。

【参考答案】●根据实际情况回答即可。

●要求:①运用所学基层群众自治的知识分析现实生活;②观点一定要正确。

 

第三单元  全面依法治国

第七课  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一、我国法治建设的历程

课本P74探究与分享:

有观点认为,法律是人类的重大发明,有些发明使人类学会如何驾驭自然,法律则使人类学会如何用规矩来驾驭自己。

                                                   ——美当代著名法学家博登海默 

●请谈谈你对上述观点的理解。

●搜集历史上的法治名言或结合一部具体的法律,说说法律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

【参考答案】●此句话强调法律的作用。

●法律体现着统治阶级的意志,是实现国家职能的工具,它既维护公共管理秩序,也保障正常的社会生活。

 

课本P76探究与分享: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揭露资本主义法的本质时指出:“你们的观念本身是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和所有制关系的产物,正像你们的法不过是被奉为法律的你们这个阶级的意志一样,而这种意志的内容是由你们这个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来决定的。”

马克思说:“君主们在任何时候都不得不服从经济条件,并且从来不能向经济条件发号施令。无论是政治的立法或市民的立法,都只是表明和记载经济关系的要求而已。”

恩格斯说:“政治、法、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等的发展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但是,它们又都互相作用并对经济基础发生作用。这并不是说,只有经济状况才是原因,才是积极的,其余一切都不过是消极的结果,而是说,这是在归根到底不断为自己开辟道路的经济必然性的基础上的相互作用。”。

    ●这些论述对于理解法的本质、法的产生和发展规律具有什么意义? 

【参考答案】①法的本质:在阶级社会中,法反映的是该社会中在经济上、政治上居于统治地位的阶级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②法律的产生: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③除了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外,政治、法、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因素对法的形成和发展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课本P77探究与分享:

案例一:某地国家安全局破获了一起向国外情报机构提供我国军事保密责料的重大间谋案,两名被告人因犯间谍罪,被人民法院依刑法判处无期徒刑。

案例二:一农户与当地一家粮油公司签订了小麦收购合同,后双方固款项支付发生争议并诉诸法庭。人民法院依法判决粮油公司按照农户的诉讼请求支付购粮款。

●结合案例,说说法的政治职能与社会职能的区别与联系。

【参考答案】(1)区别:案例一体现了法的政治职能,案例二体现了法的社会职能。 

含义不同。法的政治职能是指法维护一定阶级统治的作用。法的社会职能是指法管理一定社会公共事务的作用。

(2)联系:法维护和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是实行对敌专政、打击各种刑事犯罪的有力武器,法维护社会稳定。法的政治职能、社会职能统一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等各领域中,统一于国家治理中。

 

课本P79探究与分享:


●我国法制建设的进程对你有何启示?

●如何理解“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

【参考答案】●①我国宪法是治国理政的总章程,必须体现党和人民事业的历史进步,必须随着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完善发展。②宪法作为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的变化而变化。③宪法只有不断适应新形势、吸纳新经验、确认新成果,才能具有持久生命力。

●①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意味着我国将进一步摆脱传统人治社会的影响,大踏步走向现代法治社会,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②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意味着从中央到地方,从地区到行业、基层都要厉行法治,使国家治理方式发生整体性变革。③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意味着法治体系,法治国家将成为我国政治法律制度建设的战略目标,为改善国家治理开辟广阔空间。④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意味者法治国家建设的长期性、复杂性,要准备在国家治理领域打攻坚战、持久战。

 

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与原则

课本P80探究与分享:


●从材料可以看出,我国使用过“法制”和“法治”两个概念。请说说“法制”和“法治”两个概念有什么区别。

【参考答案】①法制是指法律制度的总称,是相对于政治、经济、文化等制度而言;法治是相对于人治而言的。②法制是指一整套法律规则以及法律的制定与实施等各种制度;法治则是与人治相对应的一种治国理论与原则、制度。法制不一定涉及前述的治国理论,但它却是法治应有之义。③从实践上看,历史上任何国家都有法律制度,但不一定都实行法治。

 

课本P82探究与分享:


●除右图所列法律外,我国还有哪些针对特定群体的优待和保护的法律?

●这些给予特殊优待和保护的法律是如何体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

【参考答案】●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等。

●了解即可:平等要求排除特权和消除歧视。特权的存在本身就是对平等的一种否定,因为特权是指基于特殊身份或关系而对社会中的一部分人所给子的特殊对待。歧视以认可人们天生存在身份与地位的高低贵贱的差别为前提和基础,把一部分人当作低于其他人的身份与地位来对待。特权和歧视是人类思想和制度中的糟粕,不仅与人类文明格格不入,而且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障碍。平等与差别对待有条件共存。从人的共性和特殊性角度来看,一方面,人与人之间在人格和主体资格上的普遍平等是绝对的;另方面,由于人与人之间确实存在着自然的和社会的各种差异,因此,对具有特定差别的人们给予权利、义务方面的差别对待也是合理的,这有助于实质平等的实现。

 

课本P82探究与分享:


●从法律与道德关系的角度谈谈你对上述规定的理解。

【参考答案】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法律和道德都具有规范社会行为、调整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作用,在国家治理中都有其地位和功能。法律有效实施有赖于道德支持,道德践行也离不开法律约束。法治和德治不可分离、不可偏废,国家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协同发力。

材料所示的两条规定分别为民法典第百八十三条、第百八十四条。

上述条款旨在鼓励见义勇为。见义勇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以法律形式保护热心教助他人的行为,有助于倡导乐于助人的良好道德风尚、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第八课  法治中国建设

一、法治国家

课本P84-85探究与分享:


【参考答案】有利于解决排污费制度存在的执法刚性不足、地方政府干预等问题;有利于增强纳税人环保意识和遵从度、强化企业治污减排的责任;有利于构建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发展方式转变的“绿色税收”体系;有利于规范政府分配秩序,优化财政收入结构,强化预算约束。“费改税”的过程是一个依照法定程序制定法律、听取人民诉求、反映人民意愿、汇聚人民智慧的过程,也是将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纳人法治轨道、不断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过程。

 

课本P86探究与分享: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但是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

◆《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规定,公民认为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同宪法或者法律相抵触的,可以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书面提出进行审查的建议,由常务委员会工作机构进行研究,必要时,送有关的专门委员会进行审查、提出意见。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规定,对涉及公众利益调整、需要公众广泛知晓或者需要公众参与决策的政府信息,行政机关应当主动公开。除行政机关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外,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向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对外以自己名义履行行政管理职能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部门申请获取相关政府信息。

●结合上述法律法规的规定,讨论如何更好地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

【参考答案】①要根据形势发展和需要,及时修改、完善与公民权利相关的法律法规,同时严格贯彻执行已有的法律法规。②要规范、畅通保障公民行使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的渠道并增强实效。③要为公民行使权利提供资源保障,使公民有条件表达自己的意愿、维护自己的权益。④要发挥公民自身及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作用,提高公民的民主意识,提升公民理性参与公共生活的素养,引导公民依托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行使和维护权利。

课本P86 第一段

 

课本P87探究与分享:

两会期间,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有记者问:“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对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的日常监督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全国人大常委会有关负责人回答:“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对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的监督的方式大体上有这么几种,一是每年3月听取和审议一年一度的‘两高’工作报告,二是每年10月‘两高’都会在常委会上作专项工作报告,三是司法解释的备案审查,四是依据监督法开展询问和质询,五是专题调研。”

●查阅宪法相关规定,说明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的法律依据。

【参考答案】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贯彻实施好宪法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完善宪法监督制度,坚决纠正违宪违法行为。

    宪法第六十二条、第六十七条规定,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宪法的实施,全国人大常委会监督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工作,等等。《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规定,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依据宪法和有关法律的规定,行使监督职权。

上述规定, 是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的主要法律依据。

 

课本P87探究与分享:

    对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司法解释进行备案审查,是法律赋予全国人大常委员会的一项重要职权。2017年9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根据2016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向广东等五省人大常委会发函,建议对地方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中有关企业对其超生职工给予开除或者解除劳动(聘用)合同的规定适时进行修改。

   十二届全国人大以来,截至2017年12月上旬,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共收到公民、组织提出的各类审查建议1 527件,对审查中发现存在与法律相抵触或者不适当问题的,均积极稳妥地作出了处理。

●查阅宪法和立法的相关规定。了解全国人大常委会是如何对规范性文件进行备案审查的,讨论这项工作对推进宪法实施有什么意义。

【参考答案】了解即可:

根据宪法和有关法律的规定,备案审查制度主要包括备案、审查以及纠正三个方面的内容。备案就是规范性文件的制定机关在法定的时间内将规范性文件报送法定的机关进行备案;审查就是接受备案的机关根据法定权限对备案的规范性文件的合宪性、合法性或者适当性进行审查;纠正就是法定的机关依照规定的程序对备案的同宪法、法律、法规相抵触的规范性文件予以改变或者撤销。

根据立法法的规定,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应当在公布后的三十日内依照规定报有关机关备案。审查在启动程序有两种:一是特定机关提出审查要求,二是公民、组织提出审查建议。对于审查建议,不能直接进入审查程序,而是先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机构即法制工作委员会进行研究,必要时,才进入审查程序,即送有关的专门委员会进行审查、提出意见。同时,根据立法法的规定,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有关机关依法予以改变或者撤销超越权限的;下位法违反上位法规定的;规章之间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经裁决应当改变或者撤销方的规定的;规章的规定被认为不适当,应当予以改变或者撤销的;违背法定程序的。

    意义: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

建设法治国家,维护宪法权威,推进宪法实施,增强对宪法的认同。

 

二、法治政府

课本P89探究与分享:


●请选择其中一个方面,列举实例,谈谈对法治政府的认识。

【参考答案】示例:2021年8月1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 2025年)》,对法治政府建设提出了十项要求。其中,第九项要求是,健全法治政府建设科技保障体系,全面建设数字法治政府。这项要求立足数字时代,坚持改革创新,凸显了时代性。

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信息技术创新日新月异,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深人发展,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数字赋能政府治理,遵循政府治理范式变迁及发展规律,回应公众新需求及新期待,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推进数字政府建设”的战略选择。《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提出全面建设数字法治政府,并明确要求:“坚持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促进依法行政、着力实现政府治理信息化与法治化深度融合,优化革新政府治理流程方式,大力提升法治政府建设数字化水平。”

 

课本P90探究与分享:

某市发生了一起豪车撞人事件,“百万豪车”“农村打工者” 等信息迅速引起舆论热议,将当地交警推上了风口浪尖。当地政府坚持事件处理与新闻发布同步安排、同步推进、及时回应,连续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事件的细节,及时解答社会公众和新闻媒体的疑虑。

●结合案例,讨论政府应如何树立和维护公信力。 

【参考答案】除了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还要全面推进政务公开,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政务公开的形式有很多,例如,发布政府公报,建设政府网站,召开新闻发布会,设立信息公告栏、政府文件阅览室和电子政务信息屏,等等。从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应对来看,要完善突发公共事件舆情的引导应对机制,健全新闻发布工作机制,包括专家信息发布和解读机制、舆情回应机制、新闻发布评估机制、新闻发布考核问责机制等,主动引导舆论,及时关注舆论方向。

课本P90 第三段

 

课本P91探究与分享:

    司马迁在《史记·商君列传》中讲述了商鞅“徙木立信”的故事。令既具,未布,惑民之不信,已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徒。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
    ●商鞅“徙木立信”的故事对今天增强政府公信力有什么启示?

【参考答案】商鞅“徒木立信”,取得了民众的信任,随后颁布新法,使变法顺利推行。有令必行、有禁必止,赏罚分明、奖罚兑现,成就了秦国的强大和富足。

    诚信作为一种道德规范,既是立人之道,也是施政之本。

    (P91课本:第二段 )

 

课本P92探究与分享:

 某学生在浏览市政府网站时发现,市教委在信息公开栏的权力清单中明确列出了“评选市三好学生”的职权类别和职权编码。

●“评选市三好学生”的工作已经延续多年,以前并没有这样的权力清单。相关的权力清单从无到有并向社会公布,有什么意义?

【参考答案】公开权力清单,在制度上促进人民群众对政府行政职权的直接监督,有利于人民群众消除疑虑,增强对政府的信任度;有利于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使行政权力公开透明,权力行使规范有序。推行权力清单制度有利于打造“有限、有为、有效”的现代法治政府,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

P92课本:建设法治政府的意义。

 

三、法治社会

课本P93探究与分享:


●以上意见是否得当?请你运用法律知识加以评析。

【参考答案】第一位说法对。养狗公约的制订应该听取社区居民中多方面的意见,以保证公约的公正性,兼顾各方利益。

    第二位说法错。养狗居民遛狗拴狗绳,保障其他公民的权利。

    第三位、第四位说法对。要按照法律规定办理登记手续,遵守定期给狗接种疫苗、及时清除狗在户外排泄粪便等法律规定。

    第五位说法错。物业公司对此负有管理、教育职责,根据居(村)民会议或者业主会议的决定在社区内划定禁止遛狗的区域、但无权禁止居民养狗。

    另:养狗居民要具备合法身份证明、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具备居住在禁止养狗区域以外等法律规定的条件,狗的数量、品种、身高、体长要符合法律要求。

 

课本P94探究与分享:


【参考答案】存在。除在“醉驾入刑”外,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多管齐下;教育、管理、处罚共同发力;

(课本P94 第三段)

 

课本P95探究与分享:

关于基层社会治理,《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诸多措施。

◆发挥群团组织、社会组织作用,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良性互动。

◆注重发挥家庭家教家风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

●请你查阅资料,围绕上述措施,就加强基层社会治理提出建议。

【参考答案】在发挥群团组织、社会组织作用方面,要发挥这些组织各自优势,建立健全这些组织发挥作能机制和制度化渠道;要大力培有发展行业协会商会类社会组织,发挥行业自律和专业服务功用;要推进以行业规范、社会组织章程等为基本内容的社会规范建设,充分发挥社会规范在协调社会关系、约束社会行为、保障群众利益等方面的作用;要切实加强对社会组织的监督管理,提高社会组织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能力,确保社会组织有序发展、规范运行。

    在发挥家庭家教家风的作用方面,要善于从最深厚的中华文化传统中汲取正能量,尊重历史传承,把握文化根脉,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吸取崇德尚礼、正心修身的文明智慧,重言传、重身教,教知识、育品德,发挥良好家风的教化作用;要发挥领导干部在树立崇德向善良好家

风中的表率作用,以良好家风推动党风政风清正、社风民风淳朴。

 

课本P95探究与分享:

李某在一家运输公司做搬运工,双方没有签订劳动合同。最初几个月李某能领到工资,可后来公司总是以各种理由拖欠李某的工资。李某想打官司又没钱请律师。他从广播里听说法律援助可以帮助困难群众免费打官司,就抱着试试看的想法到当地的法律援助中心咨询。法律援助中心受理了李某的申请。最终,李某在法律援助律师的帮助下,不仅讨回了工资,还获得了相应的赔偿。

●查阅资料,了解哪些人、什么情况下可以获得法律援助,可以到哪里申请法律援助。

●与同学分享你对这一案件的感受。

【参考答案】●法律援助的重点对象是低收入群体、残疾人、农民工、老年人、青少年、单亲困难母亲等特殊群体和军人军属、退役军人及其他优抚对象。

 法律援助的范围、申请、审查及实施等,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援助条例》中有具体。

 ●法律援助制度是人类法治文明发展到-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是国家经济、社会文明进步和法治观念增强的结果。用法律的手段帮助人民群众解决诉讼难的问题,是当前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大背景下的必然选择,是促进司法公正的重要保障。

 

课本P96探究与分享:

老王和老许两家是邻居,因为雨水排放问题产生纠纷,甚至动手打架。听到这一消息后,村人民调解委员会主任连忙赶到现场。主任指出他们不该动手,待他们情绪稳定后,给他们讲道理、说法律,分析利弊,帮助他们认识动手打人可能造成的严重后果经过劝导,两家最终协商解决了雨水排放问题。    

人民调解员植根基层,来自群众,熟悉社情民意,处于预防化解矛盾的最前沿。通过人民调解,大量纠纷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筑牢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防线。人民调解制度已至成为诉讼程序之外化解矛盾、解决纷争的重要方式。

●结合社会现实,说说人民调解制度是如何发挥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和谐作用的。

【参考答案】人民调解的含义:是指依法产生的人民调解委员会通过说服、疏导等方法,促使当事人在平等协商基础上自感达成调解协议,解决民间纠纷的活动。

人民调解委员会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积,人民调解员来自群众、服务群众,人民调解坚持平等自愿原则;人民调解程序灵活便捷、不拘形式,

人民调解的特征:具有群众性。自治性和民间性特征。人民调解的这些特征,有利于纠纷当事人自愿选择和接受调解,不妨碍在调解不成时另行使诉讼权利,体现了人民调解在化解矛盾纠纷中的优势和作用。     

课本P96 第二段

第九课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

一、科学立法

课本P97探究与分享:


●查阅相关背景材料,结合我国行政诉讼法的制定和修改,围绕“如何实现科学立法”开展讨论,并提出可行的建议。

【参考答案】考虑我国的国情和实际;充分征求公众意见;采取立法机关主导、社会各方有序参与的途径和方式;对社会实际进行充分调研和论证。

 

课本P99探究与分享:

《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

第四条  立法应当依照法定的权限和程序,从国家整体利益出发,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

第五条  立法应当体现人民的意志,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坚持立法公开,保障人民通过多种途径参与立法活动。

第六条  立法应当从实际出发,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全面深化改革的要求,科学合理地规定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权利与义务、国家机关的权力与责任。法律规范应当明确、具体,具有针对性和可执行性。

●结合上述法律条文,谈谈如何提高立法质量。

【参考答案】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是提高立法质量的根本途径。

(1)坚持科学立法,核心在于符合国情和实际,尊重和体现客观规律,增强立法工作的科学性,协调性和系统性。

(2)坚持民主立法,发扬民主,广开言路,集思广益。

(3)坚持依法立法,在法治的轨道上制定合法有效的规范性文件。

 

二、严格执法

课本P100-101探究与分享:

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离不开严格的环境保护执法。2014 年修订的环境保护法被称为“史上最严”的环境保护法,该法自2015年施行以来彰显了威力。中央环保督察组进驻全国多个省份,发现问题,实施监督。许多人因破坏生态和污染环境被刑事拘留;多地区党政部门及其负责人被问责,受到党纪政纪处分。


长期以来,环保执法存在着过松过软的情况。中央环保督察组之所以督察效果明显、备受赞誉,就在于它通过查事、察人、罚款、问责等方式,不断施加环保压力,让新环境保护法施行以来社会所期望的“有牙执法”成为现实。

●结合材料说明加强环保执法有何重要意义。

●通过调查研究,尝试对本地的环保执法情况作出评价,并提出具体建议。

【参考答案】●行政机关是实施法律法规的重要主体,要带头严格执法,维护公共利益、人民权益和社会秩序。用严格的法律制度保护生态环境,本质上就是用法律保障,人的生存权和发展权。法律或威力不够,良好的生态、可持续的经济发展、人民追求的幸福生活都将难以实现。

(课本P101 严格执法的意义)

●加大环保法治宣传力度、建立环保实绩考核制度、强化环保部门的权力、加强环保执法的民主性、整合环保的监督管理机制、加强环保执法队伍建设等方面。

 

课本P102探究与分享:

     某省《交通行政执法用语规范》规定,交警在要求当事人提供有关资料时,应清楚地告知当事人所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及所要检查的资料的名称。例如:根据《xxxxxx》(法律、法规、规章完整名称),请提供xxxxxx(资料名称)。按规定,我们有义务为你保守有关秘密。

●该项规定对于执法者和执法对象有何意义?

【参考答案】对执法者:依据法律完成执法程序,可以很好地做到有法可依、执法必严;提升执法能力。

对执法对象:保证了执法对象的知情权,更好的维护自身权益;监督执法过程的规范性。

课本P102 如何推进严格执法

 

三、公正司法

课本P103探究与分享:

上网查找资料或参观当地人民法院,尝试完成下列任务。

◆公民可以旁听哪些类型案件的庭审?

◆可以从哪些渠道获取庭审案件的信息?

◆旁听庭审需要办理哪些手续?

●结合案件的审理过程,说明人民法院的职权和作用。

【参考答案】了解即可: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印发的《关于加强人民法院审判公开工作的若干意见》,依法公开审理的案件,我国公民可以持有效证件旁听,人民法院应当安善安排旁听工作。因审判场所、安全保卫等客观因素所限发放旁听证的,应当作出必要的说明和解释。对群众广泛关注、有较大社会影响或者有利于社会主义法治宣传教育的案件,可以有计划地通过相关组织安排群众旁听,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旁听,增进广大群众、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对法院审判工作的了解,方便对审判工作的监督。

◆法院门口的公告牌或法院的网站一般都会公示庭审案件的信息, 还可以登录中国庭审公开网查找庭审案件的信息。

◆公开审理的案件,公民携带身份证就可以参加旁听。

◆人民法院是国家的审判机关。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人民法院通过审判刑事案件、民事案件、行政案件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案件,惩罚犯罪,保障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解决民事、行政纠纷,保护个人和组织的合法权益,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秩序,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维护国家法制统一、尊严和权威,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顺利进行。

 

课本P104探究与分享:

“法” 字的异体字之一是“灋”按照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的解释,“濠”字的三点水,取意公平和正义。“鷹”(zhi)是传说中的独角兽獬豸(xie zhi), 是公平和正义的象征。 它能辨是非曲直,见到做事不公正的人,就会用角去顶他。

●《说文解字》对“法”字的解释对你有何启示?

●为什么说司法公正是社会公正的最后防线?我国有哪些具体的制度和措施维护司法公正?

【参考答案】●从对“法”字的解读中,可以看出我国古代法治思想中蕴含的公平正义精神,我们要积极借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推进公正司法的过程中守护社会公平正义。

●公正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

(1)司法具有定分止争的终局性作用。

(2)司法公正对社会公正具有重要引领作用。

(3)司法公正对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起着保障作用。

(4)司法公正对人们的行为有预测作用。

因此,司法公正是社会公正的最后防线。

 

我国维护司法公正的具体制度和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点。

(1)完善检察机关行使监督权的法律制度,加强对刑事诉讼、民事诉讼、行政诉讼的法律监督。完善人民监督员制度,重点监督检察机关查办职务犯罪的立案、羁押、扣押、冻结财物、起诉等环节的执法活动。司法机关要及时回应社会关切。规范媒体对案件的报道,防止舆论影响司法公正。

(2)依法规范司法人员与当事人、律师、特殊关系人、中介组织的接触、交往行为。严禁司法人员私下接触当事人及律师、泄露或者为其打探案情、接受吃请或者收受其财物、为律师介绍代理和辩护业务等违法违纪行为,坚决惩治司法掮客行为,防止利益输送。

(3)对因违法违纪被开除公职的司法人员、吊销执业证书的律师和公证员,终身禁止从事法律相关职业,构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4)坚决破除各种潜规则,绝不允许法外开恩,绝不允许办关系案、人情案、金钱案。坚决反对和克服特权思想、衙门作风、霸道作风,坚决反对和惩治粗暴执法、野蛮执法行为。对司法领域的腐败零容忍,坚决清除害群之马。

 

课本P105探究与分享:


【参考答案】学生可结合判决书进行具体分析。

(1)在司法裁判中强化对公正司法的价值追求,准确理解法律原则和法律精神,把好案件事实关、证据关、程序关、法律关,努力做到实体公正与程序公正有机统一,坚持政治效果、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有机统一。

(2)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司法越公开就越有权威和公信力。要坚持“以公开促公正、以公开提公信”,构建开放、动态、透明、便民的阳光司法机制,在满足当事人知情权、参与权的同时,让人民群众以看得见的方式感受公平正义。

 

课本P106探究与分享:

法律是理性的,但不是冰冷的:司法是严肃的,但也可以有温度和感情。司法救助制度是一种帮助困难当事人、实现权利救济、传递司法温暖的制度。

在一起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案中,肇事司机刘某违章驾驶导致路人周某受伤住院。周某住院花费医疗费9万余元,经鉴定为二级伤残。法院依法裁判刘某赔偿周某各项经济损失21万余元。在执行该判决的过程中,承办法官了解到周某家庭生活非常困难,而刘某也是靠临时打工的微薄收入和政府低保勉强维持一家生计。在了解上述情况并确认刘某已经履行部分判决后,法院执行法官建议对该案予以司法教助。后来,经当地人民法院司法救助委员会审核,周某获得5万元的国家司法救助金,两个困难家庭因此减轻了经济压力。       

●查阅资料,结合上述案例,谈谈你对司法救助制度及其功能的认识。

【参考答案】结合教材案例分析。

①司法救助制度。司法救助是体现国家关怀的抚慰性、救济性措施,是国家对因遭受犯罪侵 害或民事侵权、无法获得有效赔偿而造成生活困难的当事人或其近亲属予以一次性救助的制度。

②司法救助制度的功能:积极开展司法救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内在要求,是改善民生、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设立国家司法救助制度,顺应了人民群众对司法公正、权益保障的新期待,既彰显了党和政府的民生关怀,又有利于进一步实现社会公平正义;这一制度的实施,对于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及时化解矛盾纠纷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全民守法

课本P107探究与分享:

《国务院关于建立完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制度加关推进社会话诚信建设的推导意见》,为褒扬和激励诚信行为、约束和惩戒失信行为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障。

诚信守法的社会主体不仅收获赞誉,还能贏得实意和便利。企业连续三年无不主信用记意,工商部门在办理行政许可时可根据实际情况为其开通“绿色通道”;市场主体依法纳税、守信信贷,银行给予信贷优惠和支持;电商诚信经营,互联网商业平台为其加注“诚信会页”标识。与此同时,有关部门和行业将那些有偷税漏税、违反合同、拖欠债务等严重失信行为的企业和人列入“黑名单”,在信用评级、企业投资、银行贷款、个人信用消费等方面出“黄牌”、亮红灯”,人民法院对失信被执行人限制高消费等,让当事人一处失信,处处受限。

●结合材料,谈谈如何推进全民诚信守法。

【参考答案】健全褒扬和激励诚信行为机制;健全约束和惩戒失信行为机制;构建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制度协同机制;加强法规制度和诚信文化制度。

 

课本P107-108探究与分享:

何某爱好弹钢琴,退休后在家支起两架钢琴,除自己弹奏之外,还招了几个学生,在晚上进行教学活动。此起彼伏的琴声并没有让小区的生活变得多姿多彩,反而成为影响邻居休息的噪声。在居委会、派出所多次协调未果的情况下,邻居把何某告上了法庭。何某则认为自己是在合法行使权利。


●何某的行为是否侵犯了邻居的权益?为什么?

●如果遇到类似情况,你会如何处理?

【参考答案】●何某在家弹钢琴虽然属于行使个人权利,但是由于其弹琴和教学活动在晚上进行,影响了小区其他邻居的休息。我国民法典第二百九十四条规定:“不动产权利人不得违反国家规定弃置固体废物,排放大气污染物、水污染物、土壤污染物、噪声、光辐射、电磁辐射等有害物质。”噪声扰民是一种侵犯相邻权的行为。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学生可从处理相邻关系的原则以及依法维护个人合法权利的方面展开论述。示例如下:

如果我是何某,在收到邻居的反馈后,就要本着互谅互让的精神,与邻居进行协商、调整自己弹琴和教学的时间,避免与他人的休息时间产生冲突。

如果我是受害者,可以与对方协商解决,要求其停止噪声扰民行为。如果未能解决问题,可以到物业、居委会等处投诉,让他们居中调解,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课本P108探究与分享:

老赵是一名建筑工人。临近春节,老赵要求公司发放拖欠半年之久的工资,公司则以各种借口予以拒绝。老赵工作时,由于脚手架松动,不慎跌落受伤,被送进医院教治。公司却说这是老赵自己不小心造成的,拒绝支付医药费用。

●本案中老赵的哪些权利受到了侵害?他可以通过哪些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参考答案】我国劳动法第三条规定: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就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劳动权利。

    本案中老赵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受到了侵害。

P108课本第三段:当自己……违法手段。

 

课本P108-109探究与分享:

围绕“全民守法”这一话题,同学们展开讨论。

甲:经营者不能向未成年人出售烟酒。

乙:从国外旅游回来,不能把外国水果带进中国。

丙:不能在公共场所携带管制刀具。

丁: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

●结合材料,谈谈如何在生活中推进全民守法。

【参考答案】①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和普法活动,营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氛围。例如,材料中提到的内容应该经由宣传和教育广为人知。②严格规范自身行为,学会在享受权利和自由的同时,尊重别人的权利和自由,学会用法律程序和方式解决纠纷。③提升自身道德素养,让守法成为自己的自觉行为。

课本 P109

 

课本P109探究与分享:

千百年来,不少中国人心中有一种挥之不去的“青天情结”。正是这种情结让有些老百姓信“访”不信“法”,遇事不是寻求法律的帮助,而是上访、找政府、找领导。
    2013年以来,党中央大力推行涉法涉诉信访工作改革,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依法处理涉法涉诉信访问题的意见》。按照意见,各地实行了诉讼与信访分离制度,把涉法涉诉信访从普通信访事项中分离出去,导入司法渠道,由司法机关按照法律程序处理。近年来,随着司法改革的推进,涉法涉诉类信访量不断下降,越来越多的信访群众选择司法渠道解决问题。

●由信“访”不信“法”到遇事找法,这一转变说明了什么?

【参考答案】①这一转变说明我国的全民普法工作有实效。长期以来,我国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逐渐改变了人民群众信“访”不信“法”的观念。②这一转变说明我国通过体制机制改革,推动人民群众形成用合法手段和合法程序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观念。我国开展信访工作改革,实行诉讼与信访分离制度;推进司法改革,调动了人民群众用法律维护自身权益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双击自动滚屏  

高三政治教学网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进入管理 |

联系地址:四川省华蓥中学(省示范高中)   联系电话:13458913985   联系人:微信号13458913985再拉入高中政治微信群 QQ群 40420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