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考动态 >> 政治新课标的要求与各省高考政治命题走向
    
  双击自动滚屏  
政治新课标的要求与各省高考政治命题走向

发表日期:2024年4月24日  本页面已被访问 7320 次

全国高中思想政治新课标要求

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描述不同社会形态的本质特征。

2.解释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过程,阐明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取决于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

3.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地位。

4.概述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现实的历史轨迹,阐明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

5.阐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特点。

6.理解新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历史必然性。

7.阐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是党和人民长期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

8.论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的根本方向,坚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信。

9.阐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明确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

必修二《经济与社会》

1.理解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等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既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又同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是党和人民的伟大创造。

2.了解各种所有制经济的地位与作用,阐释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明确坚持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3.了解我国个人收入的方式与合法途径;解释个人收入分配政策的完善;评析实现共同富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收入分配政策。

4.阐明劳动对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意义,弘扬劳动精神,树立崇尚劳动、热爱劳动的观念。

5.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既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又同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是党和人民的伟大创造。

6.阐述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的意义。

7.辨析经济运行中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8.解析宏观调控的目标与手段。

9.阐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

10.解释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11.评析经济发展中践行社会责任的实例。

12.评析实现共同富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社会保障政策。13.列举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措施。

必修三《政治与法治》

1.引述宪法序言,说明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阐明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的必然性。
2.
引述党章规定,明确党的性质、宗旨和指导思想。

3.理解坚持党对一切工作领导的意义,阐述中国共产党依宪执政、依法执政的道理、方式和表现。

4.列举宪法有关人民主体地位的规定,说明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5.阐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基本政治制度。

6.阐述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符合我国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解释公民享有宗教信仰自由的含义。

7.领悟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我国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基本政治制度。

8.简述我国法治建设的成就;明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9.搜集材料,阐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基本要求。

10.列举事例,阐明建设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的意义。 

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1.比较哲学思维与日常思维的异同。

2.理解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阐明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3.说明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阐明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4.表达无神论立场;表明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态度。

5.描述世界是普遍联系、永恒运动的。

6.领会全面地、发展地看问题的意义。

7.学会运用矛盾分析法观察和处理问题。

8.掌握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了解形而上学认识方法的局限。

9.明确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之间的根本对立。

10.了解人的实践活动的特性和作用,理解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

11.阐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12.阐述认识运动的辩证发展过程。

13.领悟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理解价值观的形成与时代和环境密切相关。

14.解析价值观差异与冲突产生的社会根源,能够进行合理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

15.理解价值观对人们行为的导向作用。

16.探寻实现人生价值的条件和路径,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7.准确理解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特别是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

18.学会正确看待历史问题和评价历史人物。

19.正确认识当代中国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表现、本质和危害。

20.辩证地看待传统文化,领会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重要意义,弘扬民族精神。

21.感悟世界文化的多样性,理解文化多样性的价值,明确文化交流互鉴的途径和意义。

22.辨识各种文化现象,领悟优秀文化作品的影响力和感召力。

23.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

选择性必修一《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

1.了解国体与政体的关系,揭示国家的本质,理解国家管理形式的多样性。

2.解析国家的结构形式,理解维护国家统一、捍卫国家主权的意义。

3.引用实例,比较不同国家的特点及其发展状况,阐明我国的总体国家安全观。

4.引用国家之间合作、竞争、冲突的实例,印证国家利益和国家实力是决定国际关系的主要因素。

5.引述有关资料,全面阐述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描述世界多极化趋势;解释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阐述合作共赢的理念,认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义。

6.阐明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危害,了解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理解国际关系民主化的意义。

7.辨识国际经济中的比较优势,描述当代国际经济发展的基本特点和趋势。

8.分析经济全球化的机遇和挑战,坚持正确义利观,阐释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的意义。

9.引用实例,说明中国如何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

10.阐释联合国宪章倡导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评析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的作用;分析世界贸易组织、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国际经济事务中发挥的作用。

11.识别主要的区域性国际组织,评价区域性国际组织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的作用。

选择性必修二《法律与生活》

1.了解我国民法的基本原则,识别我国公民的民事权利和民事责任。

2.列举物权法的基本原则和物权的主要类型,懂得维护物权的途径。

3.简述合同的含义和价值,理解合同的主要内容和违约责任,了解合同订立的程序,熟悉解决合同纠纷的途径。

4.理解侵权责任的内容,树立依法承担责任的观念。

5.熟知监护、抚养、扶养、赡养、继承等民事关系,培育家庭责任意识。

6.理解婚姻法律关系,阐释正确的婚姻家庭观念。

7.了解劳动法的基本原则,理解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解释劳动合同的主要内容,熟悉劳动者依法维权的途径和方式。

8.列举与创业有关的企业登记、企业信息公示、税收和知识产权保护等基本法律制度,评述市场竞争的基本原则,说明依法经营的必要性。

9.识别人民调解、行政调解等不同的调解方式,明确调解制度的特点和程序。

10.列举劳动人事争议仲裁、经济仲裁等仲裁形式,明确仲裁制度的特点和程序。

11.解析民事诉讼、刑事诉讼、行政诉讼的特点和程序,说明不同诉讼中的举证规则,树立证据意识。

12.概述公民的诉讼权利,熟悉公民获得法律援助的渠道。

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

1.描述常见的思维活动,体会思维是人所特有的属性,了解思维的基本形态和特征;懂得形成正确思维的基本条件。

2.区分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掌握科学思维的特点,体悟学会科学思维的意义。

3.知道概念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理解任何概念都是内涵和外延的统一。

4.知道判断的基本特征;了解形成恰当判断的条件;学会正确运用判断;结合具体的判断活动,区分判断的不同类型。

5.了解推理的类型;掌握演绎推理的方法;学会归纳 推理、类比推理;评析常见的推理错误。

6.辨析常见的逻辑错误,掌握形式逻辑的三个基本规律。

7.结合对复杂事物的把握,体会辩证思维的特征;理解分析与综合的辩证关系。

8.联系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渐进性和飞跃性,懂得事物的发展过程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理解质量互变规律;把握适度原则。

9.辨析简单肯定一切或否定一切的危害,解析认识经由“感性具体一思维抽象一思维具体”的途径;了解辩证否定观的实质;体会认识不断深化的历程。

10.体会联想思维中迁移、想象的运用;了解联想思维的方法和特点;知道迁移、想象在创新思维中的作用。

11.了解发散思维中所采取的推测等方法;概括发散思维的特点;知道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的功能。

12.分析逆向思维的依据和优势;发挥正向思维和逆向思维的互补作用。

13.体会超前思维是对常识局限性的突破和超越;把握超前思维的探索性、预测性特点;了解创造性预测事物发展态势的意义。

 

近年来各省新教材新高考政治命题方向的走向

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高考常通过回顾改革开放的历程,论证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阐明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信念。

从新时代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和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出发,考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本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新时代中特思想重要地位。

选择题和非选择题都有考查,观点类、探究类试题属于考查的重要形式,注重与其他专题或模块知识结合综合考查。

必修二《经济与社会》

围绕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运行环节和效果,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制度自信;针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运行,增强法治意识,自觉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能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观察分析社会发展规律,顺应改革发展潮流。通过图表或材料文本等多种形式,重点考查国企改革、民营经济发展、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企业发展、收入与分配等问题,考查学生信息获取、理解掌握的能力。

考生应能准确概括和描述学科所涉及基本现象的特征及其相互关系,并从中发现问题,能够对学科基本知识进行结构化理解,从多个视角观察问题,灵活地、创造性地运用不同方法,发散性地解决问题。

“情景载体”串联线--定位“怎样考”通常以党和国家经济方面的重大决策部 署、政府宏观调控等经济职能的安排和具有地方特色的某村、市等实例为载体,考查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的相关知识。

透过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和社会公平,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制度自信;从践行社会责任中感悟社会责任感,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履行义务,坚持以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愿意为国家富强、社会进步和人民幸福而辛勤工作。

通过文本、图表等多种信息,考查学生信息获取、理解掌握、知识整合的能力,归纳概括能力、辩证思维能力等,能够从情境中提取有效信息;能够准确概括和描述学科所涉及基本现象的特征及其相互关系,对学科基本知识进行结构化理解,从中发现问题,进行分析评价。重点考查如何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不同主体应如何承担社会责任等。

以党和国家提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公平的新部署、具有地方特色的先进制造业发展和乡村振兴等具体实例为背景材料,考查经济发展与社会公平的相关知识。

必修三《政治与法治》

坚持党的领导是高考考查的重点。试题常结合中国共产党在百年的历史中,领导人民不断取得革命和建设的胜利的事实,考查党不忘初心和使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等;通过优秀共产党员的先进事例,考查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政策调整为背景,考查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结合党在国家治理中的有关会议精神,考查党的领导方式、执政方式;结合党在新形势下面临的考验和反腐倡廉、加强先进性建设具体行动等,考查全面从严治党和党的建设等知识。不管是选择题还是主观题,常与其他专题或模块的知识结合来进行综合考查。

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等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内容。对于人民民主专政,试题常与党和国家关注民生、发扬民主等事例为背景,考查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人民民主的特点和国家职能。对于我国的政体,试题多依托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活动等,考查人民代表大会的地位和权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势;以人大代表履职情况为背景,考查人大代表的职权。对于基本政治制度,试题依托民主党派或政协委员的具体活动,考查我国政党制度的内容和特点、政协的职能、协商民主;依托民族地区发展,考查民族关系、处理民族关系的方针、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以基层民主相关实践为背景,考查基层民主自治。无论是选择题还是主观题,都注重把国家制度、基本政治制度与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保障人民民主相结合,进行综合考查。

全面依法治国是高考高频考点。试题常通过新的情境材料考查我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原则和法治中国建设的成就,常以我国具体法律的制定过程、贯彻实施等为背景,考查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和全民守法的主要内容、措施及意义。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均是常考题型,选择题以理解类、体现类和原因类为主,非选择题则以意义类、评析类和措施类为主。

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近几年高考唯物论和辩证法部分主观试题都以微观考查为主,要求学生对哲学原理要掌握准确,回答问题时原理不能弄错,不能出现张冠李戴的现象。微观考查的试题对知识的考查往往有一定的层次性,注意把握知识的深度,既要回答出原理(是什么)及依据(为什么),还要回答出方法论,还要结合材料进行整合。在复习本专题时,还要注意第三课内容与选择性必修三辩证思维知识的融合。重视对教材中新的知识点的考查,例如: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关系、社会历史的本质、弘扬劳动精神等。

重视自然科学生活,依托我国科技创新成果考查实践和认识的关系以及认识的发展过程。以经济建设成就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成就分析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及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特别注意在复习中要把本单元的知识与《经济与社会》中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政治与法治》中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等内容相结合进行知识综合。要依托我国经济领域的改革和民主法制建设进程,深化对社会基本矛盾的认识,以改革为主线,将四本必修的内容进行有机的整合。

近几年文化部分的试题重在对文化素养的考查,试题不是简单的、分散的知识,而是通过材料逻辑,重点围绕以传承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先进文化的具体实例,对知识进行多维度的横向整合,综合考查对文化自身知识体系的理解和运用。无论是选择题还是主观试题,常常结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想信念/民族精神等材料设置问题,题目和哲学常交叉命题,命题的思维含量很高。

文化不考死板知识,而是用一个线索来穿插,在复习中要打破固化思维,关注设问和材料,把握设问中的逻辑主线和材料中的有效信息。

选择性必修一《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

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及影响、让全球经济更具活力、我国的全球治理观、我国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我国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者、贡献者等是高频考点。从题型上看,选择题常以推导传导、意义、措施类等形式出现,非选择题多与其他专题或模块知识结合综合考查。备考中要注重用重点知识,从不同角度分析各国融入世界经济发展的事例、逆全球化现象、我国提高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和积极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具体事例,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国家、国际组织、世界多极化、中国的外交是高考常考点。其中,资本主义政体的特点和本质、资本主义政党制度的本质、利益集团、国家主权、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单一制和联邦制的特点、中国与联合国的关系、国家利益和国际关系、我国的外交政策、我国的大国担当、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我国的外交思想等是考查的重点。试题常常以国际形势发展变化或某一热点问题、某个国家的具体情况、某一国家的政治或外交活动等为背景,通过选择题或主观题等形式进行考查。

备考中要关注国际形势和我国对外交往,要注重提高理论联系实际、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选择性必修二《法律与生活》

围绕民事法律关系,阐释民法、民事权利及其在婚姻家庭中的具体体现,培育学生学法懂法守法的立场观念以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通过考查民法基本原则、人身权和财产权、合同的订立与履行、侵权责任与权利界限、正确处理相邻关系、育小与敬老、遗产继承、夫妻财产划分,提升学生运用必备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研究探索、语言表达能力,及信息获取、理解掌握、知识整合等能力。往往着眼经济生活、社会生活、家庭生活中的具体案例考查公民的民事权利与义务。

阐释劳动者权利、公平竞争、诚信经营、依法纳税、社会争议解决的方式等,帮助学生树立劳动精神,鼓励学生以后依法参与经济活动、选择合法途径解决争议纠纷。重点考查劳动者权利、劳动者维权、公平竞争、诚信经营、调解、仲裁、诉讼等知识,以提升学生信息获取、理解掌握、知识整合等能力。选取职工与企业双方权利义务纠纷、企业竞争与经营案例、调解案例、具体的仲裁活动、诉讼过程等作为命题情境来考查相关知识。

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

重点阐释思维、逻辑思维、科学思维三个核心主干知识,培育学生理解、践行科学思维、逻辑思维的意识和能力。通过考查思维的特征、思维的基本形态、科学思维的含义和特征、逻辑思维的基本要求、外延之间的关系、定义与划分、简单判断与复合判断、演绎推理的方法、归纳推理与类比推理等知识,提升学生信息获取、理解掌握、知识整合等能力。对本部分知识的考查,常以饱含智慧的小故事、生活场景、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等为命题情境来考查相关知识。

讲述辩证思维和创新思维,是《逻辑与思维》中的核心和主干知识,与哲学思想关系密切,对学习、生活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利用辩证思维和创新思维可以很好地解读现行方针政策,此部分内容将是重点考查的内容。

重点阐释辩证思维、分析与综合、质量互变、认识发展、创新思维、联想思维、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正向思维与逆向思维、超前思维等核心主干知识,培育学生理解、践行辩证思维、创新思维的意识和能力。会以古今中外智慧案例、日常生活场景、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等作为命题情境考查相关知识。



  双击自动滚屏  

高三政治教学网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进入管理 |

联系地址:四川省华蓥中学(省示范高中)   联系电话:13458913985   联系人:微信号13458913985再拉入高中政治微信群 QQ群 40420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