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班级管理 >> 如何克服学校管理中的“递减效应”?
    
  双击自动滚屏  
如何克服学校管理中的“递减效应”?

发表日期:2006年7月14日  出处:《中国教育报》  作者:胡 博  本页面已被访问 2703 次

    在一些中小学,时常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学校校长决策后,在中层领导执行时把决策打一点折扣;在传达到年级组长或教研组长时,年级组长或教研组长在执行时又把决策打一点折扣;在传递到备课组长时,备课组长还把决策打一点折扣;最后在传达到教师、学生那里时,原来的校长决策已经是面目全非了。这在管理学上称之为“递减效应”。“递减效应”确实令中小学校长大伤脑筋。

  为什么会出现“递减效应“呢?

  从中小学学校管理的实践看,主要原因是:一、学校中层领导、年级组长、教研组长、备课组长没有真正理解和消化决策的内涵,导致在执行过程中容易疏漏校长决策中的某些信息,甚至是重要信息,从而出现层层“递减”现象;二、校长决策可能没有从学校实际情况出发,脱离“校情”,出现过高情形,实施条件的不成熟,必然会在执行校长决策过程中“递减”;三、一些中层领导、年级组长、教研组长、备课组长素质不高,能力不强,没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甚至欺上瞒下,做表面文章,使学校校长决策在学校中层领导、年级组长、教研组长、备课组长那里就已经大打折扣了。

  作为一个成功的校长,应采取多种措施,克服决策在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递减效应”。

  一是加强决策内容的宣传、解释工作。校长决策后,要向学校中层领导、年级组长、教研组长、备课组长讲清决策原因、决策内容、决策目标、决策意义,分析决策在执行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哪些阻碍因素,使执行者弄清楚决策是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决策,怎么样去执行才能达到决策的理想效果;同时要利用开教职工大会及接触教职工的各种机会,主动向教职工、学生宣传和解释决策是怎么回事,让大家明白校长的决策,消除一些模糊认识或错误认识,减少决策实施的阻力,使全校师生成为校长决策的衷心拥护者和自觉实践者,把决策的“递减效应”降低到最低。

  二是加强决策内容执行的督促、检查力度。校长决策后,校长要做有心人、细心人,千万不要认为“决策完了,就万事大结”,要对决策执行过程进行有效的跟踪督促、检查。在督促、检查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样做既有利于决策的执行,又可以提高学校中层领导的管理能力提高,使学校决策能够得到有效的执行。

  三是增强决策执行者的责任感、使命感。学校中层领导、年级组长、教研组长、备课组长既是学校的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又是学校直接管理者。校长要鼓励他们一方面在搞好教育教学业务的同时,多学习管理学方面的知识,提高管理者的理论水平,增强他们驾驭分管方面工作的能力,另一方面要教育他们树立起“校兴我兴”、“校荣我荣”的先进“团队”理念;学校中层领导、年级组长、教研组长、备课组长这些管理者的责任感、使命感增强了,管理的“递减效应”就减小了。

  四是调整、完善决策内容。校长是学校的法人代表,是学校管理的“发动机”。其管理的对象是不同层次的人。校长要深入实际,心中有学校、有教职工、有学生,要经常深入到教职工、学生中去,了解他们想什么、需要什么,学校发展有哪些妨碍因素,这样校长就容易捕获到第一手资料,为形成科学决策奠定基础。校长决策后,要注意把握决策执行的动向,看看教职工有什么呼声、学生有什么反映,这些决策符不符合“校情”,需不需要在执行中作必要的调整、完善,把管理的“递减效应”降到零。

                                       《中国教育报》2004年9月21日第6版


  双击自动滚屏  

高三政治教学网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进入管理 |

联系地址:四川省华蓥中学(省示范高中)   联系电话:13458913985   联系人:微信号13458913985再拉入高中政治微信群 QQ群 40420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