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材解读 >> 【值得看】经济常识(上)复习资料
    
  双击自动滚屏  
【值得看】经济常识(上)复习资料

发表日期:2012年9月18日  作者:冉义尧  本页面已被访问 14598 次

经济常识(上)复习资料(四)复习提纲

玉树林枫

1

商品、商品经济的含义:

1)含  义:商品: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2)商品经济: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总和。

选择

2

商品两个基本属性:使用价值 价值:

1)使用价值: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

     共同属性、自然属性(反映人与物的关系)

2)价  值: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特有属性、社会属性、本质属性(反映人与人的关系)

选择

简答

3

交换价值与价值的关系:

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

选择

简答

4

商品使用价值与价值的关系:

商品是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体,二者缺一不可:

1)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即使在上面花费大量劳动,也不能形成价值,也就不能成为商品。

2)价值是商品的本质属性。没有价值的东西不是商品。

对于同一个商品生产者或消费者来说,都不可能同时占有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

简答

论述

5

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时间决定的,这一观点是否正确?

1)商品的价值量是指商品价值的大小,衡量商品价值量的天然尺度是劳动时间。劳动时间又分为个别劳动时间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2)商品的价值量不能由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决定,如果每个生产的个别劳动时间都能决定商品的价值量,同样的商品就会有完全不同的多种多样的价值量,而且生产者的工具越差,技术越低,人越懒惰,因而花费的劳动时间越长,他的商品的价值量也就会越大。显然,现实的经济生活中,不可能有这种情况。因而,商品的价值量不是由各个商品生产者所耗费的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而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3)因而题中的观点是片面的。

简答

选择

6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含义:

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现有的社会正常生产条件”指的是当时在某个生产部门里,绝大部分同类产品的生产条件。最主要的是使用什么样的劳动工具。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随着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变化。

选择

7

劳动生产率、劳动时间、商品价值量的关系:

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单位商品的价值量成反比,与商品的价值总是无关,与使用价值量成正比;个别劳动生产率与单位商品的价值量无关,与价值总量和使用价值量都成正比。

商品生产者增加收入的主要途径:提高劳动生产率,缩短个别劳动时间。

简答

选择

8

货币产生过程:偶然的物物交换       扩大的物物交换      一般等价物的产生     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货币产生)。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

一般等价物: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可以直接和其他一切商品相交换并表现其他一切商品价值的商品。

货币的含义: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货币本质:一般等价物。

选择

9

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

1)从货币发展来看,它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在货币产生之前金银作为一种自然物品已经存在;在货币产生之后,也只有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金银才是货币;在商品经济消失后,货币也就不存在了,但金银作为一种物品还仍然存在。(金银天然不是货币)

2)金银的自然属性决定了它最适合于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只有当一般等价物由金银固定充当后,这种一般等价物才能叫货币(货币天然是金银)。

简答

选择

10

货币的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

1)价值尺度:以货币作为尺度来表现、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的大小。(为什么能够执行:货币是商品,也有价值。)

商品价值的大小用货币表现出来就是商品的价格。商品的价格由价值决定,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在市场上,商品的价格既要反映商品的价值,又要反映供求关系。

2)流通手段: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商品-货币-商品)

商品流通: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商品-货币-商品)

3)贮藏手段:现实的、足值的货币。只有金银或铸币或金银条、块才能执行。

4)支付手段:用于清偿债务或赋税、租金、工资等。(产生:赊账买卖)

5)世界货币:货币具有在世界市场充当一般等价物的职能。

选择

11

纸币含义:由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的货币符号。

  职能:代替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

选择

12

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公式:

决定因素:(1)待销售的商品量(正比);(2)价格水平(正比);(3)货币流通次数(反比)。

选择

13

通货膨胀:

1)直接原因:纸币的发行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

2)现象:物价上涨;(3)实质:纸币贬值。(4)危害:影响人民的经济生活和社会经济秩序。

选择

14

如何正确对待金钱:

1)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可以与一切商品相交换,仍然是财富的代表。在今天的经济生活中,无论是个人成长还是对国家建设,没有一定的金钱是不行的。

2)对待金钱的正确态度是“取之有道,用之有度“。

3)要自觉抵制拜金主义和“金钱万能”的思想,人应该有更高的精神追求。

简答

15

价值规律:

1)基本内容: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交换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2)表现形式: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价格与供求关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3)作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各生产部门的分配。

    ②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生产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

    ③促使商品生产者在竞争中优胜劣汰。     

选择

简答

论述

16

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地位:

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选择

 

17

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内容:

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和集体成分。

选择

18

国有经济的作用: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

1)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

2)国有经济要提高自己的整体质量和竞争力,引导和影响其他所有制经济的发展,并在国内外竞争中不断壮大。

简答

论述

19

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的重要意义:

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可以利用,这不仅有利于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壮大,也有力地推动了整个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

简答

论述

20

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的体现:

第一,就全国而言,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公有资产占优势,既要有量的优势,又要注重质的提高。

第二,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简答

论述

21

我国现阶段实行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必要性: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从根本上说,是由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决定的。具体来说,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国情决定的。

首先,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

其次,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

第三,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一切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加以利用。)

第四,实践证明,这一基本经济制度对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促进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起到了积极作用。

简答

论述

22

我国的分配制度:

以按劳分配(基本原则)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福利性分配和社会保障收入)并存。

选择

23

我国实行的分配制度的客观必然性:

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具有客观必然性。

首先,这是与我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

其次,这是由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决定的。

最后,这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第四,实践证明,这种分配制度对加快经济发展和实现共同富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使用。

简答

24

狭义市场:商品交换的场所,即有形市场。

广义市场:商品交换关系的总和。包括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

选择

25

市场经济的含义及其一般特征:

市场经济就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

1)平等性:(根本上它是由价值规律决定的。)

2)竞争性:(竞争是商品经济的必然产物,是商品交换得以进行的前提。)

3)法制性:(健全的法制是协调和处理矛盾,体现公正平等的依据和准则。)

4)开放性:(开放性是市场经济的要求和内在属性。)

实践证明,市场经济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一种有效形式。

选择

26

市场固有的弱点和缺陷:

1)自发性:(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欺行霸市,不讲职业道德等。)

2)盲目性:

3)滞后性:(事后调节:“供求不平衡―价格变化-做出决定-实现供求平衡。”)

选择

论述

27

国家宏观调控:

1)基本含义:国家运用各种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的调节和控制。

2)主要目标: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3)必要性

市场经济的正常发展需要国家的宏观调控。市场调节的作用不是万能的;

②市场有其固有的弱点和缺陷。

3)主要手段:

①经济手段:国家运用经济政策和经济计划,通过对经济利益的调整而影响和调节社会经济活动的措施。

经济手段是宏观调控最主要的手段,也是应用最广泛的手段。 经济政策主要包括价格、财税、金融、土地等政策。

②法律手段:国家通过制定和运用经济法规来调节经济活动的手段。

③行政手段:国家通过行政机构,采取行政命令、指标、指示、规定等行政措施来调节和管理经济的手段。

宏观调控的手段各有所长、各具特色,它们相互联系、相互补充,共同构成了宏观经济调控手段的体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应以经济和法律手段为主,发挥宏观调控手段的整体功能。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含义: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选择

简答论述

28

为什么说发展市场经济,是振兴我国经济的必由之路?

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发展市场经济,是振兴我国经济的必由之路。

首先,充分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有利于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其次,实行市场经济是我国对外开放,走向世界的需要。

第三,市场经济是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资源配置的有效形式。

简答

29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是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它的基本特征有:

1)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实现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

 3)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第一,生产资料公有制决定了各部门、各企业及劳动者根本利益上的一致性可以使国家集中力量办大事;    第二,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控制和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方向;第三,共产党有能力统一全国人民的意志。)

简答

论述

30

企业的含义:

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向社会提供商品或服务的济组织。 企业是一个经济组织,不是政治组织。也并非是所有的经济组织都是企业。只有以盈利为目的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向社会提供商品或服务的经济组织才是企业。

选择

 

31

企业的作用:

(1)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细胞,是市场经济活动的主要参加者,其生产和经营活动,直接关系着整个市场经济的发展;

(2)企业是社会生产和流通的直接承担者,其生产和经营状况直接关系到产品的丰富程度和市场的活跃程度,企业经济效益的增长与国家经济实力的增长、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息息相关;

(3)企业是推动社会经济技术进步的主要力量。

选择

简答

32

公司是企业的一种重要的组织形式:

公司是依法成立的,由法定数额的股东所组成的,以盈利为目的企业法人。我国法定公司形式有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最基本的特征是它可以向社会公开募股集资。    

股票是股份公司发给股东的入股凭证,是股东取得股息的一种有价证券。购买股票是一种投资行为。股份制是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产物。资本主义可以利用,社会主义也可以利用,不能笼统地说股份制是公有还是私有。

选择

 

33

国有大中型企业在国民经济的地位:

国有大中型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它代表着我国先进的生产力,在国民经济的关键和重要部门处于支配地位,对整个经济发展起着决定作用;是社会财富的主要创造者和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拥有雄厚的资产,具有一流的技术水平、较高的经营管理水平和良好的企业素质。

国有大中型企业的经营状况,直接关系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

选择

简答

论述

34

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在国民经济的意义:

搞好搞活国有大中型企业,对于壮大国有经济,巩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巩固社会主义制度,推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搞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选择

选择

简答

35

改革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必要性: 

   国有大中型企业在生产经营上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集中表现为经济效益不高直接影响了国民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稳定、人民的生活,影响国家综合国力的提高。

选择

简答

论述

36

什么是经济效益:

 经济效益是指经济活动中所取得的有用劳动成果同劳动消耗的之间的对比关系。

选择

 

37

为什么要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经济效益是衡量一切经济活动的最终的综合指标;经济效益是企业一切经济活动的根本出发点。

⑴对企业:有利于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⑵对人民:充分利用有限的资源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⑶对国家: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才能增强综合国力 巩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选择

简答

论述

38

怎样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1)依靠科技进步,采用先进技术,用现代科学技术武装企业,提高企业职工的科学文化水平和劳动技能,使企业的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向科技要效益

2)采用现代管理方法,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提高劳动生产率,以最少的消耗,生产出最多的适应市场需要的产品。——向管理要效益、向市场要效益

3)鼓励兼并联合,规范破产——向规模要效益、向市场要效益

选择

简答

论述

39

企业兼并的作用:

 使国家减轻了负担;有利于把劣势转化为优势。

企业兼并是价值规律发挥作用的必然结果,是优化企业结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力杠杆。

选择

 

40

强强联合意义

   实行强强联合组建大公司和大企业集团,可以实现优势互补、优化资源配置、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先进技术的研究和开发,从而扩大市场占有率,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提高国际竞争力,促进民族工业的发展。

选择

简答

40

企业的破产:

实行企业破产制度,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竞争的必然结果,也是增强我过企业竞争力的现实需要

     它强化了企业的风险意识,激发了企业的活力,使企业在破产风险的压力下改善管理,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

企业破产制度的建立,可以形成优胜劣汰的竞争,及时淘汰落后企业,达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实现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

选择

简答

41

厂长(经理)负责制:

1)含义:厂长(经理)负责制指的是在国有企业中,建立以厂长(经理)为首的生产经营管理系统。厂长(经理)是企业的法定的代表人,在企业中处于中心地位,统一指挥、全面负责企业的生产和经营管理工作,对企业的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负全面责任。厂长(经理)有企业经营管理工作的决策权和生产指挥权。企业的副厂长(副经理)、总工程师、总经济师、总会计师和法律顾问,在厂长(经理)的领导下进行工作,并对厂长(经理)负责。厂长(经理)依法行使职权,受法律保护。

2)特征:厂长(经理)负责制最明显的特征,是明确了厂长(经理)作为企业法人代表行使职权的地位和应负的责任,突出厂长(经理)在行政指挥中的作用。但是,厂长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中心地位和指挥作用,必须建立在民主的基础之上。

3)国有企业的经营者要正确处理企业与国家、企业与职工的关系。

选择

 

42

国有企业的领导体制:

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坚持和完善厂长(经理)负责制,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

 

选择

 

43

企业经营者:

企业经营者既要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又要具有较高的业务素质,还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遵纪守法、诚实守信、服务群众、奉献社会是任何企业经营者的职业道德)。

选择

 

44

企业的信誉和形象:

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对企业的生存竞争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企业的信誉和企业形象是企业的一种无形资产,是企业经营成败的重要因素。企业的信誉和企业形象集中表现在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上。企业经营者应当开展正当竞争,反对和抵制不正当竞争,树立企业良好的信誉和形象,促进企业的发展。

选择

简答

45

三大产业的划分:

1)按照人类活动的历史顺序和行业性质进行

2)国民生产总值和国内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GNP)强调一个国家的所有国民;国内生产总值(GDP)强调一个国家的领土范围。

绿色GDP:就是从现行统计的GDP中,扣除由于环境污染、自然资源退化、教育低下、人口数量失控、管理不善等因素引起的经济损失成本。

3)统计这两大指标的意义:都是反映一国经济活动的重要指标。都能把三大产业水平和劳务成果反映出来。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的合理化,便于进行国际经济的横向比较。

选择

 

46

农业的含义及分类:

含义:人们利用动植物的生长机能,采取人工培养及养殖的办法获得产品的物质生产部门。

分类:狭义的农业种植业,包括粮食作物种植业和经济作物种植业。广义上的农业农、林、牧、副、渔五业并举,又称之为“大农业”。

选择

 

47

农业的地位和作用:

1)地位: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也是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自力的基础。

2)作用: 农业是国民经济中最基本的物质生产部门。是人类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是工业等其他物质生产部门与一切非物质生产部门存在与发展的 必要条件;是支撑整个国民经济不断发展和进步的保障。

选择

简答

论述

48

我国农业发展的现状:

我国农业的基础地位仍然比较脆弱,农业发展速度相对滞后,农业仍然是制约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具体问题表现在:我国农业生产的技术装备水平与农业劳动生产率都比较低;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抗自然灾害能力低;农产品供给尤其是粮食供给始终处于基本平衡但偏紧的状态。农业生产面临着可耕地少、人口多的具体国情,农业人均资源低是我国农业发展最大的制约因素。

选择

简答

49

增强农业基础地位的意义:

农业的基础地位是否牢固,关系到人民的切身利益、社会的安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也是关系到我国在国际竞争中能否保持独立自主的大问题。我们要高度重视农业生产,在经济发展 的任何阶段农业的基础地位都不能动摇、削弱,而只能加强。

选择

简答

论述

50

发展农业的措施:

1)增强农业的基础地位的根本出路在于走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之路。这是完成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最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2)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具体应做到:

 ①稳定和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②靠科学技术 。积极推广和应用农业科学技术,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传统农业。这是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的关键。

 ③增加对农业的物资和资金投入,这是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的基础和物质保障。

 ④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实行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和相互促进的这种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经营方式,这是将我国农业改造成现代农业的重要保证。

 ⑤调整优化农业、产品结构,合理调整农业生产的区域布局,解决农产品销售不畅,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等急需解决的问题。

 ⑥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发挥在农村经济中的重要支柱作用。以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推进农村现代化建设、实现农民小康。

选择

简答

论述

51

为什么要确保国家的粮食安全?

1)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是基础的基础;

2)解决我国人口的吃饭问题,必须立足国内,这是维护独立自主地位的大问题;

3)工业生产的发展和人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对粮食生产提出更多更高的要求;

4)人增地减的现状

选择

简答

 

52

工业的含义及其分类:

1)含义:采掘自然物质资源对原材料进行加工、再加工的社会生产部门。

2)分类:按照产品在社会再生产中的作用可以分为重工业和轻工业;按照劳动对象的不同可以把工业分为采掘工业和加工工业。

选择

 

53

工业的地位和作用:

1)地位: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这种主导作用集中表现为:工业是国民经济各部门进行技术改造的物质基础。

2)作用:它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先进的技术装备;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能源和原材料;为满足人民生活需要提供各种消费品;是国家财政收入和资金积累的主要来源;也是加强国防建设的重要条件。

选择

简答论述

54

我国工业的现状:

1)成就:初步形成了以机器大工业为主的局面,具有相当规模。较高经济增长速度,门类较齐全,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一大批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

    2)我国工业区产业结构不合理、效益较低、技术含量不高,与发达国家比差距大,工业化任务还没有完成。 

选择

简答

55

如何发展我国的工业:

1)大力振兴我国的支柱产业:房地产、机械制造业、汽车工业、石油化工、信息产业和网络技术等。

支柱产业是支撑整个国民经济的栋梁,支撑着整个国民经济的大厦。国家能否实现现代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些支柱产业的发展水平。而这些产业在我国的发展恰恰又是比较薄弱的。

只有极大地提高支柱产业的发展水平,才能缩短我国同工业发达国家的距离,早日实现国民经济的现代化。

2)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简答

论述论述

56

如何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1)必须发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作用,注重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改善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

2)必须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人口控制和资源、环境保护的关系,注重资源合理利用和环境生态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

3)必须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进一步消除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障碍,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经济效益和竞争力。

4)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格局。优先发展信息产业,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用信息技术、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

论述

57

第三产业的含义及分层:

1)含义:人们凭借一定的物质技术设备问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服务的各种行业的总称。

2)分层:第三产业可分为流通部门、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部门、为提高科学技术文化水平及居民素质服务的部门、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而服务的部门。

选择

 

58

第三产业的重要性:

   第三产业的蓬勃发展是生产力提高和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第三产业繁荣和发展程度的高低,已成为衡量现代社会经济发达程度的主要标志之一;第三产业的兴旺发达是现代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

选择

简答论述

59

我国第三产业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第三产业迅速发展壮大,但仍然相对滞后,比重低,不仅落后于发达国家,也落后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因此加快发展我国的第三产业是十分迫切而重要的任务。

选择

简答

60

发展第三产业具有重要意义:

可以有效地推进我国工业化和现代化;可以扩大就业领域和就业人数,保证社会安定;可以显著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改善生活质量;可以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选择

简答论述

61

推进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调整和优化我国的产业结构,是保持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问题。今后要大力加强第一产业,调整提高第二产业,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进一步推进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形成以高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

选择

简答

62

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的含义及关系:

⑴劳动者的权利是指劳动者依照劳动法律行使的权力和享受的利益。劳动者的义务是指劳动者必须履行的责任。

 ⑵权利与义务相互依存,不可分离,是统一的。任何权利的实现总是以义务的履行为条件。没有权利就无所谓义务,没有义务就没有权利。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

选择

 

63

提高职业技能是劳动者必须履行的义务:

⑴劳动者的职业技能作为劳动者的技术素质,是劳动者整体素质中的主要构成部分。

⑵劳动者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提高职业技能,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

⑶在我国,由于教育和培训条件的不充分,导致我国劳动者素质较低,已严重地影响了我国的生产力水平。

选择

简答

64

遵守职业道德是劳动者必须履行的义务:

1)职业道德在整个道德建设中处于极为重要的地位,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一个重点。

2)基本要求: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

3)核心是为人民服务

4)遵守职业道德具有重要意义:第一,遵守职业道德,是每个劳动者基本的道德准则。

第二,遵守职业道德,也是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保障。

选择

简答

65

劳动合同制度的含义和内容:

劳动合同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发生劳动关系并确立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的协议。劳动合同与每一个劳动者息息相关,是每一个劳动者走上工作岗位与用人单位发生劳动关系时都必须签署的协议。

劳动合同的内容,包括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双方协商的条件(必要劳动条件和补充劳动条件)和法律法规规定的条件。

选择

 

66

订立劳动合同必须遵守的原则和程序:

1)原则:平等自愿原则,协商一致的原则,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原则。

(2)程序:首先需要签订劳动合同书,然后要由劳动行政部门对所签劳动合同进行鉴证。

选择

简答

67

实行劳动合同制度的意义:

实行劳动合同制度,是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势在必行的选择:(1)实行劳动合同制度,可以促进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

2)建立劳动合同制度,可以增强劳动者的竞争意识,促进劳动者自身素质的提高;

3)实行劳动合同制度,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的劳动积极性和创造性;

4)实行劳动合同制度是维护劳动者权利和义务、体现劳动者主人翁地位的法律保障。

选择

简答

68

社会保障制度的含义和内容:

(1)含义:是由国家依据一定的法律和法规,为保证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权利而提供救助和补贴的一种制度。

(2)内容: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和社会优抚等。

选择

 

69

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原则:

1)既要有利于生产,又要保障基本生活;(2)权利与义务相统一

 

70

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意义:

1)建立新型社会保障制度,是企业深化改革,充分发挥市场作用的必要条件;

2)建立新型的社会保障制度,又是增强企业活力的客观要求;

3)建立新型社会保障制度,也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实现社会安定的根本性措施。

 

                    



  双击自动滚屏  

高三政治教学网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进入管理 |

联系地址:四川省华蓥中学(省示范高中)   联系电话:13458913985   联系人:微信号13458913985再拉入高中政治微信群 QQ群 40420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