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考动态 >> 2005年高考政治新增考点知识解析
    
  双击自动滚屏  
2005年高考政治新增考点知识解析

发表日期:2005年8月28日  出处:整理不详  作者:不详  本页面已被访问 1774 次

一、确立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

中共十六大明确指出:确立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这是对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确立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首先,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的原则,是以各种生产要素(包括非劳动要素)都参与了社会财富的创造为前提的。我们知道,各种生产要素都参与了物质财富即使用价值的创造,这是不言而喻的,所谓“土地是财富之母,劳动是财富之父”,讲的就是这个道理。但在不同的生产方式下,物质财富总是采取相应的社会形式,而作为分配对象的财富,也只能是社会财富。根据内容和形式相统一的辩证法,参与物质财富创造的各种生产要素,同样参与社会财富的创造。在商品经济中,财富的社会形式就是价值。而所谓按生产要素的贡献分配,就是按生产要素在社会财富即价值的创造中所做的贡献进行分配,根据这一原则,只要各种生产要素的报酬与各自在社会财富的创造中所做的贡献相一致,就不存在剥削关系。

更确切地说,根据非劳动生产要素的贡献所获得的非劳动收入,不应被视为剥削收入。不仅如此,由于剥削从一般意义上说,不过是对他人生产要素所创造的社会财富的无偿占有。所以,严格地按生产要素的贡献进行分配,恰恰是对剥削关系的否定。这也就为保护合法的非劳动收入和私有财产,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反过来,只有像十六大报告所强调的,既要保护合法的非劳动收入,又要保护私有财产,才能真正贯彻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因为,合法的非劳动收入是根据非劳动要素的贡献所得到的合理收入,而作为大多数非劳动收入源泉的非劳动要素,都属于私有财产。所以,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与保护合法的非劳动收入和保护私有财产,在逻辑上是完全一致的。

其次,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与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平等的原则,也是并行不悖的。只有按生产要素的贡献进行分配,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并承认根据非劳动生产要素的贡献所获得的利润、利息、股息等收入是合理的,而不再简单地把它们斥为剥削收入,这在实践中不仅能够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而且能够调动非劳动要素所有者的积极性,有助于促进资本积累、技术进步和企业家阶层的形成,做到人尽其才,特尽其用,地尽其力。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和社会生产力,才能保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如期实现。

完全按贡献分配,必然造成不同生产要素所有者之间的收入差别但由贡献差别所造成的这种收入不平等,通常是可以被人们接受的。因为只有当社会财富越来越充足,全体社会成员包括贫困阶层的绝对生活水平才能逐步提高,而只有当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可供再分配的蛋糕越做越大,人们的相对收入差别才能逐步缩小,从而逼近共同富裕的美好理想。中共十六大提出,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平等),这就使效率优先、兼顾平等的原则具有了可操作的形式。我们要通过广泛的宣传和教育,提高人们对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合理性的认识,增强人们对由于贡献差别所造成的收入差别的心理承受力,以便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妥善处理好平等和效率的关系,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当然,即使是完全按贡献分配,收入差别也不能扩大到贫富悬殊、两极分化的地步,否则会造成社会的有效需求不足,消费结构乃至产业结构畸形发展,从而导致效率下降,严重的话,还会导致社会的动乱。

当前人们对收入分配状况的不满,主要是由两方面的原因造成的:其一是根据贡献大小应该拉开的收入差距没有拉开,这主要表现在公有制内部,包括国有企事业单位;其二是收入的差别偏离或超过了贡献的差别,这主要表现在政府垄断的行业与非垄断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过大以及城乡居民之间收入差距过大。至于腐败分子,其高额收入是与其腐败程度相联系的,他们搜刮民脂民膏和侵吞国有资产的数量与其对国家、对社会、对人民危害成正比,这更是人们所深恶痛绝的。这两个方面无疑都违背了按贡献分配的原则,既损害了平等,又丧失了效率。

       因此,当务之急,既不是笼统地缩小收入不平等,也不是简单地扩大收入差别,而是要在保证贫困阶层绝对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前提下,全面贯彻按贡献分配的原则,深化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从制度上消除产生上述收入分配不公现象的根源,理顺分配关系,规范分配秩序,以便“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二、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宪法修正案将宪法第十三条“国家保护公民的合法的收入、储蓄、房屋和其他合法财产的所有权”,“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的继承权”,修改为:“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增加了公民私有财产的保障条款和补偿条款

财产权入宪有着重要的意义。首先,有利于坚持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和保护私有财产权有着密切联系。只有承认和保护私有财产权,才能产生和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在宪法中进一步加强对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的保护,可以鼓励公民从事个体工商业和创办企业,可以使现有的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业主放心大胆地搞经营、谋发展,也有利于引进和吸收海外资本,解除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后顾之忧。

     其次,有利于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财产权体现了对公民个人合法的物质利益的保护,以及对追求个人合法物质利益的肯定,可以促使人们追求和创造财富。我国宪法保护私有财产,显然有利于极大地调动人们创造物质财富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鼓励个人合法致富、勤劳致富,增加公民的家庭财产,使人们的生活殷实起来,从而促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三、股份制是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是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将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坚强的体制保证。《决定》提出,积极推行公有制的多种有效实现形式,大力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资本等参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把股份制作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这是《决定》中的一个重要新观点,是对我国公有制实现形式认识的重大突破,股份制的地位空前提升,为公有制经济的实现形式开辟了新的道路,必将极大地解放和发展我国社会生产力,体现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推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

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可以大胆利用。对于股份制,资本主义可以用,社会主义也可以用。所有制和所有制的具体实现形式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股份制是所有制的一种实现形式,既不姓“社”,也不姓“资”。党的十六大要求进一步探索公有制特别是国有制的多种有效实现形式,除极少数必须由国家独资经营的企业外,积极推行股份制,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这次十六届三中全会的《决定》,首次明确提出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从股份制是公有制的一种实现形式到主要实现形式,这是对公有制实现形式认识的深化和飞跃,是一项重大理论突破,深化了对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公有制及其实现形式的理解,必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把股份制作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实践发展的客观要求。认识的深化,理论的创新,来自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在经济体制改革进程中,如何实现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实践创造了多种形式。同一性质的所有制在不同企业可以有不同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如国有企业可以国营,可以承包经营,也可以通过租赁、参股、合资等方式经营。不同性质的所有制在不同企业可以采取同一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如全民所有制集体所有制和私有制企业,都可以采取独资经营、参股、控股经营,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在探索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的实践中,股份制这种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也适应经济体制改革的要求,异军崛起,迅速发展。20世纪80年代初期,一些企业突破地区、部门和所有制的界限,横向联合,以资金、技术、设备等投资入股,以股份形式集资开发项目或组建新企业。经过近20年的艰苦探索,试点、扩大、普及,实践不断发展,理论上一次次突破,股份制已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这是实践作出的科学结论

把股份制作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适应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股份制是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股份制企业是由众多出资者投资形成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经济组织。它产生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是社会化大生产的产物。它以入股的方式把分属不同所有者的资本集中起来经营和运作,实现股权平等,同股同利,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根据我国《公司法》规定,股份制企业主要有两种组织形式:不能公开发行股票的有限责任公司,能够公开发行股票和流通的股份有限公司。股份合作制企业也是一种股份制形式。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及其广泛运用,我国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要求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更能促进生产力发展,特别是要适应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股份制作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恰恰具有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功能。一是股份制有利于聚集各种生产要素,促进生产力的发展。通过股份制,可以聚集或重新组合资金、技术、人才,推动生产要素的有效流动,特别是开辟了新的融资渠道,把社会资金、消费资金转化为生产建设基金,为重点开发建设项目聚集资金。二是股份制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股份制企业由于投资主体多元化,追求利润最大化以保证股东的经济利益,有利于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提高国有资产的使用效益。三是股份制有利于政企分开,走向市场。股份制企业按照《公司法》进行运作,股东大会是公司的最高权力机构,可以减少行政干预,较好地协调地方、部门、企业之间的生产经营和利益关系,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企业集团发展。四是股份制推动两权分离,促进企业转换经营机制。股份制企业以其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和复合的财产形式,支配和享用出资者的财产,形成较大的联合资金和企业财产,必然要求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推行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推动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提高企业资本的运作效率。总之,股份制的本质要求和功能作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充分发挥,更能适应我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正是我们努力寻找能够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实现形式。

把股份制作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增强国企活力的重大举措。我国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坚持这一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把股份制作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坚持并能增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表现在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运,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而股份制不能笼统地说是公有还是私有,关键看控股权掌握在谁手中。国家和集体控股具有明显的公有制性质。把股份制作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有利于扩大公有资本的支配范围,有利于增强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凝聚力和影响力,有利于坚持和增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也有利于非公有制经济参股进入国企,为民营资本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坚持基本经济制度,增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大力发展和积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就为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深化各项改革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保证了经济体制改革的正确方向。同时,把股份制作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有利于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和搞活国有企业。党的十五大特别是十五届四中全会提出要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改组国有企业,有进有退,抓大放小,关键是以资本为纽带。股份制作为主要实现形式,以资本为纽带,可以完善国有资本有进有退、合理流动的机制,区别不同情况实行绝对控股、相对控股、适当参股甚至完全撤股,既增强了国有企业的控制力和竞争力,也为非公有制经济进入国有企业留下了广阔的天地。如何增强国有企业活力、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这始终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和重大问题。把股份制作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国有企业实行改组,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带来股权结构的合理化和经济利益的多元化,从而要求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实行股东会、董事会、经理层、监事会相互制约的体制,建立多元化的权力结构,体现权力分工与制约,有利于提高企业和资本的运作效率,就能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从而增强国有企业的生机与活力。现在许多国有企业改制后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实行公司法人治理结构,遵循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实现了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来源市场化,投资方式多样化,加快了国有企业多元化的速度,投资销营全面走向市场,推动国有企业的迅速发展。

把股份制作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不仅要在认识上有新提高,还要在实践中取得新进展。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经济理论的每一次突破和创新,都为国民经济发展带来巨大活力,加快经济社会发展。这也证明,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这次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首次明确提出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必将大大推进股份制企业的发展,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四、扩大就业,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

就业问题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之一,因此,作为指导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各项重大问题解决指南和思想武器的科学发展观,对于指导城乡就业问题的解决,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就业是民生之本,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乃至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保证;没有就业问题的解决,城乡劳动年龄人口得不到充分就业,就根本谈不上其他方面的发展。因此,我们必须按照“五个统筹”的基本要求,努力寻求解决就业问题的良策。

  首先,要在统筹城乡发展的前提下,充分挖掘农村和城镇各自在就业方面的潜力。我国就业问题的解决,绝对不能将城乡隔离开来,而应将城乡就业问题看成一个整体,统一规划城乡就业发展战略,逐步缩小城乡就业差距。

  根据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我国农村的实际情况,扩大劳动力需求和解决农村就业问题的关键之举在于,走农村产业化道路,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通过农村产业化道路来吸纳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就是要延长产业链条,促进农产品产、供、销一体化,发展大农业,扩大农业内部的劳动力容量;与此同时,加快小城镇建设,使得小城镇成为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一个新的增长点。而解决城镇就业问题的关键在于,提高就业质量,包括提高劳动者的科技文化素质和技能水平,进一步提高效率就业的比重,保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对于人才的大量需求,使得城镇在引领我国现代化道路上发挥更大的作用。这一点对于像上海这样的大城市来说尤为重要。

  其次,在统筹区域发展的前提下,重在疏导劳动力的跨区域流动,促进劳动力流动就业的合理和有序。在就业方面统筹区域发展,就是要将东、中、西部地区和各省份的劳动力就业看成一个整体,统一规划各区域的劳动力就业,构建全国统一的就业发展战略,在区域协调发展中寻求就业统一解决的良策。

  当前,我国就业领域内的突出问题之一是劳动力市场机制相对不健全,各种市场符号难以很好地反映市场的现实状况。这种状况所带来的直接后果之一,就是劳动力的跨区域流动在错误的市场符号引导下经常呈现无序的状态。这就要求从全国统一的角度建立旨在疏导劳动力跨区域流动就业的协调机制,运用经济、行政、法律尤其是市场手段引导劳动力的跨区域流动;从基本内容上来说,主要引导中西部地区的劳动力向东部地区合理而有序流动,同时,也引导东部地区的富余劳动力尤其是有一技之长的技术人员向西部开发的一些大工程或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的一些大项目上流动就业等。

  再次,在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提下,注意经济手段和社会手段的并用,寻求就业问题的多方位解决。一方面依靠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尤其是经济的持续发展,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另一方面,适当运用社会手段,缓解就业压力,解决就业问题。解决就业问题的社会手段有很多,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旨在保障失业人员基本生活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在社会化手段中显得尤其重要。为了减轻就业问题对社会稳定的冲击,必须强化社会保障制度的社会稳定功能。此外,我国职业人口对于失业的心理承受能力相对较弱,这是由多年计划体制在就业方面的高度保障造成的,因此,旨在缓解失业人员心理压力的社会手段也显得十分重要。

  其四,在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前提下,通过发展循环经济,达到保护生态环境和创造就业机会双赢的效果。这就要求我们一方面要注意经济增长促进就业增长可能引发的负面效应,另一方面通过发展生态经济、循环经济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更好地解决就业问题。实际上,循环经济在强调清洁生产和资源的循环利用的同时,也可以在就业方面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比如,丹麦的卡伦堡生态园区,以发电厂、炼油厂、制药厂和石膏制板厂为核心,通过贸易方式把一家企业的废气、废热、废水、废物变成另一家企业的原料和能源,形成共享资源和互换副产品的产业共生组合,最终实现生态园区污染的零排放;同时,这种生态园区的产业链也为更多的劳动人口提供了一定的就业岗位。

  其五,在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前提下,依靠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和劳务出口的增加,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通过发展外向型经济缓解就业压力主要有两个基本的渠道:一个是扩大进出口贸易额,另一个是直接的劳务输出。通过扩大进出口贸易额的方式缓解就业压力具体做法在于两个方面:一是提高出口商品的物化劳动含量,二是提高进口商品的技术含量。当然,外向型经济发展缓解就业压力的最为直接的措施还是劳务输出。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我国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的国情不会有很大的改变,在国际劳务市场上的竞争优势十分明显。但由于体制等多方面因素的限制,我国直接的劳务输出数量和比重都相对较小,其对于缓解就业压力没有起到相应的作用。

 

 

五、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首次将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作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项重要内容,进行了专门论述,提出形成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建设现代市场体系的必要条件,也是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治本之策。

社会道德意义上的信用,是指人们在为人处事及进行社会交往中应当遵循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它要求人们遵守诺言,实践成约,以取得他人的信任;经济学意义上的信用,是指以偿还为条件的价值运动的特殊形式,它主要存在于交易双方非同一时空的交易过程中。信用的上述双重含义是相互联系、彼此制约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学意义上的信用赋予一般社会道德意义上的信用以特有的经济内涵;同时,经济学意义上的信用也要以一般社会道德意义上的信用为依托。信用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基石,信用机制缺损,市场机制不可能有效运行;信用机制扭曲,会降低市场的有序性,从而市场经济就难以健康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一般市场经济的共性,因而完善的信用体系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内在运行机制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所有制关系的单一性,使各个社会主体间的经济交往形式非常简单,甚至许多市场交易行为都呈现出非经济化的倾向,整个社会对信用系统的需求有限。改革开放后,我国所有制结构日益多元化,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市场机制正逐步成为整个国民经济运行的基础性机制,信用关系已成为维系各个市场主体间经济关系的重要纽带,整个社会对信用系统的需求急剧增长。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特别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建立健全与国际规则相衔接的社会信用体系,更成为当务之急。目前,我国社会信用体系的发育程度仍然较低,远不能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社会信用体系不健全、不完善,是市场交易活动中失信行为屡禁不止的主要原因。社会信用缺失,严重破坏了市场秩序,增加了市场交易成本,降低了交易效率,成为市场体系健康成长的重大障碍。改革与发展的实践表明,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的任务繁重而紧迫。

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相适应的社会信用体系,应以道德为支撑,以产权为基础,以法律为保障。道德是人们的自身行为和人际交往的准则和规范,是社会公认并倡导的价值理念和传统文化习惯。道德通过人们的自律,可以对社会经济行为产生一定的约束作用。在全社会提倡社会主义道德,弘扬中华民族崇尚诚实守信的传统美德,可以为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提供必要的社会自律机制。信用关系是产权制度的延伸,明晰产权是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的制度前提。产权明晰,可以使经济主体意识到只有讲信用、积信誉,才能保证自身长远利益的实现,由此增强追求长远利益的动力。进一步推动产权制度改革,明晰经济主体间的产权关系,可以为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提供必要的制度基础。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法律体系可以为建立健全社会信用制度提供代表国家权威的强制性保障。建立起完备的法律体系,可以用法律上的严格他律,促进道德上的自律;可以通过防范和惩治经济主体的不当行为,保证社会信用体系的有效运行。

当前,推进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应增强全社会的信用意识和信用观念,为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奠定坚实的社会伦理基础;加快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使社会信用体系的建立与运行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推动社会信用体系的商业化运作,以降低运行成本,提高服务水平;完善信用监管和失信惩戒制度,形成有效的失信慑止机制;逐步开放信用服务市场,增加国内信用机构的竞争压力和发展动力,以推动我国社会信用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六、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

1.统一思想,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

  党的十六大在全面分析国际国内形势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我国新世纪实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部署特别是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和任务。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明确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强调“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改革和发展。这样完整地提出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新发展。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而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就会对发展的实践产生根本性、全局性的重大影响。我们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根据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总结了国内外在发展问题上的经验教训,吸收人类文明进步的新成果,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进一步明确了新世纪新阶段我国要发展、为什么发展和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我们一定要深刻认识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基础、精神实质和指导意义。 第一,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来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同时接受实践的检验。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深化的。早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我们党就提出要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问题。1956年,毛泽东同志发表了著名的《论十大关系》,着眼于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提出一系列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理论观点,初步探索了符合我国情况的发展道路。党的八大在全面分析国内外形势的基础上,指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强调要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这些重大判断和指导思想是正确的,对实践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后来由于种种复杂的原因,我国的发展走了弯路。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深刻总结了过去20多年的经验教训,果断地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由“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邓小平同志和我们党明确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提出并实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发展战略,强调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发展才是硬道理”,并制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和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这是对我国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一次飞跃,有力地推动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迅速发展。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强调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明确提出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正确处理现代化建设中的一系列重大关系,提出科教兴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西部大开发战略等重大战略,进一步丰富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理论和实践。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按照党的十六大精神,根据新的形势和任务,特别是抗击非典的重要启示,明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把坚持以人为本和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统一起来,并强调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推进改革和发展。这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更加深入。科学发展观同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同志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是一脉相承的,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体现。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就是要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强调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发展的要求,体现了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个领域和各项工作中。

  第二,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要实现经济社会更快更好的发展。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离开发展,就无所谓发展观。坚持科学发展观,其根本着眼点是要用新的发展思路实现更快更好的发展。发展是硬道理,这是我们必须始终坚持的重要战略思想。中国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在于发展。改革开放25年来,我们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之所以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我们之所以经得起国际国内各种风浪的考验,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之所以不断提高,归根到底是由于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取得很大进步,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今后,我们要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解决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各种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要靠发展;我们要增强国防实力,维护国家安全,要靠发展;我们要履行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的责任,在风云变幻的国际局势中立于不败之地,也要靠发展。现在世界各国都在发展,形势逼人,如果我们不加快发展,就会落后,甚至会处于被动挨打地位。因此,我们必须始终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本世纪头20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从国际情况来看,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争取较长时期的和平国际环境和良好周边环境是可以实现的;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国际间生产要素重组和产业转移加快,我们有可能利用有利的时机和条件加快发展。从国内情况来看,实现加快发展的有利条件也很多。我们必须十分珍惜和切实用好这一重要战略机遇期。这里的关键在于,发展必须有新思路,必须把握和运用现代化建设规律。只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辩证地认识和处理与发展相联系的各方面重大关系,发展才能有新思路,改革才能有新突破,开放才能有新局面,也才能紧紧抓住和充分用好战略机遇期,顺利实现既定的战略目标。否则,现代化建设就难以顺利推进,甚至会走弯路。因此,我们要站在能否抓住和用好战略机遇期,实现更快更好发展的高度,来深刻认识和理解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

  第三,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根本指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历史性的伟大成就,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但是,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在本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并明确提出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等方面的目标和任务。树立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我们要到本世纪中叶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基本实现现代化,也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从我国进入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面临的矛盾和国际发展经验来看,树立科学发展观至关重要。多年来,我国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积累了不少矛盾和问题,主要是城乡差距、地区差距、居民收入差距持续扩大,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增加,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滞后,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的矛盾加剧,经济增长方式落后,经济整体素质不高和竞争力不强等。这些问题必须高度重视而不可回避,必须逐步解决而不可任其发展。还要看到,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达1000美元,按既定的部署和现行汇率计算,到2020年将达到3000美元。这是整个现代化进程中一个非常关键的阶段,也是经济社会结构将发生深刻变化的重要阶段。许多国家的发展进程表明,在这一阶段,有可能出现两种发展结果:一种是搞得好,经济社会继续向前发展,顺利实现工业化、现代化;另一种是搞得不好,往往出现贫富悬殊、失业人口增多、城乡和地区差距拉大、社会矛盾加剧、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导致经济社会发展长期徘徊不前,甚至出现社会动荡和倒退。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在这个重要阶段,一定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处理好城乡发展、地区发展的关系,处理好不同利益群体的关系,处理好经济增长同资源、环境的关系,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处理好物质文明建设同政治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还要处理好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的关系。科学发展观为我们解决前进道路上面临的矛盾和问题,顺利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整个现代化事业,提供了正确的指导思想和根本指针。

  总之,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是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的要求,关系党和国家工作的大局,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长远发展。我们一定要把思想真正统一到科学发展观上来,统一到中央的重大决策和要求上来,自觉运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我们的各项工作,推进各项事业健康发展。

2.全面理解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极为丰富,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各个领域,既有生产力和经济基础问题,又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问题;既管当前,又管长远;既是重大的理论问题,又是重大的实践问题。我们要全面理解和正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涵和基本要求,认真加以贯彻落实。

  (一)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始终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根本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发展,首先是要发展经济。只有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才能为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提供物质基础。因此,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不能放松。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必须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紧迫感,抓住机遇加快经济发展,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我们讲的经济较快发展,是建立在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和效益的基础上的发展,实现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需要一定的速度,特别是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更需要长期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但不能片面追求经济发展速度。我国经济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是结构不合理,经营方式粗放,经济增长主要靠增加投入、扩大投资规模,资源环境的代价太大。为此,必须坚持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充分发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重要作用,注重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加快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显著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总结历史经验,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是个至关重要的问题。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有利于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有利于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也有利于增强人们对经济发展前景的信心。否则,如果经济大起大落,不仅会打乱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而且会造成社会资源的严重浪费和损失。去年,我国经济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同时经济运行中也出现了一些矛盾和问题。突出的是投资规模偏大,部分行业和地区盲目投资、低水平重复建设的现象比较严重。这些问题如果任其发展下去,就会由局部性问题演变成为全局性的问题,妨碍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我们要见微知著,防患于未然。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正处在一个重要关口,工作搞得好,就能够把来之不易的好形势巩固和发展下去;如果搞得不好,经济发展也可能出现波折。我们必须极力避免出现大的问题和损失。

  (二)坚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也是社会发展的根本保证;社会发展是经济发展的目的,也为经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必要条件。随着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精神文化、健康安全等方面的需求也日益增长,更加要求社会与经济共同发展。如果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经济也难以实现持续较快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各项社会事业虽然取得明显进步,但总体上看,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存在着“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问题。去年非典疫情的蔓延,集中暴露出这个方面的问题。我们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在大力推进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加快社会发展。

  社会发展包括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的发展,也包括社会就业、社会保障、社会公正、社会秩序、社会管理、社会和谐等,还包括社会结构、社会领域体制和机制完善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事业,理所当然地包括这些方面的发展和进步。

  加快社会发展,就要大力发展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事业。建设现代国民教育体系,优化教育结构和教育资源配置,特别是发展义务教育、农村教育、职业教育与培训。加强基础研究和高技术研究,推进科学技术事业发展。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加快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尽快建成覆盖城乡、功能完善的疾病预防控制和医疗救治体系。注重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条件。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加快社会发展,就要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继续做好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逐步理顺收入分配关系,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秩序,保持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加快社会发展,还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促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同时,要坚持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方针,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

  为了加快社会发展,必须增加投入,深化改革,完善政策。各级政府都要较大幅度地增加对发展社会事业的投入。同时,要加快社会领域改革和体制创新,增强社会发展的活力。还要实行鼓励、引导的政策措施,调动企业和社会各方面参与社会事业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

   (三)坚持城乡协调发展。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决策。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没有8亿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实现全面的小康;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不可能有全国的现代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我们党历来重视“三农”问题,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城乡差距、工农差距仍呈不断扩大的趋势。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我们必须统筹城乡发展,站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研究和解决“三农”问题,实行以带乡城、以工促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

  统筹城乡发展,必须更加注重加快农村发展。关键是要抓好四个环节。一是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和政策,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力度。农业是基础产业,又是弱势产业,要承担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加快农业农村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光靠市场调节不行,国家必须加强扶持和保护。这是世界各国普遍的做法。国民收入分配要向农业倾斜,通过税收政策、财政转移支付等,加强对农业、农村的支持。要进一步落实对农业“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二是农业和农村自身要加快发展,推进城镇化。要继续实施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加快科技进步,全面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农业素质和效益。深化农村改革,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加快农村社会发展,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加快农村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三是城市发展要和农村发展相协调,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城市必然还要进一步发展,但要防止规模过大、标准过高的倾向,注意以城市繁荣带动农村发展。要把更多的财力等社会资源用于农村,并更好地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劳动力转移和农民增收创造条件。四是统筹推进城乡改革,消除体制性障碍。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就业制度、户籍管理制度、义务教育制度和税收制度等,逐步形成有利于城乡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体制和机制。

   (四)坚持区域协调发展。我国幅员辽阔,地区发展很不平衡。改革开放以来,各地区都有很大发展,但地区发展的差距也在不断扩大。逐步扭转地区差距扩大的趋势,促进地区协调发展,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重大的政治问题,不仅关系现代化建设的全局,也关系社会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统筹区域发展,就是要继续发挥各个地区的优势和积极性,逐步扭转地区差距扩大的趋势,实现共同发展。国家要从宏观政策上支持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根据我国当前区域发展的实际情况和全面推进现代化建设的要求,中央明确提出了促进地区协调发展的战略布局:坚持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加快发展,形成东中西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格局。这是一个把握规律、统揽全局的重大决策。

  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按照这个战略布局,努力促进地区协调发展。要继续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认真总结经验,完善政策,落实各项措施,积极有序地推进西部地区的开发。继续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抓好关系全局的重大项目,不断增强经济发展后劲。要认真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突出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扩大对外开放,着力抓好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调整改造,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中部地区要充分发挥区域优势和经济优势,加快改革开放和发展步伐,加强现代农业和重要商品粮基地建设,提高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东部地区快速发展,有利于增强国家财力、物力和科技实力,更好地支持中西部地区发展。要继续发挥东部地区在全国经济发展中的带动作用,有条件的地区要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东、中、西部地区要积极发展多种形式的经济交流与合作,在区域协调发展中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五)坚持可持续发展。这就要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弱,这是基本国情。特别是随着经济快速增长和人口的不断增加,能源、水、土地、矿产等资源不足的矛盾越来越尖锐,生态环境的形势十分严峻。高度重视资源和生态环境问题,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关系中华民族生存与长远发展的根本大计。

  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必须坚持计划生育、保护环境和保护资源的基本国策;坚持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相统一,既要讲求经济效益,也要重视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坚持统筹规划,加大投入,标本兼治,突出重点,有步骤地进行环境治理和建设;坚持依靠科技进步推进环境保护和治理,推进资源开发与节约,依法严格保护环境与生态;坚持深化改革,创新机制,实行政府调控与市场机制相结合,从体制和机制上促进可持续发展。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在经济建设中充分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在全社会进一步树立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的生产模式和消费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生态保护型社会。

  (六)坚持改革开放。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五个统筹”,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本要求。按照“五个统筹”推进改革开放,才能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体制和机制保障,才能促进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才能把各方面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为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锐意推进改革。现在经济社会生活中存在的深层次矛盾,只有通过深化改革才能解决。改革仍处在攻坚阶段,要坚持解放思想,勇于开拓创新。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注重制度建设和体制创新;坚持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有重点、有步骤地推进改革;坚持统筹兼顾,协调好改革进程中的各种利益关系;坚持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五个统筹”。要统筹推进各方面的改革,努力实现宏观经济改革与微观经济改革相协调、经济领域改革和社会领域改革相协调、城市改革和农村改革相协调、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相协调,使各方面改革相互促进。

  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在新的发展阶段,必须适应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和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提高对外开放水平。要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统筹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更好地促进我国现代化建设。要把利用外部有利条件和发挥自身优势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我国市场广阔、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我国作为发展中大国,必须始终把扩大内需作为经济发展的基本立足点和长期战略方针。要处理好内需与外需、利用外资与利用内资的关系。要注重引进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高素质人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要扬长避短,趋利避害,既要敢于扩大开放,又要善于保护自己,在扩大开放中注意维护我国企业利益和国家经济安全。

  (七)坚持以人为本。这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体地说,就是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就是要尊重和保障人权,包括公民的政治、经济、文化权利;就是要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就是要创造人们平等发展、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社会环境。以人为本,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马克思说过,未来的新社会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我们从事的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理所当然地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坚持以人为本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也是进一步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的具体体现。

  坚持以人为本,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长远指导方针,也是实际工作中必须坚持的重要原则。从全社会范围来看,要比较充分地满足人们多方面需求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必须有相应的物质基础和社会条件,这只能是一个不断发展和进步的过程,不能要求过急。现在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无论生产力发展和物质财富的积累,还是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完善,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还不可能完全做到。要注意处理好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具体利益、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的关系。同时也要看到,以人为本是我们的执政理念和要求,应当从现在的具体事情做起,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贯穿到我们的各项工作中去。

  坚持以人为本,当前工作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着力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要进一步做好增加就业、加强社会保障工作,积极帮助城乡特殊困难群众解决生产生活问题。要下更大的决心,坚决纠正土地征用中侵害农民利益的问题,坚决纠正城镇拆迁中侵害居民利益的问题,坚决纠正企业重组改制和破产中侵害职工合法权益的问题,坚决纠正拖欠和克扣农民工工资的问题,坚决纠正教育乱收费和药品购销、医疗服务中的不正之风。解决这些方面的问题,中央已三令五申,老百姓也有强烈愿望。各部门、各地区都要以对人民群众深厚的感情和高度负责的精神,抓紧采取切实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党的十六大向全党提出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的要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高各级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必须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至关重要的是,在领导和管理经济社会工作中,做到把握全局,搞好统筹兼顾。“五个统筹”,实质上就是统筹兼顾。统筹兼顾,协调好各方面利益关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是我们党的一个重要历史经验,也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长期坚持的战略方针。我们必须适应新阶段、新任务的要求,更新发展观念,创新体制机制,转变政府职能,改进工作作风,完善政策措施,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一)努力提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首先,必须加强学习。要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全面系统地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主要内涵和基本要求。要以宽广的眼光观察世界,正确把握时代发展要求,深刻认识我国国情,善于进行理论思维,坚持按照客观规律和科学规律办事,增强运用科学发展观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第二,必须正确处理好涉及全局的重大关系。要处理好当前与长远的关系。既要重视当前发展,也要考虑长远发展,不能只顾当前,牺牲长远,要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很好地结合起来。要处理好局部和全局的关系。全国经济社会发展是一个整体,从根本上说,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是一致的。局部要服从全局,全局要照顾局部,兼顾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要处理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发展的进程,必须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和改革。要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增强经济的活力和效率。同时,要加强国家宏观调控和政府的指导,提高依法行政的水平。

  第三,必须把积极进取精神同科学求实态度很好结合起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既要有紧迫感和责任感,又要看到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的艰巨性、复杂性和长期性。我国人口多,底子薄,社会生产力水平不高,发展很不平衡。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动态的历史进程,既要努力奋斗,又不能急于求成。必须看到,解决城乡、地区发展差距问题,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一个长期的历史性任务。要从我国现阶段国情和各地的实际情况出发,提出分阶段的目标和任务,积极而又扎扎实实地推进。

  (二)正确把握宏观调控目标。党的十六大明确指出:“要把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作为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全面把握宏观调控目标的内涵和要求。

  ——促进经济增长。就是要保持经济较快增长。经济增长是社会财富增加和综合国力增强的重要标志,是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物质基础,是宏观调控的首要目标。经济增长需要与资源供给和市场需求相协调。我们要根据需要和可能,保持经济适度较快增长。经济增长速度低了不行,过高也不行。速度低了,经济增长潜力不能充分发挥出来,经济社会生活中的许多矛盾难以解决;速度过高,势必造成经济关系紧张,重大比例失调,导致经济大起大落。促进经济增长,不仅是增加数量,而且要优化结构和提高质量、效益,还必须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党的十六大确定的本世纪头20年国内生产总值翻两番,这个增长速度综合考虑了各方面的因素,应当说是比较快的速度,也是经过努力可以实现的发展速度。我们要全面看待经济增长,既要看增长速度,还要看增长的结构、投入产出效益以及资源和环境的代价。

  ——增加就业。就是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广开就业门路,努力把失业率控制在社会可承受的限度内。我国人口多,就业压力大,始终是现代化建设中的一个突出矛盾。就业是民生之本,必须把改善创业环境和增加就业岗位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用更大的精力做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增加就业,必须统筹城乡新增劳动力就业、下岗职工再就业和农民工进城就业,坚持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和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充分发挥各方面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经济发展、结构调整和推进改革,都要有利于扩大就业。

  ——稳定物价。就是要保持商品与服务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既要防止通货膨胀,又要防止通货紧缩。无论是通货膨胀还是通货紧缩,都会影响市场主体对经济运行前景的判断和信心,扭曲资源配置,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产生负面作用。在物价总水平持续较快上涨时,要抑制通货膨胀;在物价总水平持续出现负增长时,要抑制通货紧缩。当前要重视防止通货膨胀。

  ——国际收支平衡。就是包括经常项目、资本项目和金融交易在内的国际收支保持基本平衡。我们要坚持国际收支基本平衡、略有结余的方针,有效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坚持深化金融改革,完善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以上宏观调控四大目标,必须统筹考虑,不能顾此失彼。在不同时期,宏观调控的重点会有所不同,要根据实际情况,把握好宏观调控的方向、重点和力度。

  (三)全面履行政府职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主要职能是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四个方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全面、正确地履行政府职能。

  ——经济调节。就是对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进行总量调控,并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经济调节主要运用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同时通过制定规划和政策指导、发布信息以及规范市场准入,引导和调控经济运行;而不是靠行政审批管理经济,不是政府直接干预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更不是由政府代替企业决策招商引资上项目。

  ——市场监管。就是依法对市场主体及其行为进行监督和管理,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完善行政执法、行业自律、舆论监督、群众参与的市场监管体系,依法打击制假售假、商业欺诈等违法行为。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实行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

  ——社会管理。就是通过制定社会政策和法规,依法管理和规范社会组织、社会事务,化解社会矛盾,调节收入分配,维护社会公正、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保护和治理生态环境。加强社会管理,必须加快建立健全各种突发事件应急机制,提高政府应对公共危机的能力。

  加强安全工作,是政府履行社会管理职能的重要方面。最近,一些地方接连发生重特大安全事故,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教训极为深刻。各级政府一定要高度重视安全工作,把加强安全生产和公共安全工作摆到重要位置,列入重要议程,常抓不懈,防患于未然。要深化安全专项整治,狠抓各项防范和整改措施的落实,堵塞漏洞,坚决消除重大安全隐患,完善安全防范规章制度和应急机制,层层落实安全责任制。

  ——公共服务。就是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包括加强城乡公共设施建设,发展社会就业、社会保障服务和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公共事业,发布公共信息等,为社会公众生活和参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活动提供保障和创造条件,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

  过去我们在经济调节方面积累了许多经验,近些年来市场监管方面也在逐步加强,今后还必须适应新形势,进一步改进经济调节和市场监管的方式方法,切实把政府经济管理职能转到主要为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上来。同时,更加注重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把更多的力量放在发展社会事业和解决人民生活问题上。要继续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加快政企分开,政府该管的事一定要管好,不该由政府管的事要坚决交给企业、社会组织和中介机构,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同时,要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经济社会事务的管理责权,逐步理顺中央和地方在财税、投资、市场监管和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等领域的分工与职责。

  (四)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科学发展观与正确的政绩观紧密相关,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树立和坚持正确的政绩观;不坚持科学发展观,就不可能有正确的政绩观。各级党委、政府和各级领导干部,要真正树立与科学发展观相适应的政绩观。创造政绩是为了发展,是为了造福人民。我们讲的发展,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我们所讲的政绩,是为实现这样的发展而创造的政绩。我们要用全面的、实践的、群众的观点看待政绩。所谓用全面的观点看政绩,就是既要看经济指标,又要看社会指标、人文指标和环境指标;既要看城市变化,又要看农村发展;既要看当前的发展,又要看发展的可持续性;既要看经济总量增长,又要看人民群众得到的实惠;既要看经济发展,又要看社会稳定;既要看“显绩”,又要看“潜绩”;既要看主观努力,也要看客观条件。所谓用实践的观点看政绩,就是重实干、办实事、求实效,各项政绩应该经得起实践检验和历史检验。所谓用



  双击自动滚屏  

高三政治教学网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进入管理 |

联系地址:四川省华蓥中学(省示范高中)   联系电话:13458913985   联系人:微信号13458913985再拉入高中政治微信群 QQ群 40420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