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卡片 >> 【经典】什么是现代化?
    
  双击自动滚屏  
【经典】什么是现代化?

发表日期:2008年1月3日  出处: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主任  作者:何传启  本页面已被访问 3444 次

20世纪,现代化大潮席卷全球,人类新文明走向辉煌。在许多国家和地区,现代化不仅家喻户晓,而且成为奋斗目标特别是50年代以来,随着现代化理论的传播,现代化成为一个大众化词语。然而,关于什么是现代化,迄今没有统一的定义。不同人对现代化的理解不尽相同,有些人甚至不理解现代化的真实涵义。正本清源,已成当务之急。

一、现代化的基本词义

20世纪30年代,现代化一词开始出现在我国报刊上。现代化一词的英文翻译是modernization。英语单词modernization是从英语单词modernizemodern衍生出来的。

根据韦氏辞典,英语单词modern是形容词,产生于1585年,有两层含义:(1)表示性质:现代的,新近的,时髦的;(2)表示时间:现代的,指从大约公元1500年到当前这段历史时间。modern的两层含义有不同特点:(1)性质只有时间限制(新近的),没有领域限制,所以,它可以指人类活动各个方面的特点;(2)时间只有时间上限(大约公元1500年),没有时间下限,所以,现代是可以无限延长的。英语单词modernize是动词,产生于1748年,含义是:使现代化(成为具有现代特点的、成为现代的),使适合现代需要。英语单词modernization modernize的名词形式,产生于1770年。由此推论,现代化具有两个基本词义:成为现代的、适合现代需要;大约公元1500年以来出现的新特点、新变化。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现代化,一般都遵守它的两个基本词义,但是,在不同情况下,描述的对象不同,现代化的具体内涵也有所不同。例如,管理现代化指采用现代管理理论和方法;教育现代化指建立现代教育体系,采用现代教育理论和方法;企业现代化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采用先进科学技术和现代经营管理方法;现代化城市指具有现代基础设施、现代城市管理系统、采用现代生活方式等的城市;现代化农村指具有现代基础设施、现代行政管理系统、采用现代生活方式等的农村;现代化学校指具有现代基础设施、采用现代教育理论、教材和方法等的学校等。

二、现代化的理论涵义

如果没有现代化理论及其传播,现代化一词就不可能象今天这么普及。现代化理论是关于世界、国家或地区现代化的特点和规律的研究成果的统称。在现代化理论中,现代化一词被赋予新的涵义。

1、经典现代化理论

早在19337月,中国《申报月刊》就刊出中国现代化问题号特辑,发表26篇文章,探讨中国现代化的困难和道路。在随后的3040年代,中国知识界就此问题进行了大量研究。令人遗憾的是,中国学者没有再前进一步,形成现代化理论。

50年代,美国一批社会学家、经济学家和政治学家相继开展了现代化研究。19516月,在美国社会科学研究会经济增长委员会主办的学术刊物《文化变迁》杂志编辑部举办的学术讨论会上,大家讨论了贫困、经济发展不平衡等问题;与会者认为,使用现代化一词来说明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是比较合适的。1958年,丹尼尔·勒纳出版《传统社会的消逝:中东现代化》一书,认为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就是现代化。1959年,美国社会科学研究会比较政治委员会召开了政治现代化讨论会,随后出版了《发展中地区的政治学》(阿尔蒙德和科尔曼,1960)。

60年代西方陆续出版了一批有影响的现代化研究专著,现代化理论基本形成。例如,《经济成长的阶段:非共产主义宣言》(罗斯托,1960),《日本和土耳其的政治现代化》(沃德和拉斯托,1964),《现代化政治学》(艾普特,1965),《现代化和社会结构》(列维,1966),《现代化的动力:比较历史研究》(布莱克,1966),《现代化的抵制和变化》(埃森斯塔特,1966),《国际体系与社会现代化》(内特尔和罗伯逊,1968),《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亨廷顿,1968)等。在7080年代,现代化理论面临诸多挑战,同时也得到全面发展,形成了五光十色的现代化理论。

西方学者开展现代化研究,历时50年(5090年代),最终形成了现代化理论体系。尽管这种理论存在许多固有的缺陷,并因此受到种种批评,例如,这种理论不能解释发达工业国家70年代以来的发展等,但是,它仍然被认为是用来阐述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文明的革命性变化的有力理论,其他任何一种社会科学理论都不可能完全取代它。我们不妨称之为经典现代化理论。

经典现代化理论并不是一个单一的理论,而是不同领域、不同学者关于现代化研究的理论成果的统称。如果根据研究领域进行分类,经典现代化理论分为政治现代化、经济现代化、社会现代化、个人现代化和文化现代化理论等。在不同领域和不同地区,现代化具有不同的特点(附表1.2),例如,政治民主化和法治化、经济工业化和专业化、社会城市化和流动化、个人开放性和参与性、文化理性化和普及初中等教育等。

虽然在经典现代化理论中,不同领域和不同学者对现代化的解释不尽相同,但是,大家普遍接受现代化的两个基本内涵,它们与现代化的基本词义大体一致。

1)指发达国家16世纪特别是工业革命以来发生的深刻变化;

2)指发展中国家在不同领域追赶世界先进水平的发展过程。

现代化是一个历史过程,包括从传统经济向现代经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传统政治向现代政治、传统文明向现代文明的转变等。在4060年代,欧美发达国家已经完成工业化进程,步入高度发达的现代工业社会;发展中国家没有完成工业化进程,仍然处于传统农业社会,有些地区甚至处于原始社会。所以,在经典现代化理论中,现代化可以被概括为一句话:从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变的历史过程就是现代化。

根据经典现代化理论,现代化不仅是一个历史过程,也是一种发展状态,可以指发展中国家赶上发达国家后所处的状态(完成现代化进程后的状态),也可以指发达国家已经达到的世界先进水平所处的状态。由于人们对世界先进水平有不同的认识,高度发达工业社会内部也存在许多弊端,而且社会是不断发展的,所以,关于现代化的辩论持续不断。

目前,关于现代化有许多不同说法,其实,它们都是上述定义的不同表述形式,只是不同说法强调的重点不同而已。中国现代化研究专家、北京大学已故教授罗荣渠先生在《现代化新论》一书中归纳了世界各国学者关于现代化的解释,他认为:从历史的角度来透视,广义而言,现代化作为一个世界性的历史过程,是指人类社会从工业革命以来所经历的一场急剧变革,这一变革以工业化为推动力,导致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全球性的大转变过程,她使工业主义渗透到经济、政治、文化、思想各个领域,引起深刻的相应变化;……作为人类近期历史发展的特定过程,把高度发达的工业社会的实现作为现代化完成的一个主要标志也许是合适的。

关于现代化过程的大致特征,学者们取得了基本一致的看法。70年代,美国哈佛大学亨廷顿教授把它归纳为如下九个特征;他认为,从长远的观点来看,现代化不仅是不可避免的,而且是人心所向。

①现代化是革命的过程。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只能与人类起源的变化和从原始社会向文明社会的变化相比拟。

②现代化是复杂的过程。它实际上包含着人类思想和行为一切领域的变化。

③现代化是系统的过程。一个因素的变化将联系并影响到其他各种因素的变化。

④现代化是全球的过程。现代化起源于15世纪和16世纪的欧洲,但现在已经成为全世界的现象。

⑤现代化是长期的过程。现代化所涉及的整个变化,需要时间才能解决。

⑥现代化是有阶段的过程。一切社会进行现代化的过程,有可能区别出不同的水平或阶段。

⑦现代化是趋同的过程。传统社会以很多不同的类型而存在,现代社会却基本是相似的。

⑧现代化是不可逆的过程。虽然在现代化过程中某些方面可能出现暂时的挫折和偶然的倒退,但在整体上现代化是一个长期的趋向。

⑨现代化是进步的过程。在转变时期,现代化的代价和痛苦是巨大的;从长远看,现代化增加了人类在文化和物质方面的幸福。

2、新现代化理论

经典现代化理论一诞生就遇到了麻烦:如何解释发达工业国家今后的发展?

学者们发现,用经典现代化理论解释发达国家18世纪工业革命到20世纪中叶的发展过程是合适的,用它解释发展中国家追赶世界先进水平的过程也是合适的,用它解释发达工业国家将来的发展就不合适了。可以肯定地说,工业社会不是人类文明发展的终点,而是一个驿站。那么,发达工业国家今后的发展过程是什么?

1)后现代化理论

几乎与现代化理论研究同步,西方学者对发达工业国家未来的发展进行研究,并提出了许多种新理论。例如,后资本主义社会(达伦多夫,1959)、后工业社会(贝尔,1973)、后现代主义(Lyotard,1984Best and Kellner, 1991;格里芬,1997)、后现代化理论(Crook1992Inglehart1997)、知识社会(莱恩,1966)、信息社会、网络社会和数字化社会等,其中,后工业社会和后现代主义是与经典现代化理论紧密相关的,后现代化理论则与经典现代化理论相对应。

20世纪50年代末,美国社会学家丹尼尔·贝尔就产生了后工业社会的思想,1973年正式出版《后工业社会的来临》一书。他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分为前工业社会、工业社会和后工业社会三个阶段,在今后30年至50年间,发达工业国家将进入后工业社会。

后现代主义起源于西方发达国家。根据韦氏辞典,后现代(postmodern)指20世纪中叶在西方艺术、建筑和文化等领域兴起的思潮,它分析现代社会的种种问题和危机,反对现代化运动的哲学和实践,主张复兴传统要素和技术。有些后现代主义者倾向于对现代思想的否定和解构,有些后现代主义者比较重视后现代社会的建设和创造。有些后现代主义者把社会发展分成三个阶段,即传统社会、现代社会和后现代社会;但是,他们关于后现代的时间涵义,没有形成一致意见。有些学者认为,后现代是一种文化思潮,不是一个时间概念;有些学者把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历史阶段称为后现代阶段,有些学者提出后现代时代。后现代思潮在政治、经济、社会、科技等领域都有反映。

后现代化理论是西方学者提出的一种社会发展理论。它认为,社会经济的发展不是直线的,7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社会发展方向发生了根本转变,已经从现代化阶段进入后现代化阶段。美国密执根大学教授殷格哈特(Inglehart1997)把1970年以来先进工业国家发生的变化称为后现代化。他认为,后现代化的核心社会目标,不是加快经济增长,而是增加人类幸福,提高生活质量(附表1.3)。

殷格哈特教授是世界价值观念调查项目(World Values Surveys)委员会的执行主席,参加该项目的80名专家对43个国家进行了问卷调查,该项调查覆盖全球70%的人口。世界价值观念调查共进行了三次,分别是19811982年,19901991年,最近的一次调查是在19951998年完成的。

调查结果显示,有些国家如尼日利亚,刚刚开始现代化;有些国家如中国,正加速进行现代化;有些国家如韩国,接近于从现代化向后现代化的转折点;有些国家如英国、德国和美国,已经进入后现代化;北欧国家(瑞典、挪威、丹麦、芬兰等)和荷兰基本是后现代社会。

有人认为,后工业社会理论、后现代主义等是后现代化理论的组成部分,它们是后现代化理论在社会经济、思想文化等领域的反映。

然而,不论是后现代主义,还是后现代化理论,都容易让人感到迷惑。

因为,根据韦氏辞典,现代指大约公元1500年到当前的这段历史时间,没有明确时间下限,当前的时代就是现代。如果后现代具有时间涵义,那么,后现代是什么时候?当前的时代是不是后现代

如果当前的时代是后现代,那么,现代后现代在时间上就是交叉的。如果是这样,那么,在时间上,后现代是一个自相矛盾的概念。

事实上,前面谈到,有些学者把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称为后现代阶段,有些学者把70年代以来的发达社会称为后现代社会。由此可见,后现代概念的自相矛盾,已经发生。而且,现代是一个被广泛接受的时间概念,已经使用了数百年,要想改变它,谈何容易。

后现代概念的时间不自恰,必然影响后现代化理论的传播和应用。在某种意义上,后现代化理论是以经典现代化理论为参照的,它没有完全超越经典现代化理论的束缚。

在现代化理论家看来,后现代化也是现代化研究的一个研究领域,它是关于发达国家的社会发展研究。例如,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布莱克教授在1976年出版的《比较现代化》一书中谈到,有大量文献讨论高度现代化的社会,往往把它们称作后工业化社会

2)第二次现代化理论

1998年,中国学者何传启发表知识经济与第二次现代化一文,随后出版《第二次现代化——人类文明进程的启示》一书(何传启,1999),全面提出第二次现代化理论

第二次现代化理论认为,从人类诞生到2100年,人类文明的发展可以分为工具时代、农业时代、工业时代和知识时代等4个时代,每一个时代都包括起步期、发展期、成熟期和过渡期等四个阶段,人类文明进程包括4个时代16个阶段;从农业时代向工业时代、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过程是第一次现代化;从工业时代向知识时代、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工业文明向知识文明的转变过程是第二次现代化;文明发展具有周期性和加速性,知识时代不是文明进程的终结,而是驿站,将来还会有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现代化等。

对于主要发达国家,第一次现代化大致经历210年(17631970年),第二次现代化将大致经历130年(19712100年)。第二次现代化的时间分界,与美国密执根大学政治学教授殷格哈特(Inglehart1997)把1970年作为发达国家后现代化的起点基本一致,与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著名经济学家麦迪森把1973年作为工业革命以来第五个经济发展阶段的起点基本一致。麦迪森的经济发展五个阶段分别是:18201870年,18701913年,19131950年,19501973年,19731992年。

第二次现代化理论是一种新现代化理论。在第二次现代化理论中,现代化被赋予三种新涵义。

其一,第一次现代化,指从农业时代向工业时代、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其实,它就是经典现代化理论描述的现代化。

其二,第二次现代化,指从工业时代向知识时代、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工业文明向知识文明的转变。它是一种新现代化,不仅覆盖了后工业社会理论、后现代主义、后现代化理论等的内容,而且还有全新的、更加丰富的内涵。70年代以来学者们关于新经济(知识经济、信息经济、网络经济、数字化经济等)、新社会(知识社会、信息社会、网络社会、学习社会等)和新文明(知识文明、非物质文明等)等的研究成果,都可以纳入它的范畴。

其三,未来的现代化,指完成第二次现代化后,人类社会进行的新的现代化。

第二次现代化理论,不仅成功地解决了经典现代化理论面临的困难(经典现代化理论不能解释发达工业国家70年代以来的发展),同时化解了后现代化理论的困境(现代与后现代的时间矛盾),而且对人类文明发展规律提出了全新的解释,预测了人类社会未来的发展。她为我们理解人类文明打开了一扇新天窗,为人类发展开辟了一个新天地。

第二次现代化涉及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在第二次现代化过程中,政治、经济、社会、个人、文化等领域的变化将是新现代化,例如,政治知识化和平权化、经济知识化和全球化、社会网络化和创新化、个人学习化和个性化、文化多样化和普及高等教育等。

第二次现代化与第一次现代化相比,有些变化是新出现的,如网络化、智能化等;有些变化是对第一次现代化的继承和发展,如政治民主化、平权化等;有些变化是对第一次现代化的否定,如工业比重下降、城市居民向郊区迁移、自然主义等。在社会、经济和文化等领域,第二次现代化在很大程度上是对第一次现代化的淘汰,甚至是否定。如果说,第一次现代化的主要社会经济目标是加快经济增长,那么,第二次现代化的主要社会经济目标是提高生活质量。如果说,第一次现代化是对大自然掠夺和征服,那么,第二次现代化则是对大自然的保护和回归。

第二次现代化刚刚走过30年历程,尚处于发展阶段,它的特点和规律都处于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我们对它的认识是非常有限的。在发达国家里,第一次现代化已经成为历史,第二次现代化正如火如荼。在发展中国家里,第一次现代化和第二次现代化都是不可回避的挑战,因而面临双重压力。

三、现代化的政策涵义

现代化理论是一种发展理论,它必然具有政策涵义。经典现代化理论诞生于50年代,它对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政策和国际政治产生了重大影响。第二次现代化理论诞生于90年代,它对21世纪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政策和国际政治都将产生深远影响。

1、经典现代化的政策涵义

经典现代化理论,一方面被用来解释发达工业国家18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60年代的变化,一方面被用来指导发展中国家的发展。这就必然涉及发达工业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问题,由此引发关于经典现代化的争论。

对发达工业国家而言,经典现代化的政策涵义主要表现在如何处理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同时淡化了冷战时期两种意识形态的直接对立。

对发展中国家而言,经典现代化的政策涵义非常丰富,包括现代化战略和途径、与发达工业国家的关系、如何对待传统文化等问题;实现现代化,成为发展中国家的奋斗目标。不同学者对经典现代化的理解不同,其政策涵义也不一样。概括起来,大致有五种观点。

1)经典现代化是落后国家赶上世界先进水平的过程。根据这种观点,经典现代化的政策涵义是:落后国家在各个领域学先进、赶先进;例如,中国提出农业现代化、工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和科学技术现代化,就是要在四个领域学习和赶上世界先进水平。

2)经典现代化就是工业化。根据这种观点,经典现代化的政策涵义是:实现工业化和城市化,保持经济持续增长。

3)经典现代化主要是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根据这种观点,经典现代化的政策涵义是:普及教育,传播科学,提倡理性、民主与自由,实现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传统人向现代人的转变。

4)经典现代化就是西方化、欧洲化或美国化等,是发展中国家学习西方发达工业国家的过程。显然,这种观点是不科学的。根据这种观点,经典现代化的政策涵义是:发展中国家全面引进西方的现代思想、科学文化、民主政治、现代体制、现代管理和先进技术等。

5)经典现代化就是第一次现代化,即从农业时代向工业时代、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过程。经典现代化的政策涵义是: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个人等各个方面实现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型,例如,政治民主化、经济工业化、社会城市化、文化理性化、普及初中等教育等。

现代化理论研究是社会科学领域的一门交叉学科,研究工作应该坚持科学的态度和方法。科学讲究理性,而不是情感。遗憾的是,有些时候,有些人不是科学地、客观地研究现代化的规律和政策,而是出于功利目的、带着感情色彩或有色眼镜来看待现代化;不是从人类文明进步的角度来研究现代化,而是把现代化作为实现自己目的的工具。这样一来,在经典现代化理论研究中出现偏差,在经典现代化实践中出现失误甚至挫折,就是可以预见的。

2、第二次现代化的政策涵义

如果说,第一次现代化是以工业化、城市化和民主化为主要特征,那么,第二次现代化是以知识化、网络化和全球化为主要特征。第二次现代化首先发生在发达工业国家,它几乎同时向发展中国家扩散。

早在20世纪5060年代,发达工业国家的学者就认识到,社会发展不是线性的,现代工业社会不是人类文明发展的终点,于是,提出后工业社会、后现代社会等观点,后现代化理论开始形成。在70年代前后,发达工业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出现重大转折,工业产值占国民经济比例持续下降,工业劳动力占全国劳动力比例持续下降,城市居民向郊区农村移动,生态环境意识兴起等,这些变化与经典现代化背道而驰,后现代化思想得到验证。在某种意义上,后现代化思想可以被看成是第二次现代化理论的先导

20世纪70年代,发生知识革命和信息革命,高技术产业快速发展,知识产业比例上升,知识劳动者比例上升,知识和技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上升等。发达工业国家调整发展政策,第二次现代化启动。由于世界经济和国际政治主要受发达工业国家的左右,发达工业国家的第二次现代化迅速向发展中国家扩散,于是发展中国家不得不面对经典现代化和新现代化的双重压力。

在第二次现代化过程中,现代化是多样的,既有发达国家的第二次现代化,也有发展中国家的第一次现代化和第二次现代化。它们是相互影响的,而不是彼此孤立的。

在发达国家,第二次现代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其主要政策涵义是:探索新现代化的途径,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个人等各个方面实现从工业文明向知识文明、物质文明向非物质文明的转变,例如,政治国际化和平权化、经济知识化和全球化、社会网络化和创新化、文化自然化和多样化、普及高等教育和提倡终身学习等。

在发展中国家,继续进行第一次现代化是必然的,但什么时候进行第二次现代化,就是一种战略选择。发展中国家有三种选择:第一种,继续进行第一次现代化,将来再考虑第二次现代化;第二种,同时开展第一次现代化和第二次现代化;第三种,直接进行第二次现代化。

第一条道路是不可取的。除非某个国家关起门来独立发展,不参与国际合作;只要采用开放政策,第二次现代化的思想、观念、知识、信息、产品和服务等就会一涌而入。人往高处走,水向低处流,历史潮流不可阻挡。

第三条道路是走不通的。因为,如果没有第一次现代化建立的物质基础和社会基础,不可能实现第二次现代化的目标。

第二条道路是最现实的。由于不同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程度不同,不同国家在开展第一次现代化和第二次现代化的时候,应该选择和制定不同的发展战略,于是将形成多种形式的新现代化。

由此可见,发展中国家比较合理的选择是,同时进行第一次现代化和第二次现代化,实现工业化和知识化的协调发展。

如果如此,在发展中国家,第二次现代化的主要政策涵义是:在加速经典现代化(如民主化、工业化、城市化、福利化、理性化和普及初中等教育)的同时,学习和引进新现代化,推动知识化、网络化、全球化和创新化进程,保护文化多样性和生态环境等。

第二次现代化是21世纪人类发展的前沿,没有先例可供借鉴。发达国家只能是在探索中前进,错误和挫折在所难免。发展中国家,需要探索协调发展经典现代化和新现代化的道路。及时总结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经验,丰富第二次现代化理论,是新现代化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

四、小结

现代化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前沿,人类文明的发展是没有止境的,而且发展速度日益加快。人类文明进程不是线性的,而是发生了几次重大转折;单个国家或民族的文明发展可以是不连续的,充满挫折和失败。所以,现代化不是直线的,现代化有阶段但没有尽头,现代化是加速的,同时现代化不会是一帆风顺的。

现代化既是进步,也是选择,更是淘汰。现代化是一个发展过程,包括出现新现象,选择先进的,淘汰落后的。创新——选择——淘汰,构成现代化的三个音符,它们不断组合,形成发展大合唱。这种发展性淘汰,就像生物进化,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现代化包含创新、选择和淘汰,必然导致社会结构的改变和权利的再分配。可以想象,有些旧体制的既得利益者,难以放弃手中的果实,可能试图阻挡现代化进程。众所周知,每个人都有高尚的一面,也有阴暗的一面。如果某个人,高尚品德得到发挥,他(她)就会成为现代化的促进者;一旦邪恶占据上风,美德屈居其次,那么,他(她)就可能成为现代化的破坏者,成为文明进步的绊脚石。

现代化需要理解和尊重。有些时候,现有体制是上一次现代化的成果;随着新现代化,现有体制被新体制所取代。为新体制作出贡献的人,自然会受到社会的尊重;为原体制作出贡献的人,也应受到社会的尊重,因为他们代表的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不同阶段。就像我们不会忘记体育比赛的世界记录创造者一样。世界记录被一次又一次更新,那是非常自然的,新记录创造者和旧记录创造者同样辉煌。

概括地说,现代化具有三层涵义:

1)基本词义:成为具有现代特点的,成为现代的,适合现代需要;大约公元1500年以来出现的新特点、新变化。

2)理论涵义:现代化指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社会所发生的深刻变化,这种变化包括从传统经济向现代经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传统政治向现代政治、传统文明向现代文明等各个方面的转变。现代化一般以国家为基本地理单元,有时以某个跨国地区为基本地理单元(如中东地区、亚洲地区等)。现代化是有阶段的,包括第一次现代化(经典现代化)、第二次现代化(新现代化)和将来的现代化。

3)政策涵义:指现代化理论的实际应用,不同国家和地区现代化的政策涵义不同,第一次现代化和第二次现代化的政策涵义也是不同的,2050年的现代化是第二次现代化。



  双击自动滚屏  

高三政治教学网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进入管理 |

联系地址:四川省华蓥中学(省示范高中)   联系电话:13458913985   联系人:微信号13458913985再拉入高中政治微信群 QQ群 40420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