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研科研 >> 【经典】怎样撰写教育学术论文
    
  双击自动滚屏  
【经典】怎样撰写教育学术论文

发表日期:2008年12月7日  本页面已被访问 2622 次

一、什么叫学术论文
    学术论文就是表达科研成果的文章。是通过对不同学科中的某类事物,某些现象,某种问题进行系统研究、实验、探索,总结其规律,揭示其本质,从而得出正确结论,提出新的见解,并上升到理论高度进行论证和说明的文章。
教育学术论文,就是以教育为研究对象的理论文章。
   
二、学术论文的基本结构
    1
.思路与结构
   
从结构的内在性质看,结构是论文作者思路的外在表现。论文内容尽管千差万别,但从思路上看,总是遵循着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而展开的。论文的三要素都是围绕问题进行的。如,论点就是问题的答案;论据就是问题存在与解决的依据;论证就是凭借材料对问题所进行的深入分析讨论。因此,从思路上看,论文的结构是由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所组成的。
   
提出问题一般在论文的第一部分,有的文章还标明"问题的提出"(调查报告、实验方案等)。提出问题的方法与形式有多种,如用设问句直接提出研究课题,或直接揭示分歧,摆出差异,亮明矛盾,都是提出问题。有的文章开始就提出论点,由于论点是问题的答案,论点中也包含有问题了。问题提出来,所论中心就明朗化了,便于引导读者沿着作者的思路去接受。分析问题是论证的核心。它是建立在事理基础之上的,应根据事物的内在联系去安排。论文中的解决问题主要表现在观点的概括,论点的归宿。
    2
.基本结构
   
1)题目:题目是论文的窗口,它应是论文内容的高度概括。题目命名有两类,即概念性命名与判断性命名。概念性命名主要是揭示论证的对象,划定论证范围。如《小学数学概念教学方法例谈》,此题目论证的对象是小学数学概念教学,论证的范围是教学方法。判断性命名是把论点放在标题中,意在突出,主要作用在为文开路,引导阅读。如《作文教学力求精、新、活》,该标题直接揭示了本文的论点是作文教学要做到"精、新、活"
题目还有正题、副题之分。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小学德育面临的挑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中小学德育的调查与思考》。副题的作用是对正题的限定和说明。
   
论文题目有一些专用词语。如立论文题目常加""(简论、试论)、""(浅谈、试谈、杂谈)、""(刍议、小议、评议)、""(试探、初探、探索)等;驳论文题目常加""""""""等。还有很多用语,如"浅见""管窥""之我见"等。根据文章内容,也可不用上述专用词语。
   
2)署名:就是写下作者的姓名。多人合作可按照贡献的大小排序。署名既表明是谁的劳动成果,又表明文责由谁负。(署名与消息、报道不同,消息、报道署名在文末,论文署在题目下面。)
   
3)内容提要:是对文章主题的提炼介绍。
   
4)主题词:也叫"关键词",用几个词语对内容提要的高度概括。
   
一般的小论文,可以不写内容提要和主题词。
   
5)本论(正文):这部分占论文的绝大篇幅,具有及其重要的地位,是作者依据论据对论点的论证过程。如内容多可分层加以小标题。
   
6)结论:一般为全文作小结,也有的着重讨论"怎么办"的措施与方法,还有的做某些交代(调查与对策)。
   
三、写作的基本途径(主要环节和步骤)
    1
.选题
   
选题就是确定自己要选择研究的课题(文章的内容)。选题应有针对性、实用性、新颖性和可行性。所要探讨的问题应该是比较重要的,有普遍性,或者人们比较关注及正在讨论的问题。要选择自己有兴趣而又有一定基础的论题。自己在学习和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产生了探索的欲望,引起了浓厚的兴趣,激发了研究的责任感,又有一定的基础,才能研究出成果。
   
概括的说,选题要有价值,即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要选择热点和冷门话题;要具有前瞻性;要写"人人口中有,个个笔下无"的内容。
    2.
搜集和整理材料(观点和事例)
   
搜集和整理材料是论文写作的准备。一篇好的学术论文,理论(观点)和材料(事例)是其构成的最基本要素。理论从具体材料中分析归纳出来的,又通过具体材料在文章中加以论证和说明。所以,确定论题后,首先要大力搜集和占有资料,尤其要注意掌握原始材料。
   
搜集和整理材料分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引证他人的材料;一方面是自己掌握的第一手材料,即原始材料。在搜集整理材料过程中,要注意自己的论点他人有无论及,如与别人已有论点相重或相近,就要放弃本选题,另选它题。
   
他人资料的引用、截取要精当,切忌抄袭。
    3
.构思全局,布局谋篇
    这里的构思指打好腹稿及草拟全文。文章要写得如流水,自然顺畅,不要急于动笔,而要打好腹稿。具体要考虑如下几个问题:
   
1)论点如何表述?尤其是中心论点与各个分论点。
   
2)备用材料中哪些理论与事例能直接论证论点,哪些次之,心中要有数。
   
3)如何布局,头如何开,尾如何结,正文分几个部分,有几个层次。
   
腹稿打好后要写出写作提纲,之后按照写作提纲就可以动笔草拟全文了。
    4
.修改
    如果说草拟阶段应进行"热处理",修改就是冷却后的"精加工"了。情绪饱满,兴致勃勃时欣然命笔,笔墨酣畅,意尽兴止,一挥而就,这是草拟的最佳状态。而修改最好在过些时候,起码要在情绪冷却下来后,在原来的思路中断后,再拿起初稿来。这时可能有四种情况:(1)自己满意,没有大的改动,定稿了;(2)发现一些这样那样、或大或小的问题,需要进行局部的增删补改,有的部分要重写;(3)对大的构思不满,但基本立意尚可,须推倒重来;(4)发现全文的学术水平不高,价值不大;发现别人已发表过类似观点的文章;发现立论有重大疏漏之处;因此,无修改的必要。
修改的方法,主要表现在四个字上,即增、删、改、调。增、删是指扩大某些内容或删去某些词、句、段;改、调是指在结构上作某些调整或文字上的修改。
   
四、写作基本要求(克服常见的写作毛病)
    1.
问题要戒大、戒长、戒俗、戒混
   
1)戒大:给文章定标题,要从文章的实际出发,做出适合文章内容的标题。初写论文者最容易出现毛病,就是给论文做大标题,大而无当。就像一个小孩子戴个大帽子。如《试谈传统美德教育和无神论教育》《谈学生的品德教育》。这些标题太大、太宽,包含的内容太多,很难写深、写透。
   
造成论文题目大的原因有两个:一是选题太大,而不是题目大。如《试谈传统美德教育和无神论教育》,从题目上看,论文是两个中心,况且,还没有限定,是全民教育,还是学校教育,是中学生还是小学生。这样的文章怎能写出深度呢?文章最好是以小见大,以微探宏,哪怕是一得之见,写得深透也好;二是文章内容和标题不一致,内容小标题大。如文章内容写的是地理中的挂图教学,但标题却是《谈地理教学》。
   
2)戒长:文章要言简意赅,要凝练,使读者一见标题,就能明确内容。如《根据农村特点,重视培养学生学习地理兴趣,搞好农村小学地理教学》,这一标题显然是太长,如改为《挖掘兴趣抓好农村小学地理教学》,减去15个字,对象范围没有改变,标题显得精当、概括。当然,论文标题的长短也不是绝对的,要从文章内容的实际出发,根据需要确定,但必须做到精炼,一个多余的字也不用。
   
3)戒俗:俗就是司空见惯,不新颖。如果论文标题旧,老调重弹,就会俗气,平淡无力。而"喜新厌旧"是人们的常态心理,论文题目旧就唤不起读者的注意和兴趣。一篇优秀论文贵在创新,这种新意又要通过文章的窗口--标题表现出来。所以,作者要注意敏锐地抓住富有新鲜感的东西,巧作加工,标新立异。
   
4)戒混:论文题目要准确,观点明确,不令人费解,不含糊其词,更不能让读者产生歧义。如《浅谈开展电化教学有益于增强教育事业》,这个标题就不准确,让人费解。"电化"教学和"教育事业"虽然有联系,但是没有直接的、必然的联系,能说开展电化教学就一定会增强教育事业吗?而"增强"一词用的也不够准确。
    2
.中心要突出,要写出深度
    写好论文最重要的是围绕一个中心立题,哪怕是一得之见,写得深透,以小见大,以微探宏,也能使人受到启迪。写论文最忌贪多求全,多中心、题目大、范围广,篇幅冗长。而初写者最容易犯这个毛病。他们往往把自己平时想的、做的,不加选择和提炼,一股脑地写在一篇文章里。因而造成文章的臃肿冗长、空泛凌乱。多中心即无中心。由于内容泛泛,面面俱到,每个问题就会蜻蜓点水,就根本写不出深度。
   
教师在写论文时,要对自己的经验进行筛选和提炼,在经验中选取其中最熟悉、最精彩,体会最深、效果最佳的事例,舍弃其它与中心关系不大的内容,这样就容易把文章写得集中、深刻,有深度和高度。
    3
.经验突出,观点明确
    一般基层教师撰写的论文属经验型的较多,纯理论的较少。这就要求经验要突出,观点必须明确。自己主要经验是什么?主张的观点和看法是什么?这些都应该在论文那中鲜明地表现出来。不能含糊不清,模棱两可。所谓立意就是文章的中心观点,是作者的灵魂,文章的纲。它像一根红线,贯穿全篇,成为文章的中心。文章的选材、剪裁、结构、语言、表达等,都要以中心为依据,受中心约束。
   
有的初写论文,文章里主张的是什么?反对的是什么?不是十分清楚,给读者是一个糊涂的概念。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作者对研究的问题认识不深,对所要阐明的观点提炼不够,对经验事例的选取不精、不当。为此,作者应不急于把文章写出来,应该进一步深入实践,继续搜集感性材料,并对照有关方面的理论进行分析研究。这样,才能在论文中旗帜鲜明地把自己的观点和经验阐述清楚。
    4
.多论证,少叙事,以理服人
   
写论文不是将自己所做过的事例的简单罗列,如石头砖瓦凌乱地堆砌在一起一样,而是要进行论证,就像水泥能把砖石凝固在一起砌成墙一样。论文是通过论证把论点和论据结为一体,形成逻辑关系。但有的论文不会论证问题,即对自己的做法和观点进行分析,进而写出的论文是观点加例子。因而,多是叙事多,说理少,不能以理服人。如,一位老师写如何转化后进生,只能说自己是怎样做的,不能说明为什么做,这样做的根据是什么。相反,把自己做工作的具体做法平铺直叙,写得详详细细,但却不能反映出一般的教育规律。这里就是缺少对感性材料的归纳、概括、整理,而在阐述问题时,又不能分析论证,没有边叙、边议、边说明。没有把叙述、议论、说明有机地结合起来。总之,不能把经验及事例拿到理论上来认识,因而形成了"大杂烩""流水帐"
   
还有一种情况,是理论依据多,而论证的事例少或没有,使论文空洞、干瘪,不能通过论点进行充分的论证。
   
出现上述情况,主要是作者一是缺少教育理论知识,不能用理论去分析教育现状;二是平时作为论证问题的材料积累的少,没有其他事例或理论依据储备,因而叙述单调,平淡无味,立论陈旧,论据无力;三是不掌握论证方法,不会在写论文中进行逻辑分析。
    5
.结构严谨,层次分明
   
文章结构就是文章的框架,它反映文章的层次段落,思路走向,决定文章是否严谨和有逻辑性。有的论文不能合理安排文章的层次和段落,往往出现叙述拖沓,枝蔓不分,序号繁杂,层段难辨的现象。通常出现如下几种情况:
   
1)不善安排层次和概括小标题。
   
一篇好的文章,其内容是要划分几个层次或几个部分,层层分析。每部分用小标题加以概括,或用几个序号分开。这样文章思路有线索,层次也清楚。但有的文章不使用小标题,从头到尾一唱到底。读起来理不出头绪,分不清结构,一看层次不清,没有可读价值,连内容都不想看,就可能被淘汰。
   
2)次序颠倒,前后重复。
   
写好论文,作者必须把自己的基本思路一层一层地循序渐进地加以展开,而不像葫芦搅茄子似的烧"混锅粥"。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心中都要有谱。但有的教师写的文章前后重复,颠三倒四,把应该写在前面的东西写在了后面,应该写在后面的放在了前面,并不是并列关系的罗列在了一起,或者是大小题号混乱,主次不分,语无伦次,杂乱无章、
    6
.用词要准确
    有人认为写论文不像写小说那样,需对文字进行很好的加工。这个观点是错误的。教育论文是要揭示教育规律,为了保证文章说明的东西具有科学性和体现教育科学的特点,文字的使用也必须准确。就像课堂用语一样,尤其有些学科专门用语,决不能瞎编乱造。学术用语必须规范化,否则不仅不能正确表达作者的思想,而容易造成歧义,带来不良后果。
   
用词用语不当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用含糊不清的语言;二是用词不准确或随意造新词;三是对教育专用概念模糊,专用词语使用不当。
    7
.要科学借鉴资料和他人成果
   
在论文写作中,有时难免借鉴外来的研究成果,参考有关资料,但与抄袭却有本质区别。要严格区分合理的引用与抄袭的界限。
   
科学的借鉴资料和他人的研究成果,就是说论据可以引用,论点不可抄袭。引用一些既定的数字、资料与他人的研究成果为证据,以得到科学的求解,以增强说服力,这不仅是允许的,也是非常必要的。但是,要破出"天下文人是一家,你抄我来我抄他"的错误观念,要在广泛阅读和借鉴别人的研究成果基础上去辛勤劳动,从而创造属于自己的劳动成果。



  双击自动滚屏  

高三政治教学网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进入管理 |

联系地址:四川省华蓥中学(省示范高中)   联系电话:13458913985   联系人:微信号13458913985再拉入高中政治微信群 QQ群 40420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