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思想 >> 陈校长在全国基础教育黄冈论坛讲话
    
  双击自动滚屏  
陈校长在全国基础教育黄冈论坛讲话

发表日期:2009年6月24日  出处:黄冈中学网  本页面已被访问 2259 次

传承文明   致力创新

陈鼎常校长

各位领导,各位佳宾:

我今天向大家汇报三个问题。

一、中国的考试文化与黄冈中学的思考和选择

中国考试制度历史悠久。中国的科举考试,自隋文帝开始,延续了 1300余年。尽管王朝在更替,时代在变迁,但是科举制度几乎一成不变。为什么呢?其一,在古代中国,考试选官比其他推举取士的方法更适应社会的需要,是维护儒家意识形态和皇权正统地位的重要手段。其二,这种“学而优则仕”的精英选拔机制,开辟了一个下层知识分子通过平等竞争向上流动的社会通道。中国的科举制度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当时社会的文化形态和知识分子的人格形象,对当今中国社会的文化教育仍具有一定的影响。西方国家的文官考试制度也不同程度地借鉴了中国的科举制度。美国学者顾立雅对此持有积极评价。

但是,正如清末资产阶级改良派领袖康有为所说:“凡法虽美,经久必弊。”伴随着工业文明的产生和发展,西学东渐,而中国的科举制度却禁锢了人们的思想,阻碍了时代的进步,因而废科举、兴学校就成了中国历史的必然选择。不过科举制度虽然早已废止,但考试选才的办法因其具有的开放性、客观公正性、普遍的可操作性,仍在继续沿用。

重视考试是中国教育的一大传统。金榜题名,是千古俊才的梦想。今天的中国,高考更是牵动人心、倍受关注。尽管现行的高考制度因其弊端不少、功利色彩甚浓而招致社会的激烈批评,但不可否认,正是这种刚性的制度,让社会各阶层精英有了“公平的立基”,为其个人发展提供了机会和保障。一考定终身有其局限性,但到目前为止,人们还没有找到一种比考试更公平、更合理、更便捷的人才选拔方式。同时考试公平也是教育公平的一个重要方面。这种公平竞争的机制还有助于化解人们对社会资源分配机制所引起的不满,对社会的稳定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面对今日的高考,黄冈中学如何应对?诚然,我们关注考试,研究考试,并且务求使之做到精致和谐、务实高效。但是我们不是唯考试论者。黄冈中学的教育,不是培养“考生”,而是培养“学生”;不是把课堂变为按工艺流程进行人才生产的梦工厂,而是把学生作为一个个个性鲜明的鲜活的人来造就。如果把应试教育比作笼子,那么在应试教育下的学生就是笼中之鸟。笼子里的鸟儿怎能自由地飞翔?黄冈中学没有受这个“笼子”的限制,没有把应对考试作为教育的终极目标,老师授课也不拘泥于“考试大纲”。黄冈中学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一个更加广阔的平台,让学生的天性得到自由而充分的发展。为此,黄冈中学为理科特长生开设了“理科实验班”,为艺术和体育爱好者成立了艺术团、运动队。对于更多的学生,我们坚持每天开展课外活动,培养和发展他们的兴趣特长。多年来,黄冈中学不通过高考这一途径免试上大学的学生每年有30名左右,总共有600多名学生被免试保送上大学。有16名学生在国际奥赛中夺得22枚奖牌(金牌15枚,银牌5枚,铜牌2枚),其中包括在亚运会上夺得的4枚金牌。嫦娥工程运载火箭系统总设计师贺祖明就是黄冈中学60届校友,黄冈中学的校友有2人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几十人晋升为共和国将军、成长为省部级以上干部,有300多人获得海外博士学位。这些都是我校实践这种教育理念取得的一些成果。

二、中国的人文精神与黄冈中学的传承和创新

中国历经5000年兴衰更替,形成了其特有的文化内质。 “正德厚生”(《尚书》)的理念,“敬业乐群”(《礼记·学而》)的思想,严谨治学的态度,是中国传统人文精神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广大知识分子的一种人文情怀。

黄冈中学的人文精神主要表现在她的人梯精神、人性管理、人文环境等三个方面,概括起来为三个大写的“人”字,三“人”为众,众志成城,精心打造黄冈中学的教育品牌。

1、人梯精神

清代诗人郑板桥有一首“题画”诗:“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郑板桥在这首诗中,借助竹的形象,颂扬了一种品德,一种精神,就是人梯精神。黄冈中学始终不忘教育者神圣职责,弘扬甘为人梯的精神。黄冈中学一向不提倡教师带病坚持工作,有的老师的病情,直到学校进行例行体检或倒在讲台上才被发现。他们为的是什么呢?为的是把自己打造成人梯,将学生高高举起,让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培养出超过自己的学生已成为他们人生中的最大乐趣。著名科学家牛顿曾说自己的成功是因为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黄冈中学学生的成长同样得益于我校的人梯精神。

2、人性管理

中国先贤孔子讲到“从心所欲不逾矩”,指的是人的身心和谐,把人的天性和道德准则,人的欲望与行为规范融合起来。黄冈中学的人性管理,具体表现就是“三个尊重”、“三个宽容”。既尊重那些志同道合者,弘扬团队合作精神,也宽容那些特异独行者,提倡兼容并包;既尊重那些虚心好学、谨言慎行的人,也宽容那些学术上的狂妄者,以宽广的胸怀容纳人;既尊重那些成功者,也宽容那些失败者,以发展的眼光看待人。尊重人,就是要客观公正地评价教师的工作。我们对教师的要求:①有指标,但不压指标;②有比较,但不盲目攀比;③有紧迫感,但不浮躁。学校人性管理,首先是尊重,同时又建章立制,确立行为规范。这样做使得教师在黄冈中学工作既有紧迫感,也有安全感,更有成就感。

3、人文环境

黄冈中学是百年老校,人文底蕴深厚,学校至今还保留有清代建筑。追溯到900年前,北宋大文豪苏东坡被贬黄州,他当年创作“二赋一词”的寓居地——临皋亭,虽几经重修,至今仍矗立在黄冈中学老校园内。(临皋亭对联也颇具气势:“江水奔流,流不尽峨嵋清泉,巴陵秀色,雪浪绕黄州,漫道此地灵人杰;临皋眺望,望无边蓬莱紫气,庐阜晴岚,祥云护赤壁,争传她虎踞龙盘。”)

有人把黄冈中学的人文环境打了个生动的比喻,比作:“拔河赛”和“接力赛”。“拔河赛”反映了她具有的向心力和凝聚力,赞扬了她的团队协作精神;“接力赛”概括了她百年来薪火传承、生生不息的发展规律,这就是黄冈中学的人文环境的一个方面。

黄冈中学人文环境的另一个方面,就是有着一种浓厚的严谨治学的氛围。唐朝诗人贾岛有诗云:“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两句诗竟然需要三年时间才完成,字斟句酌,反复推敲,难怪诗句作成,禁不住两行热泪夺眶而出。这两句诗,连同他的“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成了脍炙人口的佳句,其严谨治学的态度为后人作出了表率。

黄冈中学传承了这种严谨治学的精神,并已蔚然成风。学校对每一个教师提出了“三严”的要求。即“严格要求,不能松懈;严谨治学,不能浮躁;严于律己,不能放任”。对青年教师,提倡理科教师做千题集,文科教师写千字文,要求青年教师写教学反思录,同时建议各科教师都要增加人文素养。这些要求使教师感到,在黄冈中学当一名合格的教师很光荣,但也不容易;很艰辛,但也很愉快;很紧张,但也很充实。

三、中国的教育创新与黄冈中学的实践和探索

中国的教育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2500多年前的孔子办学,后来汉朝的太学,宋朝的书院,明朝的国子监和清朝的学府。中国现代中学,诞生于十九世纪初。黄冈中学的前身,就是1904年成立的黄州府中学堂。

《诗经·大雅·文王》中有一精辟论断:“周虽旧都,其命维新。”意思是说,周朝虽然是个古老的邦国,但能“日新其德”,与时俱进。今天的教育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更重要的是要使受教育者既善于掌握已知世界的客观真理,又能探索未知世界的奥秘,具有创新意识和创造才能。对此黄冈中学的实践是:

1、促进观念更新

①形成一种共识:培养敢于创新、乐于创新、善于创新的学生,已经成为黄冈中学教育的基本价值取向。我们倡导学生思维具有独立性、批判性、创造性。不认为谦虚的学生才是好学生。一些学生成才的事例表明,年轻人不妨有点“狂”,豪气干云方能干一番事业。不要横挑鼻子竖挑眼,将他们的棱角磨平,锐气销尽。在教学中,提倡营造一种返璞归真的教学艺术境界,让学生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不简单、轻易地否定学生的想法。即使是所谓的“胡思乱想”,也要分析他是怎么想的,要善于发现其中合理的成分、独到的见解。黄冈中学赋予教学以研究的性质,因而教学水平也体现出学术水平。学生的学习也是研究性学习,因而学习的过程也是一种创造的过程。

②确立两个目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黄冈中学办成通识教育与英才教育的实验基地;合理负担与更高质量的教研基地。确立这个目标定位基于以下两个方面的思考:

1)中学教育应当是通才教育,黄冈中学这样的学校,承办了湖北省理科实验班,定位应适当高一些,把培养青少年英才作为培养目标之一,这样有利于早出人才,快出人才,出好人才,有利于保持和发展学校的优势和特色,有利于建设创新型社会。这种定位寻求的是这样一种模式:大众教育和英才教育相结合的模式。这正是具有黄冈中学特色的一种教育模式。

2)示范学校的示范作用体现在哪里?既不能是“时间加汗水”,也不能做华而不实的表面文章。既不能没有负担,也不能负担过重。我们没有提“轻负担,高质量”,也没有提“高负荷,高质量”,而是提出“合理负担与更高质量”。这种提法是适当的,准确的,也是科学的。

③树立三种理念:育人为本,德育为首的育人理念;博观约取,厚积薄发的学习理念。即学习不仅要广博而且要善于取其精要,既要有丰富的积累,又能恰当地运用。把“粗”与“精”、“知”与“行”有机结合起来。宽而有度,和而不同的管理理念,宽容而不失规范,和谐而不失个性,强调了个性与共性的统一,和谐与规范的统一。

2、致力方法求新

黄冈中学首先突破了教材——教参——学生这一固定的程序和模式,别具匠心地“分解”教材、“重组”教学内容,理科实验班按“校本教材”进行教学。教师不仅手中有“本”,而且目中有“人”,讲“课”具有审美价值,听课洋溢审美情趣。

对传统的教学方法,黄冈中学因时而变,实行改革,使教学更具有针对性,善于把学生的错误“挤”出来;更具有直观性,能把抽象的思维过程形象化;更具有启发性,能再现问题的探索过程。黄冈中学追求的是一种充满诗意的教育,把握的是一个从容恬淡的过程,提倡的是春风化雨般的感化,而不是疾风暴雨式地灌输。让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得到发展,而不是千人一面的雕琢。

3、推进制度创新

近年来黄冈中学建立和完善了四大机制:

管理机制:集体领导、校长负责,党委决策、民主管理,专家治教、齐抓共管,形成一种激励与约束并存、监督与支持统一的良性互动机制。

运行机制:年级组、教研组双轨运行,年级组、教研组对备课组双重领导,调动基层管理与教学两个方面的积极性。

评价机制:建立一种客观公正、可持续发展、多样可操作的评价体系。其价值导向是:爱干就是德,会干就是能,多干就是勤,干好就是绩。

合作机制:一是在经济发达地区办分校,二是与发达国家的名校合作。既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又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在培养学生民族精神的同时,开阔学生的国际视野。

    上面,我们一起回顾了中国传统文化,人文精神,介绍了黄冈中学的实践与探索。黄冈中学将秉承前人“兼容并包”的思想,传承中华文明,致力教育创新,努力把黄冈中学办成一所实验性、教研型、有特色、能够适应未来发展需要的学校,为老区教育作出应有的贡献,为中国基础教育的改革作出一点有益的探索。

    谢谢大家! 



  双击自动滚屏  

高三政治教学网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进入管理 |

联系地址:四川省华蓥中学(省示范高中)   联系电话:13458913985   联系人:微信号13458913985再拉入高中政治微信群 QQ群 40420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