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材解读 >> 高考政治考点解读:经济常识——分配
    
  双击自动滚屏  
高考政治考点解读:经济常识——分配

发表日期:2012年6月29日  出处:网友提供  本页面已被访问 6041 次

第三部分:分配(财税与金融)

考点1

1.国民收入:是指用货币表示的在社会总产品中扣除已消耗的生产资料后余下的那部分净产品。国民收入作为净产值,是劳动者新创造的社会财富,它标志着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扩大再生产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能力。

2.增加国民收入的根本途径:在于应用先进科学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

考点2

1.国民收入经过复杂的分配过程,按其最终用途,一部分用于积累,一部分用于消费。

2.积累:1)扩大再生产(主要部分)(建工厂,修铁路,兴修水利等基础设施);(2)非生产性基本建设(建学校,建医院,建剧场等公共设施);(3)社会物资储备(应付战争、自然灾害等)。

3.消费:1)公共消费(国家行政,国防,科教文卫事业,社会保障等);(2)个人消费(消费的主要部分)。

4.正确认识和处理积累和消费的关系。

①必要性和重要性:积累与消费的关系是国民经济运行中最重要的比例关系之一。正确处理这一关系,才能实现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平衡以及结构的优化,才能既保证生产的扩大,又保证人民生活的改善,从而实现经济的协调发展和社会的稳定。

②积累和消费的对立统一关系。统一性主要体现在二者可以相五促进。对立性主要体现在二者所体现的利益关系不同。积累代表社会的共同利益和长远利益,消费代表经济活动参加者的个人利益和社会的眼前利益,在国民收入总量一定的情况下,二者是此消彼长的关系。

③怎样正确处理二者的关系:在生产发展、国民收入增加的基础上,积累和消费部分都应有所增长,二者不可偏废;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必须同国民收入的物质构成相一致;国民收入的分配还必须正确处理国家、企业、个人三者之间的关系。

考点3

1. 财政的含义。财政是国家对社会产品的分配,它包括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两个方面。财政的特点是以国家为主体,凭借政治权力而进行的社会产品分配。财政的本质是一种分配关系。

2.国家财政是通过预算实现的。预算是国家的基本财政计划,是国家财政的主要环节。国家预算一般由中央和地方预算组成,两者构成国家预算体系。

3.预算包括财政收入和支出,这是国家参与社会产品分配的两个方面。国家通过税、利、债、费四种形式,组织收入,筹集资金,形成财政收人。同时国家又要对集中起来的财政资金进行分配,形成财政支出。按具体用途,分为经济建设支出,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事业支出,行政管理和国防支出,债务支出和其他支出。财政支出规定了政府活动的范围和方向,反映政府的政策。通过财政支出,国家的各种职能才能得以实现。

4.财政收支状况有三种情况:①收大于支,有节余,意味着财政资金没有得到充分有效的运用,如果节余过多,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不利。②收支相等,是最理想的状态,意味着财政资金得到了最充分的利用。③支大于收,形成财政赤字,意味着财政支出要依靠借债来维持。不能笼统地说财政赤字是有害还是有利。一般说来,财政赤字过大会引发通货膨胀;但近年来,我国运用适度的财政赤字对于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平衡社会总需求与总供应等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考点4

1.财政的作用:第一,国家通过财政可以有效地调节资源配置。第二,国家通过财政可以促进经济面发展。第三,财政可以有力地促进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事业的发展。第四,财政有利于促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第五,财政是巩固国家政权的物质保证。

2.充分发挥财政的作用,关键是大力增加财政收入。

3.财政收人主要受经济发展水平和分配政策的制约。其中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的影响是基础性的。要增加财政收入必须努力发展经济,增强国家的综合经济实力。在社会总产值中,最终有多少成为国家集中的财政收入,要通过现的分配过程,所以财政收入还要受分配政策的制约,并非国家财政收入越多越好,应统筹兼顾,综合考虑。

考点5

1.税收的含义。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依法无偿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2.税收的基本特征:①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的特征。税收的三个基本特征是税收区别于其他财政收人形式的主要标志。②税收的强制性是指税收是依靠国家的政治权力而强制征收的。税收的无偿性是指国家取得的税收收入,既不需要返还给纳税人,也不需要对纳税人直接付出任何代价。税收的固定性是指在征税之前就通过法律形式,预先规定了征税对象和征税数额之间的数量比例,不经国家批准不能随意改变。税收的固定性并不是指税收是永远不变的,而是指征税对象和税率是在征税之前就以法律的形式预先规定的,不能随意改变。因此,税收的任何一个方面的变化都必须以法律的形式加以确定。③税收的三个基本特征紧密相连,缺一不可,统一于税法,这集中体现了税收的权威性。④违反税法的四种行为偷税、欠税、骗税、抗税,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相同点在于它们都没有依法向国家缴纳税款,都是违反税法的行为,都要受到法律制裁。不同点在于违反税法的手段、方式不同。偷税、骗税采用的方式较隐蔽,而欠税、抗税则比较直接明显。

3.主要违反税法的行为:1)偷税:方式:欺骗、隐瞒。表现:仿造、涂改、销毁帐簿和票据;少报应税项目、销售收入及经营利润等。(2)欠税:关键词:纳税期限。(3)骗税:方式:欺骗。主要目的:骗取国家税收优惠,集中表现在出口退税方面。(4)抗税:方式:暴力、威胁。目的:拒不缴纳税款。

考点6

1.我国税收的性质:我国税收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新型税收。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公有制经济居于主体地位,国家税收的主要来源是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税收的增长主要依靠生产的发展、经济规模的扩大和效益的提高,而不是加重企业和人民的负担。所以,我国税收体现的是社会主义国家、企业、个人在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上,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长远利益与目前利益的关系。国家把劳动人民创造的财富以税收的形式集中起来,用于不同方面的建设,都是为劳动人民的利益服务的,劳动人民是税收的最终受益者。

2.我国税收的作用:第一,税收是组织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第二,税收是调节经济的重要杠杆。第三,税收是国家实现经济监督的重要手段。

3.国民收入、财政收入、税收收入三者的关系:财政收入是国民收入的一部分,税收是财政收入中最基本、最稳定可靠的形式,税收过程就是国家组织筹集财政收入的过程,也是国民收人的分配过程。充分发挥税收的作用对于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调节国民收入的分配有重要作用。在财政收支和税收征管中都要处理好积累和消费的关系。财政和税收都是国家实现宏观调控吕标的重要调节手段。

考点7

1.纳税人的含义和决定因素。纳税人是税法上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一个经济单位或个人是否成为纳税人,是由税法的规定和企业或个人所处的经济地位决定的。

2.主要税种:1)增殖税:对增值额征税,可以避免对一个经营额重复征税,有利于促进社会分工和生产专业化发展。(2)营业税,对营业额(销售额)征税,是增加财政收入和调节经济的重要税种。(3)消费税:对特定的消费品和消费行为征税。(4)企业所得税:对企业纯收益额征税,是国家参与企业利润分配,正确处理国家与企业分配关系的一个重要税种。(5)个人所得税:指国家对个人所得额佂收的一种税,它对调节个人收入,缩小贫富差距,有重要的作用。

3纳税人意识是纳税人的义务和权利相统一的意识。一方面,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另一方面,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行使纳税人的权利。

4.公民必须自觉履行依法纳税义务的原因:第一,社会主义国家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的利益。社会主义国家的税收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新型税收,劳动人民是税收的最终受益者。公民只有自觉履行依法纳税的义务,国家的各种职能才能得以实现。第二,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每个公民都享受着国家提供的各种社会服务,享受服务就必须承担义务。有偷税等行为的人,不仅是违法的人,也是缺乏责任心和不讲道德的人。

5.公民如何树立纳税人意识。1)作为纳税人,应把为国纳税引以自豪,将自觉纳税看成是公民社会责任感和国家主人翁地位的具体体现。青年学生一旦成为纳税人就要自觉纳税。(2)每个公民都应该以纳税人的高度责任感,积极关注国家对税收的使用,监督税务机关的执法行为。(3)必须学法、知法、懂法、守法、用法,用法律的武器维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4)向不能自觉履行纳税义务及违反税法的行为作斗争。

考点8

1.银行是依法成立的经营货币信贷业务的金融机构。银行和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构成国家金融体系,银行是金融业的主要机构。

2.银行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银行产生的主要标志是,货币兑换业发展到兼营货币保管、收 付、结算、放款等业务。

3.银行起信用中介作用。一方面经营存放款业务,充当贷款人和借款人的中介:另一方面办理货币的收付、结算业务,充当支付中介。

考点9

按照银行的性质和职能划分,我国现阶段的银行分为中央银行、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三类。

1.中央银行中国人民银行是我国的中央银行。①性质:中国人民银行是在国务院领导下,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的国家机关,是我国政府的组成部分弯,是我国银行金融机构的领导者。   ②职能 :依法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发行人民币,管理人民币流通;经理国库;持有、管理、经营国家外汇储备、黄金储备。

2.商业银行:①性质:是企业法人,以银行利润为主要经营目标。②银行利润=贷款利息存款利息银行费用。③我国目前有五大国家级商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和交通银行。

3.政策性银行:①性质:向国家大型基本建设和大宗进出口贸易提供国家政策性专项贷款的专业银行。②目的:建立健全国家宏观调控体系。③我国目前有三家政策性银行:中国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迸出口银行。

4.我国的金融监管体制。我国目均前已形成由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分工明确、互相协调的金融监管体制。

考点10

1.商业银行的基本业务:1)吸收存款:来源:①企业、事业单位的存款;②城乡居民的储蓄存款。(2)发放贷款:是银行利润的主要来源,可支持工农业生产发展,促进商品流通,扶持科学技术和文化事业的发展。(3)办理结算:两种形式:现金结算、非现金结算(转帐结算)。结算中常用信用工具:①转帐支票(办理同城转帐结算用);②汇票(用于外埠结算);③信用卡(注意货币发展历史:金属货币-纸币---信用货币---电子货币)。

2.银行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具有巨大的作用。第一,为我国经济建设筹集和分配资金,是再生产顺利进行的纽带。(蓄水池) 第二,能够掌握和反映社会经济活动的信息,为企业和国家作出正确的经济决策提供必要的依据。(寒暑表或气象站)第三,对国民经济各部门和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监督和管理,以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经济效益。(调节器)

考点11

1.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就是形成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

2.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是建设现代市场体系的必要条件,也是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治本之策。 建交健全社会信用体系,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项重要制度建设,是适应加入 WTO 新形势、扩大对外开放的迫切需要,是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治本之策,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和社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3.全面启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以法律法规规范社会信用。抓好政府信用,通过提高政府 公信力来带动社会信用的根本好转。开展社会诚信宣传教育活动,增强全社会的信用意识。建立社会信用体系,构筑良好的社会信用基础。以信息化推进市场监管职能的拓展,有效遏制践踏信用、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的违法犯罪活动。市场主体要坚持诚实信用原则。劳动者 必须遵守职业道德,做到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

考点12

1.广义储蓄包括存款储蓄、购买债券、商业保险、手持现金等。我国对公民存款储蓄的原则和基本政策我国实行存款自愿,取款自由,存惹有息,为储户保密的原则,实行鼓励和保护个人储蓄存款的基本政策。

2.公民存款储蓄的作用:为国家积累资金,支援现代化建设;调节市场货币流通;有利于培养科学合理的生活习惯,建立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考点13

1.债券与股票相同点:都是有价证券、集资手段、能获得一定收益的金融资产。不同点:性质、受益权和偿还方法不同。既然债券是一种债务,因而到期要还本付息。而股票不是债务,是股东投人公司的资金的所有权证书,股东不能要求退还股金,但可以出卖股票。

2.债券的种类及其特点:债券的分类:按发行者不同,可分为:(1)政府债券:以国家信誉和财力为担保,风险最小,还具有信用度高,代用率高,收益高和流通性强特点。(2)金融债券。(3)公司债券(企业债券)。风险最高。收益最高。

3.我国商业保险的类型和作用。类型:财产保险和人身保险两大类型。作用:商业保险把分散的社会资金集中起来,用以补偿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造成的损失,为企业生产发展和人民生活稳定提供重要保障。

4.商业保险与社会保险:

不同点

社会保险

商业保险

性质

解决多数社会成员最迫切的保险项目

建立在商业原则基础上,是参与保险者个人意志人体现。

给付标准

只保障基本生活水平

项目广泛,给付标准高

承担费用

大多由个人、企业和政府共同负担

完全由个个负担

保险依据

国家和有关部门统一规定

被保险人的需要

相同点

都是减少风险,防范后患,保障生活,安定社会的有效方法,都是保险中的一部分。

5. 保险公司。①保险公司是办理各种商业保险业务的专业公司。保险公司不是政府部门,而是金融企业。②公民参加保险后发生意外损失,得到的是合同约定的经济补偿。

   6.储蓄、债券、股票、商业保险特点比较:储蓄对意外事故等风险不具有赔偿责任,其收益率比股票、债券低,但灵活方便,积累性强;与储蓄相比,政府债券较其他两种债券风险小、安全性好,可抵押转让,利率比储蓄高,金融债券、公司债券比储蓄收益率高,但有一定风险;购买商业保险在风险发生时可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收益;购买股票风险最大,但收益也往往最高。 



  双击自动滚屏  

高三政治教学网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进入管理 |

联系地址:四川省华蓥中学(省示范高中)   联系电话:13458913985   联系人:微信号13458913985再拉入高中政治微信群 QQ群 40420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