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材解读 >> 《生活与哲学》考点知识解读
    
  双击自动滚屏  
《生活与哲学》考点知识解读

发表日期:2008年5月2日  出处:http://jili211.blog.163.com/  作者:林老师  本页面已被访问 2750 次

    1、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1)哲学是什么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哲学的作用。

   2)哲学基本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简单说,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这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惟一标准;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人们在生活中和实践中首先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

   3)唯物主义及其形态

    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本原,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唯物主义的三种历史形态: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把物质归结为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正确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反映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反映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4)唯心主义及其形态

     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意识决定物质。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

     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认为,客观事物以至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客观唯心主义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是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

    5)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条件

    6)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了三个统一,即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统一、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7)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

 

     2、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1)哲学的物质概念

    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存在。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2)哲学的运动概念

    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过程。物质和运动不可分离。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静止是一种不显著的运动,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世界上的一切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3)物质运动的规律

    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意志为转移的。规律是普遍的,事物运动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必须自觉遵循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认识和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

   4)物质决定意识

    从意识的起源看,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从意识的生理基础看,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从意识的内容看,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劳动促进了意识的发展,意识是社会发展的产物。

    人脑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是意识产生的生理基础。

    人类意识的内容都来源于客观存在,但意识的反映形式是主观的。

    物质世界是先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

  5)意识的能动作用

    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计划性、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这是意识能动性最突出的表现。意识还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6)客观规律与意识能动作用

    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是统一的,既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又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就是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规律性,以此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必须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我们做好各种事情的基本要求,也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前提和依据。

   7)实践

    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一切物质性活动。

    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

  8)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实践是认识的动力。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9)真理

    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真理都是具体的、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真理与谬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

   10)认识过程

    认识具有反复性。认识受各种条件的限制,这就决定了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认识具有无限性。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3、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1)唯物辩证法

    唯物辩证法主张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认为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两个总特征。

    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2)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联系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联系是普遍的。任何事物都处在联系之中,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

    联系是客观的。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自在事物和人为事物的联系都是客观的。

    事物的联系是多样的。我们要注意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3)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坚持整体与部分的统一。整体和部分是密不可分的,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掌握系统优化方法必须着眼于事物的整体,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用综合性思维方式认识事物。

   4)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

    量变与质变是事物发展过程中两种不同的状态。事物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要积极做好量的积累,实现事物的发展。

   5)唯物辩证法的矛盾概念

    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对立和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简言之,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

    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也就是矛盾的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依据。

   6)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体现了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既相互依赖、相互排斥,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矛盾分析方法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辩证关系的原理要求坚持一分为二的矛盾分析方法,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认识方法。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指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7)辩证的否定观

    辩证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辩证否定是发展的环节,是联系的环节。辩证否定实质就是“扬弃”。

形而上学的否定观把否定理解为否定一切、抛弃一切。

   8)唯物辩证法与创新意识

    辩证法是批判的革命的与创新的。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

 

    4、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着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本观点。2)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在生产方式中,生产力是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

    生产力的状况决定了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阻碍作用。这就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3)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它就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社会进步;当上层建筑为落后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则束缚生产力的发展,阻碍社会前进。这就是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4)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是贯穿人类社会始终的基本矛盾运动。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是在任何社会中都起作用的普遍规律。

    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发展的过程是曲折的。社会发展是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在社会基本矛盾的不断解决中实现的。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是非对抗性的矛盾,只能通过社会主义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加以解决。

   5)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既包括普通个人,也包括杰出人物。

    群众观点的基本内容是:相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

    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6)人生价值

    哲学意义上的价值是指一事物对主体的积极意义,即一事物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属性和功能。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就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对一个人的价值的评价主要看他的贡献,最根本的是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的贡献。

    价值观是关于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导向作用,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导向作用。

   7)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客观依据: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会因时间、地点和条件的变化而不同,这就是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特征。

    在阶级社会中,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具有阶级性。

    面对同一问题,人们的不同表现体现出价值判断与价值的评价也会不同,产生不同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冲突。

    想事情、做工作,要有一个根本的衡量尺度,这就是人民拥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我们要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标准。

    8)价值的创造与实现

     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劳动是人的存在方式,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

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人的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自我价值是社会价值的必要基础和前提;社会价值决定自我价值,自我价值体现在社会价值中。



  双击自动滚屏  

高三政治教学网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进入管理 |

联系地址:四川省华蓥中学(省示范高中)   联系电话:13458913985   联系人:微信号13458913985再拉入高中政治微信群 QQ群 40420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