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考动态 >> 2008年高考政治可能考的十大热点
    
  双击自动滚屏  
2008年高考政治可能考的十大热点

发表日期:2009年1月9日  本页面已被访问 9957 次

一、节能减排、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1.能源短缺与环境污染是困扰我们坚持科学发展观的两大难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我国主要能源储备及近几年节能情况

主要能源的人均储量占世界平均水平的比重

能耗降低情况(2006年与1990年比较)

石油

天然气

万元GDP能耗下降

火电供电煤耗下降

吨钢能耗下降

水泥综合能耗下降

8.3%

4.1%

49%

11.7%

30.8%

27%

1)运用国家职能的相关知识说明我们应采取哪些措施解决我国能源问题?

 

材料二:面对日益严重的资源和环境形势,根据我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全国人大常委会加快了节能减排的立法工作,并于20076月审议了《节能法》(修订草案),有关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的法律法规也在修订或起草中。国家环保总局根据有关法律法规,采取了“流域限批”的政策,即对污染严重的河流流域限制新的污染企业数量,并清理各级地方政府出台的违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土政策”,此举引起了当地政府的高度重视,积极整改,使当地环境污染得到有效治理。各级人大代表也加强了环境污染执法检查。

2)依据材料,简要说明我国在实现节能减排目标中,是怎样坚持依法治国原则的?

 

材料三:200766日至8日,八国集团首脑会议在德国北部海滨小城海利根达姆召开。与会领导人讨论了气候变化、能源安全等一系列全球问题,并与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大国领导人举行对话。胡锦涛主席表示,中国没有责任为发达国家过去的错误“买单”,减排的责任应该按照历史总排放量为基础负担。而要求中国承担远大于自己应负的责任,这显然是一种歧视。中国愿同包括发展中国家在内的国际社会开展广泛合作,节能减排,应对气候变化,愿加强交流、取长补短,并向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峰会最后在“世界经济的增长与责任”这一包罗万象的综合议题下取得了共识。

3)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我国外交政策有关知识,谈谈对上述材料的认识。

 

参考答案:

1)①履行经济职能,加强宏观调控,采用行政、经济和法律手段优化经济结构,增强节能意识,落实节能行动,提高能源利用率。建立完善并严格执行有关节能法规。②履行对外职能,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吸收先进国家的节能科技,开展对外合作,开辟新的能源市场。

2)①立法机关在党的领导下,严格按照立法程序,加强环保立法,确保节能减排工作有法可依。②行政机关严格依法行政。国家环保总局依据环保法律和法规科学决策,环保执法人员依法管理。依法纠正地方政府违反环保法律法规的“土政策”。③各级人大加强环保执法监督工作,开展执法检查有利于相关法律和法规的贯彻落实。

3)①国际关系主要是由国家利益和国家力量决定的。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各国有共同的利益,所以就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最终“成功”取得了共识。②主权国家作为国际社会平等的成员,在享有权利的同时,应积极履行相应的义务。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上都应尽自己的职责。③和平和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气候变化、能源安全等一系列全球问题,影响到国际社会的和平与稳定。④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着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气候变化等国际化问题上,我国本着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指导下,自主决定我国的态度和对策,积极加强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交流和合作,对全球可持续发展事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2.2007926日,根据党中央精神,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国家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决定取消和调整186项行政审批项目。会议认为,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约束的矛盾日益突出,环境保护面临严峻的挑战,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切实解决危害人民群众健康和影响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突出环境问题,努力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温家宝强调: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依靠广大干部群众,加强科学规划和统筹协调,完善区域合作机制,妥善解决跨区域、跨流域的重大环境问题,勇于实践和大胆探索,稳步推进环保工作的新跨越。

1)分析国家制定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的政治学依据是什么?

 

2)把环境保护纳入法制化轨道要求政府严格依法行政。你认为地方政府应怎样做到依法行政?

 

3)运用政党制度的有关知识,分析温家宝上述要求所体现的政治学道理。

 

4)在节能减排问题上,怎样才能做到按客观规律办事?

 

参考答案:

1)①国家具有履行经济职能和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国家制定环境保护规划,实现经济的协调、可持续发展,为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自然环境,是履行这些职能的要求。②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对人民负责是国家机构组织和活动的原则之一,国家机构是人民意旨的执行者和利益的捍卫者。保护环境,是维护全体人民的根本利益的要求,有利于树立正确的政绩观。③是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也有利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2)①依法行政就是要求各级政府及其工作人员严格依法行使其权力,依法处理国家各种事务。 ②地方政府依法行政,一要做到政府依法决策;二要做到行政人员依法管理。③切实杜绝滥用权力行为发生,提高运用法律手段管理经济和社会事务的能力和水平。

3)①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科学规划和统筹协调,体现我党坚持科学执政。②紧紧依靠广大干部群众,体现我党坚持民主执政。③完善区域合作机制,勇于实践和大胆探索,体现党不断加强和完善其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

4)按客观规律办事就要尊重客观规律。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们能够认识和利用规律,但不能违背规律,否则就会受到惩罚。降低能耗、治理污染就是认识和利用规律的体现;而破坏生态环境,一味地追求经济发展、GDP的增长则是违背客观规律的表现。按客观规律办事,需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要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结合起来。国家坚持科学发展观、保护生态环境等都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具体表现。按客观规律办事,需要一定的物质条件,人们可以利用对规律的认识改变或创造条件,制约或影响某些规律发生作用的范围。国家财政投入大量资金,采取政策支持和引导等措施,就说明了这一点。

 

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 我国主要资源储量情况表

我国主要资源的人均储量占世界人均水平的百分比

 

石油

天然气

耕地

8.3%

4.1%

25%

40%

注:到2010年我国现有的45 种主要矿产中可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仅有21种。

2 我国能源利用情况

近年来我国能源消耗量占世界总消耗量的比例

原油

原煤

铁矿石

钢材

水泥

7.4%

31%

30%

27%

40%

注:我国创造的GDP仅为世界的4%,我国能源利用率仅为美国的26.9%,日本的11.5%

材料:20076月,国家对出口退税政策进行调整,其中,取消553项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性产品的出口退税。国家税务总局2008110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2007年我国成品油、化工、钢坯钢材、建材、有色、电力6高耗能行业税收增幅回落,呈现前高后低走势。

1 图表一、二各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2 结合材料,说明取消部分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性产品的出口退税,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3 根据图表显示的信息,运用客观规律和主观能动性的关系原理,说明应怎样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4)《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未来五年,要实现“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20%左右……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提高到60%。” 试运用政治常识的道理说明如何才能实现这一目标。

 

参考答案:

1)图表1说明我国资源短缺,人均资源占有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图表2反映了我国资源和能源利用率低,能源利用率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明显。

2)①税收(出口退税)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对一国进出口贸易起着重要调节作用。②取消部分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性产品的出口退税,从而达到限制该类产品生产、出口,有利于减少能耗和污染,节约和保护资源,缓解资源、环境对经济发展的约束;也有利于调整出口商品结构,优化产业结构,转变外贸增长方式,提高经济效益,合理配置资源,促进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①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是辩证统一的。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规律的重要条件。规律具有客观性,它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人们必须尊重客观规律而不能违背它,否则会受到规律的惩罚;尊重客观规律必须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要把二者结合起来。②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必须尊重经济规律和社会发展客观规律;同时要积极创造条件,倡导节约环保理念,保护公共环境,依靠科技,自主创新,提高资源利用率,通过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切实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

4)①要加强立法,完善能源资源有效利用的法规。②行使经济职能,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大力推进循环经济;行使文化职能,提高广大公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增加节约意识。③建立和完善节能监督机制,从各环节加大监督执法力度。④公民要履行维护国家利益的义务,积极参与全民节能活动。

 

4.材料一:我国是联合国认定的缺水国家,人均水资源占有量排在第82位,仅相当于世界人均水平的1/4。我国600多个城市中,目前有400多个供水不足,其中严重缺水的城市有110个,城市年缺水总量达60亿立方米。

材料二:浙江省估计可开发利用的水资源总量约为300亿立方米,这一上限在2014年左右即可达到。而与此同时,用水量却呈现出刚性增长态势。据预测,到2020年,我省水资源需求缺口将近70亿立方米。而且,我省年人均占有水资源量仅为2090立方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面对水的困境,浙江的第一反应是节流。与此同时,对全省范围内的水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已成必然。

1)结合经济常识知识回答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是如何实现资源配置的?

 

2)结合哲学常识知识分析我省的水资源状况分析树立节水观念有什么重要意义?

 

3)结合政治常识知识回答当地政府是如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

 

参考答案:

1)生产要素进入市场是市场配置资源的前提条件。水是生产要素,可以通过市场进行调节配置。市场通过价格杠杆和供求关系的变化实现对资源的配置。

2)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思想意识对事物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树立节水观念,符合我国(省)的资源国(省)情,能促进人们珍惜水资源,合理利用水资源,也有利于经济社会的长远发展。

3)①当地政府能从当地水资源的实际出发进行决策,符合执政为民的宗旨,有利于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也是政治文明进步的表现;②当地政府通过市场,运用经济手段配置水资源,是尊重自然和经济发展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的体现;③通过提高水价,增强人们的节水意识,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④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注意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有利于促进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

 

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表一:目前中国与发达国家农业科技状况比较

农业科技贡献率(%

每万人农村人口农业科技人员数(人)

中国

发达国家

中国

发达国家

48

70--80

1.7

40

注: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农业科技贡献率不到30%;目前中国农村劳动力中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占12.4%

材料一:2007710日《人民日报》报道:重庆三峡库区农村传统的“粮食+生猪”生产模式,目前正在被“粮--畜”等生态种养模式取代。通过科研人员6年攻关,重庆市掌握了“三峡库区生态经济系统重建”的关键技术,建立各类示范点26个,带动库区高效特色生态产业快速发展,使近120万农民年人均增收200元以上。同时,625平方公里土地得到治理,水土流失量减少60%以上,示范区内每天减少粪污排放11052吨,森林覆盖率由38%上升到57%。

材料二:2007717日,“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粮食丰产科技工程”正式启动。未来3年,河北、辽宁、湖南、四川等12个粮食主产省将与科技部、农业部、财政部和国家粮食局等4部门投资3.2亿元,研制优化丰产技术新模式30-35套,新增粮食3000多万吨,为确保2010年粮食总产迈上5.4亿吨的新台阶提供科技支撑。

1)表一反映了什么经济信息?

 

2)简要说明材料一中农村是怎样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良性循环的?

 

3)结合材料三运用实践的基本形式知识分析“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和粮食生产的关系。

 

参考答案:

1)表一说明目前我国农业科技贡献率比过去有较大提高,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总体不高。我国必须加快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跨越。

2)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是发展现代农业、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良性循环的关键因素。材料二中农村通过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实现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增加农民收入;提高了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提高农业整体素质,既保护了生态环境,又促进了资源的有效利用。

3)①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属于科学实验,粮食的种植属于生产实践。生产实践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生产实践是人们从事科学实验的基础,为科学实验提供新课题,提供物质基础和实验条件等。②粮食丰产需要为粮食丰产科技工程的提出提供了课题和相关条件。科学实验是历史前进的有力杠杆;对生产实践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在现代,科学实验活动越来越成为生产实践的先导。粮食丰产科技工程为粮食的丰产提供科技支撑。

 

6.材料一:2007年入夏以来,太湖、滇池、巢湖的蓝藻接连暴发,这标志着我国进入了水污染密集暴发阶段。传统工业化的增长方式已使我国资源环境到了难以承受的底线。

材料二: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在回答记者关于环保困局之根本何在的问题时指出:“‘环保风暴’不变成制度,不变成法律,是不能够根本解决问题的。”潘岳认为,环境指标一天没有真正纳入官员考核制度,就一天不能杜绝一些地方官员为了追求短期政绩,和一些追求暴利的企业结合起来,不顾当地的资源环境条件,用人民的健康换取极少数人的特殊利益。这样的官员一天不被问责,反而因“发展有功”得以升迁,就一天不能阻止更多的官员效仿。

1)运用经济学知识,谈谈如何解决我国环境污染严重、环境违法的突出问题。

 

2)运用哲学知识,分析如何解决我国环境污染严重、环境违法的突出问题。

 

3)从依法治国的角度,谈谈应怎样解决我国环境污染严重、环境违法突出问题。

 

参考答案:

1)①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必须加强宏观调控,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规范企业行为,加大执法和监管力度,坚决查处污染水环境的违法犯罪行为。②企业必须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依法诚信经营,树立企业良好的信誉和形象,保护自然环境。

2)①要用联系的、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要正确处理经济发展、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之间的关系,坚持可持续发展。②要坚持适度原则。要注重优化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努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③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不同的价值观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有不同的导向作用,要从根本上解决水环境污染严重、环境违法突出问题,必须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正确的政绩观。

3)①立法机关必须完善保护我国水环境的法律法规。②行政机关应依法行政,健全我国水环境管理制度,加强对我国四大流域水环境的监管,严惩污染水环境的违法违规行为。③司法机关应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坚决查处污染环境的违法犯罪行为。

 

二、保障和改善民生

1.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上强调: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温家宝总理也多次强调,并提出了解决民生问题,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快乐和幸福的执政理念。民生问题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交汇点,也是落脚点。我们党执政理念的一个鲜明特征就是以人为本,高度关注并着力解决民生问题。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要求,也是人民政府的基本职责。中国正在建立以民生为导向的政策体系,使经济发展成果更多体现到改善民生上。

1)高度关注并着力解决民生问题,从经济学上看,政府可采取哪些具体的措施

 

2)解决民生问题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快乐和幸福,这一理念最突出地反映了认识论的哪些道理,请结合材料进行简要说明。

 

3)为什么说,重视和改善民生问题是党的执政能力的提高?

 

参考答案:

1)①运用经济、法律、行政等手段,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②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增强国家经济实力,提高经济发展水平,为民生问题的解决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③完善经济制度,切实保障劳动者基本权利。④建立健全社保制度,搞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⑤充分发挥财政和税收的作用。(其他答案只要符合题意,均可)

2)①解决民生问题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快乐和幸福,是政府工作以前从没有提出过的。第一次明确提出这理念,突出体现了认识是不断深化、扩展和向前推移即认识是不断发展的道理。②这一理念的提出,表明政府在努力打造对人民负责、为人民服务,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为人民谋利益,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始终作人民公仆的亲民型政府。这一理念为政府的工作赋予了崭新的内容,让政府工作具有了鲜明的时代特色和浓厚的时代气息,这是政府执政理念的进步,这是政府执政理念的与时俱进和执政观念的进步,是政府执政理念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不断深化、扩展和推移。③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的地位和作用决定了政府必须要高度关注和重视民生问题,让改革开放的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3)①党的执政能力是指党领导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动员和组织人民群众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本领。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是党执政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②中国共产党始终把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放在重要位置,逐步建立起以民生为导向的政策体系、使经济发展成果更多体现到改善民生问题上来,这些主张和举措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有利于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民主权利,有利于改善和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是党的执政理念在新的历史阶段下的成熟和完善、创新和发展,因而,表明了党的执政能力的提高。

 

2.上学贵、看病贵、住房贵、就业难成为当前人们普遍关注的四大民生问题。如何解决好民生问题?几位网友通过“民生热线”就此发表了各自的看法。

甲:子女升学是涉及每个家庭的民生大事,政府应该优先发展教育事业。

乙:就业是民生之本,如果教育的发展不能解决就业问题,那么在教育上的投入也无多大意义。

丙:解决民生问题是政府的责任,政府应该把一切民生问题统统管起来。

1)运用政治学有关知识对丙的观点进行简要评析。

 

2)假如你参与了上述讨论,请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就解决民生问题提两条合理化建议。

 

参考答案:

1)①政府是人民意旨的执行者和利益的捍卫者,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解决民生问题是政府应尽之责。②政府担负着经济、文化、社会公共服务等职能,解决民生问题是政府应办之事。③政府承担重要的职责,并不意味着政府包办一切,解决民生问题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政府只有把该管的事情真正管好,才能成为人民满意的政府。

2)①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历史的创造者。解决民生问题必须坚持群众观点,走群众路线,一切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调动人民群众的主动性和创造性。②遵循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通过改革同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完善政治经济体制,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是解决民生问题的必由之路。(若从其他角度回答,或提出某些具体化建议,只要言之有理、持之有据,也可。)

 

3.材料一:当前,我国的教育存在比较严重的不平衡、不公平现象。在我国教育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如何公平分配这些资源,规范学校收费,使老百姓感受到公正,成为时下讨论的重点内容。

材料二: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经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2次会议表决通过,于200691日起正式施行。新法强调推进教育公平,促进教育均衡,不仅规定了义务教育经费的财政保障,而且引入了问责制,规定了义务教育的政府责任等。新法还规定,教育教学工作应当符合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面向全体学生。

1)从政治学角度看,上述材料体现了哪些道理?

 

2)教育改革是政府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职能的措施之一。简要说明教育对文化发展的作用。

 

参考答案:

1)①全国人大是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具有最高立法权等职权。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经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2次会议表决通过,体现了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立法权。②新法强调推进教育公平,促进教育均衡,体现了我们党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以及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③新法规定教育教学工作应当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体现了我们政府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对人民负责的原则。④新法规定了义务教育的政府责任,体现了政府依法行政的原则。

2)①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②教育通过对受教育者的“传道、授业、解惑”,把文化传递给下一代。③随着教育方式的不断变革,教育在人类文化的传承中将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4.材料一:房价收入比是居住单元的中等自由市场价格与中等家庭年收入之比。房价收入比处在36是合理的,超过7的地区,就会被认为是“国际房价最难承受地区”。2007813日,《北京晚报》撰文指出,目前这一数据美国是3,日本是4,中国是1015

材料二:2007813日,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力求通过完善政策措施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2007816日,《人民日报》载文指出,要进行全国城镇住房普查,为国家决策提供依据。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信息?从哲学角度说明材料一与材料二有何关系。

 

2)从经济学、政治学角度谈谈你对政府重视住房问题的理解。

 

3)请从哲学角度为政府解决住房问题提几条建议。

 

参考答案:

1)材料一说明我国房价过高。材料一与材料二的关系:①因果联系。材料一中房价过高是材料二中政府重视的原因。②要一切从实际出发。房价过高的实际,决定了我国政府必须采取相应对策。

2)经济学角度:①这是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根本目标的要求,是注重公平的体现。国务院出台政策,保障城市低收入家庭基本生活,是注重公平的体现,是为了协调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进而实现共同富裕。②这是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体现。完善政策、开展调查是政府致力于低收入者生活条件的改善,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的体现。解决住房问题,要把市场的基础性作用和国家宏观调控结合起来。

政治学角度:①国务院关注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是重视人民群众利益和意愿的表现,体现了政府是人民利益捍卫者的性质、为人民服务的工作宗旨、对人民负责的原则。②政府具有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政府采取措施,引导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为现代化建设营造良好环境。

3)①政府要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最高价值判断标准。②坚持全面的观点。政府既要增加供给,又要分流需求。③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注重事物的整体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政府要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充分发挥宏观调控各种手段的整体功能。④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相结合。政府既要具体部署,调动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的积极性,又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

 

5.材料一:房地产业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与解决居民住房问题关系密切,既是经济问题,又是社会问题。中央强调,将解决房地产投资规模过大、房价上涨过快的问题,作为当前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

材料二: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006517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措施。会议认为,中央去年实施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的决策和部署以来,各地区、各部门做了大量工作,房地产投资增长和房价上涨过快的势头初步得到抑制。但房地产领域的一些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主要是少数大城市房价上涨过快,住房供应结构不合理矛盾突出,房地产市场秩序比较混乱。国务院再出六条措施调控房地产。

1)简要指出房地产业发展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2)结合材料一、材料二分析说明国家出台调控房地产措施的哲学依据。

 

参考答案:

1)房地产业发展对促进我国经济增长、推进城镇化进程、改善人民生活产生了积极作用。但当前房地产投资规模过大、房价上涨过快,直接影响城镇居民住房条件的改善,影响金融安全和社会稳定,甚至影响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运行。

2)①一切从实际出发,根据房地产投资规模过大、房价上涨过快的情况,国家加强了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②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会议认真研究房地产领域的一些问题,再出六条措施调控房地产。③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房地产业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与解决居民住房问题关系密切,既是经济问题,又是社会问题。对房地产业的调控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④着眼整体,搞好局部,房地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调控好房地产业事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若从其他方面回答,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6.材料一:社保网络覆盖状况(单位:万人)

 

2002年末

截至20076

养老保险

14736

19331

医疗保险

9400

16981

失业保险

4406

10990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

72000

注:2008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将基本覆盖全国所有县(市、区)。

材料二:在中国社会保障论坛第二届年会上,劳动保障部部长田成平表示:通过我们的不懈努力,切实把提高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过程转变为不断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体系的过程,把推进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过程转变为不断增进人民群众福祉、促进社会和谐的过程。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2)运用国家制度和政党的有关知识,分析我国健全履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原因。

 

参考答案:

1)经济现象:近几年来,我国社会保障的覆盖范围不断扩大,已基本形成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高。

原因: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国家财力的日益增强。党和政府坚持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对社会保障工作的高度重视。

2)①健全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是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和实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有于确保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调动广大人民群众投身改革与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②健全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是由我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所决定的,是党和政府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表现。③健全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体现了国家机关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是国家机关积极履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的表现。

 

7.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党和政府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在逐步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同时,建立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并免除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杂费,着力解决“看病难、看病贵、付不起学费”的问题。

1)用政治学知识分析党和政府着力解决“看病难、看病贵、付不起学费”问题的原因是什么?

 

2)党和政府着力解决“看病难、看病贵、付不起学费”的问题有什么经济、政治意义?

 

参考答案:

1)①在我国,任何公民都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因此享有平等获得社会保障和受教育的权利,作为政府理应为此提供条件。②提供公共服务是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能。③对人民负责是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宗旨。

2)①可以减轻居民的经济负担,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可以改善部分居民因病致贫、部分学生因贫辍学,缩小贫富差距;有利于保障人们的身体状况,提高人们的文化水平,提高劳动生产率。②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和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利于国家政权的巩固和社会的长治久安。

 

8.就业是“民生之本“、“安国之策”。促进就业是政府的责任,2007830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就业促进法》。

1)某中学高三(1)班选择“扩大就业,保障民生”这一课题展开探究性学习。假如你是该班学生,请你结合上述材料,从经济学角度简要说明确定这一探究课题的依据。

 

2)在查阅资料过程中,同学们还发现,在从业过程中,因劳动报酬问题引发的劳动纠纷时有发生,一些人采取极端手段讨薪而造成严重后果。请针对劳动者维权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政治学角度给政府提出几条合理化建议。

 

参考答案:

1)①劳动权是公民享有各项权利的基础,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是劳动者依法享有的基本权利之一,②就业是民生之本,是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扩大就业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只有解决就业问题,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实现共同富裕,才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③我国人口总量和劳动力总量都较大。随着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国有和集体企业改革深入和经济结构调整,我国就业问题将会更加突出。

2)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我国政府是人民意旨的执行者和人民利益的捍卫者,政府应当本着对人民负责的原则,坚持以人为本,深入体察民情,关注劳动者的权益问题。②维护社会的安全与稳定是政府应履行的职责。政府要依法行政,切实履行政府职能,对企业拖欠劳动者报酬的问题依法进行监管,以切实维护人民利益。③政府要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9.材料一:近年来,我国社会存在的弱势群体引起了公众的广泛关注,目前在我国存在500多万文盲、3000万农村贫困人口、2000多万城市贫困人口……他们是弱势群体的主体。我国政府对弱势群体要给予特殊的就业援助。

材料二:我国正在全方位拓展救助渠道,包括政府与非政府组织营利与非营利机构的密切合作,以个人、家庭、企业社区和政府共同分担等形式,建立健全社会化的社会保障体系,根据各地区的实际情况形成多层次、多形式的社会保障格局,切实救助社会弱势群体、但要真正解决弱势群体问题,使弱势群体进入“强者”地带,还需要他们自身的努力,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做起。

材料三:我国民政部在2007年组成10个工作组,分别下到10个省、自治区,深入街道、企业和贫困群众家中,和省、地、市有关部门一起,研究解决和克服“低保”工作中的问题和困难,争取使进入“低保”的人数达到1235万人,推动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的深入进行。

1)我国政府对弱势群体给予特殊的就业援助,体现了政治学中的哪些知识?

 

2)上述材料中我国解决弱势群体问题的措施包含了哪些哲学道理?

 

3)用经济学知识回答,上述材料中我国建立健全社会化的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参考答案:

1)①国家性质决定国家职能。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我国政府对弱势群体给予特殊的就业援助体现了我国的国家性质。②国家机关要切实履行国家职能,维护人民当家做主的地位、我国政府对弱势群体给予特殊的就业援助是国家机关履行经济职能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的体现。③我国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工作中要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我国政府对弱势群体给予特殊的就业援助是国家机构对人民负责原则的体现。

2)①事物发展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弱势群体要走入“强者”地带,既需要政府和人们的帮助,也需要他们自身的努力。②事物发展有一个前后相继的历史联系,需要有量的积累过程。因而弱势群体走入“强者”地带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必须从现在,从身边开始做起。③物质决定意识,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一切从实际出发。解决弱势群体问题必须形成多层次、多形式的社会保障格局。

3)①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劳动者的基本生活,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国家宏观调控的客观需要。②这是企业深化改革,充分发挥市场作用的必要条件;是增强企业活力的客观要求;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保持社会安定的根本性措施。③这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实现共同富裕、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三、统筹城乡、区域发展

1、材料一:重庆和成都是我国中西部地区特大中心城市,都是典型的“大城市带大农村”,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重庆市3100多万人口中农村居民占80%以上,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为4:1。成都市1100多万人口中有农村人口600多万,城乡差距都较大。20076月,国家批准重庆市和成都市设立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材料二:新老改革试验区的区别

 

深圳、浦东、滨海试验区

成渝试验区

背景意义

给计划经济体制改革探路,或者是要建设新的经济发展“增长极”。

为改变城乡二元结构体制机制、寻找中西部地区特有的发展模式、探索构建和谐社会而设立的。

改革目标

经济建设为主

坚持以人为本、追求社会公平的新高度

改革重点

对外开放、招商引资

要综合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各种体制机制上的矛盾和问题,所以制度创新将是重要手段。

国家扶持方式

国家给予的土地、税收、金融等方面的一些政策扶持

在前者基础上,国家给予成渝试验区更多的主动权,目的是鼓励他们在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上勇于探索,大胆创新。

评价标准

以GDP增长速度、外商投资数量等为主

首先考虑城乡收入差距比、就业率、社会满意度等指标

材料三:重庆市计划重点做好统筹城乡的七项工作:第一,着眼于统筹城乡劳动就业,大力推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第二,着眼于统筹进城务工经商农民向城镇居民转化,大力加强农民工就业安居扶持工作。第三,着眼于统筹城乡基本公共服务,逐步提高农民社会保障水平。第四,着眼于统筹国民收入分配,大力加强对“三农”发展的支持。第五,着眼于统筹城乡发展规划,大力推进生产力合理布局和区域协调发展。第六,着眼于统筹新农村建设,大力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村基础设施改善。第七,着眼于统筹城镇体系建设,大力打造城镇群。重庆市还将在全市范围内有计划、分步骤、有重点地推进户籍制度、土地管理和使用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公共财政制度、农村金融制度、行政体制等改革。

材料四:成都市将重点在统筹城乡规划、建立城乡统一的行政管理体制、建立覆盖城乡的基础设施建设及其管理体制、建立城乡均等化的公共服务保障体制、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城乡统一的户籍制度、健全基层自治组织、统筹城乡产业发展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率先突破,通过改革探索,加快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协调发展。

回答:

1)结合上述材料,简要分析国家批准重庆市和成都市设立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政治意义。

 

2)结合材料二,对比成渝试验区较以前试验区的变化所包含的哲学道理。

 

3)结合市场经济的特征,简要分析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对经济发展的意义。

 

4)请运用有关实践的知识,结合材料三和材料四谈谈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参考答案:

1)重庆和成都是我国中西部地区特大中心城市,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城乡差距都较大。批准重庆和成都成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是中央加快推进西部大开发的重大战略部署。进行这一新的改革试验,对于更好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解决好“三农”问题、加快推进西部大开发、完善全国改革发展格局,打造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的重要增长极,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

2)成渝试验区较以前试验区的变化,说明事物是不断变化发展的,人的认识在实践中不断深化、扩张和推移。从变化的内容看,成渝试验区更加强调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体现了全面看问题观点;成渝试验区坚持以人为本、追求社会公平,体现了正确价值观的导向作用;成渝试验区强调要综合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各种体制机制上的矛盾和问题,国家给予成渝试验区更多的主动权,鼓励他们在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上勇于探索,大胆创新,体现了从整体上把握事物之间的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和内因与外因的关系原理。

3)市场经济具有平等性。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给予农民与城市居民同等待遇,维护了农民的基本权利。市场经济具有法制性。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建立健全各项制度,有利于协调和处理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各项矛盾,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经济具有开放性。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打破了城乡封锁,实现生产要素自由流动,有利于城市和农村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达到资源优化配置的目标。

4)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推动着社会历史的变迁和进步,社会关系的调整和改革能够反作用于生产活动,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是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活动,能够更好的解决统筹城乡发展中存在的各种矛盾,调动城乡居民的积极性,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2、经过20多年的探索和实践,长三角区域以科学发展观、市场经济规律和区域合作规律为指导,从要素合作逐步走向制度合作,驶入科学发展轨道。

他们从解决区域大交通体系规划、出台江浙沪三省市电子信息资源和信用体系资源的共享方案、加快区域旅游合作、建立三省市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合作框架、实现区域内气源互补五大方面入手,坚持共生共荣、共建共享、共商共竞的理念,大力推进区域一体化发展。

共生,即从区域的高度而非一省一市的本位角度来突出比较优势,错位规划、布局。共荣,即强化整体优势,提高长三角区域整体竞争力。如上海在产业方面不追求大而全,而是通过与地区进行良好合作,让自己更好地抢占优势产业的发展制高点,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长三角已经在有意识地错位发展,发挥产业互补效应。

共建共享则是区域协调发展的路径。“信用长三角”网络共享平台不断完善,长三角地区重大交通走廊将实现规划衔接,“属地申报、口岸验放”的区域通关模式也将施行;苏浙沪两省一市将联手制定统一的物流标准,长三角地区现代物流联动发展机制已正式启动。

共竞共商:竞争是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共商是求同化异、走向共赢的保障。如“长三角区域大型科学仪器协作共用网”建设,一开始苏浙沪三地就曾“斤斤计较”,当大家在桌面上充分讨论、综合平衡各自的利弊得失后,达成共识,统一行动。如今,长三角科技平台建设如火如荼。对于一些投资巨大、使用频率不高的基础性科研设施,只要区域内已有,就不再重复购置,大家“不求所有,但求所用”。重复投资避免了,使用效率提高了。

回答:

1)结合材料分析错位发展的哲学依据。

 

2)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共生共荣、共建共享、共商共竞”发展理念对市场经济发展的作用。

 

3)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地方政府在推进区域发展中作用的建议。

 

参考答案:

1)①错位发展是物质决定意识,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道理的要求。江浙沪各地情况千差万别,找准备自己的优势,错位发展,是从全面认识实际,从本地实际出发的要求。②错位发展是正确处理整体与部分关系的要求。整体与部分是辩证统一的。只有从全局出发,才能认清本地特点和优势,才能寻求最优发展目标。③错位发展是坚持矛盾特殊性原理的要求。矛盾特殊性原理要求我们认识问题解决问题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原则。

2)①“共生共荣、共建共享、共商共竞”发展理念体现了科学发展观、市场经济规律和区域合作规律,是地方政府对经济发展进行宏观调控的体现,有利于弥补市场经济的不足,克服市场调节的弱点和缺陷,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②这一发展理念符合市场经济规律,有利于加速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建设,建立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促进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3)①要坚持科学发展观,按照规律办事,不断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②要遵循国家机构的组织和活动原则,坚持民主集中制,做到科学决策;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要维护和实现人民的根本利益;坚持依法治国原则,坚持依法行政。③要履行政治职能,建立健全区域发展各项制度;要履行经济职能,为区域发展制定各项战略、规划、方针和政策,协调区域发展的规划和经济关系,推动区域交流与合作。④要履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为区域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3.农业现代化是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现代化,是在一定的生产条件下,具有现代素质的农业劳动力,利用现代农业生产手段,生产出能够满足社会需要的高质量的农产品。

          中国农业现代化进程及东、中、西部比较单位:%

 

注:农业现代化包括4要素:农业生产手段、农业劳动力、农业产出能力和农业生产条件的现代化。农业生产手段主要包括科技化水平、信息化水平等,农业劳动力主要包括农业劳动力素质等,农业产出能力主要包括农业劳动生产率等,农业生产条件包括市场环境等。

1)上表说明了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存在哪些问题?

 

2)根据上表所显示的信息,结合经济常识的有关道理,分析应如何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

 

3)运用所学政治常识说明我国政府推动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必要性。

 

4)中部地区崛起,要充分发挥好农业优势,重点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上搞突破,而搞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核心在培植发展壮大龙头企业。试运用矛盾分析法分析上述观点。

 

参考答案:

1)上表说明我国农业现代化总体水平比较低,进程缓慢。东、中、西部发展不平衡,东部发展最快、西部次之、中部最慢。在农业现代化的各项指标中,农业生产手段现代化指数最低,农业产出能力指数次之,说明没有很好发挥科学技术等因素对农业现代化的作用,农业劳动生产率有待提高。

2)依靠科技,大力提高农业科技创新和转化能力,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努力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严格管理,加强农业生产标准化建设;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发展农村第三产业,建立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体系,加强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建设。

3)①政府是管理国家行政事务的机关,必须履行组织经济建设,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提高生产力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的经济职能。②由于市场的作用不是万能的,农业基础脆弱,农业现代化建设不能完全依靠市场调节,而且需要充分发挥国家的经济职能,加强宏观调控。③统筹城乡发展是我国政府工作应把握好的重大问题。面对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较低带来的问题,政府应该积极推动农业现代化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4)①矛盾具有特殊性,要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不同的矛盾。中部是我国粮食的主产区,但农业现代化水平偏低,中部地区崛起,要发挥好农业比较优势,体现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道理。②矛盾发展是不平衡的,在认识事物和解决矛盾时要善于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在发挥中部农业比较优势问题上,重点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上搞突破,而搞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核心在培植发展壮大龙头企业,体现了抓重点的道理。

 

4、西藏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较丰富的地区之一。藏戏、藏纸、唐卡绘画、藏医藏药、卡垫藏毯制造等,都承载着藏民族延续千年的文明和智慧。

随着青藏铁路开通带来的投资潮和旅游热,西藏一些濒临失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已在商业开发中焕发新生,藏民族独特的传统文化得以有效地传承和发展,也极大地满足了人们的精神需求和促进了文化生产力的发展。比如,经过十几年的探索,目前在藏纸方面已研制出适合市场需求的兽皮纸、彩绸纸、印花纸等十几种藏纸新品种,并根据各种纸的性能制作出壁画、雨伞、灯笼、贺卡、日历等工艺品,深受中外游客欢迎,也给当地百姓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入。

1)结合材料,说明发展和保护藏文化对促进西藏经济发展的意义。 

 

2)西藏地区在发展和保护藏文化进程中如何体现了联系的观点? 

         

参考答案:

1)①发展和保护藏文化,能够把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②发展藏文化产业,使文化与经济交融,形成文化生产力,对西藏经济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③发展藏文化形成文化特色产业带动其他产业发展,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升级。④发展藏文化产业可以增强西藏地区与国内外的联系,扩大交流与合作。⑤发展藏文化产业,有利于扩大就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满足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

2)①联系具有普遍性,联系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西藏文化产品的开发、制造延续和促进了藏文明的不断发展。②联系具有条件性,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创造条件建立新的具体联系。随着青藏铁路全线开通,带来了投资热潮,为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及一步发展创造了物质条件,促进了藏文化及文化产业的发展。③事物之间存在因果联系。经过十几年的探索,已研制出符合市场需要的藏纸等新品种,并制成性能各异的新产品,实现了经济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四、加强宏观调控,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12007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2008年要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这是我国10年来首次实施从紧的货币政策。在谈及调整货币政策的原因时,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货币理论货币政策研究室主任彭兴韵指出:“相比前几年,当前中国经济形势已有较大不同,这一政策的出台也是基于政府对当前物价连续上涨、货币信贷增长过快等宏观形势的准确判断。”

回答:

1)我国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是什么?货币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的地位如何?

 

2)请结合哲学常识中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知识,谈谈你对我国调整货币政策的理解?

 

3)运用所学政治常识,谈谈政府应如何实施从紧的货币政策?

 

参考答案:

1)我国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是: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货币政策是宏观调控中最常用的经济手段。

2)①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指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②调整货币政策正是依据我国经济发展不同阶段上的不同矛盾,而作出的正确选择。③货币政策的调整必将有利于解决物价连续上涨、货币信贷增长过快等问题,推动国民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3)①政府要正确行使经济职能,做好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等工作。② 必须严格依法行政。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政府领导经济建设,必须依法办事。③政府作为国家机关,是人民利益的执行者和捍卫者,必须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④实践党的“三个代表”,落实科学发展观。各级政府在领导经济建设的过程中,要遵循经济规律、科学行政。

 

2.今年4月以来,由于供应紧张和饲料价格上涨,我国各地猪肉价格出现较大幅度的上涨。在猪肉价格不断上涨的情况下,有关专家建议,近期可减少对猪肉的消费,多食用一些价格相对稳定的水产品。为稳定猪肉市场价格,国家有关部门决定动用国家储备肉平抑猪肉市场价格,国家财政安排专项资金建立母猪保险和饲养补贴制度,并安排7 5亿元专项资金对低保人员和家庭经济困难大中专学生进行补贴。由于政府有关部门的努力,目前,我国猪肉市场价格已经趋于稳定,有些地方猪肉价格开始回落。

     运用经济常识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政府有关部门采取上述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必要性。

 

参考答案:

1)商品的价格由价值决定并受供求关系影响。增加商品的供应量可以改善供求关系,国家有关部门表示必要时将动用储备肉,有利于增加猪肉的供应,稳定猪肉市场价格。而国家有关部门建立母猪保险和饲养补贴制度,有利于降低养猪成本,保证生猪生产的稳定发展。

2)财政在保障人民生活方面发挥着重大作用。国家财政安排专项资金对生猪进行补贴和对低保人员和家庭经济困难大中专学生进行补贴,有利于保障和改善人民生活。

3)加强宏观调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猪肉市场的价格波动反映了市场本身的弱点和缺陷,国家有关部门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是利用经济手段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体现,有利于保障人民生活和市场经济的稳定健康发展。

 

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经济学上所推崇的“橄榄型"收入分配结构,是低收入和高收入相对较少,中等收入占绝大多数的收入分配结构,可以说是最理想的收入分配结构,这种结构要比我国目前的“金字塔型稳定得多。

材料二: 党的十七大强调要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逐步提高扶贫标准和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决心构建“橄榄型"收入分配结构。

1)用经济常识的知识,分析中央决心构建“橄榄型”的收入分配结构的必要性。

 

2)从经济制度和体制上看,怎样才能构建“橄榄型”的收入分配结构?

 

参考答案:

1)①“金字塔型”收入分配格局的弊端十分明显,由于利益分配不平衡、不公平引发的利益分化,必然激发不同收入群体之间的矛盾,不利于社会的和谐与稳定。②构建“橄榄型”的收入分配结构具有重要意义:首先,中等收入者多,两极人数少,能让绝大多数人分享改革与发展的成果,有利于我国社会的持续稳定和健康发展。其次,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利于扩大内需、提升消费结构,促进我国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再次,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不但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也有利于人们更好地接受教育和培训,提高人力资源的质量。最后,构建“橄榄型”的收入分配结构有利于体现社会主义本质,构建和谐社会。

2)①完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鼓励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发挥各种所有制在社会财富增长中的作用。②坚持和完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兼顾效率与公平。③发挥市场在社会财富分配中的作用,促进社会财富的快速增长,同时要发挥国家的宏观调控,更加注重社会公平。

 

25.材料一:2007830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29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反垄断法等5项法律草案,至此,素有“经济宪法”之称、历经13年经过全国人大常委会三次审议的反垄断法终于破土而出。该法自明年81日起施行。

材料二:反垄断法第十三条规定:禁止具有竞争关系的经营者达成下列垄断协议:(一)固定或者变更商品价格;(二)限制商品的生产数量或者销售数量;(三)分割销售市场或者原材料采购市场;(四)限制购买新技术、新设备或者限制开发新技术、新产品;等等。

问题:

1)反垄断法的制定过程是如何体现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组织与活动的最重要特点的?。

 

2)结合材料,分析说明反垄断法出台的经济意义。

 

参考答案:

1)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组织与活动的最重要特点,就是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反垄断法的制定充分听取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意见,经过全国人大常委会三次审议,体现了民主是集中的基础,只有在民主的基础上才能形成正确的集中;反垄断法经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在全国统一实行,体现了在民主的基础上实行必要的集中,只有实行必要的集中才能有统一的意志和行动。

2)反垄断法出台有利于规范市场秩序,为企业竞争、市场调节作用的充分发挥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有利于保证价格信号的真实性,正确发挥价格对人民生活、企业生产的积极作用;有利于鼓励企业自主创新,提到企业的经济效益,提升我国企业的整体竞争能力。

 

五、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

1、材料一:十七大报告指出:“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财产性收入一般是指家庭拥有的动产(如银行存款、有价证券等)、不动产(如房屋、车辆、土地、收藏品等)所获得的收入。它包括出让财产使用权所获得的利息、租金、专利收入等;财产营运所获得的红利收入、财产增值收益等。

材料二:统计中常用的“人均可支配收入”由四部分构成:工资性收入(工资等)、转移性收入(养老金等)、经营性收入(商业买卖收入等)和财产性收入。2006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财产性收入为240多元。虽然基数小,但是发展潜力很大。相比上一年度,2005年增幅为19.7%2006年增幅为26.5%。”

回答:

1)我国居民财产性收入属于何种分配方式取得收入?

 

2)运用经济学的有关知识,试分析我国居民财产性收入增长的原因及意义。

 

3)运用政治常识的有关知识,谈谈政府应如何让群众拥有更多的财产性收入?

 

参考答案:

1)居民的财产性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取得收入。

2)原因:①我国经济迅速发展是居民财产性收入增长的根本原因。②国家对机关和事业单位的工资制度调整和最低工资标准上调,增加了居民收入总量,居民用于投资的资产增加。③国内证券、基金等市场活跃,激发了居民投资热情。

意义:居民财产性收入增长,有利于增加百姓财富,缩小收入分配差距,促进社会和谐;有利于扩大内需,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有利于进一步调动全国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贡献力量。

3)①政府应履行公共服务职能,创造畅通的物流、信息、能源、交通条件,激发群众的创业热情,拓宽群众财富的增长渠道。②政府应加强经济调节,充分利用税收等经济杠杆,完善储蓄、债券、保险和股票等多种市场,拓宽各种投资渠道。③政府应加强市场监管,坚持依法行政,积极推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为市场主体提供公平竞争的环境和良好法治环境,保障公民的合法私有财产,严厉打击侵犯公民私有财产的行为。

 

2.材料一:据统计:由于供求紧张状况难以在短时间内得到缓解,今年6月份,全国36个大中城市猪肉价格继续大幅上涨,每500克新鲜去骨后腿肉平均价格为9.78元,比上月上涨12.3%

材料二:为解决13亿人的吃肉问题,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007725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促进生猪生产发展和稳定市场供应工作。随后,三部委联手调控肉价,农业部进一步研究部署促进生猪生产发展措施,派出10个督导组和专家组,分赴10个生猪主产省指导各地积极发展生猪生产。交通部要求各级交通主管部门优先安排生猪、猪肉等副食品运输,确保“绿色通道”畅通。商务部加强市场监测加强信息引导完善细化保障市场供应预案由于国家和各地区一系列政策的实施市场行情趋于稳定。

1)简析猪肉价格上涨对企业生产和居民生活可能产生的影响。

 

2)试分析三部委联手调控肉价的政治学依据。

 

参考答案:

1)①从企业生产看,猪肉价格上涨会调节生产规模。肉价上涨,养猪有利可图,会刺激农民扩大生猪养殖规模,逐步增加生猪和猪肉的供应量。②从生活上看,猪肉价格上涨会减少人们对猪肉的消费需求,降低消费水平。同时会增加人们消费猪肉的替代性商品。

2)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政府是人民利益的执行者和捍卫者,对人民负责是国家机构的组织和活动原则之一,三部委联手调控肉价是对人民负责的体现。②国家具有组织经济建设,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提高生产力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的职能。三部委联手调控肉价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体现,有利于促进经济有序、健康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3.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广大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民主有了新的更高的期待。十七大报告紧扣社会脉搏,顺应人民政治参与积极性不断提高的新情况,将“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更高要求之一,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更加丰富、更加完备。

请回答:公民在参与政治享有民主时应如何正确行使权利?

 

参考答案:

1)公民在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时,要坚持权利和义务相统一的原则。一方面,要珍惜公民权利,既要依法会使公民权利,又要尊重他人权利;另一方面,要自觉履行公民义务。

2)公民在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时,要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既要在法制轨道上行使公民权利,不能损害国家利益;又要积极履行公民义务,以维护国家利益。在公民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发生矛盾时,公民个人利益必须服从国家利益。

 

4.材料一: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健全政府职责体系,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推行电子政务,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

材料二:在电子网络政府状态下,政府把能够公开的信息在一定的信息通道上公开,让行政区域内的单位、个人及时了解政府的政策和各种相关的制度、规定等,利用各种信息工具,如网络、电话、手机、信息亭,集成多种信息技术,为社会、公众、企业等各类社会组织提供便捷的服务,提高民众对公共服务的满意度,促进社会和谐。

运用政治常识的有关知识,分析电子政务在加强政府自身建设中的作用。

 

参考答案:

1)政府是国家行政机关,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肩负着履行国家职能的重要职责。

2)社会公共服务是政府的重要职能,电子政务改善了政府的公共服务手段和方式,有利于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增强政府监管和服务能力。

3)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电子政务能有效促进社会监督,有利于规范政府行为、有效预防腐败。

4)电子政务有利于推进政府管理创新,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建设节约型政府。

 

5.材料一:2006年,我国没有实现年初确定的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的目标。2007年一季度的数据显示,在整个制造业投资增幅同比回落的情况下,钢铁、电解铝、水泥等“三高一低”(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益)产业增速却在加快。

材料二: 2007110日,国家环保总局对82个严重违反环评法的项目进行了通报查处,对其中问题突出的河北省唐山市、山西省吕梁市、贵州省六盘水市、山东省莱芜市以及大唐国际、华能、华电、国电等4大电力集团实施了“区域限批”与“行业限批”。这是环保部门成立近30年来首次启用的行政惩罚手段。目的是遏制高耗能高污染产业的迅速扩张趋势。

材料三:限批前,唐山市有钢铁企业70多家,而且多数规模小、工艺落后、污染严重。限批后,该市进行了深刻反思,调整钢铁行业发展思路,“上大挤小、扶优汰劣”,积极发展大规模、集约化、低排放的新型钢铁产业群,取得了良好的整治效果。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2)结合材料,分析国家出台“区域限批”和“行业限批”政策的经济常识依据与意义。

 

3)结合材料三,谈谈政府应如何从根本上遏制高耗能高污染产业的扩张趋势。

 

参考答案:

1)我国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未得到根本转变,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所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

2)依据:①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的严峻形势,遏制高耗能高污染产业的扩张是实施区域限批行业限批政策的现实原因。②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和盲目性,克服市场的弱点和缺陷,必须加强国家宏观调控。国家出台区域限批行业限批政策是加强宏观调控的体现。③行政手段具有直接迅速的特点,国家启用行政惩罚手段有利于遏制高耗能高污染产业的迅速扩张趋势。意义:国家出台“区域限批”和“行业限批”政策,有利于经济发展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有利于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有利于促进节能降耗减排,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

3)①正确地思想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的开展实践活动,政府应转变观念,树立正确地政绩观和科学的发展观。②构成事物的成分在排列秩序的变化能引起事物的质变,要学会优化结构。政府应引导企业加快结构调整,促成质变。③价值观对人们改造世界具有导向作用,政府应以人民利益为出发点,树立生态价值观,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

 

六、 提高文化软实力

1、材料一:我国首颗绕月探测卫星嫦娥一号1024日发射升空,之后顺利进入绕月轨道并传回月球三维影像,首次月球探测取得圆满成功,标志着中国正式跨入世界上少数具有深空探测能力国家行列。这一喜讯极大地振奋了中国人的民族精神,激发了海内外华人的民族自豪感。它体现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航天精神,航天精神成了当前我国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嫦娥一号成功升空是全体航天人员团结协作、奋力拼搏的结果;是中华民族精神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精神的进一步弘扬。将有力推动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极大鼓舞全国各条战线的爱国热情和工作热情;对于我国的国防建设,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意义重大而影响深远。

材料二:胡锦涛主席指出:“崇高的理想信念始终是共产党人保持先进性的精神动力。”“共产党人有了这样的理想信念,就有了立身之本,站得就高了,眼界就宽了,心胸就开阔了,就能自觉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而奋斗。”

请回答:

1)从哲学角度分析树立崇高理想信念的重要性。

 

2)结合材料从政治角度谈谈嫦娥一号成功发射升空的意义?

 

参考答案:

1)意识具有能动作用,崇高的理想信念是一种科学的意识,能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崇高的理想是社会进步的助推器,是我国民族团结、共同奋斗的精神力量,是人生的精神支柱。

2)① 嫦娥一号成功升空是党中央科学决策、正确领导的结果,又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增强了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提升了软实力。②当今世界的竞争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竞争,我国要想在未来国际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就必须大力发展经济和科技。嫦娥一号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综合国力、科技实力的提高,国际地位进一步上升,充分展示了中国人民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强决心。

 

2、材料一:文化创意产业被北京市"十一五"规划确定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目前,北京市人均GDP已突破5000美元,居民文化消费的需求日渐旺盛。与全国许多城市相比,北京市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这里有3000多年的建城史、850多年建都史,每座院落都可能流传着一段故事。如果经过创意,这些老北京的"故事"就可能在想象力的作用下,转变成市场需要的文化产品及审美意趣,直接创造出经济财富来。为了留下城市的记忆,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制定了《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的起草工作也已完成。北京市正式把保护历史文化遗存逐步纳入到法制轨道。

材料二:当前,广东文化产业发展面临着难得的有利条件。党中央提出要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这为广东进一步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但也要看到,当前广东文化产业仍处于行业升级转型、规模加速扩张、素质急需提升的发展关键期。虽然已具备一定的先发优势,但也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和矛盾。文化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较弱,吸纳和应用高新技术的能力不强;文化产业内部发展不均衡、集约化程度低,文化产业经营单位众多、产业规模普遍偏小、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较低等问题也比较突出;文化产业生产力在区域发展上不平衡。广东文化产业主要集中在珠三角地区,山区、东西两翼的文化产业发展相对落后。

请回答:

1)分析“想象力创造经济财富”认识论依据。

 

2)北京市的相关组织和机关应该如何把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纳入法制轨道?

 

3)结合材料二,从唯物论与辩证法的角度谈谈广东省怎样发展文化产业。

 

参考答案:

1)①合理想象与人的创造性思维是密不可分的。文化创意本身就是一种蕴涵着合理想象、创造性思维的活动。② 要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就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合理想象有利于众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③在想象力的作用下,那些文化资源会转变为市场需要的产品,创造出经济财富来。

2)①从总体上讲,北京市要坚持依法治国的原则。②北京市党委要依法执政,领导立法,带头守法,不断推进国家经济、文化生活的法制化、规范化。③北京市人大要严格按照立法程序制定法规,确保有法可依。④北京市政府要严格依法行政。⑤北京市各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要严格执法、公正司法。⑥此外,还要加强执法监督工作,确保法律的有效实施,并且切实做好普法教育工作,为把保护历史文化遗存纳入法制轨道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

 (3)①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发展文化产业不能脱离广东省的省情,作到主观符合客观。②意识对物质有能动的反作用,不同的意识有不同的反作用,这要求我们要重视意识的作用。文化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正确规划的指导。③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既看到文化产业发展取得的成绩,又要看到存在的问题,这是解决问题的前提。④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发展文化产业要解决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如,文化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较弱,吸纳和应用高新技术的能力不强;文化产业内部发展不均衡、集约化程度低等。

 

3.近些年来,西方的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纷至沓来,国人过得津津有味;与此同时,我国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传统节日却被冷落。由于过度开发和不合理利用,许多重要文化遗产消亡或失传。在文化遗存相对丰富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由于人们生活环境和条件的变迁,民族或区域文化特色消失加快。

根据材料回答:

1)材料反映了我国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着什么问题?

 

2)结合材料,从哲学角度谈谈如何加强我国文化遗产保护?

 

参考答案:

1)反映了我国传统的民族文化面临外来文化挑战;经济社会的发展与文化遗产保护存在着一定矛盾,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刻不容缓。

2)① 坚持联系、发展把观点,要继承、保护优秀文化遗产,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并加以弘扬;② 坚持两点论、全面地看问题,对文化遗产既保护又开发,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③ 坚持适度原则,对文化遗产要合理利用,避免过度开发;④ 坚持内外因相结合,以民族文化为主体,又要吸收外来有益文化。

 

七、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

1、材料一:由于正处在工业化和城镇化加快发展阶段,各地目前对能源、资源有着强烈需求。但现实状况是,我国不仅能源、资源人均拥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而且因为利用率低下,短缺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与此同时,经过多年的粗放式发展,我们的生态环境也已不堪重负。据国家环保总局估算,仅2004年,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就占当年全国GDP3.05%

材料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

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2)运用经济常识的有关知识,谈谈国家应如何落实科学发展观?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根本使命在于指导和推动实践。谈谈怎样正确发挥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

 

参考答案:

1)材料一表明我国能源、资源人均占有率低于世界人均水平,资源利用率低,生态环境恶化,资源、环境等因素成为制约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瓶颈。

2)①国家应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等宏观调控手段,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②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高工业现代化水平,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③坚持走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④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加强资源能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

3)①要掌握科学的理论。科学理论对实践有巨大指导作用,只有掌握科学理论,才能正确发挥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实践才能有效开展并取得成功。要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学习活动,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②要做到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来源于实践的理论只有回到实践中去解决实际问题,才能发挥指导作用。③要根据实际的变化来运用理论。实践是发展的,理论只有接受实践检验,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不断解决问题,才能正确发挥其指导作用。

 

2.科学发展观就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

试分析把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核心的政治学依据。

 

参考答案:

1)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坚持以人为本,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是我国国家性质的体现。

2)我国的国家机构是人民利益的捍卫者和意旨的执行者。坚持以人为本体现了我国国家机构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3)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坚持以人为本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根本要求。

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中国经济增长已连续5年保持在10%以上的速度,但是伴随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石油等资源的短缺成为了中国能源安全的核心和国家安全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中国石油安全问题不能不通过国际石油市场来解决,然而,当今世界石油市场的发展趋势却使中国石油安全面临一系列严峻的国际环境。为此,必须广泛参与国际石油领域的竞争与合作,实施维护石油安全的对外战略,以确保中国海外石油供应安全。

材料三: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

1)材料一的图中,(1)、(2)、(3)所代表的内容各是什么?

 

2)石油作为一种重要的能源,其地位是何时确立的,为什么?

 

3)依据二战后的史实,说明产油国是如何与西方国家进行斗争的?影响如何?

 

4)联系上述材料,运用辩证唯物论的观点,分析我国开展“节能减排”的哲学依据。

 

5)联系材料从政治学角度,说明为什么要建设生态文明?

 

参考答案:

1)①气候变暖; ②酸雨、酸雾;③生物资源缺乏、环境恶化、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

2)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确立。内燃机的发明和使用。

3)成立“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在国际事务中发挥重要作用。1973年,中东国家大幅度提高石油价格,引发战后资本主义世界最严重的一次经济危机。

4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人类有意识地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节能减排有利于优化能源结构,减轻环境压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节能减排正是从全球环境恶化、我国人均资源较少等现实作出的要求。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要以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为基础,节能减排符合我国的能源和生态要求,符合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规律。

5)建设生态文明是国家履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的需要。国家通过履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保证国民经济的又快又好发展。②建设生态文明是对人民负责原则的体现。③建设生态文明是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表现,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现。④建设生态文明是我国提升国际地位的途径。只有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才能增强我国经济实力、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从而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

 

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071015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隆重召开,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材料二:十七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

材料三:十七大报告指出: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

1)中国建设和谐社会,为什么必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2)解决环境与发展问题的关键是什么?

 

3)指出中国共产党找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原因。

 

4)对邓小平理论形成起重要作用的会议有哪些?

 

5)请运用政治学的有关知识,论述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致力于“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6)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谈谈为什么要“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参考答案:

1)中国面临着庞大的人口压力,资源短缺令人担忧,深刻的环境危机,所以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2)关键是提高人口素质。

3)对中国国情和社会主要矛盾的正确分析、对世界形势作出正确的判断和认识、总结建国以来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

4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形成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思想、1982年十二大最早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1987年正式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和基本路线并提出三步走战略、1992年十四大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7年十五大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5)①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我国的执政党。中国共产党对国家和社会生活实行政治领导。②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③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④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方式是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致力于“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体现。

6)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为群众的利益而奋斗,是党的群众路线的重要内容。只有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我们党才能真正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八、走和平发展道路

1.材料一  入世五年来我国外贸进出口情况(亿美元)

材料二  有人作过这样的统计:日本人每引进100美元的技术,会用200美元来进行学习、消化和创新,并用创新出的专利技术赚回300美元。而在我国,2美元一件的衣服,按照2%的行业利润率,一个月出口6万件,也不过赚2400美元。而一件融入自己的设计理念、质量品质上乘的针织衫,可卖25美元,利润率提高到15%左右,生产1千件即得3750美元。

1)描述材料一显示的经济信息。

 

2)运用经济常识的有关知识,说明材料一、二对我国出口企业提高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启示。

 

3)从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角度,谈谈我国出口企业如何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参考答案

1)①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的对外贸易发展迅速,进出口贸易总额平均增长率超过20%以上,我国已成为世界贸易大国。②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占出口总额比例偏低,出口产品结构不合理。说明我国还不是世界贸易强国。

2)①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效益。②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主动参与国际竞争,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③注重维护企业的信誉和形象,增加企业竞争的无形资产。④加强依靠管理创新,提高企业经营者的素质,提高经营管理水平,让管理出效益。⑤注重企业产品结构的优化调整,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

3)①提高企业职工的科学文化素质,发挥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②完善企业内部管理机制,充分发挥职工的主观能动性;③创造和利用客观条件,鼓励职工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弘扬创新精神;④相信群众,依靠群众,立足群众实践,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⑤通过科学实验获得应用性成果,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提高升品的核心竞争力。

 

2.材料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鼓励企业扩大对非洲的投资,积极扩大从非洲的进口。我国企业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战略,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发展中非经贸合作,实现互利共赢。苏丹喀土穆炼油有限公司是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和苏丹能矿部各以50%股份合资建成的公司。胡锦涛主席访问非洲期间在考察该公司时指出,中苏石油合作既有利于中国企业发展,也促进苏丹建成了完备的石油工业体系,为苏丹合理利用资源、创造就业机会、增加税收、把本国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做出了贡献。事实证明,中苏石油合作堪称南南合作的典范。

    材料二  近年来,中国与非洲国家的关系迅速发展,特别是中国对非洲的投资明显增多,以致引了某些西方人士的非议,甚至荒唐地认为中国在非洲推行新的“殖民政策”。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常识,谈谈在中非经贸合作中我国企业应如何促进双方互利共赢。

 

2)结合材料一,运用唯物论观点,分析我国企业在发展中非经贸合作中实施引进来走出去战略的哲学依据。

 

3)结合材料二,从主权国家的角度,驳斥“中国在非洲推行新的‘殖民政策’”这一言论。

 

参考答案:

1)①利用中非资源上的相对优势和经济上的互补性。我国企业在资本、技术、管理等方面具有优势,而非洲国家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源丰富,双方经济具有互补性。②开展多种形式的经贸合作。我国企业在商品贸易基础上,在资本、技术、服务等方面与非洲国家开展多种形式的经贸合作,促进双方贸易平衡。③优化中非商品进出口结构。我国企业在非洲投资办厂,发展资源加工工业以及制造业,由此扩大我国技术设备出口,提升非洲国家产品加工层次和技术含量,优化中非商品进出口结构。④坚持平等互利。我国企业利用非洲资源,既可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又可为非洲国家增加就业岗位和财政收入、提升劳动力素质以及自主发展能力。

2)①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规律具有客观性,要求我们在发展中非经贸合作中必须一切从实际出发,按规律办事。②中国企业在发展经贸合作中实施引进来走出去战略,是基于中非经贸合作实际的必然选择。③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非面临共同的挑战与机遇。中国企业实施引进来走出去战略,是经济全球化的客观要求,也是中国扩大对外开放的需要。④中非经济互补性强,长期以来保持着良好的互利合作关系。中国企业实施引进来走出去战略,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有利于发展市场经济,提高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实现现代化。

3)①主权国家在国际社会享有独立、平等、自卫、管辖等基本权利,同时,应履行不侵犯别家,不干涉他国内政、外交等国际义务。②中国作为主权国家,以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为外交政策的宗旨,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处理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中国与非洲国家发展关系,符合双方的共同利益,有利于实现共赢;有利于加强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与合作(或南南合作),实现各国共同繁荣,推进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的建立。认为“中国在非洲推行新的‘殖民政策’”是错误的。

 

3.材料一  20071028日中国东盟博览会开幕,同期举办中国一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及中国-东盟港口发展与合作论坛等九个专业性的部长级会议和论坛,凸显出博览会的影响力和辐射作用,以加强区域合作,促进共同发展。国内参展商品主要集中在食品加工和包装机械、电力设备、汽车零配件、建筑材料等行业,并首次签约与东盟的国际劳务输出项目。预计将有2万名专业采购商到会采购。

材料二  首届中国~东盟质检部长会议于1028日至29日在广西南宁举行。东盟各国对中国大力加强对产品安全质量问题的监管表示赞赏。中国与东盟各国将就产品贸易结构、资源流通、环境保护、区域协作发展等问题展开合作,这将为提高区域经济的整体竞争力打下更好的基础。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2)结合材料二分析在对外贸易中为什么要重视产品质量问题?

 

参考答案:

1)材料反映了世界市场出现的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中国与东盟经济贸易合作的发展。世界市场竞争与合作进一步加强,国际间商品、技术、劳务等贸易活动发展迅速。展卖是国际贸易活动的重要方式。

2)①商品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载体,生产高质量的贸易商品有利于实现商品的价值,实现企业的生产利润。②世界市场竞争激烈化,价值规律作用使商品生产者优胜劣汰。生产高质量的商品,有利于增强产品竞争力,提高市场占有率,参与激烈的国际竞争。③良好的信誉和形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遵守市场交易的公平、诚信原则,注重质量,注重品牌效应,有利于使企业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4. 材料一:中国和俄罗斯经济互补性强。近年来,两国经贸、军技、科技、能源、运输、核能、金融、航天、航空、信息技术等领域开展务实合作。2006年中俄贸易额升至300亿美元,同比增长37%,是2001年的2倍,其增幅为中国与主要贸易伙伴之首,预计到2010年将达到600-800亿美元。

材料二 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不断深化,联合声明、安全磋商、联合军演、互办“国家年”活动等宣示了两国关系处于历史最高水平。中俄互为最大邻国,睦邻友好是双方共同的选择;中俄又同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维护世界和地区的和平与稳定是两国共同的使命。

1)结合材料,简要分析我国实施互利双赢对外开放战略的经济学依据。

 

2)简要分析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深化的政治意义。

 

参考答案:

1)①市场经济具有开放性和竞争性,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这使得各国经济之间存在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只有实施互利双赢对外开放战略,才有利于中俄双方经贸关系的健康发展。②市场经济具有平等性。平等互利是我国对外贸易的基本原则。实施互利双赢对外开放战略也是坚持这一原则的要求。

2)①中俄互为邻国,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深化能为两国发展创造良好的周边环境,增强各自的综合国力。②中俄两国同为世界多极化趋势中的重要政治力量,同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都有维护和平的共同主张。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深化有利于国际新秩序的建立和国际关系民主化,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地区的和平与发展,建设和谐世界。

 

九、嫦娥奔月

1.材料一:“长征”系列运载火箭从1970424日成功发射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后,迄今共执行了100多次发射任务,从199610月至今,“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更是连续60次成功发射。

材料二:人类探月分“探”、“登”、“驻(住)”三大步,中国目前的嫦娥奔月工程是人类三大步中的第一步,这步又分为“绕”、“落”、“回”三小步。等到这“三步”走下来,我国接着将开始中华民族千年梦想的载人登月计划。

运用哲学道理,并联系实际回答以下问题:

1)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分析说明“长征”系列运载火箭连续60次成功发射以及我国成功发射探月卫星“嫦娥一号”体现了哪些唯物论哲理。

 

2)结合材料二,简析我国嫦娥奔月工程的“三步走”战略所体现的辩证法道理。

 

参考答案:

1)①“长征”系列运载火箭连续60次成功发射以及成功发射探月卫星“嫦娥一号”,充分说明了意识具有能动作用,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②正确的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人们改造自然的每一次行动中都包含着自己的意志、愿望、目的,都凝结着自己的探索、思考和智慧。③规律是客观的,既要尊重客观规律,又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我们想问题、办事情时,只有按客观规律办事,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取得成功。按客观规律办事,就是要坚持实事求是与解放思想的统一,做到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2)①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发展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我国“嫦娥奔月”工程“三步”战略,体现了我国航天事业是不断向前发展的。从“神舟六号”到发射探月卫星“嫦娥一号”,通过自力更生、自主创新,我国航天技术的发展又迈出了重要一步,展示了新时期中国探索宇宙的卓越成就。②一切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首先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事物的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时,又必然会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因此,我们既要重视量的积累,又要不失时机地促成质的飞跃。

 

2.2007414411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将一颗北斗导航卫星送入太空。我国将在未来几年里陆续发射系列北斗导航卫星,计划2008年前后满足中国及周边地区用户对卫星导航系统的需求,并进行系统组网和试验,逐步扩展为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运用政治学的有关知识,分析我国为什么要建设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参考答案:

1)国家有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我国正在建设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将为交通运输等行业提供高效的导航定位服务,将为我国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国家有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我国建设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它极大地提高了我国的科技创新能力,是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巨大推动力。

3)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综合国力是主权国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捍卫本国利益、实现国家目标和影响别国的能力,建设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增强了我国的综合国力。

 

3.材料一:中国必须登月的七大理由:维护我国月球权益的需要,月球是人类研究宇宙和地球本身的最佳平台、促进科技的进步和发展的重要载体、为开发利用月球资源做准备,促进深空探测、进行天文观测和研究的平台、推动经济发展。开发月球,可以产生难以估量的经济效益,而且其他技术的二次开发应用,势必促进工业的发展与提升。如美国研制和发射“阿波罗”号载人飞船时,就产生了3000多项专利,带动了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在“阿波罗计划”中,每投入1美元,就会带来5美元的效益。

材料二: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关起门来独自发展航天技术,国际合作无疑是必然的选择。但历史也一再证明,尖端技术从来不可能从国外直接“拿来”,只有自己掌握核心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才能将发展与合作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材料三:国防科工委主任、绕月探测工程领导小组组长张云川说,绕月探测工程(即探月工程一期)作为国家的重大工程,是一个完全自主创新的高新科技工程,是中国实施的第一次探月活动。20041月立项启动绕月探测工程以来,各研制单位突破了奔月轨道设计、三体运动控制、远距离测控通讯、月食影响应对等多项关键技术,完成了月球卫星研制和发射场改造等工程的研制与建设工作。

1)结合材料一,谈一谈我国启动“嫦娥工程”的经济意义。

 

2)结合材料二、三,运用唯物辩证法的有关知识说明怎样才能加快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

 

3)月球及其自然资源是人类的共同财产。当前在主要航天国家正组织加紧实施月球探测计划的情况下,我国开展月球探测,有哪些政治意义?

 

参考答案:

1)我国启动“嫦娥工程”的经济学意义有:①提高国民经济的综合效益,推动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②促进我国科技的进步和发展,尤其是对推动我国高新技术和尖端科技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③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提升我国的产业层次。④增强我国独立自主的能力,把握对外开放的主动权。

2)①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加快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从根本上讲,要依靠我们自己,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开发、研究、掌握核心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②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加快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必须加强国际合作,寻求更多的合作伙伴。③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我们必须把加强合作与独立自主统一起来,这样才能将发展与合作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3)①我国开展月球探测,有利于提高开发月球的实力,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捍卫国家主权。②探月工程的实施,既需要国家履行经济职能和文化职能,又需要履行加强国际合作的对外职能,这样既发展了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友好合作关系,又增强了我国的综合国力,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

 

4.材料一:近年来,中国航天事业实现了快速发展,取得一系列新成就。“神舟”五号载人航天飞船发射成功,我国首次进行有人参与的空间试验活动。“神舟”六号发射成功,实现多人多天飞行。我国绕月探测工程进展顺利,200710月成功发射“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卫星。中国目前有近2000项空间技术成果已移植到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在卫星通信、导航定位、气象预报、减灾防灾、远程教育等方面服务于生产和生活。

材料二:《2006年中国的航天》白皮书指出,中国将发展航天事业作为增强国家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的一项强国兴邦的战略举措。未来五年的发展目标之一,就是初步实现应用卫星和卫星应用由试验应用型向业务服务型转变。

1)运用规律客观性和主观能动性关系原理,谈谈对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认识。

 

2)简要指出我国发展航天事业的经济和政治意义。

 

参考答案:

1)规律是客观的,但人们能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取得成功,绕月探测工程进展顺利,大量的空间技术成果运用到国民经济各部门,服务于生产和生活,说明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造福人类。

2)经济意义: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发展航天事业,有利于提高我国的科技水平,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效益;有利于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

政治意义:发展航天事业,有利于增强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有利于提高国家威望,增强民族凝聚力;有利于增强国防实力,维护国家安全;有利于推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

 

5.材料一:50多年来,我国一代又一代航天工作者,肩负党和人民的重托,满怀为国争光的雄心壮志,团结一心,顽强拼搏,勇于创新,无私奉献,建成了独立自主的完整的航天科技工业体系,取得了以“两弹一星”和载人航天为代表的辉煌成就。我国航天工作者创造的非凡业绩,已经载入了中华民族的光辉史册。

材料二:虽然我国的航天事业取得了长足进展,但是和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2006年中国的航天》白皮书结合当今世界航天活动的特点,提出了中国航天事业的“四个原则”。其本质是以国家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坚持对外开放,实现跨越式发展,但强调更多的还是自主创新。

1)材料一体现了哪些哲学道理?

 

2)结合材料,从经济学角度谈谈应怎样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参考答案:

1)①人们要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有所建树,就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我国航天工作者正是发挥了主观能动性,无私奉献,才建成了独立自主的完整的航天科技工业体系。②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我国的载人航天事业走的是一条自主创新之路,正是航天工作人员充分发挥了内因的作用,勇于创新,才取得了以“两弹一星”和载人航天为代表的辉煌成就。③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航天人顽强拼搏,历经艰难曲折,才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④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广大航天科技工作者创造的非凡业绩,已经载入了中华民族的光辉史册。

2)①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加强科技队伍建设,培养造就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充分发挥各类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②加强科研攻关,突破核心技术,拥有关键领域的自主知识产权,构建科技创新体系。③加快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符合我国科技事业发展规律的科研、生产、应用体制。④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学习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

 

众志成城 抗击冰灾

1.针对20082月中旬我国南方地区出现的罕见的低温、雨雪冰冻极端天气,党和政府倍加关注并作出重要指示:各有关地区和部门要按照中央部署,充分认识灾情的严重性,把抗灾救灾作为当前最紧迫的任务,以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精神,进一步做好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全力开展抗灾救灾,坚决打好这场抗灾救灾的硬仗。

从政治学角度分析,党和政府为什么要关注抗灾救灾工作。

 

参考答案:

1)国家性质决定国家职能。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我国政府关注抗灾救灾工作体现了我国的国家性质。

2)国家机关要切实履行国家职能,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我国政府关注抗灾救灾工作是国家机关履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经济职能的具体体现。

3)我国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工作中要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我国政府关注抗灾救灾工作是国家机构对人民负责原则的体现。

4)中国共产党我国的执政党,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领导核心,依法对我国进行政治领导、思想领导和组织领导。中国共产党关注抗灾救灾工作这是党进行政治领导的具体体现。

5)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先锋队,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党的目标,所以中国共产党必须关注抗灾救灾工作。

 

2. 材料一 截至21日,中央财政为应对我国南方部分地区出现的罕见低温、雨雪冰冻极端天气给生产生活造成的严重影响,帮助受灾地区开展抗灾救灾工作,共下拨抗灾救灾专项资金4.31亿元。

根据交通部安排部署,各省交通厅迅速启动了鲜活农产品运输应急机制,从126日开始,对绿色通道上行驶的整车合法装载鲜活农产品的运输车辆一律免收车辆通行费,并根据交通部要求,将这一时限延长至331日。

材料二 连日来,灾区干部群众发扬顾大家舍小家精神,不等不靠不怨,顶严寒度难关,始终坚守灾区一线开展抗冰灾、送温暖行动,确保了灾区生产生活安全有序。

1)材料是如何体现我国公民与国家关系的?

 

2)“顾大家舍小家”精神对我们处理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关系有什么启示?

 

参考答案:

1)①我国公民与国家的关系是和谐统一的新型关系。②灾区干部群众舍小家为人家,舍局部顾大局,使抗灾救灾工作顺利进行,表明我国公民能为国家着想,自觉履行义务,维护国家利益。③中央财政下拨抗灾救灾专项资金,交通部对“绿色通道”上行驶的整车合法装载鲜活农产品的运输车辆一律免收车辆通行费,表明国家也为公民着想,依法维护人民群众的权利。

2)①“顾大家舍小家”精神启示我们,在我国,国家、集体和公民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必须把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结合起来。②但是在某些具体问题上仍然会产生一些矛盾。在这种情况下,公民的个人利益必须服从国家利益,这是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具体体现,也是公民爱国的表现。

 

3.材料一:2008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研究部署抗灾救灾工作,会议强调,在全面做好抗灾救灾各项工作的同时,当务之急是要保交通、保供电、保民生。做好这三方面工作,关系抗灾救灾斗争全局,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必须制定周密方案,加强组织协调,集中优势力量,克服一切困难,全力以赴抓紧抓实。各地区各部门要大力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全力支援和帮助受灾地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加强对抗灾救灾斗争的统一领导,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充分发挥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全力开展抗灾救灾斗争。

材料二:在灾情最严重的地区,党和国家领导人亲临一线指挥,亲自参与抗灾救灾:大年三十,胡锦涛总书记还在广西参与搬运救灾物资,还在走村串户,问寒问暖,察看农家的灶房是否有米煮、是否有肉过年……温家宝总理两下湖南灾区指挥,亲临受灾最严重的郴州地区,走冰踏雪,察看灾情,对战斗在一线的子弟兵战士和干部群众问寒问暖,“你们受灾,我放心不下!”,令在场的群众热泪盈眶。

材料三:据新华社报道,为推进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使灾区尽快恢复生产生活秩序,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千方百计保交通、保供电、保民生的要求,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紧急下达2亿多元人民币应急抢修补助投资,用于灾情比较严重的重庆、云南、浙江、广东、江苏、福建等省市的城镇乡村供水设施、地方电网应急抢修。

回答:

1)运用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原理分析材料一所体现的哲学道理。

 

2)结合中国共产党的有关知识,分析材料一、二所体现的道理?

 

3)材料三所述事实是如何体现我国财政作用的?

 

参考答案:

1)①在整体和部分的关系中,整体处于统率的决定地位,我们要树立全局观念,办事情要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会议要求全面做好抗灾救灾各项工作,各级党委和政府加强统一领导,体现了树立全局观念的要求。②部分的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变化,有时甚至还会对全局产生决定性的影响,我们要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会议要求保交通、保供电、保民生,集中优势力量,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这些要求抓住了关键性部分对整体性质的决定作用,体现了搞好局部的重要性。③各部分的结构形式影响整体的功能,当各部分以合理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具有全新的功能,整体的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我们要优化部分的结构形式。会议要求加强组织协调,各地区各部门要全力支援和帮助受灾地区,体现了优化结构的要求。

2)①抗灾救灾斗争的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充分发挥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全力开展抗灾救灾斗争,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②党中央要求做好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交通、供电、民生三方面工作,党和国家领导人亲临一线指挥,亲自参与抗灾救灾,体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中国共产党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表现,是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体现。③党中央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加强对抗灾救灾斗争的统一领导,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全力开展抗灾救灾斗争,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3)①国家发改委下达2亿多元人民币应急抢修补助投资,有利于帮助灾区恢复经济建设,缓减灾害给人民生活带来的影响,这一措施体现了财政能够促进经济发展,促进人民生活水平提高。②国家发改委的上述资金投向受灾比较严重的地区,体现了国家通过财政调节资源的配置。 



  双击自动滚屏  

高三政治教学网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进入管理 |

联系地址:四川省华蓥中学(省示范高中)   联系电话:13458913985   联系人:微信号13458913985再拉入高中政治微信群 QQ群 40420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