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法交流 >> 政治课教学需要注意的几个拐点
    
  双击自动滚屏  
政治课教学需要注意的几个拐点

发表日期:2009年3月28日  本页面已被访问 2005 次

拐点一:小学阶段的玩课

当前,小学阶段有《思想品德》课,但是形同虚设。表现在:学校领导不重视,基本上没有安排专门的教师上课,认为思想品德课就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班主任的教育就够了。为了减轻学生负担,《思想品德》课没有纳入毕业考试范围。所以从小学阶段开始,思想品德课就给学生一种可有可无的印象。这为以后政治课教学中,埋下了学生不想学、不愿学的伏笔。事实上,一个人在小学时期是学会怎样做人的关键时期,思想品德课担负人生导航的重大任务,但是被许多人忽视了。品德比才干更加重要,这是大家都清楚的道理,就是没有从娃娃抓起。

    拐点二:初中阶段的背课

    学生进入初中后,初一、初二的政治教学内容,初中毕业会考不纳入考试范围,所以许多学校仍然没有安排专门的政治教师上课,等到初三时,才有老师上课,而且是教师讲条条,学生背条条,美其名曰:背多分(贝多芬)。所以,初中的政治学习就成为背课,背的好就考的好。这就给学生一个政治课就是全靠背的感觉。为学生进入高中政治课学习埋下了平时不努力、急时抱佛脚的坏习惯。

    拐点三:高一、高二政治教学大转弯

    针对学生以往对政治课的学习态度这一实际,政治教师在高一政治教学伊始,就必须做好扭转学生定向思维的工作。让学生明白:原来政治课不只是背多分啊!

    首先、培养学生的辨证思维。

    高一〈经济常识〉就有许多知识可以用来培养学生的辨证思维。如学习了价值决定价格,供求影响价格的知识后,让学生辨析:物以稀为贵。学生对物以稀为贵都熟悉,认为此观点正确。因为初中阶段的辨析题一般都是判断类,不是正确就一定是错误。针对学生的回答,老师不要忙于讲答案,而是引导学生思考、既然有贵贱,那么此处的是什么?学生一般知道是商品。老师又问:商品的价格由什么决定?学生回答:价值决定价格。老师再问:价格的变化要受哪些因素影响?学生肯定知道,也能够回答正确。然后教师引导:比如市场上的蔬菜,买的人多,卖的人少,确实是物以稀为贵,但是一斤蔬菜会贵到超过一台电脑的价格吗?学生回答:不可能。老师问:为什么你们认为物以稀为贵是正确的,结果又不同意一斤蔬菜会贵到超过一台电脑的价格?学生茫然之时,老师才讲答案:价值决定价格,供求影响价格。

从价值决定价格角度看,物以稀为贵是错误的;从供求影响价格角度看,物以稀为贵是正确的。通过这一典型事例讲解,一石击起千层浪,学生感到有趣,明白政治辨析题原来可以这样做。从此,思维活跃,兴趣大增。补充辨析练习:便宜没好货,好货不便宜。

     高二哲学就是培养学生辨证思维的大好时机,可以让学生辨析:心想事成;万事如意;人定胜天;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其次、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高考要考查学生迁移知识的能力。初中学生答题,往往一个地方就可以把答案找到,而高考试题的答案组织,却要到处去迁移知识。所以政治教师在平时就要有意识培养学生迁移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仍然要找典型试题引路。

例如.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上强调: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温家宝总理也多次强调,并提出了解决民生问题,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快乐和幸福的执政理念。民生问题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交汇点,也是落脚点。我们党执政理念的一个鲜明特征就是以人为本,高度关注并着力解决民生问题。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要求,也是人民政府的基本职责。中国正在建立以民生为导向的政策体系,使经济发展成果更多体现到改善民生上。

1)高度关注并着力解决民生问题,从经济学上看,政府可采取哪些具体的措施

    ①运用经济、法律、行政等手段,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②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增强国家经济实力,提高经济发展水平,为民生问题的解决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③完善经济制度,切实保障劳动者基本权利。④建立健全社保制度,搞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⑤充分发挥财政和税收的作用。

2)解决民生问题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快乐和幸福,这一理念最突出地反映了认识论的哪些道理,请结合材料进行简要说明。

  ①解决民生问题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快乐和幸福,是政府工作以前从没有提出过的。第一次明确提出这理念,突出体现了认识是不断深化、扩展和向前推移即认识是不断发展的道理。②这一理念的提出,表明政府在努力打造对人民负责、为人民服务,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为人民谋利益,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始终作人民公仆的亲民型政府。这一理念为政府的工作赋予了崭新的内容,让政府工作具有了鲜明的时代特色和浓厚的时代气息,这是政府执政理念的进步,这是政府执政理念的与时俱进和执政观念的进步,是政府执政理念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不断深化、扩展和推移。③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的地位和作用决定了政府必须要高度关注和重视民生问题,让改革开放的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让学生明白:高中政治答题,一定要从多角度去思考,千万不要企图在一个地方就可以找到答一个试题的全部答案。

    拐点四、高三复习时的政治学科内部综合

    政治高考不是单科考试,而是文科大综合。文科大综合中政治主观试题往往在第38题和39题的(6)(7)小题,共52分。它们都是以政治学科内部的综合出现的。因此,要把学生顺利引向政治高考场的关键,就是让学生学会做政治学科内部的综合题。这是政治复习的重心.

    政治学科内部的综合题其实是一材料多用而已。是对一个材料从政治学、哲学、经济学三个角度设计问题。一个材料从经济学设问题,我们能够回答;从政治学设问题,我们能够回答;从哲学设问题,我们仍然能够回答。为什么把它们放在一块就不能够回答呢?主要是没有加强训练,学生的思维不开阔,又不认真审题,导致经济、哲学、政治常识不分,乱答一通,草草了事。

例如、材料一:重庆和成都是我国中西部地区特大中心城市,都是典型的“大城市带大农村”,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重庆市3100多万人口中农村居民占80%以上,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为4:1。成都市1100多万人口中有农村人口600多万,城乡差距都较大。20076月,国家批准重庆市和成都市设立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材料二:新老改革试验区的区别

 

深圳、浦东、滨海试验区

成渝试验区

背景意义

给计划经济体制改革探路,或者是要建设新的经济发展“增长极”。

为改变城乡二元结构体制机制、寻找中西部地区特有的发展模式、探索构建和谐社会而设立的。

改革目标

经济建设为主

坚持以人为本、追求社会公平的新高度

改革重点

对外开放、招商引资

要综合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各种体制机制上的矛盾和问题,所以制度创新将是重要手段。

国家扶持方式

国家给予的土地、税收、金融等方面的一些政策扶持

在前者基础上,国家给予成渝试验区更多的主动权,目的是鼓励他们在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上勇于探索,大胆创新。

评价标准

以GDP增长速度、外商投资数量等为主

首先考虑城乡收入差距比、就业率、社会满意度等指标

材料三:重庆市计划重点做好统筹城乡的七项工作:第一,着眼于统筹城乡劳动就业,大力推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第二,着眼于统筹进城务工经商农民向城镇居民转化,大力加强农民工就业安居扶持工作。第三,着眼于统筹城乡基本公共服务,逐步提高农民社会保障水平。第四,着眼于统筹国民收入分配,大力加强对“三农”发展的支持。第五,着眼于统筹城乡发展规划,大力推进生产力合理布局和区域协调发展。第六,着眼于统筹新农村建设,大力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村基础设施改善。第七,着眼于统筹城镇体系建设,大力打造城镇群。重庆市还将在全市范围内有计划、分步骤、有重点地推进户籍制度、土地管理和使用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公共财政制度、农村金融制度、行政体制等改革。

材料四:成都市将重点在统筹城乡规划、建立城乡统一的行政管理体制、建立覆盖城乡的基础设施建设及其管理体制、建立城乡均等化的公共服务保障体制、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城乡统一的户籍制度、健全基层自治组织、统筹城乡产业发展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率先突破,通过改革探索,加快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协调发展。

回答:

1)结合上述材料,简要分析国家批准重庆市和成都市设立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政治意义。

  重庆和成都是我国中西部地区特大中心城市,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城乡差距都较大。批准重庆和成都成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是中央加快推进西部大开发的重大战略部署。进行这一新的改革试验,对于更好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解决好“三农”问题、加快推进西部大开发、完善全国改革发展格局,打造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的重要增长极,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

 2)结合材料二,对比成渝试验区较以前试验区的变化所包含的哲学道理。

   成渝试验区较以前试验区的变化,说明事物是不断变化发展的,人的认识在实践中不断深化、扩张和推移。从变化的内容看,成渝试验区更加强调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体现了全面看问题观点;成渝试验区坚持以人为本、追求社会公平,体现了正确价值观的导向作用;成渝试验区强调要综合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各种体制机制上的矛盾和问题,国家给予成渝试验区更多的主动权,鼓励他们在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上勇于探索,大胆创新,体现了从整体上把握事物之间的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和内因与外因的关系原理。

   (3)结合市场经济的特征,简要分析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对经济发展的意义。

   市场经济具有平等性。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给予农民与城市居民同等待遇,维护了农民的基本权利。市场经济具有法制性。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建立健全各项制度,有利于协调和处理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各项矛盾,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经济具有开放性。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打破了城乡封锁,实现生产要素自由流动,有利于城市和农村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达到资源优化配置的目标。

4)请运用有关实践的知识,结合材料三和材料四谈谈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推动着社会历史的变迁和进步,社会关系的调整和改革能够反作用于生产活动,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是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活动,能够更好的解决统筹城乡发展中存在的各种矛盾,调动城乡居民的积极性,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拐点五、政治、地理、历史三科的大综合

     抓好政治学科内部的综合题训练是关键,是重心;但是抓好政治、地理、历史三科的大综合训练也不能忽视。因为文科综合考试,政治有20分放在最后面,稍微不注意,学生就没有时间做最后的试题,即使会做也没有时间。因此文科综合试题的训练主要是注意答题速度的训练。要教会学生合理安排时间。 



  双击自动滚屏  

高三政治教学网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进入管理 |

联系地址:四川省华蓥中学(省示范高中)   联系电话:13458913985   联系人:微信号13458913985再拉入高中政治微信群 QQ群 40420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