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解题技巧 >> 高考政治题型解题技巧共同要求与做法
    
  双击自动滚屏  
高考政治题型解题技巧共同要求与做法

发表日期:2008年9月10日  出处:惠州市  作者:高三政治核心备课组  本页面已被访问 1970 次

解所有的题(客观与主观题)都应遵循的审题思路和原则:细心、审慎。

1.看设问,一次性将所有的问题看完(主观题需要把几个问题综合起来考虑)。注意限制性提问:“政治或经济常识”,“民主制度、国际社会、政党知识、宏观调控等”

2.抓材料中关键词:审好叙述语,概括主旨,即“主体做了些什么”

如:主语---人大、市委、政协、联合国、东盟;房价、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企业、人均GDP等叙述语的内容---

3.领悟出题者的意图——考什么原理

4.想二个政治术语即:书本术语和时政术语(准确、完整地想)

5.扣住题目的材料思考 :引用材料后说明材料体现了哪一原理。 

一、选择题的答题要求和技巧

在我们广东单独命题的高考测试卷中,政治学科的选择题为76分,占卷面总分的一半多。从选择题所占卷面总分的比重可以看出,考生在政治考试中选择题解答的好坏,直接影响考生政治科目考试成绩的高低。复习中若一味把侧重点放在如何答好非选择题上,却对选择题不予关注,只会导致顾此失彼。因此,研究和探讨综合考试中选择题的解题方法,是非常必要的。现将总结出的一些解题方法介绍如下:

  1.解题的基本要求

  ①掌握牢固的基础知识是做好选择题的基本前提。因此,在平时的复习中必须力求全面、准确地掌握《考试说明》中规定的知识要点。

  ②仔细阅读与分析题干,明确题干的要求和规定是进行选择的出发点。因此,在平时的训练中必须养成认真分析题干的习惯,反复阅读题干材料,吃透题干精神。

  ③坚持“以干求肢”的解题原则。即以题干的规定性为准绳,逐一分析题肢,选出最能与之“挂钩”的选项,排除与题干的规定性相悖的、脱钩的错误选项或同义反复的选项,才能做到准确无误的选择。

  2.解题的基本方法

  解答政治选择题应遵循先审题干、后审题肢。肢干相连、以干求肢的原则。要贯彻这一原则,在解题时必须做到“四审”和“四排”。

  一审题型。

  首先,要确定题型,是单项选择题,组合式选择题,还是多项选择题。特别要注意政治科不定项选择题的题型已经改为多项选择题,难度已有所降低,但还有部分考生可能还不清楚,以致于把多项选择题当成不定项选择题来做,结果导致失误。因此,选择题的题型要求不同,取舍就各异。

  其次,要确定好思维方向。明确哪些是正向选择题,哪些是逆向选择题。逆向选择题要求考生选择错误的选项,正确的选项不能入选。

  二审题干的规定性。

  审题干就是要弄清题意,明确题干的规定性,这是做好选择题的关键。如何确定题干的规定性呢 ?可从如下两方面入手。

  首先,要明确题意。从 这几年高考试题看,绝大部分选择题的题干都以材料的形式出现,这一段材料主要讲什么意思,必须读懂、弄通。同时,要明确材料后面的要求,规定我们解决哪些问题。从2 0 0 6年高考试题来看,主要用“表明”、“说明”、“启示”、“体现”、“原因”等五种规定性来限定答题的思路。

  其次,要着重弄清题干在时空、内容、逻辑三方面的规定性,以便确定题干规定性的知识范围。如时空范围的规定性是“现阶段”,还是“历史上” ;是“社会主义民主”,还是“资本主义民主”。又如内容范围的规定性是“经济常识”,还是“政治常识”或“哲学常识” ;是有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方面的知识”内容,还是有关“国家制度方面的知识”内容。再如逻辑方面的规定性是以果寻因,还是以因求果 ;是找区别点,还是要找共同点等。

  三审题肢。

  遵循以干求肢的原则。大家在审题肢时要注意确定四种不同的题肢:第一、确定哪些是正确的题肢,即符合题干规定性要求的题肢。第二、确定哪些是错误题肢,即存在明显知识性错误的题肢。第三、确定哪些是干扰性题肢,即题肢本身的知识内容正确,但与题干规定性的要求不符。第四、确定哪些是一级引申题肢,哪些是二级引申或多级引申题肢。做到正确题肢或一级引申题肢入选,错误题肢、干扰题肢、二级引申或多级引申题肢不选。

  四审题干与题肢之间的关系。

  从语文基础知识的角度来看,题干与题肢之间的知识结构是陈述句结构,题干是主谓结构,题肢则是宾语。这一结构形式就决定了在解选择题时,只能做到以干求肢。通过分析寻找题干与题肢之间的最佳联系,即题肢与题干规定性的一致性。只有这样才能做到肢干相连,上下结构相通。

  第一、排错项。题肢的观点本身错误或包含着部分错误的要排除,但逆向选择题除外。

  第二、排重项。题肢的观点不在于说明题干的规定性,而是对题干规定性的变相重复。这就要求我们对干、肢进行反复的比较,找出两者的相同相异点,如果题肢的观点与题干规定性的要求是变相重复的,应排除。

第三、排异项。题肢的观点虽然正确,但与题干的规定性无关,这样的选项应排除。

第四排、大于或小于项。题肢的知识内容大于或小于题干规定性的要求,这样的选项也应排除。

  为进一步说明以上解题原则,下面以实例说明:

      我国现阶段的政体是由什么决定的,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A 由我国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性质       B 由我国的宗教制度

      C 由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D 由我国的民主制度    E 国体

  四审的结果是:

  第一、本题是单项选择题,是正向选择题,是内涵型选择题。

  第二、题干的规定性中“政体是由什么决定的”是关键词 ;“我国现阶段”是限定词,规定了时空范围,内容是政治常识。

  第三、A项正确,应入选。B项是错误选项,应排除。C项与题干的规定性重复,应排除。D项本身的知识内容正确,但与题干规定性的要求不一致,应排除。E项的观点大于题干规定性的要求,应排除。

由此可见,在解答此题时通过“四排”,即排B项叫排错,排C项叫排重,排D项叫排异,E项叫排大的解题方法,将各种与题干规定性要求无关的选项排除后,正确选项也就自然产生了。当然,并不是在所有的选择题中都同时存在以上四种干扰或错误选项,有的可能只有一项,有的可能有二项或者三项,有的可能一项也没有,四个选项都正确。因此,同学们在解选择题时一定要根据各题的具体要求,从各题的客观实际出发,才能达到应有的解题效果。  

      二、简答题命题的特点和对策

近几年的高考政治简答题大多采用设置情景材料,联系重大时政和热点问题来设置题目,注重知识和能力的考查。下面谈谈简答题的主要类型、特点及解题的策略:

1、直问式。此类试题以对课本的基础知识的理解为命题内容,提问直接,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学生的记忆力。如:2007年惠州模拟题40题:上述材料反映了法国是怎样的政权组织形式?这一政体的特点是什么?回答时直接列出课本的知识点即可。

2、归纳式。试题设问一般是“材料体现了……”“材料说明了……”“怎样做到……”“如何体现……”,回答时采用归纳法,从特殊到一般。如:9738题:该地区在脱贫过程中是怎样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回答时先从所给材料中归纳出“论点”,然后再从所给材料中找出“论据”。

3、演绎式。试题设问使用“体现哪些……”,如:2000年高考题34题:云南省制定发展战略的思路主要体现了哪些哲学道理?试题的材料有多层意思,必须分析材料包含哪几层意思,然后用演绎法,分析材料如何体现这些观点。

4、认识式。试题的设问一般是“结合……知识,谈谈你……的看法”“如何认识……”,97年高考政治第35题:应如何认识这种经济现象?200135题:如何正确认识这一经济现象?主要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回答时从“是什么”(内容);“为什么”(产生的原因);“怎么样”(结果、意义、作用、建议等);“怎么办”(对策、措施、方法、建议等)几个角度全面地回答。

5、比较式。试题所给的材料是两种不同的观点和做法,主要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判断是非的能力。如2004年江苏卷34题:针对这一错误观点,请你简述正常的宗教活动与封建迷信的区别?回答时要求学生应用课本知识对不同的观点加以比较分析。 

三、辨析题题型特点与解题思路

所谓辨析题,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试题给予的观点、材料、情景等现象进行辨别分析,并作出科学评价的一种试题。解答辨析题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应当根据试题的特点和具体内容作辩证的、历史的和具体的分析。

(一)辨析题解题总体要求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审题要细致:一审背景材料,找出材料中的关键词,把握材料的中心思想以及与辨题之间的内在联系。二审题目,明确题目类型,找出辨析点,寻求事与理的结合点,确定答题的切入点。

2. 步骤要清晰:一是明确辨析点,一点一点地辨,一层一层地分析。二是解答必然点,针对结论必然正确或错误的观点,说明其正确或错误的理论依据。三是展开讨论点,对每一个辨析点中合理因素和错误成分展开充分的分析论证。四是补充遗漏点,有针对性地补充其所需要的条件。

3. 环节要完整:一是解释概念与特定词语。二是肯定合理成分并说明理由。三是否定错误成分并说明理由。四是小结,扼要概括上述分析并作出判断。对于错误观点,要指出其实质和危害以及正确的说法是什么。

(二)高考辨析题可分为:“片面型”“条件型”和“材料型”。常见的是“片面型”和“材料型”。

1.片面型辨析题

题型特点:某一观点既有正确的一面,但往往又有不全面之处,甚至错误之处,或太绝对化。

解题思路:(1)指出题中观点的合理之处并说明理由。(2)指出其中片面或错误之处并说明理由。(3)阐述正确的观点或做法。    4)补全题中观点的不足之处。

2.条件型辨析题

题型特点:辨题观点不能笼统地说对或错,必须放在“一定的条件”下去具体思考。

解题思路:(1)讲明辨题观点在什么条件下是对的。(2)在什么条件下又是错的。分析时,必须讲清“条件”。

3.材料型辨析题

题型特点:试题由“背景材料”和“辨题”两部分组成,“材料”为“辨题”的提出提供“背景”或作好铺垫,其答题的规定性都隐含在背景材料中。此类题型在近几年高考中较为常见。

解题思路:1)把握材料的中心点。(2)寻求事与理的结合点。(3)组织答案时尽量运用背景材料进行相关分析。 

四、论述题型特点与解题思路

题型一:事例材料型论述题

题型特点:事例材料型论述题针对经济社会生活中的重大热点问题,或与中学生密切相关的热门话题,以带有思想倾向性的观点、道理等为论述对象,以相关背景材料为载体,考查考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一种能力要求较高的题型。这类试题具有以下特点:一是文字较长,阅读量大;二是材料内容广,信息容量大;三是设问意向含蓄,角度灵活多变;四是题在书外,理在书中。

应对策略:

首先是阅读问题,明确要求。

材料类试题有一个也有多个,或明确或隐蔽。也有问题中套问题。但不管怎样,问题都是针对材料提出来的,它包含了对材料的理解。可以说,问题是从一个特殊的角度反映材料内容,体现命题者的意图。因而明确问题往往是解答问题的良好开端。面对试题,我们首先要认真阅读、分析问题,并借助材料和已有知识搞清楚问题到底问的是什么,并借助问题的启发,把握阅读材料的方向。

其次是推敲材料,把握“有效信息”。

离开了对材料的理解,就谈不上理解题意。我们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材料加以推敲,以便把握材料的真实内涵。其一是时间。任何政治、经济和社会现象的产生、发展都有一个前后相继的过程,而时间则是事物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标志。注意时间就能把材料放在特定的历史阶段加以考查。其二是人物或材料的出处。不同的人总是站在自己的立场上看待问题,因而把握人物的阶级属性,有利于考生通过材料的表面意义分析出其真实含义。其三是总结性语句,在材料较多的情况下,材料中往往会有总结语句。点明材料中心,就表格类材料而言,其表格上的标题往往点明表格所反映内容的中心。其四是材料中出现的概念、名称。它揭示了材料与教材的关系。通过上述四方面的推敲并借助从问题中得到的启示,一般能把握材料的中心论点、真实含义,从而明确题意。

      再次是“书”题结合,确立论点论据。

 材料类试题的特点之一就是“题目在书外”,但解决问题需借助书本知识,也就是说,对试题的分析,离不开书本知识。只有将试题中的“信息点”同书本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才能进一步明确题意,确立论据。与书本知识的对比交流可以在阅读问题以把握设问方向、明确答题范围时进行,也可以在分析、把握材料内涵时进行。在明确题意后更需要应用书本知识加深对试题的理解并组织答案。

题型二:引文材料型论述题

     题型特点:引文材料分析题针对社会政治经济生活中的重大热点,党和国家的重大方针、政策、会议内容,国家和部门的相关法律、法规,领导人的重要讲话,以及其他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内容为情景材料,考查学生解读材料提取相关信息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和评价事物的能力,是近几年高考中经常考查的一种问题。

 应对策略:

1、审引文。

1)分析引文材料共有几层,读懂每层大意。有些题提供的引文没有明显标出段落或层次,考生必须自己分出层次。

     2)从每层引文中概括出其中隐含的观点。这是以后组织答案,选择合适的有关理论知识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论述的客观依据。这是“审引文”中最重要的一环。

     3)把握每层引文意思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而概括出全部引文的总的意思。

 2、审问题。

1)弄清楚问题所要求运用的理论知识的范围。

2)把引文和审问题结合起来弄清问题的中心要求。

3)弄清问题中的特殊要求。

3、认真解题,抓好三个环节:确定论点,确定论据,合理论证。

题型三:图表式论述题

     题型特点:图表式论述题是近几年高考中选用较为稳定的一种题型。该题型一般由图表名称、图表中列出的项目和数据以及图表下面的说明性文字(表注)等部分构成。该题的设问一般是“是什么”(即图表分别或共同反映了什么现象,图表间有什么联系)、“为什么”(即回答必要性、定义、作用及危害)、“怎么办”(即途径、办法等)。

 应对策略:

1、审读图表材料,获取和解读有效信息。首先,认真审读图表标题,让考生把握住主题;其次,认真审读图表内的项目文字和数字,将每个图表中的各个栏目之间进行横、纵向比较,一般都是通过比较找出差异;再次,审读图表下面的“注”,这是为审题和答题补充的有效信息,也提供了答题的思路。

2、审读设问。设问一般包括:“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及哲学依据,因此认真审设问,明确设问指向。

3、合理组织答案。首先,在获取和解读有效信息的基础上能够调动和运用知识,这是提高解题能力的关键;其次,合理运用知识阐述事物现象、本质、规律等并正确作答;最后,运用知识论证和探讨问题。



  双击自动滚屏  

高三政治教学网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进入管理 |

联系地址:四川省华蓥中学(省示范高中)   联系电话:13458913985   联系人:微信号13458913985再拉入高中政治微信群 QQ群 40420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