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研科研 >> 农村地区学校教育科研工作的问题与对策
    
  双击自动滚屏  
农村地区学校教育科研工作的问题与对策

发表日期:2008年10月2日  出处:徽省宣城市教委教研室副主任  作者:方建福  本页面已被访问 1604 次

一、农村地区学校教育科研工作的问题与困难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教育科研工作作为教育改革和发展生产力的先导地位,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众多地区和学校提出了科研兴教、科研兴校的口号。但相对而言,农村地区的学校由于受各种条件的限制,开展教育科研工作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迫切需要我们采取有效的措施予以解决。

1.教育科研的意识不强

农村地区的学校由于地处偏僻,信息闭塞,办学条件较差,许多学校存在着关起门来办学的现象。农村学校的校长教师对教育科研工作普遍存在以下片面认识:一是教育科研高不可攀。在许多教师的眼中,教育科研非常神秘,非常深奥,只有那些专门从事教育研究高级专家才能搞出成绩,而自己的理论知识薄弱,水平低,方法生疏,接触面窄,缺乏研究的能力,不知从何入手。二是教育科研与己无关。不少教师认为,教是自己份内的事,不干不行,研是专门教研机构和专家的事,可干可不干。似乎教师的惟一职责就是教书育人,搞科研与己不相干。加上平时的教学任务比较重,压力大,工作忙,无暇顾及搞科研。三是教育科研恐惧症。许多教师担心搞科研会耽误时间,分散精力,影响教学质量和升学率,从而把科研和教学对立起来,认为两者不可兼得。四是教育科研急功近利。不少学校开展教育科研时,带有浓厚的功利色彩,搞课题只是为了在等级示范学校评估中捞取份额,一些人搞科研只是为了应付评职称,晋级加薪或者是发表几篇文章,获取名利。应该说,认识和实践上存在的误区是束缚教师投身教育科研的主要障碍,如不能及时纠正和排除,将直接影响学校教育科研工作的正常开展。

2.教育科研的手段落后

教育科研课题研究过程需要搜集大量的资料和信息,需要采取科学的方法和先进的手段。但是农村一些学校最基本的办学经费都难以保证,甚至还存在拖欠教师工资的情况,致使一些学校的图书资料室教育教学理论书籍寥寥无几,教育理论杂志没有几本,连学科教学杂志也不订阅,更谈不上利用计算机网络等现代科研手段。这就给科研信息的收集、科研资料的检索带来很大的困难。一些教师对教育科研的方法了解甚少,不能恰当地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其研究成果的可信度自然不大。

3.教育科研的素质不高

总体上,目前农村学校教师教育科研的素质普遍比较低下,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教育基础理论和科研基本知识缺乏。一些教师对从事教育科研必需的教育科研理论,尤其是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教育统计学等知识学习掌握不够,对教育科研的基本要求、基本程序、基本方法知之甚少。二是从事教育科研的能力不强。教师的科研问题选择论证能力,科研计划设计能力,科研信息、资料的收集、整理能力,科研成果的分析、总结能力,研究过程的监控和协作攻关能力等都需要进一步提高。一些教师甚至对课题申请书的填写、研究论文报告的撰写都不够规范。课题的选择不是过大就是过时,论证概念不清,说服力不强,研究思路混乱,找不准突破点,研究方法的选择不切实际,等等。三是开拓创新和科学求实的精神不够。从事教育科研是一种艰苦的创造性劳动,要有一种对专业执着的追求和献身精神,既要敢于承担风险,勇于探索实践,坚持不懈,百折不饶,又需要有严谨细致,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而一些教师遇到挫折就知难而退,半途而废,或拼拼凑凑、剪剪贴贴成几篇文章就草草收场。

4.教育科研管理不规范

农村地区教育科研工作基本上处于自发、自由状态,缺少有效的组织和管理,教育科研的领导管理体系不健全。一般来说地市以上教研部门都设有专门教育科研管理机构,但县区、学校基层单位缺少专门的教育科研领导管理机构,不能形成上下贯通的教育科研网络。一些学校虽然有了机构,但总体规划不够,管理不力。教育科研课题管理的规章制度不健全,对于课题的申请、立项、审批、课题成果的鉴定、评审,研究过程的监督、指导、检查等制度不完善,造成实验结果迟迟不能形成,有的中途夭折;一些课题出了研究成果,不能及时认定和推广。教育科研工作的运行机制也不健全,如缺少必要的刚性激励评价机制,难以调动广大教师从事教育科研的积极性、创造性。

二、农村地区学校教育科研工作的对策与实践

针对农村地区学校教育科研工作较为薄弱的现状,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

1.提高认识,增强科研兴教的意识

重视和开展教育科研工作是实现教育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根本保证;是推动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内在动力;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是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培养科研创新型、学者专家型教师的重要途径;是学校办出特色,提高知名度的重要手段。我们在专门召开的教育科研工作会议上,要求各级领导和广大教师牢固树立优先发展教育必须优先发展教育科研的思想,真正确立科研兴教观念,强化科研意识,切实把教育科研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生产力认真抓好。要求广大教师充分认识到自己搞好教育科研的真正意义在于深入研究教育对象,准确把握教育规律,自觉调整实践行为,在实践中钻研、积累、升华。要求教师正确认识和处理教学与科研的关系,仅仅教书育人而不从事教育科研活动,教学就不会有长进,缺乏教研的教学是一潭死水。要求教师树立教师即研究者,教育教学即研究活动的新理念,牢固确立科研意识,克服教师主体妄自菲薄,破除教育科研神秘论、恐惧症、功利观,相信自己有着提出问题的敏税感觉,有着占有素材的天然条件,有着建立假说的实践基础,有着研究实验的独特优势,有着形成理论的发展领域,积极投身到教育科研活动中去。

2.健全机构,加强教育科研工作的领导

为了加强领导和管理,我们所在的市及所辖各县市区均成立了教育科研规划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和课题指导组等机构。重点普通高中、职业高中、省级示范(实验)学校及部分规模较大的初中都建立了教科室,没有成立教科室的学校也要求一名校长分管教育科研工作。初步形成上下贯通的组织系统。要求每个县级教研室至少要有3项市级以上研究课题,县级以上重点中学、示范初中、实验小学都要有同级的研究课题。要求各地各校把教育科研工作纳入学校教育发展总体规划中,保证教育科研的专项经费投入,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

3.建章立制,狠抓教育科研的规范化管理

为规范教育科研课题的管理,使教育科研工作有章可循、有制可管,我们先后制发了《教育科研规划领导组工作办法》、《地市级教育科研课题管理办法》、《教育科学九五规划课题指南》、《重点教育科研课题指南》、《学校教育科学研究室工作职责》、《地市级教育科研课题申请、验收有关问题的规定》等一系列制度,对课题的立项原则、立项步骤、审批管理办法、过程监控、课题经费、成果的鉴定及奖励等作出明确具体的规定。要求所有教育科研课题必须在每年年底撰写阶段性研究报告和年度总结材料上报备案,对不能按期结题又没有正当理由申请推迟验收报告的课题,其立项自动撤销,凡没有上报年度阶段性总结报告的课题视为研究中断。中断的课题不能作为加晋职晋升以及等级示范学校评估教育科研方面的材料,并将名单予以公布。

4.强化措施,充分调动学校和教师开展教育科研的积极性

为促进群众性教育科研活动的广泛开展,我们要求做到三个百分之百,即100%的重点中学、示范初中、实验小学都要成立教科室(组);100%的乡镇中心小学以上的学校都要有教改科研项目;100%的教师都要参加教育科研活动。在等级示范学校评估中,规定凡地市级以上示范学校都必须承担地市级以上教育科研课题的研究任务,并加大教育科研在评估标准体系的权重。在对教师的考试评价尤其是职称评审中,将教育科研课题的研究作为重要指标,凡承担教育科研课题研究工作,并提供有一定份量的阶段性总结和研究报告的教师,视为教育科研成绩优良。由于发挥了教育科研的学校评估、教师评价中的杠杆作用,学校和教师开展教育科研的积极性提高,初步形成教育科研工作的良好氛围。

上述措施的实行,使得笔者所在地区的教育科研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八五以来,该地区承担了3项国家级教育科研课题子课题、48项省级重点普通教育科研课题的研究任务。其中已有18项课题结题,通过省级专家鉴定验收,部分课题的研究成果已在全市乃至全省范围推广。此外还有182项地市级研究课题、一大批县级教育科研课题正在研究当中。在安徽省优秀教育科研成果评选中,有5项成果获省二等奖(一等奖空缺),9项成果获省三等奖,2项获省四等奖。该地区还获得省教委教育科研组织奖。事实表明,教育科研的开展有力地促进了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和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也培养和锻炼了一大批教学、科研骨干。

三、农村地区学校教育科研工作的思考与建议

1.制订有关规章,依法推进教育科研工作

按照《教育法》、《教师法》规定,组织教育科学研究是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一种组织行为和工作职责,是依法治教的一个重要方面。国务院最近颁布的《关于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对搞好教育科研工作,提高基础教育的整体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紧紧抓住当前基础教育改革尤其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契机,有必要制订《学校教育科研工作规程》、《学校教科室工作条例》及《教育科研成果奖励办法》等一系列规章。教育行政也应尽快出台《教学研究机构工作规程》,进一步明确各级教研室的职责,从而更好地发挥教研机构在组织开展教育科研中的重要作用。

2.加强教育科研骨干队伍建设,充分发挥重点示范学校在教育科研方面的示范辐射作用

建立一支学科配套、素质优良、能教会研、专兼结合的教育科研队伍是搞好教育科研工作的关键。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注意发展和培养科研骨干教师,指导他们选题攻关,增长科研才干。要想方设法,创造条件,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多种方式,提高他们的科研素养。要把学校教育科研方法内容纳入教师的继续教育中,加强培训。高等师范院校要切实面向基础教育,加强教育学、心理学等教育理论课程的教学,提高应届毕业生的教育理论素养和科研的能力。要以重点中学、示范学校为龙头,充分发挥他们的科研优势,辐射带动其他农村学校教育科研工作的开展。

3.优化配置教科研资源,力求产生规模研究效益

一是人员机构的重组。各级教研部门和学校要整体规划本地区、本学校教科研究资源,合理设置教科研机构,协调教科研机构和其他教学、教研部门的关系,合理调配科研人员。要注意加强高等院校教科研力量、各级专门教科研机构与中小学的沟通和联系,充分发挥专业人员的理论信息优势和中小学教师的实践经验优势,实现优势互补,提升中小学教育科研的整体水平。二是科研课题的调整。注重一个区域一所学校研究课题的总体规划,针对当地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定期发布重点教育科研课题指南,组织各方面研究力量,加强纵向和横向的协作,科学分工、密切合作,形成合力攻关的优势,重点突破一批研究课题。三是科研经费的配置。这是教科研工作正常开展的基本保证之一。各级领导要千方百计保证教科研经费的投入,尤其是对重点教育科研课题要有倾斜政策。通过建立教育科研基金会等方式多渠道筹措教科研经费,保证教科研工作的正常运作。

4.重视教育科研成果的推广运用

如果课题的研究成果出来以后,搁置一旁,仅仅作为研究者个人的资本,而不予推广,就不能发挥课题研究的效益。要充分发挥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优势,对课题最终成果和阶段性成果尽快转化为推进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生产力,成为良好教育科研氛围形成的动力。



  双击自动滚屏  

高三政治教学网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进入管理 |

联系地址:四川省华蓥中学(省示范高中)   联系电话:13458913985   联系人:微信号13458913985再拉入高中政治微信群 QQ群 40420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