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考动态 >> 2009年高考政治命题九大主题预测
    
  双击自动滚屏  
2009年高考政治命题九大主题预测

发表日期:2009年12月11日  出处:原创  作者:沈洪满  本页面已被访问 5445 次

2009年高考政治命题角度预测

作者  河北乐亭县教育局高中教研室  沈洪满

hmshen1965@yahoo.com.cn

 

政治是一门具有强烈时代性的学科,高考政治试题绝不回避热点。试题在设计上往往是从有重大影响的现实问题为切入点,注重考查考生分析问题、整合知识、解答考题的能力。本文依据考纲要求和命题趋势,从热点材料出发,整合教材知识,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力求找到高考命题的最佳切入点,以期给广大考生帮助和启示。

主题一: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 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热点材料 ①一年来宏观调控政策的调整:由“双防”到“一保一控”再到“保增长”; ②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③国务院确定当前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国家安排了4万亿元投资;④《国务院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⑤我国积极应对金融危机对中小企业的影响;⑥家电下乡、地方政府发放消费券;⑦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2009年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⑧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做好今年政府工作,必须把握的原则: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上水平,抓改革、增活力,重民生、促和谐。

命题切入 ①从“两防”到“一保一控”再到“保增长”体现的哲学道理:物质决定意识,从变化发展的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按客观规律办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地深化、扩展和向前推移。②宏观调控的相关知识:必要性(市场有弱点、经济全球化的影响)、重要性(扩大内需、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手段(价格政策、财政货币政策、土地政策、产业政策)。③把“保增长”与“扩内需、调结构”结合起来的哲学依据:当部分以合理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功能就大于部分功能之和;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结构和排列顺序上的变化能引起质变;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④认识4万亿投资:财政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4万亿投资是国家实施积极财政政策,扩大内需的体现;4万亿元投向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体现国家通过财政手段进行有效地调节资源配置,有利于促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利于促进社会事业的发展,有利于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⑤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经济意义: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⑥政府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做法:实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大财政投入,并通过减税、退税等措施减轻企业负担;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为中小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⑦实施家电下乡政策的正确性: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要求;财政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利用财政政策调节资源配置,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缩小城乡差距,让农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家电下乡有利于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

主题二:关注“三农”问题  推进农村改革发展

热点材料 ①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②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确定,2009年农业农村工作的首要任务是保持农业农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③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连续第六年锁定“三农”工作,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出,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④农民工返乡创业、抗旱保丰收。

命题切入 ①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三农”工作,体现党的性质、宗旨,发展第一要务,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政府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等。②三十年农村改革实践体现的哲学道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在矛盾的普遍性原理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坚持保障农民的物质利益和民主权利,尊重农民首创精神。③实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有利于扩大农业经济规模、发展现代化农业、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农民从土地的保值增值中获得财产性收入。④建立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制度,是从根本上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的必然要求,有利于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有利于缩小城乡差别,促进城乡协调发展。⑤农民工返乡创业,实现了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有利于促进农村城镇化的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有利于促进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维护社会稳定;有利于提高农民收入和农村消费水平,进一步扩大内需。⑥在国际金融危机等因素影响下,农产品价格普遍下行,农民外出务工形势严峻,增加农民收入,必须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大力发展特色现代农业,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增加农业补贴,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

主题三:总结改革开放经验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热点材料 ①纪念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②改革开放“十个结合”的宝贵经验;③“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④“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⑤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和《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等。

命题切入 ①改革开放的意义: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②解放思想的哲学依据;物质观,主观必须符合客观;发展观,事物是变化发展的;辩证否定观。③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主观认识和客观事物本身都不能回答认识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客观事物;实践是联系主观和客观的桥梁,只有通过实践,人们才能把指导自己实践的认识和实践所产生的结果加以对照,从而检验认识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客观事物。④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的哲学依据: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的统一。⑤“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的哲学依据: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正确的价值观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意义:是党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必然要求,有利于决策体现民意、实现民利,有利于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⑥珠三角区域发展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的意义:有力地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有利于优化配置资源和生产要素,缩小体区域内成员间经济发展的差距;有力地促进粤港澳三地经济社会文化融合,确保“一国两制”的成功实施。

主题四:坚持以人为本 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热点材料 ①关注突发事件(抗震救灾、重建家园,“三鹿奶粉”事件,广元柑橘事件,重庆出租车罢运事件);②开展对口援建、共建和谐家园;③落实免除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④农民工返乡、大学生就业难;⑤完善社会保障,国家公布新医改方案;⑥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⑦国务院通过《食品安全法》;⑧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民生亮点;越是困难的时候,越要关注民生。

命题切入 ①抗灾救灾胜利说明:党和政府坚持以人为本、人民生命高于一切的执政理念;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人民军队是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勇于承担社会主义建设任务;中国人民不屈不挠、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②三鹿问题奶粉事件的启示: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要重视产品质量;市场调节有弱点和缺陷,要加强宏观调控,法律手段与道德手段相结合;企业经营者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加强职业道德,承担社会责任感;诚实守信是企业的立足之本;市场主体要自觉遵循市场交易的诚实信用等原则,开展正当竞争。③重视就业问题的经济意义:就业是民生之本,扩大就业才能增加劳动者收入,稳定生活来源,保证和提高生活质量;提高消费能力,推动经济发展;充分发掘劳动力资源,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保障社会稳定,构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④从政治常识角度就政府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提出建议:政府要切实履行经济建设和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为劳动者就业提高更多的信息和服务;政府要加强文化建设的职能,开展劳动者职业技能培训;政府要依法行政,制定相关就业政策,并给予政策扶持。⑤党和国家高度关注民生的理由:党的性质、宗旨和执政理念;国家职能;对人民负责原则。

主题五:建设政治文明  发展先进文化

热点材料 ①中央决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②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如《成品油价税费改革方案》向社会征集意见、党和国家领导人与网友在线交流;③华南虎照片事件、“人肉搜索”;④2008成“行政问责年”;⑤温家宝:政府重大决策,人民有权了解、参与、监督;⑥吴邦国同志强调:中国根本政治制度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政体有本质区别,中国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绝不照搬西方那一套”;2009年是人民政协成立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确立60周年;⑦加强道德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⑧“山寨文化”、整治“互联网低俗之风”;⑨“三种精神”(伟大抗震救灾精神、北京奥运精神、载人航天精神);⑩感动中国2008年度人物评选。

命题切入 ①党中央决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体现党的政治领导和思想建设;是当前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必然要求。②“人民有权了解、参与、监督”的哲学依据及政治意义:站在人民根本利益的立场上去观察问题、分析问题,是我们获得正确认识的基本前提;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有利于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要求。③党和国家领导人与网友在线交流,体现党和政府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说明网络拓宽了民意反映渠道,是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重要平台;网络有利于政府了解社情民意,促进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④人民政协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组织,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在中国的政治生活中发挥着协调关系、汇聚力量、建言献策、服务大局的重要作用。⑤认识“人肉搜索”:要一分为二看待;进行“人肉搜索”时必须在法制的轨道上,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⑥“行政问责制”的政治学依据是:由我国的国家性质决定的;是对人民负责原则的要求;可以促进政府依法行政,克服官僚主义,促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⑦中国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绝不照搬西方那一套”,这是由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情决定的。⑧我国要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政权组织形式,它直接体现了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具有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协调国家机关高效运转、凝聚各族人民力量的政治优势;它有利于国家集中力量办大事,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⑨看待“山寨文化”要坚持辩证的否定观,对“山寨文化”要具体分析,要肯定其积极因素,否定其消极因素。⑩感动中国年度人物事迹给我们的启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坚持集体主义价值取向;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主题六:关注节能减排  推进科技创新

热点材料 ①调整汽车消费税政策、实施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②淘汰落后生产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③2009中国国际节能减排与新能源博览会;④“神七”发射取得圆满成功并召开庆功会;⑤微软“黑屏”打击盗版;⑥用科技抵抗地震灾害;⑦200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

命题切入 ①实施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运用价格、税收手段加强宏观调控,有利于促进节能减排,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保护环境;降低油价,减少企业和人们支出,有利于刺激生产和消费。②推进节能减排的哲学依据: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这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前提;物质决定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统一的。③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的经济意义: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可以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经济效益;有利于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有利于提高国际竞争力,更好地开拓国际市场。④我国积极参与空间科学试验的政治意义:有利于增强国家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有利于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有利于维护国家安全;有利于推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⑤青年学生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自觉投身社会实践,在实践中不断的深化、扩展和向前推移自己的认识,培养创新能力;按规律办事,正确而积极的发挥主观能动性,坚持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统一。

主题七:维护民族团结  促进国家统一

热点材料 ①宁夏回族自治区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分成立50周年;②两岸直接“三通”基本实现;③纪念《告台湾同胞书》发表30周年,胡锦涛发表《携手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同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重要讲话;④达赖集团图谋“藏独”分裂祖国必遭失败;⑤32日,国务院发布《西藏民主改革50年》白皮书,328日是第一个“西藏百万农奴解放纪念日”。

命题切入 50年宁夏的发展说明: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始终高举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的旗帜,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推进改革开放。②实现两岸直接“三通”,符合两岸同胞的共同利益;有利于两岸直接的人员往来与经济合作,携手抵御全球金融危机,创造双赢的未来;有利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③携手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有利于台湾地区的稳定、繁荣和发展,有利于维护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有利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④西藏民主改革50年的历史证明:实行民主改革是西藏经济社会实现伟大跨越的关键抉择,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西藏才能不断发展进步,只有坚持改革开放,坚定不移走有中国特色、西藏特点的发展路子,西藏才能更加繁荣昌盛,只有坚决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才能创造西藏美好的明天。

主题八: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应对国际金融风暴

热点材料 ①“金融海啸”席卷全球、各国联手应对金融危机;②亚欧45首脑聚北京迎战金融危机、二十国集团金融峰会;③信心比黄金更重要、“心暖则经济暖”、“中国信心”、坚定信心、化“危”为“机”;④中国把自己的事办好就是对世界最大的贡献;⑤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反对贸易和投资保护主义,促进世界经济尽快复苏。

命题切入 ①各国联手应对金融危机,是生产社会化、经济全球化的客观要求;体现整体与部分的联系;说明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之一;国际社会只有加强合作,共同应对,才能维护世界经济长期稳定发展。②“信心比黄金更重要”“心暖则经济暖”,体现意识的能动作用和人的主观能动是巨大的。只有信心才能产生勇气和力量,只有勇气和力量才能战胜困难。③“中国信心”来自:改革开放30年建立的物质、科技基础和强大的综合国力;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和制度优势、体制条件和谐安定的社会环境;中华民族坚忍不拔、发愤图强的伟大民族精神力量;将“中国信心”传递给世界,有助于世界经济走向复苏。④经济危机对我国既是“危”,又是“机”,体现矛盾的双方有可能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危”中寻“机”,要重视内因,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中小企业要树立信心,强化自主创新,增强核心竞争力,加快转型升级。⑤理解“中国把自己的事办好就是对世界最大的贡献”:集中精力办好中国自己的事情,是改革开放的一条基本经验;管理经济是国家的重要职能;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着我国的外交政策;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对外政策的宗旨;中国是负责任的大国。⑥贸易和投资保护主义,违背自由贸易原则,不符合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各国只有加强国际合作,反对贸易和投资保护主义,共同分享发展机遇,才能促进各国的经济发展和世界经济的繁荣。

主题九:走和平发展道路  推动建设和谐世界

热点材料 ①大国关系(中俄边界谈判、中美建交30周年);②巴以冲突;③美国大选、奥巴马新政;④中国海军赴索马里护航;⑤中国国家领导人的“正月外交”(胡锦涛的亚非五国“友好合作之旅”、温家宝的欧洲“信心之旅”、习近平访问拉美五国);⑥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中国将继续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努力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⑦建国60周年。

命题切入 ①中美“同舟共济”说明共同利益是国家间合作的基础;正确认识中美关系,要坚持用矛盾的观点、联系和发展的观点看待。②中国派军舰赴该海域护航,体现了中国政府积极履行国际义务,展示了中国负责任的大国形象,说明中国军队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③“正月外交”传递的信息:加强友好交流、拓展经贸合作、携手共克时艰,为促进世界经济稳定和发展发挥建设性作用。④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体现了我国的国家性质,也是我国履行对外职能的体现,有利于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⑤2009年中国的外交将全力为经济服务,说明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制定和推行对外政策的依据,是对外活动的目的;中国外交将为确保中国经济平稳发展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⑥建国60年来中国面貌发生历史性变化的根本原因:从政治上看,是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将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始终不渝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



  双击自动滚屏  

高三政治教学网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进入管理 |

联系地址:四川省华蓥中学(省示范高中)   联系电话:13458913985   联系人:微信号13458913985再拉入高中政治微信群 QQ群 40420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