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法交流 >> 2009年高考历史务必弄清楚重点问题
    
  双击自动滚屏  
2009年高考历史务必弄清楚重点问题

发表日期:2009年8月26日  本页面已被访问 1859 次

中国古代历史部分

 一、儒家思想的演变

(一)知识梳理

1.封建社会时期的正统思想:①春秋:孔子创立儒家学派。其核心思想是“仁”,要求统治者体恤民情、爱惜民力,不要过度压迫剥削人民;其次主张以德治民.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②战国:孟子发展了孔子的学说,提出“民为贵”、“君为轻”,主张“仁政”,即不误农时、放宽刑罚、轻徭薄赋.让农民有一定的土地。③秦朝:秦始皇实行“焚书坑儒”,儒家思想受到重创。④西汉:儒家思想开始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董仲舒吸收了法、道等学派的长处,适应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需要.对儒家学说加以改造。宣扬“天人感应”、“君权神援”、“大一统”,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并得到采纳。儒学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中国封建社会统治思想基本定型:以儒家伦理道德为中心.以法家严刑峻法为辅助.以道家权术政治为手段。⑤两宋:儒学的极端化。朱熹等对儒家思想加以改造、吸收佛教和道家的某些思想,形成新的儒学,即理学。理学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实际上是为封建等级秩序辩护。这是与商品经济的发展背道而驰的,也是反人性的。⑥明朝时期:为了严厉控制知识分子的思想.创立八股取士制度.规定科举考试试卷仅从儒家经书中命题.不许发挥个人见解,这使儒学的地位空前强化;明朝时期,儒学发展到“心学”阶段,使儒学滑向主观唯心主义的泥坑,走向了极端。

2.近代儒学传统地位的动摇:①19世纪末资产阶级维新派对儒学思想进行改造。十九世纪末,康有为著《孔子改制考》、《新学伪经考》,把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与儒家思想结合起来.为维新变法寻找理论依据,为儒家思想赋予了新的内容。②辛亥革命后.南京临时政府颁布法令.规定学校不拜孔子,不读四书五经,提倡自由、平等的公民道德。③袁世凯上台后,掀起尊孔复古的逆流。④新文化运动时期.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将斗争矛头指向儒家思想.提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认为儒家思想维护的封建礼教是“吃人”的礼教。新文化运动严重动摇了以儒学为代表的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但儒学的统治地位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

3.新中国成立以后儒学的统治地位被彻底推翻。①新中国成立以后,马克思主义居于主导地位,儒学的统治地位被彻底推翻。②“文革”时期,儒学再次受到猛烈批判,儒学的影响进一步减弱。③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国家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思想界对儒家学说进行了实事求是的评价.肯定它包含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思想的主流,同时存在许多封建落后的内容。

儒学的现代价值:儒家的大一统意识、民本意识、道德意识与和谐意识等,对维护中华民族统一、增强历史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谋求社会的共同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和建立和谐社会都不无裨益。

  (二)中央集权制度:战国初步形成[商鞅、韩非];秦确立[皇帝、三公九卿];两汉巩固[汉承秦制、刺史、郡国];隋唐完善[三省六部制];北宋加强;元发展[行省制度];明清强化[三司六部、厂卫、八股,内阁六部、军机处、文字狱] 

1)秦朝正式建立:秦统一后,正式建立该制,其内容包括:皇帝制、三公九卿制和郡县制。既加强皇帝对中央百官的控制,有加强了对地方官吏与百姓的控制。从而把专制主义决策方式与中央集权政治制度有机结合,正式确立该制。(经济文化等措施的配合)①原因:经济上,维护封建经济基础的需要;政治上,是巩固国家统一的需要;思想上,法家思想奠定了理论基础;实践上,商鞅变法的成功经验② 认识:是封建生产方式发展的必然结果,客观上适应了封建地主阶级在政治上、经济上的需要,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

2)西汉巩固:汉初,王国问题影响了中央集权,至汉武帝采取专制措施,形成“大一统”局面,从此,封建政治制度的政体基本定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得以巩固。

3)隋唐完善:隋唐时期,统治者为了巩固封建政权,他们一方面承袭、发展或完善了一些对其统治有利的制度,如府兵制、租调制等;一方面又创立和逐渐完备了一些新的政治、经济、军事制度,如三省六部制、科举制、募兵制、租庸调制和两税法等。这些制度在我国封建社会发挥过重要作用,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隋唐时实行三省六部制。相权一分为三,互相牵制:尚书省权分六部,从而加强皇权;废九品中正制,实行科举制,从而进一步完善了中央集权制度。①原因:完成统一,国家强盛;统治者的因素;解决君权和相权的矛盾;庶族地主势力的发展。② 作用: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有利于社会的安定;有利于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扩大统治基础。

4)相关小专题

①古代的选官制度(重要选官制度)(其作用明清前的积极作用为主,后以消极作用为主)

a、汉代的察举制:包括察举、皇帝征召、举荐、考试等内容,其中察举和征辟是两汉选官的最主要途径。

b、隋至清的科举制:隋文帝废九品中正制,采用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吏;隋炀帝时,始设进士科,科举制形成。唐贞观年间增加考试科目,进士和明经两科为主;武则天创设武举和殿试;开元年间,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科举地位。

②古代的文化专制政策(背景、概况、影响)

秦朝的“焚书坑儒”。

西汉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③古代监察制度:中央设御史,监察百官,历朝沿用,但地方监察制有一些变化。

A、秦:中央设御史大夫,地方设监御史。

B、西汉:汉武帝设州(13州)为监察区,设刺史进行监察,级别不高,可监察诸侯以及地方高官,后刺史演变为地方军政长官。

C、东汉:加强监察制度。

④中央官制的演变。

秦设三公九卿制;隋唐的三省六部制;

⑤地方官制的演变。

秦商鞅变法设县,统一后推行郡县制,郡守为地方最高长官,掌军政大权;

  ⑥军事制度的变革。由府兵制到募兵制既是制度的革新,也是封建政治经济发展的要求和产物。

 ⑦唐朝在对外政策、民族政策、文化政策以及在经济发展特别是商品经济发展方面的政策也都在前代的基础上有所突破和发展,也正是这些突破与创新激发了社会发展的活力,保障了社会安定、经济繁荣。

 (5)实行的原因:①出于地主阶级对农民的恐惧,调整内部矛盾,加强对人民的控制。②维护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封建皇权的需要。③分散的个体小农经济也需要它来安定社会、兴修水利、抵御周边民族的侵扰等。

 (6)功能及评价:一方面起着压迫、剥削、镇压人民的功能;另一方面起着组织公共事务的职能。

   积极[明清前]:①维护统一,安定社会。②加快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③保证中外文化的正常交流。④为抵御外侵提供保证。

  消极:①对人民的政治压迫、经济剥削残酷。②导致宦官专权,政治腐败。③束缚资本主义萌芽发展,阻碍了科技的进步,造成社会发展的迟滞,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

     二、民族关系:

 1、两汉

1)汉与匈奴

与西汉

①西汉初期——“和亲,贸易往来。作用:暂时缓和了匈、汉关系,但未真正解除威胁。

②汉武帝时--战争。作用:匈奴受重创,被迫迁徙漠北。

③汉元帝时--和亲,昭君出塞。作用:密切了汉匈关系,经济、文化来往增多,四十多年和睦相处。

与东汉

①东汉初年--匈奴分裂,南匈奴与汉人杂居,北匈奴仍威胁中原及西域。

②东汉前期——“战争,窦固、窦宪先后出击匈奴。作用:北匈奴政权瓦解,威胁解除。

2)汉与西域

与西汉

①前138年和前119年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与西域各国建立起友好关系(时间、概况、意义)。

②前60年设西域都护府,标志着西域开始正式归属中央政权。

与东汉

①东汉初年无力顾及西域,西域各国重新被匈奴控制。

②汉明帝时,班超经营西域,被任命为西域都护,管辖西域。

3)秦汉与越族

①秦征南越;修灵渠;置岭南三郡(桂林、南海、象郡)。

②汉武帝时,在南越设南海九郡。

4)、汉与西南:汉武帝设郡县。

     2、唐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繁荣)

1)与突厥

①唐太宗大败东突厥,设都督府管辖。

②唐太宗征服依附西突厥的高昌,置安西都护府。

③唐高宗大破西突厥,西突厥灭亡。

④武则天置北庭都护府,管辖西突厥故地。

2)与回纥

①唐太宗任回纥首领为瀚海都督府都督。

②唐玄宗册封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

③回纥兵助唐平安史之乱。

④唐肃宗开始,几次和亲。

⑤回纥人来中原经商,部分贵族开始修宫殿定居。

3)、与靺鞨

18世纪前期,唐在黑水靺鞨地区设置都督府。

②开元初,唐玄宗封粟末靺鞨首领大祚荣为渤海郡王。

4)、与南诏:唐玄宗封南诏首领皮罗阁为云南王。

5)、与吐蕃

①唐太宗时期,文成公主和亲。

②两百年间,新赞普即位,必请唐册命

③唐中宗时,金城公主和亲。

9世纪中期,吐蕃与唐长庆会盟

     3、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黑体为行政机构设置)

1)蒙古(蒙古族)

①明

初期:相对安定,永乐年间,鞑靼和瓦剌接受明封号。

中期:关系紧张,瓦剌骑兵曾直抵北京,明修缮长城抵御。

后期:和平友好,鞑靼首领俺答汗接受封号,恢复封贡互市。

②清

粉碎准噶尔部割据势力,统一天山南北,设乌里雅苏台将军和科布多参赞大臣。

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1771年,渥巴锡)。

2)新疆(维吾尔族回部)

平定回部贵族大小和卓的叛乱,设伊犁将军,统辖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

3)西藏(藏族):

①明:在乌思藏设立卫所;任用藏人担任官吏;建立僧官制度;西藏各教派都一心拥护中央政府。

②清

确立册封制度,顺治帝册封五世达赖为达赖喇嘛,康熙帝册封五世班禅为班禅额尔德尼

设驻藏大臣,代表中央管理西藏事务。

建立金瓶掣签制度,加强清朝对达赖、班禅转世的监督和任授权力。

4)西南

①明朝――实行土司制度:永乐年间,开始改土归流。

②清朝――大规模的改土归流

条件:康熙帝平定三藩之乱。

意义:加强了清朝政府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统治,改变了当地落后闭塞和割据纷争的状态,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5)东南(台湾)

1683年,清军进入台湾。

1684年,设置台湾府。

③意义:加强了台湾与祖国大陆的联系,促进了台湾的开发,巩固了祖国的海防。

三、中国古代的对外贸易商路(丝绸之路)

1、秦汉:以陆路为主。当时中国的丝绸等物品主要通过丝绸之路运到西欧各国。与此同时,海上丝绸之路也已开辟。

1)丝绸之路

 ①开通条件

  A、西汉国力强盛,经济文化繁荣。

  B、张骞通西域开辟了中西交通新纪元。

 ②路线:长安河西走廊玉门关葱岭大月氏安息大秦。

 ③意义:促进了中国与中亚、西亚、南亚的经济文化交流与友好往来。中国的铁器、丝绸、井渠法、造纸术先后西传,佛教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

2)海上丝绸之路

 ①时间:汉武帝后。

 ②路线:广东沿海港口向西沿海岸线印支半岛南下马来半岛马六甲海峡孟加拉湾印度半岛南端。

 ③意义:加强了中国和东南亚、南亚各国的关系,从水路沟通了东西外交圈之间的联系。

2、隋唐时期

分海、陆两路。海路从广州出发,经马来半岛、印度可到波斯湾,唐政府在广州设置市舶使管理对外贸易。从登州、扬州出发可到朝鲜、日本。

 ①陆路

  A、长安向东到达朝鲜。

  B、长安向西经陆上丝绸之路到达印度、伊朗、阿拉伯、欧非国家。

 ②海路 

  A、登州、扬州出发到达韩国、日本。

  B、广州出发经海上丝绸之路到达波斯湾。

四、古代交通

⑴秦汉时期,水路交通形成全国网络。秦朝统一中国后,颁布“车同轨”的法令,并建成遍及全国的驰道;挖掘灵渠,把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连接起来。汉朝开辟了汉帝国同罗马帝国的海上航线。

⑵隋唐时期,古代交通进入高峰,唐都长安成为国内外交通枢纽和重心,构成了以长安为中心的遍及全国的驿路系统。贯通南北的大运河和沟通海上贸易的海上“丝绸之路”使水陆交通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⑶明清时期,我国古代交通由盛而衰。明代出现造船高峰,郑和七下西洋,把我国古代航海活动推向顶峰。不久以后,明清两朝相继实行海禁,航海事业从此一蹶不振。

     五、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1、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

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有:①北方战乱多,南方相对和平稳定;②北方农民大批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并补充了江南的劳动力;③江南统治者为发展实力,比较重视发展经济;④南北方劳动人民共同辛勤劳动,开发了江南;⑤南方生产条件和自然环境比较优越。

2、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

1)春秋战国时期:南方的诸侯国(楚、吴、越等)对江南一些地区有所开发,经济开始发展。

2)秦汉时期:中原的铁器传到珠江流域,牛耕、马耕在长江流域广泛使用,当地经济有所发展。

3)东晋至南朝,南方得到大规模开发,南朝时南方经济开始赶上北方,南北经济趋与平衡,为经济重心的逐渐南移打下了基础;

原因:①北方大量人口南迁,带来了劳动力和先进的技术。

②南方少数民族与汉族融合,加速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③一些统治者推行了有利于农业发展的政策。

④南方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

4)隋唐时期,南方经济迅速发展,安史之乱后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原因。

①隋朝大运河开通促进了经济发展。

②北方经过安史之乱生产遭到严重破坏,南方政局则相对稳定。

5)明清时:南方经济重心得到巩固与发展 表现:江南商品经济发展,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并缓慢发展。

 六、隋唐经济的发展

1)新的生产工具:唐朝,曲辕犁和筒车。

2)水利事业:开通大运河有利于农田灌溉。唐朝设立专官管理水利事业,各地修了不少水利工程,仅江南兴建和修复的水利工程,就大大超过了六朝的总和。

3)手工业:①产地分布广②生产规模大,产量多;③分工细,品种多,有不少新产品;④技艺水平高,且融入了外来的风格。

瓷窑分布于中原和江南许多地区陶瓷业的新产品有白瓷、唐三彩和青瓷的秘色瓷。

铁的产地在全国有一百多处。冶铸业已普遍采用了切削、抛光、焊接等工艺。

能造使用推进器的战舰,这是最早使用机械动力的轮船。中国能够制造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海船,唐初仅在洪州一地就造“浮海大船五百艘”。

4)城市商业繁荣:政府在市设置官员管理物价、税收等。市中有邸店和柜坊。邸店兼营旅店、货栈和交易场所。柜坊专营货币的存放和借贷,是我国最早的银行雏形,这比欧洲地中海的金融机构要早六七百年。那时的店铺不能任意扩大铺面、摊位。市的买卖时间也有限定,仍有日中为市的古风。唐朝后期,一些繁华的大城市里有了夜市。在广大农村,包括偏远的地区,都有定期举行的草市。经商的人增多:有不少家财万贯、邸店遍布海内的大商人,更多的是中等商人和小商贩,还有不少胡商遍布各大都市。

城市的兴旺:①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商业大都会——长安和洛阳。a.长安城内有东西两个市,唐玄宗是在西市开潭,便利物资通过水路运入城内。b.洛阳城内有三个市,工商业也很繁荣;武则天时,引漕渠开新潭,使船进入市内。c.盛唐以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商业和手工业的活动已发展到市外。②长江流域的商业都市——扬州和成都。a.扬州地处运河和长江的会合处,成为南北交通要冲,又是对外贸易的重要商埠。江南地物产大多在这里集散,大食、波斯等国的商人在此云集。唐朝后期,由于经济重心南移,扬州成为全国最繁华的工商业城市,经济地位超过了长安和洛阳,有“天下之盛,扬为首”的说法。繁华的夜市也是扬州城的一个特点。b.成都物产富饶,与扬州号为“天下繁殖”。当时的谚语称“扬一益二”,说明成都工商业地位的重要。c.南方商业都会、国际贸易港口——广州。d.北方商业大都市——位于通济渠沿岸的汴州。

此外,唐朝开始,分为手工行业中心城市地区,如丝织业的定州、益州、扬州,陶瓷业的邢州、越州,造纸业的宣州、益州,还有都市商业区如长安城中的东市、西市和外贸中心城市广州;唐朝:长安的东市和西市都是繁华的商业区,仅东市就有几千家店铺。

5)外贸:唐朝A、新罗:长安和沿海许多城市设有“新罗馆”“新罗坊”,接待新罗商旅;B日本:贸易往来频繁;C、许多波斯商人在中国开设“波斯店”;D、唐朝大量瓷器、丝绸运往欧洲。

    七、明清经济的发展:

 1、经济发展的表现:

1)棉花种植在明代由江南推向江北。明代由国外引进高产农作物新品种玉米和番薯,在清代不断推广中指。明代前期,棉花、苎麻、茶叶、烟草、甘薯、花卉、油料、药材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

2)明清纺织业发展。如江南“织造尚松江,织染尚芜湖”。明中期以后,以生产商品为目的的纺织业逐渐兴起,并在江南一些地区发展成为独立的手工业工场。

3)郑和下西洋的先进船队,反映明朝高超的造船技术。

4)商业的繁荣:①国内市场扩大,大量农产品和手工业品投放市场,品种达到两百余种。区域间长途运输贩运贸易发展较快。②北京和南京是全国性商贸城市。全国出现了数十座较大的商贸城市。③商品经济向农村延伸,江浙地区以工商业著称的市镇,如雨后春笋,蓬勃兴起。④商业的持续繁荣使商人阶层日趋稳定,形成了闻名全国的晋商和徽商。

2、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与发展

⑴前提条件:在农业、手工业新发展的基础上,商品经济空前活跃。

⑵最早出现的行业:明中期以后(15世纪末),以生产商品为目的的纺织业逐渐兴起,并在江南一些地区发展成为独立的手工业工场。

⑶标志:苏州出现以丝织为业的“机户”,开设机房,雇佣机工进行生产。机户就是早期的资本家。机工就是早期的雇用工人。“机户出资,机工出力”,这种雇用关系是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

⑷清代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表现:手工工场的规模扩大了,分工细密了;具有资本主义萌芽的部门和地区增多了,广东的冶铁业、云南的采矿业、四川的煮盐业、陕西的伐木业、北京的采煤业、台湾的熬糖业等,都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⑸清朝前期阻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发展缓慢)的因素——腐朽的封建制度的阻碍:①农民遭受残酷的封建剥削,极端贫困,因而无力从市场上购买手工业品。②地主和商人将赚来的前大量买房置地,严重影响手工业的扩大再生产。③封建国家设立众多关卡,对商品征收重税,并严格限制手工业生产规模。④清政府实行闭关政策,几次禁止海外贸易。⑤封建行会严格控制手工业生产的规模。

6)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说明我国封建社会已经走向衰落。封建制度和资本主义萌芽的矛盾实质上就是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矛盾,封建制度对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障碍反映了生产关系(上层建筑)对生产力(经济基础)的阻碍作用。

 

中国近现代部分

 

八、中国近代化

在中国近代,近代化也就是工业化和与工业化相伴随着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变化,就是实现社会的转型。完成这一历史任务,必须解决两大问题:一是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二是繁荣富强和持续发展。

1、中国近代化的发展历程及阶段特征

1)起步阶段(18401895年),主要是地主阶级领导的洋务运动。这一时期,政治体制近代化尚未提上议事日程,以军事工业为主体的工业化有所进展,并经历了由重工业到轻工业、由军需到民用、由国营到民营的发展过程。其投资形式也由官办、官督商办到商办,经历了从一元到多元的转变。同时,由于洋务运动的需要,近代化开始由经济领域逐渐想科技文化和人才教育领域渗透。

2)整体发展阶段(18951927年),也是最重要阶段。学习西方先进的科技文化与变革社会制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中国近代化向前迈进了一大步。①在实业救国浪潮下,以工业化为主体的经济近代化有了长足发展:一是甲午战争后的初步发展;二是一战期间的短暂发展。②政治体制的近代化有了重大突破。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政治舞台,其上层维新派发动了戊戌变法,立宪派领导了立宪运动和保路运动;其下层革命派则成立了革命政党,领导了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成为时代潮流,有力地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但这一时期中国政治体制的近代化体现出波浪式推进的特点。③思想文化的近代化有了长足发展,开始由传统文化向近代文化转型。主要表现在:A.向西方学习达到高潮,学习的内容也从生产技术深入到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B.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君主立宪;革命派把西方国家政治学说发展为三民主义,并发起辛亥革命;激进派大力提倡民主和科学,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发起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C.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成为新思潮的主流。D.新的教育体制开始确立,废除科举制,民国初期对教育的内容和学制进行改革。D.产生了新型的知识分子群体,他们的代表任务主要是新文化运动的领袖。E.大量的新文艺作品不断涌现,文学上的诗界革命和谴责小说出现,艺术上京剧的形成和上海、岭南画派的出现,史学界出现史学革命,取得考古重大成就。

3)曲折前进阶段(10271949年),在阶级斗争和民族斗争极为尖锐复杂的环境下艰难地进行。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是近代化事业有所发展的十年。但官僚资本的发展阻碍了民族工业的发展。国民政府队对日妥协,对内独裁和对共产党、革命群众的屠杀等都影响了民主制度的正常发展。抗战期间,近代化被打断。抗战胜利后,美国垄断资本与四大家族官僚资本相结合,又把近代化推入绝境。

     2、影响中国近代化的不利因素

1)先天不足:资金、技术、人才和思想准备不足。

2)面临三大政治障碍:外国资本主义的阻挠破坏、封建专制统治的阻碍、官僚资本主义的压制。

3)缺乏正确的道路、科学的决策和安定的环境。

     3、中国近代化的启示

1)中国近代化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过程,不完成民主革命任务就不可能实现现代化。(2)从闭关自守到对外开放,是世界历史发展潮流。(3)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是推动近代化的首要条件。(4)知识结构的变革是现代化的核心和终极源泉。

    4、重要国家的现代化进程

•日本的近代化进程

近代化(明治维新;19世纪80年代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和1889年的大日本帝国宪法;甲午战争后日本成为帝国主义强国)

现代化(战后对日本的民主改革;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机遇等)

•美国的近代化进程

主要推动因素:三次科技革命、两次社会革命、两次世界大战、西进运动)

     5、中国与世界现代化进程比较

1)中国与日本现代化进程的比较:

19世纪中日近代化几乎同时起步,但结局截然相反,原因主要有:国际环境对中国不利而对日本相对有利、中国的顽固势力强大而幕府势力衰微、中国的改革势力单薄而日本的中下层武士为首的改革力量强大、中国的近代化进展迟缓措施不得力而明治维新措施得力、中国有排外的传统而日本善于吸收外来的先进文化并善于把外来文化内化为本民族的文化

•比较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比较戊戌变法和明治维新

20世纪5070年代中日现代化的比较

日本经济飞速发展的原因:

中国经济挫折的原因:左倾错误的干扰,政治上错误地估计了社会主义阶段的主要矛盾,出现了阶级斗争扩大化的倾向,偏离了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轨道,经济上盲目追求经济建设的规模与速度,忽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现代化的基础薄弱;外部的孤立和封锁;

2)重视新兴民族独立国家的现代化进程,比较亚洲经济的发展对中国的启示

     九、中国近现代民主政治建设

     1.君主立宪制

    (1)19世纪60年代,早期维新思想派产生。他们主张在政治上进行改革,实行君主立宪制。

    (2)19世纪末,资产阶级维新运动兴起。康有为、梁启超等资产阶级维新派大力主张在中国设议院、开国会、定宪法,实行君主立宪。由于封建顽固势力的反对,变封建专制制度为资本主义君主立宪制度的愿望失败。

    2.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命运

    (1)20世纪初,孙中山的三民主义纲领中,提出了“创立民国”的主张。就是要进行政治革命,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2)1912年1月1,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临时大总统,宣告中华民国成立。接着成立了临时参议院,南京临时政府诞生。

    (3)1912年春,孙中山颁布了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约法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还特别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

    (4)19128月,宋教仁将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希望通过国会选举,重组内阁,限制袁世凯的权力。

    (5)1914年,袁世凯废除《临时约法》,颁布《中华民国约法》,将民主制度破坏殆尽,中华民国名存实亡。

    (6)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基本统一全国后,国民党实行“训政”,就是国民党一党专政,实际上是蒋介石独裁统治。

    (7)1946年,国民党召开“制宪国大”,并制定了《中华民国宪法》,确认了以蒋介石独裁统治为核心的国家制度。

     3.中国共产党的民主政治建设

    (1)19227月,中共二大制定的最低纲领指出,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2)1931年冬,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成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制定了宪法大纲。

    (3)抗日战争时期,在根据地建设中,实行“三三制”原则。

    (4)1946年,在重庆政治协商会议上,经共产党的努力及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合作,会议通过了改组国民政府、召开国民大会、实施《和平建国纲领》、整编全国军队、制定宪法等协议。

    (5)1949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举行,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通过了《共同纲领》。《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国家权力属于人民,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它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

    (6)1954年秋,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宪法规定了国家的性质和根本政治制度,规定了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代表了广大人民的意志。这部宪法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十、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和归宿、地位和影响

   1.产生(19世纪六七十年代)

    (1)条件: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主义的侵入,一方面摧残了中国资本主义的萌芽,截断了中国资本主义独立发展的道路,另一方面分解着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扩大了商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为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某些客观条件和可能。

(2)标志: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一些官僚、地主、商人开始引进外国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机器,投资于近代企业,中国资本主义工业在上海、广东、天津等沿海地区兴起。如上海发昌机器厂、广东南海县继昌隆缫丝厂、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都是早期著名的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3)影响:成为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主要因素

A.近代工业的出现,表明中国产生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日益瓦解解体中国的自然经济;

B伴随近代工业的出现,中国无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先后诞生了。

C催生了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思想。

   2.初步发展(19世纪末)

   甲午中日战争以后,随着帝国主义侵略的加剧,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进一步遭到破坏,客观上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条件。清政府为了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中国出现了一个兴办工业的浪潮。19世纪末,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

   影响: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为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奠定了基础

   3.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19121919)

    (1)原因:①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为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②辛亥革命使民族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地位有了提高,南京临时政府奖励发展实业的法令,激发了他们投资近代工业的热情。③民国初年出现各种实业团体,形成了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的新热潮。④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各帝国主义国家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对华输出的资本和商品都有所减少,这在客观上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⑤辛亥革命前后,群众性的反帝爱国斗争,有力地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⑥“抵制外货”“发展实业”和“实业救国”的口号成为各阶层人民爱国的共同要求。

    (2)表现:19121919年,中国新建厂矿有600多家,新增资本达13亿元以上,超过了过去的半个世纪;发展最快的是纺织业和面粉业;火柴、榨油、造纸、化工等轻工业,也发展迅速。

   (3)特征:这一时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虽然取得较大的发展,但仍然受着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带有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特征,主要表现为:①民族工业的发展主要是在轻工业方面,重工业基础极为薄弱,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②民族资本与外国资本相比,力量十分薄弱。在帝国主义的控制下,民族工业不可能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③民族资本与封建经济相比,封建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占绝对优势,这使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极大的束缚。一些资本家和地主在向近代工业投资的同时,并不放弃土地和其他封建剥削。

   (4)影响:

  A民族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提出独立发展、推翻军阀统治的要求,掀起新文化运动

  B促使无产阶级队伍壮大,为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和中共成立提供阶级基础

   4.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挫折

    (1)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实行统制经济政策,民族资本受到官僚资本的挤压和摧残。

    (2)解放战争时期,美国商品大量涌入中国市场,形成独占地位,这对中国的民族资本是个毁灭性的打击。

   5.中国民族资本的归宿

新中国建立后,合理调整工商业,使民族资本又获得一次大发展。19531956年,我国完成了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民族资本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

   6.历史地位:

   ①从经济上看,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是一种新的经济因素,其产生和发展有利于社会进步。②从政治上看,它导致民族资产阶级产生,为维新变法运动和民主革命运动提供社会基础,也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和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准备了阶级条件。③从思想上看,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不断地冲击和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为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提供了社会条件。④从发展趋势上看,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没有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地区分布也不尽合理,在一定程度上依赖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势力和官僚资本主义,难以独立发展。

   十一、新民主主义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

    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这一时期,我国的社会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这一时期的经济从整体上看是属于新民主主义性质的经济。其经济结构的突出特征是五种经济成分并存,发展趋向是由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向单一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过渡。

    官僚资本→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建国后,人民政府迅速没收了国民政府的财产和官僚资本,归国家所有。

    私营工商业(民族资本)→国家资本主义经济→社会主义国营经济:新中国成立初期,私营工商业在国民经济中还占有重要地位。1950年下半年,中央采取合理调整工商业的政策,主要是调整公私关系和劳资关系,以使有利于国计民生的私营工商业在国营经济的领导下,得到恢复和发展。从1953年起,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到1956年底,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全部完成。

    封建地主经济→农民个体经济→社会主义集体合作社经济: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实行土地改革,废除了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阶级的土地所有制。从1953年起,国家开始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从农业互助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到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到1956年底,参加农业合作社的农户达到96%以上。

个体手工业→社会主义集体经济手工业合作社:从1953年起国家对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到1956年底,90%以上的手工业者参加了手工业合作社,由个体经济转变为社会主义集体经济。

     十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

   1.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起步

    (1)建国初,没收官僚资本,使官僚资本企业较完整地转变为社会主义国营企业,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础。

   (2)1953年,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提出: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3)国家“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中规定:集中主要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4)“一五”计划公布以后,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起步了。工人阶级热火朝天地开展劳动竞赛和技术革新运动;广大农村和各行各业大力支援工业建设。

    (5)“一五”计划工业建设成就;建成了飞机、汽车、重型机器、精密仪器等近600个重要项目;鞍山钢铁公司三大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机床厂、飞机制造厂等建成投产;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的基础。

    2.“大跃进”到“文革”时期的工业建设

    (1)大炼钢铁运动:19588月,北戴河会议决定,当年的钢产量要比1957年翻一番,达到1070万吨。为完成钢产量的任务,全国掀起以大炼钢铁为中心的“大跃进”运动。

    (2)国民经济比例失调:工农业比例失调,重工业畸形发展;工业内部比例失调,钢铁工业生产挤占大量的能源、原材料、交通运输工具,使其他部门无法正常生产。

   (3)十年工业建设成就:建成武汉、包头两大钢铁基地和大庆油田、胜利油田、大港油田,石油工业发展迅速,石油全部自给;电力工业增长很快,农村用电量十年增长70倍;建成兰新、包兰等铁路。

    (4)“文革”时期,工业生产遭受重大挫折。这一时期的主要成就有:南京长江大桥、湖北第二汽车制造厂、成昆铁路和湘黔铁路等。

    3.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工业方面,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革取得重大发展,建成一批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技术水平的工程项目。这批项目的代表有:宝山钢铁公司、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大亚湾核电站和京九铁路等。

     几十年来的经验教训证明:经济建设必须从中国具体国情出发,实事求是,遵循经济规律;生产关系的改革调整必须遵循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原则;政治稳定是经济发展的前提,四项基本原则是社会主义经济现代化的根本保证。

     十三、资产阶级民主思想

 一、知识梳理

1.明朝后期的李贽是反封建思想的先驱,他反对把儒家经典奉为“万世至论”,否定孔子是天生圣人。黄宗羲则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提倡“法治”,反对人治;在经济上提出“工商皆本”。顾炎武则提出“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才能“天下治矣”,也将矛头指向君主专制。王夫之否定理学的形而上学观点,提出政治上“趋时更新”。

2.洪仁玕在《资政新篇》中提出了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其中包括以法治国,公众选举官吏.听取社会舆论,发展工商业等内容。

3.早期维新派提出了发展民族工商业和与外国进行商战,实行君主立宪等主张。

4.康有为、梁启超、严复等维新派提出了变法、兴民权、君主立宪,提倡西学,改革教育制度等系统完整的维新变法理论。通过大力宣传和百日维新,使一些知识分子开始摆脱封建思想的束缚,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

5.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资产阶级革命派将西方资产阶级的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学说作为革命斗争的武器,并与中国革命相结合,演变成“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通过革命派的大力宣传和辛亥革命的推动,民主革命思想日益传播,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6.新文化运动前期,新文化运动的主将们通过《新青年》等刊物,大力宣传西方民主和科学思想,反对愚昧、专制,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从而使人们的思想获得了空前解放,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7.孙中山后来将三民主义发展到新三民主义阶段.提出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使资产阶级民主思想获得了重大发展。

     十四、马列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发展

 一、知识提要

1.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①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开始传人中国,1918年,李大钊发表《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章,第一次举起了社会主义大旗。②“五四"运动爆发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流,李大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比较全面、系统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新青年》逐渐成了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阵地。③共产主义小组成立后,进一步促进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④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它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马克思主义迅速传播开来。

2.毛泽东思想——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的结合:①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过程中,逐步与中国革命的实际相结合,形成了毛泽东思想。②毛泽东思想包括工农武装割据理论、《实践论》、《矛盾论》、《新民主主义论》等一系列理论。③在1945年中共七大上.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进了党章。

3.邓小平理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结合:①酝酿:1975年,邓小平复出,针对“文革”错误,提出了全面整顿的思想.系统纠正“文革"错误。②产生: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确定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做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③逐步发展:19781982年进行了全面拨乱反正.改革开放迈开步伐,主要是在农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沿海兴办经济特区。④进一步发展:19821987年改革开放全面展开,改革从农村推广到城市,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十三大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⑤走向成熟:中共十四大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党的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

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江泽民同志提出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十六大"将“三个代表”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一道确立为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并写进了党章。

  十五、关于党风建设

 11942年开展整风运动。内容是:反对主观主义,反对宗派主义,反对党八股。通过整风,全党从思想上清算了和右的错误,达到空前的团结和统一,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思想基础。

 21949年春,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了两外务必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告诫共产党人,要警惕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袭击

 31951年在国家机关和企业中开展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的三反运动,教育了干部的大多数,纯洁了干部队伍,对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巩固新政权起了重大作用

 41957年,中共中央在全党重新进行一次普遍的、深入的反官僚主义、反宗派、反主观主义的整风运动。通过整风,要全党学会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以利于社会主义建设。

 51978年,中共中央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为党的指导方针,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会议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打破了长期以来的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束缚,这是一次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

 

世界近现代部分

     十六、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1、第一次:19世纪中期

 原因:

  第一次工业革命极大的提高了生产力,促进了经济的迅速发展

  新兴资产阶级在世界范围内抢占更为广阔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特点: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影响:

  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浪潮掀起,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

  资本主义国家进一步对外侵略扩张,最终东方从属于西方

  促进社会进步,工业文明逐渐取代农业文明

  三大进步潮流自由主义、民族主义、社会主义相应而生

     2、第二次:18701913

  原因:

  第二次工业革命提高了社会生产力

  帝国主义疯狂瓜分世界,促进经济的发展

  欧美处于相对和平发展时期

  资本主义产生了垄断组织,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特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美德经济迅速发展,英法相对缓慢,英国丧失世界工厂地位,俄日发展较快,但保留大量封建残余

 影响:

  列强疯狂瓜分世界和资本输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殖民体系最终形成

  帝国主义矛盾加深,最终引发一战

3、第三次:19231929

 原因:

  欧美各国重视技术的革新,注重调整政策

  战胜国以委任统治的形式对殖民地进行瓜分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世界形势相对和平

 特点:美、日发展突出,美国掌握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霸权。德国经济重新崛起

 影响:

  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不平衡加据,帝国主义国家间矛盾日益尖锐,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激化,最终爆发19291933年经济危机

 4、第四次:20世纪5070年代

 原因: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

  发达国家利用国际经济旧秩序,加强对第三世界的掠夺

  雅尔塔体系的确立,在一定时期内使世界局势相对安定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空前发展

 特点:日本、西欧发展迅速,美国经济霸主地位动摇。

 影响:

  ①70年代,美、日、欧三足鼎立的经济格局形成

  西方大国利用雄厚的经济实力,加强对第三世界国家的干预

  使世界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科教在国际竞争中的战略地位日益突出

     十七、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格局的演变:

 (一)英国"世界工厂"地位的演变

  1、确立的原因:

117世纪较早进行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资产阶级在国内的统治。(2)英国掌握世界殖民霸权,拥有广阔的殖民地。(318世纪60年代率先进行工业革命,促进生产力发展,1840年前后完成工业革命。英国最早发生工业革命,经济实力最强大。19世纪中期,英国煤、铁、纺织品的产量超过了法、美、德三国的总和。

 2、确立:19世纪中期,英国成为世界工厂。从17世纪中期至19世纪晚期,英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经济强国。

3、丧失的原因:

1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向帝国主义过渡的过程中,资本家不愿采用新技术和新设备;(2)美、德经济迅速发展,到19世纪末英国丧失了在世界工业的垄断地位。

表现: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英国经济霸权地位开始衰落。一战使英国成为债务国,英镑地位发生动摇。

4、影响:

118世纪60年代,英国首先发生了工业革命。工业革命先后扩展到美、法、德、俄、日等许多国家。工业革命导致了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促使资本主义工业国到世界各地抢占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把许多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地区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成为其经济附庸,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2)对外侵略扩张:逐渐形成资本主义殖民体系,19世纪末成为殖民帝国主义国家。

3)一战后,调整对殖民地的对外政策,逐渐失去殖民霸主地位。

    (二)美国掌握世界经济霸权

1历程:

1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工业发展迅速。1894年工业产量跃居世界第一位,成为重工业为主导的工业国家。

2)一战期间美国经济实力大增,战后逐渐掌握世界经济霸权,纽约成为世界金融中心,工业生产高涨,居世界首位,此时期被称为“柯立芝繁荣”。

3)从二战后初期到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是美国独霸世界经济舞台的时期。

 2建立的标志:二战后,美国操纵国际金融,建立了战后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标志着美国在世界资本主义经济领域霸主地位的确立。

3、原因:

1)两次世界大战使美国大发横财;其他帝国主义国家在战争中力量削弱。

表现:二战后,美国操纵了国际金融,建立了以后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它的建立,标志着美国在国际资本主义经济领域霸主地位的确立。

2)具有发展经济有利的客观环境:市场广阔、政局稳定、远离大战战场、积极吸引人才。

3)美国经济自我调节能力强,保持持续、快速发展。例如:罗斯福新政时期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4)利用了两次科技革命,后来居上,长期取代英法掌世界经济霸权。

5)从两次大战中受益,为经济发展和掌握世界经济霸权提供了契机。

3影响

1)一战后,企图夺取世界的领导权,但巴黎和会表明其意图失败。

2)二战后,构建雅尔塔体系,推行全球霸权主义政策。

 (三)、世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

70年代后世界经济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1原因:

1)欧共体和日本的崛起

2)多极化:70年代初,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制崩溃,资本主义世界出现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经济舞台上进行了要求建立国际新秩序的斗争,各种原料输出国和生产国组织建立起来,一批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脱颖而出。

3)美国经济衰退。

2、表现:1973年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的崩溃,资本主义世界出现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世界经济格局开始向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十八、经济全球化与经济区域化

 1、经济全球化。

1)发展迅速的主要原因:市场经济制度在全球范围得到普遍认可和接受;新科技革命提供了物质条件;国际金融的发展是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催化剂;跨国公司是推动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力量。冷战的结束为经济全球化创造了有利的国际环境;国际协调机制的不断增强成为经济全球化的必要条件。

2)经济全球化的本质是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

3)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是一把双刃剑:机遇与挑战并存。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和扩展,大大促进了国际经济的发展。

2、区域经济集团化。

1)三大区域经济集团: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欧盟是区域集团化的典型代表。

2)从欧洲共同体到欧洲联盟:规模不断扩大,成员国增加;从单一经济领域向多种经济领域扩展,程度不断加深;由经济联盟发展为经济政治联盟,并发行了欧元,力量不断增强。区域经济集团化对经济全球化的双重作用:促进和阻碍。

3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化之的辨证关系。

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在发展中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共同形成对世界经济、政治及国际关系的影响。经济全球化在各地区之间不平衡,从而产生了经济区域集团化的趋势。区域经济集团化是世界经济全球化在当前条件下的具体表现,对经济全球化有促进和阻碍的双重作用。 



  双击自动滚屏  

高三政治教学网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进入管理 |

联系地址:四川省华蓥中学(省示范高中)   联系电话:13458913985   联系人:微信号13458913985再拉入高中政治微信群 QQ群 40420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