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考试题 >> 2009年全国高考Ⅱ卷文综政治及答案
    
  双击自动滚屏  
2009年全国高考Ⅱ卷文综政治及答案

发表日期:2010年6月9日  本页面已被访问 6613 次

242008年某国生产甲种商品100万件,每件商品的价值量为6元。如果2009年该国生产甲种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提高20%,其他条件不变,则甲种商品的价值总量与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分别为:

A720万元,6   B720万元,5    C600万元,5     D600万元,6

2520094月,国务院决定在上海、广州、深圳、珠海和东莞5市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

①将扩大人民币的职能从而使其成为世界货币  ②使人民币在一些国际贸易中发挥流通手段的职能  ③有利于中国国内物价保持稳定  ④有利于降低中国与贸易伙伴国的汇率风险

A. ①③            B.②③              C.①④                D. ②④

目前,全国各地纷纷开展“家电下乡”活动,政府对农民购买家电产品给予补贴。家电下乡受到农民的欢迎。回答26——27题。

26.“家电下乡”活动的推出有利于:

①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②拉动国内的消费需求

③通过消费带动家电企业的生产  ④调整农村的产业结构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7.个别地方出现了不法商家借“家电下乡”销售伪劣产品坑害农民的现象,这种不法行为侵害了消费者的:

①自主选择权  ②知情权 ③公平交易权  ④求偿权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美国科研人员做过这样的实验:将一只青蛙放到沸水中,青蛙触电般立即窜逃出去;又将青蛙放放凉水中,然后用小火慢慢加热,青蛙虽然可以感觉到温度变化,却没有立即跳出去而逐渐丧失逃生能力。这种现象被称为“青蛙效应”。回答28——29题。

28.“青蛙效应”说明的关于事物发展状态的哲理是:

①事物变化发展的实质是引起质变的量变 ②事物的质变是由渐进的量变引起的

③事物的质变就发生在过无形的量变之中 ④事物的不显著的量变可以向质变转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9.人可以避免“青蛙效应”在于能居安思危,并因“思所以危”而“安”,其哲学道理是:

①认识“危”的条件、根源和前景是实现“安”的必要前提  ②认识“危”的必然性,则可以安之若泰、泰然处之  ③认识“安”与“危”的依存、贯通关系,顺应和迎接安危转化的趋势  ④认识“安”与“危”的包含、转化关系,努力实现转危为安和趋安避危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0.中国总理在英国剑桥大学做题为《用发展的眼光看中国》的演讲,指出:“我之所以强调用发展的眼光看中国,就是因为世界在变,中国也在变”。这是以中国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发展的肯定,其中包含的深刻哲理是:

①认识对象在变化发展,不能囿于静止的观点而无视其变化  ②认识对象的改变,必然引起人们认识的改变  ③看问题观点的改变,是认识结论变化的前提和基础  ④看问题观点的不同,会导致对客观事物判断的差异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1.胡杨树生长在中国西北浩瀚的沙漠中,它扎根深,抗干旱,迎风沙,耐盐碱,生命力极强。人们赞美它“生而千年不死,死而千年不倒,倒而千年不朽”,称其为“英雄树”,誉之为中华民族坚忍不拔精神的象征。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①可以激发人们昂扬的精神状态,体现了意识对物质的积极的反作用 ②可以为现代化提供精神动力,体现了意识对物质的相对独立性 ③可以调动人的精神能量,体现了意识对物质的特殊决定作用  ④可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体现了意识对物质的依赖关系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32.在我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下列选项中,体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组织和活动基本原则的是:

①各级代表大会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  ②在法律的制定上实行少数服从多数

③重大问题的决策由人大常委会负责  ④在贯彻执行上实行严格的责任制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33.在20093月十一届人国政协二次会议上,政协委员们就经济发展、民生保障、文化教育等建言献策,会议提案组共收到委员提案5571件。这说明:

①人民政协是我国制定政策法律的重要机构  ②人民政协建言献策是我国实现民主决策的重要环节  ③提交议案是人民政协政治协商的根本途径  ④提交议案是政协委员参政议政的重要形式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3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国务院公布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第四条规定,少数民族习惯的节日,由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地方人民政府,按照各该民族习惯,规定放假日期。从这里可以看出,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

①是该地方的最高权力机关 ②可以依法根据本地实际制定相关法规

③有权根据国务院的授权制定行政法规 ④其自治权即立法和文化管理自治权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35.自1990年到200811月,中国共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22项,累计派出维和人员上万人次。2008年在海外执行维和人员最多的国家。这充分表明:

①中国已成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的重要力量  ②维和行动有利于实现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 ③中国致力于加强同世界其他国家的合作与交流 ④维和行动有利于扩大中国同联合国其他成员国的军事联系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8.(2009年全国卷二,38)(32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党始终高度重视、认真对待、着力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党全面把握国内外发展大局,尊重农民首创精神,率先在农村发起改革。废除人民公社,确定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全面放开农产品市场,取消农业税,以农民实行直接补贴,初步形成了适合我国国情和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农村经济体制;粮食生产不断跃上新台阶,农产品供应日益丰富,农民收入大幅增加,扶贫开发成效显著,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决了十三亿人口吃饭问题;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小城镇蓬勃发展,农村市场兴旺繁荣,农村劳动力大规模转移就业,亿万农民工成为产业工人重要组成部分。

    农村改革发展的伟大实践,极大调动了亿万农民的积极性,极大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社会生产力,极大改善了广大农民物质文化生活。据统计,全国农村绝对贫困人口在1978年约有2.5亿,到2007年末减少为1479万;农民人均收入由134元增加到4140元,实际增长6.3倍。

材料二  表2 我国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构成统计

年份

家庭人均纯收入指数(1978年=100

食品支出%

交通通讯支出%

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支出%

1985

268.9

57.79

1.8

3.9

1990

311.2

58.80

1.44

5.37

1995

383.6

58.62

2.58

7.81

2000

483.4

49.13

5.58

44.18

2005

624.5

45.48

9.59

11.56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6

(1)根据表2描述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指出这一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6分)

 

(2)增加农民收入的一项重要途径是大力发展农业,根据所学 经济学知识,提出发展农业的有效经济措施。(6分)

 

(3)结合材料分析中国共产党是如何从党的宗旨出发解决农民脱贫致富问题的。(10分)

 

(4)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有关原理,结合材料说明中国共产党在农村改革发展中为什么要坚持以人民利益为最高价值标准。(10分)

 

39材料三   三国时期的荆州地区包括现在的湖北、湖南部分地区。这一区域位于我国经济梯次发展战略的中部。为统筹区域经济发展,近年来国家推进“中部崛起”战略,确定其为重点开发区域,拟加大对该区域基础设施建设等财政投入,从而使该地区面临吸纳资源、资金和人才的绝好时机。同时,东部发达地区进入产业升级换代的新阶段,也使该地区具有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区位优势。

改革开放30年来,尤其是在“中部崛起”战略的指导下,位于该地区的甲地的经济建设取得了很大成就,在经济总量不断增加的同时,产业结构也发生了变化。

3  三次产业产值比重表(%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1978

全国

28.2

47.9

23.9

甲地

51

30

19

2007

全国

11.3

48.6

40.1

甲地

29.7

33.5

36.8

 (6)根据表3,指出甲地产业结构的变化趋势,并分析其经济发展的特点。(10分)

 

(7)运用整体和部分辩证关系的原理,结合材料分析三国时期的荆州地区在当时和现在所处地位的不同。(10分)

 

 参考答案:

24.C  25.D  26.B   27.C   28.C  29.D  30.B  31.A 32.C   33.B  34.B  35.A

38.32分)

1)从长期趋势看,食品支出比重下降,交通通讯支出、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支出比重上升。这说明随着农村居民收入的提高,生存资料消费的比重下降,发展资料消费和享受资料消费的比重提高,说明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结构改善,消费质量提高。

2)稳定与完善党在农村的各项基本经济政策;发展农业科学技术;增加农业投入;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特色农业、生态农业、旅游观光农业;国家保持农产品人格基本稳定等。

3)中国共产党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出发,关注“三农”问题,制定了农村改革发展战略;通过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发展的多项措施,调动农民积极性,发展农业生产,推动农民脱贫致富;通过加大农业投入等措施减轻农民负担,让农民分享改革发展成果。

4)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物质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这两个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是内在统一的。坚持以人民利益为最高价值标准体现了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与尊重社会发展规律的一致性。

  党通过农村经营制度、分配制度、税收制度等改革,调整了生产关系,调动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使人民群众分享生产力发展的成果,践行了人民利益高二一切的价值标准。

39. 6)第一产业比重大幅下降,第三产业快速上升,第二产业的比重小幅上升。第一产业的比重在1978年超过50%,这说明过去该地是典型的农业地区。2007年第一产业的比重仍然超过全国平均水平,这说明该地农业仍然占有重要地位。第二产业发展缓慢,比重上升有限,略超过全国平均上升幅度,但第二产 比重仍然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这说明该地的工业化水平较低,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第三产业的发展大体与全国发展水平保持同步,但第三产业的比重仍然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这说明该地的第三产业仍然具有较大发展空间。

7)整体由部分构成,部分影响整体;而各个部分之间的地位是不平衡的。三国时期荆州地区国其重要战略地位而成为整体中的关键部分,制约全局的形势,是兵家必争之地。整体统率部分,任何部分的发展都离不开与整体及相关部分的联系。现在荆州地区的发展受国家经济社会整体发展的影响,国家实施中部崛起战略为该地带来发展的有利条件;东部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为该地区的发展提供了机遇。 



  双击自动滚屏  

高三政治教学网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进入管理 |

联系地址:四川省华蓥中学(省示范高中)   联系电话:13458913985   联系人:微信号13458913985再拉入高中政治微信群 QQ群 40420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