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法交流 >> 2009年高考政治学科考前强化内容
    
  双击自动滚屏  
2009年高考政治学科考前强化内容

发表日期:2009年6月17日  出处:贵州省麻江县麻江中学  作者:罗义春  本页面已被访问 1413 次

一、审好题:

顺序:先后再前,先设问再材料。

(一)审好设问:

1、知识范围:

1)政、经、哲。

2)模块:哲学中常见4个模块。

唯物论-主观和客观的关系,3个原理。辩证法-联系(6个)、发展(6个)、矛盾(6个)。认识论(1+2+1)。历史唯物主义(2+2+2+1)。

3)某个知识点:哲学-某原理;经济学-市场经济的知识、价值规律的知识、商品的知识等;政治学-国家职能(4个职能,每个的whatwhyhow)的知识、政党的知识、国际社会和国际关系的知识等。

2、分清what why how

1what:设问的句式-说明了/反映了什么道理?

     注意问题:由表面的现象到内在的本质(及其影响),不要只停留在表面。

2why:设问的句式-为什么/意义/必要性/依据。

注意问题:

第一,原因要多方面-理论依据(教材)+必要性(句式:由┉决定;┉的客观要求)+重要性(句式:有利于/有助于/对┉有重要意义)+可行性(句式:┉的条件具备,时机成熟)。

第二,多个客体才能得高分,不能只在一个客体上描述意义。多个客体的顺序是-由小到大、由直接到间接(到时事政治)(例: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的意义:国有的竞争力、主导-公有的主体-非公有的发展-基本经济制度的完善-社会主义市场体制的完善-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第三,经济学常用的必要性:由社会主义本质、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决定。重要性:资源优化配置;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国际竞争力(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常用的政治意义:人民(利益、当家作主的地位)、国家(履行职能、巩固政权、社会安定和长治久安、和谐社会;对外-国际环境、国际地位)、党(巩固领导和执政地位、完善执政方式和领导方式、提高执政水平、贯彻3个代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民族(团结、国家统一)、宗教(团结信教群众、共建现代化)。

常用的政经哲万能答案:现代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建设和谐社会。

3how:设问的句式-怎样/措施/启示。

注意问题:

第一,答案的来源有3个。根据行为主体回归教材+根据材料的问题而找出解决的对策+根据时事政治升华。

第二,经济学常见行为主体的做法:国家-加强宏观调控,(制定政策、提供环境、给与扶持)。企业-提高经济效益(途径:2+1+若干)、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形象、开展正当竞争反对不正当竞争、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掌握核心技术的自主知识产权。消费者-+正确的消费观。劳动者-正确对待自己的权利和义务。经营者-提高素质、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形象。投资者-正确对待各种投资行为的收益和风险,理性投资。对外经济-国家要实现国际收支平衡;“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实施“国际化”战略,充分利用2个市场、2种资源;引进技术要消化吸收再创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利用外资要提高质量、优化结构。农业-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道路,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工业-新兴工业化道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第三,政治学中常见的行为主体的做法:国家-履行职能、坚持原则,(对外:职能、政策;民族:新型关系、3原则、政策;宗教:政策)。政党-坚持领导核心和执政党地位,3个领导方式和3个执政方式,加强自身建设、提高执政能力、贯彻3个代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第四,时事政治常用的做法:战略-西部大开发、可持续发展、人才强国、城镇化。社会-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创新型。三农-统筹城乡,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民素质、提供人才智力支撑。

第五,哲学启示侧重答方法论。(唯物论: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反对主观主义;尊重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坚持科学发展观,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人和自然和谐相处。辩证法:坚持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反对孤立的观点;提高活动的自觉性和预见性;树立大局观念,从整体着眼、寻求最有目标;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最大发挥,学会优化组合;坚持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反对静止的观点;与时俱进、坚持创新精神;坚持内外因相结合;重视内因,不忽视外因对外因作一分为二的分析;用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看问题;重视量的积累;坚持适度原则;坚持全面的观点,反对片面的观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反对一刀切、一风吹、形式主义;坚持共性和个性的统一,既要学会借鉴又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掌握认识的秩序、学会科学的工作方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要善于抓住重点,又要学会统筹兼顾;要善于抓住重点,集中主要力量解决主要矛盾;要学会统筹兼顾、恰当处理次要矛盾;既要全面,又要拴渔分清主流和支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在实践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深化、扩展、向前推移认识;坚持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为群众利益而奋斗;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主观条件,实现贡献和索取的统一;走群众实践相结合的道路,在实践中锻炼成才;树立崇高的人生理想,在奋斗中实现理想;在实践的基础上,自觉改造主观世界,实现个人和社会、主观和客观的统一。

3、对象:即设问问的是什么事情。例:运用规律的客观性原理回答,中国要发展必须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对象)对象中的“中国发展、经济全球化”在答案中必须出现,即答案要事理结合(理是教材的理论知识,事是设问的对象),共性知识和个性材料相结合。设问对象的个性特点必须在答案中出现,例:二模题,简述诚信的意义。“基本精神”是诚信的个性特点必须答上,至于交易原则、精神文明的题中之义等,都不是个性特点。

(二)审材料。

1、看:标点。1)一段或几段话。看句号。2)一句话:看分号和逗号。

2、画:关键词、关联词、主体。画的同时,对应的理论要点写上。如:重点-主矛。

3、概:每层的中心、整段材料的中心。

1)若干句话、材料很长的时候,合并同类项、找出几层的层义和全部材料的中心,对答题至关重要。2)一句话、材料很短的时候,根据2的关键词基本就可以答题了。

4、联:把3的大意或关键词和设问相连,排除无效信息,确定答案的要点,同时分清主次,打好腹稿、字的大小想好、试卷布局位置心中有数。

二、答案:

1、层次化(划圈)、段落化(分段)。

2、每个圈中:理论、材料缺一不可。

3、答案的来源:教材+材料+时政热点。

4、哲学:理论-世界观+方法论。(方法论更重要)

经济常识

一、看到下列的关键词,应该想到什么?

1、企业:提高竞争力和经济效益。

2、产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调整经济结构)

3、政府/国家:加强宏观调控。(按市场规律办事)

4、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发挥价值规律的作用)

5、资源:优化配置,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是一种重要的经济资源。

6、经营者:提高素质。(开展正当竞争,反对不正当竞争)

7、劳动者:权利和义务,确保主人翁地位。建立健全劳动合同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

8、生产者:提高经济效益。

9、消费者:维护合法权益。

10、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11、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走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发展道路,发展现代农业。

12、人民生活:社会主义生产目的。

13、公平:社会主义根本目标、社会主义本质。

14、分配:坚持┅分配制度,坚持8字原则。调高、扩中、提低。

15、经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16、财政:作用(5个);影响因素(2个)——经济发展、分配政策。

17、税收:作用(3个);树立纳税人意识。

18、消费:影响因素(4个);消费观(3+1+2)。


 

哲学主要原理和方法论

一、辩证(唯物论)

1、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反对:主观主义。

2、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正确的思想意识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思想意识能够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要求我们重视意识的作用,自觉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反对:忽视意识的作用。

3、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要求我们:按客观规律办事,从客观条件出发。反对:反对不讲科学,违背规律。

4、认识和利用规律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要求我们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规律。反对:无所作为。

5、自然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要求我们:尊重自然,坚持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反对:破坏资源环境、片面追求发展速度。

二、(唯物)辩证法:

         联系的观点:

1、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于普遍联系当中(或:事物的联系具体普遍性和客观性),坚持联系的观点,反对:孤立的观点。

2、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整体的性能状态及变化会影响到部分的性能状态及其变化。要求我们:树立大局观念,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反对:不见大局(小团体主义)。

3、整体由部分组成,在一定条件下,关键部分的性能会对整体的性能状态起决定作用。要求我们:搞好局部,使整体发挥更大功能。

4、当部分以合理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就具有全新的功能,整体的功能就大于各个部分功能之和。要求我们:学会优化组合。

5、事物都处于因果联系的链条之中,要求我们:正确认识事物,提高实践活动的自觉性和预见性。

            发展的观点:

6、事物是变化发展的,要求我们:坚持发展的观点,与时俱进,培养创新精神,支持新事物的成长。反对:静止的观点。

7、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要求我们:重视内因,(注重主观努力;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8、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要求我们:不能忽视外因,对外因作一分为二的分析。

9、事物的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要求我们:坚持内外因相结合的观点。

10、量变只有在一定范围和限度内,事物才能保持原有的性质。要求我们:坚持适度原则。反对过度。

11、量变是事物变化发展的开端,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要求我们:重视量的积累。

12、构成事物的成份在结构和排列次序上发生了变化,也能引起质变。要求我们:学会优化结构

13、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事物的发展最终要通过质变来实现。要求我们:不失时机地促成飞跃。

14、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要求我们:用量变引起质变的观点看问题。

15、新事物必定战胜旧事物,要求我们:坚信前途是光明的。反对:悲观失望。

16、新事物的成长壮大一般要经历艰难曲折的过程,要求我们:准备走曲折的路。反对:盲目乐观。

17、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而发展的道路是迂回曲折的。要求我们:要在曲折中向前进。

            矛盾的观点:

18、任何事物内部都包含着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矛盾就是对立统一。要求我们:要如实地反映事物的本来面目,坚持一分为二的矛盾分析方法,坚持两点论。反对:片面看问题。

19、矛盾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要求我们:敢于承认矛盾、揭露矛盾。反对:回避矛盾。

20、矛盾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要求我们:全面看问题(一分为二地看问题;坚持两点论、两分法)。反对:片面看问题。

21、矛盾具有特殊性,要求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反对:一刀切”“一风吹

22、矛盾的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辨证统一的,要求我们:坚持共性、个性统一,① 既要学习借鉴,又要结合自己的实际。② 掌握认识的秩序。 ③ 学会一般号召和个别指导结合、抓典型等工作方法。 ④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3、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要求我们:善于抓住重点(或:抓中心、抓关键、抓任务、抓突破口),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反对:眉毛胡子一把抓。

24、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是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要求我们:要统筹兼顾。反对:单打一。

25、事物的性质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所规定的。要求我们:善于分清主支流。反对:混淆事物性质。

26、矛盾的主、次要方面相互依赖,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事物的性质随之改变。要求我们:要全面,不能忽视支流。反对:任由支流发展。

27、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有许多矛盾,矛盾有主次之分,是两点和重点的统一。要求我们: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既要全面,又要善于抓住重点。反对:一点论、均衡论。

28、同一矛盾有主次方面,是两点和重点的统一。要求我们:既要全面,又要善于抓住主流。反对:一点论、均衡论。

三、(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29、实践决定认识,要求我们: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

30、认识对实践有反作用,正确认识、科学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要求我们:重视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31、认识的根本任务是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并能透过现象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要求我们:要透过现象抓住本质和规律。

32、认识总是不断发展的。要求我们:要在实践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深化、扩展、向前推移认识。反对:认识僵化、绝对化。

33、科学想象和创造性思维能够激发思维潜能,要求我们:要坚持科学想象和创造性思维,反对:墨守成规、思想僵化。

34、主观因素影响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要求我们:不断积累正确的主观条件,端正动机,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四、人生观、价值观历史唯物主义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性质决定社会意识的性质、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先进的、革命的、科学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反之起着重大阻碍作用。

2、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要求我们:坚持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为群众利益而奋斗。

3、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及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普遍的、显著的导向作用。不同的价值观有不同的导向作用。凡是符合发展规律,人类根本利益的价值观都是正确的价值观。要求我们:坚持正确的价值观。

4、集体主义是正确的价值取向,要求我们:坚持集体主义,要顾全大局。反对:个人主义、小团体主义。

5、人生价值包括贡献和索取两方面,二者互相联系密不可分,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要求我们:创造条件,在为社会贡献中实现人生价值。

6、崇高的理想对人生、对社会有着重大的指导和促进作用。要求我们:树立崇高的理想,在奋斗中实现理想。

7、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改造主观世界是为了更好地改造客观世界,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在改造着自己的主观世界。要求我们:自觉改造主观世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实现主观和客观、个人和社会的科学正确的统一。

哲学方法论

一、唯物论

1、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主观符合客观,主观要与客观达到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反对:主观主义。

2、重视精神的力量,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反对: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3、按客观规律办事,从客观条件出发,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规律。

  反对:违背规律;无所作为。

4、尊重自然,坚持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二、辩证法:

联系的观点:

1、坚持联系的观点,反对:孤立的观点。

2、树立大局观念,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

3、搞好局部,学会优化组合,使整体发挥更大功能。

4、掌握因果联系,正确认识事物,提高实践活动的自觉性和预见性。

发展的观点:

5、坚持发展的观点,与时俱进,培养创新精神,支持新事物的成长。反对:静止的观点。

6、坚持内外因相结合的观点,重视内因,对外因作一分为二的分析。

7、用量变引起质变的观点看问题,重视量的积累,坚持适度原则,不失时机地促成飞跃。

8、要在曲折中向前进,坚信前途是光明的,准备走曲折的路。

矛盾的观点:

9、全面看问题(一分为二地看问题),(坚持两点论、两分法)。

  反对:片面看问题(回避矛盾)。

10、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反对:一刀切”“一风吹

11、坚持共性、个性统一,① 既要学习借鉴,又要结合自己的实际。② 掌握认识的秩序。 ③ 学会一般号召和个别指导结合、抓典型等工作方法。 ④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反对:割裂二者关系。

12、既要抓重点、抓中心、抓关键、抓任务、抓突破口;又要统筹兼顾。

   反对:眉毛胡子一把抓;单打一。

13、既要抓主流、抓性质、抓本质、抓方向、抓大局;又不能忽视支流。

   反对:混淆事物性质;任由支流发展。

14、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反对:一点论、均衡论。

三、认识论

1、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

2、重视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3、要透过现象抓住本质和规律。

4、要在实践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深化、扩展、向前推移认识。反对:认识僵化、绝对化。

5、要坚持科学想象和创造性思维,反对:墨守成规、思想僵化。

6、实践活动要有计划、有目的。反对:盲目实践。

7、要按客观规律办事,从客观条件出发,不断积累正确的主观条件,端正动机,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8、坚持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相信、依靠群众,为群众利益而奋斗。

9、自觉改造主观世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实现主观和客观、个人和社会的科学正确的统一。

四、人生观、价值观、历史唯物主义

1、树立正确的社会意识,坚持正确的价值观。

2、坚持集体主义,反对:个人主义、小团体主义。

3、使个人活动符合社会发展规律,推动社会发展。反对:逆历史潮流、阻碍社会发展。

4、创造主、客观条件,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

5、① 提高个人素质,埋头实干,有艰苦奋斗的精神面貌。② 走出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的误区。③树立崇高理想 ④ 同群众实践结合。

6、理想要符合实际,要有艰苦奋斗的精神,要在奋斗中实现理想。

7、坚持群众观点、群众路线。

   同群众实践结合,实现“情理行”的转变。

8、自觉改造主观世界,树立正确的3观,实现2个统一。

9、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坚持唯物史观),反对历史唯心主义(反对唯心史观)。

政治常识总结

(一)国家

1、性质(国体):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其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2、职能:内4个,外3个。有效维护人民利益。

3、原则:3个。

4、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5、国家间关系的原因:国家利益决定国家间关系,共同利益是合作的基础,利益分歧是冲突的根源。



  双击自动滚屏  

高三政治教学网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进入管理 |

联系地址:四川省华蓥中学(省示范高中)   联系电话:13458913985   联系人:微信号13458913985再拉入高中政治微信群 QQ群 40420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