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透析 >> 10高考政治备考:提高我国宏观调控水平
    
  双击自动滚屏  
10高考政治备考:提高我国宏观调控水平

发表日期:2010年3月22日  本页面已被访问 5582 次

国家宏观调控这一知识点,既是教材的重点,又是历年高考的重点。因此,必须全面准确理解和把握这一知识点。

 

一、【背景资料】

201035,在十一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做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今年要重点抓好八个方面工作,第一项就是“提高宏观调控水平,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根据新形势新情况不断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把握好政策实施的力度、节奏和重点。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好通胀预期的关系。既要保持足够的政策力度、巩固经济回升向好的势头,又要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取得实质性进展,还要管理好通胀预期、稳定物价总水平。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

一是保持适度的财政赤字和国债规模。今年拟安排财政赤字10500亿元,其中中央财政赤字8500亿元,继续代发地方债2000亿元并纳入地方财政预算。
   这样的安排主要是考虑到今年财政收支矛盾仍然十分突出。从财政收入看,上一年一次性特殊增收措施没有或减少了,还要继续实施结构性减税政策,财政收入增长不会太快;从财政支出看,继续实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揽子计划,完成在建项目、加强薄弱环节、推进改革、改善民生、维护稳定等都需要增加投入。
  二是继续实施结构性减税政策,促进扩大内需和经济结构调整
  三是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有保有压,把钱花在刀刃上。继续向“三农”、民生、社会事业等领域倾斜,支持节能环保、自主创新和欠发达地区的建设。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大力压缩公用经费。
  四是切实加强政府性债务管理,增强内外部约束力,有效防范和化解潜在财政风险。同时,要依法加强税收征管和非税收入管理,严厉打击偷骗税行为,做到应收尽收。继续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一是保持货币信贷合理充裕。今年广义货币M2增长目标为17%左右,新增人民币贷款7.5万亿元左右。这两个指标虽然都低于去年实际执行结果,但仍然是一个适度宽松的政策目标,能够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合理资金需求。同时也有利于管理好通胀预期、提高金融支持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
  五是优化信贷结构。落实有保有控的信贷政策,加强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有效缓解农户和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严格控制对“两高”行业和产能过剩行业的贷款。强化贷后管理,确保信贷资金支持实体经济。
  六是积极扩大直接融资。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扩大股权和债券融资规模,更好地满足多样化投融资需求。
  七是加强风险管理,提高金融监管有效性。探索建立宏观审慎管理制度,强化对跨境资本流动的有效监控,防范各类金融风险。继续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积极扩大居民消费需求。继续提高农民收入、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部分优抚对象待遇和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增强居民特别是中低收入者消费能力。
   巩固扩大传统消费,积极培育信息、旅游、文化、健身、培训、养老、家庭服务等消费热点,促进消费结构优化升级。扩大消费信贷。加强商贸流通体系等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发展电子商务。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努力营造便利、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继续实施和完善鼓励消费的各项政策措施。

大幅提高家电下乡产品最高限价,增加品种和型号,扩大补贴范围,完善补贴标准和办法,加强对中标企业的管理和考核,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完善家电、汽车以旧换新和汽车、摩托车下乡政策,小排量汽车购置税按7.5%征收。我们一定要落实好这些政策措施,把好事办好,真正让广大群众得到实惠。
  着力优化投资结构。各级政府投资都要集中力量保重点,严格控制新开工项目,资金安排主要用于项目续建和收尾,切实防止出现“半拉子”工程。扎实推进地震灾区恢复重建,保质保量完成任务。鼓励扩大民间投资,完善和落实促进民间投资的相关政策。
   加强和改进投资管理,严格执行用地、节能、环保、安全等市场准入标准和产业政策,切实防止重复建设。对有财政资金投入的建设项目,要加强全程监督,坚决避免以扩大内需为名,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坚持科学民主决策,确保公共投资真正用于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和改善人民生活,经得起实践和历史的检验。
    

二、【知识精析】

(一)经济常识角度:

1.国家的宏观调控的原因、目标和手段。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是宏观调控的经济手段。从宏观调控的原因上看,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市场调节有缺陷,需要国家的宏观调控。从目标上看,它能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宏观调控运用的主要手段是经济、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而且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发挥宏观调控手段的总体功能。最近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对宏观经济政策作出重大调整。当前要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在努力稳定出口的同时,出台更加有力的十项措施扩大国内需求,以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2.财政收支的三种情况:收大于支;收等于支,或收大于支略有节余;收小于支。第一种情况意味着财政没充分利用,第二种状况叫做收支平衡,第二种状况就是财政赤字,财政赤字主要靠借债来弥补,但发行货币也是一种消除赤字的办法。不能笼统地看财政赤字是有利还是有害。一般说来,财政赤字过大会引发通货膨胀,但近年来我国运用适度的财政赤字对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平衡总供给和总需求等产生了良好的作用。国家财政是通过预算实现的。积极财政政策的直接表现形式是通过发行国债,扩大赤字来加大政府投入。今年拟安排财政赤字10500亿元,其中中央财政赤字8500亿元,继续代发地方债2000亿元并纳入地方财政预算。积极财政政策实际等于扩张性政策,我国扩大赤字发行国债,这会对国家预算带来影响,但这个规模完全在掌控范围内。

3.财政的支出和作用。财政支出规定了政府活动的范围和方向,反映了政府的政策。财政是国家宏观调控手段,国家财政是促进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今年要继续实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揽子计划,完成在建项目、加强薄弱环节、推进改革、改善民生、维护稳定等都需要增加投入。

4.中国人民银行作为领导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国家机关,依法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制定货币政策、防范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促进经济增长。2010年要继续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一是保持货币信贷合理充裕。今年广义货币M2增长目标为17%左右,新增人民币贷款7.5万亿元左右。这两个指标虽然都低于去年实际执行结果,但仍然是一个适度宽松的政策目标,能够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合理资金需求。同时也有利于管理好通胀预期、提高金融支持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
    5
.生产与消费关系。目前,投资、内需、出口这拉动经济发展的“三架马车”中,出口受限。因此要扩大内需,以投资带消费以消费促增长。扩大内需,短期靠投资,长远靠消费,消费是经济增长的持续动力。2010年要积极扩大居民消费需求。继续提高农民收入、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部分优抚对象待遇和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增强居民特别是中低收入者消费能力。巩固扩大传统消费,积极培育信息、旅游、文化、健身、培训、养老、家庭服务等消费热点,促进消费结构优化升级。扩大消费信贷。加强商贸流通体系等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发展电子商务。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努力营造便利、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继续实施和完善鼓励消费的各项政策措施。 

6.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适应经济全球化、资本流动高度全球化的要求。今年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根据新形势新情况不断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把握好政策实施的力度、节奏和重点。在资本流动高度全球化的今天,作为世界金融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国不可避免地受到冲击。

(二)哲学常识角度分析

1.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国家出台上述政策,是根据国际国内的现实情况出发的。国家运用财政和税收国债等经济杠杆,刺激经济发展,并鼓励出口所采取的有效措施。也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重要表现。

2.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能的关系。我国根据新形势新情况不断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把握好政策实施的力度、节奏和重点。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好通胀预期的关系,是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按客观规律办事的体现。

3.全面的观点看问题。既要保持足够的政策力度、巩固经济回升向好的势头,又要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取得实质性进展,还要管理好通胀预期、稳定物价总水平,是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4.抓主要矛盾的观点。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做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今年要重点抓好八个方面工作,第一项就是“提高宏观调控水平,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5.矛盾的特殊性原理。不同事物的矛盾各不相同。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各有其特点。根据新形势新情况不断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把握好政策实施的力度、节奏和重点,体现了矛盾的特殊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道理。

(三)政治常识角度分析

1.国家性质。提高宏观调控水平,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根据新形势新情况不断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国家经济经济政策组合拳的出台,反映了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2.国家职能。国家采取一系列提高宏观调控水平的措施,体现了国家履行经济职能。加强和改进投资管理,严格执行用地、节能、环保、安全等市场准入标准和产业政策,切实防止重复建设,还体现了国家的社会公共服务职能。

3.了国家机关对人民负责的原则。我们一定要落实好这些政策措施,把好事办好,真正让广大群众得到实惠。体现了国家机关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4.党的性质和宗旨。十一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对“提高宏观调控水平,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战略部署,体现党坚持“三个代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性质和宗旨。

5.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在当前世界经济形势下,我国政府牢牢把握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

 

三、【理解知识要点】

 1.明确什么是国家的宏观调控

国家的宏观调控是指国家运用各种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的调节和控制。我国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是: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其中,促进经济增长是国家宏观调控最主要的任务和目标。因为经济增长是增强综合国力和实现社会全面进步的基础,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物质保障。

2.把握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原因 

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国家之所以要进行宏观调控,

一是为了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1市场的调节作用不是万能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对有些经济行为不能发挥调节作用,比如国防、消防、公安等这些公共消费;有些经济行为是不能让市场对其发挥调节作用,比如走私、枪支弹药等等。所以,如果一切经济活动都靠市场实现调节的话,必然会造成社会生活的混乱,要使市场经济有序进行,就必须依靠国家的宏观调控。

2即使在市场调节可以广泛发挥作用的领域,市场调节也存在着固有的弱点和缺陷,即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这些会带来经济的波动和资源的浪费,引起社会矛盾,不利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二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及共同富裕目标要求国家必须发挥宏观调控职能。

3.全面把握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手段

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包括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其中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 三种手段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1区别:①内涵和外延不同。经济手段是指国家运用经济政策和计划,通过对经济利益的调整而影响和调节社会经济活动的措施。常见的经济手段有制定经济计划和经济政策(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收入政策、产业政策、区域发展政策、投资政策、价格政策等)。法律手段是国家通过制定和运用经济法规来调节经济活动的手段。法律手段主要包括经济立法、经济执法、法律监督等。行政手段是国家通过行政机构,采取带强制性的行政命令、指示、指标、规定等行政措施来调节和管理经济的手段。行政手段包括行政命令、行政制度、行政规章和条例等。地位不同。经济手段是国家宏观调控的最主要手段,法律手段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当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都不能有效调节经济活动时,就需要必要的行政手段进行调节。特点不同。经济手段调节具有宏观性、战略性、指导性和间接性的特点。法律手段对经济具有经济普遍的约束力和严格的强制性,对经济运行的调节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明确的规定性。行政手段具有直接、迅速和强制性的特点。

2)联系:三种手段各有特长,各有特色,相互联系,相互补充,共同构成了宏观调控手段的体系。在运用这三种手段时,应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充分发挥宏观调控的总体功能。

4.把握市场资源配置与国家宏观调控的关系

1区别:发生作用的途径和手段不同。市场配置资源是通过市场上价格、供求和竞争的变化和相互作用,支配人们的经济活动,调节人、财、物的投放方向和数量比例;国家宏观调控是国家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控制和调节。二者在市场经济中的地位不同。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国家的宏观调控要在尊重市场的基础性作用的前提下进行,是重要的资源配置方式。

2)联系:市场经济的正常发展,不仅要求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而且需要有国家的宏观调控,它们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资源配置体系。要保证市场经济健康、有续地发展,必须把二者有机地统一起来。

 

四、【走出认识误区】

 1.把宏观调控看成只是靠行政手段。

 解析: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包括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经济手段是指国家运用经济政策和计划,通过对经济利益的调整而影响和调节社会经济活动的措施。法律手段是国家通过制定和运用经济法规来调节经济活动的手段。行政手段是国家通过行政机构,采取带强制性的行政命令、指示、指标、规定等行政措施来调节和管理经济的手段。三种手段各有特长,各有特色,相互联系,相互补充,共同构成了宏观调控手段的体系。在运用这三种手段时,应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充分发挥宏观调控的总体功能。不能认为宏观调控就是靠行政手段。

2.把宏观调控和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对立起来。

解析: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但市场的调节作用不是万能的。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的弱点。这些会带来经济的波动和资源的浪费,引起社会矛盾,不利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而国家的宏观调控是建立在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基础上的,能够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因此,要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有续地发展,既要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又要加强宏观调控,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不应该把二者割裂开来,更不能对立起来。

3.认为只有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才有宏观调控。

解析:在当代,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国家都实行市场经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对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但是市场的调节作用并不是万能的,存在着固有的弱点和缺陷,这就需要国家的宏观调控。无论是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都有宏观调控,只是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能够实行更强有力的宏观调控,能比资本主义国家做得更好的,更有成效。

 

五、【典型例题】

1. 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根据新形势新情况不断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把握好政策实施的力度、节奏和重点。这段材料对我们的启示是:

①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②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③事物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④同一事物的矛盾在发展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特点

    A.①②             B.①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坚持科学民主决策,确保公共投资真正用于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和改善人民生活,经得起实践和历史的检验。这体现的政治生活道理是:

A.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总是一致的               B.对人民负责的政府活动原则

C.党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D.依法行政是政府工作的原则

3.大幅提高家电下乡产品最高限价,增加品种和型号,扩大补贴范围,完善补贴标准和办法,加强对中标企业的管理和考核,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完善家电、汽车以旧换新和汽车、摩托车下乡政策,小排量汽车购置税按7.5%征收。这些举措有利于:

①提高农民的消费水平     ②改变农民的消费结构

③拉动相关企业的生产     ④增加农民和农村的收入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4.扩大补贴范围,完善补贴标准和办法,这是利用:

   A.财政政策提高农民收入                           B.税收政策促进经济发展

   C.货币政策促进农民消费                           D.宏观调控手段促进消费

5.今年拟安排财政赤字10500亿元,其中中央财政赤字8500亿元,继续代发地方债2000亿元并纳入地方财政预算。这样的安排主要是考虑到今年财政收支矛盾仍然十分突出。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①联系具有必然性,因而具体事物在联系系统中的作用是确定不变的 ②联系是普遍的,但具体事物之间的联系是特殊的可变的 ③联系具有直接性,因而具体事物之间的联系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④联系是客观的,但具体事物之间的联系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62010年要积极扩大居民消费需求,要继续提高农民收入、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部分优抚对象待遇和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增强居民特别是中低收入者消费能力。下列措施能够起到扩大消费需求的是:

①提高存贷利率  ②提高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

③提高外汇汇率   ④拓宽就业渠道,扩大就业

A.①④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7. 今年广义货币M2增长目标为17%左右,新增人民币贷款7.5万亿元左右。这两个指标虽然都低于去年实际执行结果,但仍然是一个适度宽松的政策目标,能够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合理资金需求。同时也有利于管理好通胀预期、提高金融支持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这体现了:

   A.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B.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C.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              D.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8.今年要巩固扩大传统消费,积极培育信息、旅游、文化、健身、培训、养老、家庭服务等消费热点,促进消费结构优化升级;扩大消费信贷;鼓励居民消费,企业投资,有利于拉动经济增长。其理论根据在于:

A.生产决定消费                                B.生产为消费创造必要条件

C.消费对生产有反作用                            D.消费对生产起决定作用

9.一般说来,当经济增长滞缓,经济运行主要受需求不足的制约时,为促进经济增长,可以采用的经济措施有:

增发国债,增加财政支出           ②降低存贷款利息率,增加货币供应量

③扩大就业,降低失业率             提高税率,增加税收,增加财政收入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0.今年要继续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一是保持货币信贷合理充裕;二是优化信贷结构;三是积极扩大直接融资;四是加强风险管理,提高金融监管有效性。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①属于经济手段            ②是运用“看不见的手”进行宏观调控

③属于行政手段            ④是为了经济增长、物价稳定

A.①④               B.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1.今年拟安排财政赤字10500亿元,其中中央财政赤字8500亿元,继续代发地方债2000亿元并纳入地方财政预算。从筹资的角度看,国债与股票的主要区别是:

A.国债纳入财政收入,股票属于企业资金 B.国债筹资的成本低,股票筹资的成本高

C.国债筹资安全性强,股票筹资风险性大 D.国债转手出让容易,股票转手出让困难

122010年,为控制CPI的过快上涨,政府需要运用税收、利率等经济杠杆来调节。经济杠杆能够起到调节作用的根本原因在于:

 A.经济杠杆能够弥补市场调节的缺陷          B.经济杠杆有政府强制力的保证

    C.直接关系市场主体的利益                      D.能够保证经济平稳运行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发出通知,决定从200891日起调整汽车消费4政策。具体调整为:一是条大排量乘用车的消费税税率;二是小排量乘用车的消费税税率。此举旨在抑制大排量汽车的生产和消费,鼓励小排量汽车的生产和消费,有利于降低消费,减少空气污染,促进国家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根据材料回答13----14题。   

13.对汽车消费税政策的调整,体现了税收具有: 

    A.强制性            B.固定性           C.无偿性.      D.随意性

14.上述材料体现的经济现象主要包括:

①国家在运用经济手段进行宏观调控   ②有利于经济结构的调整  ③有利于引导企业合理生产与居民合理消费  ④有利于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根据国务院部署,发改委等部门陆续制定发布了钢铁、汽车、船舶、石化、纺织、轻工、有色金属、装备制造业、电子信息以及物流业十大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回答15---17题。

15.发改委认为,上述十大行业中,有的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有的是重要的战略性产业,有的是重要的民生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地位举足轻重。制定实施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

①体现国家管理经济的职能  ②表明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③体现国家机构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  ④表明政府是依法治国的主体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③

16.从短期来看,这些规划有利于解决相关产业目前遇到的实际问题,缓解世界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从长远来看,将对中国产业技术升级改造、结构调整等产生深远的影响。这一观点的依据是:

   A.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B.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C.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D.发展就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17.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明确提出加快推进产业的兼并重组。规划中的兼并重组重点强调的是“淘汰落后产能、发展先进产能、提高行业的集中度,继续推进优化产业的组织结构,淘汰落后的生产能力”。兼并重组的意义是:

①实现优势互补  ②实现生产的集中和优化,提高总体效益 

③提高劳动生产率  ④促进先进技术的研究和开发

    A.①②③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

18.《国务院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文件的发布,拉开了国家解决低收入人群住房难问题的序幕。由政府提供的保障性住房将分流市民的购房需求,既有利于让更多的中低收入家庭住上房子,又有望促进房地产业的良性发展。房改体现的政治学道理有:

①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②国家机构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③政府履行经济职能,有利于住房市场供应结构的变化  ④政府履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完善住房社会保障体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92009年入冬以来,中国部分地区遭遇罕见暴雪,据中央气象台信息,多个地区的降雪量和积雪深度突破历史同期极值。河北、山西、河南等地的暴雪过程整体已达60年一遇标准,局部地区突破百年一遇。面对灾害,财政部、民政部紧急下拔2000万元中央救灾资金,确保灾区民众生活正常。这部分资金属于:

    A.积累基金中用于非生产性基本建设的部分B.积累基金中用于社会物资储备的部分

    C.消费基金中用于社会保障的部分          D.消费基金中用于个人消费的部分

20.于200712月开始在四川等三省进行的“家电下乡”试点工作,一年后在全国12个省区推广。200921,“家电下乡”推广到全国。按规定,对农民购买的家电产品其销售价格给予13%的财政资金补贴。这些财政资金补贴:

①反映了我国政府的政策导向  ②表明财政可以有效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③是国民收入中用于公共消费的部分   ④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21.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10年是中国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下面作法符合上述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是:

    A.增加财政支出,下调人民币存贷款利率

    B.增加社保支出,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

    C.提高出口税率,扩大市场货币供应量  D.减少财政投入,上调人民币存贷款利率

为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解决广大农村居民老有所养问题,国务院办公厅于200994日印发了《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指导意见》。决定今年在全国选择10%的县(市、区、旗)开展新型农村养老保险(以下简称农保)试点,以后逐步扩大试点,全国普遍实施,2020年之前基本实现对农村适龄居民的全覆盖,并明确了各级财政对新农保的补助政策。据此完成2223题。

22.有专家指出,只有很好的社会保障或民生保障,才能给全体国民带来普遍的安全感。通过新农保构建覆盖全体农民的老年保障制度,可免除其养老的忧患,从而提高其对未来的信心,扩大需求。这是国为:

    A.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方式和水平

    B.我国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C.居民的消费水平受未来收入预期的影响

    D.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将刺激社会经济的发展

23.关于“新农保”小明向妈妈介绍,其中合理的是:

    A.是一种针对风险本身的投资方式   B.其费用是个人、集体、政府共同承担的

    C.建立在商业原则基础上,保障项目广泛

    D.其形式多样,完全由参保者自主决定为谁购买

24.面对“地王”频出、房价高企的现象,20091112,国土资源部对各类城市商品住宅项目单宗用地规模提出明确上限,限制高价地,打击囤地行为。国土资源部的举措表明:

①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  ②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③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④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5.(28分)我国农村一直被视为一个潜力巨大的市场,根据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表一:M5年来城乡居民生活变化情况

 

单位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366

2476

2622

2936

3255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6860

7703

8472

9422

10493

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

%

47.7

46.2

45.6

45.2

45.0

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

%

38.2

37.7

37.1

36.9

36.5

注:一般来讲恩格尔系数高于60%就认为是绝对贫困;60%50%之间是温饱;50%40%之间是小康;40%20%是富裕。

材料二 在金融危机以来的经济形势下,财政部等相关部门出台了“家电下乡”政策。农民可以买到专为农村市场生产的限价名牌家电产品,并可获家电价格13%的财政补贴。在政策刺激下,家电企业纷纷开拓农村市场,注重产品质量的提高,并将“节能”、“防潮防锈”等个性化功能加入到产品当中,有效地推动了农村家电消费的发展。

(1)分析材料一反映的经济信息。(8分)

 

(2)结合材料二, 运用唯物论知识分析政府为什么推动“家电下乡”?8分)

 

(3)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运用经济常识分析农村家电消费发展的原因。(12分)

 

26.3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近年来,在统筹城乡发展的方针指引下,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从我国农村的现实发展和农民的迫切愿望出发,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了一系列的惠农、强农政策:在减免农业税的基础上加大各种种粮补贴,提高粮食最低保护价的标准,2010年开始实施花生良种补贴试点;继续推进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免费进程,积极开展农业生产技术和农民务工技能培训,增强农民科学种田和就业创业能力;逐步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水平、政府补助标准和保障水平,2010年继续抓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有条件的地方可加快试点步伐……随着这些政策的贯彻落实,广大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一定会上一个新台阶。  

材料二  2009年,我国粮食生产再获丰收,连续6年实现增产。但是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农业的劳动力素质、设施装备水平和产品的科技含量相对比较滞后,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明显过大,多数地方的农民不知道测土配方施肥;全国54%的耕地仍“靠天吃饭”,50%60%的中小型灌区设施老化失修。

1)扩大农村有效需求,启动农村消费市场,是扩大内需的重要举措之一。材料一中的一系列惠农、强农政策是如何起到扩大农村有效需求作用的?(6分)

 

     2)材料一中我国政府制定一系列惠农、强农政策的政治学依据是什么?(12分)

 

3)结合材料二,运用相关经济知识,说明如何实现我国粮食生产的可持续发展?(6分)

 

4)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结合材料说明在新农村建设中为什么要求做到“生产发展”和“生活宽裕”的统一?(8分)

 

27.(17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表一:  X2005-2009年城乡居民收入情况(单位:元)

年 度

人均收入增长率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1-10

城镇居民人均

可支配收入/增长率

6860

8.5%

7703

13.4%

8472

9.0%

9422

7.7%

10317

9.5%

农村居民人均

纯收入/增长率

2366

4.2%

2476

4.8%

2622

4.3%

2936

6.8%

3303

12.5%

注:从2005年起,X市取消了农业税并且对种粮农户给予了粮食补贴。

表二:X市部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农业生产经营状况

农民科技文化素质

农村社会事业

农业科技贡献率

农产品加工率

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

懂技术的农民占农民比重

参加各类社会保险比重

患病就医率

30%

20%

6

10%

5%

60%

材料二  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正式批准重庆市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是中央对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化改革和加快推进西部大开发的重大战略部署,同时也使重庆破解城乡统筹难题有了重要政策保障。

材料三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三中全会于2008年10月9日至12日在北京举行。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提出了推动城乡一体化等新一轮农村改革的总体思路,为今后中国农村经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胡锦涛总书记为重庆的发展提出的任务是:全面加强城市建设,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加大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力度,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着力解决好民生问题,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革步伐。

1)表一、表二分别反映了什么现象和问题?(8分)

 

(2) 根据材料二,运用哲学常识,说明在统筹重庆城乡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如何做到主观和客观的统一?(9 分)

 

28201035,在十一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做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一是保持适度的财政赤字和国债规模。今年拟安排财政赤字10500亿元,其中中央财政赤字8500亿元,继续代发地方债2000亿元并纳入地方财政预算。二是继续实施结构性减税政策,促进扩大内需和经济结构调整。三是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有保有压,把钱花在刀刃上。继续向三农、民生、社会事业等领域倾斜,支持节能环保、自主创新和欠发达地区的建设。四是切实加强政府性债务管理,增强内外部约束力,有效防范和化解潜在财政风险。同时,要依法加强税收征管和非税收入管理,严厉打击偷骗税行为,做到应收尽收。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回答:

1)材料体现了2010年我国将继续实施什么财政政策?

 

2)材料是怎样体现财政作用的?

 

29.根据以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H20062009年投资率和消费率变化情况》表

 

  2006

   2007

    2008

    2009

 投资率

  42.9

    44.8

    46.9

    40.4

 消费率

  51.6

    50.2

    48.6

    45.7

     注:①投资率指一定时期(通常为1年)内总投资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消费率是指一定时期内(通常为1年)的最终消费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②据专家推算,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高于投资。(消费每增加100亿元可新增GDPl0612亿元,而投资每增加100亿元只新增GDPl0002亿元。)

材料二:《H20062009年生产总值、城乡居民收入、消费情况》表

 

  年份

生产总值

增幅%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幅%

农村居民人均纯

收入实际增幅%

农村占全社会消费

品零售额的比重%

    2006

    11.8

    7.7

    5O

    38.1

    2007

    11.6

    8.2

    5.9

    36.8

    2008

    13.4

    10.4

    8.3

    35.4

    2009

    15.2

    10.1

    7.3

    33.8

    材料三:20091257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提出: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我们发展经济的最终目的,也是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和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大举措。2010年要把改善民生、发展社会事业作为扩大内需、调整经济结构的重点,坚定不移加以推进

问题:

1)材料一、材料二各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2)材料一和材料二有什么联系?

 

3)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政党的知识,分析说明中国共产党应该如何保障和改善民生? 

 

参考答案:

1.D  2.B  3.A  4.D  5.D  6.B  7.B  8.C 9B 10.A  11.A  12.C 13.B  14.D  15.D

16.C  17.A  18.B  19B  20.C  21.A  22.C  23.B  24.D

251)近年来,W市城乡居民收入都有所增长,但城镇居民收入比农村居民增幅大,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加大(2分);城乡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均呈不断下降趋势,但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仍高于城市居民家庭(2分),表明城乡居民生活不断改善(2分),但城乡生活水平差距明显。(2分)

2)①物质决定意识,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主观符合客观。财政部等相关部门从中国经济发展的实际出发,制定了家电下乡政策。(3分)②规律具有客观性,要按客观规律办事,出台家电下乡政策符合经济发展的规律,促进了经济的发展。(3分)③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家电下乡”政策是正确的意识,既提高了农民的消费水平,又能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拉动了内需,促进经济的发展。(2分)

3)①消费水平受收入水平的制约,农村居民家庭收入的增加促进农村家电消费发展。(3分)②国家搞好宏观调控,充分发挥财政调节资源配置的作用。制定和完善“家电下乡”等相关政策,培育农村市场主体,提高企业开拓农村市场的积极性。(3分)③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企业面向农村市场生产,满足农村居民消费需求和使用环境。(3分)④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消费反作用于生产),企业应该重视产品质量,增加个性化功能,满足农民需要。(3分)

26.(1)①加大对农业的支持保护力度,促进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从而扩大农村有效需求;(2分)②加大对农民和农民工的技能培训,提高其劳动和就业技能、增加其预期收入,从而扩大农村有效需求;(2分)③加大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力度,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提高对农民最基本生活需求的补贴,从而扩大农村有效需求。(2分)

2)①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政府制定一系列惠农、强农政策是我国国家性质的必然要求。(2分)②我国政府是人民意旨的执行者和利益的捍卫者,对人民负责,努力为人民服务是一切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行为准则和工作宗旨。我国政府坚持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在制定政策时增强服务意识,从农村的实际情况和农民的愿望出发,先搞试点然后再广泛推广,力争使广大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上一个新台阶。(4分)③政府在减免农业税的基础上加大各种种粮补贴,提高粮食最低保护价的标准是我国政府组织国家经济建设,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提高生产力和人民生活水平重要职能的具体表现。(2分)④继续推进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免费进程;积极开展农业生产技术和农民务工技能培训是政府履行文化职能的具体表现。(2分)⑤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履行公共服务职能是我国政府的重要职责。逐步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水平、政府补助标准和保障水平就是其具体表现。(2分)

3)①发展现代农业,建设高产、高效、优质、生态、安全农业,积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使农业发展方式由粗放型到集约型转变。(2分)②依靠科技进步,培养新型农民,提高农业的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2分)③加大资金投入和物质投入,建设和改善农田基本设施,增强其对农业发展的保障作用。(2分)

4)①生产实践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对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这就要求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通过一系列促进农村和农业发展的政策措施,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做到 “生产发展”。(3分) ②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这就要求中国共产党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坚持为人民群众的利益而奋斗的目标,通过一系列解决农村民生问题的政策措施,让农民群众分享发展的成果,做到“生活宽裕”。(3分)③“生产发展”,可以为农民群众的“生活宽裕”奠定物质基础;“生活宽裕”,可以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实现更好的“生产发展”。在新农村建设中要求做到“生产发展”和“生活宽裕”的统一,体现了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群众主体地位的一致性。(2分)

271)表一说表明2005年以来,X市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2分)由于国家实施了取消农业税并且对种粮农户给予粮食补贴等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的实施,农民收入增长幅度有较大提高。(2分)表二表明X市农业基础薄弱、农民生活水平低、农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相对落后。(2分) 具体表现为:农业科技贡献率低;农业产业化不足;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不高;农村社会保障基础差;(2分)

2)①要做到主观和客观的统一,首先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根据重庆的客观情况决定我们的工作策略和方针。(3)②要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根据客观情况的变化不断调整我们的工作思路。(3)③要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在建设过程中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3)

28.1)积极财政政策(或扩张性财政政策)。

2)保持适度的财政赤字和国债规模,体现了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有保有压,把钱花在刀刃上。继续向三农、民生、社会事业等领域倾斜,支持节能环保、自主创新和欠发达地区的建设,体现了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增加对民生、社会事业的支持力度体现了财政促进科技、教育、卫生、文化等发展的作用。继续向三农、民生、社会事业等领域倾斜,支持节能环保、自主创新和欠发达地区的建设,体现了财政是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29.(1)1反映了H20062009年投资率逐年提高,消费率逐年下降,说明了H市消费需求明显不足,对经济拉动作用有限。表2反映了H20062009年生产总值,城乡居民收入逐年增长,但城乡居民收入增幅小于生产总值的增幅,且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农村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比重逐年下降。

     2)居民收人水平的提高赶不上经济增长率,影响了消费能力的提升。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农村居民收人增长缓慢,农村消费市场份额不断萎缩,是导致H市消费率逐年下降的主要因素。

3)中国共产党要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特别要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加强党的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想办法改善民生、发展社会事业,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和制度建设。



  双击自动滚屏  

高三政治教学网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进入管理 |

联系地址:四川省华蓥中学(省示范高中)   联系电话:13458913985   联系人:微信号13458913985再拉入高中政治微信群 QQ群 40420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