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研科研 >> 四川广安思想政治一班学习简报第八期
    
  双击自动滚屏  
四川广安思想政治一班学习简报第八期

发表日期:2011年1月9日  本页面已被访问 1813 次

四川广安思想政治一班学习简报第八期  201084  主办  胡 博(辅导员) 协办 易江雯(班主任)

 

今天是国培第八天,许多学员基本上完成了国培所要求的任务,但是仍然有相当部分学员,斗酷暑,坚持自主学习,选听专家讲座,看名师示范课,在线研讨交流,发表撰写文章。

 

以下是部分学员在线研讨交流的精辟观点与分析论述。

周 君:新课改对我们教师新要求有三——一是新理念。不在局限于传统的,更注重,以前只有喊口号,现在要动真格的。二是新要求。以前学生对知识形成过程知之甚少,更多是要求知道结果,成了本末倒置,新课改要求探究过程,注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是新起点。新课改打破了教材原有的知识框架,遵循三贴近原则,让学生学习知识从原点出发。

何银燕新课程改革给高中教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合挑战,特别是对高中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行为合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具备与新课程相适应的课程意识和课程能力、具备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专业工作方式、具备与新课程相适应的自我反思与批判能力等。

吴贤波:对传统的教学方式就是要采用扬弃的方法,这也是符合事物发展的。课改要求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和谐,这就要求教师要有较高的主导能力。课改确实要求教师自身的素养必须不断提高。
        博:一切停止的论点,悲观的观点,无所作为的思想都是错误的,都不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竞争性原则。否则就会落后时代,最终被时代所抛弃。我们只有不断学习课改新理念,不断进行教育实践,才符合时代发展的大趋势。

 

以下是被国培专家评为优秀的部分学员作业

如何理解《文化生活》教材的“四不象”?

王鹏飞

想要理解《文化生活》教材的“四不像”,应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理解:

1 “四不像的学科背景

    《文化生活》之所以四不像,是因为它没有相对独立的学术领域的内容,同时又涵盖了哲学、社会学、伦理学、历史学等诸多学术领域的知识,故此有人说它是四不像 《文化生活》只是一门课程,不可能系统反映某一门学术文化,因此绝不可能成为历史课,哲学课,文学课,艺术课。文化的多元性,多义性,广泛性使《文化生活》不止四不象,更可能是十不象。这种看似形散的课程设计,在课程标准的统筹下,融会了众多内容,对于丰富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对于形成学生发展的软实力起到了创新作用。

     2 “四不像的服务目标

   “四不像服务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这是衡量和判断课程能否成立的根本标尺。如果抽掉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灵魂,则意味着势必要皈依某种所谓文化学。《文化生活》课程四不像”,哲学、历史、文学、艺术的都不像,但它必须像思想政治课,只有切合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才是课程成立的根本标尺。文化生活以党的纲领,发展先进文化为目标体系的核心摡念,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

      3 “四不像的自身定位

     四不像虽然没有专门的学科背景,但有自身的理论定位,只有合理定位,才能有效服务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老师们认可课标专家的观点,所谓文化生活,实际上就是人的精神生活;文化建设,实际上就是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文化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精神文明相对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而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其主要内容,同我们所倡导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一致的。

     4 “四不像有利于教师教,有利于学生学

    “四不像没有独立的学科背景,又涵盖诸多学科,为每个学生学习都提供了一定的思维空间,使学生学起来有兴趣,有利于学生的综合性发展。同时,四不像也有利于教师在教学时广泛取材,综合创新,充分发挥自身的专长和比较优势。 《文化生活》是一本好的教材,为什么我要这么认为?因为这给了广大政治教师的更多发挥空间。以前在讲政治课时总是要受到教材本身各种条框的制约,教师很难有创新。而四不像恰恰可以使教师创新更多。新课程包括的内容更加广泛,丰富,涵盖的知识点更广,学生对单纯的理论不感兴趣,而新教材和学生现实结合较为紧密,学生乐于接受。  

综上,四不像有较强的学科综合特征,这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教师只有多方钻研、广泛涉猎、综合创新才能讲好文化生活课。四不像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思想政治课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教师的知识结构,知识范围都有新的要求。

国培课改专家杨灵点评新教材对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新的挑战,让我们一起努力 

 

以下是部分学员发表的优秀文章

求新亦要务实对新课改的一些反思

邓晓燕

     有一位哲学家说过,“人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个要被点燃的火把。”如今,新一轮课程改革正以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去激发学生的潜能,点燃学生的智慧火把,今日星星之火,必成燎原之势。这次课程改革是一次全方位的改革,涉及课程的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评价、管理等方面。各学科为了适应新的课程改革的需要,纷纷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出台相应的对策,思想政治课也不例外。适应新的课程理念,改革思想政治课教学,是当前广大思想政治课教师迫切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高中政治新课程的特色之一就是课程内容贴近社会生活,贴近学生生活。高中思想政治新教材打破了原来的严谨的知识体系,增加了不少的图画;设计了不少的探究问题,让学生共同研究,但是地区差异,知识差异,学生个体差异决定了这些例子不见得都贴近学生生活、贴近社会生活。这就要求教师在实施新课程的目标的过程中需要关注社会生活,关心学生生活,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并且学会善于搜集与教材知识相结合的来源于社会生活、学生学习生活以及家庭生活等方面的各种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各种素材,更要整合以上这些课程素材资源,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有效的信息。
        
新课程倡导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获得终身发展的素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但在很多人眼里就是新课改的标志,似乎无之便不是新课程。于是,分组、交流、讨论,“学生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喜欢说哪个就说哪个。”等形式充斥着整个课堂,看不到合作的必要,感觉不出合作中的分工协作, 感觉不到在自主什么,教师的作用在哪里。学生的自主学习不等于放任自流的学习,学什么,怎么学,学到什么程度,需要掌握那些知识与技能,还是需要教师的指导,学生才能有的放矢地学习,实现真正的自主学习,这就要求教师有计划地帮助学生了解课堂学习的目的,教学生学会多种学习技巧及思维方法,授予学生有效的自主学习方法。在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对一些知识进行合作与探究,就更加需要作好充分的准备(教师的备课和学生的事先准备),通过师生合作与生生合作来共同完成,这种双方的互动合作、探究的活动需要有一个指导者显得更加重要。因而也需要教师在充当指导者的同时学会与学生合作,共同完成课程目标。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浪潮,促使我们每一位高中政治课教师从“关注每一位学生发展”的思想出发,坚持素质教育的方向,重新审视、定位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摒弃传统的“接受学习,机械记忆,被动模仿”的教学,遵循“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创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新教学模式。其中出现的种种问题也应该引起我们的反思,不能误读了新课程改革,应该从本质上去把握新课程的精髓,在实践中贯彻执行。

 

对新课改的认识

冯伟健

加拿大教育专家迈克富兰有一句名言:变革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事件。新教育的,并不是否定原教育,并不是否定原有的教育思想,并不是赶时髦,也不是标新立异,而是一种承传,一种呼唤。朱永新教授说:当一些理念渐被遗忘,复又提起的时候,它就是新的;当一些理念只被人说,今被人做的时候,它就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模糊走向清晰,由贫乏走向丰富的时候,它就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旧时的背景运用到现在的背景去继承发扬和创新的时候,它就是新的……”。强调更新教育观念,树立新教育理念,我认为不是要否定过去的一切,丢掉我们的传统。有继承,才有创新;没有继承,哪来创新?在我看来,任何抛弃传统的实验,割断历史的实验,都是没有生命力的,最终必将走向失败。新教育实验在继承和发扬上是结合得最好的教育实验之一,正因为新教育思想既有继承,又有创新,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在创新的过程中发展,所以全国上下才提倡新课程改革,才会吸引了千千万万教师自觉地参与进来,才具有旺盛的生命力。新教育实验这棵在新世纪破土而出的小树,因为扎根于中国传统教育的肥沃土壤,吮吸着几千年中国丰硕教育思想作养料,才会根深叶茂,最终长成参天大树。

 

理性对待新课改

熊兴富

     对待新课改,可以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从部分省市的试点,到全国的全面推广,可以说是搞得如火如荼。这个暑假接受了众多的各级培训,从观念的更新到教学方式的转变,可以说我们不管被动还是主动,都容纳了太多的各种信息。但是,冷静下来思考,我觉得对新课改,我们还是应该理性地对待
    
一、对传统教学方式应该批判的继承
     不管什么课改,不管你怎么改,我觉得都应该建立在原有的基础上。事实上,传统的东西优秀的也很多。比如孔子当年就提出了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教学相长的教学思想,至今仍闪耀着睿智的光芒,而他与学生之间互爱平等的师生关系,师生互相探究寻求事情真相的教学方法,也是今天我们课改追求的目标,这是我们必须继承并发扬光大的。还有,对传统的常态课讲授法,我觉得也有很多优点值得我们继承,如它对知识的系统性,教师对整个课堂的有效控制,对教学目标的落实等。所以说对传统教学方式应该批判的继承。
           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新课程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把教学本质定位为交往。上课是汲取知识的主要学生活动,是专业成长和自我实现的过程,教学的关键在于如何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和学科知识的主动构建者。在新课改实施的过程中,教师必须充分考虑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知识和认知规律,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问题讨论难度要适度,让学生有话可说;讨论时间要充分,要让学生能深入主题……该讲的要讲清楚,该听的要听清楚。其实,采用合作讨论的学习方式关键在于要符合实际,要具有实效性。形成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三、重视教师在课堂中的主导作用。
    新课改倡导教师的是为了学生的,离开了学,教就没有存在价值,因此必须确立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的观念。教学评价标准也相应地以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为主,要求教师更加注重与学生情感的交流,更加注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要求教师从课堂的讲授者转变成为教学的促进者、参与者和引导者,要求给学生更多的自由时空,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其实,强调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更需要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这对学生来说是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对教师更是一种新的挑战。它对教师的素质和知识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要正确地把握教学目标,深刻挖掘教材内涵,掌握较丰富的相关学科知识,巧妙地进行教学设计,更深层次地为学生释疑解惑。教师的价值在于问题引导、智慧启迪、思维点拨,充分发挥好教师的引领作用。

四、重视课程中的知识讲解。

     新的教育理念呼唤政治学科教学要彻底改变学生原有的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法。转变学习方式就是要转变被动的学习状态,把学习变成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和提升过程,把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究、研究显现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新课改需要授渔,只是授渔的方法需要更灵活,更多地调动授渔者接受知识的积极性。

     新课改为我们教师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又一平台,我相信,只要我们每一位教师都以对国家、对社会、对未来高度负责的态度来对待课改,积极参与,全身心投入,多点理性,少点感性,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大胆创新,与时俱进,一定能在课改的大道上走得更远。

 

正确处理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关系

秦洪坤

传统的体育教学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只强调统一目标,统一内容,统一标准,很少考虑学生的体育需要。这种施加影响、改造受教育者的过程,实际上是教师单一主体观的影响过程,这种传统的体育教育观念往往只注重教师主体作用,而忽视了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这个问题成了严重阻碍当前新课程改革的绊脚石。

一、树立正确的学生主体观,增强学生主体意识。

传统教学中忽视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

1)学生主体自主活动缺乏

在过去的教学中教师都比较注重自己的主体作用,代写论文对怎样控制课堂、把握教学及怎样讲课都积累了丰富经验。但是在教师主体作用得以发挥的背后,却是忽视了学生的自主发展和主体思维活动。

2)学生主体之间交往缺乏

在传统的教学课堂中,学生往往处于被动状态,课堂上的交往形式主要是教师与全班学生的交流,而教师与学生个体、学生个体之间的交流就严重缺乏,由于学生主体性得不到重视,使本来能给学生带来快乐启迪、探索乐趣的课堂变得严肃和沉闷,压抑了学生活泼的个性和求知的渴望,使他们觉得体育课枯燥、呆板。

3)良好的课堂气氛缺乏

教师不能摆正自己的位置,总以一副高高在上、令学生敬畏三分的面容出现在学生面前,不能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

二、在教学中实现学生主体地位的实践

1、教师转变角色,提高主体学习效能。

在教学中,教师除了传授知识技能外,更重要的一点是帮助学生把体育课看作是自己的健身娱乐课堂,树立学生学好体育的信心。做到:(1)备课时心中有学生;(2)在课堂上眼中有学生。要会创设情景使学生感到积极参与的价值。同时,让学生分享教学的决策权;让学生参与教学重点、难点的确定。这样既有利于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又有利于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

2、营造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

新课程特别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的体现,关注学生在课堂上是否其乐融融;对学习是否积极;学习信心是否增强等。实践告诉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的来努力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1)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把教师的角色定位于学生发展的合作者、鼓励者和引导者;(2)充分发扬教学民主;(3)教师要善于调控学生情绪,并能用自己的积极情绪感染学生。(4)要创设条件和契机让学生独立自主思考、决策。

3让学生扮演主角是实现学生主体地位的有效教学方法。

这种方法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使学生的情感、态度与学习活动形成有机联系,在这种学习过程中学生能更好地体会到学习的意义,培养学习自主性。学生在体验的过程中,能更深刻地了解自己是怎样想的;为什么要这样想,甚至还会悟出不同方法的优缺点,这有利于知识技能的内化,并促进学生认识能力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培养了思维的灵活性与创造性。

三、正确处理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关系

主体性教学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但绝不能贬低和排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其发展程度主要取决于教育所施加因素的影响。在学校体育教学中,教师所掌握的体育理论知识、技术技能、教法手段、运动经验、对教学大纲和教材的理解和掌握,都要优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起着主持和主导作用。体育教学既不是以教师为中心的被动接受式,也不是以学生为中心的纯粹发现式,而是在教师指导下的主动探究式。

四、实现学生主体地位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1、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

学生在体能、技能、爱好等方面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异,这种差异不仅表现在后天的学习上,而且与先天的因素有关。如:一个学生无需付出多大努力100m跑成绩可达14秒,另一个学生费了九牛二虎也只能跑出16秒的成绩。这就是客观差异,这种差异往往是后天难以弥补的。如果我们在教学中用统一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评价方法对待具有个体差异的学生,对所有学生提出同样的要求,就会造成有些学生获益;另一些学生则可能遭受挫折或失败。要在教学中实现学生主体地位,就要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并把学生之间的客观差异看作是一种教学资源加以开发和利用,力求每一个学生的需要得到满足,使每一个学生都有进步和成功的体验,从而提高每一个学生参与学习和活动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2、要给学生创造自由展示的课堂时空

创造性来自个人智慧和潜能的自由发挥,因此,要培养创造性人才,代写教育论文就要给学生自由发展的天地,不能总用硬性的教学安排把学生捆绑住,要更多地注重学生的个人兴趣,要留时间让学生干一点自己喜欢干的事,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反之,过分强调有序、强调精细安排,就会僵化、会顾此失彼,无法面对千变万化的学生,不利于学生主体地位的实现。

3、要重视并优化课堂教学结构

多年来我们体育教师在教法上还是沿用前苏联的三段教学法。准备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主要是从技术学习的角度把教学设计成感知→理解→巩固→应用的模式。教学的落脚点是知识,目的是让学生掌握知识;操作上采取由浅入深,从分解到完整的循序渐进方式。这种课堂结构的弊端是重教学内容轻教学对象,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重教的过程轻学的过程,显然,学生主体地位难以实现。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我们在教学中就必须重视并优化课堂教学结构,让教师从关注教材、关注知识,转变为关注人、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体育课成为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自我发展的舞台

 

以下是部分学员的优秀心得体会

新课程与我

王京昌

通过几天的培训学习,我对新课程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在这里我简单的阐述一下我对新课程的一些看法。

一、当前新课程开展的必然性。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未来竞争是经济和科技为核心的人才竞争,那么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才能适应未来社会发展。在东西方文化交流碰撞的同时,教育专家反思我国的教育制度与西方的教育制度有何不同,为什么西方国家有诺贝尔奖获得者,而中国没有,二者的教育体制哪种更适应未来社会,因此我国政府吸取了西方教育体制的一些优势,通过政府行为来推行教育的改革,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一种内在要求,是振兴中华民族和与国际接轨的有效途径,因此必须推进课程改革。

二、高中政治新教材的一些变化。新课程知识在逻辑体系上发生了一些变化,在必修课程中分成了经济与生活、政治与生活、文化与生活、哲学与生活四大模块。这些模块的关系或是并列关系,或是递进关系。政治学科模块并列内容多一些,在知识上本着三贴近原则,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知识的理论难度降低,而能力目标要求提高。教材不再是只适合于教师教的“教材”,而是适合学生学习的“学材”。新教材图文并茂,知识浅显易懂,设置了问题情境,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新教材从主要表达知识的“仓库”变为了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的资源、工具和指南,成为学生学会学习的载体。突出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科学人文素养。      

三、转变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新课程理念带来了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是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核心,因此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努力转变教学方式。政治学科是与生活联系很紧密的学科,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从学生的生活着手,创设恰当的教学情境,情境可以是图片,问题,或是小品故事等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发表观点看法,给学生创设充分的学习空间,最后教师要做点评和深刻的讲解,使课本上的知识升华,内化。教学方式的转变必然带来学习方式的变化,学生会由以前的"学会”到“会学”,逐渐成为学习的主体。

以上是我对新课程的一些认识。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更深入的学习、研究和运用新课程的理念,指导自己的课堂教学,使自己在新课程的实施中在专业上更快的成熟起来。

 

更新理念、调整心态 积极应对高中课改

游学明

随着新课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课程教学理念所呈现出的科学性、先进性以及学习理念、学习方式、人生观、价值观、认识观等的不断变化,冲击着广大教师的心灵,促使广大教师必须打破传统教学的桎梏,努力去实践新课程理念,探索出适合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以及认识观不断变化的教学方式,让课堂教学绽放出新光芒。
        
当然也有部分教师心里在嘀咕:中国教育又不靠我一个。这样的教师肯定没有一定的辩证法思维,我们都知道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也了解了量变与质变的原理,奈何说喜说出这样的话语,难道真的忘记的当初选择教育事业的初衷了吗?
        
因此对于高中新课改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更新教育理念、调整心态,积极应对它。我们应该多学习一些有关课改省区的先进理念,学习他们切实有效的做法,结合本校的实际,制定恰当的教学预设。同时还应积极反思,总结实际教学中的成败。

 

以上是今天部分学员的精彩观点、优秀作业、优秀文章、优秀心得体会,供大家集中再次学习,以便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与专业水平,适应课改新要求。

 见:2010年普通高中课改实验省教师远程培训(网) http://2010.edu12.com.cn



  双击自动滚屏  

高三政治教学网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进入管理 |

联系地址:四川省华蓥中学(省示范高中)   联系电话:13458913985   联系人:微信号13458913985再拉入高中政治微信群 QQ群 40420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