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思想 >> 【了解】中国教育思想的“四弊二病”
    
  双击自动滚屏  
【了解】中国教育思想的“四弊二病”

发表日期:2019年11月16日  出处: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本页面已被访问 3361 次

对于我国几十年以来的教育,究竟应该如何评价?是十全十美!白璧无瑕!无可挑剔吗?是百分之百的成绩,没有一点点缺陷!问题!不足吗?这显然是不符合事实的。相反,问题已经十分严重的影响了我国人才的发展,成为制约我国健全人才的瓶颈。

只承认成绩不承认有问题报喜不报忧害怕别人指出缺点和不足这是一部分人比较普遍的心理。世界上哪有完美的事物?一个有自信!有胆量的民族,不应该回避自身的缺点和不足,应该勇于面对现实。只有面对错误,及时的改正,才能培养出一批合格的人才、健全的人才。对于多年来的教育,我们可以初步地这样评价:成绩很大,但问题严重。我们的教育过程中,失误是十分可怕的,由此引发了许许多多的教育问题、学生问题。

其实,许多教育工作者、教育专家都发现了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也提出了许多很有见地的观点,为我们的教育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可以说,没有他们,我们的教育要走更多的弯路。可是,他们的看法却存在着两个误区:其一,这些教育工作者、教育专家,大多是教育学、心理学出身的,往往只从个别现象,个别方向,进行研究,而教育却不仅仅是教育学和心理学的问题,还包括社会学、道德学、文化学、人才学等等,所以,这些教育工作者、教育专家的观点往往具有特殊性和片面性。其二,教育工作者、教育专家的观点要么受某些观点的束缚,要么没有结合中国的文化。评价起教育成果往往出现偏差,得出的结论也就不那么正确了。

要解决好教育的思想或教育中的问题最重要的是要明确我们究竟培养出什么样的人才或者说先要明确什么是人才。

何谓人才?人才一辞源于《诗经小雅菁菁者莪》,诗曰:菁菁者莪,乐育材也,君子能长育人才,则天下喜乐之矣!此诗是用生长茂盛的植物来比喻人才的茁壮成长,希望人才能够成为天下人民喜爱的有华采的人中精华,《诗经》是谈人才最早的一部著作。

19866月,中国人才学专家王通讯先生在他的《宏观人才学》一书中对人才概念或人才定义是这样讲的:社会上一般将德才兼备的人或有一定专长学问的人叫做人才 19914月,江苏省社会科学院朱钧侃先生在他的《最新人才学》一书中,也就人才定义问题,从人才教育部门、人才预测部门和人才研究部门的不同提法作了与王通讯相类似的概括。此外,还有其他人才研究者们就人才定义提出了与王通讯先生相类似的提法。

就我自己的观点.认为一个合格的人才,必须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德才兼备;(2)良好的心理素质;(3)对社会作出一定的贡献;(4)对优秀的传统文化有着认同感,并积极为之传播。

而目前我们的教育,却恰恰缺失了对于德,对于心理素质的关注。评判时又以西方的文化标准进行判断,耽误了健全人格的形成,耽误了合格人才的形成。耽误了原本可以不堕落的灵魂,甚至会毁了民族复兴的千秋大业。当然我无意给当前的教育戴上一顶极左年代的政治帽子,只是想说明其原本良好的主观动机,却是下错了药,不能取得一个好的客观效果,培育不出合格的人才。我查阅了许多专家的观点,查阅了大量的数据,结合了我的思考,我认为现在我们的教育思想存在着四弊二病。有些早有人提过,有些是我自己的看法,现在谈出来与大家探讨,就是这四弊二病

四弊指的是指育思想和教育过程中,对健全人才形成不利的教育思想和方法,造成教育机械化,人才肤浅化。它们是:

一、重智育而轻德育

这里我说的德不仅仅是道德品质,还包括品德、修养、生活态度和人生观等等。或者归于一句话叫:品性或者说是情商。

重智轻德是一种普遍的错误倾向。许多父母只关注孩子的学业和分数,一开口就是考多少分,排多少名,而对孩子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内心隐秘、情感世界,以及理想、兴趣、意志等非智力因素则不闻不问。对孩子的奖惩随其考分高低而起伏。考好了,笑逐颜开,有求必应,出手大方;考差了,阴云翻滚,横眉冷对,甚至来一场"男女混合双打"。弄得许多孩子心力交瘁,自暴自弃,甚至离家出走,有的还闹出了生命危险。青海学生夏斐因考分低而被其母活活打死的惨剧,仍不时在各地上演。在人们为逐渐摆脱物质贫困而欣慰的同时,不得不面对一个严峻的事实:未成年人犯罪正在急剧增长,从上个世纪80年代青少年犯罪出现高峰后,至今仍居高不下,给国家、社会和家庭带来严重危害。

其实也不能怪家长,学校里何尝不是如此呢。各个学校长期以来,中小学德育存在许多误区,特别是忽视德育的现象十分严重,主要表现在以下十个方面:

(一)学校领导办学思想不够端正,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的态度不够坚定,没有认识到德育的重要意义,没有在指导思想上重视德育的地位,却存在着重智轻德的思想,片面追求升学率,急功近利;

(二)忽视德育专职教师的培养,学科教学都有专职教师,专业上要求严格,而思想品德政治课教师往往由班主任或学科教师兼任,似乎可有可无,上课也不正规,也没有严格要求,摆在副科的位置上;

(三)课程设置和课时安排上突出智育第一,为了保证学生的智育成绩,往往向德育课要课时,德育课经常给智育课让路。课时已经十分有限的德育课经常改上主课,而德育课课文要学生自学,也没有检查;

(四)班主任工作考核只强调智育分数指标,即班级总分占位和升学率,疏忽德育内容,至于如何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如何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如今似乎已经下课,班主任脑子里装的只有

(五)教师的职称评定和业务考核只注重文凭、论文、升学率和培养了几个尖子生,特别是如果学生进了北大清华,教师就成了骨干和名牌,至于渗透思想教育,全面关心和教育学生,早已不在考核之列;

(六)优秀团员或三好学生的评定标准均以学习成绩为主,要求各科成绩必须优秀,期中期末考试后受表彰的都是总分和单科成绩前十名,被称为优秀学生或三好学生,智育好就是是全面发展了,其他的好都是白好;

(七)如今在学校里,热爱劳动、热爱公益、热爱集体、助人为乐、拾金不昧、勤俭朴素等的学生,在学校和学生中不吃香了,这些学生不但得不到表彰,反而常常因考试成绩稍差而受到歧视或批评;

(八)教师对学生的评定好坏往往是以学习成绩是否优秀依据,缺点往往是上课不听讲之类。评语中几乎没有德育内容。特别是学生品德的好坏,在升学中得不到任何反映,成绩好的学生的缺点往往被有意隐瞒;

(九)课程设置上,脱离学生成长特点和生活实际,过于理论化和成人化,缺乏针对性,学习知识和培养遵守道德规范的习惯脱离,知与行不一致,衡量优劣又只看分数,特别初中政治教材内容删去了法律常识知识,损失很大;尤其缺乏心理健康的内容;

(十)学校缺乏德育的环境和氛围,智育空气特浓,政治课也成了智育,也是应试教育。校外教育基地没有充分利用,德育形式单调,枯燥乏味,许多现代化手段都仅用于智育,用于德育的投资少得可怜,学校普遍认为智育是硬指标,德育是软任务。

可这也仅仅只是在道德品质方面的误区和表现,而心理问题,品德,修养,生活态度和人生观等等都存在着严重问题, 调查结果表明,中学生心理问题有以下一些常见表现:

  有强迫症状的学生总在想一些没必要的事情,如老想考不好该怎么办;总是反复检查作业做得对不对;女生总担心自己衣服是否整齐,总要照镜子。

  人际关系敏感方面有问题的学生总感觉别人对自己不友好,其他人不理解、不同情自己;当别人看他或议论他时总感觉不痛快;有人与异性在一起感觉不自在。

  有敌对倾向学生的表现是常发脾气,摔东西、大叫;常与人抬扛;有理不让人,无理搅三分;有摔东西的冲动;想控制自己但控制不住。

  有偏执倾向学生的表现是总感觉自己想法和别人不一样;总觉得别人在占自己便宜;总觉得别人在背后议论自己;觉得大多数人不可信、不可靠;很难与他人合作。

  有焦虑倾向学生的表现是总感到莫名的紧张、坐立不安、心神不定、心里烦躁、不踏实。

  有适应不良问题的学生表现为不喜欢学校的课外活动,对学校生活不适应。这些在高一和初一学生身上表现得特别明显,因此学校应采取相应的措施以帮助学生克服不适应性。

  有情绪不稳定问题的学生比例仅次于学习压力感,其表现是心情时好时坏,学习劲头时高时低,对父母、老师一会儿亲近、一会儿疏远。

  有心理不平衡的学生的表现是看别的同学考得比自己好、比自己有钱或穿名牌服装时就觉得不舒服。另外总感觉老师和家长对自己不公平。

马加爵, 以及近年披露的名牌大学学生虐熊、虐猫事件,与其说他们道德败坏.不如说他们是健全人格的缺失。他们不仅是对他人和社会的加害者,更是我们当前教育的受害者。

残酷的现实需要反思我们的教育缺陷。在片面追求或者过分强调学历教育的今天,应试教育依然盛行,包括人格培养在内的综合素质教育很难真正得到贯彻落实。在这种背景下,教育的风向标就会直指书本知识,而不会有谁花太多的精力去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我们经常看到,一些高中总拿多少人考上了大学或名牌大学来炫耀,一些大学总拿有多少本科生考上了研究生来证明其实力,很少见到有哪个学校会拿毕业于本校的学生没有出现犯罪之类的文明指标来证实自己教育的成功。

说实话,在健全的人格面前,知识不值几个钱。纵然有再高的学问,缺乏了健全的人格,那么他对社会的贡献将是有限的,甚至会出现危害社会的现象。即使没有学问,但有了健全的人格,他个人的生命质量高不说,他对于社会的贡献也就会在其健全人格的支撑下得到充分发挥。一个拥有健全人格的人,他对于个人矛盾的处理就会显得理智成熟,不会出现有损社会公德甚至触犯法律的冲动之举。

二、重知识(分数)而轻能力

前面讲了,我国教育中重智育而轻德教,可是这智育如何呢,实在让人不敢苟同,连智育其实也称不上。与其说是智力教育,不如说是分数教育。重知识,而轻能力。重知识的识记,而轻知识的运用,重书面推演,而轻实际操作,重结果,而轻过程,重选拔甄别,而轻激励促进。而仅以学生考试的分数来评价学生学习情况和教师的教学情况,其结果必然是形成教育功利主义,教育沦为一切从分数出发的教育,这自然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发展、自主发展的整合的教育行为放在一个不被重视的位置。这就导致学校走进应试教育的死胡同,所培养出来的人高分低能,与社会需要相脱离。

全国在大声叫喊教育不公平的时候,只重视了结果的不公平,往往忽略了一个问题:过程的不公平。素质、能力,全国各地的学生与重点大城市的相差慎远,大城市的孩子们也在喊着:你们外地人,重知识(分数)而轻能力”“高分低能

不过,可悲的根源在于:他们不仅仅占有了优先发展的资源,更是由于他们没有了分数的压力,才可以更多的去培养素质、能力。

所以要改变重知识的识记,而轻知识的运用重知识(分数)而轻能力的面貌,不仅仅要改变目前的评价体系,更要改变的是教育资源的分配方式。

三、重实际而轻学术

就是那些摆脱了应试教育的幸存者,也没能逃出教育产业化的魔爪,我这里提出的倒不是教育收费性问题,这属于教育公平的课题,不属于教育思想和教育的课题,这里的教育产业化是指:教育往往带有浓厚的政治和经济功利色彩,仅仅以市场需求培养人才,却没有从学科本身和学生本身出发,这样出来的是什么,只是经济发展大机器的一个个零件而已。一个模子打出来的,而学生呢,在学校,除去游手好闲、无所侍事,就是忙着考证,学生活动。为的什么,20%的优秀毕业生而已。他们真正去研究学问了吗?深入的去解读自己的专业了吗?没有,真的培养了能力吗?未必。

教育产业的支持者说,教育作为产业,必然具备产业的共性内涵和一般特征。据此,可以将教育产业的内涵作如下概括:教育是以教书育人为本质内容,以教育服务为产品! 通过教育市场与社会各界和家庭交换,以获得特定价值补偿的新兴第三产业。在知识经济时代,它是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教育是一个有投入产出关系、可增值的生产性活动,它在生产过程中消耗国民收入,但通过服务开发人力资源衍生出劳动能力产品,该产品具有广义的价值使用价值”! 能创造出比自身高得多的价值,增加国民收入。他们的是以经济的发展需求而培养人才的。

但是和谐社会需求的不仅仅是经济,还有科技、文化等等。并不是市场经济就可以决定一切的,市场是伟大的——但我立刻要补充一句:市场是有边界的。只有受到约束的权力,才是有效而正当的权力,同样,市场只有谨守在自己的边界之内,对于人类社会才有伟大的价值。一旦市场逾越了其正常的边界,结果必然是悲剧性的:如果市场原理支配了政府活动,那么,权力和市场就会双重扭曲。如果市场原理支配了学术界,那么,学术也就必然趋于败坏。

针对前一段时间,教育界出现的高等教育培养的是高素质蓝领和高素质的普通劳动者的观点以及随后引发的争论,厦门大学朱崇实校长认为,这种观点讲明的是一种现实,那就是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是满足市场的需求,在现实中,教育确实成为市场中的一个产业。但是,大学诞生之初是为了满足人的精神需求,教育不是公共产品,而是具备所有私人产品特征的私人产品。

教育是公益品,但又不是公益品 义务教育、基础教育的公益性表述已经比较深刻,高等教育在大众化阶段极其容易迷失自己公益性的方向。培养精英是高等教育公益性的最高体现。精英教育的目标就是要培养精英。

精英的特征是要具备崇高的理想,并愿意脚踏实地为之奋斗终身,要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引领社会进步,同时具有优秀的个人修养,能团结并带动周边的群众共同前进。大学之道 在明明德大学要培养的是社会的良知和国家的精英。高素质蓝领和高素质的普通劳动者靠的不是大学,而是大专院校。

市场必然导致教育方向的迷失,仅以经济来培养人才. 市场需求金融,会计. 金融,会计就火了. 市场需求外语. 外语又火了.现在市场需求技术工人, 技术工人又火了。那么又有谁好好的坐下来真正攻几个高,,尖的项目呢?谁又坐下来好好的搞些文化的,传承的,深沉的学术呢?或许它们在短期内并不能带来效益,可对于民族的未来,又恰恰需要这些东西.

确实,有人愿意去做这些,并不为了什么,更不图什么回报.可我们的社会,当前的教育思想却对他们的牺牲认为理所当然,不但没有对于他们的牺牲给予补偿,连最基本的研究保障都很难道位.众多的社会资源,教育经费,依旧流向那些热火朝天的专业.

重现实,轻学术还表现在,对于外语的满目崇拜,而对国学的排挤挤压.在各高校里,乃至中学里,外语永远是第一位的.什么都以WTO,全球化为晃子.不管用的着用不着,就是要学习外语.大家四年的时间,到用了两年多的在外语上了,但对国民人性,道德,民族情感最为重要的国学,压根没有立锥之地,没给你扣上保守,复辟的帽子就很好了.更有方舟子和何祚庥之流,对于西方文化推崇至级,对中国传统文化却嗅之以鼻,这样一来,究竟是给外国培养人才还是给中国培养人才也未可知了.殊不知,英语既不是国家发展的必要条件,更非充分条件。

学生的浮燥性不是有生具来的,倒是给教育给引导出来的,在重现实,轻学术的思想下,学生普遍存在浮燥思想,功利主义和崇洋媚外等不亮品行。

四、重整体而轻个性

很多人认为,培育团队精神,就是要求团队的每个成员都要牺牲小我、换取大我,放弃个性、追求趋同,否则就有违团队精神,就是个人主义在作祟。追求趋同的结果必然导致团队成员的个性创造和个性发挥被扭曲和湮没。团队精神的实质不是要团队成员牺牲自我去完成一项工作,而是要充分利用和发挥团队所有成员的个体优势去做好这项工作。在教育工作中,单方面强调社会给个人制定规范,忽视了教育开发学生身心潜能和个性发展,把学生当成标准件在统一的模式中来铸造,就是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也没跳出这个怪圈,片面追求全面的发展美起名曰:防止木桶效应的出现,人才,其实不是一个水桶.而是一把钉子.除了需要一块好钢(道德层面)外,并不需要有很多额外的特长.只要和自己专业相关的知识和技能要充分发挥外,其实不必片面的追求全面的发展, 全面的发展不过是全面的平庸,是钉不进木板的.知识与能力的拓展是个人的兴趣与爱好,而非硬性的指标。

这还并不可怕,更重要的是,教育的过程中,在不断的磨合鲜明的棱角,打压着不同的意见。压榨个性的教育扼杀了创造性,所以中国的仿照能力世界第一.NO.1。最新的高科技产品依葫芦画样,一点也不含糊,可就是没有发明创造.

再则,由于评价标准仅以学历为标准,甚至仅仅是考虑考试成绩.而非实际的社会贡献,造成了人才的一元化,单一化.上海孟母堂被有关部门叫停,一大理由就是不利于得到社会的认可可笑之及,他们又不是为了考试而学,是为了继承家族的产业(现代私塾多为企业家所办),只要能学会必要的能力就够了,他们需要什么学历认可呢?这就是错误的评价体系.造成了教育的一元化.如果有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就会多元化的教育体系,才可以造就多元化的人才.

四弊的根源是什么呢.其实是是两对矛盾共同作用的结果。第一是需要受教育者众多和教育资源十分有限且分配不公。第二是社会发展规律对人才积聚的需求和人才培养能力滞后。前一对矛盾是造成教育机械化, 后一对矛盾又造成人才肤浅化。前一对矛盾加剧了后一对矛盾,后一对矛盾反而使前面的矛盾激化,成为走不出的怪圈。这两对矛盾的解决,更本在于教育资源的供不应求的,且分配的极不合理。当社会提供了充足的教育资源,并合理的进行分配时,才可以根本解决问题.

二病指的是本来是没有错误的观念,却只片面的理解了其中的一个方面,反而成为错误的观念.这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这表现为两对突出的教育思想和方式的矛盾,第一是娇生惯养与严加管教,这主要在家庭教育方面。其实,娇生惯养本来是没什么错误的,只是看如何的娇生惯养了。

章怡和女士曾经问父亲: “罗姨(罗仪凤)的生活环境那么优越,怎么她什么都会?做粤菜,做点心,做西餐,烧锅炉,种玫瑰。父亲(章伯均)告诉她:英德两国的传统贵族,自幼均接受严格的教育及训练,都有治家的性格与能力。哪里像你的那些干部子弟同学,生活上的事共产党一律包干,两只手除了会花钱,就什么都不会干了。

英国教育的最大目的,是使每一个人都成为君子绅士(gentleman)。一个英国父亲,当他的儿子还没有成为一个man时,即已希望他成为一个gentleman。英人以为一个真正的君子是一个真正高贵的人。正直,不偏私(disinteregted),不畏难(capable of exposing himself),甚至能为了他人而牺牲自己。他(她)不仅是一个有荣誉的人,并且是一个有良知的人。

从这里看出,其实娇生惯养的本意是在优越的生活条件下,培养人的品质.现在把独生子女叫做小皇帝”“小公主如果真是那样的话,也就天下大吉了。因为在古代,皇子、公主的教育是最优秀的,也是最严格的,叫小皇帝”“小公主简直是对皇子、公主的侮辱。那种教育出来的,只是爆发户培养出来的没有教养、没有品行也没有能力的土财主而已。

另一方面,对娇生惯养的声讨和反对,及严格教育也是有问题的,甚至出现了西点男孩这样的另类教育。

归结下面几点

第一:认为钟点工走进大学宿舍的声讨. 许多在杭高校负责人表示,上大学首先是学做人,其次才是学知识,学校不提倡父母为新生铺床叠被,更不允许钟点工进入宿舍。对这点我不敢苟同.也与我上面的观点并不冲突.理由如下:

1、严格的训练是在一定的基础之上.也就是说,在社会服务的基础之上追求精致细腻的生活. 娇生惯养的孩子在钟点工收拾干净的基础上,布置的更加温馨,更加美观.其实,那个孩子不会审美,不会布置呢.

2 、生活能力只要经过一定的锻炼,当正真的走进生活时,其实一切都回解决的,而且社会的分工和第三产业的发展也使有些属于低级的技能并不是每个人都需要掌握,比如:没有需要每个人都需要会手洗衣物,只要会用洗衣机.而且生活的技能也只有在生活中才可以得到锻炼.学校里不妨对钟点工给予更多的宽容.因为美好的品德与会不会这些生活技能并无直接关系.退一步讲.就是一个看不起体力劳动的人也不见得是个道德败坏的人.一个心灵不健康的人.

第二:提出上大学就意味着独立生活”“学生上大学读书,独立生活是理应具备的起码能力,如果连这点都做不到,何谈将来作出对社会有益的事情,更何谈练就保卫祖国和人民的本领?我也不认同,这是西方社会的道德观作用的结果.他们追求的是独立”“自立,在中国文化体系之下,并不见的合适.西方国家当代的教育是马拉松的,要求独立自主的完成.每一代都是独立的一次比赛,但中国文化下的教育,应该是一场特殊的接力跑,父母养一段,带着跑一段,再把棒子交给下一代,也就是说,三十而立,差不多30岁才独立,而不是现在追求的20多一点就开始独立了。理由如下:

1、过早的独立得的孩子的品德不利于孩子人格的建立.独立性,社会性强的孩子,或许他们在能力上,比较强,但是作为一个上面,他们有所欠缺.资料显示,非正常家庭的孩子心理问题往往高于正常家庭.而且,一个过早的独立得孩子少了小孩子有的纯真,却有了很深的沉俯,不让人可怕吗?

2、中国的文化是一个家的文化.修身,齐家,而后才治国平天下.这并不是说要为了家可以去损害社会,一切为家.但是,和谐社会是为了各个家的温馨.所以一代依赖一代不仅仅是一种经济关系,更是一种心灵关系.当我们这一代依赖于上一代时,下一代又依赖于我们.形成永远不断的天伦之乐.何必要让孩子完全独立,造成常回家看看的悲剧呢?

第三:琴棋书画诗酒花样样都学.父母对孩子寄托了很大的希望,也为了弥补自己的遗憾,也为了培养某重气质,就一味的给孩子加码.社会上呢?又对这些什么特长生,“小艺术家等等大加吹捧.造成了考证热.等级热,实在是遗笑大方。

对此,实在难以认可.

这实在是误解了琴棋书画诗酒花的真递. “琴棋书画诗酒花绝对不是那来比赛.考证的,甚至连表演都不是的,在古代.第一是 修身养性的活动.第二是才子佳人消遣打磨时间的乐趣.可没什么等级和考证.也没拿去表演.文人对自己的字十分爱惜的,不轻易给人.到处给人写的是买字的,小姐也不会随便给人弹曲.那是歌女.而现在呢,什么都和考证,表演挂勾,实在是在糟蹋琴棋书画诗酒花。所以, “琴棋书画诗酒花要学,但不要去考试,去表演,自己高兴时自乐一下,就是走调了也无伤大雅.

第四:让孩子过早独立,事事与人比个高低.其实不论是学习上的比较,还是生活上地比较,都不是人的最好追求,在严厉的比较教育只下,,想的是如何比别人更好.福师大的一位外语老师在津津乐道的说她的娇生如何不惯养培养了一个全国十佳少年的女儿,有多么的优秀.我却不认为这是一个成功的案例.这当然还有上面几点的观点,最重要的是---这么多的光辉之下的阳关女孩最终为了什么,一生都在不停的与人比,她能真正快乐吗?还不如一个平平淡淡的活着的人呢?

安逸对学来说是个好事情,让学者可以非常平和的做学问,不急不躁。对学生而言,安逸不等于不干活,不学习。而是学了四为了提升自己,而并非为了与人争个高下.社会的发展,最终目的是为了人更好的活着,可以安居乐业,充满竞争的社会,人神经蹦的紧紧的,有谈什么快乐,谈什么和谐.

当然,这是长期的斗争哲学和社会达尔文主义共同作用下,丢了和谐,丢了安逸.也丢了修养和学术.当然,并不是不要竞争,没有竞争社会是没有进步的.但竞争不是社会的全部,让该竞争去竞争,不该竞争的就保留安逸吧.

最后,来看一下那个著名的西点男孩训练中心,它的成立初衷是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增强他们的挫折感,用平常心体会幸福和痛苦,告诉他们只有自己壮,才能强家人。毅力是做一切事情况必不可少的,要做一个孝顺的儿子,必须做到康健、睿智,幽默、豁达。也取得的一定的成果,但从整体上来说,不应该推广。

其一:方式的不正确。虽然,在棍棒和严格的训练。固然可以培养出良好的品质,但只能起到一时的震慑,并非根本解决问题。一位市民更认为,教育中没有惩罚,就像是一个国家没有监狱一样,对于没有判断力和自制力的未成年人,真正的教育也需要体罚,就像是一个真正的国家需要监狱一样。"但监狱只能震慑犯罪,却不能根除犯罪。如同北京教科院基础教育研究所研究员王晓春也所说,一刀切的严格管理,不能解决一切问题,不能针对所有学生。虽然有一些这样的做法成功了,但成功率会越来越低。体罚能够在短时间内使学生听话,但对孩子一生的成长可能会造成负面影响。孩子往往表面规矩,离开这种管理后可能会更加"放肆"。以恶制恶并非长久只策。只有以关爱和善去化解,才能根本的解决另类的学生问题。更何况'磨难训练'不能简单地与'鞭打'划上等号。甚至,教育是否应该有磨难都是值的商确的,这在下面还会详细论述。

其二;指导思想的问题。西点男孩训练先把顽皮、好动,甚至有依赖心里都认为是大逆不道然后以准军事化的手段,把一个个的个性磨灭殆尽,成为具有阳刚的男子汉。当我看到这个节目时。我父亲一句话冒出来这不是奴化教育嘛是的,按西点的要求男孩要可以吃苦”“负责任”“服从命令”“阳刚这其实就和前文所诉:重整体而轻个性,把大家打造成一个模子。实际上顽皮、好动,是孩子的天性。让老师头痛,只是老师能力的问题,让顽童发展个性未尝不是一种更好的选择。男子汉也不一定是阳刚的,温文尔雅也未尝不是君子。依赖心里虽是毛病,却并不伤大雅,宽容一些又何妨。何必把每个都训练成一个德性呢?

第二是顺境教育与逆境教育.这主要在于社会教育.

从社会教育方面说.对我们社会对于逆境出人才的呼声太高了.

这里题出一个命题.就是顺境和逆境究竟那个更易出人才.我的观点是顺境出人才.

第一.正常家庭的孩子心态比非正常的孩子更健康.这里的对比是从整体性进行对比.资料调查显示.家庭不正常的孩子的基本存在障碍.

第二.以城市和乡村,东部和西部,名校与非名校进行对比(这多少带有政策性的顺境和逆境)处在顺境占有丰富教育资源的城市。东部,名校比处在逆境的乡村、西部,非名校不论是普遍升学率还是教育质量学生素质都高.

第三.富裕家庭(非暴发户)与贫困户的孩子相比,不论是见识,心态还是气质都截然不同.

从上面可以看出, 顺境更易出人才,但有两点要声名:第一.我没说逆境出不了人才.第二, 逆境不是学生的错,是社会的错,社会的责任就是要使逆境变为顺境.

那么,为什么会长期存在着逆境出人才的论调呢?余秋雨在《山居笔记》里的一句话可以解答:

大家并不喜欢贫困,却又十分担心富裕。大家花费几十年时间参与过的那场社会革命,是以改变贫困为号召的,改变贫困的革命方法是剥夺富裕为了说明这种剥夺的合理性,又必须在逻辑上把富裕和罪恶划上等号。结果,既要改变贫困又不敢问津贫困的反面,只好堵塞一切致富的可能,消除任何利益的差别,以整齐划一的艰苦劳动维持住整齐划一的艰苦生活。因为不存在富裕,也就不存在贫困的感受,与以前更贫困的日子相比还能获得某种安慰。所以也就在心理上消灭了贫困;消灭了贫困又没有被富裕所腐蚀,不追求富裕却又想象着一个朦胧的远景,这就是人们在这个山村中找到的有推广价值的尺度。

对于贫困,逆境,(特别是政策性逆境)大家不喜欢,但有无力改变,就提出了逆境出人才,让大家对于逆境不要抱怨,那样是为了出人才.而对于顺境初等更多的许多的人才,却决口不提.并把顺境与娇生惯养,好逸恶劳.甚至鄙视劳动的等挂钩,把原本的社会责任推到个人头上。

这二病,都是错误的思想指导下所做的错误的判断和教育思想.在这样的二病之下,原本正确的事,正确理都错了,只有改变错误思想观点,才能改变这二病

四弊二病是共同作用于我们的教育之中,它的解决,一要靠经济的发展,二要靠政策的转变.最近,江浙一代出现了现代私塾如上海孟母堂正是这样的第一部.希望有关部门不要扼杀了这一丝希望 



  双击自动滚屏  

高三政治教学网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进入管理 |

联系地址:四川省华蓥中学(省示范高中)   联系电话:13458913985   联系人:微信号13458913985再拉入高中政治微信群 QQ群 40420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