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师生活 >> 【中学老师来看看】课时系数催化了什么
    
  双击自动滚屏  
【中学老师来看看】课时系数催化了什么

发表日期:2012年10月20日  出处:现代教育报  作者:丁声扬  本页面已被访问 1965 次

用课时系数法来计算教师的课时总和,并由此来计发奖金和课时费,这种做法绝非个案。据我所知,在不少学校都不同程度地有所表现。此举无疑对部分教师有一定的激励作用,但也极易催化一系列不良效应。
    
首先,进一步明确了主次学科的地位。在应试教育下,大家心中早已把必考科目界定为主要学科,而把音体美之类的课定为次要学科,而课时系数法进一步强化了主科的地位。在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学生究竟要接受什么样的教育,需要什么样的素质,我们又想培养什么样的学生呢?学科的主次之分无疑与新课改理论背道而驰。
    
其次,人为地划分了教师等级。学科有主次之分,自然任课教师也就会有三六九等。主科教师,不管其教学水平如何,都会占尽便宜;而次科教师,就算你教学再好,也难逃配角地位。如此,不但人为激化了主科教师与次科教师的矛盾,也将次科教师推进了课的行列。
     
再次,将导致课时管理的混乱。我不知道课时系数是根据什么标准来计算的,有没有科学依据。相信要通过教师代表会来讨论课时系数的话,那将是一场无休无止的争论。主科的高系数导致教师都会竞争而上。竞争上岗是必要的,但由学科划分导致的竞争,是否公正不说,能否带来教师间的良性竞争呢?
     
最后,给学生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课时系数,表面上是教师间的事,实际上也是学生的事。主次科教师分别会给学生怎么上课,会有什么样的教育效果,那是可想而知的。在学生幼小的心灵里,也早已埋下了主次科的种子。如此,我们也只能培养出高分低能的考试机器。
     
教师的工作量是复杂的,并不是学科的区分所能界定的。教育是项长远的投资,同时也是一项系统工程。不该人为割裂学科,而应更多考虑学科资源间的优势互补和亲密合作。评价教师的绩效,途径当有很多,这有待大家探讨。在考试制度尚不完善的过渡阶段,课时系数的做法可以适当尝试,但绝不能成为主流方向。
 



  双击自动滚屏  

高三政治教学网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进入管理 |

联系地址:四川省华蓥中学(省示范高中)   联系电话:13458913985   联系人:微信号13458913985再拉入高中政治微信群 QQ群 40420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