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研科研 >> 在互动中探究在探究中生成教学论文
    
  双击自动滚屏  
在互动中探究在探究中生成教学论文

发表日期:2011年6月6日  出处:萧山五中  作者:金仲明  本页面已被访问 1512 次

在互动中探究在探究中生成

——政治课师生互动生成机制的实践与探索

萧山五中  金仲明

 

[摘 要]师生互动生成机制是根据建构主义理论所创建的一种思想政治课教学方式。本文试图从政治课师生互动生成机制的基本内涵、基本特征、基本原则、基本程序等的角度,探索师生互动生成机制的一般规律和策略方法,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实效。

[关键词] 政治课 师生互动 生成机制

 

社会生活中的每个人时刻处于一种相互交流信息、相互认识、相互理解的状态,即处于一种互动关系之中。在教学活动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典型的互动关系。所谓师生互动关系,就是指教学活动的参与者在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教学过程中产生的某种特定联系。建构主义认为,学生学习不单是知识由外到内的转移和传递,而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的过程,是在师生互动过程中自主探究,在探究过程中生成知识、能力、情感、觉悟的过程。政治课教学必须把焦点从教师为中心转移到师生互动,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从而真正实现对知识意义的建构。《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新课程改革强调课堂教学不再是单一的接受式学习,而更多的是互动式学习,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的统一。开展政治课师生互动生成机制的实践与探索的课题研究,其目的就是为了探索政治课师生互动生成机制的运作规律及策略方法,以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实效。

一、政治课师生互动生成机制的内涵与特征

所谓政治课师生互动生成机制,就是要在政治教师的引导下,全体学生在政治课的教学情景中,在师生互动过程中自主探究,进而生成新的政治知识、观念、原理、能力、方法、情感和价值观的操作过程和运作机制。其主要特征包括三个方面。

1、教师主导领引

在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应在一切为了学生发展价值引领下展开互动生成。在师生互动生成机制中,教师要学会倾听,暂缓评价。教师要明确自己的责任,摆正自己的位置,在整个课堂教学进程中,始终作为一名引路人,起着主导的作用。时而提供背景材料,指导学生探索未知领域的方向。时而进行点拨,设疑解惑。时而参与其中,以平等的一员开展讨论。时而提出学习目标,并对目标的达成进行恰当的评价与肯定。使整个活动过程始终围绕着课堂教学的目标进行。例如,笔者在进行认识的根本任务的教学时,就是通过学习情景的创设以引领学生主动探究未知的。

材料一:刚见到陈水扁照片(在右上角展示照片)时,首先看到、感觉到的是他容貌、衣着,2000年上台时又承诺了四不一没有,给人的印象蛮不错。但是在后来的实践中又发现他不承认九二共识,蓄意利用公投制宪挑战一个中国原则,抛出海峡两岸是一边一国的主张……春节讲话声称考虑废除国统会国统纲领,提出以台湾之名加入联合国。

材料二:陈水扁的所作所为的核心目的是力图通过宪改实现台湾法理独立。这充分暴露出陈水扁顽固坚持台独分裂立场,再次说明陈水扁是两岸关系、亚太地区和平稳定的麻烦制造者和破坏者。

思考:哪一部分体现的是感性认识?哪一部分体现的是理性认识?

在学生自主学习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很自然地得出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概念,并以上述材料贯穿课堂教学的始终,进一步设问:对陈水扁的认识,我们如果只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是否可以?如果不可以,那么,认识应当怎样才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怎样才能看清陈水扁搞台独分裂活动的实质呢?从而通过引导学生阅读课本,分组讨论,最后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对陈水扁的认识,不能只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因为,感性认识是认识的低级阶段,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只有理性认识,才是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理性认识比感性认识更可靠、更深刻。也就是说,只有将对陈水扁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才能真正揭露陈水扁在四不一没有的这一承诺的假象背后搞台独分裂活动的反动实质。也只有认清了陈水扁的台独本质,我们才能揭露其台独阴谋,粉碎其台独梦想,维护两岸和平,最终实现和平统一。

2、学生自主探究

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其知识的获得和能力的培养,都是在师生互动、自主探究中生成的。他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自主制定探究规划,独立查找学习资源,自主领悟探究内容,发现疑惑所在,提炼知识主干,构建知识网络,进而内化为个人的知识和才干。例,为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精神,本人在教学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一课时作了如下的教学方案设计:

首先,让学生观看我国青藏铁路格尔木至拉萨段的示意图、建设施工图、以及20051015日,青藏铁路全线铺通庆祝大会在拉萨火车站举行时黄菊副总理参加庆祝大会的图片。

然后设计一组材料并设问:

   1:在青藏铁路建设中,多年冻土、高寒缺氧、生态脆弱,是三大世界性难题40多年来,1700多名科技人员对难题的科研攻关一直没有中断,终于取得了关于不同冻土温度对路基等工程产生怎样影响的关键性认识。提出了施工的总体思路。这体现了主观能动性的哪一种表现?为什么?

2:格尔木至拉萨段从2001629日开工以来建设大军克服高原缺氧、冻土生态脆弱等困难,按照计划精心施工。在昆仑山隧道的施工中,采取了新的施工方法、施工工艺,如湿喷混凝土施工作业等。至20051015日,全线通车。这体现了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哪一方面?

3:多年冻土处理不好,容易导致冬季受冻胀起、夏季融化沉降,使路基变成高低不平的搓衣板橡皮路,直接影响到运营安全和质量。在众多困难面前,科研人员和施工单位的职工,勇于攀登科学高峰,攻克一个个难题,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战胜雪域严寒,连续作战,终于使青藏铁路提前建成通车。这又体现了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哪一方面?

同学们在分组讨论,合作互动的学习过程中生成了新的认识:认为,材料一主要体现了主观能动性中的在社会实践基础上的,即认识世界的能力和活动,材料二主要体现了主观能动性中的在认识指导下的,即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材料三主要体现了主观能动性中的决心,干劲等,即精神状态。

上述设计方案,是在创设学习情景、让学生复习回顾已学知识的基础上,激发学生乐学的积极性,以便为下一步的学习创设良好的乐学氛围、激发起学生的探究意向。

3、师生互动生成

在学生自主探究的基础上,学生在探究中会发现问题,并在课堂上摆出自己所遇到的疑惑,发挥合作学习的功能和作用,组织学生开展课堂合作,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教师平等参与其中,适时引导点拨,最后由学生自我总结提炼,生成知识、技能、情感、觉悟和价值观。此时,教师也在互动中丰富了教学经验,增强了能力,生成了自身特有的教学风格。例如,在上述事例中,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我在课堂上着力在宽松的氛围中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上述材料还启示我们要在实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取得成功,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那么,从理论上来说,为什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呢?是不是只要发挥了主观能动性就能在实践中取得成功?怎样才能做到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层层设问,激发了学生的自主探究精神,也在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过程中,掌握了学习方法和学习的策略。作为教师的我,也在这一过程中进一步摸索、提炼、生成和强化了一些教学策略,增强了搞好政治课教学的信心。

二、政治课实施师生互动生成机制,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

1、情感的培养与知识、能力、价值观的生成同等重要原则

这是师生互动生成机制的目标要求。学习是由情感推动和支撑的,情感是一种动力源,没有情感的支撑,学习活动就不会持久,没有情感的支撑,任何任务都无法完成,师生互动生成机制的构建,首先必须以培养学生情感为基础。知识的生成则是感情培养的前提,没有对知识的认知和理解,也不可能生成情感。因此,师生互动生成机制,必须把学生情感的生成与知识的生成有机统一起来。

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教学中,就是通过情景的创设,激发了学生的情感,从而很好的完成了教学目的。 

2形似神似相结合的原则

新课程提倡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师生互动生成机制的真正内涵,并不是让学生单一的动起来,而是既要有形动,还要有神动;既要外化,还要内化;既要物化,更要活化;既要知识的传承,还要人文的积淀。如果一堂课从表面上看学生是动起来了,小组合作学习也开展起来了,课堂气氛也很活跃。可当你仔细品味一下的时候,总觉得只停留在形式上的热热闹闹,没有真正激发学生深层次的思维,那么,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师生互动。

总之,师生互动生成机制不仅要形似,更要神似,真正起到激活思维,主动探究,生成新知,生成能力,生成情感、生成觉悟的作用。

3、预设与随机相协调的原则

课堂教学从本质上讲是预设与生成的矛盾统一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政治课教学也是如此。政治教师需要备课,需要预设教学效果,重要的是预设与生成不能统一时,如何利用教学智慧有效处理,从生成的效果出发,达到教学目的。这就是说,师生互动生成机制要求政治教师不能完全照预设的教案、课件上课,而是应当随着师生互动的情景,问题的展开,疑点的暴露,而随机应变地进行。在课堂上,教学过程不应该是一个不变的程式,更不应该是僵化的模式,而应该是一个随机应变的模块。

在运用预设与随机相协调原则时,应该遵循学生认知的曲线、思维的张弛或情绪的波澜,生成新的动态课程资源,以自己的教育机智调整教学环节,完成教学任务,使学生的思维真正被激活,让课堂充满学生主动学习的气息。

三、政治课师生互动生成机制的基本操作程序

师生互动生成机制的基本程序是:情景诱导——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点拔引导——反思生成。

1情景诱导——师生互动生成机制的起搏点

所谓情景诱导,就是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特点,引入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情景,让学生置于特定的教学情景之中,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激活思维,提高教学实效。

创设情境,是师生互动生成机制的起始环节。创设情境,一般应采取三个步骤:第一步,创设情感情境。教师要把微笑带进课堂,把信任送给学生。要挖掘教学内容的情感素材,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兴趣,用情绪感染、引发学生的情感共振,使其进入”(《论语》语)的最佳学习状态。第二步,创设学习情境。及时把学习情境呈现给学生。学习情境的种类有问题情境、任务情境、案例情境、讨论情境、表现情境、操作情境等,不论是哪一种学习情境,都要突出问题性,使学生经过思考和探究才能实现目标。教学中可能需要几次创设学习情境,这应视学生学习的状态来决定。第三步,提供引导性材料。建构主义的学习观主张,每个学习者都应基于自己与世界相互作用的独特经验去建构自己的知识并赋予经验以意义。创设情境的方法有语言描述情境、音乐渲染情境、图画再现情境、实物演示情境、生活展现情境、表演体会情境,或运用多媒体手段声像并茂地呈现情境等。教师要从自己的素质、风格和教学条件出发,灵活地运用各种方法。自从学校教室安装多媒体设备以来,笔者在政治课的教学实践中,就采用多媒体手段来创设教学情景。例如,在20039月,本人在杭州市时政教学经济交流会上开设的观摩课——《立党为公 执政为民——向郑培明同志学习》,就是通过媒体播放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创设情感情景,引起学生的共鸣,从而诱导学生积极开展互动,在互动中探究、在探究中生成,正是上述理论的具体运用。这就是说,在创设情景的基础上,学生已经到了的程度,接着加以设问引导,从而为学生的自主探究营造了良好的情感氛围,开启了师生互动的情感闸门和思维闸门。

2、自主探究——师生互动生成机制的立足点

师生互动学习生成机制是以学生自主探究为基础的。通过情景诱导,学生的求知欲,探究欲被充分地激发了出来,此时,教师应当组织学生自主探究。

所谓自主探究,就是在老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学习相关的课文内容和参考资料,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去发现未知,在新经验与原有知识经验的相互作用中诱发疑问,在不愤不已,不悱不发的境界中进一步增强其探究心理和尝试探究行为的过程。

首先,留足探究时间。留足课前自学时间。少布置书面作业,多留点自主查找资料进行课前准备的自学时间。二是课堂自学时间,感知教材内容,领悟所学知识,探寻重点、疑点、盲点,激发探究热情。

其次,引领探究方向。师生互动生成机制应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学活动,教师要导在所当导,放在所当放

再次,提供探究素材。探究素材应当由三部分组成,一是学生课前查找的材料,二是教师补充的材料,如前面提到的青藏铁路建设的材料、陈水扁假承诺,真台独’”的材料等,三是高中政治教材中提供的材料。让学生根据教学情景所涉及的内容和以上三部分材料,自主地去探究本节课应学的知识内容,发现认知上的或思想上的疑点,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时政热点,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进行深入思考,探究问题的本质。

例如,笔者在讲授《公司是企业的一种重要形式》之前,要求学生去查找公司、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责任公司、股票、股东、股份制企业等有关的资料,在课堂中要求学生在阅读课文的基础上,理解教材、发现问题,如有限无限指的是什么?公司都能出售股票吗?为什么要对国有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革?等等,一方面使学生在自主探究中领悟了有关知识,在与老师的个别互动中解决了某些疑点,获得了求知欲的满足,另一方面,又在新旧知识经验的整合中产生新的疑惑,具有对未知领域的困惑感,激发了新的探究心理。那么,如何解决这些新的疑惑呢?这就要依赖于合作学习了。

3、合作交流——师生互动生成机制的关键点

合作交流包括生生合作和师生合作。交流不仅有老师与全班学生的交流和与个别学生的交流,也有学生与学生的小组交流、全班交流和个别交流。合作学习方式的运用,应灵活把握,学生解决不了的疑难,教师再精讲示范。

例如,我在讲解哲学前言部分时,首先引入材料创设学习情境,激发了学习热情,在此基础上,开展了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现介绍如下:

首先,请同学们拿出词典,查哲,哲理,哲学的涵义。同学查出后回答:有二层含义,一是有智慧,二是有智慧的人。然后,引导学生从字面上说出哲理——包含智慧的原理,哲学——有智慧的学问。

那么,哲学到底是否是一门使人有智慧的学问呢?请看以下材料:

材料一:马克思照片一侧展示一则新闻:20057月英国广播公司第四电台举办全球最伟大哲学家选举,经过一个月的评选,共产主义奠基人马克思独占鳌头,以27.93%的得票率把第二名的苏格兰哲学家大卫·休谟远远地甩开。有学者认为,马克思以哲学的方式讲解资本这个概念,令人对这个世界有个更透彻的了解。

材料二:在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恩格斯照片下方展示恩格斯语录:最早的希腊哲学家也是自然科学家,他们是一些博学的人

材料三:在诸葛亮的画像一侧配上一段解说:诸葛亮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但他学哲理、懂哲理、用哲理,还是自发的、朴素的

材料四:毛泽东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中国革命的典范。毛泽东的哲学代表作有《矛盾论》、《实践论》和以哲学为基础的指导中国抗日战争的战略著作《论持久战》。近来,日本学者指出,在当时,日本虽然各方面都比中国先进强大,但是,日本没有以哲学为基础的战略,而中国具有《论持久战》这一以哲学为基础的战略指导,这是中国抗日战争能够取胜的哲学依据。

  材料五:在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钱学森图片旁展示他的一则短语:我近三十年来一直在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并总是试图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我的工作。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智慧的源泉。

然后提出:看了上述材料,你有何感想?同学们的激情被激发了,纷纷议论,在合作中互动,互动中交流。认为,一,哲学能够启迪人们的智慧,因此要想有智慧,就要学好哲学;二,伟大的自然科学家和思想家都是一些有哲学头脑和智慧的人,因此,无论文科学生还是理科学生都要学好哲学;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崇高地位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重大的指导作用,无论西方社会,还是我们国家,都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有很高的认同,尤其是毛泽东、钱学森等,成了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典范。通过情境导入和议论,激发了兴趣。进而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既然学习哲学如此重要,那么,哲学是怎么形成的?哲学的本质涵义是什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含义及其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目的、意义和根本原则是什么?在同学自学课文的基础上,对一些疑难问题进行合作交流:如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

合作交流就是在留白的基础上由教师对学生普遍存在的有疑惑、有争议、认识模糊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在争论中得出正确的观点,形成正确的认识。在交流阶段,需要营造民主、和谐、自由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民主、平等、友好、和谐的环境中学习,使师生之间达到情感上的共鸣。这样,每一位学生才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他们才会充分发挥自身的潜能,进而才会充分体验到快乐,在思维的相互交流、碰撞中,迸发出思想的火花。

4、点拔引导——师生互动生成机制的支撑点

在合作交流阶段,教师要适时点拔,把握好的尺度。让学生互相讨论,决不是放任自流,教师要善于针对学生的实际,因势利导,因时而导。对思想上有模糊认识甚至错误的学生,要及时引导使之向正确的方向发展。该活则活,活而不乱;宜静则静,静而不寂。此时,课堂气氛的理想境界便出现了。如在交流上述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等问题时,学生在激烈的互动交流中会产生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科学世界观就是哲学等错误认识,老师的适时适度点拨,能为学生进一步理解深层次的问题起到积极的作用。此时,我便发挥教师在师生互动中的主导作用,指出,哲学有许多流派,有科学的,也有非科学的,或部分科学、部分非科学的,只有马克思主义哲学才是科学的。因此,只能说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而不能说科学;世界观几乎人人都有,但是自发的、零散的、朴素的,缺乏理论的论证,而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因此,不能说世界观就是哲学。教学相长的主客观条件,内、外部环境至此业已具备,明确的教学目标和良好的教学效果便在欢愉、轻松、和谐、恬静的气氛中得以完成和实现。

5、反思生成——师生互动生成机制的落脚点

学习过程是学生对信息进行心理加工的过程,只有走完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即直观——思维——实践,才能把间接经验转化成自己的知识、能力和素养,而靠死记硬背是无法完全实现这种转化的。

自主学习属于建构知识的基础阶段,合作交流是攻克疑难,解决新知和旧知的矛盾阶段,反思生成则是在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的基础上建构知识体系的阶段,也就是把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新得的知识进一步归纳、强化、迁移,并构建新的知识体系内化成自己的素质的阶段。

这里所提倡的反思生成阶段就是强调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对自学、交流过程中的空白点进行思考、再思考,并能将之运用到社会实践中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因此,反思阶段是师生互动生成机制的升华。政治课堂教学的反思可分为课内反思和课外反思两个方面。课内反思是学生对本节课所学内容的再现、再思考,并能提出有价值、创新的问题以及独到的见解。课外反思是学生运用课内所学知识去分析、解决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付诸实践,从亲身实践中达到知与行的统一和升华。从而使思想政治真正落实到学生思想觉悟和实际能力的提高上,最终达到育人为本的根本目的。课外反思有多种形式,其中的一种形式就是结合实际撰写小论文。几年来,在结合所学知识,指导学生撰写小论文的过程中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结合经济常识和哲学常识的小论文主要有《由一则广告所想到的》(钟捷)、《从金钱说起——谈节俭》(凌原)、《北方的小裁缝》(甘妮娜)、《从上海供水业打破垄断经营说起》(汤佳秋)、《谈竞争》(陶振雯)、《发展市场经济迎接新的世纪》(徐燕萍)和《论现代化建设和西部大开发》(金芳)等,已经有多篇学生论文在区市级中学生小论文评比中获奖。今年,我和杨钟老师指导的学生小论文《消费·人情·攀比风》(钱佳雯)获萧山区2005年高中学生政治小论文竞赛二等奖,《让我们进入书本的天堂——关于中学生图书消费的调查报告》(方美丽)获杭州市2005年中学生政治小论文竞赛一等奖。此文作进一步修改后,以《我们的渴望——关于中学生图书消费的调查报告》为题获得浙江省中学生小论文评比二等奖。

师生互动生成机制,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学生在师生互动中生成知识、技能、情感和觉悟。二是教师在师生互动中知识、能力、教学技能、教学风格的生成。本课题侧重于师生互动对学生知识、技能、情感和觉悟生成的影响的探索,而较少涉及师生互动对教师知识、能力、教学技能、教学风格形成的影响的探索。因此,必须进一步研究和探讨的问题主要是两个方面:第一,如何进一步发挥师生互动生成机制对促进学生知识、情感等生成的实效性,应采取哪些切实可行的方式方法,需要同行一起研究。第二,在师生互生成机制的运作过程中,对教师知识、能力、教学技能、教学风格的生成有哪些积极的影响,作为老师应当如何自觉地进行反思和总结,把师生互动生成机制作为教师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重要途径,真正实现教学相长的目的,需要作进一步的探讨。只要我们共同努力,必定会取得更多的共识,实现更大的进步。

  

参考资料

文 萍《基于建构主义的师生互动教学实践》·《广西师范大学学报》第39·32003.7·9095

赵江华《情景 留白 交流 反思》·《思想政治课教学》20039·3234

杨光歧 《新课程条件下的CMC师生互动教学模式探析》·《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6·113116

张 莉 《新课改下课堂教学的反思》·《思想政治课教学》20042·1719

余文森 《师生互动 共同发展》·《师范教育》20029·2527

杨凤军 《在师生互动中促进学生发展》·《教育科学研究》200112·7071

马永祥 么秀琴 《师生互动 共同参与 自主学习 最优发展教学模式》·《黑龙江教育》20013·3940

江 建 《什么是真正的师生互动》·《人民教育》200324·2930

李保强 《师生互动的本质特点与外部表征》·《教育评论》20012·2729 



  双击自动滚屏  

高三政治教学网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进入管理 |

联系地址:四川省华蓥中学(省示范高中)   联系电话:13458913985   联系人:微信号13458913985再拉入高中政治微信群 QQ群 40420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