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文章 >> 影响未来中国走向的“十八大”
    
  双击自动滚屏  
影响未来中国走向的“十八大”

发表日期:2013年9月22日  出处:胡兴松  本页面已被访问 1095 次

当前,“关注中国”越来越成为一个国际共识,“解读中国”则像庞大的中国本身一样复杂多元,但这并不能否定我们必须凝聚共识,客观解读中国,正确预见未来中国的走向。

    在人类历史上,总有一段历程会因影响一个国家的前途而光芒四射,总有一些时刻会因决定一个民族的命运而永载史册。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就是一次非同寻常的、深刻影响中国与中华民族前途和命运的重要会议。作为大会最重要议程之一的题为《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的报告,思想深刻,内涵丰富,论述精辟,向全体中国人民以及全世界所有关注中国发展的人清晰地展示了中国未来发展的走向。

幸福中国

“幸福”,成了当下宏大话语体系里最温暖的语汇。民众的幸福感已经成为国家发展的福祉所归。如今,幸福、人本、人的生活质量、人的感受,这些都是我们发展的遵循和依归。人民不幸福,则增长无意义。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了巨大的经济发展成就,但各种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交织,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公众的幸福感。消除公众的不幸福感,增进公共的“幸福福利”,变“增长中国”为“幸福中国”,也将成为中国未来的发展方向所在。而观念是行动的先导,只有科学发展,才是人民幸福的保障,才能让人生活得更有尊严。

“十八大”报告以10年成功实践为基础,明确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同时,对科学发展的内涵进行了进一步阐述,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出了新要求。这是“十八大”报告理论创新的最大亮点和最突出的贡献。

“十八大”报告将科学发展观由以往的重大战略思想明确为指导思想,确立了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科学发展观将对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起到巨大的、不可替代的指导和推动作用。

科学发展观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包括博大精深的丰富内涵。核心内容包括坚持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要义,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立场,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坚持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基本内容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科技、民族、祖国统一、外交和党的建设等各个领域,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创造性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开拓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科学发展观,目标指向更加科学、更有效率地为人民创造幸福美好生活。因此,“发展”是第一要义,才能释放持续动力;“以人为本”,才能让全体人民共享发展的成果;基于“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结构调整、发展方式转变,才能带来效率与公平、“美丽”与幸福。医疗、教育、收入分配、金融体制等各项改革协调推进、“统筹兼顾”,才能不断满足人们对生活改善的更多期待。牢牢把握住科学发展观这一根本指针,我们就一定能在机遇与挑战之中奋然前行,把更辉煌的历史写在未来。

特色中国

中国共产党建党90多年来,紧紧依靠人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独立自主走自己的路,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取得革命建设改革伟大胜利,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社会主义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为贯穿党的全部历史的一条主线。

20045月,一位名叫乔舒亚·库珀·雷默的人写了一份研究报告,以“中国是否能够成为另一种典范”为核心议题,提出一套看待中国发展道路的新观点,从而引发了一场以中国经验、中国模式、中国道路为关键词的大讨论。这场讨论直到今天也没有结束,但讨论中所呈现出的共识却日渐清晰。那就是:中国已经取得巨大成功;中国之所以成功,在于她走了一条借鉴西方经验但不同于西方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仅改变了中国,而且还在帮助和重塑着这个世界,给世界带来希望。

中国共产党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毫不动摇坚持、与时俱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是中国成功的根本原因。这“四个特色”深刻诠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色所在,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品质。

“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了重大理论和实践成果,最重要的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这是党和人民90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这一重要论断,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识的进一步深化,体现了党站在时代高度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的充分自信和高度自觉,也是对未来中国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的坚持和恪守。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践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经受住历史和实践检验、有着光明前景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将无往而不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国家的灵魂,昭示着党和国家的性质,指引社会发展的方向,凝聚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智慧和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定了道路、理论体系、制度的性质和方向,并通过它们体现、发挥引领与规范作用。

马克思主义在同中国革命相结合的过程中,都有实践(道路)、理论、制度三种实现形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形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形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形态。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中,道路、理论体系与制度不是相互割裂的,而是相互联系、辩证统一的。

举什么样的旗帜、走什么样的道路、以什么理论为指导、坚持什么样的制度是关乎党和国家命运的根本问题。我们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这是党领导人民在建设社会主义长期实践中形成的最鲜明特色。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面对世情、党情、国情的变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十八大报告以“八个必须坚持”给予了明确回答: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必须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必须坚持推进改革开放,必须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必须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必须坚持促进社会和谐,必须坚持和平发展,必须坚持党的领导。这虽然是老生常谈,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它们都富有新意,更有新的要求与期待。

美丽中国

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史上,历次重要会议都是推动中国发展变化的关节点。1986年,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首次提出“三位一体” (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定不移地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总体布局。2006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任务,总体布局中增加了社会建设,“三位一体”拓展为“四位一体”。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了突出地位,纳入总体布局,“四位一体”拓展为“五位一体”。这是“十八大”报告作出的一个新论断,表明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从认识到实践都达到了新的水平。

“五位一体”总布局的确立,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的阶段,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新境界。把生态文明建设列入“五位一体”总布局,为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明确了奋斗方向。

我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领域的发展道路,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具体领域的体现,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组成部分。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生态文明,都需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深入,生态文明建设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我们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不断深化,党的“十八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总揽国内外大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新部署,也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更加完善。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总布局,是历史的必然,也是现实的选择。

把生态文明建设列入“五位一体”总布局,顺应了人民的新期待。人民群众对干净的水、新鲜的空气、洁净的食品、优美宜居的环境等要求越来越高。建设生态文明,为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是顺应民生的需要。只有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才能走出“为了发展而发展”的陷阱,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为了中华民族的幸福发展和永续发展。

美丽中国,寄托着中华民族的所有期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是经济发达、政治民主、文化先进、社会和谐的社会,更是生态环境良好的社会。美丽中国,既是生态的,更是现代的。新加坡《联合早报》曾预言:在经济增长的故事以外,中国还有一个也许较不抢眼、较不具新闻轰动效应的故事——一个文明重建的故事。“五位一体”,美丽中国的愿景一定会实现!

小康中国

“十八大”报告首次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出发,适时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

“小康”一词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最早见于《诗经·大雅》民劳篇:“民亦劳止,汔可小康”。其意为轻徭薄赋,予民休息,让老百姓过上小安康乐的日子。

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给“小康”一词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提出到200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翻两番,人均GDP达到800美元,基本实现总体小康;21世纪之初,中国总体上实现了小康;2002年,面对社会发展不平衡,城乡差别、区域差别较大的现状,“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2007年,“十七大”提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十八大”明确提出了“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并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了最全面的描述和最有力的动员。这一宏伟目标的提出,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征程中的一个关节点,对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从“建设”到“建成”,一字之变,却体现了我国发展阶段的重大变化,是一个质的飞跃。“十八大”还具体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为人民描绘了一幅清晰的图景。

“建设”是过程,“建成”是目标和结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国已进入“倒计时”。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然是一个系统工程,也具有一系列具体、可见的目标。为此,“十八大”报告首次明确提出了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时,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要实现“倍增”,即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这是一个重大的突破和亮点,它使小康社会目标更加明确、更加切近,同时标准更严、要求更高。

为确保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报告提出了“两个同步”,即“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这是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要求,反映了我们党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也为正确处理经济增长和城乡居民收入的关系提供了理论依据。

居民收的增长,离不开经济的发展。为了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必须通过深化改革开放,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为了实现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倍增,必须在保持经济发展势头的同时,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改变不合理的收入分配格局,不仅要做大“蛋糕”,更要切好分好“蛋糕”,以保证城乡居民收入真实有效地增长,使经济发展成果更多地由人民分享,特别是要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在分析现代化规律时,著名学者汤因比曾提出“挑战——回应”模式,认为现代化既是国家之间竞争的最大挑战,也是国家兴盛的最大机遇,关键是如何应对挑战,从困境中奋起。当前,影响中国经济社会长期健康发展的体制性、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在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还未取得真正突破。如何进一步在宏观和微观层面,总结宝贵经验,开辟创新之途,把握住群众的愿望需求,解决关系人民切身利益的问题,使大政方针更加顺应时代、符合民意、造福民众,这对中国共产党提出了新要求。

铸就辉煌历史关键在党,奔向光明未来关键在党。我们坚信,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将会建设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家,建设一个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全体社会成员将会更加遵循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规范和行为准则。到2020年中国小康社会建成之时,中国必将以更加美好、亲和的姿态展示在世界面前。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本文发表于《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2年第12期,中旬刊) 



  双击自动滚屏  

高三政治教学网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进入管理 |

联系地址:四川省华蓥中学(省示范高中)   联系电话:13458913985   联系人:微信号13458913985再拉入高中政治微信群 QQ群 40420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