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透析 >> 13届高考政治备考:集中热点解读
    
  双击自动滚屏  
13届高考政治备考:集中热点解读

发表日期:2013年5月22日  本页面已被访问 5988 次

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   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一、【背景材料】

1、十八大报告:

要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更大程度更广范围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完善宏观调控体系,完善开放型经济体系,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

深化改革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必须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要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推行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

健全现代市场体系,加强宏观调控目标和政策手段机制化建设。

加快改革财税体制,完善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主体功能区建设的公共财政体系,形成有利于结构优化、社会公平的税收制度。

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健全促进宏观经济稳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现代金融体系。

2、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1)要紧紧围绕主题主线,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稳中求进,开拓创新,扎实开局,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进一步强化创新驱动,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积极扩大国内需求,加大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力度,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增强经济发展的内生活力和动力,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2)要继续把握好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立 足全局,突出重点,扎扎实实开好局。

3)必须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决不能有丝毫动摇。要尊重经济规律、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速度,要不断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断优化经济结构实现增长。

要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培育一批拉动力强的消费增长点,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基础作用,发挥好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关键作用。

要增加并引导好民间投资,同时在打基础、利长远、惠民生、又不会造成重复建设的基础设施领域加大公共投资力度。

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要结合税制改革完善结构性减税政策。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注意把握好度,增强操作的灵活性。

要继续坚持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不动摇。

32012年,我国经济持续下行,前三个季度经济增速分别为8.1%7.6%7.4%。在这一背景下,央行先后两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两次下调基准利率。第四季度有所加快,增速为7.9%

42013年的积极财政政策锁定稳增长、调结构、控物价和防风险等多重目标。积极财政政策的三个支点:增赤、减税、扩支。其中,结构性减税是影响此轮宏观调控效果的主要因素。营改增是当前结构性减税的主要内容。  

 二、【考点链接】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健全的市场机制和有效的宏观调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可或缺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深化改革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就是既要更加尊重市场规律,又要更好地发挥政府宏观调控的作用。

2、生产与消费的关系: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反作用于生产。扩大内需就是要调整经济增长与消费的关系,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培育一批拉动力强的消费增长点,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基础作用。

3、财政的作用: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2013年,我国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结合税制改革完善结构性减税政策,形成有利于结构优化、社会公平的税收制度。

4、政府的职能:面对复杂形势和困难挑战,及时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这是政府履行组织经济建设职能和提供公共服务职能的体现。

5、政府的宗旨与原则:我国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是对人民负责。我国政府对房地产市场进行调控,有利于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充分体现了我国政府的宗旨和工作的基本原则。

6、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具有能动作用,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国内经济运行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我国政府不断出台新的宏观调控政策,使国民经济继续朝着宏观调控预期方向发展,体现了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的道理。

7、规律是客观的,但人在客观规律面前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这要求我们必须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2013年,政府将不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使国民经济继续朝着宏观调控预期方向持续健康发展,说明人们在尊重客观经济规律的基础上,能够认识和利用客观经济规律。

8、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须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必须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最高价值标准。2013年,国家宏观调控着力于积极扩大国内需求,加大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力度,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增强经济发展的内生活力和动力,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正是国家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以人民群众利益为最高利益标准的一种体现,反映了我国政府坚持了正确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三、【命题角度】

1、《经济生活》角度

1)结合实际问题考查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必要性及具体措施:作为资源配置的重要手段,市场能够通过价格涨落比较及时、准确、灵活地反映供求关系变化,传递生产经营活动,实现资源配置。在经济活动中,应充分尊重市场规律。但市场经济的弱点和缺陷会带来经济的波动和资源的浪费,引起社会矛盾,不利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需要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2013年,面对国际国内的经济形势,我国要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

我国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我国要保持宏观经济 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2)考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强调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与加强国家宏观调控相结合,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3)结合目前经济形势考查国家宏观经济政策,主要考查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或二者的综合应用。

4)结合又好又快,科学发展考查通过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三个转变。

2、《政治生活》角度

政府的职能。我国政府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我国政府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主要体现了政府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等职能。[来源:学。科。网]

3、《生活与哲学》角度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针对当前复杂的国内外形势,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都是基于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而采取的措施,坚持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在正确的宏观政策的作用下,我国经济继续平稳健康运行。

矛盾的特殊性原理,要求我们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是我们认识事物的基础和解决矛盾的关键。我国已经连续两年实施积极稳健的宏观经济政策搭配,但即使是相同的政策搭配也可能包含不同的实际内容,甚至包含显著的调整或变化,2013年的积极稳健绝不是前两年的简单复制,是基于新形势而提出的新对策。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贯穿人类社会始终的基本矛盾。改革是中国最大的红利,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通过改革,完善社会主义的各项基本制度,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满生机与活力。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也旨在调整生产关系中与生产力不相适应及上层建筑中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部分,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四、【专题训练】

(一)选择题:

1.中国无人机起步较晚,但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在国家重点支持和任务带动下,中国无人机事业开始加速发展。随着国家相关技术、财力支持系统建设日益完善,将会有几亿到几十亿的市场增长,中国无人机发展将迎来井喷期。这表明:

A.中国无人机事业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C.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D.政府具有管理经济的职能

2.因为天价门宰客门等事件,海南旅游成为全国关注的焦点,争议和质疑不断。针对旅游市场的乱象,海南相关部门出台系列管理措施,如规定春节期间客房价格必须下浮10%”,排挡海鲜价格下降20%”,被称为近几年最严的限价令。对于限价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A.正确,政府加强宏观调控,有利于营造良好市场秩序

B.错误,价格是由市场供求关系形成,不能由政府定价

C.正确,限价令是治理坑蒙诱骗等市场乱象的治本之策

D.错误,将打击相关从业人员的积极性,不利于旅游业的开放与搞活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2013年将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与稳健的货币政策。回答34题。

3.下列举措属于积极财政政策的是:

中央银行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  增加政府购买性支出,增加转移支付

加强税制改革,实行结构性减税    全面推开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4.我国已经连续两年实施积极稳健的宏观经济政策搭配,但即使是相同的政策搭配也可能包含不同的实际内容,甚至包含显著的调整或变化。这一分析的哲学依据是:

A.联系具有普遍性                                        B.实践具有客观性

C.矛盾具有特殊性                                        D.认识具有反复性

5.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必须要转型,而且到了不得不转的关键时刻。要实现这样的转型,就需要从经济结构的调整着力,以下属于这种转型的是:

由主要依靠外需向积极扩大内需转型  由主要靠投资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型  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三大产业协同带动转型  引进来走出去转型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6.十八大报告指出:深化改革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必须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这一论断很好地运用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

   A.物质观              B.实践观             C.矛盾观            D.发展观

7.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今后一段时间,农民收入至少应与城镇居民收入同步增长,并力争超过。财政部部长谢旭人表示,今年将进一步完善强农惠农财税政策,继续实施农作物良种补贴等政策,让农民种粮务农获得合理利润。这将有利于:

A.加大投入,确保农业良性发展                B.统筹城乡,着力促进农民增收

C.推进改革,增强农村发展活力             D.消除差距,构筑一体化的城乡关系

8.中国住房城乡建设部表示,2013年将继续坚持房地产调控政策不动摇。继续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强化管理工作,严把规划设计、建材供应、施工和竣工验收关,确保工程质量。这表明:

A.国家权力机关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

B.建立和完善社会信用制度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

C.国家行使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职能

D.政府将加强对房地产企业内部经营活动的直接干预

针对国内外经济发展形势,中央果断提出:要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回答910题。

9.扩大内需,就需要培育一批拉动力强的消费增长点,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基础作用。为此,国家应该:

A.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与稳健的货币政策B.尊重消费者合法权益,维护公民消费安全

C.充分发扬人民民主,保障公民消费自主权

D.增加居民收入,完善公共服务,拓宽消费领域

10.积极扩大国内需求,保障和改善民生,将增强经济发展的内生活力和动力,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这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任何事物间都存在必然的联系                 B.意识能够推动客观事物的发展

C.事物都处于普遍联系之中               D.矛盾双方在一定的条件下会相互转化

二、非选择题:

11、材料一:由于产能过剩,缺乏资金和自主品牌支撑,缺乏系统的政策设计,最突出的是没有凸显对国内市场需求开发的影响,我国众多光伏企业不得不重复传统劳动密集型企业抢订单、压成本、打贸易战的竞争方式,光伏产业也从几年前的如日中天、利润丰厚沦落到如今的跌落谷底、全行业亏损的境地,我国整个光伏产业正在遭遇寒冬。

材料二: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实行更加有利于实体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强化需求导向,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健康发展。在光伏产业跌入低谷的这个冬天,利好政策带来了阵阵暖意,带来了企业在迷茫中走出困境的希望。[来源:##Z#X#X#K]

1)请运用企业与市场经济的有关知识简析我国光伏产业遭遇寒冬的原因。

 

2)结合材料一、二,简要分析政府应该如何履行经济建设职能帮助我国光伏产业走出寒冬?

 

12营改增改革是十二五时期我国税制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20121月起在上海开始试点以来,目前试点已从上海分批扩大包括浙江在内的11个省市。在借鉴上海经验的基础上,各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团结协作,浙江省试点工作得到了扎实稳妥推进。浙江此次纳入营改增试点,不仅将加快浙江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提升浙江企业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也将有利于为今后在全国全面推行分税制改革发挥示范引导作用。

1)运用所学税收相关知识回答营改增对于我省经济建设的重要意义。

 

2)结合材料,请用实践的观点,谈谈你对我省推进营改增试点工作的认识。

 

参考答案:

15 BABCD  610 CBCDC

11.(1企业要成功经营,必须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要积极参与正当竞争,而光伏行业普遍存在的盲目跟风,缺乏自主品牌,无序竞争是遭遇寒冬的重要原因。企业作为最重要的市场主体,理应遵循市场规律,我国光伏产业之所以遭遇寒冬正是由于没有坚持市场配置资源,离开了市场经济规律。由于市场调节的自发性、盲目性等弱点与缺陷,导致我国光伏产业存在产能过剩、抢订单、打贸易战等一系列问题。

2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在经济建设中担负着重要的职能,主要是进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我国政府应该遵循光伏行业的市场规律履行好经济调节的职能,加强宏观调控,引导相关企业充分发挥市场主体作用;政府要加大力度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制止行业无序竞争的行为的发生,实现市场监管;政府还应该积极出台相关政策,引导光伏产业转向内需发展,更多满足国内消费与需求,让光伏成为由百姓消费、服务大众的重要能源。

12.(1增值税是以生产经营中的增值额为征税对象的一种税。只对增值额征税可以避免对一个经营额的重复征税,也可以防止前一生产经营环节企业的偷漏税行为。对企业来说,它有利于促进生产的专业化和体现公平竞争,有利于加快我省经济结构的调整和转型升级,提升浙江企业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能力;对政府来说,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很多,其中主要是经济发展水平和分配政策,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实施营改增,也将有利于国家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能够筹集到更多的财政资金进行分配和使用,从而在社会经济建设中发挥巨大作用。

2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营改增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实践活动,营改增是我国当前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我省在试点实践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确保试点工作扎实稳妥推进。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我省试点工作在借鉴上海已有经验的基础上,需要各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团结协作正体现了这一点。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动力、检验标准,是认识的目的与归宿。试点工作不仅有助于浙江经济的发展,又要在试点中形成新的正确认识以指导实践,发挥示范引导作用,将营改增工作推向全国。

 

保障和改善民生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一、【背景材料】

(一)背景综述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12118日在北京召开。党的十八大报告第七部分以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社会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为标题,清楚地标明了社会建设的两个重点内容--改善民生和创新社会管理,而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根本。十八大报告关于改善民生的阐述引起代表们共鸣。大家表示,报告不回避现实问题,同时为百姓勾勒出了未来生活新图景,给民生问题解决提供了广阔的思路,让人们看到了惠及全体人民的社会体制改革的完整设计,也读出了执政党把握民生脉动的现实追求,让人坚信中国人民生活会越来越好。

(二)典型材料

材料一(改善民生):党的十八大报告用较大篇幅进行了论述,提出了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等重大任务。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

材料二(收入分配):特别是在党的十七大提出的两提高即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和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基础上,党的十八大报告进一步提出了两同步,即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两同步、两提高为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指明了方向。

材料三(社会管理):在创新社会管理方面,党的十八大报告围绕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管理体系,提出要加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加快形成政府主导、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快形成政社分开、权责明确、依法自治的现代社会组织体制,加快形成源头治理、动态管理、应急处置相结合的社会管理机制,并作出了全面的安排。特别是在以往强调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同时,又将法治保障纳入到社会管理体制中来,这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执政理念,彰显出法治在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材料四(社会管理):网格化管理依托统一的城市管理数字化信息平台,将城市管理辖区按照一定的标准划分成为单元网格(一般把1个社区划分为1个或若干个网格),把人、地、物、事、组织等内容全部纳入其中, 实施精细化、信息化、动态化社会服务管理,是城市管理方式的一种革命和创新。网格化管理帮助建立和健全问题发现及时、协调有序、处置有力、监督有效、责任落实、服务到位的常态化的社会管理服务机制。

二、【考点链接】

经济生活:

1.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影响消费的因素。

2.我国就业形势严峻的原因;就业的意义、解决就业的措施;劳动者的权利及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措施。

3.我国的分配制度及分配方式;如何实现收入分配公平;财政的作用及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5.经济全球化的内涵、发展载体、影响;我国对外开放的新格局;提高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的措施。

政治生活:

1.我国的国家性质;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途径和原则;扩大人民民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2.政府性质、宗旨、活动原则;依法行政;政府职能;政府权威;建设服务型政府;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3.党的性质、宗旨、地位、执政方式、指导思想、执政理念;党的自身建设;我国的政党制度。

4.我国的民主政治制度(包括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我国的基层民主自治制度等)。

5.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

文化生活:

1.文化与经济、文化与政治的相互影响与作用。

2.文化(教育)在综合国力中的地位和作用;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教育在发展科技和培养人才中的作用;教育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容、社会主义荣辱观、发展先进文化。

生活与哲学:

1.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意识的能动作用。

2.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真理的相对性;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向上性,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3.坚持联系观点、发展观点和矛盾观点;形而上学与辩证法的区别;矛盾分析法。

4.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坚持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最高标准。

     三、【命题角度】

(一)经济生活角度:

1.运用财政的作用收入分配公平的相关知识,谈谈我国如何让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有人认为:国富民就富。请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辨析。

2.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就目前招工难、就业难的现状,谈谈政府、企业和劳动者如何和谐发展?

3.运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相关知识,从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角度,如何处理政府和市场关系?

4.阐述党和 政府着力破解民生难题,加大民生领域投入的经济意义。

5.通过企业在国际贸易摩擦中成功维权的事例,启示中国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如何维护自身的权益?

6.结合中国光伏行业面临的困境,政府出台扶持行业发展的政策,探讨企业如何健康发展。

7、就建设美丽中国而言,谈谈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经济意义。

(二)政治生活角度:

1.党和政府为什么高度重视民生问题?如何改善民生?

2.从政治生活角度,分析说明公民、政府、人大、中国共产党、人民政协(民主党派)在发展海洋经济中应如何发挥各自的作用。

3.让政府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的含义是什么?为什么必须让政府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4.从加强党的自身建设这一角度出发,谈谈党怎样才能站在时代前列带领人民不断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

5. 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知识说明中国政府和人民为什么要高举和平、发展、合作旗帜

(三)文化生活角度:

1.请运用《文化生活》相关知识,谈谈你是如何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的鲜明性、导向性、包容性?

2.一个有科学创新能力的人不但要有科学知识,还要有文化艺术修养。从文化创新途径的角度看,上述观点对你有什么启发?

3.民本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宝库重要的思想资源,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有人认为,民本思想和以人为本的产生都是与当时的社会条件相适应的,其政治运用的目的根本上是一致的。请你运用文化与经济、政治关系知识,对这一观点加以评价。

(四)生活与哲学角度:

1.运用唯物史观,谈谈党中央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依据。

2. 运用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的有关知识,分析我国对效率和公平关系的认识过程。

3. 运用矛盾观的相关知识,说明如何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4.过去的规划追求国强,十八大强调追求民富,这一变化体现了什么哲学道理?

     四、【专题训练】

1201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是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的重要一年。从政治生活角度看,做好明年的经济工作要求政府:

坚持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要做到依法行政              要做到依法执政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 党的十八大报告对收入分配问题进行了系统的阐述,提出要缩小收入差距,最终实现公平正义和共同富裕。从分配环节看,要实现上述目标政府应该:

   A.调整基本经济制度,更多关注居民利益实现收入倍增

   B.合理调节税收政策,在让利于民的同时调节过高收入

   C.培养高技能劳动者,使其享有劳动和技术的双重报酬

   D.承认技术、资本、劳动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合理性

3. 20121116日,浙江虐童案当事人颜某被警方释放。警方调查确认,虐童行为虽然违法,但尚不构成犯罪,不符合构成故意伤害罪所必须有的轻伤的要件,故依法撤销案件,对其作出行政拘留的处罚。警方的处理体现了:

具体问题具体分 析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前提  要准确厘清量变和质变的界限,把握好适度原则  要分清矛盾的主次方面,准确把握事物的本质  要分清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抓住问题的关键

A②④                B①④               C①③               D②③

4. 好文艺节目能满足国人的精神需求,央视创办了一个广受欢迎的综艺栏目——《我要上春晚》,向热爱春晚的各类演艺明星、身怀特殊技能的普通百姓提供展示自我的舞台,为春晚选拔优秀的民间节目。这一栏目的受欢迎是因为它有利于:

发展多元文化,彰显中华文化的包容特质 繁荣文化市场,保障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

满足人们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的文化需求 发展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5. 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改革规划纲要,要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2012年达到4%”。如果某地财政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对这一问题,假如你是当地人大代表,可以:

行使质询权,督促当地政府依法落实财政对教育经费的投入  行使提 案权,联名其他代表提请人大监督财政教育经费使用  行使任免权,罢免在教育投入上不足的政府领导  行使决定权,统筹当地政府的财政教育经费投入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6. 党的十八大强调党的领导是实现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根本保证,必须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不断提高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实现中国经济社会由国强民富的华丽转身。从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角度看,要实现国强民富转变必须:

政府加强宏观调控,发挥财政的作用  巩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同时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发展  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结合起来,提高劳动 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发挥国有大中型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奠定民富的物质基础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③

2012年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充分发挥逆周期调节和推动结构调整的作用。据此回答7—8题。

7.上述要求需要我国政府履行:

A.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         B.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

C.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                    D.提供 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

8.与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相对应正确的是:

A.提高税率,降低银行存贷款利率          B.减少财政支出,提高银行存贷款利率

C.降低税率,提高银行存贷款利率           D.增加财政支出,下调银行存贷款利率

9.当前,如何控制通货膨胀是一个热门话题。有学者称:按CPI(消费物价指数)计算,通货膨胀主要是由一篮子商品价格决定的,一篮子商品中13是食品,食品中13是猪肉,所以,把猪管好就行了。这里的把猪管好就行了所蕴含哲理与下列俗语、成语相同的是:

打蛇打七寸,擒贼先擒王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好钢要用在刀刃上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0. 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郭明义参加工作29年来,共捐款15万多元,资助了200多名特困学生;无偿献血28次,捐献血小板49次;12次发起捐献造血干细胞血液样本采集活动,2900多名矿工响应。被称为当代雷锋,他说能够以己之力帮别人分担忧愁、减轻痛苦,使病人及时得到救治,使贫困家庭一解燃眉,使失学儿童露出幸福微笑,我获得了最大快乐。道德模范郭明义因奉献而快乐的幸福观表明:  

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  辛勤劳动、努力奉献是拥有幸福人生的根本途径  人们社会实践水平的广度和深度是人们价值选择的基础  人们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因时因人而异没有客观标准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央视质量报告播出《胶囊里的秘密》,曝光河北一些企业用生石灰处理皮革废料,熬制成工业明胶,卖给绍兴新昌一些企业制成药用胶囊,最终流入药品企业,进入患者腹中。毒胶囊事件就此引爆。铬超标药用胶囊事件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高度重视,要求各部门认真严肃依法核查处置,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坚决堵塞监管漏洞,切实维护群众健康权益。据此回答11-13题。

11.铬超标胶囊事件中的相关企业受到严惩,这再次正告企业要视质量为生命、以诚信为根本。这是因为:

公司要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 商品的质量决定商品的价格 诚实守信有助于企业树立良好的信誉形象,获得竞争优势 商品的质量既关系到消费者的安全,也关乎企业利润的实现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③

12.卫生部长陈竺在回应铬含量超标胶囊事件时表示,对我们的药品,对企业家的诚信,对医药卫生事业一定要有信心,有责任的企业家还是我们国家医药行业主流。这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有:

要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        要坚持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看问题要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  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③

13.《每周质量报告》栏目曝光了部分企业用工业明胶生产药用胶囊后,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当天就布置查处问题企业,并且在第二天就派出了督察组赶到浙江。这体现:

公民通过信访举报制度进行民主监督  公民通过舆论监督制度进行民主监督  

我国政府坚持严格执法,公正司法  我国政府加强市场监管,履行经济职能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14. 当他被突如其来的铁块猛然击中,是常年格守的职业道德督促他把乘客安全放在第一位,他减速、换挡、停车、拉手刹、打双闪、开门、疏散众人……116秒,他在剧痛中完成安全停车,避免了车毁人亡,保证了车上20多名乘客的安全。最美司机吴斌的事迹生动地诠释了:

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顽强拼搏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

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贡献  正确的价值判断是正确价值选择的基础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5.一个人的幸福感,主要来自于其所处的生存状况、生活质量、价值观念、教育程度、民主权利、参与机会、个性特征、人际关系和未来预期等。每个人的幸福感都不是一成不变的。上个世纪50年代,人们对幸福的憧憬是楼上楼下,电灯电话70年代,是自行车、缝纫机、电风扇和收音机三转一响80年代,最理想的目标是当上万元户;到了现在,人们不仅希望有房有车,而且要有尊严等。幸福是一种感觉,幸福是一种满足。

目前,影响我国公众社会心态的因素依次是住房、医疗、就业、教育、收入等,公众对城乡之间的待遇、不同地区行业之间的待遇以及社会保障和财富分配等社会现实问题最缺乏公平感。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建议纲要》中首次提及弘扬科学精神,加强人文关怀,注重心理辅导,培育奋发进取、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来源:学科网ZXXK]

幸福指数之所以成为人们讨论的热门话题,主要是因为人们的物质生活大大丰富了,但人们的幸福感并没有随之同步增长。其实,幸福指数的提升不能缺少精神的滋养和文化的浸润,舒心、幸福的生活离不开健康和谐的精神家园。

阅读上述材料,探究以下问题:

1)有人认为,幸福是人的主观感受,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的关键是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幸福观。请结合有关历史唯物主义的知识对这一观点加以评析。(12分)

 

2 )运用《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就国家如何进一步优化公众的社会心态提出建议?(12分)

 

32013过一个有意义的春节,请你设计一个有助于构建健康和谐的精神家园的主题活动,并从《文化生活》角度说明活动的意义。(8分)

  

16.材料一:十六大提出建设全面小康社会时,具体指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对城乡居民收入目标是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十七大提出了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的目标,城乡居民收入目标则是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中等收入者占多数,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十八大对收入分配则首次提出了具体量化指标,即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材料二:要实现收入倍增的目标,需要在收入分配改革上有重大突破。例如,明确约束和限制财政增长的速度,使居民收入占比有更多的提升空间;加快资本市场改革,使城乡居民能够真正享受到财产性收入。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1)十八大报告提出,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经济学依据是什么?

 

2)到2020年,我国如何实现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

 

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C

B

D

B

A

D

A

D

A

A

C

B

D

C

15、(1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导向作用(2分)。幸福观属于一种社会意识,引领人们树立正确的幸福观,一定程度上能够改变人们对自身生存和发展状况的认识和评价,提升人们的幸福感(2分)。因此,该观点有一定的合理性。(1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2分)。幸福感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归根到底是对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以及个人所处的社会经济地位和利益关系的反映,是由社会存在决定的(2分)。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关键是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通过改革妥善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各种矛盾,协调好各种利益关系,推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3分)。因此,该观点具有片面性,是不科学的。

2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3分)。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们生活方面的物质保障(1分)。国家通过财政支出,缩小收入分配差距,促进教育公平,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和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社会保障制度),保障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四个关键词答出三个给3分,答出两个给2分)。在制度上法律上确保我国公民政治权利的真正实现和政治性义务的切实履行。不断开辟和创新公民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途径和方式,确保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3分)(任一句给1分)。政府部门要认真履行好自己的职能,切实负起对人民负责的政府责任,依法行使政府权力(依法行政),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四个关键词答出三个给3分,答出两个给2分)

3)主题活动示例:以我们的春晚我们的家为主题的活动。(如紧扣春节与构建和谐的精神家园的关系来设计主题活动给2分;设计的主题活动与题意有一定的关联性给1分;与题目要求没有关联性不给分。设计的主题活动必须积极向上。)

可以更多了解中华文化的深刻内涵,使自己对中华文化有认同感和归属感;坚决抵御落后文化与腐朽文化对负面影响,在文化生活中正确选择;投身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做新时期中国先进文化的传播者和建设者;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和知识文化修养,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等等。(只要写出其中三点即可得6分。)

16、(1)①是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体现,有助于协调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实现经济发展、社会和谐。②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效率与公平具有一致性。公平是提高效率的保证。只有分配公平,才能维护劳动者权益,激发劳动者发展生产、提高经济效率的积极性。③有利于提高社会总体消费水平,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实现分配公平,有助于实现共同富裕。⑤收入分配差距缩小,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体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

2)①国家要大力发展生产力。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翻一番的目标。②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和公平,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多渠道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保护合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③国家要改革财税体制,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适当实施减税政策。正确处理国家、企业、个人的分配关系。

 

调整经济结构   促进产业优化升级

一、【热点背景】

结构调整始终是经济发展进程中的重要主题,在我国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势下,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更是迫在眉睫的重大问题。从十二五规划到党的十八大,到2012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都把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优化升级放在突出位置。

要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这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必须以改善需求结构、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城镇化为重点,着力解决制约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结构性问题。” ——摘自十八大报告

加快调整产业结构,提高产业整体素质。实现尊重经济规律、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发展,关键是深化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要充分利用国际金融危机形成的倒逼机制,把化解产能过剩的矛盾作为工作重点,总的原则是尊重规律、分业施策、多管齐下、标本兼治。要加强对各个产能过剩行业发展趋势的预测,制定有针对性的调整和化解方案。要着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注重发挥企业家才能,加快科技创新,加强产品创新、品牌创新、产业组织创新、商业模式创新。要合理安排生产力布局,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规模经济效益显著的重大项目,必须坚持全国一盘棋,统筹规划,科学布局。——摘自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二【知识链接】

(一)经济结构调整的必然性与紧迫性:

    国内外环境的变化,使中国经济结构调整面临与日俱增的外部压力和内生动力,被迫调整和自觉调整两种力量正在汇集,形成强大而持久的倒逼机制和正逼机制。

1、劳动力、土地等要素成本上升导致传统比较优势逐步弱化。

随着廉价劳动力的减少、最低工资标准和农民工工资的大幅提高,使我国劳动力成本低的传统比较优势正在逐步消退。同时,我国土地价格则连年上涨,加剧了传统比较优势的弱化。这使原有传统产业向综合成本低的内陆地区或周边国家转移。

2、三大产业的现状形成自身结构调整的内在压力

农业基础地位仍然比较薄弱,耕地、水资源对农业增产的约束不断强化。第二产业比重过大,高度依赖重化工业,产品附加值低,技术含量不高,呈现大而不强局面。第三产业发展不适应国民经济发展要求,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

3、投资带动性不强,居民消费比重低,内外需发展失衡。

    在消费、投资和出口三驾马车中,外贸出口的大幅下降,成为拖累国民经济增长的主因;投资增长速度持续明显超过消费增长速度,表明投资与消费的比例也不协调。居民消费率不到35%,这样的消费率很难支撑经济的高速持续增长。[来源:##Z#X#X#K]

4、社会对公平正义的追求明显上升。

  追求公平正义就是要促进人人平等获得发展机会,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和机制,消除人民参与经济发展、分享发展成果的障碍,形成人人参与、共建共享的良好局面。从经济层面讲,就是要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显然,这正是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

    5、来自国际社会的多重压力上升。

  应对气候变化的压力。目前我国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己居世界前列,且难以在短期内出现根本性转变,我们所面临的国际压力将持续存在,且有增无减。这在客观上会促使我们加快经济结构和能源结构调整,在为应对气候变化作出积极贡献的同时赢得自身的发展权利和发展空间。

  确保能源资源供应安全的压力。中国能源资源人均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能源资源对外依存度不断上升。因而要加强节能减排,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这必然要求调整产业结构和工业内部结构,提高经济和产业的技术水平。

6、代际之间的消费倾向正在发生显著变化。

新生代市民和农民工可能会使全社会消费倾向逐步提高。目前在城市中出现的所谓月光族啃老族,这都是新一代年轻人消费倾向高的表现。在消费结构上,新生代农民工正在从温饱型转向发展和享受型。这将促使消费结构的升级,进而引导产业结构升级。

(二)今后经济结构调整的方向和举措

    1未来经济结构演变的基本方向和内在要求。

  根据中国的十二五规划(2011-2015)和当前中国经济运行的实际情况,中国经济结构演变的未来方向和内在要求被描述为四个发展四化

  协调发展。努力实现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内需和外需协调发展。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转变。努力把缩小城乡差距、区域差距、改变经济与社会发展不平衡状况的过程,转化为新的发展动力和活力。

  绿色发展。努力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绿色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创新发展。加快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以科技创新为支撑,大幅提升重点产业核心竞争力,创造更多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抢占新一轮经济和科技发展的制高点,实现由制造大国向制造与创造大国的转变。

  包容发展。从国内来讲,主要是要践行以人为本理念,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使发展过程由全体社会成员更好地参与,发展成果由全体社会成员更好地共享。从国际来看,就是要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在中国自身的快速发展中为世界各国提供更多的发展机遇,在与各国相互尊重、平等协商中为中国的进一步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更大的空间,推动建立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高端化。既要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使之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持续上升,又要运用高新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全面改造升级,推动产业向产业链高端演进,逐步提升中国产业在国际产业分工中的地位。

  轻型化。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服务业在三次产业中的比重,尤其要重视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推动现代服务业与高端制造业相辅相成、共同提高。要注重发展面向民生的服务业,增加服务业就业占全部就业的比重。中国的产业转型不是简单地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转变,更多应是从传统的劳动密集型向劳动知识密集型转变,实现扩大就业与转型升级的有机统一、推动增长与节能减排的有机统一。

  信息化。要紧跟世界科技和产业发展前沿,大力发展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充分开发利用信息资源,改造提升生产方式和生活水平,维护信息安全,深度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使信息化转化为先进生产力。

  一体化。主要包括: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体化,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农民工市民化,外来人口与本地人口融合发展等。要顺应这种趋势,从多方面、多层次上推进国内发展的一体化进程。

    2 若干政策举措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尚未结束,欧洲债务危机还在蔓延,世界经济复苏乏力,中国既要在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中推动结构优化升级,又要通过经济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增长质量提高。

 1)调整投资、出口和消费三架马车比例失衡的结构性问题。

在消费、投资和出口这三大需求中,要千方百计扩大消费需求,形成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通过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特别是中低收入者收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优化消费环境,大力培育消费热点,着力扩大服务消费,积极发展新型消费业态等来提高居民的消费能力;要进一步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效益,把以政府投资为主转变为政府和社会共同投资,把以城市投资为主转变为城乡共同投资,把东部地区投资为主转变为东中西部共同投资,要更多投向农业和战略新兴产业,更多转向民生领域;要提高出口产品质量,打造出口产品品牌,提高出口产品附加值。

    2调整、完善分配政策,优化国民收入分配结构。

在保持企业和政府收入继续增长的同时,加大收入分配调整的力度,着力提高居民收入和缩小收入分配差距。以及进一步完善医疗、教育、社保等各项制度,促进就业、解决居民消费的后顾之忧

    3)调整三大产业结构,及产业内部结构。

要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实现三大产业之间及其内部关系协调和升级。要继续加强第一产业,巩固第一产业的基础地位,大力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格局,确保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农民收入增加。提升第二产业,增强第二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坚持科技创新、节能降耗,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工业化、信息化的发展方向。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尤其是发展文化产业、信息产业、现代物流等新兴服务业,让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发挥更大作用。三大产业都需要进一步提高产品或服务质量,在国际市场上形成有影响力的品牌,增加产品或服务的附加值。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经济结构调整中的基础性作用,同时也要充分发挥政府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的引导作用。

    4调整区域经济结构。

调整区域经济结构,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优化生产力布局,着力解决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继续实施区域总体发展战略,着力构建优势互补、良性互动、协调发展新格局。优化区域经济结构,克服盲目和重复建设,形成全国各地区之间既有分工又有协作的区域经济结构,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在优化区域经济结构上,要注意处理好东部、中部和西部的关系。要让每一个地区都能够从自身实际出发,发挥各自优势,实现共同发展。同时,各个区域之间要有合理的功能定位;东部地区要进一步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在改革开放和科学发展方面走在前列;中部地区要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重点是加强粮食主产区生产能力和农产品加工转化能力建设,加强能源、原材料基地和综合交通体系建设,发展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西部地区应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建设,根据自身优势发展特色优势产业。

    5调整城乡结构,在继续加强新农村建设的同时,着力推进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进程。

城乡结构调整的目标和核心就是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是一个国家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是解决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要途径和提高农民收入的根本出路。要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实施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战略。要充分发挥大城市带动第三产业发展、节约土地资源、提高经济效益等优势,同时也要充分发挥小城市适合于农民转移,基础设施投资相对较少,便于管理等优势。要制定适合于城市发展的综合政策体系,清除城市发展的体制障碍,提升城市发展质量,增强城市综合承载能力。要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使农村和城市的发展相协调。

    6调整外贸结构,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

要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在努力稳定出口规模的同时,优化出口产品结构,扶持拥有自主品牌、核心技术的产品出口;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调整出口地区结构,巩固传统市场,开拓新兴市场,不断增强抗风险能力。调整外贸结构,要把引进先进技术、管理经验、高素质人才放在重要位置,实现从招商引资招商选资招商引智转变。加快走出去步伐,支持各类有条件的企业对外投资,开展海外资源、技术合作。

(三)中小企业发展对结构调整至关重要

中小企业的发展不仅关系到保障和改善民生、扩大内需、增加就业、促进市场竞争机制的发挥,防止市场经济停滞等问题,而且是一个提高收入水平,实现收入公平分配的重要机制。我国中小企业难以实现持续稳定发展,已成为许多经济社会矛盾的主要诱因。

当前,论及小微企业困难,普遍认为存在吸收人才难、创新能力弱、开拓市场难、经营成本高、管理水平低和融资环境差、税费负担重等问题,但大都应该依赖市场和企业自己解决。唯融资环境差和税费负担重是阻碍小微企业发展最突出且市场法则失效、企业家难有作为的问题,而这正是政府应着力的环节。

首先,破解融资环境差、融资难且贵的问题。

要真正让社会资本进入金融机构、特别是银行业,使我国的银行业真正形成大中小银行和不同功能性银行并存的完善结构体系,才有利于银行业充分有序竞争和利率市场化格局的形成,使银行真正成为商业银行,为不同的实体经济提供差异化的资金需求;要创新银行业监管机制与信贷制度,形成对大中小银行以及不同功能性银行的差异化监管机制,和大中小微企业信贷的差异化审核制度。国家也应安排相应的中小企业专项资金,用于对中小企业的专门扶持。

其次,减免税费,破解负担重问题。

在现有政策措施基础上,以立法形式减免小微企业的税费,并进一步提高和扩大减免额度与范围。如营改增试点一年减税426.3亿,中小企业税负降40%,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公司管理暂行办法出台等措施都有力的促进了中小企业的发展。

     三、【命题角度】

1 从经济生活角度看,命题可能会涉及到经济结构调整的原因、意义、措施等方面。

2 从政治生活角度看,命题可能会涉及到政府的性质、宗旨、原则、职能、依法行政、科学民主决策、以人为本等内容,涉及到党的性质、宗旨、地位、执政方式、执政理念等内容。

3 从生活与哲学角度看,命题角度非常宽泛,注意结合材料具体分析。

 四、【专题小练】

面对消费不振、出口乏力的困境,浙江省发改委明确提出要以增加固定资产投资来保持经济持续增长。据此回答1—2题。

1. 浙江省提出在2013年全年固定资产投资总量要确保增长15%以上,力争增长20%,全社会投资总量突破2万亿元的宏大目标,以保持经济的持续增长。浙江省如此做法是因为增加固定资产投资是:

缩小财政赤字的客观要求      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推手

扩大社会供给的有效手段      政府配置资源的重要方式

A.①④                 B. ②③                 C.②④              D. ①③

2. 浙江省发改委要求固定投资要围绕产业转型升级、基础网络完善、统筹城乡建设、公共服务提升四大万亿工程为重点,要求尽快制订民间投资实施细则,充分发挥浙江民间资本的作用。这样的要求有利于:

   A.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优化产业结构           B.发挥民营经济作用,实现共同富裕

   C.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保证社会公平           D.充分发挥市场作用,优化资源配置

3. 2012 12l日起,浙江省开始试点营改增工作,这是2012年我国结构性减税步伐进一步加快、试点范围继续扩大的体现。这一试点工作有利于:

维护社会公平,提离人民生活水平  促进我国服务行业的发展 ,调整产业结构

增加财政收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发挥增值税作用,破解中小企业发展困境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4. 201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实现尊重经济规律、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发展,关键是深化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深化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哲学依据是:

A.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B.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C.着眼整体性,树立全局观念             D.整体的功能总是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5. 对小微企业问题实质的误判,模糊了政府、社会与市场在小微企业问题上的责任作用,是我国小微企业难以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原因。材料体现了: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任何事物间都存在着广泛的联系  只有准确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才能正确把握其性质  准确把握复杂事物中的主要矛盾才能促进事物的发展  意识对物质有能动的反作用,错误意识阻碍事物发展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6.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基础作用。有利于实现这一目标的措施有:

降低银行存贷款利率         降低出口商品关税税率,扩大进口

扩大增值税试点范围         完善社会分配制度,缩小收入差距

A①③               B①④               C③④                D②④

7.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2001—2012年三大需求对GDP增长的拉动(%

 

注:2008年以来,受债务危机与金融危机的影响,国际金融市场动荡,主要发达经济体增长乏力。据世界银行统计,目前全球的投资贡献率平均约23%,消费贡献率约75%

材料二: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加快建立扩大消费需求长效机制,释放居民消费潜力,保持投资合理增长;扩大国内市场规模。这就需要大力调整收入分配格局,增加中低收入者收入,提高居民消费能力。大力发展社会化养老、家政、物业、医疗保健等服务业,积极发展网络购物等新型消费业态。鼓励文化、旅游、健身等消费,支持引导环保建材、节水洁具、节能汽车等绿色消费。大力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加强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切实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材料三:除了扩大内需,有专家预测城镇化将成为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经济学家估算,我国城镇化率提高1个百分点,能带动居民消费总额增加1200亿元。但城镇化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其中突出的是在城市打工生活的农民工不能实现市民化,享受不到城市的基本公共服务,生活水平较低,消费能力较弱。因此必须要创新社会管理,增加基本公共服务支出,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这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关系社会公平正义。

1)请概括表一所包含的经济信息。运用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四环节的有关知识,分析材料二中的有关举措对扩大消费需求的积极作用。

经济信息:2001年至2012年,我国GDP增长速度保持较高与稳定;其中投资和消费对增速贡献大,出口贡献率较低,甚至受近年世界经济影响出口贡献负增长;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我国投资过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偏低。反映了我国投资、消费与出口三大需求不协调、不平衡。

积极作用:生产决定消费。大力发展社会化养老、家政、物业、医疗保健等服务业,有利于改变消费方式,提高消费水平,为扩大消费创造动力。分配和交换是连接生产和消费的桥梁和纽带。大力调整收入分配格局,积极发展网络购物等新型消费业态,有利于提高社会总体消费水平。大力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加强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有助于消费者创造良好消费环境。消费观念也是影响人们消费的重要因素。鼓励文化、旅游等消费,支持引导环保建材、节水洁具、节能汽车等消费,有利于引导人们重视精神消费、树立绿色消费观,有利于加快消费结构优化升级。

2)结合材料一、二,运用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知识,说明国家提出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政策的正确性。(6分)

正确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要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正是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充分发挥消费需求对经济拉动作用,有利于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消费、投资、出口协同带动转变。正确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要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可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提高生活品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充分调动劳动者积极性,有利于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3)结合材料三,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说明我国应如何解决城镇化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 农民工应和市民一样平等地享有权利。政府认真履行好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创新社会管理,搞好公共服务,提高农民工生活水平。政府要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中国共产党要坚持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解决好城镇化中的民生问题,实现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努力建设美丽中国

一、【专题综述】

201211月,党的十八大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做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决策,从10个方面绘出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蓝图。十八大报告不仅在第一、第二、第三部分分别论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成就、重要地位、重要目标,而且在第八部分用整整一部分的宏大篇幅,全面深刻论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各方面内容,从而完整描绘了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蓝图。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认真贯彻落实,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重要性: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相并列,形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总布局。

二、【核心考点】

1、中国共产党执政

2、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价值观、实践观

3、又好又快科学发展、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三、【命题视角】

1、党的十八大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由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拓展为包括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这是总揽国内外大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新部署。四位一体拓展为五位一体,体现了中国共产党:

A. 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                     B. 审慎行使权力,科学民主决策

C. 坚持与时俱进,科学执政                     D. 肩负人民重托,行使国家权力

答案:C.

2、中共十八大报告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论述如何体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①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就是指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以此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党中央从当前我国资源、环境和生态所面临的严峻形势出发,尊重顺应自然规律,为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提出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我们的行动指南。②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求我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坚持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党中央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和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在实践中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对生态发展的规律的认识更加深刻,把它上升到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提升社会文明水平的现代化发展高度。③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大自然具有自身的客观规律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生态文明建设就是尊重顺应自然规律;同时,人在规律面前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建设美丽中国。

3、中央提出生态文明建设是如何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

能动地认识世界。中央提出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体现了意识活动的目的性、计划性、主动创造性。能动地改造世界。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尊重顺应自然规律、做到了主观符合客观。

1986年,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首次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定不移地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总体布局,这一三位一体总体布局从党的十三大一直延续到十六大。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任务,总体布局中增加了社会建设,拓展为四位一体。适应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越来越迫切的期待,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了突出地位,纳入总体布局,拓展为五位一体。这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对应着全国老百姓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大权益。这表明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从认识到实践都达到了新的水平。

4、用求索真理的历程的知识,分析我国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从三位一体五位一体是如何体现人类认识的历程的。

     认识具有反复性。认识受主客观各种条件限制,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从两个文明建设五个文明建设体现了认识的反复性。认识具有无限性。认识的对象是无限的变化着的物质世界,作为认识的主体的人类是世代延续的,作为认识基础的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因此,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随着社会历史条件的不断变化,中共对科学发展的内涵的理解也将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深入而不断丰富,体现了认识的无限性。认识运动是一种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五个文明建设就是对两个文明的超越和发展,体现了认识的上升性。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是我们不懈的追求和永恒的使命。

5、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的知识,请你为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五位一体协调推进支招?

①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要求我们正确认识和处理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同时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所以五个文明建设都应从建设美丽中国这一大局出发,统筹安排,有机融合,以达到最佳效果;同时也应搞好各个局部,促进五个文明建设,以推动美丽中国的建设。②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我们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从整体出发,把各个部分、各个要素联系起来考察,统筹考虑,优化组合,形成关于这一事物的完整准确的认识。  

a所以建设美丽中国必须从整体出发,把生态文明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b建设美丽中国要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注意协调推进。c建设美丽中国应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把五个文明建设融为一体,以实现系统的更大功能。

    

必要性:关于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严峻形势,十八大报告在第八部分强调: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即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资源约束趋紧,二是环境污染严重,三是生态系统退化。

世界常规能源储备状况

 

剩余使用年限(2000年开始计算)

能源种类

世界

中国

太阳能

无穷大

无穷大

石油

45

15

天然气

61

30

230

81

71

50

由亚行与众多专家完成的《中国环境分析》报告数据显示世界上污染最严重的10个城市有7个在中国,全国500个城市中,空气质量达到世卫组织推荐标准的不足5个。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的距离,而是我牵着你的手却看不清你的脸2013年中国多地遭遇十面霾伏,京津冀地区尤重。含有PM2.5、剧毒汞元素、多种颗粒物的雾霾天气,危言耸听地告诉今天的中国人:生命不能承受之痛的时代已经来临。环境将成为国家崛起中最大障碍,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真相

【核心考点】1、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认识和利用规律、意识的能动作用

                2、为人民服务的政府

                3、又好又快科学发展、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命题角度】

PM2.5(细颗粒物),这个大家原本很陌生的专有名词,因为我国多地灰霾天气造成严重大气污染,而迅速成为社会热词。之后,PM2.5被纳入新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并在一些地方开始监测。2012年全国两会上,PM2.5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12012年全国两会上,PM2.5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有利于政府依法行政,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  说明政府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作风  说明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原则是民主集中制  说明我国政府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国家行政机关

A①②                 B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国务院发布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增加了PM2.5监测指标。这一做法表明:

A.政府工作的透明度进一步提高              B.政府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的知情权

C.政务公开有利于对政府权力的制约               D.政府提供公共服务关注民生

3.专家解释称,持续雾霾天气说明,污染物的排放已超过了环境自净能力。其中汽车尾气排放,是造成空气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中国的机动车保有量近年来急剧增长。机动车污染已成为中国空气污染的重要来源,2011年全国机动车排放污染物4607.9万吨,比2010年增加3.5%。另个扩散条件极端不利是直接原因,区域污染和本地污染影响叠加,加重了污染水平。专家的观点:

说明了任何事物之间都是互相联系的  看到了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

说明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坚持了发展的观点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城市大气环境污染已成为影响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持续的雾霾天让城市大气细颗粒物即PM2.5走进公众视野,环保部门发布的评价结果与群众主观感受存在差异,民众将PM2.5纳入国标的呼声高涨,推动了环保部门态度的巨大转变:从监测时机不成熟的推诿、到删除南京气象公布数据的慌乱、再到如今直面问题采取行动:将PM2.5纳入空气环境质量新国标提前实施,公布监测PM2.5时间表和PM2.5监测数据,把PM2.5防治提上十二五规划日程。这种巨大转变背后是社会公众的积极行动,是公民意识逐步觉醒后人们对自身健康权和知情权的主动维护。从淘宝网日销数万口罩,到价值2.5万便携式测量仪热销的我为祖国测空气行动空气质量指数三次公开征集意见时社会各方的积极参与建言献策,公众的环保意识已从被动防御转向主动介入。从民间呼声到国家发力,民众和政府的互动,有效推进了民主环保的制度建设。   

4、结合上述材料,从公民和政府角度说明民意是怎样促进我国民主环保制度建设的。(12分)

公民角度:我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相统一,公民依法享有身体健康权和对环境保护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同时也必须履行保护环境的义务。(3分)公民通过社  情民意反映制度、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信访举报制度、舆论监督制度等依法行使上述权利,热议环境保护并为之建言献策,参与民主决策和监督;同时又履行义务参与环境监测和保护,这些促进了政府环境保护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3分)。

政府角度: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政府工作的宗旨和基本原则是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提供社会公共服务是政府的基本职能,防治污染、保护环境和人民身体健康是政府不可推卸的责任。(2分)政府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和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在环保决策、执行和监督等环节,合民意、集民智,聚民心,多次公开征集意见,增强决策的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自觉接受人民监督并吸取合理建议,提前实施PM2.5标准(2分),提高了行政水平和工作效率,维护了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赢得公众信任,提高了政府的权威和公信力。(2分)

5、上述材料中,民众和政府互动推进民主环保建设,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哪些道理。(10分)

广大民众对大气环境和将PM2.5纳入国标的积极呼吁建言献策及保护环境的行动,推动政府提前实施PM2.5标准和公布PM2.5监测数据,这些都体现了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和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主力军,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4分)政府征集并吸取民众意见,把PM2.5监测与防治提上工作日程,体现了我国政府坚持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发挥人民的首创精神,保障人民的各项权益,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国家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3分)民众和政府互动推进民主环保建设,也体现了正确价值观的导向作用。正确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必须自觉遵循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和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尊重自然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与自然、经济与社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3分)

  

顶层设计

1、思想理念

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理念,十八大报告强调指出: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我们要努力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观念。 

2、政策方针

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方针,十八大报告要求: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

3、途径方式

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途径方式,十八大报告强调: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4、重要目标

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目标,十八大报告第三部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中指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主体功能区布局基本形成,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初步建立。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大幅下降,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森林覆盖率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增强,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十八大报告第八部分强调: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 

5、 战略任务

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任务,十八大报告第八部分提出了优、节、保、建四大战略任务。一是优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二是节全面促进资源节约。三是保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四是建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6、根本目的

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目的,十八大报告强调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更加积极地保护生态,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命题角度】

1、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我国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原因?并就如何进行生态文明建设提几条建议?

1)原因: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所以进行生态文明建设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是我国的基本国策,生态环境关系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经济又好又快的客观要求。加强宏观调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不只是为了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更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够发挥国家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办大事的优势,使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做得更好更有成效。

2)建议: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必须把建设两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国家应综合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充分发挥宏观调控手段的总体功能,贯彻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布局。生产经营者从事经营活动,必须遵守法律、行政法规,遵守社会公德,诚实守信,自觉主动承担节能降耗社会责任,坚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消费者应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践行正确的消费原则,保护环境,绿色消费: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绿色生活,环保选购;重复使用,多次利用;分类回收,循环再生;保护自然,万物共生。创新利用外资方式,优化利用外资结构,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把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地结合起来,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维护生态安全。

(题型转化——辨析题:有人认为市场调节存在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固有的弊端,所以建设生态文明只要政府加大行政处罚力度,资源、环境、生态、污染问题就能迎刃而解。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评析上述观点。)

市场调节存在其固有的弊端,因此必须加强国家宏观调控弥补市场的缺陷,行政手段是国家宏观调控的必要手段,所以加大行政处罚力度有利于规范市场主体的行为,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从这一角度看这一观点具有合理性。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应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要充分发挥宏观调控手段的总体功能。市场经济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建设生态文明,还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必须把建设两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生产经营者必须遵守法律、行政法规,遵守社会公德,诚实守信,自觉主动承担节能降耗社会责任,坚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创新利用外资方式,优化利用外资结构,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把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地结合起来,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维护生态安全。消费者应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践行正确的消费原则,保护环境,绿色消费: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绿色生活,环保选购;重复使用,多次利用;分类回收,循环再生;保护自然,万物共生。从这些角度看,上述观点又是不合理的。

▲▲环境敏感期的新考题

宁波PX事件闹得沸沸扬扬。最终以市政府发布:坚决不上PX项目;炼化一体化项目前期工作停止推进,再作科学论证,从而宣告整个事件告一段落。值得注意的是,一项宁波的十二五规划说上就上,说下就下,也暴露出决策的程序缺陷。假如这个缺陷得不到很好的纠正,也难保类似事件在其他地方不会再度上演。

相关评论【你好,明天】:今晚,一个面对面的座谈会,使镇海炼化项目引发的冲突出现转机。公民与政府良性互动,固然需要公民依法理性表达,更需要政府建立透明的决策机制、畅通的沟通渠道,成为负责任的透明政府。事后辟谣,不如事前公开;临时处置,不如常态倾听。公开透明是突出的时代特征,也应成为重要的施政法则。(人民日报微博评论)

3、结合材料,用为人民服务的政府的相关知识,分析政府在进行生态文明建设中该怎样做到科学民主决策?

①政府的决策是否科学,关系着国计民生。政府必须审慎行使权力,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建设,提高决策水平。②政府应开通各种渠道,通过多种形式为公民参与民主决策提供多种途径,不断完善决策信息和智力支持系统,提高决策的科学性。③政府应增强决策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专家咨询制度、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社会听证会制度等,打造阳光政府责任政府的形象,使决策能够更好地反映民意、集中民智、爱惜民力。④政府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对人民负责的原则,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增强政府的群众意识和服务意识。⑤政府应依法行政,保障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权利和自由。

4、宁波PX事件的结果,启示我们应如何实现公民与政府的良性互动?

①公民应了解政府的性质和职能,相信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支持政府的工作,寻求政府的帮助,监督政府的行为,这不仅是我们的公民意识和政治素养的体现,而且还有助于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改进政府的工作。②公民参与政治生活,要遵循以下三个原则: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③政府政府应开通各种渠道,通过多种形式为公民参与民主决策提供多种途径,不断完善决策信息和智力支持系统,提高决策的科学性。政府应增强决策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打造阳光政府责任政府的形象,使决策能够更好地反映民意、集中民智、爱惜民力。④政府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对人民负责的原则,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增强政府的群众意识和服务意识。政府应依法行政,保障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权利和自由。

5、有人认为政府只要审慎行使权力,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就能树立政府权威。运用为人民服务的政府的有关知识评析上述观点。

①政府权威是指政府在社会管理和公共报务过程中形成的得到人民认同的威望和公信力,是否被人民认可和接受,这是区别政府有无权威的标志。政府审慎行使权力,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有利于树立政府权威,从这一角度看这一观点具有合理性。②政府权威的树立除了政府科学民主决策外,还应依法行政,优化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要自学接受人民监督,与人民群众保持和谐关系。③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还要有良好的业绩、要重品行、作表率,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切实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的利益。从这些角度看,上述观点又是不合理的。 



  双击自动滚屏  

高三政治教学网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进入管理 |

联系地址:四川省华蓥中学(省示范高中)   联系电话:13458913985   联系人:微信号13458913985再拉入高中政治微信群 QQ群 40420048